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第一篇: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

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

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州5号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

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

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

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

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

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

第二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宁夏彭阳第二小学 马玉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录像资料,重点句子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引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过渡: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

二、出示课题,质疑问难

课件出示课题,同时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课题,说说“圆”是什么意思,千年的“梦”又指的是什么?整个课题什么意思?大还有什么疑问?

(生质疑。预设: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说千年的“梦”今朝圆了?)

三、读阅读提示,自定目标

读阅读提示,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数千年的飞天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数千年的飞天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学生自由交流)

2、默读课文,思考:

你从圆梦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在自己感受深刻的词句旁作批注。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组再合作交流,互相补充。)

3、汇报交流,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现——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4、抓住具体事例和重点语句体会交流感悟深刻的句子,体会圆梦的艰辛和不易。相机引导体会写法。在谈体会的过程中,重点点拨理解以下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链接按钮,相机灵活出示):

A、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抓住“尽管……还”、“无数”“惨重”“坚定而执着”“没有放弃”等词体会实现飞天梦的艰辛。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B、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具体抓住“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三千多个”这庞大的数字体会参加到研制、建设、发射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之多;体会他们的同心协力、团结合作;结合““夜以继日”这个词体会大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精神)(相机让学生板书从中体会到的体现航天人精神的词语: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C、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具体抓住“积劳成疾”“风华正茂”“ 华发早生”“猝然长逝”这些词语理解、体会工作人员为了航天事业无私奉献、废寝忘食、不懈奋斗的高贵品质。相机引导体会排比句式及省略号的作用)

师激情拓展补充:是啊!为了“神州五号”的飞天,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同学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出示补充资料:

a、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

b、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还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有的人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的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出示墓碑图片及文字资料)师:同学们这一座座墓碑不会说话,但却铭记着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航天英雄,就让我们一同饱含深情的再来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杨利伟用3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D、“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的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E、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第九段,体会交流梦圆的意义。以情激情,师生带着敬佩和民族自豪感合作读: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师小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这真是——(生)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六号”的问天,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E、激情升华:

师:正是这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才会有“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五、拓展朗读,升华情感

1、情感升华。

师:千年梦一次又一次地圆了,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配乐:在《超越梦想一起飞》歌声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此时此刻让我们怀着自豪激动的心情,齐读课后“阅读链接” 《炎黄飞天梦》(出示)

师:同学们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把航天精神发扬光大。相信你们一定会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技术建设的大潮中去。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

六、布置作业: 作业套餐:任选一题

A.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

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授课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

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包括听课的老师在内,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或教师讲解过程中对词语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国标本六年级第十二册

特级教师 王先如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

⒉学生准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请打开课本第19课。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很崇拜,交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抛出“万户”,由于万户其人学生非常陌生,学生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⒈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⒉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例举)。

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没有航天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⒊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设计意图]教学高年级的阅读课文,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要让学生有充裕的独立阅读时间。这个环节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学生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阅读,教师在了解学生阅读认知之后,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预设中有但学生确实已经读懂的,教学时可以删去,预设中没有但学生确实尚未读懂的,教学时必须增加。

三、重点研读,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1、研读第七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两个数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设、发射单位,“三千多”是协作单位。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一组排比句: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先引导理解“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四个词语,再体会这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研读第四第六两个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抓两个过渡段带动全文,认识中华民族的航天历程,从中感悟到:要有远大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怕付出惨痛代价,永不放弃,坚定而执着地追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避免面面俱到的琐碎分析,要抓住重点,针对教材特点,针对教材所承担的语文教育任务,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此教学环节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出发,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导引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思想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加强朗读,回归整体,感悟“千年梦圆在今朝”。

1、学生自愿起立读课文,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感兴趣的几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课题。

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

3、播放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观看教学录像,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⒈学生齐读蔡桂林的《炎黄飞天梦》。

⒉片断练习:给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练笔可以采用前后照应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谈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梦想 时间顺序

万户飞行 没有成功 尝试 前后照应

卫星上天 振奋不已 执着 排比句式

神州飞船 成功飞天 梦圆 详略得当 [设计意图]词语式板书是一种常用的板书形式,它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词语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学生有机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四行左边的12个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右边的4个词语揭示文章写法。【特别建议】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叙事性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读懂课文内容并没有多大困难,教学时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远离文本的空泛讨论,这种蜻蜓点水式的“热烈讨论”,不能给学生心灵留下深刻印记,更不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真;二是以教师的琐碎分析代替学生的自读自悟,这篇课文牵涉到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讲古代传说,可以讲万户飞行,可以讲卫星的原理,可以讲飞船的构造,但就这篇课文承担的语文任务而言,以上内容不是“本”,只能留给自然课去研讨。

本设计包含五个组块,其中二、三两块是教学的重点,在进行第二组块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只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清晰的把握,才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能浮光掠影。第三组块教学是重中之重,既要解决语言训练的问题,又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这一环节要边读边议,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到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外,还要加强合作。

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但不能放在教学的开始,农村学校若没有播放条件,教师可适当做些文字补充,结合课后的“拓展连接”让学生阅读。

(名师简介:王先如,安徽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在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学任教,主要荣誉和科研成果有: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其中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子课题“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个案研究”已经结题。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等60余篇,6篇论文获中央教科所、全国小语会一、二等奖。多次应邀赴浙江、江苏、江西等地讲学,2000年入选国家级骨干教师人才库。

第四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遨游、绚烂、瑰丽、苍穹、猝然、九天揽月、积劳成疾、风华正茂、锲而不舍”等词语,并解释这些词语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根据关键词句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圆梦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教学难点:

体会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感受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以及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学

出示图片,请同学回答图片内容及内在联系。图片分别为嫦娥奔月、万户火箭、人造卫星、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天宫二号。内在联系:中华民族飞天梦从梦想到实现的过程。从而引出课题,解读课题。

过渡: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知

(一)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提问与齐读

2.这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变成现实的?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试着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2.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1)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愿望

(2)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3)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4)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观看视频)

(二)、研读感悟

1、“神舟五号”的成功航天飞行,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许多单位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孩子们,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从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吗?

(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同时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3、载人航天工程是怎样的工程?

出示句子: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三个“最”字可以体会到这项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决心非常坚定。“跨世纪重点工程”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4、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为了完成这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工作者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三千多个”这两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中国人民是非常团结的。)

三、情感升华

过渡:孩子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故障的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才会有“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将来我们在航天领域必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就!

1、面对这样的工程,我们的航天建设者又是怎样工作与付出的呢,请同学们朗读这段话。

A、出示句子: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夜以继日”这个词语让我们看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苦战情景,体现出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

B、出示句子: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积劳成疾”这个词语体会出工作人员为了研究,他们长期劳累,几次住进医院。可能还没有康复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风华正茂”“华发早生”两个词语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们本应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却长出了白发,他们付出了太多。“猝然长逝”这个词语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中国航天人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不惜付出仅有一次的生命,他们太伟大了。(这个排比句体会到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忘我的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2、出示东风烈士墓图片,激起同学们对航天建设者和航天烈士的感动敬佩之情

再次齐读这一段落,读出情感。

3、面对这些伟大的航天建设者,这么多的烈士墓,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4、请同学示读并齐读“炎黄飞天梦”——配乐配图朗读

四、学习表达

课文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引导体会作者在具体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和前后照应、排比等表达方法。融汇在课堂讲解中

五、作业布置

1、孩子们,我想通过我们的学习以及你课前的收集,你一定对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办一张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2、试着把神舟七号或者嫦娥一号按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写进文章。

板书设计:

第五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二)能力目标:

3、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谈感悟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5、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6、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中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梦圆,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是观看录像,激发情感。二是揭示课题,学生质疑。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就文章题目提问的本领,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梳理问题,确定目标。此环节意在从学生需要出发,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四是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渗透,以达到自主操作阅读过程的目的。为突破重难点,采用出示课件的形式,使学生在品读

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五是拓展延伸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继承发扬航天人的光荣传统。

四、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录像、航天烈士墓群(600多航天烈士)课件、一组身穿太空服的杨利伟图片,嫦娥一号撞月课件、重点词语、语句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五、媒体设计思路: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制作了课件,首先播放神五飞天的实况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然后请一名学生现场将质疑梳理后的问题打到演示文稿上,展示给大家,以此引领学习过程。在交流感悟的过程中,适时出示文章重点语段文稿,航天烈士墓群图片,神七航天员空间漫步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航天工作者默默奉献精神的感悟。在拓展主题环节适时播放炎黄飞天梦配乐演示文稿,以及嫦娥一号撞月图片,再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 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同学们,看着这一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现在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

2、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三、梳理问题,确定目标。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课件出示整理的问题)

四、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围绕问题,仔细读文,注意读音。

2、交流汇报。

①检测词语。

②学生汇报交流问题,师板书

3、师小结

4、总结写作方法:

①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

②文章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

5、仔细读这几个事例,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勾勾画画,还可以做上批注。

6、交流感悟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

7、课件展示 :烈士陵园安息着的600多航天烈士,让学生铭记着航天人感天动地的献身精神。

8、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情。

9、“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请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感悟杨利伟的英雄形象以及“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意义。

10、感悟“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标的意义。

五、拓展延伸主题

1、齐读《炎黄飞天梦》一诗,2、总结。

板书设计: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 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同学们,看着这一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生说)现在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让我们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课题

2、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课件出示问题

(评: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思考的结果,你们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从同学们的提问中,我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读书就是我们学习课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读书也应该分出层次,要通读,将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其次要理解地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提出的要求第一次走进文本,希望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达到这个要求。

3、在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教室里只听见朗朗的读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认真。下面老是想来检测一下你们初读课文后对一些词语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注意看谁读的准确、流畅。(齐读、指名读;说说你已经理解了哪个词语?这个词语出现在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哪一句话,把这句话读一读。)

4、从对词语的检测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了,下面我们来交流汇报第一个问题:——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 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学生汇报交流问题,师板书 :

5、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七十年代人造卫星上天、世纪初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真可谓千年梦圆在今朝呀!

6、请同学们浏览板书,把板书中的话连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谁来试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7、飞天梦的实现是靠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才使梦想变为现实。你们是从哪体会到的?(文中的四个事例)这种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文章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课件出示写作方法

8、仔细读这几个事例,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勾勾画画,还可以做上批注。

9、交流感悟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预设:

(1)万户飞天:壮志未酬身先死,虽败犹荣,激励着后人勇于探索,人类飞天史上的先驱

(2)人造卫星:激动不已(苏联、美国、法国、日本)感情朗读,快速浏览课文,那些语段还能表达这种激情?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党中央的决心和勇气,航天员将付出的代价

(4)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规模大,人数多:可追问这么多人要完成一件事,需要什么精神?(团结协作)

(5)夜以继日:忘我精神,(默默奉献)

(6)排比句:具体写出了航天工作人员付出的努力与代价,抓重点词四字词语。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更多人的代价)仿照排比句说说。

10、课件展示,师:这座烈士陵园安息着600多航天烈士,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虽然一座座丰碑不会说话,但铭记着航天人感天动文章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地的献身精神?此时,你的心中浮现了怎样的字眼?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吧,指一生读,然

后师生合作读。(课件出示句子1教师读:实验的精细„„有的人„„有的人„„)

(11、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你认为应该归功于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默读贵在可以边读边思考”现在请你仔细默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圈圈画画,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有感而发,写上批注。

生:我认为杨利伟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功臣。

生:我也有同感,作为太空飞行第一人,他对祖国忠诚的爱,对航天事业无限的执著,都令我们敬佩。

12、是啊,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课件出示一组身穿太空服的杨利伟图片,师生共同回忆2003年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3、杨利伟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个小时的太空旅行,这三句话找到了吗?

生:“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14、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生:我认为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

生:我认为这三句话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15、杨利伟的三句话:看似平淡,对幕后英雄包含着崇高的敬意,对祖国饱含着无限的热爱。(你读懂了句子背后的意思把句号读成了感叹号,真棒)

生:我从课文第5、6自然段看出,杨利伟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对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评价,他们是默默的无名英雄。

师:能说具体点吗?

生:从“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多达三千多个”可以看出参加研制、建设、发射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之多。

16、这么多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协力。

生:团结合作。

17、对,只有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

生:“夜以继日”这个词语仿佛让我看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苦战情景。

18、从中你看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19、是啊,为了“神舟五号”,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生命。请大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有的人……”这个句段。(学生朗读。)

20、同学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知道吗? 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学生朗读。)

20、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现在我们的第二个问题解决了吗?(课件再出示问题)

2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宣告:---(课件出示句2)

22、师读:(在课本108页)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标志着:生读:中国在„„

23、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神

五、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知道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有关资料吗?(生说资料后师介绍: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千年的梦想,经过几代人这样的付出终于在今天圆了。(齐读课题)这一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又产生了哪些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呢?生:登临月球„„

24、是啊,正是中华儿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使得中华飞天梦从古到今一刻也没有停歇过;正是中国航天工作人员有着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的精神,使的几千年的飞天梦在今朝实现。所以课文要用《千年梦圆在今朝》为题,让我们在一次自豪地齐读课题。

25、解放军作家蔡桂林在飞天梦圆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写下了《炎黄飞天梦》一诗,请全体同学起立一起朗读《炎黄飞天梦》

26、时至今日,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要登临月球、探索火星,去遨游太空,然而,这一梦想的实现要靠在座的各位从现在开始——(课件出示誓言)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报效祖国!2009年3月1日,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千年梦圆在今朝,缘起今朝,孩子们,让我们踏上寻梦之路,相约未来。

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下载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马桥小学 赵义周 教材解析: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执教:叶世红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顺德区均安镇新华小学谢春霞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较为浅显。六年级学生基......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楼台乡挡鱼小学 王运栋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3、学习作者在具体......

    千年梦圆在今朝_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敖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龙南镇二小邓宇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记本课的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