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精选5篇]

时间:2021-01-20 11:0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

第一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

随着一阵阵爆竹的响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对联,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迎来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过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2021最新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一

倘若你问一位古人,一年中他最期待什么日子。我想他多半会说过年。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寒来暑往,历经忙碌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人们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在万物的一片寒冷肃寂中停顿下来,祭天祭地祭鬼神,贴春联送福字放爆竹,感铭旧日的和平安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会亲走友拜尊长,吃年夜饭分压岁钱贺大年,亲人团聚的圆满与欢快,新正的殷殷祝福与期盼,维系的是人世间的温暖与真情。

可以说,过年,成了中国人的信仰。它是古时人怀揣着一颗谦卑虔诚的心,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盛大仪式里,感顺天理维护人伦。它也成了一个人重新安顿自己再出发的时间驿站,不然,为什么一过完年,我们竟都有仿若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的感觉?

世易时移,现在过年几乎只成了吃年夜饭,放春晚,抢红包,拜新年的一个简单流程,没有了我所期待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愉快,和想象中“小大易新衣,相成未明时”的惊喜。但是每每看到电视里展播的堪称一年一度地球上最壮观的迁徙——中国春运镜头时,我总是深受震撼。或许有些东西,是任形式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也改变不了的。寒假一开始,我不也期盼着,在外地的表姐表哥能早点回来,和我一起胡侃海聊打打闹闹过新年吗?

倘若你问我:一年中,你最期待什么日子?是生日,暑假,圣诞节,还是无法预料但充满惊喜的某一天?我依然会毫无悬念地回答你:过年!

2020的这个年,估计注定要被不断地诉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国人民一起禁足,非诚勿扰!团圆饭吃不成了,春晚没心思看了,发红包的激情减退了,拜大年的机会也没了。有的只是疫情疫情疫情!连空气也散发着惶恐的气息。

这个年,我和我的那间被称作卧室兼书房的地方相依为命,除了吃喝拉撒,我们几乎寸步不相离。楼下小区成了我抵达不了的远方,它是实实在在出现于眼前的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诱惑。

当我坐在窗前对窗外那株三四年没开过花的桂树的枯叶作第九次或第九十次研究的时候,我终于知道,曾经极度盼望的不用上学的日子真的也是可以使人发疯的。无聊是最严重的事态。重复无聊是最致命的打击。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拿来关注的,无非就是刷着手机,看着纷拥而至的消息,哪里航班取消了,哪里封道了,哪里的确诊人数又增多了……

极度憋屈过年中!

专家说,疫情源于某贩卖宰杀野生动物的菜市场。原来,这是一场来自舌尖的沦陷。全中国人,在为那些甘心作了酒囊饭袋的无厌无德无知无识无法无耻之徒买单。“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罪过是贪得无厌。当欲望过度滋长后,人的行为就变成毫无节制的掠夺和肆意狂妄的侵占,但最终遭殃的,还是我们自身。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先哲之言亦犹在耳。或许,这次过年禁足,也是天道自然规律对我们的一次警告和惩戒。希望它能成为一面镜子,在惨痛的教训面前让我们看清自己。

倘若你问我:最讨厌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2020过年时!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二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三

今年的春节过得有点与众不同,节前因为不小心,爷爷受伤了,送到医院做了手术,因行动不便,加上天气不好,雨雪不断,节日期间就不能外出,只能在家里活动了。那么如何让家人们的春节过得更加热闹高兴呢。爸爸和大伯、姑父商量后,决定改变原来节日期间分别到每户人家团聚吃饭的方法,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轮流在爷爷奶奶家做饭,让爷爷奶奶足不出户也能和家人团聚,并且还能品尝到不同的做菜手艺和风格。

除夕这天,一年只去一次爷爷奶奶家的妈妈要亲自下厨了。早上一起床,爸妈就商量了年夜饭的菜单并在纸上列了出来,我数了下,有十几道菜呢,看来今天妈妈要辛苦啦。爸爸上午带上我到超市里去大采买,大包小包拎了一大堆回家,就和妈妈两人在厨房里忙开了,就听见厨房里不时传来妈妈催促的声音。临近吃年夜饭了,各路亲戚都陆续的来了,大家在客厅里谈天说笑。不一会儿,妈妈做好的菜开始陆续上桌了,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妈妈把做好的菜在菜单上划勾。很快,各式各样的菜摆满了餐桌,十三位家人也都围座在桌边开始品尝妈妈的杭帮菜手艺,大家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都在夸奖妈妈的菜做得好吃,妈妈看到自己做的菜大家都非常喜欢吃,虽然一天非常劳累,但也非常高兴,还穿着围裙和大伯母、姑姑交流着做菜的秘方。那天饭桌上我还和小表弟比赛吃蔬菜,终究比他大了三岁,根本不是我的对手。那天大家吃得非常开心,爷爷虽然有手术后的伤痛,但热烈的气氛也感染了他,让他觉得轻松了许多,只是因为还在吃药,就不能和爸爸们一起喝杯酒了。桌上的菜有好多都光盘了,看来杭帮菜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难怪能在全国都流行呢。

第二天,奶奶端出了最拿手的红烧牛肉,我一连吃了好几块,特别是就着凉拌香菜一起吃,简直好吃到飞天了!我一边吃一边给奶奶竖了个大拇指,奶奶也对我连连点头。

第三天,大伯一家赶来做饭了。大伯母做的红烧鳜鱼,我有点吃不惯,可能我长居杭州有点吃不习惯吧。不过大伯母做的其他菜都很好吃,也一致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大伯母还有一个独门秘籍,就是香肠做得非常好吃,每年都会给我们专门准备一些,让我们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接下来是姑姑一家登场了!姑姑做的菜大多都是红烧的,口味有点重。桌上竟然还有一盘姑父隆重推荐的卤马肉,大家都小心地品尝了下,但好像吃得还是不多。

今年的春节虽然由于爷爷的受伤,改变以前的过年的时候在饭店吃饭较多的方式,全部在家里轮流做饭,但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过出了不一样的年味,祝愿爷爷早日康复!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四

翻开相册中的一张张照片,春节的记忆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现。从小到大,我已经经历了13个春节,回顾往昔,不禁感慨时光竟流逝的如此悄无声息。

我的脑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电影,“电影”讲述我去年春节的记忆,感兴趣的话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还有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当然是到奶奶家去过年啦!一路上,我的脑子就没停过,一直在“算计”着怎么也得多赚点压岁钱,可谁知,后面的问题更麻烦了……

一下车,我便如一只欢快的小兔一溜烟儿跑进了奶奶家,奶奶见我来了,赶忙掏出压岁钱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着爷爷,本以为他也会兴奋地拿出压岁钱来,可谁知,他却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详,边喝还边说:“好茶,好茶。”根本没有一点儿拿压岁钱的动机。这下,我可急了,想给他点暗示。但还没等我开口,爷爷便发话了:“这样吧,想拿压岁钱可以,但要答题,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爷爷真小气,连拿压岁钱都要答题。但经过一番思索,我还是答应了他的挑战。

比赛开始了,我们俩互不相让,你追我赶,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艰难的熬到了第五题: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多少?听完题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下头开始苦做,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纸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写满了,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做出来了!

我欣喜若狂,拿着我的“战利品”——250元压岁钱又蹦又跳。爷爷更是输得心服口服,对我大加赞扬。

晚上,我们进行了春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放烟花。

一走出家门,只见树上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树枝上缠着各种各样的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随风摇曳,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放烟花了,“彭~”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五彩缤纷的烟花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继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袅袅扩散开来,夜空立即被点缀的光彩夺目?,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也许许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为了像它那样绚丽光彩的绽放吧!

当烟花“飞舞”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沸腾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令人欣喜的欢呼声,如银铃般清脆的欢笑声……全部汇聚升腾,共同来告诉人们:新的一年来到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节的记忆便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电影”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就是我的节日记忆——春节!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五

家家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换上红日历,穿上红新衣。人海,车海,一切都变成了红海。红红火火是新年,热热闹闹过除夕。

除夕不仅大人忙活,连小孩也不会闲着,时不时搭把手,那可是常事。这不!奶奶一声叫唤,我这个跑堂的可就有的忙活了。我的任务就是摆好给客人的食物,然后放到客厅。嘿嘿,这可是美差啊!我绕到放零食的地方,一手托着盘子,一手抓着瓜子、花生、松子往盘里放,像足了一个端菜小姐。

拿完大人吃的干果,我又马不停蹄地去拿小孩爱吃的零食。满眼的妙脆角、软糖、巧克力、薯片……馋得我将口水一咽再咽。我悄悄张望着,趁大人不注意时,麻利地将好多零食往口袋里塞,直到把口袋装得鼓鼓的,才随意拿了点给客人送去。放好果盘,我连忙跑到楼上,将口袋里的零食迅速藏在“秘密基地”里,然后若无其事地下楼继续帮忙。

吃年夜饭喽!爷爷和爸爸把八仙桌抬到门口,奶奶在门口摆上两个铁盆,妈妈拿着黄纸折的金元宝和冥币往里撒。只有我和妹妹站在一旁好奇地张望,不敢出声。不一会儿,爷爷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三根香。奶奶把放在灶头的两支高脚蜡烛摆在桌上,拿出平时不用的白瓷小碗,又嘱咐我去端菜。不一会儿,桌上满是溢着香味的鸡鸭鱼肉。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祭祖啊!我连忙拿出一些碗筷、酒和米饭,凑上前帮忙。将12个碗分成6份,整齐而有规则地前后放置在桌上。奶奶边往碗里夹饭,边念念有词:大婆、太奶奶、三姑快来吃饭嘞??

做完这些后,才是拜祖先。这拜,也是有讲究的,要按照辈分大小先后来拜,然后三叩首。叩首时一定要双手合并,边拜边说些吉祥话,以此来寄托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愿。最后一项才是烧纸钱,黄灿灿的元宝和冥币刹时间便化为灰烬,和太奶奶们长存于地下。

祭祖后,我们的年夜饭开始啦!所谓“年年有余”,鱼可是老百姓除夕宴必不可少的元老级食物。光是鸡,就有两道——白蘸鸡和咸腌鸡,还有许多百年不变主菜——牛肉、羊肉;还会有蔬菜--青菜、春笋……样样鲜美可口,另人回味无穷。不过,在吃之前,奶奶还要给每个人一张纸巾,寓意是把旧年的“屁股”擦干净,也就是不留“余帐”,吃饭时也一定要用这张纸擦手擦脸。大人们还会在吃饭时说这一年的收获和对新年的期许。推杯换盏间,笑脸盈盈,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到了饭末,大人纷纷掏出红包打算给小辈,可拿红包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首先晚辈要对长辈说一些吉祥话,对爷爷奶奶要祝他们长寿,对于爸爸妈妈要祝他们工作顺利,才能拿到红包。这样收到的红包,才算是真正收到了祝福。

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各家各户不约而同地放起了烟花。浩瀚的夜空中,烟花笑得多么璀璨,如满天的繁星闪烁。她们在夜幕中互相挤着,互相拥着,互相问好,绽出五颜六色的花火,一起迎接美好的新年。

在鞭炮声中,在烟花笑中,在友好祝福中,新的一年定会更美好,更璀璨,更幸福!

第二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

年,是365天的总括,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那么对于过年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感想呢?可以写一写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五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一)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儿,大年初一扭一扭。”不远处幼儿园孩子们欢快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唤醒儿时记忆,鼻尖略略酸涩,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烟花绽放后的烟火味儿,萦绕鼻尖,经久未散。

幼时的我,对于“年”的最初记忆是从满街的各式烟花爆竹开始的。“飞碟”“仙女棒”“陀螺”“电光花”,各式各样的小烟花,在我的眼中,是比四驱车还要有趣的玩意儿,心满意足地抱回家,欢呼雀跃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伴随着二踢脚“嘭”的一声响,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幼时,奶奶总会用面粉熬上一锅浓浓的“胶”,贴上红底黑字的春联,寄托了全家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上联,下联,横批,一点点抚平,仿佛旧年的烦恼也被一一抹去。帮着父辈们贴好春联,换上新添置的衣服,兴奋地去寻自己的玩伴,你追我赶,嬉笑打闹,妈妈声音还在身后:“小心点,别弄坏衣服”……“东南西北”“拍洋画儿”“骑马打仗”,每一项游戏都好玩极了,叫喊着,疯笑着。

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彤彤的大灯笼,年味儿十足,可爱极了。缕缕香味伴随着“滋啦”的声音不断从厨房飘出,“别野啦,回来吃饭啦”,呼啦啦一哄而散。春节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几个“硬菜”,炸丸子、红烧肉、熘鱼片、红烧鸡块,这肉香,早已安抚了我的五脏六腑。每做好一道菜,奶奶总会先夹出一点来,放在条台下香炉旁的碗里,说是要先供奉祖先,他们会保佑我们的平安。

暮色被炊烟笼上了一层薄纱,像是镶嵌在天幕里的流苏。屋里被浓浓的香味笼罩着,浓得化不开。饺子,又名交子,更岁交子,新旧交替,是年夜饭欢快的终章,既是一年的结束,又是一年的开始。胖乎乎的饺子在沸水中不停翻滚,我们一个个的都踮起脚尖往里面瞧,寻摸着,都想找到那个包了硬币的“福饺”。

吃着水果糖,磕着瓜子,剥着开心果,盼望着,期待着,零点的钟声终于敲响。“去吧”,终于得到首肯的我们,叫喊着跑出去,一样样将各种烟花小心摆出来,借奶奶递过来的一支燃香,对准“陀螺”的引线,“嗤啦”,它开始飞快地盘旋向上,“电光花”顶端冒出的烟花,四射迸开。“嘭”“嘭”“嘭”,我们抬起头,形态各异,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地展开她一张张浅黄、银白、洗绿、淡紫、青蓝、粉红的笑脸,美不胜收。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花瓣如雨,纷纷坠落,似乎触手可及。

年,是印刻在中华儿女心底最深的记忆,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红彤彤的的灯笼,白胖胖的饺子,绚烂的的烟花,共同都构成了我们集体的,“年”的记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二)

过年是那冬日里蒸腾的那团白气,过年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过年是爆竹声的万象更新,过年是对新衣服的期待。

今天妈妈赶集回来的时候买了一捆韭菜,我问我妈说:“妈妈,你买韭菜干什么呀?”妈妈说:“包饺子。”我说:“饺子有什么好吃的呀?”妈妈说:“你们呀,现在你们真是够幸福的了,在我们那个时候平常时候根本吃不到饺子。”

在我妈妈的那个年代里,每年过春节最高兴的是便是包饺子了,而吃饺子便是最好的生活了,在那个年代里白面是最宝贵的了。

妈妈那个时候,姊妹多,在平常她们穿的衣服都是最大的穿小了就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就给老三穿,他们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会有新衣服穿。

妈妈还说在她那个时候不比现在,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电视,都可以在自己家看春晚,而她们以前一个村里就有一台或两台电视,最多不超过三台,她们想看春晚的话,必须很早就要吃完饭去别人家看电视,如果去晚了就看不成了,因为会被其他人围的水泄不通。

这大概便是妈妈她们那一辈人集体过年的记忆吧!

每当快过年的时候,街道里就有了过年的气氛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出来拿着浆糊和春联,乐乐呵呵的贴春联,还有挂大红灯笼,还有妈妈给买新衣服的期待。

要说过年对我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便是我们特殊的拜年方式了,山东是文化大省,在“仪式感”营造这一块,向来都拿捏的死死的,而我们山东是全国最讲究,最丰富,最全面的。一到大年初一,我们会起得很早,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院子里放鞭炮,这劈里啪啦的响声向征着新的一年里第一天的开始,家里的老年人早早的起床,吃过饺子,穿上新衣,等待晚辈的礼拜。接着就是我们这些晚辈“拉帮结派”挨家挨户地磕头拜年,要说到我们山东的拜年方式可是独具一格、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习俗传承、礼仪之邦。山东人有自己专属的拜年方式。

这大概便是我们这些人集体过年的记忆了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者这才是过年的意义吧,跨过年关,在新一年的开端得到一些新的礼物,获得一种生活的新可能,这样才能在周而复始的一年又一年之中,真正拥有“新”的一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三)

二十五年前,新婚的我们从青藏高原青海西宁市来到珠三角岭南广东佛山,这是一次海拔落差2200米的迁徙,是一次由西北到东南距离3000公里的转移,更是大西北高原文化与南粤习俗的一次融合。这次由高到低由西到东由南到北的生活习惯大转变,首先从过年派“利是”开始。

我们刚来南粤大地不久,便逢新春佳节来临,这是我们夫妇第一次在广东过大年。

入乡随俗,初到广东的我们也学着过广式春节。首先,从形式上接轨:我们把北方叫惯了的“压岁钱”改称为“利是”,把北方装压岁钱的“红包”改称为“利是封”;其次,从内容上接轨:在北方,过年的红包要么是长辈包给晚辈,要么已经挣工资的晚辈孝敬长辈,但只要能挣工资了,基本上就收不到红包了。而在广东,给压岁钱被称为“派利是”。派,就是大派发,发放范围除了给老人和孩子,扩大到只要你高兴可以派发给任何未婚人士(无论男女无论年龄无论是否已挣钱),扩大到可以派发给保姆保安保洁,甚至于派发给过年给自己提供服务的旅店酒店服务生出租车司机,还有老板派发给员工、村长派发给村民、小区物业派发给业主等等。只要你想派,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派。派发面积大,范围广,派发金额不定。广东人似有一种说法,派出的利是越多,来年越是会发财。

当时,在我们居住的大院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孩老人,还有一群二十多还打光棍的靓仔帅哥们。过年出门只要一见面,无论碰上哪一个,我就马上派出一个利是,讨回个“恭喜发财”的吉祥祝福。大家笑容满面,其乐融融!

可是我们小两口,又不老又不小,春节过完了,竟然没收到一个红包,且这种现象还持续了好几年。终于,在某个春节过后的一天,我坚定地对老公说:“不行!我们家必须要添丁加口,改变过年收不到利是的现状!”于是,我们的造人计划正式启动并付诸实施。没想到腹中的宝宝更会配合,挑了个过年的时间降临人世!这下可好了,出生在春节,一生下来就可以“逗利是”了。亲朋好友、邻居同事派给我家襁褓中的宝宝那些“利是”,也让我尝到收利是的高兴滋味,可烦恼也接踵而来。喜的是在大过年生了个胖小子,小孩子一出生就有利是收;烦的是这回收支来了个大颠覆大逆转,从“贸易逆差”一下转到了“贸易顺差”,我们处于经济上的有利地位,这个逆转来之过猛,反而令我们一下不能适应。想想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不能占人家的便宜,不能欠人家的人情,有来无往非君子,这些教诲天天萦绕于心,让我们两口子开始有点儿惴惴不安,这么多人情应该怎么还?总不能坐等人家再生一次孩子吧!干脆摆一次满月酒,将“顺差”带来的人情收益一次性还清,图个两口子心安理得。由收利是引发的“贸易顺差”也就顺利解决!

年年岁岁节相似。有了儿子后的春节,你来我往,派利是收利是,孩子图个乐儿,大人图个吉祥的好意头。来到广东已经二十五年了,我觉得必须要给广东人派利是的好习俗点个赞。广东人派利是约定俗成,金额随意,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或百元,以讨吉利讨开心为目的,图的是平安快乐的好意头。而北方的红包基本是少则百元起步,多则千元,上不封顶,无形中增添了经济压力和人情负担,甚或闹出一些不愉快。

这几年,抢红包开始变成日常游戏,过年时家家户户的节目又增加一个时代特色。

北方的压岁钱是压住“邪祟(谐音‘岁’)”保平安的意思,而南方的利是也是“利事”或“利市”的谐音,万事大吉的意思。无论北方或南方,中国的民俗都是祈盼吉祥祈盼平安。所以,让“利是”回归到本来的意义,不攀比不计较,这样的春节才能过得快乐又祥和,顺心且喜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四)

春节,是镶嵌在每个人心中最浓厚的乡愁。无论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会如同归巢的燕,大包小包带着礼物、带着牵挂、带着乡愁回到家乡。

在我印象中,乡愁可能是红红火火的春联。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炉子边看父亲往锅里一边加面粉和水,一边搅拌成米白色的浆糊用来贴春联。父亲总会赶我去将门上已经发白的旧春联清理干净,然后我们一起换上新春联,辞旧迎新。他还特地把福字倒过来贴,取谐音意为“福到了”,可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谓贴春联,贴的便是对新春的寄语。

乡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说到新年,最无法忘却的就是赶年集了。小时候,父亲总开着他的三轮车载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我去赶年集,路上偶遇到邻里乡亲,总会热情地捎他们一程。到了集上,脚步声、吆喝声、笑声掺杂在一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大人们则忙着讨价还价、货比三家,临走时满满当当的年货已经堆满了每个人的后车厢。所谓赶年集,赶的便是对新年的期盼。

乡愁抑或是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在我们家,母亲和姐姐是准备年夜饭的主力。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响起时,饭菜的香气也弥漫开来,这时候父亲总会温上一壶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听父母讲述他们幼时的不易和如今的变化,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来要更加努力。所谓吃年夜饭,吃的便是那一抹对新时代的展望。

乡愁或许是络绎不绝的问候。大年初一,鞭炮声早早响了起来,“过年好!”一句句问候声此起彼伏,邻里近亲笑意盈盈地带着祝福进门。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不管是零食还是压岁钱,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亲人可以一个视频电话打过来互道祝福,手机微信发消息、家庭群里发红包进而成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谓拜年问候,问的便是那一份对新年新气象的祝福。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人们与家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与依恋。春节则是内心深处最久远最深刻的记忆,就像一壶陈年老酒,随着腊月的到来,节日的到来,淡淡的思乡愁绪就悄悄弥漫到眼前。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600字(五)

所有传统节日中,新年,是一家人最期盼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成为我儿时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

贴春联 穿新衣 总把新桃换旧符

记忆中的新年,是从祖辈大扫除开始的。爷爷奶奶用扫帚、掸子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并在门上贴上春联、大大的“福”字,这就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小时候,村里没有便利的网上购物,平时若想穿一件新衣服,要么去裁缝店做,要么去城区百货商场购买。所以,能够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大喜事!每到过年,妈妈总会给我置办一身新衣服,但在大年初一之前,我只能每天去看一眼、摸一下新衣服,天天数着日子,期待着把它穿上身。

舌尖上的美味 把酒话新年

快过年时,爷爷就会拿出家里蒸糕的一套工具。村上会蒸糕手艺的人并不多,所以,邻居们都会请爷爷帮忙制作。就这样,爷爷一蒸笼一蒸笼地做着糕点,而我就蹲在灶前生火,看着美味的糕点出笼,开心得不得了!如今,爷爷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一到过年,爷爷还是会蒸糕,这个仪式从未改变。

除夕之夜,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奶奶烧的家常美味。大人们斟点小酒,话一年来的人和事,小孩子给大人们一一拜年,说上吉祥话,送上祝福语,拿到压岁钱。这幸福温馨的场面不禁让人感慨:在外拼搏再辛苦,这一年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守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仪式。当大年初一零点的钟声响起,每家每户都点燃爆竹,用这种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包含着大家对于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烟花声、爆竹声,不消不散,犹如昨日之声,让我久久沉浸在美好的童年回忆里。如今,我们不需要苦苦等到新年到来之际,才实现这些物质上的愿望。我们可以每天都穿新衣,每天都吃美味的菜肴,但是已找不到儿时的那种期待与兴奋。

新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背井离乡的人们回归故里,陪着父母、陪着长辈,点燃家的温度。于我而言,新年是传承。我们不仅仅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富足。生活需要仪式感,新年更需要仪式感,只有让后辈从小在这种仪式感中成长,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第三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有哪些?一起来看看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5篇,欢迎查阅!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1

过春节的感觉是快乐的,而今年在我的家乡——浙江度过这个传统的节更能让我体会到这个春节的快乐,这要比在城市过节好玩多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的一年过去了,换来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当然少不了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全家人一齐精神抖擞地坐在电视机前一起守岁。“刘谦!是刘谦!”我大叫起来。这位魔术师深受大家喜爱,这次能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到他表演魔术算是圆了我一个梦,让2012年的春节更有意义了。

“新年快乐!红包拿来。”这是我在春节里说的最多的话。白天里,爸爸带我去许多亲朋好友家登门拜访拿红包,这就是我新年里的“小任务”。对我来说,在新年时收红包是最快乐的事。

晚上回到家,看了会电视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仿佛被春节的喜庆渲染似的,心里痒痒的,还想再制造多点快乐出来。于是我让爸爸开车到街上玩耍、买烟花。我期待着,快乐向我“奔”来。

“哇!弟弟,你看!”我兴奋地说。弟弟兴冲冲地坐到我这儿来说:“什么东西啊?……哇,是大狮子!”爸爸停下了车,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车挤进人群看“大狮子”。那“大狮子”的表演惟妙惟肖,弟弟也跟着舞动起来。爸爸问弟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弟弟挠着脑袋说:“这是大狮子啊,好厉害的。”“这才不是大狮子呢,这叫做舞狮!”我笑着说。“噢,原来是舞狮啊。”他说着脸上露出惊叹和快乐。舞狮表演完了,全场都是震耳欲聋的掌声以及回响不断的欢呼声。

接下来,我们去到了卖烟花鞭炮的小店。

我们左挑右选了很多不同的烟花,其中还买了两大箱子的大型烟花,准备回家放。开车回去时我还在幻想着烟花绽放时的美丽。

到了家,我马上催爸爸说:“爸爸!爸爸!快放烟花吧!”爸爸笑眯眯地说:“来了,来了!”“烟花来啦!”弟弟大声叫喊,我期待的烟花绽放时刻终于来了。

一个个,一桶桶五彩缤纷的烟花就在眼前绽放,我真是大饱眼福。突然天空飘扬着像一片片雪花那样的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下雪了!但这并不阻碍我们观赏烟花,而是雪夹着烟花看起来更美丽了,整个天空变得耀眼夺目。“大地开花”,“孔雀飞来”……这些烟花的名字和绽放之时的美丽我一直都记得。

这是一个快乐而印象深刻的春节。它如烟花般绚丽,不停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2

命运的转盘让我成了世界的宠儿,我降生到了这个国度——中国,让我一领她的风采。

——题记

那在骨子里流转着的熟悉气息,将冰天雪地中尘封已久的热情一并带了出来: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股红色的暖流;永不磨灭的印记中总有一道吉祥的痕迹;古老泛黄的史册中总有一段幸福的历史——你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九州上一种崇高的信仰,中国人的热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经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历史风,你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信仰中,中华的精髓——春节。

一直以来,中国人嘴上说的春节一定是一种民俗,但不知不觉中,春节已在我们心中扎根,成为了所有中国人一致的信仰。长达2080年的历史事实在告诫我们,春节是我们不可遗失的宝贵财富。春节,顾名思义,春天的节日。在经过了秋天的肃杀,冬天的沉寂,春天是一切生命重新复活的时候。仔细看,可以望见春天的迹象;行走在春节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风变得柔和了,轻轻地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声,在敲击着沉睡的大地。这就是春节,生命的节日,复活的节日。是我们中华的最至高无上的精神财富!

虽然也经历过磨难。但磨难是新生的开始,磨难是春节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机会!1928年5月7日,国民党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废除旧历,使用国历,春节改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要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人民愤怒了,这一举动为国民党敲响了丧钟!他们错了,错在不知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春节不仅仅是个节日,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中国人人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中国人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成为了民族的骨骼,国家的精髓!

在这个节日之风洋溢的季节,人们忘不了你,春节。你是中国人心中的信仰,升华到了国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灭的信念!

历史的车轮碾过泛黄的史册,存下来的就是这股节日风,民族风,国家风!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做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在除夕,外婆叫我去帮她按花印,我听了,很高兴,连忙答应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里。外婆把搓好的面粉团包上馅,交给我,我把面团放在花印板上,用手按下去,一个就做好了。做完之后,外婆拿去蒸,蒸好后,我尝了一个,真甜,真好吃啊!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

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吃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迎新春,其乐融融。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4

时光荏苒,眼看又要过新年了,但年味一点儿也不浓。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情景来,那真是记忆犹新,年味十足……

那时候,我记得每年的腊八过后,家乡的年味就渐渐地浓了起来。乡亲们便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情,孩子们更是日日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大人们会早早地到集市上扯来花布,准备给孩子们缝制一身新衣服。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只有到了新年,孩子们才能拥有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且,这身新衣服,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能穿在身上,以图个吉利。

我的母亲是位裁剪能手,我们姐弟三人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她还会做出许多花样来,比如,她会设计出样式新颖的小兜,还能用其它花布,缝成各样美观的图案,来装饰新衣服。

我兴的事情就是试穿新衣服了,因为,母亲缝制的新衣服总是那样合体。我穿上新衣服后,望着镜中的自己,心里乐滋滋的,别提有多美啦!

也就是腊月二十左右,村里的乡亲们便开始蒸白馍啦!平时,大家是不全吃白面馍的,只有到了新年,才全部换成白面馍。白面馍要蒸许多,还要蒸一些大馍,走亲戚时带上。另外,还要包一些肉包和素包等。

蒸白馍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记得,我们家蒸白馍时,还要请上几位大娘、婶子来帮忙,总是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房间里飘散着诱人的香气,那些雪白的大馍和小馍,滚落在用高粱杆编织成的“箔”上……我吃着热腾腾的新馍,感到过年真好!

接着是“炸油菜”,也就是炸丸子、炸豆腐、炸鱼块等等,村子里到处飘散着浓浓的香味……那些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油菜”,金黄灿烂,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这些“油菜”,就是过新年的美味佳肴啦!吃的时候,再配上一些白菜、芹菜、萝卜、粉条等,在锅里慢慢地炖,出锅后,盛了一大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等家里来了客人,又把这些“油菜”制作成一盘盘不同的菜肴,来招待客人。

到了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就开始煮肉啦!平时,乡亲们是很少吃肉的,也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好好地解解馋。

我记得,父亲从集市上割了一大块猪肉,并把猪肉剁成许多的小块,放进大锅内,慢慢地煮,直到把肉煮得又烂又软……阵阵肉香逸散出来,直扑人的鼻腔……母亲会把那些带着肉的骨头,分给我们吃。真香呀!我总感觉,如今的猪肉没有那时的好吃。

蒸馍、炸油菜、煮肉,这些完成后,还要炒花生、煮荸荠、熬红薯糖等。所以说,过年,大人们是最辛苦的,而最幸福的是孩子们。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中午,还要煮汤圆和饺子。下午,就要包饺子啦!这些饺子,是用来大年初一早晨煮着吃的。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题目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飞逝的光阴展开别具一格的琴谱,握住金碧辉煌的画笔别出心裁地谱写新一年的绚彩华章。和煦的春风送来祝福与希望,手捧小学冲刺阶段的接力棒,簇拥着金虎闹春慈祥老人姗姗的脚步,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天堂。金虎闹春,龙腾虎跃,清新爽朗的迎来新希望,“最美不过今宵”,除夕夜全家吃饺子比赛的记忆一直荡漾在心房。

新年的钟声犀利而又回味悠长的敲响,一家人就都如嗷嗷待哺的小鸟,飞也似的扑到年夜饭桌上,大家都如释重负般的享受着久违的闲暇。刚刚在滚烫滚烫的热水中畅游一番的饺子慢腾腾地爬出了锅,香飘万里预示着我们家要继往开来的蒸蒸日上。或许在这样庄重的场合总少不了父母和蔼、慈祥的形式主义,我肯定要按部就班的在明晃晃的电灯下振振有词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一副自信满满、众说纷纭的样子,倒也真能口若悬河,不论是入木三分还是漫无边际,都能响起期待已久的掌声。“仪式结束”,就意味着要沉甸甸地祭我们的“五脏庙”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先前低调许久的我竟也耐不住性子地与父母比赛吃钱,尽管结果是我屡战屡败。竞争最激烈的要数吃名副其实的饺子了。五口人面前缺一不可地摆上一盘儿热腾腾的饺子,大家都司空见惯地比划着妙趣横生的准备动作:体态较笨拙的爸爸蹲起马步来倒像个刚刚降生的小老虎,稍不留神就会摔得人仰马翻;妈妈与爷爷都身轻如燕,打上了一套紫气东来的太极拳,虽说是业余爱好者,但都打得有模有样;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老当益壮,她故弄玄虚的只是松松筋骨,暗中窥视的是成竹在胸,在位子上处之泰然的是我。比赛开始了,我迅速拿起筷子,如饥似渴的在盘子里倒上蒜瓣和酱油,可能在其他四位手忙脚乱、热火朝天的对手当中,只有我最有绅士风度了。

盘中熙熙攘攘的饺子马上就要举白旗投降了,我这样想着。二话不说,势如破竹的在飞进我的口腔里的饺子军队形成有力的洪涛,再看看盘中的饺子已经沦陷了半壁江山,我暗暗得意。妈妈还是本着细水长流的观念进行着细嚼慢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比赛中也只有她才能保持如此的乐观。

再看看爸爸,慌乱的手差点没把自己所剩无几的蘸料打翻,汤汤水水溅湿了衣服也顾不上擦干,他眼睛死死的盯住那一盘白白胖胖的饺子,双腿似乎在兴奋的加油助威,在桌底尽情的跳着踢踏舞,上身随着吃饺子的韵律上蹿下跳,真不知道他是在比赛吃饺子还是在参加百米赛跑。回身看看爷爷奶奶,落落大方的为断断续续的饺子送行。每一个人都在为荣誉而战,但每个人似乎都想组成一个摇滚乐团。

比赛结束,最终是妈妈实现了大翻盘,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她把握住机会,成功登顶……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愿我们在从容中收获硕果累累的新年,让美好的回忆同我们一起续写崭新的诗篇。

第四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

这是一个快乐而印象深刻的春节。它如烟花般绚丽,不停地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化为我们不可遗忘的记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五篇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篇一

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的年画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春节供奉的家谱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篇二

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爆竹声;跟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春节悄然而至。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清脆的门铃声急匆匆地响了起来,我打开门,原来是表姐她们回来过春节啦!外婆和外公可勤快了!忙着往桌子上搁饺子皮、碎肉馅,还端来一碗清水,桌上还放着一块一元硬币,好奇的表弟不解地问:“外婆,这是要干什么呀?”“包饺子——”外婆一边忙一边悠悠地说。“包饺子,我也要包!”表弟显得异常兴奋,“我也要包,我们也要包!”我、表哥和表姐也不甘示弱。开始包了,只见外婆捏起一张饺子皮,托在手心里,拿起筷子,加了点儿肉,蘸一些清水,左手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诞生了。我心里想:这对我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嘛!我笨手笨脚地也捏起来一张饺子皮,饺子皮冰凉冰凉的,真舒服!接着用筷子加了一大坨肉塞在白嫩嫩的饺子皮上,蘸了些清水,顺手一捏,肉馅儿好像硬是要和我作对似的,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我是第一次包饺子,见如此情景,先是呆住了,第二反应便是赶紧去捏,捏好了这边,可那边又破了,我又去捏那儿,捏好了那儿,可这边又破了,好几个来回后,我急得满头大汗,有点儿不知所措了,一抹脸,抬起头正想去请教外婆,大家哄堂大笑——原来我变成大花脸了。

在院子里修剪花枝的舅舅听见了,也闻讯赶来。我原以为他包饺子的技术比我好不了多少,可后来便完全打消了这种念头。舅舅可是个包饺子高手,他一下就包了三四个饺子。我不服气,捏起一张饺子皮,夹了一大坨肉馅,蘸了些清水,一边包一边大声喊:“我要超过舅舅的本事——”大话还没说完,肉馅又一股脑冒了才出来,惹得大家又是一阵笑声!“哦,瞧我这记性!忘了上硬币!”外婆小孩似的拍着脑袋调皮地说道。说着,她左手托皮,右手夹馅,顺便把硬币放入馅内,表弟歪着小脑袋,调皮地问道:“外婆,为什么要在饺子馅里放硬币呢?”“你们不知道,谁呀要是吃到这有硬币的饺子,谁今年就要走红运、发大财啦!”外婆一边神秘地说着,一边慈祥地看着我们这群调皮的小孩。

“开吃喽!开吃喽!”外公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来到桌前,我们这几个调皮的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抢着饺子,都想吃到那个放有硬币的饺子,都想走红运、发大财。“咣啷”一声,表姐的嘴里吐出来一枚硬币,使我、表哥和表弟的下巴差点儿碰到桌子,“呵呵!倩芝今年要走红运、发大财喽!”外婆还是悠悠地说,全家人都乐呵呵地笑了起来,笑声飞出了窗外,越飞越远……

春节生活使我难忘,是我人生记忆中的美好宝石,在我走过的、平坦而又有时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闪闪发光。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篇三

小时候的春节,长大后的春节,在我的记忆中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人们还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鱼、有的杀鸡,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红色节日的盛装,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中国结;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对联、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个个俏姑娘,祖国各地,沉浸在一遍喜庆之中。

妈妈告诉我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道菜是最有寓意的,一道是红烧鱼,预示着我们今后生活红红火火、年年有余;还有一道是肉圆,预示着一家人吉祥美好、富贵团圆。全家老少围在大圆桌上,边吃边互相道贺祝福,干脆响亮的酒杯互碰声,蕴含着来年的事业能兴旺发达。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生活会美好灿烂。吃年夜饭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绵一片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缠着爸爸陪我去放鞭炮。我们拿着精心挑选的烟花朝屋外走去,我们来到一个空旷的地带,那里早就有人在放了。我拿着自己买的鞭炮,我把它立好在地上,先打燃打火机,然后我蹲下点燃它,我就捂住耳朵飞快地向安全地带跑去。当我跑到安全地带时,它已经疯狂地旋转起来,最后“轰”地一声响起来。

然后我又拿了一个又长又细的神鞭。我拿着安全的那一头,我伸长着手臂请爸爸帮我点燃另一头,我看着神鞭放出金灿灿的星火向周围放出,我不由自主地在原地转起圈来。那些星火像一条龙不停地围着我转。同时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

这天晚上到处是烟花爆竹声;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欢笑声,烟花爆竹声彻夜不绝。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篇四

好像是腊月十九,家里要大扫除,长棍子绑上小扫把,清扫屋顶、天窗,以及各种平时触及不到的所在,屋里尘土飞扬。大木盆里泡上床单、被面子、被里子,妈妈们的双手被凉水泡得红通通的。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会在厨房灶台的角落里放一碗粮食,上头插着一小把檀香,袅袅升起怪怪的香味。大人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汇报这一年的日子光景。

年二十七八,开始和面蒸馒头,做好的馒头点上红红绿绿的梅花,上锅蒸得热气腾腾,一直都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提前蒸那么多馒头,害得全家要吃好多天。也是这几天,大人带着全家老小去澡堂洗澡,澡堂子里那个挤呀,真的会连站着穿衣的地方都没有。

到了年三十,上午妈妈抟丸子,先摊好煎饼、切碎,煮熟的肉剁碎,葱白蒜白、生姜大料,搅拌出丸子馅儿特有的香味,一个个丸子在手里抟好,再放到竹匾子里滚上淀粉,中午抟好的丸子下到开水锅里凝住,汆丸子的水留着烧汤,加入花生米、肉末、千张、香菜,煮出一锅无比美味的汤,全家就吃这个。忙完午饭,下午妈妈们早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炖了一锅肉,孩子们跑过来,妈妈会递一块到嘴里,我到现在都觉得稍微腌过的肉煮熟了不用再炒,是最好吃的。家里的男人们要准备好纸钱去上坟,黄裱纸裁成小方块,一叠一叠,在膝盖上捻开,团团的,锯齿花边。田野里成群结队的人各自往自家的墓地去,空气里飘散着上坟时燃放鞭炮的烟火味道。年夜饭一般天还没黑就开始了,鱼和肉是一定要有的,满满一桌子,可以尽情吃,平时没肉吃的我们恨不得能像狗熊那样多吃一点储存着。年夜饭罢,大人洗洗刷刷,腾出锅灶来炒瓜子花生,孩子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灯笼,把蜡烛放在火上烤一烤,插到灯笼底座的铁钉上,再小心地放好灯笼外罩。提着灯笼走路很有趣,小心翼翼的,一团团的灯笼聚在村里最大的空地上,叽叽喳喳的小孩子的欢笑声,噼里啪啦蜡烛燃烧的声音,蜡烛油的气味,一不小心,蜡烛倒了,点燃了纸灯笼,提灯笼的孩子会一阵尖叫,无限伤心。没有电视,回到家,全家人一起围着包饺子,说说笑笑,记得那时最怕父亲要我们自己总结汇报这一年的学习成绩,觉得过年非要说这个特别煞风景。熬到上下眼皮打架,就上床睡觉,一边还舍不得,觉得年三十的每一分一刻都那么让人流连。

年初一早晨,不许睡懒觉,天一亮父母就催着我们起床,放鞭炮,按年龄顺序给父母磕头,领压岁钱,然后煮饺子下汤圆吃饭,父亲手巧,用小竹片给我们姐弟每人都刻一把两开叉的小叉子,吃饺子汤圆都好用。早饭后,老少爷们姑娘媳妇小孩子都按辈份相约了去各家拜年,从村里最年长的辈分最高的人家开始,小孩子一般进了长辈家跪下就磕头,长辈们不管平时多严肃的这会子都会慈祥地拉起孩子,塞给一大把花生瓜子小糖,乱纷纷的拜年一直持续到午饭。下午是可以自由活动的,男人们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妇女们三五成群嗑瓜子闲聊,小孩子自然各处疯闹,男孩子每人手里一把小鞭炮,一个个拆了零放,这里那里的,突然一声爆响,吓得魂都要散了,这是过年期间唯一不招人喜欢的地方。这一天无论谁家都不干活,不动剪刀,不动扫把,几乎也不怎么做饭,都是热一热年三十的剩饭菜。这是全民放松消闲的日子。

年初二要走亲戚,自然先去姥姥家,给姥姥舅舅们拜年,还是磕头给红包,大吃大喝的一天。到了这天晚上,心里就特别难过,盼望许久的无比快乐的年还是这样就给过完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700字征文篇五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守夜,大年初一的拜年,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快到春节了,我们身边到处都有了年味儿。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上了“福”字儿、春联,挂上了灯笼、彩带,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爷爷负责购年货,奶奶则在家里打扫卫生。

这天,我和爷爷去超市买年货了。

一进超市门,嗬,这场面真热闹啊!可以用“人声鼎沸”、“摩肩擦踵”来形容了。我和爷爷买完了东西,就赶快回家了。

晚上,我们算了算账。收获挺多的,但是钱也没少花。

过了一天,我和爷爷又去大集买鞭炮。看来这里的人也不少啊,熙熙攘攘的。

我们来到了一个卖鞭炮的小摊上,我对爷爷说:“爷爷,今年我们这里的雾霾这么严重,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少买一点儿鞭炮吧!”“好啊!”爷爷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愉快的回家了。

终于到了除夕夜,爸爸妈妈都回来了。我们吃起了年夜饭。不知为什么,这顿饭我吃得格外香,可能是因为过年的原因吧。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全家都下楼去放鞭炮了。我拿出鞭炮,爸爸把它点着了,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回家了。

上了楼,我急忙打开电视,看春晚喽!就这样,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地度过了一个晚上……

大年初一,我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服,给爷爷奶奶磕头要压岁钱。爷爷奶奶给了我五百元,弟弟也一样。然后,就陆陆续续地有人来我们家拜年,我的爸爸妈妈也出门走亲串友,给别人拜年。一年来,人们借这个机会互相拜年、相互祝福,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春节印象,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完。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第五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初中优秀征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初中优秀征文1

过年喽!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我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可以放美丽又刺激的烟花,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耍,而最振奋人心的还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并且一边吃一边可以观看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

除夕夜这天,我们全家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漂漂亮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好吃的食品,准备到外婆家大吃一顿。一整天,我们家忙得不可开交,浓浓的`节日气氛一直在我们家上空盘旋着!

傍晚,我跟随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外婆家,手里拎着一大袋我最爱吃的食品,有香辣的烤鸡翅,有清淡可口的春卷,还有香喷喷的豆腐块……看着这些食品,我的口水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不久妈妈帮外婆摆好了一桌的美味菜肴,一家人开始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品尝着热腾腾的菜,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吃完年夜饭,我们悠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天空中,马路上,到处响起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随处可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映红了路人的笑脸。

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烟花,拉着爸爸在门口放起来,只见次第绽放的烟花真漂亮,有的像一只绚丽多彩的孔雀,有的像一颗颗美丽的蓝宝石放出蓝幽幽的光,还有的像一株株在天空中绽放的银树……火树银花,真美啊!我们全家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直到最后一缕焰火直入云霄,我才回过神来!

看着满天的烟花,我刚依依不舍地走进客厅,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晚会真是精彩极了!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有清脆悦耳的歌曲。还有让人如痴如醉的舞蹈……

夜深了,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梦见了明年的除夕夜也像今年一样,快乐幸福,让人回味无穷!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初中优秀征文2

我坐上回老家的车,望着路边的田野,一股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大年初一的早晨,一声声鞭炮声把我吵醒。吃过早饭,父亲便整好仪表,与邻居们一起去拜年,到每家每户献上自己的祝福。女人们在家忙碌起来,既要招待客人,又要准备一会儿的食材。母亲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常常与客人聊天,说着一件件趣事。

客人一走,又进去忙碌了。临近结束,父亲往神台上摆了两根蜡烛,一个鸡头,一碗饭,一块又大又白的`豆腐。我倍感疑惑的问“为什么?”父亲摸了摸头说“神仙也要好好吃饭,我们不能这么自私。”

到了中午,姑姑们都来了,与父母拜个年。互相拿出来那一个个的引人注目的红包,笑着递给了一个个孩子。孩子们拿到红包,兴奋极了,急忙打开那让人兴奋的红包,数着一个一张张诱人的红票子,那场面不禁让人赞叹。

发完压岁钱,姑姑们便去厨房帮母亲做饭,男人们坐在门前聊着天,我们一帮孩子拿着鞭炮到处乱点,互相追逐。形成了一副热闹的场面。

午饭上,菜的种类很丰富,桌子上也放着各种饮料啤酒供人挑选。而在外打拼的人们需要吃一点猪头肉和尾巴,因为这象征着做事有头有尾。我们边吃边说,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小孩子光挑菜不吃饭,不一会儿就吃饱了,又去一边玩了。

午饭后,我们去大姑家。紧接着,是二姑……我有五个姑姑,上次过年我吃了不同手艺做的饭菜,香甜美味……

虽然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我家家乡,过年还是那么有趣。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初中优秀征文3

20xx年已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们期盼已久的20xx年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普天同庆的中国农历新年来临的时刻,我们称之为“春节”。在新春也就是新年里,家家户户要贴春联,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祝福的话语。你们猜春联里的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因为福“倒”与福到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除夕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各种香喷喷、热腾腾的美味佳肴轮番上阵,“轰炸”着我的食欲。饱餐过后,我们又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中央电视台给全国人民献上的“春节晚会大餐”。春晚对我和弟弟的吸引力不大,我俩闹着要去放炮,可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给我们的回答是“不”。但是经过我俩的软磨硬泡、苦苦哀求,终于同意我们去放炮了。提着花炮,循着鞭炮声,我俩来到了小区大门口。大门口有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在放炮,我们也加入了进去。我一会儿放喷花的。一会儿放朝天炸响的。五颜六色的火花映着我们的笑脸,鞭炮声混合着我们的笑声,真是好玩了。突然,噼里啪啦几声巨响,我们的眼光都投向了左边,看到一个年龄很小的小孩在放那么大的鞭炮,我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佩服他的胆量。

夜空被我们的烟花渲染地五彩斑斓,很是好看。时间象行云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已经十点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只用说几句祝福的话,红包就到手了,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这就是我对春节最美好的记忆,期待下个春节早日到来。

下载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最终五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那要怎么写好征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年中国人......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作文800字(五篇)

    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春节眨眼间就过去了,只是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作文800字要怎么写才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作文800字怎么写吧!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

    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秀[5篇]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范文模版]

    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这意味着记忆相册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将会记录我们在金牛年里的所有美好时光!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有哪些?一起来看看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700字[共五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怎么写写?窗外“噼噼啪啪”地响了起来,一阵阵的鞭炮声响个不停,耀眼的火花划过天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一朵朵是那样的美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素材(汇编)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怎么写?满溢着喜庆和温暖的春节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过年的日子,全球的中华儿女都会记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秀作文五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开始了,春节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我们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更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

    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初中征文[五篇范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过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