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推荐阅读)

时间:2020-03-05 16: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

第一篇: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

疫情来临时,肩上的责任和入警时的铮铮誓言,让全市数千名民警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他们守一道卡,护一城人;他们迎难而上,通宵达旦;他们心中有责,不言后退。在抗击疫情最前沿,处处有他们温暖而坚定的身影。那你知道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3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1

岁末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不断蔓延,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安徽省枞阳县交警大队三中队作为一线警力,依据上级文件的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启动勤务模式一级响应机制,全体队员发扬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连续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坚守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2020年1月月26日,经上级机关部署要求,横埠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卡点正式启动。三中队接到命令后,中队负责人立即召开党小组会议,制定严密细致的工作方案,抽调6名民辅警据点疫情防控卡点,24小时轮流值班,配合一线交通运输、卫健部门对每一辆预备进入的车辆及车内人员,进行逐一排查、体温测量、询问核录、登记,非铜陵籍车辆劝返,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实现疫情防控无死角,全覆盖。其余人员除事故班组人员外,负责每日对镇区道路、103省道、320省道进行排查管控,认真研判摸排在道路上停放的湖北籍号牌车辆,主动担当作为,实施联防联控,最大限度的减少隐患。民警鲍冬冬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提供口罩、酒精等物品,确保一线执勤民辅警自身防护。

大年三十起,中队长吴鄂兵值班至今,一天未休,履职尽责,日夜奋战在一线,哪里有危急任务就带队赶到哪里。他常说“当抗击疫情的号角吹响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且是中队负责人,奔赴抗“疫”前线的脚步刻不容缓”。正是他的精神面貌鼓舞着中队所有执勤人员。

疫情当前,不分警种。随着肺炎疫情防控再部署,中队指导员吴文剑、副队长张国超均以党员为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轮流带队前往横埠安逸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进行安全保卫工作,对隔离点各出入口通道设岗值守8小时。

章永铭,中队老辅警,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时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自疫情发生以来,他被安排据点横埠高速收费站疫情防控卡点,不管白天、黑夜,随呼随到,从来没有说一声苦,他那负重前行的精神,在抗“疫”中彰显的淋漓尽致!

胡检检,中队辅警,他父亲因患病需定期前往医院做化疗,但接到工作安排后便打电话对妻子说:“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我父亲和孩子就拜托你照顾了,若有什么事,电话联系”。说完就匆匆投入到卡口防控工作中,也顾不上帮妻子分担家里的重担,将这份担心与思念藏在心里,工作中不畏惧、不退缩。

方益,中队辅警,他放弃与家人团聚,全力投入到阻击疫情一线,严格排查每一辆车。一天晚上值大夜班,下着小雨,夜里温度低,最终发烧感冒,队长知道他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让他尽快就医休息,而他却是买了一盒感冒药吃了,然后立刻返回到岗位上继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向队长汇报说“现在正是国家,人民需要我的时候,轻伤不下火线,我一定完成这艰巨的任务!”为了坚守执勤岗位,吃泡面更是家常便饭,只为心中那一份使命!

久逢严冬,必迎暖春。中队全体民辅警立志将以更坚强的意志、更严密的措施、更有力的行动,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当好疫情防控的先锋突击队!

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2

深夜11时 等晚饭的他累得睡着了

近日,石狮公安局官方微博晒出了一张照片:一位民警坐在单位的沙发上睡着了。那是1月28日23时许,从抗击疫情一线返回的民警卢维乐,泡了碗泡面当晚饭,在等泡面的时候他却累得睡着了……

卢维乐是治安大队的民警,负责全市大型活动安保、保安监管、内部安全保卫、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1月底,石狮市公安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具体的协调和部署方案制定落在已连续上班12天的卢维乐身上。他外出协调、勘察、指导多个隔离场所的安防建设和防控措施,回单位收集数据写材料,还要分身处理日常业务,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注意身体,做好防护……”电话打不通、微信没回话,既心疼又理解他的妻子只能一次次地留言叮嘱道。

又是一个加班的夜晚,卢维乐接到某隔离点的求助电话后,又直奔一线。而家人的担心,正是源自民警们与疫情近乎零距离的接触。正月初四,与一确诊病人接触过的快递小哥被隔离观察了,他担心收入减少,年迈多病的父母经济压力会加重,留观一天后出现了较大情绪。卢维乐等人身穿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与小哥面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连夜请来他的老板和父母协助,终于使快递小哥放下思想包袱。“疫情就是命令,也没办法去想这个存不存在危险性,毕竟这是本职工作。”卢维乐淡然地说。

案件双方有疫区背景 他也义无反顾

勘查现场、做笔录、抓捕、审讯……最近,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时,陈兴南格外注重自身的卫生防护。尽管如此,在案件办理告一段落后,他还是默默地在单位宿舍自我隔离观察起来。

陈兴南是泉港公安分局涂岭派出所的一名年轻民警,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无论是数据研判、人员摸排还是涉疫情违法犯罪打击,他都积极参与。2月1日清晨6时多,已值班十几个小时的他被一个报警电话惊醒。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均是1月中旬回泉的武汉返乡人员,尚在隔离观察期的两人于1月31日晚私自外出。报警的是女方,男方已逃离现场。来不及多想,他戴好口罩,和其他警种的同事一起赶往现场。抓捕、审讯、辨认现场、带嫌疑人体检……办案中,陈兴南尽可能让其他同事减少与案件双方当事人的接触,以确保安全。连续作战三天两夜后,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2月4日,案件双方当事人隔离期满,未出现身体异常。陈兴南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告诉家人这十几天不归家的实情。

5岁儿子多次发来视频 都被他和妻子拒接

近日的一个下午,德化县一酒店,德化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的民警陈文聪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来这里了。他和同事再次对这里进行检查,一再叮嘱负责人,如果有重点人员入住一定要及时向他报告。制定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填报相关报表、核查相关数据,排查走访全县的娱乐场所和旅馆,他已20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了[lizhigushi.com]。

妻子婷婷是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匆匆回家,两天后又赶回福州。“我俩见面的时间真的很少,我的工作忙,她也一直牵挂她的病人。”言语之间,听不出陈文聪有一点抱怨,“我们夫妻都是党员,都觉得这个时候就应该上。”

夜深了,陈文聪和同事还在排查和走访的路上。5岁的儿子多次发来视频通话,都被他拒绝了。“他就是问我或他妈妈什么时候回去,过一会儿他自己会去睡觉的。”陈文聪和妻子对儿子的“套路”已经了如指掌。

24小时不间断 他们轮流守护卡口

凌晨1时许,气温降至5℃,国道324线辋川段路面静寂无声。“你先去休息会儿,年轻人需要充足的睡眠,这里我来!我撑得住!”惠安交警大队的中队长骆景洪轻轻拍了拍执勤人员小林的肩。

为阻击疫情的扩散传播,骆景洪所在的东桥交警中队先后被安排执守惠东高速出口、国道324线辋川坪埔路口。正月初五以来,联合执勤卡点24小时运作,为发挥带头作用,骆景洪每天在卡点带班12小时,在中队带班12个小时。

每天24小时值班不间断,铁人也难以做到。骆景洪便和中队指导员林铭钊约好,谁轮到中队带班,得空时赶紧休息一下。有一天,林铭钊买了些菜,送到家门口,却不敢进屋,放下东西就返回中队。“我们每天在路面检测车辆约700辆、人员八九百人,这个时候不进门,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任。”回到中队,林铭钊与骆景洪一说,两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忍不住眼眶发红。2月17日下午,接县里相关通知,国道324线辋川坪埔路口检查卡点撤除,骆景洪仍不敢放松,马上带领着中队队员转向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保障工作中。

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3

十七年前,他勇担使命,日夜坚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十七年后,他依旧不忘初心,义无反顾投身防疫一线的战场。他就是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沙坪派出所民警--张英洪。彝族,现年43岁,中共党员,1997年8月参加工作,1999年1月以来一直在公安派出所工作,在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自己的青春。

从抗击非典到抗击疫情 他的坚毅勇敢始终未变

2003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了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非典”肺炎,一场充满无声硝烟的战斗打响了。在抗击“非典”中,张英洪同志勇担使命,日夜坚守,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十七年过去了,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他把“抗击非典精神”带到了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家园。经历了两次肺炎疫情的张英洪,在防疫工作中,显得更沉着冷静。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张英洪不忘初心,守岗位葆本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新冠肺炎肆虐蔓延 他不退缩冲锋在前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张英洪同志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坚守工作岗位,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他冲锋在前。在处警中,作为带班民警的张英洪站在队伍前面,积极主动与老百姓沟通,做好群众解释工作,妥善处置一例例警情。

张英洪接110转警:“原沙坪茶厂有彝族同胞聚集奔丧,请前往处置。”他立即带领民辅警到达现场。他讲彝语,拉家常,耐心向奔丧群众宣讲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员不聚集的规定,成功劝返奔丧人员60余人,截至目前,他参与劝散奔丧3起。这只是他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疫情期间,类似这样的警情还有很多。他从未抱怨,从未讲过一句苦、一声累。他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疫情当前,我们不退,”带给年轻同事满满的正能量。

舍小家为大家 夫妻并肩作战

在这场防疫战中,张英洪夫妻双双忙碌在一线,妻子是峨边一名乡干部,她主动担当,投入到觉莫乡入户防疫宣传工作中。挨家挨户摸排县外返乡人员,及时劝返外来人员,协调购买防疫物资。每日忙碌的工作使他们无法陪伴在外读书难得回家的孩子的身边。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没有怨言、没有退怯,16岁的儿子也十分理解父母,全力支持父母工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并肩战疫,相互鼓励,诠释了什么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二十一年坚守岗位 是工作亦是责任

张英洪热血赤诚,在公安派出所工作21年,他怀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满腔热血,以扎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各项工作任务中。他说,“人民警察就应该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要把老百姓放在心里。”“我是母亲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他们是父母,他们也是儿女,此时此刻,他们更是防疫一线上的“最美逆行者”。不论是十七年前还是十七年后,他们依然选择冲锋一线,他们的身影是防疫路上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第二篇: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5篇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一

金银潭医院里的白玉兰开花了,张言说,她有点想念上海的风景了。“昨天我们病区有7个人出院了,期待3月底可以回家。”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外科主管护师张言是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在武汉的一个多月,感到过无力和恐惧,却在一个又一个治愈出院的病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说,只要继续努力,“春暖花开就在不远的明天等候着”。

回忆起这件事,张言用了“悲伤”两个字。2月9日、10日,在她负责护理的病区,三位重症病人相继离世。“这边还在抢救,那边血氧一下就不好了,根本来不及反应,两条生命就没了。”金银潭医院南二病区20床、22床两位老爷爷是张言接手前就已入住的病人,看着他们的病情一点点加重,最后同一天不治身亡;没想到的是,20床消毒完新收进的病患第二天也“走”了,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恐惧。

恐惧,是因为刚到病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没想到病情发展如此凶险;无力,是因为在与病患的接触过程中,强烈地感受了到他们的“求生欲”,却最终无能为力。

“我还记得帮老爷爷用微信和他们熟识的外界医生朋友联系的画面,一点点打字告知他们目前的情况,拍下目前的治疗用药和使用的仪器。”虽然心里知道,金银潭医院已经是新冠肺炎治愈率比较高的医疗机构了,但张言说,她非常理解他们希望向外界伸出的橄榄枝能得到回馈的渴求。

有时候,生命的流逝就在一瞬间,甚至来不及好好道别。“我们接手的时候,两位老爷爷基本已经不能自理,平日个人护理、打开水、喂饭都是我们在负责,相处的时间也比较长。你知道,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治的病患遗体会直接联系送往殡仪馆,家人无法好好送别。”张言的声音里透着沉重,这样的离别,让悲伤逆流成河。

另一种离别,却让张言振奋且期待,她说这是“浴火重生”。

张言会留意到沈俊毅,是因为在众多病患中,他非常年轻却明显消沉。“他是我们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他老婆送他进来的时候,情况不是很好,一直高热39.5度以上,只能强行药物降温。每次看到他皱着眉头郁郁寡欢的样子,我们都暗暗着急。”

接下去的几周时间里,张言和同事们一有空就会跑到沈俊毅身边,陪他聊聊天,一起给他加油鼓劲,叮嘱他认真吃药治疗,鼓励他一步步脱氧、学会自己调节呼吸频率……“看着他一天天好转,脸上重新浮现笑容,慢慢地开始和我们聊他的生活,聊他的工作,聊武汉的美景和美食,希望的种子一点点发芽并茁壮着。”那段时间,希望是病房里的奢侈品,无比珍贵。

2月14日,情人节,沈俊毅出院了。这天张言不在岗位上,但她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出院的时候,我正好下夜班不在医院,他特地联系了同事,加了我的微信,向我传达这个喜讯,看着他微信里一字一句报平安的话语,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张言说,沈俊毅是她在武汉第一个全程护理治愈出院的病患,虽然没有亲自送他出院有点遗憾,但收到他发来的信息时,自己心里非常振奋,“我们一起聊武大的樱花,户部巷的小吃,他说明年欢迎我们再到武汉,他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去看武汉的美景,吃正宗的武汉小吃。”

一个多月,张言已经习惯了在武汉的工作节奏,在这里除了“防护服重点儿”没什么不同。“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连日来,病死率的下降,治愈率、出院率的提升,让张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做好防护,没什么好怕的!”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二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三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尽管疫情肆虐江城,尽管黄鹤楼笼罩乌云,但我们依然相信,太阳一定会升起!”

昨天,一首由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大舞台国际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出品的抗疫歌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在腾讯视频、好看视频和西瓜视频等各大网络媒体上线后即迅速被转发,引起热议。新浪微博上,《四月去武大看樱花》一个小时达到过万阅读,朋友圈有近百条转发。

“早晨出门的时候,我看到门前的樱花已经开放,它告诉我们,冬天已过去,春天来了,我想大家期待的那一天不会太远。”3月6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回答“武汉什么时候解禁?”时这样回答道。

丁向阳这一席话道出《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火了原因:期待武汉封城解禁,期待抗疫取得全面胜利,全国人民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能够自由出行(去武大看樱花),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军医,这次抗疫没有机会去前线,我们在后方要为抗疫加油鼓劲,文艺抗疫。”歌词作者、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创始人涂建设如是说。据涂建设介绍,在《四月去武大看樱花》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中,从作词、谱曲、演唱、制作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鼓励和支持,这其中,有在武汉的老师、同学、战友,还有许多从未谋面的全国各地写手、歌手和音乐人。其中最令他感动的是原武汉大学学生合唱团团长李泉和上海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雷撼,他们不但亲自参与了这首歌的隔空录唱,还动员了校友和小伙伴们参与。

文艺抗疫,是位于“演艺大世界”的上海人民大舞台自疫情防控以来一直的行动。抗疫期间,人民大舞台的万众编剧上线了五部抗疫广播剧,受到了听众的好评。

这次参与抗疫歌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的制作,上海人民大舞台合唱团的团员们全部公益行动,男声主唱余争平是中央电视台军旅歌曲大赛金奖获得者,女声主唱李杰曾经随团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过新年音乐会演出。他们都是戴着口罩出门参加公益演唱录制的……

“真的很感动,这么多歌手、音乐人和网友都义务参加这首歌的制作,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他们让我看到了人性发光的一面,让我受到了教育。”《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统筹、90后推么推文化传媒音像部小编欧阳丹感慨的说。

“这歌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劲!”

“这个MV听得我浑身充满力量!”

“身在武汉的我,这首歌既让我泪流满面,又让我感到温暖和充满信心,我期待着大家能来武汉……”

“做着社区防疫工作,又参与了公益歌曲的制作,这个春天有点忙,只为每个人心中的樱花都能绽放……”

“一首歌温暖一座城,每个音符都是不能复制的感动,愿这一段段旋律,能凝聚一座城的信念,集合整个中国的力量,鼓舞士气、形成合力,全力以赴、众志成城。”

网络上、微信群、朋友圈许许多多的留言,与其说是对《四月去武大看樱花》的赞誉,不如说传递了一个共同心愿:苦疫久矣,抗疫必胜!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四

集结队伍驰援武汉疫区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03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五

2月9日凌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护士长刘涛随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已派出24名医护人员在武汉支援抗疫。

战役已经打响,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太原市卫健委紧急通知的第一时间,中辐院附属医院立即动员,内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申请书、请战书、决心书纷纷送到医院领导手中,坚决要求到防疫第一线参战,“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共青团员”……请批准让我上,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大家的请战要求,附属医院决定,选派共产党员、曾参与2003年抗非典战役、护理技术精湛的内科护士长刘涛同志出战。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刘涛同志领到任务后,没有迟疑,立即开始整理行装,准备驰援武汉。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刘涛同志即将出征之际,院党委书记王志恒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刘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叮嘱刘涛同志坚守职责、不辱使命,坚定信心、沉着应战,保护自己、早日凯旋。刘涛同志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请大家放心!

刘涛的家人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认为在疫情面前,一线比我们更需要她。希望她能够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安全回来,我们在家等她。

附属医院领导、内科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刘涛的爱人、哥哥、女儿前往机场为她送行!

面对疫情,她毫不犹豫去选择当一名逆行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她无私无畏、勇敢前行,令我们每一个人肃然起敬!

据悉,刘涛已平安抵达武汉,将前往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第三篇: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4篇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一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县城采购,上午9点前各户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给大家代买。”*月*日一大早,武邑县龙店镇刘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刘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

疫情发生以来,该村全体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村口设立了检查岗,对进村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消毒。刘延磊还每天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识。党员干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刘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帐篷,为24小时轮岗值守检查口的志愿者挡风御寒;村民刘福全将自家的电线拉到了检查站,免费为检查站提供照明……

人员出不去,时间长了,生活所需的物资怎么保障?以前村民采买东西,都是到龙店镇大集上去买,现在镇上的集市停了,大家要买生活必需品就只能跑到10公里外的县城才行。

关键时刻,刘延磊担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买任务,他让村民把要买的蔬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微信发到他的手机上。全村30多户,这家要买茄子,那家要买蒜薹,几十条信息发过来,他一一统计好,每隔三五天,便带着村里的志愿者刘红然、刘宏伟、刘梦德往县城跑采购。

“上午9点多出发,一次大概要买将近12辆购物车的东西,下午1点多才能回村!”刘延磊说,因为采购的东西多,每次大家都顾不上吃午饭,“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二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迈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个重症病人,已有***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月*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轻症变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杜荣辉认为,阻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刚进医院时往往缺氧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对其进行氧疗。”杜荣辉说,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疗以后,其血氧饱和度可能会达到**%,正常人基本上是**%左右,但当病人要进行喝水、上厕所,或者洗发、洗脸等行为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就会掉到**%或**%,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影响他的心脏、肝脏、肺等器官,导致病情恶化。而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忽略。

杜荣辉提醒,对病人要勤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尽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同时,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要抓好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离点,把轻症病人送到方舱医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点医院,避免病人因到处寻找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

“对病人的评估要提前,在病人处于轻症的时候,就要筛查出那些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并进行提前干预。”康焰表示,目前没有一种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病毒最终被消灭,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我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机体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功能尤为重要。对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循环功能支持等,目的就是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病人的免疫功能稳定,从而让病人能够渡过危机。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

“我和你妈妈都不需要你担心,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你不能倒下啊,要搞好工作啊……”每次打电话,余亭的父亲总会这样反复叮嘱他。

从去年*月*日到现在,余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平均每天要工作***个小时以上,没休息过一天、没回过家。由于长时间绷着弦,随时准备收治病人,余亭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有时候自己在回答一些问题时会反应不过来。”他的妻子是金银潭医院的一名护士,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夫妻二人除了在电梯里偶遇时会当面说几句话外,平时基本都是靠电话或视频来沟通。

其实,像余亭一样,大量医务人员都在承受着压力。“病房里的床位住得满满当当,每个病人我们都会耐心救治。”余亭说,他们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出来时经常会全身湿透。有的医生护士住在值班室,有的住在附近酒店,以便在有紧急任务时能迅速集结。这段时间,余亭经常会给病区里的医生护士们加油鼓劲:“我们身体上都很疲惫,但是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杜荣辉告诉记者,她从*月*日开始就一直在肺科医院里救治病人,没有休息过,现在是战“疫”状态,医护人员就算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全民参与,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她说。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三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

*月*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后,潘世国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下次集中去镇上买。说完,潘世国又赶去下一户村民家里送东西。

疫情防控期间,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为潘世国的工作常态。

现年57岁的潘世国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淘沟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月*日,潘世国正在十堰市顾家岗社区的儿子家里过春节,突然收到工作群里发布的紧急通知:“请同志们明天尽快返回驻点扶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国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装就出发。

“这里离白桑关镇驻点扶贫村有90多公里,外面还下着雪,没有车辆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儿子都在劝说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国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妻子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月*日,潘世国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饭就出发。夫妻俩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点终于赶到了位于集镇上的家里,此时距离驻村帮扶点还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经过简单休整,上午11点,潘世国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经过了6道登记和测温点。下午1点钟,他终于赶到了淘沟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个小时。

如今在淘沟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购生活用品,他还要摸排村民的发热情况,负责值班,巡回宣传,上门劝导。“现在大家都在一线辛苦奋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国说。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四

“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月*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月*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元宵节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

第四篇: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5篇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1

2020年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当时,我第一时间就跑到办公室去找他。他微笑地看着我,平静地说:“你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忙,所以彼此都没通知对方就报了名。我是党员又是搞呼吸的,冲到前线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是医务人员,应不忘医者初心,治病救人,义不容辞。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李材忠到达前线后给妻子周仕群发回来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同作为一名医生,我理解他;作为一名妻子,我更要支持他。

2020年2月19日,最新通知下来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日出发。我当时反复对他说:“老公,去吧,除了支持你,还是支持你!但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我连夜替他打理行李,肉罐头、鱼罐头、麦片、士力架、水杯、茶叶……凡是能想到的,我都统统给他准备了,准备衣物、洗漱用品、保湿霜、纸巾等必备物资。睡到半夜想起来袜子备得不够多,赶紧起来网上买。但愿都用不上,但又希望带它们上战场。

巨大的箱子、巨大的背包,被塞得满满的。后来到了武汉,他说我准备的物资比臭美的女护士们还多,东西取得出来,但是临时搬家的时候却塞不回去了,只能用袋子提着。

儋州市人民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期待你们凯旋归来!

受访者供图

孩子他爸,虽然我们不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绑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在前线救治病人,我负责坚守后方,照顾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我要告诉他们,在2020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春天,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奋斗在抗疫一线,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病毒的“隔离墙”。

他们的爸爸,正是其中的一名“逆行者”!

我要他们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

要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以热情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以敬畏之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生……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2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县城采购,上午9点前各户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给大家代买。”2月13日一大早,武邑县龙店镇刘家墩村党支部书记刘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

疫情发生以来,该村全体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村口设立了检查岗,对进村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消毒。刘延磊还每天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识。党员干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刘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帐篷,为24小时轮岗值守检查口的志愿者挡风御寒;村民刘福全将自家的电线拉到了检查站,免费为检查站提供照明……

关键时刻,刘延磊担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买任务,他让村民把要买的蔬菜、鸡蛋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微信发到他的手机上。全村30多户,这家要买茄子,那家要买蒜薹,几十条信息发过来,他一一统计好,每隔三五天,便带着村里的志愿者刘红然、刘宏伟、刘梦德往县城跑采购。

“上午9点多出发,一次大概要买将近12辆购物车的东西,下午1点多才能回村!”刘延磊说,因为采购的东西多,每次大家都顾不上吃午饭,“大家都不觉得苦累,因为我们是党员干部!”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3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迈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XXX个重症病人,已有XXX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轻症变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杜荣辉认为,阻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刚进医院时往往缺氧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对其进行氧疗。”杜荣辉说,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疗以后,其血氧饱和度可能会达到XX%,正常人基本上是XX%左右,但当病人要进行喝水、上厕所,或者洗发、洗脸等行为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就会掉到XX%或XX%,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影响他的心脏、肝脏、肺等器官,导致病情恶化。而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忽略。

杜荣辉提醒,对病人要勤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尽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同时,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要抓好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离点,把轻症病人送到方舱医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点医院,避免病人因到处寻找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

“对病人的评估要提前,在病人处于轻症的时候,就要筛查出那些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并进行提前干预。”康焰表示,目前没有一种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病毒最终被消灭,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我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机体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功能尤为重要。对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循环功能支持等,目的就是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病人的免疫功能稳定,从而让病人能够渡过危机。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

“我和你妈妈都不需要你担心,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你不能倒下啊,要搞好工作啊……”每次打电话,余亭的父亲总会这样反复叮嘱他。

从去年12月29日到现在,余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平均每天要工作XXX个小时以上,没休息过一天、没回过家。由于长时间绷着弦,随时准备收治病人,余亭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有时候自己在回答一些问题时会反应不过来。”他的妻子是金银潭医院的一名护士,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夫妻二人除了在电梯里偶遇时会当面说几句话外,平时基本都是靠电话或视频来沟通。

其实,像余亭一样,大量医务人员都在承受着压力。“病房里的床位住得满满当当,每个病人我们都会耐心救治。”余亭说,他们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出来时经常会全身湿透。有的医生护士住在值班室,有的住在附近酒店,以便在有紧急任务时能迅速集结。这段时间,余亭经常会给病区里的医生护士们加油鼓劲:“我们身体上都很疲惫,但是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杜荣辉告诉记者,她从1月3日开始就一直在肺科医院里救治病人,没有休息过,现在是战“疫”状态,医护人员就算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全民参与,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她说。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4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

2月19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后,潘世国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给他打电话,他下次集中去镇上买。说完,潘世国又赶去下一户村民家里送东西。

疫情防控期间,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为潘世国的工作常态。

现年57岁的潘世国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淘沟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1月26日,潘世国正在十堰市顾家岗社区的儿子家里过春节,突然收到工作群里发布的紧急通知:“请同志们明天尽快返回驻点扶贫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国没有丝毫犹豫,收拾行装就出发。

“这里离白桑关镇驻点扶贫村有90多公里,外面还下着雪,没有车辆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儿子都在劝说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国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妻子不放心他一个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国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饭就出发。夫妻俩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点终于赶到了位于集镇上的家里,此时距离驻村帮扶点还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经过简单休整,上午11点,潘世国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经过了6道登记和测温点。下午1点钟,他终于赶到了淘沟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XXX个小时。

如今在淘沟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购生活用品,他还要摸排村民的发热情况,负责值班,巡回宣传,上门劝导。“现在大家都在一线辛苦奋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国说。

抗击疫情的逆行者感人故事5

“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2月5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元宵节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

第五篇:2020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

2020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五篇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90后海关关员胡银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他和同事们一起把守着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关,他说站在国门前,就要为人民拦住风险。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出境空港口岸,航线通达国内外***个通航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峰期时,这里每小时仍有超过数百名旅客入境。

胡银宽是广州白云机场海关的一名卫生检疫关员,旅客自廊桥一下来,立即进入测温通道,胡银宽就开始忙着健康申明卡初筛和再次核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几天前,在排查过程中,一名境外回国的旅客引起了胡银宽的注意。

细心的胡银宽没有放松警惕而是继续追问,得知旅客在国外居住的社区有阳性病例报告,胡银宽第一时间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过去奋战的40多天,胡银宽就是这样如履薄冰,他说,疫情防控没有小事,只有每个细节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传播。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作为江苏医疗队中继续坚守疫情一线的人员,我们要为疫情兜底。人民呼唤,就会坚持到底。”挂职黄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的姚欣说,他刚刚结束***个小时的工作。这几天,该院归拢收治黄石市内其他医院转来的***名新冠肺炎相关患者,包括两名危重症患者。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姚欣,已在黄石这家传染病医院战斗了40余天。据了解,该院被称为当地的“小汤山”,疫情期间收治了黄石市大部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前收治的***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绝大多数已康复出院。

患者基数多、病情重,当地医护构成多元、救治理念不同,医院硬件设施与防护装备较为欠缺……这是姚欣和队员们最初面临的难题。身为医疗和行政双重“领队”的姚欣,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名江苏医疗队队员高效介入疫情救治,把各方医护力量拧成一股绳?

姚欣回忆:刚来没两天,医院就紧急转进一名30多岁的危重症患者。这名患者不吸氧血氧饱和度只有82,呼吸严重衰竭,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经过对患者之前病情的研究,姚欣和团队突破常规,对原有方案进行了重大调整……“很庆幸救回了这名患者,但结束后我反思很久……”姚欣告诉记者,实地救治经历使他意识到,必须确立适合黄石市中医医院的统一规范的救治流程、合作模式。

说干就干。参照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资料,结合所支援医院的实际情况,姚欣用一周时间加班加点,亲自拟定了一批方案:《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流程》《新冠肺炎舱内值班制度》《疫情期间突发停止中心供氧应急预案》《疫情期间突发火灾应急预案》《疫情期间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发断电应急预案》……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诊治的有生力量,我们将江苏医疗队与黄石当地医护人员进行了混编。”姚欣介绍:每个病区都有江苏医疗队的相关专业精干力量,方便两地医护及时沟通,制订最优方案。此外,姚欣还积极与当地院方沟通协调,做好防护设施、仪器设备等一线临床支持,加强对队员及当地医护人员在关键救治技术方面的培训。

“防护安全有了底,医疗运行也流畅,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就更高了。”有队员说。

“各项新制度实施后,医疗救治有条不紊地运行到现在。”姚欣说,很欣慰这些制度和方案在此次救治工作中起到了明显作用,成为两地双方共同的医疗财富。

《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一位七旬医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在康复驿站,张伯礼正在给治愈后仍处于隔离期的康复者们问诊。随着疫情持续向好,治愈患者不断增加,完善新冠肺炎康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成为他现在的主要工作。

张伯礼说,近二个月的一线抗疫,让他最欣慰的是,中医早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月初,刚到武汉不久的张伯礼面对没有西医特效药的情况,提出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等患者采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式,也就是给他们普遍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这一建议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采用中医药早期干预的同时,张伯礼又与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共同请缨,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他们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人。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张伯礼不分昼夜的高负荷工作导致胆囊炎发作,于2月19日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张伯礼就重新投入工作。

在张伯礼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的作用体现在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总有效率达到**%以上。特别在用药方面,目前已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并编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目前,湖北武汉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已经不到***人,在武汉市肺科医院的ICU病房,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带领医护人员和各地前来支援的医疗团队一起,齐心协力,全力救治每一位危重症患者。

晚上12点多,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正在夜间查房。他仔细检查每一位病人的各项参数变化。这位近50岁的患者已经用了快30天的ECMO,每个细节都将决定救治的走向。

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武汉市肺科医院原本两个独立的ICU病区最近刚刚打通,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了危重区、过渡区和康复区的功能划分。胡明负责的病床从10张变成了20张。

在危重症患者康复区,这位患者是胡明他们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救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已经满70天了。如今,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者的病情正在一天天好转。

在ICU病房,胡明已经坚守了两个多月了,晚上就住在病房隔壁的值班室里。每次抢救,作为科室主任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2月下旬,胡明光荣地成为武汉市肺科医院首批火线入党的五名党员之一。

随着危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武汉肺科医院ICU转入了更多的危重患者,***名患者中有5个人上了ECMO。从最初***名本院医护人员的坚守,到现在内蒙古、安徽、浙江、江苏、北京等多地近两百名医护人员的进驻,大家齐心协力对每一位危重患者进行救治,与死神进行较量。

下载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抗击疫情的警察事迹感人故事(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0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800字[5篇材料]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开始疯狂地传播,就像是那年的非典病毒一样。网络上每天都报出,关于疫情防治的最新消息,从疫情的起源传播,再到防治,种种细......

    2020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英雄故事人物事迹

    2020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英雄故事人物事迹五篇“对我和我丈夫来说,武汉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陶丽圆说。26岁的陶丽圆,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

    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5篇抗击肺炎疫情感动人物事迹1“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葱3斤、鸡蛋6斤……”2月19日下午3点,潘世国正在给村民王海军清点代购的生活用品。对账结束......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

    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5篇抗击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事迹(一)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的边界,把医务人员武装得严严实实送进病房,而且还要负责把他......

    抗击肺炎疫情的先进个人事迹

    抗击肺炎疫情的先进个人事迹3篇抗击肺炎疫情的先进个人事迹一_,_镇卫生院的副院长,10年党龄的白衣天使。从大年三十接到命令,每天24小时连轴转,大歇高速公路出口有她的声音,乡村......

    抗击疫情的英雄真实故事

    抗击疫情的英雄真实故事5篇抗击疫情的英雄人物故事(一)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医生,在疫情面前,他延迟婚期,主动请战,由于劳累过度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用年仅29岁的生命铸就了救死扶......

    2021年抗击疫情的感人作文(五篇模版)

    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意外来客,突然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扰乱我们的生活,破乱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2021年抗击疫情的感人作文有哪些?一起来看看2021年抗击疫情的感人作文六篇,欢迎查......

    抗击疫情倡议书

    抗击疫情倡议书六篇【篇一】全县广大志愿者朋友们: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一场新型病毒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