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学习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技术,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篮球技能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合作创新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增强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水平四初中教材中重要的篮球运球教学内容之一,它承上启下着篮球运球中高、低运球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两部分,也是篮球运动中较为普遍运用的基本技术之一。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和加速运球的一种动作方法,是衔接其他技术动作和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它是为做好很多技术动作的一个关键点,所以重视这一个关键技术。运球急停时,迅速降低重心,重心后移,跨步急停,手按拍球的前上方。运球急起时,重心前移,蹬地短促有力、手拍球后上方。
手与球的按拍位置和脚步动作是运球急停急起的重点环节,是做好整体动作的前提条件。身体协调和对重心的控制能力是该技术运用好坏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手与球的按拍位置和脚步动作。
难点:身体协调和对重心的控制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表现欲极强,学习兴趣很高,他们很希望能通过这项运动展现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眼球。
2、小学时候已经初步学习了篮球的高、低运球技术,大部分学生能够脱离自己运球的视线在原地或在低速行进间稳定地运球,但是学生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控球能力方面。
篮球教学设计2
1、指导思想
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的技术以知识、技能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逐渐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由于本次课是第一次课,使70%左右的同学在比赛中能正确的应用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全班60名同学,生长发育已趋于稳定,心理上日趋成熟,自尊心不断增强。随着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表现欲和求知欲望也非常强烈。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篮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使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
3、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并容易普及,深受学生喜爱。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课的主教材为篮球中的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持球突破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是发挥速度及灵活最有效的进攻技术,将突破技术与投篮、传接球技术结合运用,可以为同伴创造良好的投篮机会。
4、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起动要突然,跨步、放球要快速连贯,中枢脚离地前球要离手。难点:蹬跨动作的突然性、动作连贯,防止走步违例。
5、学法指导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次课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诱导探究”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为导入”和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来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行为表现为“探索—研究—应用”,教师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应用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在讲解与运用交叉
步持球突破技术时,由易到难,在极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绕场变速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听《灌篮高手》主题曲)。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充分发挥学生想象空间,两人一组进行持球突破练习(听美国街头篮球音乐,增加学生节奏感,一攻一守)。
2、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交叉步突破技术教学中,教师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挂图讲解法,放置标志物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指导纠错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等一系列相应的教法,步步诱导,强化练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技术动作的学习由易到难,从直观认识到身体感知,在练习中逐渐掌握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3、教学比赛中,将持球突破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实战中去,进一步巩固与掌握技术动作,同时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7、结束部分
小结本课,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进行放松。(放音乐)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负荷预计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情、教材的特点、重、难点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在教法上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学生能积极、认真参与到各项练习之中,师生关系融洽。
2、平均心率预计:130/分;最高心率预计:150次/分;练习密度预计:45-50℅
篮球教学设计3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锻炼幼儿打篮球的敏捷度。
2、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集体主义感。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二、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传球这个游戏很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手脚并用,达到全身的协调运动。在游戏中能获得很大的乐趣,它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强化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动作的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篮球若干
四、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传球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看老师怎么传,教师和一名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观看。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第一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好不动,两队的排头各拿一个球,当老师发出命令后,拿球的幼儿快速的把球传给下一名幼儿,(可以从头上传,腿下传或者侧身传),以此类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第二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在起点站立,教师发出口令后有每对的排头将球传给下一名幼儿,自己快速的站到队尾,以此类推,按照一定的路线移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注意事项在传球的过程中,幼儿的间隔距离要适当,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避免落地,幼儿要注意安全。
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队四排,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一篮球。
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两个游戏轮流尝试进行……
4、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活动反思传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篮球教学设计4
一、教学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的情况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及开展的各种类别的篮球比赛中已日益显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时间就能立足于NBA,并令世界上那些篮球专家们为之震惊和感叹!让我们这些球迷们为他的成功而骄傲、欢呼!他的成功不仅仅来之于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那扎实的篮球基本功技术,这也得于他有好的启蒙教练的培养。所以基本功的教学将贯穿于我们青少年篮球教学及篮球比赛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以及基本战术),是《体育与保健》(水平四)的内容。球类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三、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
1)了解练习的方法,明确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身体健康目标:
1)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般的篮球比赛规则及遵守规则。
3、心理健康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强烈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2)在竞争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协调配合。
4、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参与竞争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正确对待成与败。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练奠定基础。
四、教学方法:
1、本章节主要以“愉快教学法、情境激励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重参与、育兴趣、练技能”的教学特色,以达到优化后的教学效果。
2、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演示现场传播,即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完成学习任务的。
五、学法说明:
初二学生的年龄为14、15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学比赛,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六、课时安排:六课时
学习内容说明: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多种身体动作所组成,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特点。经常参加篮球活动,能发展和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还能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心理素质,以及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本年级教学内容以趣味性游戏和基本篮球技术为主,逐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及在篮球方面的活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本教学单元是在对学生初次接触篮球运动基础上设计的,在关注学生动作技能个体差异及不同层次的练习需求上,运用多种策略,突出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意识.
单元学习目标:
身体发展目标: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能力发展目标:基本熟悉球性,学会高运球、低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等技术,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发展目标:创设学生成功和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健身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遵守纪律的精神品质,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篮球教学设计5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使其将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统筹起来,最终促使其综合能力形成,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以自学自练的时间和表演的平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尝试、去感受、去创造,体会不同的乐趣。
二、教材选择
根据高中男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展现同学的青春活力,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学习篮球技术中的行进间上篮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
1、身体预热部分:以篮球活动为主体,并通过游戏对抗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技能部分:学习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技术,重点解决该技术中的持球时机、步法等,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欲望。
3、恢复心律部分及评价:采用结合篮球的一些练习,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放松。
四、教学特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篮球专项活动和有对抗性质的持球游戏活动,再加以教师语言的调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2、学生自主:在学习技能部分,分为六个小组,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平台。
3、分层次教学进行提高:设立提高组,使学生中接受能力比较强的能够在掌握教师所传授的部分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课前预计
全课练习密度预计:45±2%平均心率:135±5次/分
60%以上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的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30%的学生能够进行提高难度练习并运用到教学比赛当中。
篮球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篮球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进攻战术的基础配合。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切配合是两三个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的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其特点是参与的人数不多,一般是在局部地区完成,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但它是组成全队战术的基础,也是非常有效且运用最广泛的战术配合之一。重点是切入的快速有效;难点:传球的时机的准确把握。体能训练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弹跳素质,通过滑步、行进间上篮,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身心发展趋向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同时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基本的运动能力。篮球是初中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他们对篮球的个人技术的学习得不到满足,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篮球战术配合学习,即可以提高他们篮球的技战术水平,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创设身心结合的实践环境,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传切配合的技术,使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纵切的技术;通过体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教法设计
1,本堂课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示范、讲解的教学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然后分组练习。在难度选择上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式,有简单到复杂,由无人防守练习逐步达到防守练习的实战目的。
2,体能训练利用以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技术为教学内容,重点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
五,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小组长的潜力,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创设身心结合的实践环境,达到师生共同参与,互助互学,合作交流的最终目的。
六,本课特点
本堂课重点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法,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另外,结合我校器材较少的不足,利用较少的篮球进行课堂组织教学也是本课的特点之一。
篮球教学设计7
一、指导思想
本课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团结向上、勇于拼搏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水平五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进攻、突破上篮,它的特点是出手速度快、不易被封盖,命中率高、稳定性强。在实际的教学比赛中有很多学生对持球突破技术缺乏正确的应用,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篮球比赛进攻能力,把交叉步持球突破与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到比赛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篮球技术的实用性。在素质练习中采用X跑训练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参与,把练习推向高潮!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向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概括和模仿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同时,学生还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喜欢上体育课但不喜欢跟着老师上,喜欢自已玩。鉴于此,在课中,一方面针对性要非常强,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普遍重视不够的细节,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一个班的学生在水平层次上差异不小。在教学当中我们要把动体和动脑很好的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习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技术
以及素质练习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和完成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使6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一动作,达到命中率高,稳定性强,动作协调优美;同时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X跑训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选择突破时机2、运球与上篮的衔接
难点:1、蹬跨有力,上步快,抢占有利位置2、手腕拨球的动作
六、学法指导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次课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为红线”和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来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行为表现为“探索—研究—应用”,心理上表现为“观察—思维—迁移”。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研究(思维)--应用(迁移)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在讲解与运用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时,选择学生一对一的“单挑”和学生与老师一对一的“单挑”,在极富挑战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七、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考虑运动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球。热身活动把侧滑步和急停跳起有机的结合起来,时刻在运动中去体验篮球美,应用各种形式的运球练习,来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专项准备活动,在配合动感音乐下,创编形式新颖的篮球操,来增强学生球性球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2、基本部分,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策略,首先通过设疑(在一对一的对抗
中,进攻队员一般采用什么技术摆脱防守进攻得分?)看教学图。组织学生围绕提出设疑进行尝试练习,讲解、示范交叉步持球突破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动作。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展示、教师评价纠错。继续练习及拓展提高练习,体能练习。放松身心,(在节奏鲜明伦巴舞曲伴奏下,师生共同练习伦巴舞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自评、小结。
八、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积极地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练习密度为35%—40%,练习强度中等偏上,素质练习时强度达到最高峰。
九、场地器材
篮球场1—2块,篮球若干
篮球教学设计8
一、指导思想:
遵循实用性、实效性原则,运用现代篮球运动理论,初步形成适合本地区学生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案,使篮球成为我县学生喜爱和乐于参与的运动项目,并在其中发现培养技术全面的优秀运动员。
二、基本要点:
各年龄段都应有一个既全面又有重点突出的内容结构,使各年龄段教学训练更加合理化、有序化,使各阶段、各部分紧密衔接,切实提升篮球教学训练水平。
三、教学训练的阶段划分和任务内容:
年龄段:6~8岁
组别:启蒙组小学阶段
阶段性质:准备阶段
教学训练任务
为接受全面教学训练做准备。
1、建立球感,学习简单的运球、传球技术;
2、学习基本步法;
3、发展协调、灵敏和柔韧性;
4、培养篮球兴趣、争抢意识和勇敢顽强的精神。
训练内容纲要
一、技术训练内容:
1、球感(指尖拨球,绕肩大8字,举臂下拉球,头、腰、腿绕环,抬腿绕8字,分腿胯下绕8字,抛球击掌接球,体前、体后抛接球,抛接反弹球,捞接弹地球,分腿摔接穿跨击地球,双手前后接放胯下球,左右抬腿拍球,腾跃拍球等);
2、步法:跑(跑的正确姿势、起动慢跑、快跑、侧身跑、后退跑、变速跑、变向跑),跳(跳的正确姿势、向各个方向的双脚起跳、单脚起跳);急停(跳步急停、跨步急停);跨步(顺向与交叉跨步);滑步;撤步;交叉步,绕步等;
3、运球(原地拍球手法:上下、左右、前后、侧向、交叉;运球:高低运球、虚晃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还手运球、侧身运球、半转身运球、后转身运球、背后运球、胯下运球);
4、接球(双手接来自各方向各部位来球);
5、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头上传球、反弹传球、单手体侧传球);
6、投篮(单双手持球的正确姿势、模仿正确投篮姿势和用力方法)。
二、身体训练
柔韧、灵敏、平衡、速度为重点,以游戏法教学或训练;速度力量,以徒手或轻器械练习为主。
三、心理训练
介绍篮球名人成功实例、明确篮球技术重要性及锻炼价值等。
四、理论知识教育
最基本的规则与比赛通则。
应达整体水平
1、球感灵敏;
2、初步掌握了运球、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和基本步法,两手和双脚得到均衡发展;
3、有积极的争抢意识。
年龄段 9~10岁
组别:儿童乙组小学阶段
阶段性质:初级基础训练阶段
教学训练任务
传授运动技能,学习和熟悉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
1、学习和粗浅掌握运球、传接球和防守的技术要领与方法;
2、建立各技术动作间的相互联系;
3、学会跑、跳运动技能,熟悉基本步法,重点发展柔韧、速度和灵敏性;
4、传授最基本的配合知识,进行以个人战术行动为主的战术训练;
5、培养勇敢精神、积极主动和团队精神。
篮球教学设计9
班级:高中二年级3班
人数:45人
教师:章勇强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体育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制定了篮球运气技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问题导入—创设情景—合作总结—情景学习,即运用示范讲解,完整与分解练习方法进行教学。,巩固抛球练习;接着让学生自己运球;最后老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运球姿势。
1.学习任务分析
篮球运球技术是《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学习篮球的内容。我们可以学习如下一些方面。
1.1初步学习和体验篮球的运球技术动作。 1.2.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1.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1.4.能做出原地高姿、低姿运球动作,并尝试行进间运球动作,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他人的竞争意识。
1.5通过游戏教学增加学练兴趣及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同时磨练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篮球原地高、低姿运球方法控球能力教学难点掌心空出,手腕、手指正确的下压动作控球能力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全班人数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属于中等水平,个体间差异较大。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篮球,加上大多数同学对篮球的热爱,,对运球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球的控制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学习在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对篮球运球知识进一步了解。通过游戏与比赛,提高学生运球技能,使70%以上的学生成功地掌握篮球运球技术,发展学生的运球能力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发展学生身体对运动的感知能力和支配身体的能力,以及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复习巩固传接球技术,体验在练习中的实际运用,初步学习和体验篮球的运球技术动作教学中通过体验、讨论、学习、尝试等方法,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与合作。同时运用纠正、评价、游戏、比赛的手段使运球技术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运球游戏和比赛,使学生认识到运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团结协作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挑战性目标,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合作,互帮互助,战胜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在比赛中为小组争光的责任和使命感
4.教学准备
篮球场1个,篮球45个,口哨一个,秒表一个。 5.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首先介绍篮球明星乔丹和姚明的故事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并提问大家知道目前NBA谁的运球技术最好,教师表演“篮球杂耍”,激发同学们模仿的兴趣,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新课教学
1.体育委员整队并检查人数。
2.向老师报告。
3.师生问好。
4.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随堂见习。 6.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7.指导学生迅速拿球、准确到位引导学生由“拍死球”(原地起球)练习过渡到原地低运球和原地高运球。
8.讲解原地低运球和原地高运球的动作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体会。
9.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评生中去,和学生一起进行篮球球性练习。
10.认真听教师讲解原地高运球和低运球方法,并在练习中体会。
11.自主练习,同伴间互相体会“拍死球”练习中手腕、手指拍球的感觉。
12.在尝试练习中体会行进间运球的愉悦感。
13.小结,重新讲解原地低运球和原地高运球的动作方法,并做标准示范动作,指出同学们常犯的运球错误,并纠正。
14.师生听音乐集体放松练习主要是四肢的伸拉和柔韧练习。要求动作舒展大方,身心放松。集中教师小节“本次课我们重点复习了篮球的运球技术,解决了我们在运球过程中重心过高的问题,通过录相与练习的对照,找到问题加以解决,游戏比赛贯穿课的始终,每位同学为本组的获胜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布置作业:“课后加强运球技术的复习,可以自己组织小型比赛。”师生再见,学生收还器材。
6.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学生在上课之前通网络和书籍收集有关运球技术的种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通过问同学们收集到了那些运球技术的种类并对运球技术进行总结加上同学们对运球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并利用口哨练习同学们的反映,用篮球练习运球。并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告诉学生篮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必须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胜利。
7.教学设计后记。
本内容的设计遵循了《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篮球运球恰当的创设了情景。
教师教态自然,讲解精炼,示范动作准确,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选择的优劣,可通过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本课通过游戏和比赛贯通在技术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发现问题,在技术练习中解决问题,在比赛中运用已解决问题的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利用示范讲解的方法让学生突破了运球的重难点,并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景。告诉学生篮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只有发挥集团的力量才能在比赛中获胜。
篮球教学设计10
一、指导思想
1.本课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纽带,积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学和不断进取的活动平台,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表现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体育锻炼同学生的思想情感紧密结合;以活动发展为背景,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合作等热点问题,在合作中运动,在运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二、教学目标
1.80?的学生初步掌握“传切配合”战术的动作形式,并在教学比赛中得到应用。
2.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练习中把握时机,灵活运用,以提高战术成功率。
3.通过小组间的自主学习与展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现欲。
4.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能力;遵守团队规则,在充分享受健身乐趣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间的服从与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切配合”战术的运用时机;难点:“传切配合”战术在教学实战中的成功率。
四、教材和学情分析
1.高二篮球选项班的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传切配合”战术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战术之一,是学生参加篮球运动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加大学生的练习要求,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
2.高中生争强好胜,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要求学生在教学比赛中运用“传切配合”,特别是在有防守队员的情况下,如何摆脱防守队员接同伴传回的球并能投篮得分,并赢得全队的胜利,这是给学生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
五、教学效果预计
1.学生体验到个人在集体练习中的乐趣、作用与价值,体会到完成学习目标的成就感。
2.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赋予更多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学习、团结合作,能够体验团队协作、把握全局的学习活动园地。这是本课努力追求和力求体现的一种教学理念。
3.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潜质,如何让“学生学而不腻”而“教师教而不累”,是本次课安排的又一亮点。
4.加强团队意识、追求艺术品味;感动学生心扉、忘我真情投入;走进娱乐天地、享受运动快乐。“生活运动、我们同在”――成为本课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篮球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
(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
(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开始部分严格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准备部分安排篮球熟悉球性练习,其重要目的是通过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达到巩固和进一步提高篮球的基本技术;通过教师启示动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复习已学过的运、传接球技术或模仿球星的动作),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篮球技术,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这次课的准备部分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以后教改做一般的尝试。
3、在基本部分的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行进间急停急起、急停跳投)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篮球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篮球运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且便于普及,因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本次课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投篮技术,也是比赛中应用广泛的技术。结合投篮比赛等练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增强个人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喜欢投篮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动作要点,通过练习提高投篮命中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篮球活动兴趣高,对篮球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欲望,喜欢表现自己,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对本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很高。
虽然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投篮技术,但掌握的技术动作并不规范,个别学生心理因素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组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顺利进行。
由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同学怕自己动作做不好而难看,练习时可能出现比较被动,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安排练习,不要过分强调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篮球运动技能学习中来。
2、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投篮的基本技术。
3、利用篮球运动发展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进行安全性教育。
4、通过篮球运动树立对自己的信心。
5、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练,共同协作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
难点: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练习方法。分步分层的递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模仿、创新、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整队、清点人数。
2.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游戏:滚球接力—全班分成四组,排头一个人分别拿两个球,从起点用双手把球滚到球场中线再滚回来,击掌后第二名同学出发,直至结束。
(二)基本部分
一、分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教师提出问题。
二、优秀学生进行展示:每组选一名。
三、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腿微屈,重心在两脚间。右手五指自然分开,以指根以上部位持球,手心空出,屈肘置球于右肩上,左手扶球左侧。投篮时,两脚蹬地、伸膝,右手随势向前上方伸直,接着手腕前屈,食指、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球出手后,身体向上伸展,脚跟微提。
重点: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
难点: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1、原地持球-举球-投篮模仿
2.原地正面近距离投篮
3.有防守(消极或积极)的投篮练习。
四、投篮比赛: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组排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投篮,每投进一球全队所有同学大声的报数,哪个队投进的球数多为胜,输的队进行小的身体素质练习。
(三)结束部分
一、集合整队
二、收拾器材
三、放松练习
四、讲评下课
篮球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准确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初步学会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基本动作,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
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男、女合班教学,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是学习注意力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他们学习的纪律性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
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
1、课的导入
先进行课堂常规,再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球员传球技术较好?并请学生回答,从而导入新课。
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2、热身准备
组织学生围绕篮球场慢跑三圈再进行徒手操练习。
通过慢跑达到热身的效果,以免受伤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准备。
3、学习体验阶段
a、球性练习,增加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并为接下来的传接球练习打下基础。
b、讲解并且示范传球技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有助于学生在练习时更易于掌握动作。学生进行徒手的传接球练习。
c、组织学生进行n型的传接球练习。
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有球练习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难度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体验、合作观察的能力
d、组织学生进行迎面跑动传接球
学生通过练习更能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体前倾、伸臂、抖腕等动作要领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应用实践
学习的知识、技能应该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体现其价值,为了检验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一个运、传接球游戏。
目的是使学生在练习中体验玩与学相融的乐趣,培养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恢复及身心调整,总结
通过放松操和拉伸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并积极引导学生说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要领,学生自评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篮球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在练习中,相互激励帮助,互相促进,体现勇于拼搏不言败的良好风貌
学习内容:篮球活动
重点:几种不同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难点:练习中能够克服发酸的情况,与自己的伙伴密切合作
学习步骤:
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检查学生着装和身体状况。
2.组织学生继续学习四列横队和二列横队转换的退步练习。
3.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
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上课。
2.集中注意力,认真进行队列队型练习。
3.积极进行游戏活动,从游戏中能够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组织:练习队型如图: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几种不同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难点:练习中能够克服发酸的情况,与自己的伙伴密切合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成圆型站立,进行运球和捅球的游戏,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运球技术还不够,要虚心向老师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组织学生原地左/右手运球和左右交换运球练习(一人运球,一人观察指导,并帮其记好个数)。
3.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比赛,要求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在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为本小组的胜利而坚持到底。
4.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和自己对技术的掌握)
学生活动:
1.掌握规则,全力投入游戏中去。
2.与自己的小伙伴密切合作,积极进行运球练习,体现出相互激励和促进的精神劲头。
组织:如图: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总结经验、追求更快的进步
教师活动:老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出他们还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运球水平。
学生活动:在老师语言的启发下,鼓组干劲,下定决心,一定要很快提高自己的运球能力。
组织:四列横队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片,篮球20个
课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的学练过程都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美境中,学生的学习是快乐,是幸福的,教师也陶冶了情操。在比赛中我尝试发给学生奖章,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我觉得奖章对小学生而言象征着光荣和自豪。本课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合作参与等方面做了个全面的评价,以奖励奖章为主线折射出师生间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真挚感情,到处散发出新课标的芳香和光芒。教学形式越是自主则越出现松散,这也将增加体育教学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学生在做各种练习时,教师要细心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避免发生意外的伤害事故。
篮球教学设计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准备的篮球运球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目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为空间,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为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初步理解、掌握运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组合运用,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培养创新意识。
认知目标:了解球性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基本掌握原地运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学生在反复的运球中形成能力,反应能力、灵敏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情感目标: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及并穿插球感练习。
四、教学重点:
掌握篮球运球中运球的要点、动作方法和临场运用。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教学难点:
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即运球时控制好球的反弹高度、速度和角度。
六、本课特点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各种运球活动中,鼓励学生创出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同时达到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乐趣的目标。
2、练习手段的改造与创新。将原地运球改为古诗背诵原地运球.将传统的“运球绕障碍”改为“运球进攻”和“运球防守”练习,增加练习的兴趣和难度,提高运球能力,发展灵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集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增强自信心。
3、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各种活动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教材分析
篮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结合六年级学生喜欢篮球运动,爱玩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原地运球的基础相应的完成多种运球动作
八、教学过程
1、集合整队(课堂常规);队伍调动。
2、导入课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篮球运动中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太好了,大家有没有决心在这节课学会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
生:有
师:好,我们开始。
准备活动练习。
(1)老师带领学生跑步,做准备活动。
(2)做篮球操。
九、教学方法
1教师完整示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2教师分步进行示范,并详细讲解,重点强调全身动作协调。
3学生做有球的原地运球练习。注意全身协调放松,重心降低。
4学生多人一球运球。
5强调运球时尽量抬头,扩大视野。
6教师集体、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7教师适时安排错误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正确动作加深理解。
8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
9放松活动《让我们荡起双桨》。
10.教师安排学生自我总结,体会动作要领,总结规律。
九、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好表现、有基本的自我约束,模仿能力强,好胜心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依然很高,即便是分组练习,每个学生在练习时都会全力以赴认真练习,对同伴的动作做出正确地评价。
十、教具准备:
篮球场地 篮球39个 音响一个 体操垫38个
十一、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51—65%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强度指数:1.5—1.7
篮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3’)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整理服装。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如街球王阿尔斯通的动作相关视频: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335810o1p5.html)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动作到位,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观看迈克尔乔丹
年总决赛最后一投http://)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预计心率:130~140次/分
运动密度40~50% 姓名:孙东东
学校:昌邑市都昌街办西永安初中 联系电话:0536-7892611 电子邮件:sdd819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