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地道战有感400字作文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观地道战有感400字作文,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观地道战有感400字作文
4月4日清明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三,六年级去七站七捷记念馆扫墓,而一二年级和四五年级在教室里观看电影录像《地道站》。
电影快要播放啦,我们赶紧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观看了起来,电影内容大概是: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侵略我国华北平原的时候,以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进行了很多次的大扫荡,可是收获都不大,于是进行了一次规模更大的大扫荡,我国各个村庄自立组织的民兵队用游击站的方式和法西斯进行持久战,可是持久战很难取胜,他们就想出了利用地道来阻挡法西斯侵略者的进攻,由于一开始的经验不足,地道的不完善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就用水和烟毒逼民兵们出来,但是还有一个地道口没有被敌人发现,英雄们就利用这个没有被发现的地道口逃了出来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为了防止敌人的再一次进攻民兵们又重新做了一个地道,这一次他们吸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特意加装了排水口和挡烟毒的设施,而且每个村民家都和地道连通。他们就在村民家的墙壁上都安装了射击孔来打击敌人。最后打败了敌人的传奇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观地道战有感400字作文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许多英雄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吧!前不久,为了配合教学,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影片《地道战》,我真是感触甚深呀!
《地道战》讲述的是许多村民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他们利用村子巧妙的地势,挖出了许多地道,其出入口更是隐蔽,有的在床下面,有的在井底下,更有的在灶台里。除此之外,他们还设置了不少陷阱,让敌人纷纷落网。有时还趁敌人寻找地道入口时,钻出地道打他个出其不意。
这部影片充分反应了抗日人民的机智与勇敢。就说那地道入口吧,竟能想出在灶台下这个点子,他们的聪明真是太令人佩服了。不仅如此,他们的勇敢更是显而易见,能一下子冒出地道英勇射击。虽然敌人随时可能发现他们的举动并击中他们,可他们没有一个人感到害怕,仍坚持作战。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没有战争,可象《地道战》影片反映的人民的智慧被用在了科学研究上,用在了航天事业上,用在了保家卫国的准备工作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外国侵略我们的祖国,我们一定会用高科技击败他们,我相信,象《地道战》那样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仍会上演!
观地道战有感400字作文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
小小的屏幕牵动着我的心,时而激动紧张、时而放松开怀。印象最深刻的是冀中人民用墙上的小眼儿左打一枪,右放一炮,鬼子们在十字路口窜来跑去,我们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钻进屏幕,亲手扛起枪,把鬼子打个稀巴烂!
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充满了智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们有最“聪明” 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为捍卫自己的尊严而不屈奋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是永远不能磨灭的,让我们共同来铭记吧!
第二篇:观《地道战》有感
观《地道战》有感
抗日战争中,我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该片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它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遭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第三篇:观地道战有感
《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当电影里传来坚定、雄壮的旋律,我心中不禁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
小小的屏幕牵动着我的心,时而激动紧张、时而放松开怀。印象最深刻的是冀中人民用墙上的小眼儿左打一枪,右放一炮,鬼子们在十字路口窜来跑去,我们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钻进屏幕,亲手扛起枪,把鬼子打个稀巴烂!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的神兵充满了智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是他们机智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们有最“聪明” 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为捍卫自己的尊严而不屈奋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地道战》给我们的精神是永远不能磨灭的,让我们共同来铭记吧!
第四篇:观地道战有感
“地道战”观后感
——地道战的利与弊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任旭东担任导演和编剧,于1965年拍摄完成,该片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战争英雄和军事教育内容有机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道发展成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的瑰丽场景,充满机智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直到今日,50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也将该片作为经典回顾影片多次播放,收视率极高,而该片主题曲也作为红色歌曲传唱至今。影片主要讲诉日军侵华时,在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为抵御敌人“杀光、烧光、抢光”的“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的男女民兵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故事,显示了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为人民战争拥有的高超智慧所深深折服,但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也发现地道战并不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无坚不摧,地道战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下面我就了解到的信息对地道战的利与弊作简要的分析。
地道战的高明之处首先体现在它巧妙地运用了其地理优势,起到了躲避和防御的作用。冀中为平原,从军事角度讲,不易进行躲藏,因为缺乏可以作为掩护的山丘和树木、岩石等,易攻难守。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道战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将战场由地上转移到地下,人们在地下铺开纵横交错的地道网,敌人来了我们就组织大家钻到地下躲避,敌人走了我们就又钻出来。即使敌人慢慢发现了地道的秘密,往地道里放水、放毒烟,企图把人民群众困死在地道里,我们也有办法解决,只要多挖两条地道把水引走,或者在地道下安一块挡板,就基本能把不多的毒烟挡在外面,使之不能造成威胁。而且,出于对地下情况的了解和恐惧民
兵的埋伏,敌人也不敢下到地道里面去,就只能在上面干着急,这样一来,地道首先起到了隐蔽和防御的作用。
第二,地道战的灵活性和隐蔽性成为了民兵的坚强堡垒,使得战场被隔开,我方采取打伏击的方式,而敌人却处处受挫。看过地道战的人无不对地道的精妙构造拍手称奇,光是为了隐蔽洞口,我们的民兵就体现出了非一般的智慧。用墙壁、水井、土炕作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已发现的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安防地雷、插上尖刀、或者挖掘综合交错的棋盘路,让敌人摸不清方向。这样,就把敌人和群众用地道分开来,敌人没法对我们造成打击,而敌在明我在暗,人民群众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冷不丁地,敌人就会被突然从地道中钻出的民兵来个突然袭击,等到敌人缓过神来,民兵早就躲回地道了,对此,鬼子只有恨得咬牙的份儿却无还手的能力。因为是打伏击,所以只要会开枪,只要跑得快,不管妇孺皆能进行战斗,所以,这又无形中增添了我方的优势。纵然是敌人下到地道里来了,我们也不怕,因为敌人对地道的熟悉程度是绝对没有人民群众深的,所以在地道中的行进速度也绝对比不上群众,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顺着地道逃出村子,脱离敌人的包围,等到敌人撤退了,我们再折回,这样一来就有力的保护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三,地道的连通决定民兵可以快速、安全而有效的将散开的兵力集中然后集中火力歼击敌人,同时又可以迅速分散和躲藏,这样一来,又便于在我方处于劣势的时候撤退以保存实力,减少伤亡。敌人永远不知道对手在哪儿,只能战战兢兢地前进,等着吃暗处的民兵的枪子儿。由此来看,地道战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第四,地道战与地雷战的结合,构成了有力的联防与进攻战争模式,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对平原地区进行严酷的反“大扫荡”斗争起了重大作用,例如,据史料记载,1943年3月,驻灵寿的日伪军200多人包围了正定县高平村。拂晓,敌人开始进攻,群众已进入地道,民兵游记组、爆炸组利用地道工事监视敌人。当敌人进入地雷阵时,先后两次拉响4枚地雷,炸死20多个鬼子,敌人吓得在街上乱跑,又接连爆炸了9个地雷,加上手榴弹和冷枪,打得敌人乱跑乱窜,防不胜防。至中午,敌人伤亡40多人,狼狈逃回据点。
地道战的确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道战也存在不少的弊端。
第一,地道的挖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何况是结构复杂,机关重重的地道,这无疑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为了保密,地道的挖掘工作只能在晚上秘密的进行。群众白天要进行劳动,晚上还要就着火把挖掘地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干扰了群众的生活。
第二,地道下条件有限,环境恶劣,先不说地道不通风,大量的人的存在情况下有呼吸困难有可能导致窒息死亡,典型的案例就是重庆的防空洞就曾经出现过因人员过多,气流不畅而导致的集体窒息恶性悲剧。再者,地道下也不宜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不能烧火做饭,也不能洗衣,就连上厕所也受限制。所以,当地道用于躲避的时候,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极不便利的,如果是长时间的躲避,那问题就更多了。
地道战的致命弊端也是由其本身决定的,尽管地道可以有很多出口,很多条不同方向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平原少可以作为掩护的设施,再用心掩饰的洞口也有暴露的一天,一旦敌人将所有的出口都找到并堵死,那么,地道就成了一个完全密封的空间。鬼子即使不敢下到地道里,也可以守住洞口,群众在里面无疑就存在饿死的可能,或者鬼子往地道中投方大量毒气,群众也只有死路一条。更危险的是敌人找到一个可以顺利进入的洞口,那么,躲藏在洞里的群众将只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任何反击能力。史料同样记载:在当时的河北冉庄北潼村,由于洞口暴露,一天之内,竟然有数百名村名惨死在了地道中。北潼村当时已经有了一个长达10余华里的地道网,然而,就是这个地道网却成了日军事实大屠杀的地方。这是自日军扫荡以来发生在地道内的最大一起惨案,当时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机关报详细地报道了这起案件,整个华北为之震动!
由此看来,地道战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人民为了抵御外侮而进行的反抗和斗争是值得鼓励和学习的,人民武装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是伟大的。
第五篇:观《地道战》有感
观《地道战》有感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庄稼汉,嘿,庄稼汉,武装起来千千万,嘿,武装起来千千万,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英勇顽强神出鬼没,展开了地道战„„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地道战》这部令我感受颇深的电视剧。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怎样才能应对敌人的“扫荡”?冀中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开展了地道战。
敌人来了!200多个日伪军利用夜色将村庄团团包围。日本鬼子以为偷袭即将成功,便气势汹汹地命令士兵冲入村庄。刚到村边,一阵猛烈地枪声突然打破了夜色的沉寂。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从屋上,屋角边和村边像雨点般地落到了日本鬼子中间。但是,日本鬼子又不知道子弹从哪里射来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太君,那里有一个地道口。”一个翻译官如获至宝地上前告诉日本指挥官。“好,下去看一看。”一连推了两个伪军,人都不见了,“见鬼了!”,“太君,不能再推下去了,还是放火吧!”伪军头子吓得心惊胆战,赶紧向日军建议道。“好,浇汽油,放火!”没想到烟从另一个角落冒出来了。“那就灌水,淹死他们!” 奇了怪了!这口井怎么成了无底洞。
日本鬼子开始下撤退的命令。刚出村口,密集的枪声又响起来了。在混乱中,日本鬼子被打得防不胜防。
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家庄人民运用灵活、多变的地道战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沉重地打击敌人,这是中国人民继地雷战之外又一创举。在地道战中,中国军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形式,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所创建的辉煌为我们这一代子孙做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