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当前,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单地说,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其目的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国家的这一政策,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而提出的,实质上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举措,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时代要求。
对学校来说,落实“双减”政策,学生作业减轻了,但教学质量又不能降低,而且还应进一步提高。那么,如何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降低呢?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学校管理者必须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的策略:
一、学校要让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到教师的思想中去,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要让教师明白,拼时间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提高,但学生将来的智力绝不会有后劲和发展潜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常快乐,主动探索,健康成长。相反,过于紧张的学习生活,剥夺了学生的自由空间,而学生没有了自由的张力,也就没有了创造性生长的时空;二、学校要加强对“减负”的研讨。
可成立“减负”研究室,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参加。其任务主要是针对“减负”的具体实施展开研究,每个措施都要充分酝酿,讨论通过;三、学校要组织开展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教改信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的水平,为教改实践服务;
四、学校要对课堂进行刚性管理,引领教师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
(一)提倡推行作业当堂完成的制度,提高课堂效益。
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上,做到“定目标、讲练结合、当堂训练”,体现当堂消化的原则。每节课均有当堂训练题或测试题,做到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二)净化作业布置环境。
切实按规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不许课外发放成套试题,课上未完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后,更不要布置隐性作业;(三)提倡精批精改课堂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评价和激励功能。
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课堂作业所选习题,必须经过精心挑选,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广度和深度要适当。同时,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使作业起到复习旧知识萌发新知,激发思维,促进消化、理解和运用的作用;(四)学校要让学生的自习课更加自主,更有效果。
要让学生的自习课成为学生进行“自助餐”式的学习时间,而不是全程做作业的时间。要让学生在自习课里,有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要补充学习的科目,或预习新课,或复习旧知识,或练习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