宪法学复习1

时间:2019-05-12 08:3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宪法学复习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宪法学复习1》。

第一篇:宪法学复习1

宪法学是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基本特征: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

英国:戴雪为中心。德国:西方宪法学的古典理论特色。美国: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违宪审查制度。非西方:体现了鲜明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我国(旧):1)输入与冲突期1902-1911西学东渐。2)形成时期1911-1930五权宪法。3)成长期1930-1949德国-台湾。

我国(新):1)初创时期1949-1957共同纲领、54宪法。2)曲折时期1957-1965屈服左倾政治。3)停止时期1966-1976文革。4)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82宪法。5)黄金时期99、04法治、人权入宪。

分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宪法学表现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1)规范与现实价值:实质与形式。2)发展历史阶段:近代与现代。

广义:研究宪法规范、制度、意识与秩序,主要包括宪法哲学和宪法科学。

狭义:研究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关系的一门知识体系,侧重点是宪法科学。

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

研究对象:1)理论结构:基本概念与原理。2)实践结构:宪法的动态过程。

传统体系以两段论的方式组成:国家机构活动与人权理论。

普遍体系:原理、人权与国家机构。

基本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具体研究方法:功能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价值分析、宪法判例分析。

步骤:认真阅读、准确把握论据、寻求宪法和相关条文、合理确定焦点、综合判断。

宪法学的基本功能1.宪法学与法学教育。2.宪法学与国家立法。3.宪法学与执法活动。

4.宪法学与公民基本生活方式。5.宪法学与国家决策。6.宪法学与对外政策。

西方国家宪法词源的演变拉丁文:constitutio:组织、结构。英语:constitution:代议制法律--〉根本法。非西方:古代:律令、诏书。近代:国家根本法

关于宪法地位和概念欧美国家学者的论述:政治体系组织化+权力的制约功能。

非西方国家学者的论述:日本:国家组织的根本法〉立宪主义宪法。中国:国家意志的根本法。

牛津法律大词典对宪法的定义:宪法是法律规则的总称,它确定某种特别政治团体的政体的法律结构的基本和根本成分、他们之间的关系、权力分配极其只能。宪法可被认为是用来论及国家最高权力运行的结构和主要原则。

宪法与法的共性: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由具有不同功能的规范构成。宪法是法规范的一种,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宪法与法的区别:1)内容的根本性→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效力;2)修改的特殊性→更为严格,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并获得最高效力的正当性基础,保障长期稳定性;3)效力的最高性→立法的基础与依据,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其相抵触,违宪无效;4)民主的统一性→实现民主价值的基本形式,与民主密不可分;5)本质的政治性→确认一国民主制度,通过规范和控制国家权力以八张公民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分类:传统的分类:1)统一的法律文件存在与否:成文、不成文。2)制定主体:钦定、民定、协定。3)修改程序:刚性、柔性。

现代:1)以宪法概念分类:社会学意义的、法学意义的。2)以宪法的存在形式分类:成文 ——不成文、刚性——柔性、优越性——从属性、联邦制——单一制、权力分立——权力融合、共和制——君主制。3)以宪法规范与现实的关系分类::独创——模仿、规范宪法——名目宪法。4)以宪法形态论分类::安定——脆弱。5)以国家体制分类::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立宪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民主民族主义。

宪法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正当性(内容、形式、程序),宪法文化(国家宪法传统、个人宪法意识)。

具体功能:1)确认:确认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宪法的性质和内容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合法化;确认法制统一的原则,为法律体系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提供统一的基础;确认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目标与原则,为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提供共同遵循价值体系。2)保障:宪法对民主制度和人权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3)限制:表现为授权法,确立合理的授予国家权力的原则与程序,使国家权力运行具有合宪性;表现为限权法,规定限制国家权力行使的原则与程序,确定所有公权力活动的界限。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又称为“民主宪政”、“立宪政治”、“立宪政体”。毛泽东将宪政与民主事实、民主政治、民主制度联系起来,揭示了宪政的实质内容和本质特征。四要素:制宪是基本前提,即国家制定了宪法或者宪法性法律。民主始终是宪政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内在动力。法治是宪政发展的必然结果,宪政是法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权保障是宪政的核心价值与最终目标。水平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程度。宪政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保障宪法民主化;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宪法是文本化的宪政,宪政是现实的宪法;宪法提供规则,宪政提供目标。宪法基本原则:通过宪法规范所体现的宪法内容的基本标准、基本准则或基本界限。单一制是我国宪法一项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国家权力术语人民,为人民所有,来源于人民。体现:宪法明确人民主权原则,规定了它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还有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人民民主专政基本特点:1)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2)工人阶级领导。3)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及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之一。4)爱国统一战线。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单一制国家是由不具有独立主权的若干个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标志: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机构、一个国籍、一个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主体。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享有独立主权的组成单位联合而成的统一联盟国家。中央权高于地方权的权力关系。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因:1),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单一制。2)从历史上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早已形成。3)从民族分布分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也要求建立单一制国家。4)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只有单一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5)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单一制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统一和政治稳定。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一)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二)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职权:1)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与特别行政区的有关外交事务和防务。2)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主要官员。3)全国人大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享有修改权。4)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5)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三)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2)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还享有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3),可以以特别行政区的名义保持和发展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4)享有行政管理权,财政保持独立,金融自由发展,并负责维持本区域的社会治安。

制宪权决定于国家权力的性质,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是启动宪法形成,并最终使国家

权力合法化的一种权力。修宪权是一种派生性权力,通常由宪法确定其主体、行使的程序。宪法制定程序:制宪机构设立、草案提出、草案通过、宪法公布。宪法制定的基本功能:确立宪法价值、形成宪法文本、保障宪法秩序、规范宪法发展。宪法性法律含义:1)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宪法国家一般规定为宪法内容的法律。2)在成文宪法国家有关调整宪法关系的一般法律。3)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一系列一般法律。宪法渊源: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形成的前提是书面的宪法文件对某些宪法事项没有作出规定,而政治实践中又需要一定的政治规则。作用:1)宪法惯例可以使宪法条文成为具文,实际不具有法律效力。2)宪法惯例可以使宪法规定更易于实施。3)宪法惯例可以弥补宪法规定的不足,绝大多数宪法惯例都能够起到这一作用。4)修宪机关可以通过修宪程序将宪法惯例变为宪法的正式内容。宪法判例:在普通法系国家,根据“先例约束原则”,最高法院及上级法院的判决因是下级法院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而成为判例。

美国宪法中对司法审查权的归属没有作出规定,联邦最高法院通过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由其审查联邦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只存在于普通法系国家。形成条件:1)普通法院的宪法解释权。2)是先例约束原则。宪法解释:有权机关对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的含义的说明。包括有权机关所作的独立的宪法解释决议和有权机关在违宪审查过程中为了判断法律的合宪性而对宪法所作的解释。司法审查制国家的法院在审查法律的合宪性过程中所作的宪法解释通常表现在宪法判例之中。宪法解释与宪法具有同等的效力,也是宪法的组成部分。国际条约: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某一事项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所缔结的书面协议。广义的国际条约包括国际公约。各国在宪法上通常规定“诚实履行国际条约原则”,各国的违宪审查机关通常也不对国际条约的合宪性进行审查。我国是成文宪法国家,同时又属于成文法国家,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一般结构体系构成:1)宪法序言:用以规定制宪的宗旨、目的、制宪权的来源等。2)宪法正文 :包括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3)附则 :规定了如过渡规定、非常时期规定、最后规定等。我国宪法结构: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会首都。宪法序言的地位及法律效力:全部无效力说、部分有效力说、.强于正文效力说、全部有效力说。宪法规范的概念: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通过特定的逻辑结构来表示规范主体、客体、对象和规范力之间的关系。包括规范发生的条件、形态和调控方式。宪法规范的特点:政治性、授权性与限制性、最高性、稳定性、制裁性、历史性。宪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宪法关系主体的一方主要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宪法关系:1)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权利与权力))。2)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的关系。3)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4)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国家与政党)。5)宪法关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原则性。宪法解释的概念: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既是使宪法规范适应社会实际的一种方法,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宪法解释的性质:主要任务是解决宪法规范的理念与下违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发现、判断

与决定宪法规范中隐含的客观性,实现宪法理念。核心在于如何对待宪法解释者的主观意志与宪法本身以及制宪主体意志的冲突问题。宪法解释的分类:1)效力:权解释和无权解释。2)目的: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

3)方法: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4)尺度: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充解释。宪法解释的原则: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目的。2)必须遵循依法解释原则。3)与宪法的整体内容相协调,要体现宪法规范力。4).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反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宪法修改的含义: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修改机关的特定活动。宪法修改与宪法制定不同。

宪法修改的形式:1)全面修改:整体修改,在国家政权性质及制宪权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宪法的结构)进行调整、变动,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的活动。2部分修改: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修改程序以决议或者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对整部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变动的活动。宪法修改程序:提议、先决投票、公告、议决、公布。违宪的概念:违宪是指违反宪法,包括违反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违宪只存在于具有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的国家,在柔性宪法的国家,宪法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并不存在违宪问题。违宪与违法的区别:1)性质不同:违宪是违反宪法,违法是违反法律。2)主体不同。3)审查主体不同。4)制裁不同违宪审查的概念: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1)通常只能由宪法明确规定的特定国家机关进行。2)具有特定的程序和方式。3)对象是宪法行为。4)违宪审查机关作违宪判断或者合宪判断。5)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则进行处理,即进行宪法制裁。违宪审查与宪法保障:宪法保障制度即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是与宪法实施相联系的、在含义上最为广泛的一个概念。包涵一切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1)政治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2)经济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3)思想意识方面的保障措施。4)抵抗权。5)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法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在我国宪法监督含义:1)作为制度形态和严格意义上的宪法监督,这一意义上的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的含义相同。2)作为政治意义上的宪法监督,这一意义上的宪法监督并不具有严格的制度形态。

法国违宪审查体制演变(护宪元老院-议会内部审查制度)

英国:议会主权-殖民地法是否违反英国法。

美国:司法审查制-权力制衡

马歇尔的判决书中两个关键性的论点:1)宪法是最高法,高于任何国会通过的法令。因此,法院不能执行任何国会通过的不符合宪法的法律(即所谓“违宪”)。2)法院享有解释宪法的最高权威,国会和总统当然也可以解释。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1)保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2)保证统一的宪法秩序,对宪法秩序的破坏,以法律为首。维护宪法秩序,首当其冲是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3)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与宪法规定的一致性,当然也就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违宪审查也是保护少数人宪法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机制。

现代违宪审查体制:依进行违宪审查的主体及其审查方式,可分为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司法审查制、宪法法院审查制和宪法委员会审查制。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源于权利集中体制。由作为民意代表机关的立法机关审查宪法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立法机关审查制,在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在其他违宪审查体制下,违宪审查的对象主要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在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下,违宪审查的对象主要是法律以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司法审查制:源于权力制约原理。由普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过程中附带地就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制度。司法审查制度由美国自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创立,也以美国为代表。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4个国家采用这一制度。有美国、日本、菲律宾、阿根廷、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丹麦等。除日本外,其余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均为英美法系国家。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根据:1)对立法机关不抱绝对信任的政治理念。2)在多数决定原则下保护少数的政治理念。3)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下法院制约其他国家机关的需要。

4)“司法权优越”的政治理念。5)司法机关的特性。6)自由放任主义原理。美国司法审查制特色:1)附带的案件审查。2)适用司法审级制度。3)判决实际上具有一般效力。4)在判决理由部分对法律的合宪性作出判断。5)普通法院奉行自律原则。如案件性及当事人资格、回避对政治问题进行审查和判断、回避对宪法判断原则、合宪性推定原则。宪法法院审查制:源于议会审查制的补漏和司法不信任。在国家机构中设立专门保障宪法秩序的宪法法院以特定的程序审查法律文件等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在宪法中率先设立宪法法院的是1920年的奥地利共和国宪法。此后,这类违宪审查体制在欧洲大陆法系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这一违宪审查体制以德国为代表。实行这类违宪审查体制的国家目前有四十余个。基本特色:1)以抽象的原则审查为主,附带的案件审查为辅。2)适用一审终审制。3)宪法法院的判决具有一般效力。4)在判决主文部分判断法律的合宪性。由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基本原因:1)在“议会万能”神话破灭以后,议会制定的法律必须接受违宪审查的情况下,由其自我审查已成为不可能。2)传统上对司法权不信任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心理。3)任何国家机关不得干预立法权的行使的政治心理。4)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的法律传统。宪法委员会审查制:法国在政治、文化及思想背景方面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大体相当,但是法国并没有设立宪法法院,而是设立宪法委员会(conseil constetutionnel),由宪法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宪法实施。实际上,除在机构名称上有所不同之外,该宪法委员会在组织、职权范围及审查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的方式上,与宪法法院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违宪审查制:体制沿革:1954年宪法第27条第3项规定 , 第31条第6、7项规定;1978年宪法第22条第3项规定 ,第25条第5项规定;现行宪法沿袭1954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规定,仍然采用最高代表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基本内容:1)宪法序言确认了宪法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2).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了违宪审查的目标。3)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了违宪审查对象。4)现行宪法规定了我国违宪审查主体。5)现行宪法规定了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7)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批准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8)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提交备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还需要在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提出违宪审查请求主体的条件和原则、违宪审查的程序、违宪审查的原则、违宪审查的方式、违宪审查的措施、违宪审查的效力等方面,作进一步具体化的规定,以保证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为什么最高法院的裁决是最后的和权威的解释而且宣布国会和总统的解释无效呢?宪法是

法律,法官的职责就是执法。因此法官在解释法律和宪法方面有最后发言权。人权不过是人的价值的社会承认。人人都应享有的自由或资格作为一种道德权利,具有超国家性与超实定法的性质。必须是一种实有的权利。权利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作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权利的基本特征:1)公民享受的具体权利的范围是法定的。2)权利是主体依照法定形式实现其意志的行为(行为的意识性和功利性)3)权利的相对性。权利的分类:1)内容与内部结构体系:法律权利和基本权利。2)性质: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和人生权利。3)主体:普通主体和特定群体。4)法律规范特点:宪法性权利、民事权利、行使权力和行政上的权力。人权与基本权利关系:基本权利是实定法上的权利,人权表现为自然权。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基本权利主体:公民、外国人、法人。基本性质:固有性与法定性、不受侵犯性和受制约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基本特征:1)确立公民的宪法地位,是一种个体抵抗国家权力的权利体系。2)权利体系的宪政体制的核心价值。3)实定法意义上的权利形态。4)具有不可转让性。5)综合性。宪法地位: 对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构成了整个宪法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核心。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主要反映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个人相对于国家或公共权力的权利。具体限制:1)维护公共利益。2)紧急情况。3)妨碍他人的自由。4)重大自然灾害。5)不履行基本义务。6)严重违法行为。7)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平等权: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2)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 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形式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平等,存在合理差别。政治权利概念: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广义的包括参加组织管理活动的权利与表达意见的自由(间接监督)。狭义的仅指 选民行使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直接参与)。政治权利性质:反映了公民在国家与政治生活中的宪法地位,是基本权利体系的基础,具有协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功能。政治权利保障:政治、法律、物质。选举权存在形态是外在于内在的要求。选举权来源与权力又制约权力。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享有主体(选举权的展开形态——罢免权,所谓罢免权,主要指的是罢免已通过选举产生的特定代表的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概念: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行使对象是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包括立法司法机关极其特定范围内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方式是法定的,通常采取投票表决的形式。言论和出版的自由:言论和出版的自由,是表现自由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类型。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游行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我国现行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指的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宪法意义:对那些与人的精神作用或精神活动相关联的所有的自由权利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思想和良心的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表现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文化活动的自由等基本权利与自由。

第二篇:2014宪法学复习参考资料

宪法学复习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不成文宪法、宪法惯例、宪法性法律、宗教信仰自由、总理负责制、联邦制、物质帮助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行政区划、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

不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力。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机构,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

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C.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D.选举委员会对依法提出的有关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约原则?()

A.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监督

D.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C.审计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国事活动

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B.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本级政府应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委会报告

C.最高法院作出的属于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撤职案的表决采取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D.宪法没有附则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根据我国宪法和港、澳基本法规定,关于港、澳基本法的修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港、澳基本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修改港、澳基本法

B.港、澳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港、澳特别行政区

C.港、澳特别行政区对基本法的修改议案,由港、澳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团向全国人大会议提出

D.港、澳基本法的任何修改,不得同我国对港、澳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

公民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

B.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以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C.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

D.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B.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C.上级国家机关应该在收到自治机关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有关决议、决定执行的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D.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和外国进行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问答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点有哪些?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特点有哪些?并请予以评价。

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如何理解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作用

如何正确理解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地位。

材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1、武汉最大规模市民问政

2011年11月22日8时,武汉电视台演播厅内,一场市民对我市城市交通管理的考试开考———我市最大规模电视问政在武汉一台黄金时间向全市人民进行现场直播。

2011年5月31日,14个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十个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三个月见明显成效,半年有根本性好转”。为检验前一阶段各单位整改践诺情况,市优化办、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2011电视问政活动”。问政首场即聚焦市民最为关心的交通问题。(武汉晚报2011年11月23日第3版)

试从宪法学角度,评价电视问政活动。要求有理有据,不少于800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问题】请运用宪法学原理,分析上述法条,不得少于300字。

第三篇:《宪法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宪法学》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

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D.钦定与民定宪法

2.下列原则中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是()。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权力分立原则D.民族自决原则

3.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

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D.钦定与民定宪法

4.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将宪法分为()

A.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B.钦定宪法与协定宪法

C.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D.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有关宪法解释权和监督权的行使,有以下几种体制()。

A.立法解释制B.司法解释C.特设机构解释制D.行政解释制

2.我国宪法的民主原则有()。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民主集中制C.权利义务一致性D.民族区域自治

三、填空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和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序言修正案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3.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

四、名词解释

1.宪法2.司法审查制度

五、简答题

1.简述宪法法律效力最高性?2.简述宪法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六、论述题

试述宪法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英国宪法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D.荷兰宪法

2.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独立宣言》B.《世界人权宣言》C.《人权宣言》D.《权利请愿书》

3.旧中国唯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4.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C.法国宪法 D.德国宪法

6.在总统制国家中,()

A.总统是国家元首 B.总统是政府首脑 C.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 D.总统对议会负责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与民主性表现在()。

A.废除了封建帝制B.反对帝国主义C.确认资产阶级民主制D.实行君主立宪制

2.下列原则中属于1954年宪法原则的是()。

A.社会主义的原则B.民主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法治原则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有()。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联邦制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与民主性表现在()。

A.废除了封建帝制B.反对帝国主义

C.确认资产阶级民主制D.实行君主立宪制

三、填空题

1.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章,计条。

2.1918年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四、名词解释

1.宪法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第三章国家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国体B.政体C.国家结构形式D.政党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主集中制

4.我国现阶段的统一战线称为()。

A.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B.广泛的统一战线C.爱国的统一战线D.民族民主统一战线

5.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

A.原则上B.实质上C.基本上D.形式上

6.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

A.原则上B.实质上C.基本上D.形式上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主集中制

8.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资产阶级共和制可以分为、和。

2.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和参政议政。

四、名词解释

1.国体2.根本政治制度3.爱国统一战线4.两党制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方面?

六、论述题

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第四章政权组织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D.国务院

2.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3.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多党合作制

5.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

6.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

A.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委员长会议

7.全国人大任届期满的()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的选举。

A.2个月B.3个月C.5个月D.6个月

8.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五十年不变。

A.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B.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

C.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D.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有权提议宪法修改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2.我国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有()。

A.主席B.副主席C.委员D.秘书长

3.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的职务是()。

A.国务院副总理B.各部部长C.最高法院法官 D.民主党派负责人

三、填空题

1.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

四、名词解释

1.政体2.议会制

五、简答题

1.为什么我国的国体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

六、论述题

第五章选举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A.二分之一至一倍B.一倍C.三分之一至一倍D.两倍

2.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A.全体人民B.18周岁以上的公民C.全体公民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3.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

A.2500人B.2800人C.3000人D.3500人

4.在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选代表名额的()。

A.二分之一至一倍B一倍C.三分之一至一倍D.两倍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有()。

A.绝对多数选举制B.多数选举制C.相对多数选举制D.比例选举制

2.我国选举法规定,有权提出代表侯选人的是()。

A.各政党B.各人民团C.选民10人以上联名D.各级政府

3.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有()。

A.乡人大代表B.县人大代表C.省人大代表D.全国人大代表

4.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有()。

A.乡人大代表B.且县人大代表C.省人大代表D.全国人大代表

三、填空题

1.现行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一般分为和。

3.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或者

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四、名词解释

1.秘密投票2.选举

五、简答题

1.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有哪些?

六、论述题

第六章国家结构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人民政协

2.民族自治地方的()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人大常委会主任B.行政首长C.法院院长D.检察院检察长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

4.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C.国务院D.人民政协

5.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四实三虚”制

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

二、多项选择题

1.宪法中规定限任两届的是()。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委员长D.军委主席

2.澳门行政区行政长官依法对()负责。

A.中央人民政府B.全国人大常委会C.澳门特别行政区D.国家主席

3.下列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委员长D.中央军委主席

4.担任澳门行政区长官须()。

A.年满40周岁B.在澳连续居住20年以上C.澳门永久性居民D.中国公民

5.澳门行政区长官在任期内,不得()。

A.取得外国居留权B.从事私人营利活C.隐匿个人财产D.接受他人的馈赠

三、填空题

1.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两类和。

2.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地区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定区域。

四、名词解释

1.民族区域自治

2.单一制

3.联邦制

4.国家结构形式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哪些方面的自治权?

六、论述题

第七章经济制度和三个文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A.10B.20C.30D.60

2.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其组成人员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质询案的条件是()。A.5人以上联名B.10人以上联名

C.15人以上联名D.20人以上联名

3.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集体经济D.混合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股份合作制D.私营经济

2.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

A.收入B.权利C.经营D.利益

3.全国人大依照法律程序提出质询案的条件是()。

A.全国人大开会期间B.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期间

C.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D.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填空题

1.现行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__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选举权

五、简答题

1.我国宪法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有哪些规定?

六、论述题

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大代表按照()组成代表团。

A.职业B.地域C.选举单位D.民族

2.我国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A.二年B.三年C.四年D.五年

3.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

A.出生在我国的人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C.居留在我国的人D.具有中国血统的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B.义务C.责任D.权利和义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A.合法的收入B.房屋C.储蓄D.土地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A.言论自由B.游行自由C.罢工自由 D.结社自由

3.下列权利中,同时具有义务性质的是()。

A.生存权B.劳动权C.受教育权D.休息权

4.人民法院依法不得公开审理的案件有()。

A.涉及国家机密B.涉及民族关系C.涉及个人隐私D.涉及未成年人犯罪

5.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A.侵占B.买卖C.出租D.征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以下的自由权利()。

A.言论B.出版C.游行D.罢工

三、填空题

1.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2.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____________。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____________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3.宪法规定,公民的___________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公民的住宅。

四、名词解释

1.民族区域自治2.申诉权3.庇护权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1.试述我国宪法对其实施保障的法律规定以及如何保障宪法的实施?

2.试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第九章国家机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A.领导B.指导C.监督D.协商

2.宪法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有()

A.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外国人庇护的条件是()。

A.由于政治原因遭受迫害B.因犯罪被外国追诉C.请求在我国避难D.经我国政府批准

2.我国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有()。

A.主席B.副主席C.委员D.秘书长

3.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A.国体B.政体C.国家结构D.国家机构

3.下列属国务院的职权的是()。

A.制定行政法规B.决定个别省、市的戒严

C.批准省、自治区的区域划分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4.下列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委员长D.最高法院院长

三、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是。

2.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宪法规定,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职务。

4.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许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受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

5.我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___________,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的是___________制。

四、名词解释

1.国家机构

五、简答题

1.简述分工合作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的表现?

2.简述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哪些?

六、论述题

第十章国家标志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五星国旗象征()。

A.我国各民族的团结B.我国各阶级的联合C.我国全国人民大团结D.工人阶级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在宪法中有规定的是()。

A.国旗B.国歌C.国徽D.首都

三、填空题

1.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和文化事业,管理。

2.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计____________条。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第四篇:宪法学

《宪法学》考点知识

1.宪法学的概念

我们从宪法学的研究对象着眼,将宪法学界定为:宪法学是关于国家权力控制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学说。

2.规范性宪法的概念

具有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且在政治实践中发生实际效力的宪法,谓之规范性宪法。

3.近代宪法,现代宪法的含义

近代宪法是指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宪法。这一时期的宪法体现了自由主义原则,公民权利主要是自由权,国家职能比较简单,以英国,美国和法国的宪法为代表。

(自由主义:排斥政府干预,强调个人自治。

自由权也叫做第一代人权或消极权利)

现代宪法是指20世纪初以来的宪法,宪法宣告的公民权利从自由权扩大到社会权,与此对应,国家职能得到加强。(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型的标志:一是1918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简称1918苏俄宪法;二是1919年德国的魏玛宪法。社会权被称为第二代人权,或叫积极权利/受益权)

4.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宪法的制定,修改及实施过程之中的最基本的准则。一.近代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个人自由原则

在启蒙思想家的论述中,自由即指个人自由,指个人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近代宪法上的个人自由是指个人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而不是国家干涉的权利。

(二)形式平等原则

形式平等原则是对不特定的人适用的原则,而实质平等原则是对特定的人适用的原则。因此,实质平等原则与法律原则是不相容的。

现代宪法上出现了两种意义上的“平等”:

(1)形式平等,又称机会平等、条件平等,即指同样情况同样对待,而不论结果如何;(2)实质平等,又称结果平等,即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以实现相同的结果。(我们把近代宪法所确定的平等原则称为形式平等原则。)

(三)主权在民原则

主权是指制定宪法的权力,所谓主权在民,指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具体是指制宪权属于人民所有,宪法授予国家机关的权力应当对人民负责。

(四)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是指将国家权力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分配,使其相互监督、制约,避免权力腐败和权力滥用。

二.现代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原则

“民主”的含义是指“人民的统治”。(即多数人的统治)

一般来说,民主有两种常见的分类:

(1)根据人民的意见对于公共决策的作用,可以把民主分为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

(2)根据人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可以把民主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直接民主是指人民亲自参与公共决策;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是指人民选举自己的代理人,由其代表自己参与公共决策。)

(二)人权原则

一般认为,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道德的、政治的、法律的和历史的标准。

根据人权的存在形态,将其分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

(三)社会利益原则

社会利益是指个人利益之外的、由不特定的多数人所共同享有的利益,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利益(如公共设施),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利益(如公正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风俗等)

5.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区别与联系

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性质不同

人权主要是一个国际法概念,它不仅在一国之内受保护,而且在国际范围内同样受保护;公民权利主要是一个国内法概念,其主要是为限制国家权力,保护本国公民而设。(2)权利主体不同

人权的主体是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无论其是否具有一国公民的资格,都可作为享有权利的主体;公民权利的主体是一国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该国公民。(3)权利范围不同

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其范围以自然人生存、发展的正当需求为标准来确定;公民权利的范围以一国宪法为依据来确定。

人权与公民权利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从其存在形态上看,人权和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般认为,人权有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存在形态。其中,法定权利即为公民权利。

6.公民权利的特征

(一)公民权利对人的不可缺乏性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获得独立的人格并展现其人格的要求。公民与奴隶的区别在于,宪法赋予公民以权利主体的地位。因此,公民权利是由宪法加以保障因而得到普遍承认的、人与动物和奴隶相区别的标准,它对“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公民权利,人就不成其为人了。(即公民权利是一个标签,赋予公民权利则意味着法律承认其为人。)

(二)公民权利的不可取代性

公民权利的不可替代性是对国家而言的,它要求国家不得随意更改公民权利的种类。每一项公民权利都代表着人所参与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将人从任何一类社会关系中隔离出去,都预示着人的不完整。

(三)公民权利的不可转让性(指公民之间不能相互进行权利转让)

公民权利的不可转让性是对公民而言的,它要求公民在公民权利面前约束自己的任性,通过自律以珍惜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按人格分配的,公民既不能放弃公民权利,也不能把公民权利转借于他人。即使一人的公民权利转让于另一人,另一人也无法获得宪法承认的双份公民权利。一个人的人格权转让于他人,接受者并不因之而成为两个人。

(四)公民权利的稳定性

公民权利绝大多数是永久权和不直接对应义务的决定权。一方面,它与人的人身相始终,在人生命的整个旅程中是稳定不变的。另一方面,公民权利一旦在宪法上获得确认,这些权利就不因国家制度的改革、政府的更迭、法的修改和废除、政策方针的调整等因素而变更或被取消。

(五)公民权利的母体性

公民权利具有繁衍其他权利的功能。

(六)公民权利在当代文明各国具有共似性

能够以保障人权最低限度的实现为文明标准的现代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有很大的差异,但在人权内容上却有共同性或相似性。

7.未列举权利的概念

所谓未列举权利,即宪法文本没有明确列举出来的基本权利。在得到权威认定之前,未列举权利具体体现为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应当得到宪法保护但在宪法文本中找不到明确的保障依据的权利需求。

8.良心自由的概念

所谓良心自由,是指公民在道德上对一定行为有义务为之的意识或信念。(良心自由同思想自由一样,是公民的一项绝对权,不受任何限制。)

9.表达自由的概念

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书面或形体语言的形式公开显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意见,观点,主张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包括言论,出版,艺术表现,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10.公正审判权的含义

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处于待判定状态或者受到刑事指控时,公民依法享有的接受法庭的公正审判及享受其他程序性保障的权利。

11.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权的性质

就其性质来说,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权首先是一种自由权。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创造性工作,不能对其强求一律,所以,科学文化艺术活动从性质上排斥国家的干涉。另一方面,科学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所以,公民要充分行使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的权利,还要求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保障。

总起来看,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权既排斥国家权力的干涉,又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为进行保障,兼具自由权与受益权双重性质。

1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人身权利与自由.人身自由 2.人格尊严 3.隐私权

(1)住宅不受侵犯

(2)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表达自由

(1)言论自由

(2)出版自由

(3)结社自由

(4)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五)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自由

1.私有财产权 2.劳动权

3.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4.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5.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六)特殊主体的权利

1.保障妇女的权利

2.退休人民的生活保障权

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4.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纪守法的义务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产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13.宪政的含义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4.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有宪政必有宪法,有宪法则未必有宪政。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宪法与宪政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也就不会有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是一纸空文。从内容上看,宪法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从价值取向上看,二者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从两者的相互作用看,宪法指导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宪政对宪法具有反作用,即矫正宪法内容偏差,修正和完善宪法,总之,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宪政与宪法亦有显著的区别。两者除内涵不同外,还有若干差异。从外在状态看,宪法通常以宪法典等静态的文本形式存在;而宪政不仅仅指宪政制度,而且包括具体的宪政活动,即动态的立宪政治。从内容范围的角度看,宪政的范围要大于宪法。宪法主要指成文形式的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是政治实践的主要行为规范,而宪政不限于宪法的书面规定,还包括动态的政治实践中的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等并非制定法意义上的行为规范。从作用取向看,有宪法并不意味有民主宪政和人权保障,而宪政则必须贯彻民主精神,以人权为终极价值的。从世界宪政史看,各国立宪的目的或指向自由,或意在富强,甚或专制其实,立宪其表,宪法反成暴政的遮羞粉饰之具。因此,宪法与宪政的精神旨趣并不必然相契合。

PS:宪法的定义

宪法是授予并约束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

第五篇:宪法学

试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是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政体比较完善地表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体现国家的统一与人民权利的统一,又保证了各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事务,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由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起来 的,因而是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

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历史,社会变迁等因素也存在着众多的弊端。那么,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密切联系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大的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前提。各级人大都是人民选举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提高人民对人大制度的了解有助于人大开展工作,实现其职能。由于封建专制的影响,建国后又加上对社会主义民主宣传的不够,人民群众的民主的意识还是很缺乏的,对人大的工作程序不了解,对于人大的活动并不热心,妨碍人民群众对人大的监督与支持。只有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人民群众能真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调动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参与这一伟大事业。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做到:第一,广泛的开展教育,使人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参与人大的选举、监督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第二,人大代表应广泛的接触选民,使选民了解最新政策的实施和自己本身的主张,维护选民的利益。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使人民代表大会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橡皮章”。人民代表大会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真心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但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必须坚持党政分开原则,理顺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受苏联模式影响加上历史原因,中国长期存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现在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党政不分的现象正逐步得到改善。但这里仍然存在一个误区,一般所说的“党政不分”,很多人只理解为党委和政府职权不分,其实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是党委和人大职权不分,党委的职权取代了人大的职权。由此造成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实际地位和它应有的法律地位并不相称。邓小平曾说过“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善于不善于党的领导。党要善于领导,不要干预太多。”“干预太多,搞不好会削弱党的领导。”所以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按照党政分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宪法权威,确保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他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制度,也不能以地位的优越为借口放任自己或任何下属胡作非为,而要求免受法律的制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权力是无限的,党的领导权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限制。党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应强调依法治党。建立健全制度,实现党的职能的转化。针对政治体制中党的职能和国家职能混淆不清的状况,邓小平曾

指出:“党的组织不是政府,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要认真考虑党在整个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党委不能再包揽、干预一切。党的领导要体现在制定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所以党必须根据党政分开的原则,实现职能转化。党委的领导干部要少兼任政权机关的职务,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党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精简,该放的就放。在这一职能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健全相应的各项制度加以保证。有了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使党委不致超越自身的职权去包揽一切,从而有利于人大独立地开展工作。

(三)明确规定代表候选人的资格条件

从《宪法》、《选举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对代表资格并没有作过多的规定,而是追求选举权、被选举权的绝对平等。但实践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任务,选民要使自己的权力得到真正的实现,就必须选举比自己素质更高的代表。因此,应该对代表的基本条件作一些具体的规定。第一,具备良好的品行代表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思想作风,应敢于实事求是,与各种不良倾向和腐败现象斗争;不得利用职权图谋私利。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拥护并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二,提高代表候选人的年龄限制。我国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都是18周岁。低年龄资格虽然扩大了享有被选举权的公民范围,但18周岁的公民一般缺乏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缺乏社会活动能力,而这些经验和能力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的选举实践中,除极个别情况外,几乎没有18周岁公民当选的情况,从而使这一低年龄资格的规定流于形式。我国法律对公民担任一定的社会公职的年龄曾作出相应的规定,如对担任审判员、检察员的法定年龄下限为23周岁。据此,对公民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年龄下限可提至23周岁,以保证其正确行使代表权力。第三,要有社会活动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代表应具有审议工作报告、议案和参加调查、视察等活动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能身体力行地从事代表工作。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素质有密切的联系。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借鉴世界西方民主国家的先进经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之一,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项活动原则。国家在决策过程中,国家机关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意见,然后贯彻下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充分发扬民主,不维护集中统一,我们就不可能干好事业,就容易造成独断专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避免独断专行、组织软弱涣散。要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就必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地关系。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意见,既要少数服从多数,又要认真听取少数的意见,而且要适度的集中意见,注意把握好火候和时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例如以议会为中心的普选制、分权制和多党制等等。虽然以西方的民主理论为典范来讨论中国的民主发展不合适,但是在思考中国民主的问题时关注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民主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普遍适应的。换言之,只要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党内民主逐步扩大,党的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人大选举透明度越来越高,依法治国取得明显成绩。但是,毕竟社会主义民主时间还不长,实践也不多,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它的制度化、法律化,尤其需要一个长期探索、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汲取西方和中国过去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泰国式”的民主政治不稳定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多数暴政。

下载宪法学复习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宪法学复习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宪法学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 关于宪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理论:A、苏联;B、中国:各种观点(P1-2)方法主要有两种:列举式和概括式;概括式较为可取:列举式不可穷尽;宪法和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同:社会......

    宪法学

    宪法学 宪法的根本特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基本的国策。 宪法的效力:宪法在整个法律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

    《宪法学》复习参考题(五篇范例)

    《宪法学》复习参考题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在古代中西方关于宪法一词的含义有着质的不同。 宪法是由国家权力所创造,而不是国家权力由宪法所创造,宪法从属于国......

    《宪法学》教案

    《宪法学》教案 导论 (本部分重点了解宪法学的性质、宪法学研究对象,宪法学的研究方法) 1、宪法学的学科性质: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规范......

    宪法学教案

    《宪法学》 教案 主讲教师:莫良元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2年2月 教案序号:01 授课时间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下午6-7节课授课学时2 教学内容绪论 一、宪法学的研......

    宪法学读后感

    宪法作业 读《宪法学说》心得 进入了大学,我深深地意识到读书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用课余时间读了卡尔施密特的《宪法学说》,从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对宪法的理解更深入了。依据......

    宪法学发言稿

    宪法学发言稿 此次发言是关于冤假错案如何产生和追责。 提到冤假错案,我脑中立马闪现的是文革时期产生的冤假错案。那是一个全民性的疯狂的年代,千千万万人掏出“红宝书”高......

    《宪法学》多选Ⅱ

    《宪法学》多选Ⅱ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是否可以向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再复议?( ) A.不能申请再复议,因为我国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