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2021牛年春节简单漂亮手抄报
用一对明亮的眼发现牛年的美好,用一双勤劳的手创造牛年的财富,用一颗宽容的心迎接牛年的快乐,用一个灿烂的梦温暖牛年的风景。春节快乐!关于春节的手抄报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2021牛年春节简单漂亮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手抄报
春节有那些风俗习惯
作为中国流传非常久远,氛围最为浓厚,形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必然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演化出了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因为恰逢农历新年,这些习俗也被称为“年俗”。花样繁多的年俗从春节前一直延伸至春节结束,共同组成了我们熟悉的年味。
在春节正式到来之前,一般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号之后人们就会去采购各种过年要用的东西,其中包括烟花爆竹、对联、拜年礼物、瓜果蔬菜以及祭祀祖先要用的香烛纸钱这一类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因为以前交通运输和食物的储藏等都不够发达,如果不提前购买所需物品春节就会没法好好过。久而久之,这一行为也成为了很重要的习俗,人们将称之为“置办年货”。
春节之前几天,或者是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年红”。“年红”又包括了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等等,过年贴年红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大多都会选择自己写春联来贴在门口、窗户、大门上,有着很好的寓意。
每年的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会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年饭、团圆饭等,一家人会在除夕夜的晚上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在吃年夜饭之前,人们还不会忘了拜神祭祖先;而年夜饭一般都很丰盛,不仅有鸡鸭鱼肉,还有一些很有寓意的菜品。
春节趣事作文
过年了,大街上热热闹闹的,“啪啪……”的鞭炮声响个不停。
除夕这天最讲究的是吃团年饭,上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忙着准备做饭,中午期待很久的饭菜端上来了,听爷爷说这做的每道菜都有吉祥的含义呢!我们全家人都围着桌子津津有味的吃着团年饭。
吃完年饭,我和哥哥就就领到爷爷交给我们的任务——贴对联和贴门神了。
晚饭后,我和哥哥姐姐迫不及待的跑到门外放烟花玩,有的烟花在地上转,有的烟花在天上地上都转,还有的在手里拿着甩的,还有放在地上喷火的,好玩极了。大人们就在屋里烤火,吃瓜子。
八点,春节晚会到了,节目还不错,就是小品太多了。我们一直看到晚上十二点,爷爷又拿起鞭炮放,说是“紧门”,也是传统的过年习俗。爸爸叫我早点睡,说是明天要早起和他一起去拜年。
大年初一,我还在睡梦中,就听到“啪啪……”的鞭炮声响个不停。爸爸说是别人家都起床了,叫我快点起来一起去拜年。听说要拜年,我一骨碌爬起来,这可是可以收到红包的“美差”呀!
每跟一个大人拜年,我都会收到一个红包,所以我不知道收了多少个红包了,但我知道每年收到的压岁钱都是要交给父母的,等给所有的人都拜年后,我就把红包都交给妈妈保管。
说到收压岁钱,还有一件事,就是我的祖母给我和哥哥姐姐每人50元的红包,哥哥准备花掉,姐姐也有此想法。那我怎么办呢?交了又可惜,自已没钱花。不交又提心掉胆的,总是怕出什么意外搞丢了,那不就更可惜了吗?于是,我还是把钱给了我妈妈保管。
俗话说小孩子就盼过年,我觉得过年真的很好玩,很快乐!你们呢?
最新2021牛年春节简单漂亮手抄报
第二篇:牛年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2021
春节在众多的节日中是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你是不是想画一张春节的手抄报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牛年春节手抄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牛年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春节作文1
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总的来讲,新年里没有逛庙会之类的活动,确是可以用单调无味来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实在是在闲得无事中闪过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些意思。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从种类上分,可分为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菜馅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几年元宵的晚上,还可以看见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灯笼逛游,如今却难以见了,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叹道,富有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这正在消失啊!
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春节作文2
我盼望已久的春节到了。
你想知道春节是怎么过的吗?我给你们介绍介绍吧!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那天晚上要扫尘。为什么要扫尘呢?因为要除旧迎新。
最热闹的是年三十晚上,大年三十要吃团年饭。南方要吃年糕叫年年高升;北方要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我们吃饭的桌上肯定有两种特别的菜,这两种菜分别是鱼和圆子。为什么要吃这两种菜呢?因为年年有余、团团圆圆嘛。
团年饭后,要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笼。第二天就要出去拜年了。欢快的春节过去了,我多么希望春节能够留下来啊!
牛年春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2021
第三篇:2021牛年的春节文化手抄报_2021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2021春节就要到了,关于春节的小学生手抄报有哪些?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繁忙的事情,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牛年的春节文化手抄报_2021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手抄报
春节是什么意思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风俗
1、扫尘
民间把农历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这段时问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到处充满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于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备年货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同时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3、贴对联
对联,又叫“春联”、“门对”、“春贴”,春节前要在大门上粘贴春联,屋里张贴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
4、贴窗花
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的喜庆节日气氛,而且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5、贴“福”字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大多数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6、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7、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9、闹春节
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2021牛年的春节文化手抄报_2021春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第四篇:简单漂亮春节手抄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单漂亮春节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春节习俗及其来历
春节,是大家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很古老的节日。在那天,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逛花街,小朋友和未婚的人收红包,还要放烟花鞭炮,舞龙舞狮,摆年橘,摆水仙,插鲜花……
这些习俗大家都知道,可是,这些习俗是怎样来的? 明朝时,海珠区的南部,芳村区的花地湾,盛产各式各样的鲜花,渐渐地把鲜花在春节时在市场上大量买卖,后来就流传了逛花街。
舞龙舞狮又是怎样来历?传说在古时候,在广州有一头凶残的大狮子,常常窜到人家里吃人,有一位大英雄听说了这件事后,决定要杀了那头狮子,他带了两把刀,一刀就把狮子的头砍了下来,为了纪念杀掉狮子的大英雄,就产生了舞隆舞狮。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传说: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第五篇: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春节都是异常的热闹,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欢迎阅读参考~
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1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2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3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4春节,即农历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虞舜时期,舜即位做了天子,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神灵。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而关于春节一说的由来,则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一相传,祖乙当商朝国君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打算把节令定准。于是,他从树影的移动中受到启发,设计了一个暑仪用来测日影计天时,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他知道自己已经测出了日月规律,推算出了准确的晨夕时间,历法也已经创建成功,就做了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祖乙听说后,就亲自来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上的月亮对祖乙说:“国君,现在正是第十二个月满,请您给今日定个节吧!”祖乙说:“旧岁已完,新春复始,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比如,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到了公元前104年,西汉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阔、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孟春正月改为岁首,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慢慢地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阴历(即夏历,又称农历)。因此,落下阔也被人们称为“春节老人”。
同时,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各有不同。比如,在先秦时,人们称春节为“上日”、“改岁”、“元日”、“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春节又被叫为“岁旦”、“三朝”、“正日”、“正旦”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人们称春节为“元首”、“元日”、“元辰”、“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元旦”、“新正”、“岁日”、“新元”等;清代时,则一直叫“元日”或“元旦”。
虽然我国已有四千多年过春节的历史,但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我国近代辛亥革命后的事。据说,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政府规定: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在民间使用夏历。当时,中国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终。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5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6
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7
春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8
中国人盼了一年的佳节,人人都应该是忙得不亦乐乎,过得心满意足的。
是该重拾这些春节文化的时候了,网上流传的这组“指尖上的新年”插画,吸引了我,我把它们搜罗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试着找回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年味....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其实这首童谣包含了我国传统春节的众多习俗。
腊月二十三
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
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
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
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
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三
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四
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
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
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
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
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
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
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
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
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
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看看古人们的年习俗,寻寻先人们的古老生活方式、体味一下流传到今、恒更不变的年的寓意与期盼、学习一下“指尖下的新年”的画法。我想后面的年会过得充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