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优秀[合集]

时间:2021-01-29 02: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优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优秀》。

第一篇: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优秀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在促进小学教育质量提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篇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一般都侧重于“改”,而忽略“评”,这没有把握住“评改”的基本内涵。实际上,“评改”是“评”和“改”两个语素并列组合而成的词语,二者不可偏颇。因此,作文之“评改”,不仅要从字词、语法、逻辑的角度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之处,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修改不适当的地方,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评论与评价。同时,对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态度要进行适度地批评与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作文的评改一些看法。

一、认清本质,正确对待。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而并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更不是培养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对孩子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我们在批评他们的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力求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难免有些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孩子们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只会实得其反,那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师在评改他们的作文时,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只要“其意义不谬误”,“字句已通顺”,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评大改,把学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为我们评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二、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评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争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评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三、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争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评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评价、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们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还得靠学生自己,不只是老师单方面应该努力的事,所以,教师是绝不可能包办代替得了学生写好作文的。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要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篇二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曾经看过这样一幅画:一位小学生手里拿着50分的试卷,垂头丧气,然后,他走进了《三国演义》,当他从书里走出来之后,手里拿着的是100分的试卷,头昂着,脸上满是自信,画的标题是《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觉得这里面并没有夸张的成分,阅读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思维品质,大大地促进智力发展。可以说阅读不仅对提高语文素质而且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引自《给教师的建议》第19条)

基于以上认识,在自己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强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动员每位同学买一些合适的书,宣传鼓动加上一点利诱这一点总算做到了。订了书报之后教学生怎样阅读。如利用《语文报》可以读(好的文章、诗歌可以朗读),可以看,可以摘录,可以剪贴(按相关知识点),可以做(相关练习),还可以整理收藏当作资料以供复习时查找。

2、每周拿出一节课供学生自由阅读。在这节阅读课中,我尽量做到开放、自由,不强加给学生各种限制。不管课时怎样紧,尽量保证每周一节,以形成延续性,逐步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读书摘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应该也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但实际的情形、效果却并不乐观:

1、阅读课上居然有学生看着看着,书本换来换去。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们不是喜欢阅读,要求有阅读课吗?阅读不是一件自由、宽松、惬意的事吗,不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放松和精神享受吗?怎么会进不了状态呢?

2、阅读课上,鸦雀无声,我也想趁这时机读点自己的书,偶或抬头,发现有同学奋笔疾书,心下甚喜,“嗯,读书进入状态了,感悟颇多,不吐不快了,下去看看他们读的是什么书。”一看吓一跳,他们正在忘我地做作业!

3、从交上来的读书笔记看,三分之二的同学停留在大段大段的摘录上。我甚至怀疑有不少同学仅仅为了应付老师,摘录的东西,抄完就忘,更有甚者,连自己抄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仍有不少同学未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仍然不会阅读,更不会思考、也没有感悟,思想肤浅,感情贫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反思如下:

1、“真正的读书是指与考试无关的与书籍亲密接触。”——薛瑞萍。真正的阅读状态应是在心灵自由,思想放松,环境宽松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失去了进行阅读的宽松的时间、心境,失去了对文学作品进行领略、鉴赏、审美的客观条件。

2、学生的阅读过于功利化。这种功利化的阅读是考试逼出来的,和审美是无缘的,是相背离的。这种缺少美感和情感愉悦体验的阅读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动力,甚至于使阅读成为一种负担,因而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能起到的效果。在这种功利化心态下的阅读,其接受的信息只在脑中过了一遍,而未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在阅读中的摘抄整理,也只是为了积累好句好段,积累论据,以期在考试中派上用场,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真正的阅读积累应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的,其作用在写作上体现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而非像现在的学生那样粘贴式的机械引用。

3、由于过分追求给学生阅读的自由与宽松,而造成放羊式的阅读状况。在这种放羊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缺少具体的指导,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些问题的根子之一是作为教师,本身的阅读面不够宽广,阅读素养不高,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阅读,未能形成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因而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反思之后,应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为教师,自己要抓紧读书,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素养,这样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高品位的阅读,才能更好地激发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当然,作为老师,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长,也正失去自由阅读的宽松时间和心境,并且这一点正趋恶化,近期要改变是不大可能的,只有靠自己去挤时间了。

2、阅读课形式可丰富些,不要一味只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读自己读到的好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朗读他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并谈点阅读感想,进行介绍交流。

3、建设读书型班级。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藏书库,并在班级书柜进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有书读”的局面,“人人爱读书”的氛围。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篇三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1、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们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踏上讲台,面对一群似懂非懂的少年儿童,我深深的意识到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无论什么时候,做了班主任,就得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班主任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一、勿忘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

谁也不愿接受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事与愿违,不幸的遭遇总牵扯动父母的心,让泪水奔涌,心也彷徨。假如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假如不乱穿宽阔马路,假如不耍“高超”的骑车杂技……也许惨不忍睹的这些就不会发生。

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细心叮咛过,学生可能会把你的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会主动把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果自然会降低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机会的话,班主任应利用班队课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不该发生的故事”、“交通知识讲座”……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更能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勿忘教育小学生注重身心健康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她)们为什么如此信赖班主任?为什么喜欢依赖班主任?当我请他(她)用“亲切”说句子,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每当我想起班主任老师,就像想起了最亲爱的妈妈。”这样感人的语言自然地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流露,,怎能不令我铭记。

此刻,我对刚才所有的扪心自问才真正恍然大悟,还有什么多彩的词汇可以抵得上这份真这份诚呢。是呀,每当学生起矛盾时,离不开班主任“打架斗殴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谆谆教导;每当班里出现传染性的水赤痘时,离不开班主任焦急关切的悉心照料;每当学生突然高烧、呕吐时,离不开班主任体贴关怀的身影……

一次次的温暖传递,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班主任是无私的,我们要坚持去爱,爱学生的“身”,更爱学生的“心”。

三、班主任勿忘教育小学生预防突发事故

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离开了老师力所能及的'视域,那高低的大理石楼梯,光滑的地砖,宽阔的跑道就成了他(她)们自由的“乐土”,也成了偶发事件的“温室”。当放学的大门敞开,所有的不可能接踵不断地“演示”:疯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毒,溺水失控导致死亡,好奇贪玩而触电身亡,玩火不慎造成财产损失……

班主任应该提前进行有关教育,与家长取得实质性合作,为学生确立相应规定,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动电源插头,不玩电器,不玩火,不拿尖利用具,不逗猫狗,不独自去水塘、河边、井边, 讲究个人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杠秤,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面对的将是无可估量的辉煌和收获。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好比一个尺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时刻把它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下去,会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就是要字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将智育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深邃的道理、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重视成绩,对于有些行为习惯就忽略了,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再好,也适应不了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世纪。我们现在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要非常重视行为规范的培养。

首先,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经形成就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是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事,使学生无所适从。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时,各科教师应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眼睛离纸面一心,手指离笔尖一寸。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御的作用。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还训练和加强。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要使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为国旗增添光彩,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该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小学教学》这本书,从此,它就成了我枕头下面压着的常读书。《小学教学》收集数学名师与普通教师中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教学分析、教育随笔的教育杂志,可读性很强,因为每一篇文章都贴近我的工作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常常能从中找到答案、受到启发。从中认识了朱乐平、张齐华、刘加霞等当今活跃在数学教育界的名师,经常为他们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叹为观止,退而想:为什么自己就没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呢?

每期收到《小学教学》,我会第一时间关注其中的“人物聚集”。“人物聚集”是封面的人物,通常是一位屡次在XX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的优秀教师。“人物聚集”中一般会有这位教师的成长历程、一个优秀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以及同行友人对其评价。我常会幻想,什么时候那上面的人物会是我呢!可现实是,两次的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我都止步在镇里的二等奖,无缘区里的比赛。我一直很渴望能有位名师带领我,就让《小学教学》成为我的师傅吧,带领我走向更高的台阶。

很认同一位教师在评课中说到的“能否上好一节课,实际上是由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淀的教学文化决定的。所以,我们向吴老师(吴正宪老师)学习的`,不仅是学她的一招一式,更重要的是学她的如何去积累自己的教学文化,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4

1、通过播放《感谢你》这首歌,导入话题“爱”,整节课围绕“爱”进行教学,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爱通常是通过一些平常小事体现出来的,这些小事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我通过课件出示父母一天为我们所做的事,让学生计算一年,十年所做的事,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同时,我又引导学生进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对父母的感谢也必定发自肺腑。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学生的情感或是一个典型事例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

3、制作感恩树,让学生得到实践,懂得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一直为自己付出的父母。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课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把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引向课外。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5

读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对“读”书作用的最好解释。读的主要形式有朗读、默读、背诵等,读的训练方法有集体读、个别读、引读、导读、自由读、按角色读等。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格调,体味语言文字的情趣,它是默读的基础,默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先从朗读着手。默读即古人的“目治”,它不受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充分展开,有助于学生更好更细地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篇进行揣摩品味。背诵是中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记忆知识有效的方法。多种多样的读,使课堂多姿多彩,活跃了学习气氛,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语文教学只有借助读,才能训练语言,启迪思维,开拓联想,只有借助于读才能发展想像力,感知形象,陶冶情趣。

教学中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指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要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好音的轻重缓急,调动抑扬顿挫的技巧外,还应指导学生深入文章中的人、事、景、物之间的复杂感情,深刻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文字语言艺术形式及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加强读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何谓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文字语言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挖掘文字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语言的运用之妙,把作者用语言文字叙述、描写的静态意境,在读的联想中变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和课文中的特定环境引起情感共鸣,使课文中的人、事有形象感、主体感,才能读出“情”,读出“意”,读出课文的.亮点,起到加深理解,领会课文内容的作用。

第二要激发学生“读”的热情。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因文动情,因景生情,从而达到以情动情,陶冶学生心灵的作用。如抒情性课文,在读的训练中要加强音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和吐字快慢的指导,使学生读出作者喜怒哀乐的感情,用朗读来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深切而真挚的爱,对敌人鄙视、愤怒的恨,读出作者胸中的豪迈和信心。童话课文读的训练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好角色思想状态、心理情节,通过不同角色的对白,惟妙惟肖地再现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出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在情趣中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深刻道理的理解。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6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铁为什么会生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空气》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空气 ”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地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主题是“旅行”,主要学习、练习是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第一单元就已对“旅行”这个话题,用玲玲去新疆的线索进行了语言学习,因而本节课要描述玲玲的旅行过程,并从中学会描述自己的旅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单元以任务型活动来安排教学。由游戏及图片展示开始,创设语言氛围,通过情景对话,游戏、故事、写作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尽力做到:将操练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因为是学习、练习第二单元,新的语言点较少,目标指向为通过活动培养学习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这堂课的设计上采取操练贯穿始终,如复习部分的east,west,north,south的chant练习,即属于机械操练部分;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去过的地方及地理位置,谈论去过什么地方,属于意义操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旅行过程,属于交际操练。

语言是一套习惯反应系统,要遵循机械、意义、交际的训练过程,才能使语言习惯变成人的语言能力。给出重点词,学生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有助于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更深层次的复习,这样就可以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在一起操练,既增加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语言表达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我始终把激发、促进和呵护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建立合理的语言支架,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到英语表达的实际作用,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8

来自湛江的洪小灵老师教了《做个受欢迎的人》,我觉得选材非常好,利用芳芳和丹丹两个小朋友在旅游的表现,教育小朋友出门旅游注意要:守时、安全、谦让,之后,迁移到生活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礼貌、礼仪的教育。

我觉得,老师讲授这篇课文受到课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真真正正的受用。

1、广东作为改革开放较早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属旅游大省。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全国各地旅游。尤其广州和西藏通了火车,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和四川也是跟广东相邻。很多学生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老师未必接触到。可是通讯发达,众多学生上网查阅的资料也很丰富,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解决。

2、估计学生会提出“衣衫不整”算不算没礼貌?——的确是的。“衣衫不整”并不是说衣服高档与否,而是有没有干净整齐。例如,扣子没扣好,裤腿卷着没放整齐,头发没梳好,穿拖鞋出门,胡子拉渣,穿背心……都算“衣衫不整”。一般说来,见客人或者去作客,都要打扮工整,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尊重人与否还包括行为: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如果行为不端,对方会觉得不被尊重的。

3、也有孩子会疑问:平时跟大人去酒店饮茶、吃饭时候,我们这些孤独的独生子女有伴玩耍了,在酒店开心追逐算不算不讲礼貌?——是很没礼貌的表现,一是安全问题,服务员端的是热汤热菜,万一被撞翻,就很危险了。还有大人们在商量一些事情,被小孩子在旁边吵闹,也是很扫兴的。所以,在酒店适宜安静地坐着,除非酒店有可以活动的场所。

4、上学经常迟到是不是没礼貌?——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上课,经常迟到,是会影响大家的注意力,不单纯是耽误你个人功课的问题。所以,影响别人也是不礼貌的表现。同样,人家午休、太晚打电话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上下楼梯太响等行为都是不礼貌的,种种不考虑别人的行为,都不受人欢迎。

5 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书叔叔阿姨宠着爱着,时时被关心处处被照顾,家里有好吃的就让着孩子,有困难孩子不用分担。在家里是“中心人物”“宝贝”,凡事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把人本性的“自私自利”“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孩子最终是社会人,在社会中就不是家人宠爱的“宝贝”。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责任”人:有礼貌、守时、信守诺言、尊老爱幼、讲究文明、有修养等等,才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做个受欢迎的人》正好给孩子一支清醒剂。学生也很愿意学习的,谁都想做个受欢迎的人。教了这课后,很多学生都知道如何做个文明的'学生了。

如何教育孩子做个受欢迎的人?很大程度靠品德老师对他们理智的教育。让孩子“识理”、“明理”,才“达礼”。《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识理”、“明理”而达到“达礼”的效果。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评价丹丹和晓东旅游途中的言行,判断他们的是否;再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填表的方式反馈“在公共场合应该讲究那些礼节、礼仪”。使学生懂得做个受人欢迎是由点点滴滴的有礼貌的言行换来的。其中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表演“给客人敬茶斟酒”的细节:茶半杯不可满,手端着杯子的下半部分敬茶;待客人喝酒则要斟满杯,表示热情。学生兴趣盎然地表演“茶半酒满”后表示,他们不知道招呼客人吃喝也有规矩的,知道后会大方热情地招呼客人了。让学生知道礼仪、礼节,学生就会做的,文明的程度就高。被人称为“野”小孩子的,其实是他们没有文明的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不文明。所有的孩子都想做好却不知道怎么做。用具体的教学细节指导学生。力求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体验、领悟生活的意义,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培植强化道德情感,增进个体的社会学习能力。

教学精彩是学生讨论酒店追逐算不算不礼貌时很激烈。遗憾的是学生没见识过外宾,不知道外宾的任何礼节。阳春的永宁镇少数民族——苗族,很多学生经过老师提醒。调查后才知道苗族的生活习惯和汉族的不同之处,例如结婚,新娘即使夏天也要穿三件衣服,冬天则穿五件,称枕头为“过命锤”,马桶为“盛血痛”等。

学生的视野不是很宽阔,只能从身边的小事情讲起。让学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学起做起。教学的遗憾是学生对一些生活的细节没留意,议论起来比较困难,他们自己不会判断是非,起来是从零开始学习,难度较大。应该提早很多时间预习学习,布置学生提早做一些有礼貌的行为,学起来或许会容易得多。备课要很一个学期系统备课,提早很多时间做准备,或许效果会更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9

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艺术修养,是一门不枯燥乏味的学科。合作教学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和谐、充满艺术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我平时的授课中,我也使合作教学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以下以实例来说明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

在二年级的一节《泥塑》课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进行制作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塑造能力,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

2、知识与技能:运用压、剪、滚的方法进行泥塑造型,掌握面具的`特点。

3、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教学,直观教学。

教学重点:用泥塑造型面具。

教学难点:运用基本工具和造型方法对面具的夸张设计。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把这节课设计成用泥塑造型一个面具。面具具有夸张、怪诞的特点。利用孩子们平时都喜欢玩的橡皮泥来进行塑造面具造型。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人为一组。在每组的桌上摆放这节课需要的一些用具物品。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学生进行操作。

首先,每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自己小组所要塑造的面具造型是如何的?还有利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进行塑造。如果每个人各自做一个面具,那么他的想法肯定有局限性。

其次,通过小组的讨论分工之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作品更为丰富。一个小组讨论下来结果是: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外轮廓,进行搓——捏——压的制作方法。另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五官,第三个同学制作面具的装饰。这样子一个面具通过三个人的制作拼成一个造型。体现了三个人的想法。

最后,由小组决定一个成员上来介绍自己小组塑造的面具造型。把多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叙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通过这节课小组合作教学之后,我发现首先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充分利用了时间。不会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而沮丧,也不会因为想不出画什么、做什么而傻傻地呆坐着。甚至,在合作过程中,也教育学生如何良好的进行合作,不会因为工具等一些摩擦而争吵,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学生过分地考虑自己,但在合作教学中,就能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所以,合作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同样也适用,在我所举的例子中,合作教学在我所上的美术教学中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约了时间,不会因为时间原因而影响了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同样也适应,比如:读一篇课文,让学生分角色的进行朗读。不光能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上课效率。

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实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当遇到问题含有多解性时,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0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

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1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这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那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齐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我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就应有自我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务必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我的主人绝不仅仅限于做自我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我,对自我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我主人却不认识自我的个性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就应明白自我的优缺点。二是要自我选取,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我选取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并且要尽自我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我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能够这样教也能够那样教,教出你“自我”来。四是自我评价自我,自我教的好不好自我要总结,仅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有一桶水,可按此刻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提高,便觉得自我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

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务必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并且此刻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样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就应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让自我活得美丽而开心。

四、“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完美,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潜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潜力,这种潜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完美的。能够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五、永不放下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教师:“那些个性的孩子正是透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盼,他们或许很有期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下,绝不放下。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下。”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不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优劣,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期望。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就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六、“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必须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务必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我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所以,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透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以上是我读了本书后的点滴想法,读着著作中的每个建议 ,就像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会所以更从容的走好自我的未来之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2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拿我从事教学的学校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台脚踏琴、一台电子琴。而美术器材只有闲置很长时间的画夹,像颜料等必要美术用品都十分短缺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建设。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

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3、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应该被“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代替,教学形式应更灵活。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精心制作投影胶片等。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诚然,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仍需教育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努力,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3

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理解的指导也得跟上去。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造句还是照搬二、三年级的句子。这个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作业和考试只求稳妥、只关心得分。因为她怕错,怕丢分,怕老师和家长批评,而不敢去想。久而久之,将失去表达力、思考力和生活观察力。长大了,还能干什么?!

如何让学生进入讲读课文状态?采取师生对话式讲读课文,即,或跟着老师的话题走,或跟着学生的话题走。严格要求“有话跟我说,说给大家听。不准私下说话。”这样,师生的心灵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学才可进入状态。吵杂、喧闹不是好课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课堂。

中国教育管理是行政式运作,不是靠表彰来鼓励老师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检查来督促老师工作。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教学论文的一般构成:提出观点,简述理论,常用方法,教学案例(这一项是最重要的,要靠自己平时收集)。这样的文章,让读者明确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学的。

其实,小学完全可以采用新课标来教学。老师们不敢这样做是有各种原因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均分排队,老师们只能分分必争,不敢放开手脚抓素质、打基础。我们的教学形成了天天围绕试题转,学一节考一节,差什么补什么,考什么背什么。 素质教学需要老师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极大的精力,是复杂、长远的工程。而应试教学精力和时间投入少、形式单一:讲题目、做题目,背答案。教育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骂、打、罚。老年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年轻教师是在题海中长大的`,新课标的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

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勇于牺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旧体制作斗争。为了拯救孩子,振兴民族。我们老师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小学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而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一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归来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

1、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教师的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如阅读《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我抒情地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读的有声有色,美极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如临其境,不但读出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范读是那么原始,那么简单,“走点老路”返朴归真。别担心!兴许语文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也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突破重点,切忌生硬

导语设计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内容的简单罗列,过已经在冗长机械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容易使学生疲劳、厌恶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三、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有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学生互相参观试卷,然后说出自己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说了优生的名字,同样学习优的学生也有说学习差的学生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已经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就不容易了,上课很简单,但要上好高效课堂就不简单了。影响课堂的因素很多,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直至高效,还不仅仅要以模式和理论作指导,更需要不断探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三

《可爱的草塘》一课编排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在教学时,对重点的突破训练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从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是由呆腻——惊喜——赞叹——爱恋。这一变化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逐渐加深,对草塘的爱也逐渐加深而产生的。这样引导,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顺序。

在进行借景叙情方法训练时,从“我爱北大荒”这一中心出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对景色描写的语段。通过品味、揣摩,体会各自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处理教材有利于知识类化、系统化,也便于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给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至于对景色描写的语段的训练,侧重对草塘美景的训练,忽视了草塘风光奇特的指导。通过反思,颇有感受。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草塘美景这一部分内容中得出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草塘风光奇特这部分内容上来,实现学法迁移。这一环节没有实施深感遗憾。

最后对朗读指导训练不够,应如何指导朗读呢?通过反思,朗读草塘美景用惊喜、愉快、赞美的感情去读,整个段落语气要轻柔。朗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与作者一起进入“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小河奇特这一部分,应用赞美、惊喜、恋恋不舍的语气读出作者对北大荒的喜爱之情,特别文中描写小河的排比句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从停顿、重音、节奏三方面把握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

一:场景描述:

在“防火知多少”的活动中,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讨论着怎样来防火,有的小朋友说:“如果发生火灾了,我就马上报警打119”。有的小朋友说:“如果发生火灾了,我会跑到外面呼叫。”小朋友们讨论的十分激烈,忽然,天天小朋友说到:“我上次从电视里看到,如果发生火灾了,应该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来自救逃生的。”大家听了天天小朋友的话,都连连点头。

二:分析:

天天小朋友可以通过电视来了解火灾的知识,这样幼儿们更能加深了幼儿对火灾的认识。也让其他的小朋友了解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措施:

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常规抓起,让幼儿明确各个环节,各个活动的具体要求,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1)通过故事、看讲等,教给幼儿自我保护常识。

(2)通过现实生活上的实例教育幼儿。

电视上经常有关火灾等的报道,可借助这些实例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还有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如:上厕所时推挤、手拉手跑步、鞋带没系好走路等,要教育幼儿注意这些细节,避免发生事故。

2、运用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自我保护。以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游戏是幼儿是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游戏《打电话》,教幼儿万一出现危险,要马上采取一些自救的方法:发生火灾拨火警电话“119”,讲清楚什么地方发生火灾,请消防队员赶快来救火,或大喊“救火”、“救命”,或打电话通知大人,并想方设法离开现场等。

3、以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认识安全标记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标记可提示和警告人们注意安全。我们应和家长配合,利用参观、游玩、逛街的时候,让幼儿认识常风的交通标记安全标记,懂得其主要作用,并通过认识安全标记,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效果:

通过这几周的教育、引导、幼儿们有了很大的转变。小朋友明白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也了解了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了如何防范了。

五、思考:

总之,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每个保教工作者、家长都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打好这个持久战,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切记,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安全这根弦。

第三篇: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上世纪末,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国家将师范教育全部纳入了全国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转型。小学教师培养开始了由中专层次向专科、本科层次转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性,使其具备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强化“师范性”为基本特征的中等师范培养模式逐渐边缘化,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泛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品格。这种变化反映在教学上就是理论教学备受关注,而实践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局面带来的后果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与小学的实际需要渐行渐远。因此,当下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师范教育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教学。所谓理论教学,即通过理性的灌输与启蒙,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技能课的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

由于教育是实践应用性专业,需要经过“临床”实习,在师范教育从三级培养体系转变为二级培养体系,其内涵扩展为教师教育并走向专业化以后,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专业中已经成为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的教师培养途径。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当今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师范院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能力,并能让高师学生步人工作岗位后,更快向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转变。具体表现在:

1.强化专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信念。

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首先要学生能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平凡与崇高,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深厚情感,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这种心理上的准备显然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所能赋予的。从康德开始,情感和信念就被从知识论的范畴中排除出来,归属到实践范畴中。所以要想完成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2.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理论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书本到书本,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能构成一个整体,即组成为知识群,成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彼此分离、理论脱离实际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技巧,丰富个体的实践知识。

单纯依靠传授现成知识而不发展知识,是培养不出所需人才的。优秀的教师或者有经验的教师,绝不只是现成知识的说明者,而是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解释,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丰富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正是理论化的系统知识与个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综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

4.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师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工作。实践教学不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未来教师获得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师范生的认识建立在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参与教学实践、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现状

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从目前来说是我国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从观念到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形式较少,时间安排较晚。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仍然仅限于一次突击性的教育实习以及为数不多的教育见习和参观,教育实习构成了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中的一个月来进行的。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安排也遵循着传统的做法,即倾向于一个个顺序安排师范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实习。这等于向学生示意理论学习与实习是两项有区别的活动,从而维护了以“模仿”为主的培训模式的教育实习的原始观念。这种做法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因为这种安排背离了教育实习对实习生来说的另一重要目标——为他们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检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书育人职责技能的机会,直接后果是即使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了问题,也只能带着这些问题走上工作岗位。此外,由于学生从未进行过其他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也给教育实习带来不少困难,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够周密。

随着大学扩招,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习安排是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大漏洞。模拟教学也往往只是给学生一部分内容,让他们去挑去讲,而缺乏模拟前的详细指导及讲完后的深入探讨,往往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3.教育实习时间短、范围窄。

作为教育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育实习在我国师范院校中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实习太短,内容形式单一,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实行的集中实习时间6—8周很难保证教育实习的良好效果。其间,只能让实习生讲几节课,配合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较好的还可能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而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等,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难以帮助实习生对教师职业活动获得全面的了解,也难以实现教育实习对实习生的一个重要目的——精确与巩固理论知识,获得教师职业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实习时间不充裕,与不断扩大的教育内容及不断提高的教育实习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现阶段教育实习的一个致命弱点。

4.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多数是在临近实习前才落实实习点,而缺乏被美国教育界称之为“入门学校”的那种教育实习基地。大多数院校是“扫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教育实习主要以“学院为基地”,而不是以“学校现场为基地”,与小学关系疏远,难以与其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论缺乏生长成熟的土壤,学生更难以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体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缺乏科学的指导。

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教师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相对而言,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比较“外露”,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对学生训练能够提供良好的指导。按理说各科教学法在训练技能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它与学科专业、实习有直接联系,而且课程又是各系自己开设。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与“法”中无“法”的课程自身相关,也与教“法”者不懂“法”有关,有的学科教学法教师甚至从未教过小学,这哪里还谈得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心理学、教育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其他各科教师头脑中毫无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是高师院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6.缺乏严格的考核。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第四条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要从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它对四大部分训练内容(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有的学校恐怕连细化的考核标准都没制订,更谈不上严格考核了。考核本身具有评价、激励、反馈等功能。通过考核检验师范生职业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评价高师教学工作成效;通过检验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加强技能训练,同时也促进高师教学改革的深入。可是我们未能做到严格考核,几乎使这些功能丧失殆尽,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四、开展有效实践教学的策略

1.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与小学之间存在隔阂,没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失去了赖以展开的平台。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新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开展合作研究,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参与合作的中小学称之为专业发展学校。这种学校强调与当地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应该在高师教育和小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教学方面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指导、学生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地展开。

2.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

传统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分布零散,没有系统性、规定性,直到最后的集中教育实习阶段才略显规范性,但时间安排得并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连续性、渐进性全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则是从师范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同时,它在时间安排上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渐进性特点。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一系列实践环节(如:熟悉学校环境的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见习、模拟实习、试实习等)来减轻教育实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及忧虑感,使他们逐步适应教师职业生活,然后才真正进行实战演习的“教育实习”。

3.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学生的教育实践绝不仅仅是听一两节课、主持一两个主题班会这么简单。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变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格局,站在未来教师的岗位上全面审视实践教学的内容。概括地说,学生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观摩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整体性教育实践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全面覆盖。

4.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种考核机制应该包括确立操作性较强的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组织程序标准、建构统一协调的组织管理系统。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将实践教学纳入严格的考核程序中,以期对教学实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积极探索有关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

在我们班有些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天班会课,我走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我突然意识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面上的纸团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却没有捡起来,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没进来,我们要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

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同学看了一下地面却无动于衷,走上座位去了;第三位,也是我班学习较差的宋剑同学,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腰捡了起来。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脸上也掠过一丝微笑,并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第一个受到表扬的是这位捡纸屑的宋剑同学,从此,教室地上看不到纸屑了。

教育机智的突出表现为因势利导的教育艺术,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我是利用因势利导的.教师机智引导和激发学生认识并改正乱丢纸屑的坏习惯,树立了班级的正气。

教育机智中的因势利导艺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只要我们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心,就有可能发现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第二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关注,才比较客观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才不会受到伤害,蕴藏在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才会被激发出来。第三,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发现,在瞬间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临场表现的积极因素,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朝着良性成长的方面发展,使学生美的一面得到展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

本课的教学设汁,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了查、听、读、说、想和画的综合能力,使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并积极参与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精彩的片断当属模拟实践这个环节,当课程进行到模拟陌生人开门进到家里面时,多数学生显示出恐慌,这时有几个学生非常冷静,这时我让冷静的学生与陌生人进行对话,学生表演的非常完美。这时多数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几种可能发生后果,学生意识到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然后利用智慧脱离危险。课堂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结束了。下课铃响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依然沉浸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是啊,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如泉水喷涌而出。从他们机智勇敢的想象中,我看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开阔,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勇敢和机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4

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确实能到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艺术修养,是一门不枯燥乏味的学科。合作教学与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和谐、充满艺术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我平时的授课中,我也使合作教学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以下以实例来说明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

在二年级的一节《泥塑》课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进行制作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塑造能力,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

2、知识与技能:运用压、剪、滚的方法进行泥塑造型,掌握面具的特点。

3、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教学,直观教学。

教学重点:用泥塑造型面具。

教学难点:运用基本工具和造型方法对面具的夸张设计。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把这节课设计成用泥塑造型一个面具。面具具有夸张、怪诞的特点。利用孩子们平时都喜欢玩的橡皮泥来进行塑造面具造型。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三人为一组。在每组的桌上摆放这节课需要的一些用具物品。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学生进行操作。

首先,每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自己小组所要塑造的面具造型是如何的?还有利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进行塑造。如果每个人各自做一个面具,那么他的想法肯定有局限性。

其次,通过小组的讨论分工之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作品更为丰富。一个小组讨论下来结果是: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外轮廓,进行搓——捏——压的制作方法。另一个同学制作面具的五官,第三个同学制作面具的装饰。这样子一个面具通过三个人的制作拼成一个造型。体现了三个人的想法。

最后,由小组决定一个成员上来介绍自己小组塑造的面具造型。把多人的想法结合在一起叙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通过这节课小组合作教学之后,我发现首先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充分利用了时间。不会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而沮丧,也不会因为想不出画什么、做什么而傻傻地呆坐着。甚至,在合作过程中,也教育学生如何良好的进行合作,不会因为工具等一些摩擦而争吵,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学生过分地考虑自己,但在合作教学中,就能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所以,合作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同样也适用,在我所举的例子中,合作教学在我所上的美术教学中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约了时间,不会因为时间原因而影响了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同样也适应,比如:读一篇课文,让学生分角色的进行朗读。不光能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上课效率。

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实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当遇到问题含有多解性时,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5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这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那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齐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我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就应有自我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务必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我的主人绝不仅仅限于做自我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我,对自我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我主人却不认识自我的个性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就应明白自我的优缺点。二是要自我选取,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我选取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并且要尽自我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我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能够这样教也能够那样教,教出你“自我”来。四是自我评价自我,自我教的好不好自我要总结,仅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有一桶水,可按此刻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提高,便觉得自我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

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务必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并且此刻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样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就应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让自我活得美丽而开心。

四、“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完美,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潜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潜力,这种潜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完美的。能够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五、永不放下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教师:“那些个性的孩子正是透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盼,他们或许很有期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下,绝不放下。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下。”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不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优劣,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期望。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就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六、“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必须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务必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我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所以,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透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以上是我读了本书后的点滴想法,读着著作中的每个建议 ,就像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会所以更从容的走好自我的未来之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6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群体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新教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为使课堂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这次在骨干教师示范课的设计上,为了打破拼音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整堂课我以海豚姐姐为主线展开。

首先,以猜动物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变单调的读记声母为“谁欢迎我们的到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连一连。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海豚的图案会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会觉得学拼音很有意思,产生学习的欲望;

其次,变单纯说自己“姓”里的声母为与海豚姐姐的交流,再次引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我还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想集合组内成员的力量,用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造型,并乘机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使合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但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看,预设的目标并没有达到,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

一、拼音教学一定要强化训练,读准音。

对于一个刚入校还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听讲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对知识概念还很模糊,这时教师还要注意领读,要体现由领到放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所学的23个声母。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拔高了这一要求,训练在没有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就开始让学生连线猜动物,这样,忽视了一部分思维活动稍慢的学生,使复习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因而我想,要想当好一名一年级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更要吃透学生,学生这一块“阵地”攻不下来,注定你是要失败的.

二、小组合作的人员搭配要合理。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小组人员达到7——9人并不适宜,在我的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由于是第一次来到多功能教

室上课,由于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老师听课,由于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同学围桌而坐一起学习,学生充满了好奇,因而,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不起来,小组合作的气氛始终没有出现,教师推动教学显得很吃力。课后我进行了仔细的思考,想一想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我开始反思,小组合作的人员到底以多少人为好呢?我在我班经过反复实验后觉得,小组合作的人员应控制为2——4人为宜,时间越短,小组规模应越小。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合作学习的训练,我们要习惯让学生合作,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如:你听我读,你听我说,你说我写,你读我跟,你问我答。虽然在实验中会感觉到一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但我相信,我们现在做的是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的是学生合作的习惯,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合作学习的效率会逐渐提高的。

三、知识与能力的衔接要紧密。

通过这一节课,我深深地感悟到,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每学完一个声母,就应该马上把这个声母放入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去训练,当训练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会很快知道哪些字中含有某个声母。这一个环节的训练做扎实了,何愁学生说不出“姓”中的声母,“名”中所包含的声母了,希望这一点能引起以后教一年级的老师的警觉。

虽说这节示范课没上成功,我觉得很惭愧,但从中能感悟出这些不足,我也认为是值得的。它使我想起了《论语》中曾子说过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教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每天也多次反省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相信,你会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学校骄傲的合格教师的。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7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

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8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9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1.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 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

2. 你学懂了什么 。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 拨云见日 的功力,给人以 神龙见首不见尾 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 零起点 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 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 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 可以吗?而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 真主意,假商量 而已。教师总是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4. 你真棒 。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 牛顿 ,夭折了一个 爱迪生 。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 温柔杀手 。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 你们都有一定道理 你们都很聪明 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 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 情感 。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 充满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 燃烧的.岁月 !

2、尊重 需要 ,注重 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 我要学 我想学 的积极教学气氛。 激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 变苦为乐 。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 情 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 催化剂 ,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 交流的课堂 。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 交流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 交流 的课堂,实现 文本对话 、师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 。

(三)给学生一个 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 展示自己 。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 请、清、情、晴 这组形近字时,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 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0

一、回归儿童生活进行有效生活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从其最终目标上说,是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让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改正、提高和发展自己的生活。在本课中,教师就有这个意识,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现生活中浪费水的情况,通过课件、资料的学习与观察,知道水污染的严重性,然后交流节水方法,有效解决了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有效体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

引导体验感悟和感悟,培养对道德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使课堂更具有时效性,本节课,老师以切苹果体验淡水资源的缺乏,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担忧的体验内化为自己本身的一种情感,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1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做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切实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一、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跟学生说明: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不能随便制作国旗。对学生进行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

二、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着。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人法制教育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

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

总之,我觉得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还是对法制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2

在现实生活中,天灾和意外伤害往往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当灾害来临时,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随时随地都存在安全问题。在教育地位如此突出的今天,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而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们自卫、自救的能力。

通过学校校会课和午会课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观看录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班会课上,我班经常讨论,说一说在家里曾经发生的事件你是怎样处理的?大家展开讨论设想,如果是你遇到此事你会怎样?

孩子们讨论兴奋,积极性很高。我紧抓住这良好的教育时机对孩子们进行引导,教会他们如何一人在家里进行自我保护的措施。

在家里的`自我保护如下:

(1)发生火情怎么办?孩子常常自己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火柴、打火机不能点着玩儿。用炉火或煤气灶要按操作规程使用,具体方法一步一步教给孩子。热饭、烧水要及时去看,怕忘记最好上闹钟。家里应预备一些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粉,教孩子如何使用。告诉孩子,一旦发现火情如何用正确方法灭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如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拨119报警。

(2)发生跑水怎么办?家里跑水也会造成损失。家里跑水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水龙头损坏,一是水管破裂。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用坚硬的东西砸管子,以防破裂。告诉孩子了解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等家长回来再找人修理。

(3)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炉火、液化气和管道煤气使用不当或管道泄漏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各地都有惨剧发生,必须高度警惕。教给孩子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特别要教给孩子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一个人在家感到不舒服时,赶快开门开窗,检查炉火、煤气灶有什么问题。及时请邻居帮助查看,给家长打电话。

(4)发生防盗怎么办?孩子一人在家,教育他们如果有人叫门,不能轻易开门,先问清是谁。是至亲好友,再开门迎进来。是陌生人或仅仅似曾相识的人,不能开防盗门,应委婉拒绝:“实在对不起,父母不在,请您晚上再来,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若来人借口非要进来不可,也不能开门。可以这样说:“我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请他马上回来,麻烦您在外边等一会儿。”看看来人的反应,居心不良的人会离开。如果来人强行进门,则应大声呼救。

本学期主要对孩子进行了在家的自我保护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很多,平时还应从实际出发,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绝不是小事一桩。要多给孩子讲实例,加深孩子印象,在生活中随时要进行教育。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2

1、通过播放《感谢你》这首歌,导入话题“爱”,整节课围绕“爱”进行教学,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爱通常是通过一些平常小事体现出来的,这些小事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我通过课件出示父母一天为我们所做的事,让学生计算一年,十年所做的事,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同时,我又引导学生进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对父母的感谢也必定发自肺腑。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学生的情感或是一个典型事例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

3、制作感恩树,让学生得到实践,懂得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一直为自己付出的父母。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课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把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引向课外。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3

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已成为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字输入在我们学校是三年级的内容,而从开学初四年级同学的表现来看,形势并不乐观。文字输入指法正确而输入速度比较快的都是家里有电脑,经常有机会接触电脑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也基本如此,由此我思考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文字输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标对学生拼音的要求:

新课标对1、2年级学生在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也就是说新课标在拼音上的要求是认读,而不要求会写。

而在学习文字输入时,学生使用“智能ABC”——拼音输入的一种,这就要求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既要会认会读还要会写,这就与新课标的要求有所出入。况且三年级的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已不太接触拼音,这就给我们的文字输入教学设置了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同学不会拼音或者很生疏,特别是在输入er、ao、yue等字的时候,学习好的同学也有困难。

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跟不上:

一二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刚开始知识学习英语中的基本对话,对于单词的拼写以及26个英文字母都不做要求。而我们在电脑中输入文字首先就要认识键盘上的大写字母,毕竟这些字母和学生学过的拼音是有区别的。学生不仅要认识键盘上的字母,还要学生能熟悉每个字母的位置,这样才能在文字输入的学习中既有正确的指法,又有一定的速度。而这些要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难达到。这就是学生学习文字输入的另一个障碍。

实践的时间不多: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更需要多实践、多操作。信息技术的课时安排是每周一课时,在学习文字输入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利用上课的时间来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只能利用回家的时间进行复习或练习,而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就会在这一个星期中把所学的内容渐渐遗忘,这就造成了个别有条件的同学在操作、输入方面很熟练,形成学生之间强烈的反差。

上述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文字输入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大。因此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合理安排,借助一些打字软件,培养学生的兴趣,在玩中学会熟练输入文字,并定时的做一些复习练习,希望学生在文字输入方面有多提高。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4

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理解的指导也得跟上去。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造句还是照搬二、三年级的.句子。这个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作业和考试只求稳妥、只关心得分。因为她怕错,怕丢分,怕老师和家长批评,而不敢去想。久而久之,将失去表达力、思考力和生活观察力。长大了,还能干什么?!

如何让学生进入讲读课文状态?采取师生对话式讲读课文,即,或跟着老师的话题走,或跟着学生的话题走。严格要求“有话跟我说,说给大家听。不准私下说话。”这样,师生的心灵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学才可进入状态。吵杂、喧闹不是好课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课堂。

中国教育管理是行政式运作,不是靠表彰来鼓励老师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检查来督促老师工作。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教学论文的一般构成:提出观点,简述理论,常用方法,教学案例(这一项是最重要的,要靠自己平时收集)。这样的文章,让读者明确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学的。

其实,小学完全可以采用新课标来教学。老师们不敢这样做是有各种原因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均分排队,老师们只能分分必争,不敢放开手脚抓素质、打基础。我们的教学形成了天天围绕试题转,学一节考一节,差什么补什么,考什么背什么。 素质教学需要老师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极大的精力,是复杂、长远的工程。而应试教学精力和时间投入少、形式单一:讲题目、做题目,背答案。教育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骂、打、罚。老年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年轻教师是在题海中长大的,新课标的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

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勇于牺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旧体制作斗争。为了拯救孩子,振兴民族。我们老师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小学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而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

在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分层教学,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在一年教学的实践中总结,我认为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学生分层

了解学生,是使教学活动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更为有效,从而是大面积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学习技巧,思维和记忆的.发展水平,知识面、日常生活情况,对集体,教师和学校的态度等。对全体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和测试工作。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体能、心理、学科成绩、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及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而这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级(没有降级)。让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二、备课分层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 ,又兼顾“提优” 、“补差” ,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复习巩固](10分钟左右)。针对新授与练习中的反馈信息作适当处理,对普遍存薄弱点或个别不及矫正的问题进行补救,将本节课所学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目标延伸](5分钟左右)。分好、中、差三类学生的要求。对优生,设计一些基础题让他们完成,并让他们探索思考拨尖题;对差生,诊断他们学习本课中的疑难,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让他们完成基础题;对中等生,要求他们自我复习巩固,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

这样,我们就能把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都置于自己视线之中,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分层

这里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课程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我带来许多担心、许多困惑、许多欣喜。

其原因我认为:过去传统教学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同时它又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展示才华的真实平台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现新规律的起点

主要对策:我觉得等待非常重要,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另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思想品德》课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笔者通过多年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实践、总结、反思,认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学生对以后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以后的体育课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体育课上还应重复强调。在体育课上安全第一,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安全问题要时时印在学生的脑中。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4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所以,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就应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我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仅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教师”,“对学生宽容,有耐心的教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教师”,“风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教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仅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完美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构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我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就应用爱心呼唤爱心,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同时掌握必须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仅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潜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透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欢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5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做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切实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一、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跟学生说明: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不能随便制作国旗。对学生进行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

二、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着。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人法制教育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

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

总之,我觉得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还是对法制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2

在现实生活中,天灾和意外伤害往往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当灾害来临时,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随时随地都存在安全问题。在教育地位如此突出的今天,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而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们自卫、自救的能力。

通过学校校会课和午会课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观看录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班会课上,我班经常讨论,说一说在家里曾经发生的事件你是怎样处理的?大家展开讨论设想,如果是你遇到此事你会怎样?

孩子们讨论兴奋,积极性很高。我紧抓住这良好的教育时机对孩子们进行引导,教会他们如何一人在家里进行自我保护的措施。

在家里的自我保护如下:

(1)发生火情怎么办?孩子常常自己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火柴、打火机不能点着玩儿。用炉火或煤气灶要按操作规程使用,具体方法一步一步教给孩子。热饭、烧水要及时去看,怕忘记最好上闹钟。家里应预备一些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粉,教孩子如何使用。告诉孩子,一旦发现火情如何用正确方法灭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如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拨119报警。

(2)发生跑水怎么办?家里跑水也会造成损失。家里跑水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水龙头损坏,一是水管破裂。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用坚硬的东西砸管子,以防破裂。告诉孩子了解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等家长回来再找人修理。

(3)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炉火、液化气和管道煤气使用不当或管道泄漏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各地都有惨剧发生,必须高度警惕。教给孩子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特别要教给孩子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一个人在家感到不舒服时,赶快开门开窗,检查炉火、煤气灶有什么问题。及时请邻居帮助查看,给家长打电话。

(4)发生防盗怎么办?孩子一人在家,教育他们如果有人叫门,不能轻易开门,先问清是谁。是至亲好友,再开门迎进来。是陌生人或仅仅似曾相识的人,不能开防盗门,应委婉拒绝:“实在对不起,父母不在,请您晚上再来,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若来人借口非要进来不可,也不能开门。可以这样说:“我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请他马上回来,麻烦您在外边等一会儿。”看看来人的反应,居心不良的人会离开。如果来人强行进门,则应大声呼救。

本学期主要对孩子进行了在家的自我保护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很多,平时还应从实际出发,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绝不是小事一桩。要多给孩子讲实例,加深孩子印象,在生活中随时要进行教育。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6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好比一个尺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时刻把它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下去,会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就是要字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将智育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深邃的道理、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重视成绩,对于有些行为习惯就忽略了,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再好,也适应不了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世纪。我们现在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要非常重视行为规范的培养。

首先,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经形成就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是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事,使学生无所适从。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时,各科教师应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眼睛离纸面一心,手指离笔尖一寸。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御的作用。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还训练和加强。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要使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为国旗增添光彩,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该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7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1.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 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

2. 你学懂了什么 。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 拨云见日 的功力,给人以 神龙见首不见尾 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 零起点 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 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 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 可以吗?而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师虚晃一枪, 真主意,假商量 而已。教师总是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设计好的圈子里钻。

4. 你真棒 。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 牛顿 ,夭折了一个 爱迪生 。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 温柔杀手 。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 你们都有一定道理 你们都很聪明 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 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 情感 。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 充满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 燃烧的岁月 !

2、尊重 需要 ,注重 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 我要学 我想学 的积极教学气氛。 激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 变苦为乐 。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 情 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 催化剂 ,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 交流的课堂 。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 交流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 交流 的课堂,实现 文本对话 、 师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 。

(三)给学生一个 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 展示自己 。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 请、清、情、晴 这组形近字时,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 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8

教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 ,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

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 》,我想对自我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9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一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归来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

1、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教师的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如阅读《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我抒情地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读的有声有色,美极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如临其境,不但读出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范读是那么原始,那么简单,“走点老路”返朴归真。别担心!兴许语文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也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突破重点,切忌生硬

导语设计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内容的简单罗列,过已经在冗长机械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容易使学生疲劳、厌恶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 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三、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有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学生互相参观试卷,然后说出自己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说了优生的名字,同样学习优的学生也有说学习差的学生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已经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就不容易了,上课很简单,但要上好高效课堂就不简单了。影响课堂的因素很多,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直至高效,还不仅仅要以模式和理论作指导,更需要不断探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三

《可爱的草塘》一课编排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在教学时,对重点的突破训练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从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是由呆腻——惊喜——赞叹——爱恋。这一变化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逐渐加深,对草塘的爱也逐渐加深而产生的。这样引导,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顺序。

在进行借景叙情方法训练时,从“我爱北大荒”这一中心出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对景色描写的语段。通过品味、揣摩,体会各自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处理教材有利于知识类化、系统化,也便于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给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至于对景色描写的语段的训练,侧重对草塘美景的训练,忽视了草塘风光奇特的指导。通过反思,颇有感受。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草塘美景这一部分内容中得出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草塘风光奇特这部分内容上来,实现学法迁移。这一环节没有实施深感遗憾。

最后对朗读指导训练不够,应如何指导朗读呢?通过反思,朗读草塘美景用惊喜、愉快、赞美的感情去读,整个段落语气要轻柔。朗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与作者一起进入“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小河奇特这一部分,应用赞美、惊喜、恋恋不舍的语气读出作者对北大荒的喜爱之情,特别文中描写小河的排比句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从停顿、重音、节奏三方面把握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0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拿我从事教学的学校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台脚踏琴、一台电子琴。而美术器材只有闲置很长时间的画夹,像颜料等必要美术用品都十分短缺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建设。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

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3、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应该被“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代替,教学形式应更灵活。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精心制作投影胶片等。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诚然,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仍需教育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努力,乘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1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思品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三个落实:

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落实

凡教有关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课文,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就注意安排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如开展先导性的课前活动或预习性的阅读和议论,促使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训练都能出自内心的需求,表现出“我要学”的心态。具体做法有(1)要先让学生对名人事迹有所接触和了解,引起议论和赞扬,初步产生敬慕之情。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名人事迹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主动精神。(2)要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寻找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做好联系实际的准备。这样,行为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就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能由此而理解到上思品课对纠正自己缺点的好处,变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

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抓落实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明确其中的意义和好处所在;另一面让学生在知理明理的基础上,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到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决择自己行为习惯时,都能达到自觉的程度。

三、激励学生的自律性要抓落实

养成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经常激励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认识并理会到榜样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所在,激发学生自律的动机,再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出行为上的闪光点,最后勉励学生学习榜样,经常进行自律。经教育和自省自律而有了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自律并克服缺点的勇气得到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律的好处,感到有信心养成乐于自律的品格。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2

1、通过播放《感谢你》这首歌,导入话题“爱”,整节课围绕“爱”进行教学,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爱通常是通过一些平常小事体现出来的,这些小事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我通过课件出示父母一天为我们所做的事,让学生计算一年,十年所做的事,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同时,我又引导学生进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对父母的感谢也必定发自肺腑。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一个学生的情感或是一个典型事例有时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

3、制作感恩树,让学生得到实践,懂得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一直为自己付出的父母。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课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把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引向课外。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总之,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3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

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4

本课的教学设汁,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了查、听、读、说、想和画的综合能力,使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并积极参与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精彩的片断当属模拟实践这个环节,当课程进行到模拟陌生人开门进到家里面时,多数学生显示出恐慌,这时有几个学生非常冷静,这时我让冷静的学生与陌生人进行对话,学生表演的非常完美。这时多数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几种可能发生后果,学生意识到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然后利用智慧脱离危险。课堂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结束了。下课铃响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依然沉浸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是啊,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如泉水喷涌而出。从他们机智勇敢的想象中,我看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开阔,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勇敢和机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体育教学始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不久前,国家教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以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学校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

(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这种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众所周知学生只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把课上好。现在一些中小学为了提高成绩加班加点体育课形同虚设就连课外活动都有课。天天如此学生的身体怎么能受的了呢?这样长此发展下去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呢?

二、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如今一些中小学不用说什么高档的体育器材就连最起码的操场都没有学生上课只能和“放羊”一样无目的的自由活动。试想这样的体育教育何谈锻炼身体呢?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体育教师在操场上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和学生们一起在操场上摸爬滚打。然而一些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予认可评优选模从来和体育教师不沾边。这样就造成了部分体育教师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怠工现象。所以学校领导者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应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其次学校还要认真扎实地开展好体育教研组的活动,备课、听课、研讨、交流环环相扣;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提高文化素质,切实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入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与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领导要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由此来看只有充分解决好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自己能力,把学校体育工作扎实的搞好。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叫响“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精神的口号,并在这一口号的感召下,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第五篇: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刚跟《山中访友》过完招,接着便是更难上的《山雨》,这是散文家赵丽红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仔细阅读了课文,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号和省略号,大约有六处之多。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虽然常讲,但没有整理过,而且给我的感觉是边讲边忘,学生并没有掌握。

上这一课,我索性将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小学语文教师实用辞典》

省略号:

1、引文省略;

2、列举省略;

3、话没有说完或语意未尽;

4、语意含蓄让读者想象;

5、表示声音的断续或延长。

破折号:表示语意的注释、转换、跃进、或语言的中断声音的延长。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标点符号选择正确的义项,但这一处略有争议: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这里的破折号的用法众说纷纭,我以为是跃进,但未敢贸然定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觉得在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处理以下三个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的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3、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三句话,勾勒出雨来的神奇,雨中的音韵美和色彩美,雨后清新的绿色,以及我对山雨的喜爱,大自然的赞美。且这三句话集中体现了课文的表达情感的手法:比喻,拟人,想象。抓住重点,问题便迎刃而解。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

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

读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对“读”书作用的最好解释。读的主要形式有朗读、默读、背诵等,读的训练方法有集体读、个别读、引读、导读、自由读、按角色读等。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格调,体味语言文字的情趣,它是默读的基础,默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先从朗读着手。默读即古人的“目治”,它不受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充分展开,有助于学生更好更细地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篇进行揣摩品味。背诵是中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记忆知识有效的方法。多种多样的读,使课堂多姿多彩,活跃了学习气氛,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语文教学只有借助读,才能训练语言,启迪思维,开拓联想,只有借助于读才能发展想像力,感知形象,陶冶情趣。

教学中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指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要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好音的轻重缓急,调动抑扬顿挫的技巧外,还应指导学生深入文章中的'人、事、景、物之间的复杂感情,深刻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文字语言艺术形式及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加强读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何谓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文字语言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挖掘文字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语言的运用之妙,把作者用语言文字叙述、描写的静态意境,在读的联想中变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和课文中的特定环境引起情感共鸣,使课文中的人、事有形象感、主体感,才能读出“情”,读出“意”,读出课文的亮点,起到加深理解,领会课文内容的作用。

第二要激发学生“读”的热情。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因文动情,因景生情,从而达到以情动情,陶冶学生心灵的作用。如抒情性课文,在读的训练中要加强音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和吐字快慢的指导,使学生读出作者喜怒哀乐的感情,用朗读来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深切而真挚的爱,对敌人鄙视、愤怒的恨,读出作者胸中的豪迈和信心。童话课文读的训练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好角色思想状态、心理情节,通过不同角色的对白,惟妙惟肖地再现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出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在情趣中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深刻道理的理解。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4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群体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新教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为使课堂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这次在骨干教师示范课的设计上,为了打破拼音复习课的枯燥乏味,整堂课我以海豚姐姐为主线展开。

首先,以猜动物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变单调的读记声母为“谁欢迎我们的到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连一连。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海豚的图案会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会觉得学拼音很有意思,产生学习的欲望;

其次,变单纯说自己“姓”里的声母为与海豚姐姐的交流,再次引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我还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想集合组内成员的力量,用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造型,并乘机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使合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但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看,预设的'目标并没有达到,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

一、拼音教学一定要强化训练,读准音。

对于一个刚入校还不到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听讲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对知识概念还很模糊,这时教师还要注意领读,要体现由领到放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所学的23个声母。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拔高了这一要求,训练在没有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就开始让学生连线猜动物,这样,忽视了一部分思维活动稍慢的学生,使复习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因而我想,要想当好一名一年级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更要吃透学生,学生这一块“阵地”攻不下来,注定你是要失败的

二、小组合作的人员搭配要合理。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小组人员达到7——9人并不适宜,在我的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由于是第一次来到多功能教

室上课,由于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老师听课,由于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同学围桌而坐一起学习,学生充满了好奇,因而,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不起来,小组合作的气氛始终没有出现,教师推动教学显得很吃力。课后我进行了仔细的思考,想一想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我开始反思,小组合作的人员到底以多少人为好呢?我在我班经过反复实验后觉得,小组合作的人员应控制为2——4人为宜,时间越短,小组规模应越小。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合作学习的训练,我们要习惯让学生合作,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如:你听我读,你听我说,你说我写,你读我跟,你问我答。虽然在实验中会感觉到一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但我相信,我们现在做的是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的是学生合作的习惯,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合作学习的效率会逐渐提高的。

三、知识与能力的衔接要紧密。

通过这一节课,我深深地感悟到,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每学完一个声母,就应该马上把这个声母放入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去训练,当训练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会很快知道哪些字中含有某个声母。这一个环节的训练做扎实了,何愁学生说不出“姓”中的声母,“名”中所包含的声母了,希望这一点能引起以后教一年级的老师的警觉。

虽说这节示范课没上成功,我觉得很惭愧,但从中能感悟出这些不足,我也认为是值得的。它使我想起了《论语》中曾子说过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教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每天也多次反省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相信,你会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学校骄傲的合格教师的。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5

在我们班有些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天班会课,我走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我突然意识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面上的纸团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却没有捡起来,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没进来,我们要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

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同学看了一下地面却无动于衷,走上座位去了;第三位,也是我班学习较差的宋剑同学,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腰捡了起来。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脸上也掠过一丝微笑,并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第一个受到表扬的`是这位捡纸屑的宋剑同学,从此,教室地上看不到纸屑了。

教育机智的突出表现为因势利导的教育艺术,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我是利用因势利导的教师机智引导和激发学生认识并改正乱丢纸屑的坏习惯,树立了班级的正气。

教育机智中的因势利导艺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只要我们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心,就有可能发现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第二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关注,才比较客观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才不会受到伤害,蕴藏在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才会被激发出来。第三,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发现,在瞬间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临场表现的积极因素,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朝着良性成长的方面发展,使学生美的一面得到展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6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好比一个尺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时刻把它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下去,会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就是要字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将智育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深邃的道理、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重视成绩,对于有些行为习惯就忽略了,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再好,也适应不了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世纪。我们现在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要非常重视行为规范的培养。

首先,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经形成就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是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事,使学生无所适从。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时,各科教师应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眼睛离纸面一心,手指离笔尖一寸。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御的作用。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还训练和加强。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要使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为国旗增添光彩,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该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7

一、回归儿童生活进行有效生活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从其最终目标上说,是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让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改正、提高和发展自己的生活。在本课中,教师就有这个意识,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现生活中浪费水的情况,通过课件、资料的`学习与观察,知道水污染的严重性,然后交流节水方法,有效解决了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有效体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

引导体验感悟和感悟,培养对道德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使课堂更具有时效性,本节课,老师以切苹果体验淡水资源的缺乏,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担忧的体验内化为自己本身的一种情感,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8

来自湛江的洪小灵老师教了《做个受欢迎的人》,我觉得选材非常好,利用芳芳和丹丹两个小朋友在旅游的表现,教育小朋友出门旅游注意要:守时、安全、谦让,之后,迁移到生活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礼貌、礼仪的教育。

我觉得,老师讲授这篇课文受到课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真真正正的受用。

1、广东作为改革开放较早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属旅游大省。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全国各地旅游。尤其广州和西藏通了火车,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和四川也是跟广东相邻。很多学生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老师未必接触到。可是通讯发达,众多学生上网查阅的资料也很丰富,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解决。

2、估计学生会提出“衣衫不整”算不算没礼貌?——的确是的。“衣衫不整”并不是说衣服高档与否,而是有没有干净整齐。例如,扣子没扣好,裤腿卷着没放整齐,头发没梳好,穿拖鞋出门,胡子拉渣,穿背心……都算“衣衫不整”。一般说来,见客人或者去作客,都要打扮工整,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尊重人与否还包括行为: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如果行为不端,对方会觉得不被尊重的。

3、也有孩子会疑问:平时跟大人去酒店饮茶、吃饭时候,我们这些孤独的独生子女有伴玩耍了,在酒店开心追逐算不算不讲礼貌?——是很没礼貌的表现,一是安全问题,服务员端的.是热汤热菜,万一被撞翻,就很危险了。还有大人们在商量一些事情,被小孩子在旁边吵闹,也是很扫兴的。所以,在酒店适宜安静地坐着,除非酒店有可以活动的场所。

4、上学经常迟到是不是没礼貌?——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上课,经常迟到,是会影响大家的注意力,不单纯是耽误你个人功课的问题。所以,影响别人也是不礼貌的表现。同样,人家午休、太晚打电话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上下楼梯太响等行为都是不礼貌的,种种不考虑别人的行为,都不受人欢迎。

5 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书叔叔阿姨宠着爱着,时时被关心处处被照顾,家里有好吃的就让着孩子,有困难孩子不用分担。在家里是“中心人物”“宝贝”,凡事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把人本性的“自私自利”“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孩子最终是社会人,在社会中就不是家人宠爱的“宝贝”。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责任”人:有礼貌、守时、信守诺言、尊老爱幼、讲究文明、有修养等等,才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做个受欢迎的人》正好给孩子一支清醒剂。学生也很愿意学习的,谁都想做个受欢迎的人。教了这课后,很多学生都知道如何做个文明的学生了。

如何教育孩子做个受欢迎的人?很大程度靠品德老师对他们理智的教育。让孩子“识理”、“明理”,才“达礼”。《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识理”、“明理”而达到“达礼”的效果。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评价丹丹和晓东旅游途中的言行,判断他们的是否;再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填表的方式反馈“在公共场合应该讲究那些礼节、礼仪”。使学生懂得做个受人欢迎是由点点滴滴的有礼貌的言行换来的。其中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表演“给客人敬茶斟酒”的细节:茶半杯不可满,手端着杯子的下半部分敬茶;待客人喝酒则要斟满杯,表示热情。学生兴趣盎然地表演“茶半酒满”后表示,他们不知道招呼客人吃喝也有规矩的,知道后会大方热情地招呼客人了。让学生知道礼仪、礼节,学生就会做的,文明的程度就高。被人称为“野”小孩子的,其实是他们没有文明的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不文明。所有的孩子都想做好却不知道怎么做。用具体的教学细节指导学生。力求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体验、领悟生活的意义,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培植强化道德情感,增进个体的社会学习能力。

教学精彩是学生讨论酒店追逐算不算不礼貌时很激烈。遗憾的是学生没见识过外宾,不知道外宾的任何礼节。阳春的永宁镇少数民族——苗族,很多学生经过老师提醒。调查后才知道苗族的生活习惯和汉族的不同之处,例如结婚,新娘即使夏天也要穿三件衣服,冬天则穿五件,称枕头为“过命锤”,马桶为“盛血痛”等。

学生的视野不是很宽阔,只能从身边的小事情讲起。让学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学起做起。教学的遗憾是学生对一些生活的细节没留意,议论起来比较困难,他们自己不会判断是非,起来是从零开始学习,难度较大。应该提早很多时间预习学习,布置学生提早做一些有礼貌的行为,学起来或许会容易得多。备课要很一个学期系统备课,提早很多时间做准备,或许效果会更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9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在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分层教学,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在一年教学的实践中总结,我认为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学生分层

了解学生,是使教学活动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更为有效,从而是大面积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学习技巧,思维和记忆的发展水平,知识面、日常生活情况,对集体,教师和学校的态度等。对全体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和测试工作。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体能、心理、学科成绩、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及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而这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级(没有降级)。让师生都明确某一个同学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二、备课分层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10分钟左右)。针对新授与练习中的反馈信息作适当处理,对普遍存薄弱点或个别不及矫正的问题进行补救,将本节课所学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5分钟左右)。分好、中、差三类学生的要求。对优生,设计一些基础题让他们完成,并让他们探索思考拨尖题;对差生,诊断他们学习本课中的疑难,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让他们完成基础题;对中等生,要求他们自我复习巩固,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

这样,我们就能把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提高都置于自己视线之中,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分层

这里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课程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四、作业分层

作业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拨尖题。向好、中、差三组学生布置三种作业,并采取三种作业批改方式,“差组”--放缓题+基础题,教师当天面批,学生当天纠正;“中组”--基础题+提高题,全部批改;“好组”--基础题+拨尖题,只批改革1-2本,其余由学生自己核对,组长检查。在分层练习中,我们应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五、考核分层

考核包括单元关检测和阶段性检测。由教师自己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和拨尖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差生,仅供“差组”生做;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差组”选做;“好组”和“中组”必做;拨尖题面向优生,供“中组”选做,“好组”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扩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通过阶段考核,对各个学生进行多次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对有后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个别辅导,绝不降级。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而对这样的个别学生,切忌冷嘲热讽,应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以确保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

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理解的指导也得跟上去。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造句还是照搬二、三年级的句子。这个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作业和考试只求稳妥、只关心得分。因为她怕错,怕丢分,怕老师和家长批评,而不敢去想。久而久之,将失去表达力、思考力和生活观察力。长大了,还能干什么?

如何让学生进入讲读课文状态?采取师生对话式讲读课文,即,或跟着老师的话题走,或跟着学生的话题走。严格要求“有话跟我说,说给大家听。不准私下说话。”这样,师生的心灵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学才可进入状态。吵杂、喧闹不是好课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课堂。

中国教育管理是行政式运作,不是靠表彰来鼓励老师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检查来督促老师工作。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教学论文的一般构成:提出观点,简述理论,常用方法,教学案例(这一项是最重要的,要靠自己平时收集)。这样的.文章,让读者明确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学的。

其实,小学完全可以采用新课标来教学。老师们不敢这样做是有各种原因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均分排队,老师们只能分分必争,不敢放开手脚抓素质、打基础。我们的教学形成了天天围绕试题转,学一节考一节,差什么补什么,考什么背什么。素质教学需要老师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极大的精力,是复杂、长远的工程。而应试教学精力和时间投入少、形式单一:讲题目、做题目,背答案。教育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骂、打、罚。老年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年轻教师是在题海中长大的,新课标的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勇于牺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旧体制作斗争。为了拯救孩子,振兴民族。我们老师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小学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而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0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我带来许多担心、许多困惑、许多欣喜。

其原因我认为:过去传统教学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同时它又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展示才华的真实平台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现新规律的起点

主要对策:我觉得等待非常重要,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另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思想品德》课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1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体育教学始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

不久前,国家教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以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学校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

(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这种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众所周知学生只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把课上好。现在一些中小学为了提高成绩加班加点体育课形同虚设就连课外活动都有课。天天如此学生的身体怎么能受的`了呢?这样长此发展下去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呢?

二、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如今一些中小学不用说什么高档的体育器材就连最起码的操场都没有学生上课只能和“放羊”一样无目的的自由活动。试想这样的体育教育何谈锻炼身体呢?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体育教师在操场上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和学生们一起在操场上摸爬滚打。然而一些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予认可评优选模从来和体育教师不沾边。这样就造成了部分体育教师出现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怠工现象。所以学校领导者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应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其次学校还要认真扎实地开展好体育教研组的活动,备课、听课、研讨、交流环环相扣;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提高文化素质,切实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入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与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领导要关心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由此来看只有充分解决好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自己能力,把学校体育工作扎实的搞好。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叫响“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精神的口号,并在这一口号的感召下,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2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学生们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3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所以,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就应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我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仅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教师”,“对学生宽容,有耐心的教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教师”,“风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教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仅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完美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构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我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就应用爱心呼唤爱心,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同时掌握必须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仅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潜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透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欢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4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思品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三个落实:

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落实

凡教有关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课文,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就注意安排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如开展先导性的课前活动或预习性的阅读和议论,促使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训练都能出自内心的需求,表现出“我要学”的心态。具体做法有(1)要先让学生对名人事迹有所接触和了解,引起议论和赞扬,初步产生敬慕之情。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名人事迹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主动精神。(2)要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寻找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做好联系实际的准备。这样,行为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就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能由此而理解到上思品课对纠正自己缺点的好处,变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

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抓落实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明确其中的意义和好处所在;另一面让学生在知理明理的基础上,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到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决择自己行为习惯时,都能达到自觉的程度。

三、激励学生的自律性要抓落实

养成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经常激励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认识并理会到榜样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所在,激发学生自律的动机,再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出行为上的闪光点,最后勉励学生学习榜样,经常进行自律。经教育和自省自律而有了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自律并克服缺点的勇气得到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律的好处,感到有信心养成乐于自律的品格。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一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归来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

1、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教师的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如阅读《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我抒情地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读的有声有色,美极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如临其境,不但读出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范读是那么原始,那么简单,“走点老路”返朴归真。别担心!兴许语文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二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也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突破重点,切忌生硬

导语设计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内容的简单罗列,过已经在冗长机械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容易使学生疲劳、厌恶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如果仅仅只要求回答是与否,浪费时间也没有效果,因此,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活跃课堂气氛、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三、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首先,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有一次做完课堂练习,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势,我让学生互相参观试卷,然后说出自己认为练习做得最好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说了优生的名字,同样学习优的学生也有说学习差的学生名字。他们都在找别人的闪光点。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利已经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就不容易了,上课很简单,但要上好高效课堂就不简单了。影响课堂的因素很多,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有效直至高效,还不仅仅要以模式和理论作指导,更需要不断探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三

《可爱的草塘》一课编排意图:一是继续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及特点,在教学时,对重点的突破训练较到位,能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形成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关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从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是由呆腻——惊喜——赞叹——爱恋。这一变化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作者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逐渐加深,对草塘的爱也逐渐加深而产生的。这样引导,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顺序。

在进行借景叙情方法训练时,从“我爱北大荒”这一中心出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对景色描写的语段。通过品味、揣摩,体会各自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处理教材有利于知识类化、系统化,也便于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给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至于对景色描写的语段的训练,侧重对草塘美景的训练,忽视了草塘风光奇特的指导。通过反思,颇有感受。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草塘美景这一部分内容中得出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草塘风光奇特这部分内容上来,实现学法迁移。这一环节没有实施深感遗憾。

最后对朗读指导训练不够,应如何指导朗读呢?通过反思,朗读草塘美景用惊喜、愉快、赞美的感情去读,整个段落语气要轻柔。朗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与作者一起进入“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小河奇特这一部分,应用赞美、惊喜、恋恋不舍的语气读出作者对北大荒的喜爱之情,特别文中描写小河的排比句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从停顿、重音、节奏三方面把握好。

下载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优秀[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优秀[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篇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在本学期的工作中,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做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半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

    小学教学反思优秀

    小学教学反思优秀 小学教学反思优秀1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在乡镇学校更好地开展语音教学?带着这个疑问,我参加了新郑市新华路小学的语音课,并对讲解内容反思如下:一、语音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1、习作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是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可以模仿。这不为抄袭。 2、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1、习作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是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可以模仿,小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这不为抄袭。 2、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优秀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优秀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优秀1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时,我由学生的日常生活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