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2023-0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本课采用儿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全文共有三个小节,分别写出了秋天的凉爽、丰收、美丽。

教学本课,我运用了示范朗读、引导点拨、联系生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秋天的特点。

教学第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春夏秋冬各有什么气候特点,然后把秋天和冬天、夏天进行比较,总结出秋天不冷不热的特点,学生也跟着很好地理解了“凉爽”该词的词义。接着通过男女生赛读的形式让生大胆地用朗读表现出凉爽的感觉。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师:男生们读得真凉快啊!爽!你们是秋的使者吗?(男生们脸上笑意盈盈,得意洋洋)

师:女生们是不是有些过于害羞了,读起来有点像夏末,还带着些闷热呢,再读一次吧,赶快把秋姑娘叫出来!(女生们会心一笑,抖擞精神再读一遍)

教学第二小节,通过让引导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秋天成熟的水果和庄稼,点拨学生想象自己是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获果实,说说自己心情会如何(激动、高兴、喜悦、骄傲……),师生共同小结,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情去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充分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第三小节,我运用想象感受、颜色比较、动作呈现三种形式,抓住“寒霜”、“红”、“黄”、“翻金浪”四个关键字眼理解秋天的美丽。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是挺满意的,相信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换种方法教识字

——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利用词串的形式记录了国庆大典的盛况。里面出现的词语有一部分学生较难理解,例如“大典”“检阅”“神州”“腾飞”“中国龙”这些词语。因此,我就考虑着,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在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呢。于是,我这样来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流程。

一、恰到好处的教师语言走进“神州”

在进入教学时,我以教师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我们祖国的名字。学生都能说出叫“中国”。接着我告诉学生,其实我们的祖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的称谓,于是板书了这些名字“神州”“九州”“华夏”“中华”引导学生读一读。学生的兴趣很高,也许他们是第一次听说这些称谓,但孩子们却明显对自己祖国有着浓厚的兴趣。接着,我话锋一转,与孩子交谈,“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中华儿女常被称为什么?”学生左右猜测着,在下面窃窃私语,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这时坐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子在下面不很肯定的猜测“龙的.传人”。我立马肯定了他的说法,是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并板书了这个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觉得很骄傲。我告诉孩子们,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我们的国家又叫“中国龙”。通过自然的谈话,看似都是老师的“告诉”,但学生同样非常的参与,非常的感兴趣,虽然教学过程简单,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情已经萌发在各自的内心中。也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将识字中最难理解的几个词语突破了。

二,自主与引领相互交融

在第一个环节过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读读识字2,并结合插图,猜一猜这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学生细细读课文,认真观察插图发现,能够认识到这是在北京的天安门。究竟在做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并不能说明白,于是我指导学生仔细看看插图,有的学生就开始猜测了,这是不是“国庆节”呀,于是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是的,这正是一次“国庆大典”。你觉得这次怎样的国庆大典?在学生看图交流的基础上“热闹,隆重,庄严”便自然而来,学生也就明白了“大典”的意思。

三、领悟不同感受,读出不同情感

学生在已有的感受上,我着重学生进行朗读表现,读出不同的情感,独特的情感。例如“城楼 红灯 金水桥”引导学生感受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的 美丽,通过朗读表现这份美丽。“大典 检阅 海陆空”则引导学生读出“庄严”“壮观”;“礼炮 焰火 狂欢夜”则应读出举国同庆的热闹与欢乐;“神州 腾飞 中国龙”读出我们的自豪与骄傲。

识字教学如果只是简单的立足于几个词语,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因而我希望像这样的识字课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能从简单的几个词语中衍生情感,能有丰富的体验。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小诗人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多读中识字,要求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堂设计主要分成三大块。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写字——回归文本,巩固生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以故事神笔马良导入,揭示课题;接着让学生自主读书,借助拼音初识生字,通读课文;然后带领孩子随文识字,让孩子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认,边读边想,又以有趣的游戏形式巩固复习生字词。最后,指导写好“寻、哭、良、食”四个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一看二写三对照”为重点,让学生观察间架结构、记笔顺、描红、再看关键笔画,一笔一画写好字。

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老师带领孩子随文识字,让孩子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认记生字时,孩子出现了长读的现象,教者能及时的察觉,并马上反应让学生听范读。但当课件出现问题时,教者没有进行及时必要的范读,而又让学生再自由练读了一遍,并在引读完每一小节后,又请学生个别朗读进行指导。由于环节的重复,连累后面的教学环节出现时间紧张,在写字后没能让学生及时地进行展示与分享。课后反思,在让学生充分自读后,教师应重视自身的示范,让孩子从模仿中学习读好。而老师急于想让学生“读好”,却忘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顾此失彼了。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朴实的课。我们应该看,在课堂中学生是否兴趣盎然地快乐学习,积极参与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应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遵序渐进地落实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会”与“不会”之间,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切勿面面俱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酸的和甜的》一课中有四个小动物,他们身上都有着各自的优点,有着他们的可爱之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重点朗读,那么,教学时,我便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以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为切入口,变序进行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编课本剧的表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设计本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葡萄架,并准备了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图片。首先让学生观察葡萄架上的葡萄,说出自己的体会;然后播放童话故事的朗读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找出故事中的小动物;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是谁先发现那大大的、紫红紫红的葡萄的?先教学小狐狸部分;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教学其他部分;最后,在对课文内容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

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准备了教具、课件,并画了简笔画,在课堂上确实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但由于自己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不足,课件、教具的运用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以后在这方面要加以改进。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我将重点句子做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让学生重点朗读,但是却忽视了课本的运用。低年级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朗读要以课本为依托,而我在教学时只注重了学生的视觉感知,忽视了课本的重要性。

备课时,总觉得什么都考虑到,所以总是很自信地走进教室。但是讲完课之后,总会发现许多失误之处。教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课前准备的再多也不过分。今后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树之歌》是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儿歌中介绍了各种树木及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低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所以教学时为了使整个识字过程以及读书环节有趣,本节课采用抓关键词语整体认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读背儿歌中学句学词学字,在学句学词中认字。

在研讨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分析儿歌及儿歌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因为本单元都是识字,这是本册唯一的一个集中识字单元,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低段的学习重点。而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学生之前也初步接触过形声字。商讨之后,我们决定怎样在学生初步了解的情况下,逐渐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会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字源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而目标的制定,则是参考学习卢老师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中,目标制定要含有学习后的知识名词、学习后的技能动词、运用知识能做什么事。于是,经过几次讨论,我们把基础目标、支撑目标和核心目标制定为:

1.通过读文、看图,划出11种树的名称,说出特点。(基础目标)

2.多种方法,读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归纳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支撑目标)

3.借助填空、图片等,背诵儿歌。(核心目标)

但是在上完课的时候,经过校长的讲解,意识到我们在制定目标时有所偏差,只关注到制定目标中的名词、能力动词和技能动词要匹配。忽略了三个目标的一致性以及相互关联性。导致三个目标没有很好的贯连在一起,所以本节课目标也未全部达成。

之前狭隘的认为语文教学对于低段来说除了常规习惯,就是语文书本上的知识,但是随着评课、培训学习及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单单是教学生一些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出方法,运用方法。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语文素养,有大局意识。从长远考虑,低段良好的常规习惯很重要,思维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

就像我在讲授识字时,学生区分不清楚“桂和挂”时,我的'应变能力不够,导致错过了很好的课堂生成,对课堂的把控性和知识的生成预测性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应该及时对比并讲解两个部件一样,部首不同的字,提手旁和木字旁,而木字旁的形声字又是本节课的重点。识字教学不扎实,直接影响孩子的识字。“疆”字设计通过字源演变讲解时,又过快,没有很好的过渡。学生不理解意思,所以在组词时出现了“江南、江西”这样的同音字。应通过字典中的释义,让学生能够明白这个字的意思,这样在组词时,孩子就能通过字义理解并组词。“专题识字”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设计要充分发挥按“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优势,多种形式、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获取知识,教师充当引导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知道识字方面重难点,做到讲解透彻。

在诵读儿歌、韵文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讨论,及多种形式的背诵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怎样把识字课上的有趣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大家共同探讨的一节课,给我们一些启发,课堂有趣,不仅仅是语言上生动有趣,更要把自己当做孩子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引导?这样的课堂形式及环节我能学到知识吗?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或生动活泼、或有趣好玩、或沉稳内敛而又不失活泼。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严肃又不失活泼,现下能力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学无止境,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跟着同组优秀的同事学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开天辟地》讲述的是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来是混沌一团的,后来大神盘古凭借他的神力把天地分开。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课文中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如何开天辟地,感受盘古的雄伟高大、力大无穷、意志坚定;他如何化生万物,体会巨人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时,我是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逐段讲述的。导入课题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会想“这天地是怎么来的?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来的?”,其实古代的人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于是编出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关于人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叫“女娲造人”。传说在女娲造人之前,这个世界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兽虫鱼,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又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这对于求知欲特别旺盛,好奇心特别强的小学生来说,必然会充满新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设计一个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这三个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他们语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学习课文时,我采用“启发思考—自主阅读—交流体会—适当点拨—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学。教学第二段的时候,设计这样的问题:盘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躯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后的情况怎样?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读后的体会,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如:“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可以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感受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盘古面对死亡,坦然无畏,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无比乐观的精神,让盘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教学第三段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经过。引导学生把世间事物美好的特点,跟盘古美好的心灵联系在一起,体会盘古把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人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后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发挥想象力,说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这节课我觉得有几个不足的地方:1、学生读,说的机会很多,但我没能很好利用老师点评、学生点评的方法,激励手段利用不够,未能把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2、通过一节课的教学,盘古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够丰满,盘古能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学生认为都是因为他有无与伦比的神力,而忽视他的意志坚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3、最后安排的想象说话没有指导到位。应先指导想象的方法,让同学透彻理解书上最后一段的写法,有相似特点的两种事物方可变换,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想,也许效果会好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秋游》是本册书继识字后面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积累,我将开学初设计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调整:

一是导入部分,不以教师的激情描述和指导看图导入,而是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带着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在自己的切身感受秋天的美景后,一边吟唱《郊游》,一边利用复习成语作为课的入口。复习完跟秋天有关的四条成语后问学生:“在你脑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有的说:“我脑中的秋天很美丽!”有的说:“秋天是金色的。”此时,学生对秋天的印象还比较局限,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官上,而从自己的情感内心和表达上还没有更深切地感受。我顺势将话题一转:“今天我们再跟着课文〖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中的孩子一起去郊游。”这样,课文被自然地出示出来,也将课引入了新课。

二是对图的利用稍作简化。在这里,图主要用作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睁眼时进入一个全新的美丽环境中,然后让他们简单描述看到的孩子们的欢快情景,对环境作整体感知,靠近课文内容。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再现当时开心的场面,起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孩子们在课文学完之后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

“我似乎看见了蓝蓝的天空和秋天美丽的田野,我还看见了刘徐伟(我班学生)在忙着逮蚂蚱。”

“我觉得我来到了草地上,小朋友正在追我呢!”

“我看见小鸟了,我对着小鸟大声喊,叫小鸟小鸟快下来和我做朋友。”

“我对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三是将课堂的重点转向学生朗读的训练。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孩子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幻无穷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天也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第一自然段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要重点理解“渐渐”和“郊外”不可以生硬,“郊外”一词从抓住导入时候的唱歌“郊游”引开,秋天到郊外去游玩便是“秋游”,又点明题意,又理解词义,自然而不做作呆板。在通过教师朗读故意遗漏“渐渐”,在帮助别人中孩子们发现了这一个词的重要,感受到秋风初起,天气渐渐变凉。

第二自然段,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蓝天白云的变幻无穷,因为自己课前有深刻的体验,于是美丽的云彩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变成了可爱的图像,再也不局限于课文中的白兔和绵羊,他们头脑中勾勒的具体画面全部展现在大家面前,孩子的朗读兴趣自然被激发,朗读情感被调动,可爱、调皮的白云成了他们的朋友。而对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孩子们很难感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天空的无边无际,同时又积累了词语。

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农田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感受农田的色彩斑斓的美,进而进入丰收的愉悦。然后在反复朗读,比较朗读中体会“黄了”“红了”“白了”中农民伯伯的丰收喜悦之情。

四是注意课内与课外互动,教材向阅读积累延伸。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让孩子带着课堂学习的好奇心走进大自然,走进课外阅读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永远是封闭的学习。学习中让孩子在课内和课外中互动,课内所学的知识、情感在课外充分的展现,孩子们在课外积极的表达,展示自己的情感,他们对着蓝天高喊,他们看见每一种农作物都惊呼不已,他们看见桂花就深情地呼吸,作满足陶醉状,然后装模作样地吟上一首自创的'小诗或想到一个词。看见芝麻忍不住去摸一摸,然后交换自己所了解的芝麻。看见芦苇就想起了《小池塘》,说这是大眼睛的长睫毛……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爱护孩子们从小自带的那么一点“阅读好奇心”应该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么小心翼翼。于是,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课堂上我让他们在表达中尝到拥有知识的自豪,于是导入时个个都积极地举手把积累的秋天的词语汇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中,孩子们不满足于教材中只描写的农田的美景,他们想到了果园的芳香:苹果红了,梨子黄了,葡萄紫了,石榴露出了笑脸……于是他们想到了儿歌《秋天到》,情不自禁地背诵起这首诗。于是他们想到了“瓜果飘香”“丰收在望”等词。

学完课文,在将课后阅读与积累在课堂上展现,把平时读到的描写秋天的儿歌读出来,背出来,于是孩子们背起了《识字一》,记起了《秋天的信》,读起了《秋天到》,想起了《秋叶飘飘》……我也适时推荐几篇充满童趣的描写秋天的诗歌。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无疑很浓厚,同时更激起了孩子课后阅读的欲望。

我以为课堂只是孩子学习的起点,孩子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不在课堂,而是在生活的点滴,自己去阅读中学习,自己去生活中阅读,在平时经历的点滴中有情感有表达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和过程还是清晰可见的,而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使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但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可充裕些。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连贯训练常规过程中学生学的情感线和教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想作为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知道。但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在哪里如果没有去过北京的孩子或没有父母帮助认识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让这些孩子能更直观地认识北京,让其心走进北京,热爱北京。我想这是一个语文老师教会孩子学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的第一步吧!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把“朗读指导”与“美景展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美丽的北京的同时,再读相关文字,边读边想书上所描写的是否和课件展示的一样,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北京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由表象到内化。这样就能更好的“读”,更深透的“悟”。

在本次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

从整体—部分—整体。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看课文插图,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当学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后,我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找文中写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丽当学生找出北京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地方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是怎样来把这些美丽的地方写具体的。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从心底发出赞叹: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就这样遵循从整体-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原则,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2,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理解文本。

我在执教本课时,重点引导安门广场是北京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恢弘的气魄。它是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见证。集历史氛围与现代气息于一身。孩子们都知道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非常的庄严肃穆,但其场面到底是怎样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很宽阔,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还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可是这纪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对于这些光凭老师的解说和学生的读悟是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其内涵的。我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通过播放万众瞩目下的天安门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天安门的“庄严”;把天安门广场与我们的学校作比较,让学生感受其大;展示雄伟高大的“纪念碑”并让学生知道其作用。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让学生去读文,这样自然用情于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导,学生就会饱含深情地读出对北京的赞美与热爱。在此后的景点学习中,我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读悟去理解课文。这样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绝对的完美。当然对于我来说,遗憾就会更多。首先是教学中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还设计了一个“畅想未来北京”的环节,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进行;其次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把说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感悟的同时,由说到写,哪怕只写一句话,让孩子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总之,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真实,平实的课,虽然不尽完美,但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秋游》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教学内容,课文描写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乐心情。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落实在指导朗读上。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以外,课文的插图的`配合也很重要。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简单明了,我没有放过多的时间在讲解上,而是通过让学生读,感知这一自然段写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质疑,说说在读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更好的让孩子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验秋天的美丽,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蓝蓝的”,是 “一望无边”的,白云一直在变幻,田野里色彩斑阑,到处充满了果实成熟的美。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朗读的方法让大家体会到白云的有趣,想象:“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高梁熟了,像―――,棉花白了,像―――。”再想,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让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比赛,培养语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8》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教材由插图、四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儿歌三部分组成。插图中的卡片“包”、“火”、“艹”、“饣”、“氵”通过组合拼图具体地告诉学生,“包”字可以分别与四个偏旁组成新字。接着是一组“包”为声旁的形声字及其组成的词语:书包、花苞、饱满、火炮、水泡,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识字效率。儿歌中的一些生字就是从该组形声字中选取的。这就为学生识字、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识字效果。

尽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但这一课只有四个生字:包、饱、泡、吐,学习任务很轻,所以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进一步理解形声字的含义,我还补充了一连串带“包”的生字词语:胞(双胞胎)、雹(冰雹)、刨(刨子)、袍(白袍)、咆(咆哮)。虽然增加了学习内容,但学生学起来倒也是兴趣盎然,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任何负担。下课后,有些会查字典的同学还意犹未尽,捧着字典欣喜地告诉我:“老师,还有鲍鱼的鲍。”“还有孢、疱……”这一课真是收获不浅,我不由得喜滋滋的。

本课的一首儿歌浅显易懂,所描绘的'的情景是:池塘中两枝荷花亭亭玉立,正咧着嘴笑,小金鱼在水下吐着泡泡。儿歌配有一幅情景图,充满诗情画意。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图想象,学生说得充满情趣。过了两天,我安排学生就这幅图画写了一篇短文。因为课上讲得十分清楚,而且时间间隔也不长,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写,没作什么辅导。在巡回检查过程中,我奇怪地发现:很多学生在写到“荷花苞”的“苞”时,大都用拼音替代。虽然,这个“苞”字不是田字格中要求书写的生字,只是要求认读的二类字,但课堂上却是分析得很详细的:“包”加上草字头,因为花苞是植物的花骨朵儿,与植物有关……居然有这么多学生不会写,是课堂效率问题,还是学生大都遗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由得直皱眉头。快要下课的时候,我做了一个调查:“花苞的苞你会写吗?会写的就举手。”教室里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咦,没几个不会写呀!“那你们写话的时候为什么写拼音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二类字,田字格中不要求写。”我恍然大悟,好一个“田字格中不要求写!”我不由得想起班中有这么一个同学:音乐老师向我反映,他接受能力特强,谱子唱过几遍就记住了,学起电子琴来比别人快多了。象棋老师夸他,这孩子反映特快,是块学棋的好料子。当然语文课上,我也发现,他想象非常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就是这么一个孩子,课外的识字量并不多,写话本上除了田字格中要求书写默写的字以外,其他没几个字会写的,一律用拼音替代。这大概就是受到“田字格中不要求写!”这一思想的束缚吧。

新课标第一次提出了“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的理念,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要从原来的1250个提高到1800个,小学二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其中四会字800---1000,二类字虽然只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结合词句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和运用。但并不是说不许书写和运用,如果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书写,又有何不可呢?学习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苏教版第三册21课《水乡歌》中才学习“清”字,因为经常接触,在这之前,每个学生早已会写会用了,难道老师要强制学生:这个字还没学到,以后再写,现在不许写吗?再如:《识字4》就学了“偏”,只要教学生用“减一减”的方法就认识了“扁”。有时作业中写到“小鸭子的扁嘴巴”,提醒学生别写拼音,写汉字,几次以后,学生对“扁” 字自然能达到“四会”的要求了。二年级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已经学习了一些识字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甚至掌握了一些汉字间架结构的书写规律,对于那些有能力会写会用的学生而言,应该以鼓励为主。

提前阅读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想阅读,一个首要的前提是必须先学会识字。鲁迅先生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

其实,班里那些不爱看书的同学,就是因为识字量少,看起拼音书籍来特别吃力。而识字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的潜力没有得以充分发挥。相反,那些识字量多的学生,特别爱看书,甚至对没有拼音的书籍都爱不释手,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多,分析字形的能力很强,接触过几次以后的生字在头脑中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积月累,他们的识字量就越来越大了。这些学生,他们的书写能力大大超出前者,老师还没教到的生字早就会灵活运用了。

于是,在以后的作业中,我让学生明确:“简单容易的、会写的尽量用汉字;笔画较多、确实不会写的,就用拼音。”试行一阶段下来,效果十分明显,学生读书时能有意识地记忆字形,自能识字、写字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玲玲的画》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学生一读便明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识字、识词为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收获,亦有遗憾。

根据二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字词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学中,我分四步落实。首先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整体认读;然后跳出语境识字,先借助拼音识词,再去掉拼音识词、识字,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其次是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加深记忆。最后,巩固识字,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最后到课文。通过检查学生的识字率达99。8%。

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我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组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接着师范写较难写的字,最后生临写。

遗憾的是在教学中,对于读我指导的不够,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我出示了句子,指名让学生读,但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在读课文时读的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指导读上下功夫。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无

考虑自己,想到别人

第二次许多

《征友启事》课后反思

这次的.备课短暂而显得有些匆忙,在选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凡是能编入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不都是经过各位语文教学的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么?我们自己只管沿着新课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精彩的课尽可能生动地讲给学生,使得教学相长也就够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师中第一天上课的,好了,就顺着进度讲那节《征友启事》吧!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3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我又追问:“多了几个词语,意思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牛栏前热闹极了。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在这里,“热闹”“团团围住”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语,“好”与“不好”的征友启事分别为谁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来理解词语呢?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牛栏前热闹起来,你还见过哪里有热闹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快过节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热闹啊!”“大雁塔广场上很热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真热闹。”学生在简单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经将“热闹”的含义明白了。我又让学生来做出“团团围住”的动作,在动作中理解词语让学生轻松而快乐。

此外,在备课中,我发现在四个动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话中,有四个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运用了它们,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累赘,可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却最扎实的造句训练,在多个句子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基本一样的,体会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谐愉悦、享受语文

我是一个追求诗意课堂的人,语文教学变来变去都不离其中的就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而我,更喜欢与学生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边享受边学习语言。“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看图后纷纷举手发言,于是,我拿起准备好的头饰,随意地走到一个学生的面前,又随意地将一个小马驹的头饰戴在他的头上,“请问,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马驹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请问,你是可爱的小花猫吗?你会边走边想些什么呢?”没有任何的雕饰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个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吧!”那时候,我想,我和孩子,我们都是微笑的,因为我们在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加上小牛此时的心情描写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认读带有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记。

2、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地观察,主动认字。

3、朗诵古诗,达到巩固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看,这是谁?喜羊羊!大家和他打个招呼吧!我们这节课就和喜羊羊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四。喜羊羊喜欢我们一(9)班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三份礼物。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

二、采摘苹果

1、喜羊羊的村子里有许多棵苹果树,苹果都成熟了。邀请我们一(9)班小朋友去品尝呢!看,这么多的苹果啊!闻一闻,好香呀!小朋友们想摘苹果吧!(画面上出现一棵苹果树,树上挂着八个大苹果。)

2、老师点一下,请一个学生读出这个苹果的名称。

3、开火车来读。全班齐读。

4、在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小秘密,哪个小朋友眼睛最尖,已经发现了?

这些生字宝宝都是“木”氏家族的兄弟姐妹。你们知道他们都与“木”家有什么关系吗?(指名回答:都有一个“木”;点击:“木”变红色)

5、那为什么这些字都有个“木”呢?

6、指一生来回答。

杏、桃、松——都是树的一种。

休: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

森:三木成森,指树木多的地方

林:二木成林,森林里有很多树木。

机:原来的意思是织布机,后来沿用为机器。

桥:最早的桥是用木头做的。

“木”字可有礼貌了,如果右边还有别的部件,它就会把伸得长长的腿收一下,这不,捺就成了点。

7、过渡:全班同学互相帮助,回答得真好,摘到了这些苹果。

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谁知道“木”氏家族还有哪些兄弟姐妹?(梅、李、梨、桌……)

游戏园里还有另外一棵苹果树等着大家呢。(点击出现另一棵苹果树)

早星香春阳晚晨

8、你们发现了什么?(点击“日”变红色)

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字吧!小火车谁来开?

9、在我们学过的字里,你能说出草字头的字吗?

草字头萝菜藏黄花草苗蓝

过渡:刚才小朋友不仅发现了秘密,而且说出了很多相同偏旁的字。说明大家平时都在认真学习。喜羊羊送的这份礼物喜欢吗?他送的第二份礼物是什么?

三、识字大礼包

1、让我们一起随着喜羊羊去识字吧!

2、这个小女孩在读什么?(出示儿童电影院)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

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

3、小朋友在生活中学过不少字了,下面标牌谁会读?

出示“第五食品加工厂”字牌

“食品”二个字你怎么认识的?

(买东西也不忘记识字,真能干!)

4、出示“六一幼儿园”谁会读?大声读出来!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毕业,迈进了小学的大门。

5、出示“十人民医院”

你怎么发现这是医院的?(“十字”表示那是医院。)

借助小标志可以认识字,真会学!

老师把刚才这些标牌藏在迷宫里,老师点一下,你们快速读出来。

6、我们在生活中再去看看熟悉的.字!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瞧!出示图片——箬横镇中心小学。

读得那么自豪、骄傲,这可是咱们的学校啊!

这又读什么呢?——一年级办公室(这是谁的办公室?)

我们再去看看学校其它标牌。

男厕所、女厕所。你怎么认识的?厕所上面也有一个小标志,男的图标,女的图标。请男同学站起来,读——男厕所。女同学站起来,读——女厕所。

我们学校对面有一个幼儿园,我们班很多小朋友都在那读过。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大门上的标牌呢?——箬横镇中心幼儿园。请在那读过的小朋友站起来,重温一下在箬横镇中心幼儿园的美好时光。请没在那读过的小朋友也站起来,认识一下。

7、走出校园,让我们一起去逛街吧!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很多的标牌。

“肯德基”小朋友很爱去的一个地方。

“苏宁电器”

出示“工商银行”、

谁会读?

“三和连锁”很多小朋友经常去三和连锁吧!

原来,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路标上,高楼大厦的身上,我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问身边的人)

师:小朋友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在任何地方都没忘了学习生字!

8、小朋友在平时也积累了很多生字,拿出来展示一下吧!

四、背诵大挑战

过渡:小朋友积累的生字越来越多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喜羊羊送的第三份礼物是什么?

1、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

2、这节课我们要学一首新的古诗——《悯农》。

(1)配乐,范读,老师把这首古诗读一遍,好吗?

(2)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

(3)指名读。

3、感悟诗意。

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这位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谁来读一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出示图,你们知道我们碗里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每粒都是农民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6、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7、看了图画,读了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农民伯伯真辛苦呀!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啊!我们要爱惜粮食……)

8、李绅写的另外一首《悯农二》也是写农民伯伯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一分钟》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有如下反思:

一、导入部分:

我以一道算式导入“一=20”,让学生看了以后能产生疑问而进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需要。

二、识字教学:

我在上这课之前,就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学生在做卡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个识字的过程了。所以上这课时,我检查、纠正就比较容易了。面有些词语让学生联系生少实际进行表演。“叹哈欠”“丁零零哈欠”读轻声。

三、阅读教学:

通过字词的教学,学生能把字宝宝放入课文中进行正确朗读。让学生根据板书“一=20”,说出文章的.大概内容,并适时板书。但是这一环节,我在教学中由于没有处理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发生在上学路上的两件事来学习,重点体会元元的心理。教学中,我以“元元一共说了几句话?”让学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读好这两次叹气,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20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和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词,体会感悟。如“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想一想,演一演,学生体会到了元元当时的心情,再进行朗读,自然就能读出其中滋味。

四、教学不足:

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以于二年级的学生很重要。

2、在备课时应反复研究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3、在教学中,遇到难点,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4、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如对于课文的朗读,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朗读效果较好,但还是有同学参与积极性不高。今后的教学中既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更应该大胆放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应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本次教学,我自己受益匪浅,今后,我将认真备好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拉高课堂效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由《笑》引出来的寓意

一、案例

第三册《坐井观天》教学片断

师:青蛙为什么笑呢?

学生:因为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觉得很好笑。

生:青蛙以为自己是对的,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觉得很好笑。

师:小鸟又为什么笑呢?

生:青蛙明明是错的,还偏以为自己是对的,小鸟觉得可笑。

生:小鸟天天在天上飞,当然知道天有多大,而井里的青蛙却不相信,小鸟无可奈何地笑了。

生:天明明无边无际,而井里的青蛙看天却只有井口那么大,还不相信小鸟的话,让人又气又好笑。

师: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众说纷云)

二、反思

1、揭示寓意一直是低年级寓言教学的难点。如果学完课文后直接让学生说出寓意,显然是不现实的。有时只好把寓意抄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读读背背了事。而本课教学不是这样,我抓住青蛙和小鸟的笑,引导学生找出笑的原因,从中体会到青蛙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从而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寓意。

2、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可以加上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多元地体会寓意。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

本文是一首赞美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在前一课刚学过两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因此,教学本课时,我由这两首古诗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秋天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这一课写得非常的优美,也写得非常的贴切。但总感觉这一课的容量很大,用一般的讲读方法可能比较难处理,因为每一小节都可以品味出许多的东西。因此我在第二课时,首先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其次是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来谈谈朗读的体会,比如问学生你读了以后感觉秋天是怎样的?(比如秋天是调皮的,秋天的快乐的.,秋天是热闹的,秋天是勤劳的等)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品味具体的词句。在组织讨论的基础上我加以引导并适当的提高,同时把自己的读后感受跟学生进行交流。避免了一小节一小节单调的讲解。

本文的5 、6两小节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如果能让他们借助图画想象玉米和高粱在夏天和成熟后的样子,想象和感受农民的辛苦和丰收后的喜悦,然后再边想象边读书, 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这儿的学生对文中的场景很陌生。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

《秋游》是本册书继识字后面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积累,我将开学初设计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调整:

一是导入部分,不以教师的激情描述和指导看图导入,而是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带着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在自己的切身感受秋天的美景后,一边吟唱《郊游》,一边利用复习成语作为课的入口。复习完跟秋天有关的四条成语后问学生:“在你脑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有的说:“我脑中的秋天很美丽!”有的说:“秋天是金色的。”此时,学生对秋天的印象还比较局限,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官上,而从自己的情感内心和表达上还没有更深切地感受。我顺势将话题一转:“今天我们再跟着课文〖感谢您浏览!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中的孩子一起去郊游。”这样,课文被自然地出示出来,也将课引入了新课。

二是对图的利用稍作简化。在这里,图主要用作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睁眼时进入一个全新的美丽环境中,然后让他们简单描述看到的孩子们的欢快情景,对环境作整体感知,靠近课文内容。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再现当时开心的场面,起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孩子们在课文学完之后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说:

“我似乎看见了蓝蓝的天空和秋天美丽的田野,我还看见了刘徐伟(我班学生)在忙着逮蚂蚱。”

“我觉得我来到了草地上,小朋友正在追我呢!”

“我看见小鸟了,我对着小鸟大声喊,叫小鸟小鸟快下来和我做朋友。”

“我对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三是将课堂的重点转向学生朗读的训练。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孩子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幻无穷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天也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第一自然段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要重点理解“渐渐”和“郊外”不可以生硬,“郊外”一词从抓住导入时候的唱歌“郊游”引开,秋天到郊外去游玩便是“秋游”,又点明题意,又理解词义,自然而不做作呆板。在通过教师朗读故意遗漏“渐渐”,在帮助别人中孩子们发现了这一个词的重要,感受到秋风初起,天气渐渐变凉。

第二自然段,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蓝天白云的变幻无穷,因为自己课前有深刻的体验,于是美丽的云彩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变成了可爱的图像,再也不局限于课文中的白兔和绵羊,他们头脑中勾勒的具体画面全部展现在大家面前,孩子的朗读兴趣自然被激发,朗读情感被调动,可爱、调皮的白云成了他们的朋友。而对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孩子们很难感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天空的无边无际,同时又积累了词语。

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农田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感受农田的色彩斑斓的美,进而进入丰收的愉悦。然后在反复朗读,比较朗读中体会“黄了”“红了”“白了”中农民伯伯的丰收喜悦之情。

四是注意课内与课外互动,教材向阅读积累延伸。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让孩子带着课堂学习的好奇心走进大自然,走进课外阅读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永远是封闭的学习。学习中让孩子在课内和课外中互动,课内所学的知识、情感在课外充分的展现,孩子们在课外积极的表达,展示自己的`情感,他们对着蓝天高喊,他们看见每一种农作物都惊呼不已,他们看见桂花就深情地呼吸,作满足陶醉状,然后装模作样地吟上一首自创的小诗或想到一个词。看见芝麻忍不住去摸一摸,然后交换自己所了解的芝麻。看见芦苇就想起了《小池塘》,说这是大眼睛的长睫毛……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爱护孩子们从小自带的那么一点“阅读好奇心”应该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么小心翼翼。于是,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课堂上我让他们在表达中尝到拥有知识的自豪,于是导入时个个都积极地举手把积累的秋天的词语汇报。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中,孩子们不满足于教材中只描写的农田的美景,他们想到了果园的芳香:苹果红了,梨子黄了,葡萄紫了,石榴露出了笑脸……于是他们想到了儿歌《秋天到》,情不自禁地背诵起这首诗。于是他们想到了“瓜果飘香”“丰收在望”等词。

学完课文,在将课后阅读与积累在课堂上展现,把平时读到的描写秋天的儿歌读出来,背出来,于是孩子们背起了《识字一》,记起了《秋天的信》,读起了《秋天到》,想起了《秋叶飘飘》……我也适时推荐几篇充满童趣的描写秋天的诗歌。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无疑很浓厚,同时更激起了孩子课后阅读的欲望。

我以为课堂只是孩子学习的起点,孩子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不在课堂,而是在生活的点滴,自己去阅读中学习,自己去生活中阅读,在平时经历的点滴中有情感有表达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和过程还是清晰可见的,而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使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但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可充裕些。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连贯训练常规过程中学生学的情感线和教师。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

《秋游》是苏教版第三册中的教学内容,课文描写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乐心情。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落实在指导朗读上。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以外,课文的插图的配合也很重要。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简单明了,我没有放过多的时间在讲解上,而是通过让学生读,感知这一自然段写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质疑,说说在读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更好的让孩子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验秋天的美丽,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是“蓝蓝的'”,是 “一望无边”的,白云一直在变幻,田野里色彩斑阑,到处充满了果实成熟的美。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朗读的方法让大家体会到白云的有趣,想象:“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高梁熟了,像―――,棉花白了,像―――。”再想,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让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比赛,培养语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

本学期的研讨课中,我们选了第四单元中的课文《坐井观天》进行研讨。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学生知道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课文中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短小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在上一节课的老师的教学中,我们成功地让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寓意,会读出对话,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及时题目归纳和小结比较深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在第二次上课中,我把教学中的小结改成让学生易读、易懂的.句子,呈现出来让他们更加了解这故事。而且还回归课题,引用了日后形容一个人见识少的可以说是坐井观天或井底之蛙。为了适合二年级小朋友的爱好,我还制作了一些头饰让他们在练习对话时更加有趣,更加积极参加到课堂中去。

虽然我对教学中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我在以下几点还做得不够:

第一、准备还不够充分。虽然说,准备时间也有一星期,可是算起来,时间还是太紧了,白天上课没时间的,晚上的时间也少之又少,而在准备教案时花了很长时间,在背的时间上就少了,所以在上课时,我对教案不是很熟,在讲课是思维有点不清晰。

第二、我上课时语速还是太快。虽然比刚开学有所进步,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还是偏快一点,需有待改进。

第三、操练读课文、句子、对话的方式单一,不够多样化。

第四、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够好,没有及时纠正,可以通过表扬其身旁的同学以达到提醒开小差的同学。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改正,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反思二

通过引导,同学们开始由一人读,到两个读,最后到4个小组读。渐渐地终于有几个小组争着要上台表演,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但能大胆地分角色朗读,而且还能用不同的语气边读边做动作,读出反问句和感叹句,为了让学生到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我还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可以卷起来观看天大小的纸张发给没有纸张的同学,让他们尝动手的乐趣,使他们融入班集体中来,使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自己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天的大小,以及对“坐井观天”一词的理解。并从中悟出道理来,知道此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学生想像力丰富,真令人惊讶呀!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5

本节课,我没有利用班班通给学生讲课。但我还是按照识字教学的四大环节的(第一课时)即:让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生字回文,指导写字。为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很快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识字方法,我注重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进行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读课文时,没有把提出的要求事先写在黑板上,结果我刚说完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就哇哇地读了起来,我就赶紧让学生停下来,结果个别学生仍然在读,课堂有点儿时空。其次是:让学生自读两遍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应该指名学生再读,并及时进行评价,订正。但在教学时,我却忽略了这一点儿,在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组词),假如再让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如:爱护、保护,这样不仅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后,我一定会逐步地渗透到我的教学中去。

其次是“生字回文”这个环节,课前在准本时,我担心让学生拍手,课堂会失控,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和一名学生示范拍,接着又让两名学生交叉拍,然后让全班同学同桌互拍,结果是学生兴趣盎然。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备课不扎实,结果出了差错,不了了之。例如:再讲“物”字的“牛”字旁时,“牛”的第三笔不是竖钩,当“牛”变成“牛”字旁时,不光笔画发生了变化,“横”变成了“提”,并且笔顺也发生了变化。“牛”的最后一笔是“竖”,“牛”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再就是反犬旁和提手旁的区别,我本想强调反犬旁的最后一笔是“撇”,结果我一紧张,又写成了“提”,倒是让学生帮助我纠正了过来。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6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朗读贯穿始末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题材,很适合训练学生朗读。教学时,首先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接着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学苍鹰、青蛙、松鼠的不同语气。边读边思、相互讨论、交换想法,在此过程中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涵。最后在分角色朗读,在边读边演中内化语言。把朗读贯穿教学的始末。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景教学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不够长久,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运用各路感官积极地观察、感受课文叙述的一切,就会有更深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文的教学,除了借助优美的课件创设情境外,我还运用了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出高耸的山峰,密密麻麻的石阶,壮阔美丽的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情景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还让学生戴自己做的青蛙、松鼠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更好的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坚持不懈地精神。

三、利用文本空白

本文有多处地方留有空白,例如青蛙和小松鼠爬山的过程,再如爬上山顶后看到的大海情景等等,我把这些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想象、说话的训练。学生说的非常精彩,如有学生说:“青蛙累得倒在台阶上起不来,不想跳了,松鼠鼓励他要坚持到底。”有学生说:“爬山时,哗啦啦,下起了大雨,风呼呼地吹,差点把青蛙和松鼠吹下去,但他们一点儿也不怕,继续跳。”这些训练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理解词语多元化

字词的'识记和理解是低年级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是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但是也是非常枯燥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文字词,我把字词的识记和理解放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例如理解“长期”时请学生换个近义词;理解“吸了口凉气”时,先学习“吸”字的写法,在观察分析字形时,有“口字旁”想到意思和“口”有关系,再由做动作来理解整个短语的意思,另外还有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实际事物等理解方式。这样学生不仅能很好的理解字词和课文,能很好的识记字词,更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的遗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弥补。我会不断努力,争取遗憾越来越少,精彩越来越多。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7

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诗歌,反映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乡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自由地嘻戏,快乐地劳动,健康地成长。学生在想象农村生活时,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说自己的农村生活,与诗歌中的乡下孩子进行比较。有的学生乡下生活缺少,我展示课文中的图画再增加一些小猫小狗小鸡等可爱的'小动物,学生看得明白,对农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描写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我重点让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捉”“含”“挖”“逮”,结合课后的连一连,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动词。借助这几个动词,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以搭配什么词语,需要符合乡下孩子生活,学生能尽情地发挥,如:捉蝈蝈,捉蜻蜓,含柳叶,挖土豆,挖红薯……学生对乡下孩子的那份快乐与无忧无虑,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明白了 。对于优秀的学生,我让他们模仿课文说说城里孩子,学生从动词入手,展开说,写得很精彩,如:滑一次旱冰,惊呆了路边的老奶奶。弹一曲钢琴,吸引了玩耍的小弟弟。多么生动的生活画面,在孩子的笔下生动地展示了。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孩子做个有心人,相信他们笔下的生活会更精彩。让每个孩子在说的基础上多动笔,会正确地运用语言。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8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达到“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学生为了落实这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二年级语文《识字二》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词语结构的特点,让他们读出韵律美来。

我把看图、读词语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再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真读词语,鼓励学生运用了解的汉字结构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有不会读的字词,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反馈、正音、辨形。最后,让学生从“戏、航、琴、钢、弹、养”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的练习,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效果就好得多了。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9

《苹果落地》这篇课文是“好奇”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年轻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感到很好奇,经过反复思考,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是要向我们说明好奇心的重要性。文正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牛顿发现地球吸引力的经过。通过让学生感受牛顿发现地球吸引力的经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课上,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行驶的情况。由于以前就有像学生介绍过月球上失重的这一现象,所以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够明白东西在月球上总是飘在空中,是因为离开了地球,到了太空中,所以就会失重。通过这样来导入新课,学生对地球的吸引力这一现象就能较快的理解接受。在课的结尾,我又向学生提问:如果这个苹果到了太空会怎样?然而,在地球上它会往哪里落?这样整节课前后互相照应。

由于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牛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牛顿为什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事都“感到好奇”,再加上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人类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激励学生向牛顿学习善于观察,还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有所作为。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万有引力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明白要学习牛顿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好品质。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占最重要的位置,是学好句,段、篇的基础。在上这课时,我的思路比较清晰,我设置了语言悬念,现在是什么季节?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说:“对,现在是金秋时节。”借机板书“金秋时节”,我再设悬念,设问: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许多孩子举手了,教室里活开了,一个男孩说:“秋天是红色的,因为树上的柿子红了。”又一孩子说:“秋天是黄色的,因为稻谷是黄色的.”又一女孩儿说:“秋天是红色的,因为枫叶红了。”……孩子们说得太好了,我再次设问:秋天像什么?教室里又热开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像一首诗,一首秋收的诗;像一幅画,画上有成熟的果子,庄稼、蔬菜……还有落叶……”,我抓住学生的激情不放,咬住学生虔诚的目光,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快走进凉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田野里五谷丰登,爪果飘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场面更是让山河壮美,有好几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诵起来,作为老师,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时,我更不忽视字词的教学,我边画草图边板书词语,把生字显示出来,学生自拼自学,在证音,我也拓宽了一些知识面,如:在教学时,我告诉学生“壮”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称。古时以三十岁为壮,还有形近字,同时也注重了自己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之秋,春兰秋菊,春种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时节……

总之,对本识字课教学还是有收获的,100%的学生生字过关,在词语的理解上,通过自己在教学中设置的语言,学生能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

《云房子》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是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语言积累的极佳范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实现。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时充分让学生去读,去说,让学生通过读书和口语表达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阅读的乐趣”和“提升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从读、说、想和画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云房子。

1.读云房子。

(1)创设童话情境,诱发读书兴趣

在教学中,我通过“谁来做做这只可爱的小鸟?”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小鸟,体会小鸟的心情,去朗读小鸟的语言、动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上小手如林,都想起来读一读,在多媒体画面和教师语音情境创设下,孩子们仿佛都成了一只只活泼、快乐的小鸟,朗读特别到位,整堂课都充满了童心童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学习。

(2)注重个体体验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再让他们读一读,然后以“谁愿意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云房子?”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句子读,读后,还要他们说说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说和想象云房子

在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云房子的美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天空中的小鸟,你会造一座什么样的云房子?通过“我们的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并使其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此外还有“画”云房子,主要集中在第二课时。

在备这节课前,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比较准确预设课堂生成,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感,发散学生思维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如在说话练习上“你是小鸟,你会造些什么样的云房子呢?”问题设计得简单明了,降低难度,学生都能大胆说出来,很多学生都说得很好,让我深深的感觉小孩子想象力的丰富。这样的一个设计,活泼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所以,一个问题的精彩设计很关键,能把教学的重难点自然地引发并巧妙地解决。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

首先,在这节课中,我一开始采用谈话引题的环节。教学时我让学生交流你心目中最喜欢、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他们的发言较积极,而教师在此没有及时的把握交流的时间,也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地、鼓励性地评价,反而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无谓的重复,更加浪费了许多的时间,今后在这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在朗读指导上,通过一节课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几乎没有什么突破。当时我只采用了男女对读、师生对读、集体朗读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训练。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朗读。我想如果在朗读上先让学生有一个选择性的.朗读,然后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再请同学起来读一读,做做表率,让学生心中有个朗读优秀的尺度,老师再做适时的评价,如此,老师的指导有了坡度,学生的朗读有了层次性的提高。

另外,在围绕课文主题进行问题设计时,我只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 想象中爸爸的老师是怎样的?2 我眼中的爸爸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没有什么负担,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能得到积极的调动。如果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爸爸的老师是我一年级的老师,这有什么了不起呢?随即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体验到不管是谁,不管你现在的成就有多高,从小也是由老师教会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长大才有作为。因此,我们要尊敬教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挖掘就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无

考虑自己,想到别人

第二次许多

《征友启事》课后反思

这次的备课短暂而显得有些匆忙,在选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凡是能编入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不都是经过各位语文教学的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么?我们自己只管沿着新课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精彩的课尽可能生动地讲给学生,使得教学相长也就够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师中第一天上课的,好了,就顺着进度讲那节《征友启事》吧!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3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我又追问:“多了几个词语,意思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牛栏前热闹极了。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在这里,“热闹”“团团围住”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语,“好”与“不好”的征友启事分别为谁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来理解词语呢?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牛栏前热闹起来,你还见过哪里有热闹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快过节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热闹啊!”“大雁塔广场上很热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真热闹。”学生在简单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经将“热闹”的含义明白了。我又让学生来做出“团团围住”的动作,在动作中理解词语让学生轻松而快乐。

此外,在备课中,我发现在四个动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话中,有四个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运用了它们,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累赘,可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却最扎实的造句训练,在多个句子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基本一样的,体会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谐愉悦、享受语文

我是一个追求诗意课堂的人,语文教学变来变去都不离其中的就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而我,更喜欢与学生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边享受边学习语言。“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看图后纷纷举手发言,于是,我拿起准备好的头饰,随意地走到一个学生的面前,又随意地将一个小马驹的头饰戴在他的头上,“请问,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马驹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请问,你是可爱的小花猫吗?你会边走边想些什么呢?”没有任何的雕饰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个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吧!”那时候,我想,我和孩子,我们都是微笑的,因为我们在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加上小牛此时的心情描写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4

低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占较大优势。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马过河》一课中,有这样三句话: 1.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2、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3、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为让学生理解上面三句话,领会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创设了一个“场景”。在一口玻璃缸里盛了适量的水当作一条河。先把老牛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接着把松鼠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水把松鼠整个淹没了。最后把小马(背上画有半口袋麦子)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里,水刚没小马的大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比较老牛、松鼠、小马的平面模型,明白了老牛为什么说水“浅”,松鼠为什么说水“深”,小马试了过后为什么说水不深也不浅。学生亲临“场景”,观而生感,观中明理,激发思维的火花。由此,学生懂得了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去试一试的道理。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5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

本课从内容上来看,理解似乎不难,可是台湾看不到雪,还有两崖儿童盼统一对于孩子来讲都比较陌生,教学中如果不能处理好这层心理距离,就很难把课上好。

所以,教学中设计“零距离”的情景对视,是教学关键。

本课教学,通过读、想、写的结合,在情景中学习课文,努力实现情感的交隔。

一、欣赏雪景,走进“雪”的世界

本段设计,由生活中的“看雪”,回到课文中的“看雪”,在现实与虚拟的空间里,留一条通道——看雪,“雪”中的个味不同。这算是营造了学生阅读期待的心理。学生在体验台湾的孩子们看的是“橱窗里的雪”和老师看到的“童年玩雪的情景”,情感上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这样的落差,正是课文“情”线产生的“源”,牵好了这条线,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二、“读问句”,理心情,感受乡情。

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时的心情。在引导的时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将心情的'变化,有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围绕“看雪”在情感上产生波澜。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课文中是回答问题,表示看过真的雪;在课堂上是表示肯定与赞许。二是“争着问”,对学生进行词语积累的教学,认识新的词语。这节课教写“争先恐后”,是坚持每节课都有指导写字的过程,指导书写的时候,这四个字都是上下位置的字,因此在特点上相似,指导起来学生收获的快。在指导朗读时,注意对学生心理情境的渲染,在对比的反差中,产生学习期待。

三、读诗句,一家情,邀请“看雪”

出示台湾岛图,出示诗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这节课中,很多发言的同学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这说明孩子如果调控的好,他们还是有学习的兴趣的。这需要我再次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从阅读期待的课题来说,这节课在阅读期待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语文的思维方面落实的还不扎实,如何形成教学的常态,形成语文的创造与思维,是下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下载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三篇 徐惠娟2011.1.16 《风铃草》教学小记 《风铃草》是二年级上册“亲近自然”单元的一篇诗歌体裁的课文。文章从风铃草的样子写起,逐步把眼光放到广阔的大自然,写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水上飞机》教学反思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对课文理解等较高的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今天教学《看雪》这一课,觉得名师教学设计的不错。于是借助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教学。一开始借助图画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然......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再见了,北京》课文中生字新词较多,第一课时,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因为学生读课文读得很不熟,读破句的很多,读错的......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2014——2015第一学期宋永超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包括八个单元,每一单元内容融会贯通,来源于生活,贴近儿童的现实情况,祖国山河、哲理故事、人间真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识字一 本课中,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感受不深,如果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不同美景,让学生观察,效果一定更好。 在识字环节中,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赵 官 镇 中 心 小 学 崔肖 第一周(1)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 社会、家庭把一个个天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