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北京高校排名汇总和高校招生方案
2020年北京市大学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而这些大学的招生条件小编都罗列出来了,快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北京高校排名汇总和高校招生方案,希望你喜欢。
序号
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北京市(92所)
北京大学
4111010001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人民大学
4111010002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清华大学
4111010003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交通大学
4111010004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工业大学
4111010005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111010006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理工大学
4111010007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科技大学
4111010008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方工业大学
4111010009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化工大学
4111010010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工商大学
4111010011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服装学院
4111010012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邮电大学
4111010013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印刷学院
4111010015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建筑大学
4111010016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4111010017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4111010018
中央办公厅
北京市
本科
中国农业大学
4111010019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农学院
4111010020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林业大学
4111010022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协和医学院
411101002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
本科
首都医科大学
4111010025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
4111010026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
4111010027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首都师范大学
4111010028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首都体育学院
4111010029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外国语大学
4111010030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4111010031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语言大学
4111010032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传媒大学
4111010033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央财经大学
4111010034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111010036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物资学院
4111010037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111010038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4111010039
应急管理部
北京市
本科
外交学院
4111010040
外交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4111010041
公安部
北京市
本科
国际关系学院
4111010042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体育大学
4111010043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市
本科
中央音乐学院
4111010045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音乐学院
4111010046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中央美术学院
4111010047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央戏剧学院
4111010048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戏曲学院
4111010049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电影学院
4111010050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舞蹈学院
4111010051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中央民族大学
4111010052
国家民委
北京市
本科
中国政法大学
4111010053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华北电力大学
4111010054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华女子学院
4111011149
中华妇女联合会
北京市
本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4111011232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111011413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11011414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111011415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北京联合大学
4111011417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城市学院
4111011418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民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4111011625
共青团中央
北京市
本科
首钢工学院
4111011831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4111012453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市
本科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4111013629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民办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4111013630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民办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4111013901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民办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4111013904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民办
北京警察学院
4111014019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4111014201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民办
中国科学院大学
4111014430
中国科学院
北京市
本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4111014596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
本科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111010853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111010857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4111010858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4111011090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111011092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4111011626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4111012448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4111012451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4111012561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4111012564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4111012565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4111012566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4111012567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4111012568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4111012733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4111013703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4111013728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4111014073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4111014075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4111014139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
4111014140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4111014215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4111014279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4111014395
北京市
北京市
专科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
4111014588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专科
民办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
(一)本科招生
参加本科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构成,总成绩满分值为750分。高校将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作为本科录取的基本依据,同时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具体使用办法由招生高校在各自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多个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
1.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
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本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艺术类和普通类均设置A、B两段,并分别按顺序依次录取。艺术类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其他艺术院校(专业)在艺术类B段录取,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设置8个平行志愿,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普通类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公安类院校、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飞行技术专业等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普通类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双培计划”“外培计划”(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除外)和“农村专项计划”在B段录取。
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
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志愿,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本科普通批录取开始之前进行。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本科普通批分别设置征集志愿。
2.志愿填报时间
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下旬,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进行安排。
3.投档规则
顺序志愿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顺序志愿投档时,达到该志愿提档线的同分考生同时投档。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专业组。当报考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志愿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选考三科总成绩(美术类依次比较美术统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选考三科总成绩),对单项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志愿招生计划,单项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二)高职(专科)招生
高职(专科)阶段采用“统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专科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作为资格要求,考生相应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方能投档。专科录取时同时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具体使用办法由招生高校在各自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1.招生批次及志愿设置
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专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艺术类分美术类和非美术类,美术类设置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非美术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普通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
专科普通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
专科提前批艺术类、专科提前批普通类、专科普通批分别设置征集志愿。
2.志愿填报时间
高职(专科)各批次志愿填报安排在本科录取结束之后进行。
3.投档规则
顺序志愿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符合要求且有计划余额的志愿。当报考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志愿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美术类依次比较美术统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对单项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志愿招生计划,单项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第二篇:安徽高校排名
第一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档: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
第三档: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第四档: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第五档:安庆师范学院,蚌埠医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南医学院,合肥学院,皖西学院
第六档:铜陵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新华学院
第七档:宿州学院,池州学院,滁州学院,黄山学院,蚌埠学院,巢湖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陕西高校排名
陕西高校排名
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1、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985/2112、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985/21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985/2114、西北大学(陕西省)211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2116、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211
7、长安大学(教育部)21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9、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10、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11、西安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与陕西省共建)
12、西北政法学院(司法部与陕西省共建)
13、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陕西省共建)
14、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中央与地方共建)
15、延安大学(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
16、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
17、陕西中医学院(陕西省)
18、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19、西安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与陕西省共建)
20、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21、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
22、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
23、西安邮电学院(信息产业部与陕西省共建)
24、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
25、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
26、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省)
27、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
28、西藏民族学院[咸阳]
29、榆林学院(陕西省)30、商洛学院(陕西省)
31、安康学院(陕西省)
32、西安文理学院(陕西省)33.西安医学院(陕西省)
军事院校: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空军最高学府)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二炮最高学府)
4、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5、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
6、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武警最高学府)
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西安指挥学院
9、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航学院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
合办独立学院
1、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2、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4、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5、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6、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7、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9、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10、长安大学兴华学院
11、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12、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公办高职院校:
1、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4、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5、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6、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7、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8、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9、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10、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1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12、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1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14、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15、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6、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17、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8、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9、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2、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3、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4、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5、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1、西安培华学院
2、西安欧亚学院
3、西安外事学院
4、西京学院
5、西安翻译学院
6、西安思源学院
民办普通高职院校:
1、西安思源职业学院
2、西安三资职业学院
3、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4、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5、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6、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7、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
8、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
9、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西安东方亚太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专业排名
高校专业排名
2011-2012世界大学排名[101-120]
世界排名 101 102 103 104 104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Institution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niversity of Glasgow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Montreal Ghent University London
大学名称
Country / Region
国家/总评得地区 分
谢菲尔德大学 United Kingdom 英国 53.6 格拉斯哥大学 United Kingdom 英国 53.4 南非开普敦大学 South Africa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Netherlands
南非 53.2 荷兰 53.1 加拿大 53.1 比利时 53
蒙特利尔大学 Canada 根特大学
Belgium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伦敦大学皇家霍
洛威学院
United Kingdom 英国 52.9
日本 52.8 德国 52.6 美国 52.5 瑞士 52.2 瑞士 52.1 美国 51.9 美国 51.4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东京工业大学 Japan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 German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加州大学圣克鲁Cruz Universität Basel University of Bern University of Utah Stony Brook University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é de Lausanne Monash University
兹分校 巴塞尔大学 伯尔尼大学 犹他大学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 洛桑大学 莫纳什大学
United States Switzerland Switzerland United States United States 115 116 117
Netherlands Switzerland Australia
荷兰 51.3 瑞士 51.2 澳大利亚
51.1 117 119 120 Trinity College Dublin Osaka University Tohoku University
都柏林圣三一学Republic of 院 大阪大学
Ireland Japan Japan
爱尔兰 51.1 日本 51 日本 50.8
东北大学
第五篇:国内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高校排名
国内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高校排名
法学重点学科名单: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重点法学学科研究基地分布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民商法学
武汉大学:环境法、国际法
吉林大学:法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
法学重点学科数量(按学校统计):
北京大学4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3个(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
武汉大学2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2个(法律史、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个(经济法学)
吉林大学1个(法学理论)
厦门大学1个(国际法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个(国际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