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安夜习俗与来历说法
平安夜,即圣诞前夕,在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节日之一,但现在,由于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平安夜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平安夜习俗与来历说法,希望大家喜欢!
平安夜习俗
1、平安夜也被视为短日
在英国,平安夜如在工作日,有时会被银行及贸易公司视为短日(下午休息)。
2、天主教的圣诞季节在平安夜开始
天主教的圣诞季节在平安夜开始。除非当日是星期日。守夜的聚会据说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参加圣诞节的聚会是不被允许的。
3、教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
传统上不少教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4、互赠苹果
在中国人们也会在平安夜的时候相互赠送苹果,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因此,在平安夜吃苹果也就寓意着“平安”的意思。
5、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
6、与家人团聚
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节目是party或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
平安夜来历的说法
1、平安夜的来历第一种说法
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拯救世人,做全人类的救主,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
后来,人们就仿效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变成报佳音这个活动。
到了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奥地利萨尔札赫河畔的奥本村里,有一只老鼠大胆地溜进村里古老的圣尼哥拉斯教堂风琴楼厢里。这只饥寒交迫的小东西东跑西窜,到处咬噬,终于干下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导致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圣诞赞美诗的诞生。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礼服大衣的中年人走进教堂,径直来到风琴旁边坐下。此人名叫弗兰兹-格鲁伯,正当三十一岁,有着一头黑发,高高的鼻梁和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他虽然默默无闻,但在这偏僻地区很受村民尊敬。因为他是本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演奏家。他坐下来,踩着踏板,按下了琴键。可是风琴只发出几声呜咽似的微弱气息。
这歌曲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它越过国界,随着德国移民远涉重洋,传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尔和格鲁伯才被公认为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们死时仍和生时一样贫穷。但是,格鲁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为他歌唱,它已成为传家宝,被格鲁伯家代代相传。现在,每逢圣诞夜,人们便要把这吉他琴带到奥本村去。而世界各地的教徒们,则再次齐唱这首为人喜爱的圣诞赞美诗。
2、平安夜的来历第二种说法
奥地利靠阿尔卑斯山的地区,出了不少的乡村诗人,加上奥地利人,本是爱好音乐的民族。他们大部分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的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他们很多人,长于弹奏乐器,而且几个人聚在火炉边,就能当场作出新的圣诞歌,成了后来圣诞歌的宝藏。有一些歌曲,也许当时唱唱,或唱过一两年,就被新的圣诞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圣诞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它在那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后来,被一位喜爱音乐的人发现,就把这首圣诞歌,带到城里的音乐会上演唱,非常受人欢迎。于是,渐渐的流传到奥地利各地,再传到了德国。一八三九年,这首圣诞歌传进了美国,不到几年功夫,就普遍得到人民的喜爱。再经过著名歌唱家的演唱,电台的播放,这首圣诞歌-平安夜,普遍的流传世界,而且各国都有翻译的歌词。不管是不是教徒,几乎都熟悉这首“平安夜”,聆听的时候,而且会哼唱起来。
平安夜的意义是什么:平安祥和
圣诞节是救世主耶稣基督的生日,是为了纪念耶稣降生而定的节日。正是因为耶稣基督的降生,人类才有了拯救的盼望。所以才将这个伟大的夜晚定为平安夜。真正的平安是心里的平安,是在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平安。
到了现在,平安夜不仅代表了平安祥和,其背后团圆和希望的美好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大多数欧美家庭的平安夜会选择所有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期待着圣诞节的到来。
节日期间,各国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
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平安夜习俗与来历说法
第二篇:平安夜习俗
平安夜习俗平安夜亦被认为是圣诞老人及其他地区类似人物四处向好儿童派礼物的时间。在意大利,礼物在平安夜当日早上已开启,而在英国、爱尔兰、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及波兰,圣诞礼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诞日早上开启。在德国热油泵大部份地区,圣诞礼物则在平安夜晚上(德语 Bescherung)开启。在冰岛圣诞节在平安夜下午6时开始,教堂钟声会被敲响,人们会与家人一起享用节日晚餐,之后便会拆礼物,一起渡过晚上。在北美洲,大部份家庭会在圣诞日早上拆礼物。对于已KCB齿轮油泵离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开两日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庆祝。在西班牙礼物则要到1月6日显现日(Día de reyes)早上才会被拆。不少传统圣诞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发生。非基督教文化圈
日本
在日本,大多数人都信奉传统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鲜ZYB渣油泵少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
台湾
在台湾,原本只有占人口少数的基督徒以传统方式庆祝,然而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刺激,以及日本节目、ACG文化的影响,在年轻人之间兴起了过平安夜的风潮,庆祝的方式除了移植自日本及美国之
外,许多地方还会举办圣诞狂欢舞会。此外,浪漫气氛浓厚的假期容易导致纵情,再加上未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平安夜后往往出现女性的堕胎潮。
香港和澳门
中国也非传统基督教国家,然而香港及澳门在殖民时期分别受到英国及葡萄牙的影响,平安夜是年轻人、小孩子以至所有人都会庆祝的日子。数以十万计的香港市民会到尖东欣赏圣诞灯饰,及到酒店吃自助餐;不少人会在平安夜交换礼物,年轻情侣则会到尖沙咀欣赏圣诞灯饰,开圣诞派对,或到兰桂坊等地狂欢,基督教及天主教徒则会参加报佳音等宗教聚会。平安夜KCB不锈钢齿轮油泵也令不少年轻人在这晚“初尝禁果”,因此当地有“平安夜,失身夜”之说,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母亲的抉择等组织每年都接到不少求助。在澳门,每逢踏入十二月大街小巷都会粉饰得充满浓厚的欧陆圣诞气氛,圣诞树、马槽、彩带、灯色随处可见。在平安夜,年青人联朋结队到中区逛街,又喜欢到议事亭前地和大三巴牌坊欣赏分别由天主教会和基督教团体所举办的圣诞报佳音。到了午夜,澳门各堂区的天主教堂分别举行圣诞子夜弥撒,尤其以主教座堂人数最多,圣诞钟声遍及全城,即使非天主教的市民也喜欢到教堂感受圣诞节的宗教气氛。而澳门的皇朝区亦人潮如鲗,年青人到酒吧狂欢佳节。
中国
平安夜就是圣诞节前夜,圣诞节是12月25日,平安夜就是12月24日
夜晚.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于是中国人寓以苹果“平安”的吉祥含义.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苹果的习俗.平安夜即将来临 苹果“着装”悄然传递“平安”祝福
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
据了解,“平安果”是用一个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的,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把国产的红富士苹果进行包装扮成“平安果”的。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
中国人都是喜欢平安长寿的,国外圣诞节简简单单吃苹果传入中国就变得麻烦了,据说在平安夜那天,分别向24个人,每人各要1毛钱,请记住:不能向姓吴(无),王(亡),李(离),施(死),贾(假),傅(负),梅(没)的人要钱,因为他们姓氏的谐音不吉祥,凑到2元4后,用它买一个苹果,只能买一个哦,如果还有剩钱,千万不能就随手丢了,要好好保留。晚上把苹果吃了,就可保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哦,还可以把苹果送给喜欢的人,至少看到她/他咬下一口,那么你就可以和她/他在一起,并幸福。
送苹果代表送的人祝福接受平安果的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第三篇:“愚人节”的来历与习俗
“愚人节”的来历与习俗
潍坊师范学校鞠贵芹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开各种各样的玩笑,可以撒善意的谎,“骗”与“被骗者”最后都以哈哈一笑了之。
关于愚人节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在中世纪时,多数基督教国家都根据儒略历,把4月1日定为新年节日来庆祝,这一天,人们要互赠礼物致贺。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法国率先改革纪年法,首先采用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把1月1日作为一年之始。但一些保守的人士旧俗难改,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这个“新年”,便成了一个虚假的节日。有些爱恶作剧的人,干脆有意地把礼物也变成虚假的,举办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人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西方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愚人节起源于一个希腊神话传说。农业女神得墨忒尔,有一个聪慧美丽、活泼可爱的女儿佩尔塞福涅。在爱神的撺掇下,冥王哈得斯不可遏止地爱上了佩尔塞福涅并抢走了她。得墨忒尔发了疯般地寻找女儿,但众神慑于哈得斯的威力,或者闭口不谈,或者撒谎欺骗她,使她找遍了每一个角落都见不到女儿的踪影。后来在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帮助下,她才得以见到女儿。在这个故事里,得墨忒尔是一个十足的“傻瓜”。她不知道爱神的把戏,不知道哈尔斯的阴谋,又屡屡受众神所骗。此后,人们便据这个传说设立了愚人节,以示劝诫。
不管愚人节究竟来自哪个故事,它都无可遏制地成为人们喜欢的节日;而且约定俗成了各种看似荒诞的风俗。有的地方,在这一天人们会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装饰房间,用布景法布置出象圣诞、新年一类的假环境,互相“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还有的地方是举办别开生面的鱼宴:纸板做的彩色小鱼请帖,餐桌上小巧的钓鱼竿,挂着一条小鱼,或是装满糖果的鱼篮,作为礼物送给客人,而后饱食一顿百鱼宴。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青青的菜叶下也许是一瓶鸡尾酒,红红的西红柿色拉下面却可能卧着大盒冰淇淋。
随着时间的推移,愚人节作弄人的手法,也是花样翻新,新意百出。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愚人”。这一天,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设计恶作剧捉弄人,甚至报纸、电台也可以报道假新闻,被骗的人也不会生气,反而认为自己是最幸福最有好运的人。而且被骗者还被赋予了许
多可爱的称谓,诸如在苏格兰冠以“布谷鸟”之美名,法国人则俏皮地称之为“四月鱼”,可能是取其如四月小鱼,糊里糊涂地见饵就吞,容易上钩之意。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精华,如一条条隔离带将冗长的、重复的日子,分成一个个“区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赋予它丰富美好的内涵,表现人们的情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民族传统与地域特色。试想,紧张劳动了一年的人们,终日蹙眉凝神的人们,一年中有这样一天可以放下所有的禁忌,如淘气的孩童般任性一回,不也是别一种幸福与轻松吗?
第四篇:关于“三八”来历的说法
关于“三八”来历的说法
闽南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道德规范的人。三八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并开放宁波、上海、青岛、厦门、广州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从此,外国侵略者肆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那时,厦门、泉州等地也驻有许多外国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国鬼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有的开着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有的拦劫妇女施以强暴,有的拿中国人作为靶子练习射击,有的借酒疯殴打行人真是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对此行径非常痛恨,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赶快逃避。
后来,三八鬼子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为了简便,就缩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人们就说:这个人真‘三八’。
三八妇女节中妇女的年龄范围:
三八妇女节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妇女一词的含意,仅指成年女子并无其他特殊意指。已婚女子被称作妇人。
也就是说成年女子只要是年满十八岁,就属于是妇女的范畴,并不是专指结了婚的女性!它是属于所有年满十八岁周岁以上女性的。
三八从来非敬语,白骨精群起而攻之,不悖情理。但因厌恶三八一词而攻诘妇女节,则是选错了靶子。盖三八妇女节是舶来品,三八却是土产品。二者巧合,只在字面。大陆人见台湾人喜用三八形容女性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遂以为该词源于粤语或闽南话,实则不然。三八乃道地中原词汇。刘福根着《汉语詈词研究》,梳理汉语骂詈小史,内列三八条目,释为:俗谓素性生硬、作事乖张,曰‘三八’。典出〔元〕元怀《拊掌录》:‘北部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人谓之生张八。’寇忠愍(准)乞诗于(魏)野,野赠之诗云:‘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魏野因排行第三,自称魏三。三八即简自魏
三、生张八。另外,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三》早载此事,唯生梗作生硬,人谓作士人谓,文字稍异,当为《拊掌录》所本。
宋代中原地区百姓大量移民闽、粤,遂将家乡俗语三八带到此地,最终越过海峡、传到台湾,成为台湾省骂。骂人也讲性别对等,台湾又用半生头专骂男性,意与三八相近,亦源于半生半熟之语。而在大陆,生张熟魏不载现代汉语辞典,成语词典尚存。随着两岸交往日深,三八方有返乡之旅。
魏野是宋初知名隐士,一生不曾出仕,《宋史》本传云其诗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上述赠妓诗纯属打油,无意间给后世留下三个词语,堪称一桩趣事。
第五篇:节日来历和习俗
节日来历和习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 1
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
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国庆节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中国教师节
教师被人们称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受到全社会尊重的一种职业。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定教师节为 9月10日,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师生要有新的感觉。新生入学伊饱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国青年节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基督教节日巧合,因此庆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欢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于是,有了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庆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内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耶稣圣诞节庆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圣诞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国际儿童节
1925年8月,世界5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发表了爱护儿童、保障儿童福利的宣言。关心儿童的各国代表,对于救济贫苦的儿童、避免让儿童从事危险的工作,以及怎样养育儿童等问题,纷纷提出建议。大会结束后,各国政府先后订立儿童节。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6月1日为新中国的儿童节,同时宣布废除旧中国国民党政府1931年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
父亲节
第一个提出建议确定父亲节的是华盛顿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
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为父亲节的象征,有的地方则用衬有一片绿叶的白丁香作为父亲节的象征。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 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 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