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小编整理)

时间:2021-01-21 11:0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第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送东阳马生序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益慕圣贤之道:仰慕。媵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热水;蒙盖。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超过期限。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 穿着。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忧虑。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叩,请教。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时。

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俟(其欣悦):等待,等。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隆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至)舍:学舍,书馆。僵劲:僵硬。(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

腰(白玉之环):腰,腰佩。(右备)容臭:容臭,香袋。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3、理解背诵。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4)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6、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②、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⑥、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⑦、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⑧、、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⑾、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7、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②、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③、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④、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⑤、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⑥、“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⑦、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⑧、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明初的大文学家宋濂小时候酷爱读书,但是由于家里贫穷,只能向人家借书来用手抄录,他对待老师毕恭毕敬,他毫不畏惧求学路上的辛酸,生活环境的恶劣。他一心求知,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艰苦卓绝,看到了坚持不懈,我也明白了:学习是一件长久且辛苦的事情,需要的是我们的勤奋!

说道勤奋,我们就应该像宋濂一样,将勤奋当成一种习惯,在生活中,处处落实,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勤奋就是将每一件事做好的基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早早就古代,就已经有人意识到这样的道理。这也不禁使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我对待学习是不是一丝不苟?对待老师是不是恭恭敬敬?我是不是已经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了?想想,自己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不足,有时也会犯懒病,也会想偷工减料,对待林林总总的事,我也不能说我已经给进了我的极限。

保尔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回忆往事,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我想,宋濂肯定是做到了这一点,做人不应该给自己留太多遗憾,也许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只要努力去做就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正值豆蔻年华的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虽然学习十分的艰辛,可是我们是否已能问心无愧?答案当然是“没有”所以,在以后的时光里,我必定要培养自己坚韧,勤奋的性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未来的道路确实是漫长艰辛的,还有很多的风风雨雨,我们要的就是老老实实走好每一步,我们应该带着一颗“”好之者不如乐者’的心和像宋濂一样高贵的平直,去勇敢面对,勤奋,努力!让我们在花季雨季,在似水流年的日子里,谱写出无悔的青春乐曲,飘扬无憾的生命之旗!

送东阳马生序主旨:

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第二篇: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点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选自,作者朝代家(人名),本文是一篇序。

二、解词

A、嗜;致;弗;假借;怠;每;录;

1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3、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1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走;逾约;以是;

B、既;加冠;益慕;患;硕师;硕;尝;趋;叩;执经;德隆望尊; 辞色;卒;援.疑质.理;;;或; 叱咄;至;俟;

C、负箧曳屣;汤;沃灌;衾;逆旅;腰;烨然;缊袍敝衣;略无;慕艳; 以中..足乐者;;盖;臭;口体之奉; D、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皆被绮绣通()

三、翻译句子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已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8、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四、问答题

1、点明主旨的句子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作者勉励马生,为什么要写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

4、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有所成的三条理由?

6、从“余因得遍观群书”和“卒获有所闻”这一结果看,除了他刻苦勤学以外,还反映了他什么优秀品质?

7、作者求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8、有关“勤学”的典故

9、有关“勤苦”的名言

10、有关“书”的名言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翻译: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重点字词:[1]嗜:特别爱好。[2]无从:没有办法。[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6]走:跑。[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8]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9]患:担心,忧虑。[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11]尝:曾经。[12]趋:奔向。[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14]叩问:求教。叩,请教。[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又作德高望重。[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

拥挤的意思。[17]辞色:言语和脸色。[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20] 叱咄:训斥,呵责。[21]至:周到。[22]复:这里指辩解。[23]俟:等待。[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25]穷冬:严冬。[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28]支:通“肢”。[30]汤:热水。[31]沃灌:浇洗。[32]衾:(qīn)被子。[33]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34]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36]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7]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

2、序,是一种,有和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二、找出本文中的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穿着

三、主要问题。

1、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2、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3、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4、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5、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6、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7、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有哪三种情况?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0、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难能可贵。

9、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0、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第四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总结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复习

三、本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

五、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六、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八、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13、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什么精神品质?

14、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15.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6.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17、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读完此文后,请用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概括你对本文的理解。

18、《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19、余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身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的方式? 20、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2526、请写出关于苦读、勤学的名言诗句。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总结

《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

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二、本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

1、幼时求学的艰难。

2、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

3、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三、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四、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1、余幼时即嗜学。

2、益慕圣贤之道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五、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六: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写借书的句子: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6、写抄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7、写还书的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8、写跋涉之苦的句子: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9、写冷冻之苦的句子:(1)足肤皲裂而不知;(2)四肢僵劲不能动。

10、写衣食简陋的句子:(!)缊袍敝衣处其间;(2)无鲜肥滋味之享。

11、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2、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 反衬自得其乐。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3、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什么精神品质?

守信、不畏艰苦、求师诚恳、态度谦恭,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

14、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悬梁:东汉孙敬;刺股:战国苏秦;囊萤:晋车胤;映雪:晋孙康;负薪:西汉朱买臣;

挂角:隋李密;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孙子。闻鸡起舞(东晋、祖逖)

15.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6.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7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读完此文后,请用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概括你对本文的理解。

如:勤学不畏寒苦,苦读岂惧艰难。学士名从勤艰得,梅花香自苦寒来。.《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1作者求学时的可贵品质,他勤奋,刻苦,专一的精神,达到了更好的启迪,鼓舞,教育后人的目的。2是使人们懂得了学习的好坏与环境关系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观是否努力。

19、余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身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的方式?

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这里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述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没有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20、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25、学习了本文后,你在学习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在学习上要不畏艰难险阻,才能获得成功。

26、请写出关于苦读、勤学的名言诗句。

名言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发悔读书迟。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下载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东阳马生序

    《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一、课前积累: “囊萤映雪”“悬......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简案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 1.作者及文体知识2.文言词汇讲解与积累 (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讲解(省略句、倒......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

    《送东阳马生序》

    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明 宋濂《宋学士文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 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

    送东阳马生序

    新坐标教育预测2009北京中考 2009北京中考备战《送东阳马生序》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宋濂,明代文学家,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朱元璋称之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