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本解读《穷人》
六年级上册《穷人》文本解读
摘要:解读视角:
一、以“编者”视角解读文本;
二、以“读者”视角解读文本;
三、以“教师”视角解读文本;
四、以“学生”视角解读文本
一、以“编者”视角解读文本:
1.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穷人》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去聆听》。
2.编者选取该文本的目的:这几篇课文都紧紧围绕这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即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感受真情的美好,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编者在选取这篇文本时,还考虑到了文本的体裁,这是一篇叙事小说,有众多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编者希望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能够体会这些描写的深层涵义,通过对描写的分析理解来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品质,并且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这些描写手法。
二、以“读者”视角解读文本
1.《穷人》一课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根据雨果的叙事诗改写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小说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桑娜夫妇光彩照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克己待人的美好心灵。这部作品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伟大的托尔斯泰,而是因为他在有限的篇幅内描写了真实善良的人性,展现了扣人心弦的情节,营造了虽然充满悲苦但同时又充满温馨的环境。也就是说小说所包含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与人物,在《穷人》这篇小说中都堪称典范,既是阅读鉴赏的典范,也是写作的典范。2.从小说三要素角度来解决文本
(1)环境描写——小说首先呈现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又黑又冷的冬夜,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可怕的风暴,最糟糕的是一早出海打鱼的人去还没有回来,屋内则温暖而舒适,扫的干干净净的地面,擦得闪闪发亮的食具,尚没有熄灭的炉火。还有,睡在床上的孩子们香甜而均匀的呼吸声„„这一切都昭示着这个家里女主人的勤劳和贤惠。当我们看着桑娜一边在胸前画着十字,一边听着她虔诚地为丈夫祈祷的声音,想象着他和她的丈夫是怎样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甚至冒着巨大的风暴出海打鱼,以艰难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家庭的温馨被笼罩在贫穷的阴影之下,沉重的生活负担和总是给人带来可怕的风险的预感,随时都会让这个家庭面临灭顶之灾,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所坐落在海边的小屋,仿佛听见了巨浪的轰鸣,看着那香甜的睡在床上的孩子们,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此刻面临着怎样的危险,我们也不由得与这个屋子的女主人桑娜一样,“感到心惊肉跳”。
就这样,托尔斯泰在小说的开头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他将人物置身于具体的生活背景之中,通过描写房间的布置与陈设,反映生活的穷困与主人公的勤劳;通过描写风暴的可怕和由此自然而然产生的联想,强化生活的艰难与这个家庭随时可能面临的巨大灾难。
这两段环境的描写,同时还埋下了一个悬念,也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在这样可怕的夜晚,渔夫能否平安归来,这个穷困而勤劳的家庭,这个心惊肉跳的女主人,牵动着善良的读者的心我们都希望,渔夫最终能平安归来。
(2)情节描写:接着,小说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情节,情节展开的由头是这样的:邻居西蒙是个寡妇,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又身患重病,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桑娜前去探望,却意外发现西蒙已经在贫困中悲惨地死去,她的两个孩子还睡在她的身边。我们顺着桑娜的目光看到了惨死的西蒙,看到了那两个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幼儿,我们的心也不由得紧紧的揪了起来:这两个可怜的孩子该怎么办呢?但桑娜似乎没有做过多考虑,她只是“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它们抱回家里”,虽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至此,托尔斯泰在情节的发展中已经埋下了两个悬念:渔夫能否平安归来?如果他能平安归来,那么他会怎么看待妻子收养孩子的事?这两个悬念先后被推出,一环扣一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牵动着读者的心。(3)人物描写: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相当细致,桑娜再抱回孩子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反映的是她善良的本性,也是她出于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的自然本能。这种不加修饰不曾拔高的人物描写是十分真实和自然的。当桑娜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时,她才真正开始了思想斗争,她似乎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家庭的贫穷和由此带来的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她不能不考虑自己所做的这件事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这里托尔斯泰表现出了惊人的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功力。桑娜的忐忑不安,反复思量、患得患失都无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处在穷困境地的善良女性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渔夫回来了,夫妻俩展开了几段对话。这几段对话看似寻常,甚至有点家长里短,但读者却感到十分紧张。我们能够理解,桑娜为什么“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理解她为什么“脸色发白”,也能理解她的沉默。当桑娜试探地说出西蒙已死,剩下两个幼小的孩子无人照顾时,读者也随即屏住了呼吸„„尤其是看到“农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嘴里念叨着“是个问题”时,读者是多么紧张、急切地想知道渔夫最终的态度。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当我们与桑娜一起听到这样的话时我们也不由得如释重负,原来,在他魁梧黝黑看似粗鲁的外表之下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三、以“教师”视角解读文本
1.首先,教师应该了解这篇小说的核心语文价值为: 一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乐于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2.教学板块分解:
第一板块——感受穷人之贫穷
这一教学板块,主要通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难穷困,感受渔夫由于生活所迫冒着暴风出海打鱼的无奈与危险从何而来,为理解人物善良美好的品性做铺垫。第二板块——感受穷人之高贵
这一教学板块,主要通过桑娜救助西蒙遗留下的两个孩子,设身处地的体验理解和感受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在丰富的心理活动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高贵、善良而美好的人性的光彩。第三板块——领悟作者创作之高妙
这一板块旨在通过分析、鉴赏作者的创作手法,比如悬念的设置、细节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等,领略托尔斯泰高超的文学创作技巧。第四板块——创作穷人续篇
这一板块意在请学生结合小说内容续写《穷人》,展现桑娜和渔夫收留了西蒙遗留下的两个孤儿之后一家人的艰难生活。要求:学生能初步结合在学习穷人时领略到的作者的创作方法,通过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尝试通过设置悬念来构建吸引读者的情节。
四、以“学生”视角解读文本
1.新课标中指出,第三学段阅读版块的学段目标包括: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2.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初步具备阅读短篇叙事性小说的能力,并能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书自己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在学习《穷人》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学习难点包括:(1)对人物内心描写和动作细节描写的品析(2)分析人物对话,抓住重点语句,了解人物品质(3)理清脉络情节,学习制造悬念的创作手法
充分考虑这些学习难点,有利于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
第二篇:穷人 教材解读
《穷人》教材解读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三、内容分析: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27自然段)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四、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见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五、课文分析
《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读者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2.赞颂穷人富有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小说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六、写作特点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七.重点词句解析。
(1)走进文本被情节深深打动,几个问题也成为初读的疑点:
1、明知恶劣的天气下出海会一无所获,为何渔夫深夜不归?
2、西蒙明知自己不行了,为何不提前将两个孩子托付亲友?西蒙死去时,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她想抓什么?
3、在“心惊肉跳”“忐忑不安”之后,桑娜为何两次陷入“沉 思”与“沉默”?
4、文章在13处使用省略号,每一次的用意是什么?
5、穷人是否真的一无所有?(2)、隐去的大言
这个短篇故事完全可以写成中篇、长篇,作者却将诸多文字抹去,将华丽的词藻省去,让我们从简洁、平实、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中直视人物命运的起落。
文中有十三处省略号,大多用在描写桑娜心情矛盾的部分。桑娜将孤儿抱回家,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比谁都知道再收养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在没同丈夫商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生活的重担会把这个家压垮的!为此,桑娜担心、矛盾、后悔,反反复复的心理斗争在一系列的省略号中写活了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形象。作者写给我们的是洗尽铅华的凡人,是有血有肉的穷人,所有的赞美、钦佩都在隐言中,都在读者的心中。(3)、读者的大悟
《穷人》这篇课文是小说,小说有小说的读法,那就是要抓住情节、语言、人物去读,而且要通过人物这个主要线索将故事的情节、语言都拎出来,进行品鉴。
在这篇文章中桑娜是绝对的主人公,文章对桑娜这个人物的刻画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入手,有两个点值得关注,一处是人物出现了两次“沉思”,沉思是什么?沉思就是心理活动。桑娜第一次沉思折射出“穷”;第二次“沉思”在“忐忑不安”之后,这次可以挖掘的内容非常多,她前后矛盾的性格,她为什么矛盾,最终总结出她的善良。第二处就是两次“沉默”,第一处“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是什么?是神情,但是可以转化成沉思。他们为什么沉默,她在想什么?第二次是“桑娜沉默了”,这也是她在沉思,但是不需要再写了,这是文本的空白与无言之处。(4)句子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第三篇:《穷人》
探析“穷人”的美好心灵——《穷人》教学谈
《穷人》出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之手,因其作品真情感人,且又具有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精彩语段,常常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现在人教版将其选入小学六年级上册,比原先的浙教版教材将近提前了一年,尽管在不同的单元里都安排在第一篇课文,但是却赋予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对于今天的教学,笔者觉得更应注重流畅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特点,来探析“穷人”的美好心灵,以品味“人”字所托起的真情社会。
一、单元弘扬人间真情
《穷人》所处的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四篇文章的主人公都并不富裕,即便是拥有小提琴的落雪或者拥有电话机的汤米。但是整组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就像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美好的人间真情。它们就像“人”字的结构,相互支撑着,相互提携着,相互进步着。无论是哪一篇文章,在教学中都应该围绕主题,突出单元整组教学特点,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达到人间真情的品味和感悟。这里仅以《穷人》一文为例,谈谈教学要点。
二、教学目标凸显人文主题
在不同的教材里,《穷人》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人教版将该课文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不仅突出了工具性目标,更突出了人文性目标,可以说《穷人》是一篇很好地能凸显意言兼得的好教材。
第一是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依据课文后面的思考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来确定的,而这一目标符合小学高段年级阅读要求。内容结构上很明显地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是时间顺序记叙的,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朗读上要快乐有快乐,要紧张有紧张,要忐忑有忐忑,真情表达,跌宕起伏。书写上可以安排观看插图,读着“桑娜拉开了帐子”后的续写,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内容都需要小学生去读,去掌握,也就体现了小学生知识能力的达成度。
第二是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故事叙述比较具体,但是故事情节比较流畅,扣人心弦。单元提示有“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读懂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还要体会感情,感受文章所透射出的真情实感。随着在课文的层层朗读中,学生不但会感受到桑娜和渔夫一家的贫穷生活,更会感受到她俩一家的富有的内心世界,会逐渐让人感到穷人不穷。第三是抓住语言现象学习对环境、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这在单元提示和课后思考题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课文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次次地被列入小学课本,与课文的许多语言现象分不开,比如:夜晚海面上让人惊心动魄、心惊肉跳的环境描写;而屋内让人倍感温暖与舒适的家庭环境描写。再譬如: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那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让人品味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盾,让人看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再譬如:渔夫回家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描写,不仅让人担心桑娜的做法,更让人担心渔夫的想法,然而一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简朴话语,使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三、教学流程彰显学生学习力
为了达到课文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合理的安排,才可能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按照单元提示和课文后边的思考题,尽管这么长的课文教学内容很多,但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那就等于失去了教学的重点。如果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重点化,把所确定的三大目标逐一分解,那就可以浓缩成两个,就是“穷人真穷”和“穷人不穷”。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在第一课时中,通过朗读、讨论和梳理,重点是通读全文、说说故事、讨论环境描写,来掌握桑娜一家真穷,从而推广到当时的俄国所有的穷人真穷。第二课时中,可以围绕“桑娜一家真的很穷吗?”的话题,抓住桑娜家庭环境、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桑娜和渔夫谈西蒙孩子的去向的对话等等,来品味穷人不穷,他们很富有,他们拥有一双勤劳的手,拥有一颗同情善良的心,拥有一种人帮人的精神。
2.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分析以往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有陈述语言、问题语言、评价语言、引领语言等,这些语言都体现着教师精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行为。面对这么长篇的课文,我们对于教学语言更要精准和精炼,尤其需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一般在第一课时,为了全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桑娜一家真的很穷,我们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两个主打问题,以引导学生很快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譬如:课文哪些方面写出了桑娜一家真的很穷?开头的环境描写对穷人一家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样的主打问题自然引导学生朝着主要内容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迈进。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了达到穷人不穷这样的目标,我们不妨可以设计:穷人桑娜一家真的很穷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穷人不穷?桑娜富有的是什么?这一系列的主打问题,个个问到点子上,个个朝着教学目标挺进。是的,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教师只要设计好问题,就好像朝河里投入了一块石头,从中激起水纹与水花,引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从而让学生意言兼得。
3.建议教师课堂退位。新课程不仅提倡课堂是平等的、民主的,更是提倡课堂上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所以,我们建议课堂上教师可以退位些,再退位些,尤其是面对高段年级的学生。课堂上,教师退位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是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到教师退位呢?教师的退位是要靠课前的精心设计,是要靠课前的充分准备的。换句话说,教师在课堂上要退位些,而在课前更要往前些。譬如,教师必须要掌握穷人不穷的地方有:桑娜一家家庭美满、夫唱妇随;桑娜和邻里之间又是关系和睦、亲密无间;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桑娜一家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宁可自己再辛苦些,再勤劳些,也要把西蒙家的两个孩子抱回来,跟死人呆在一起是万万不行的。于是课堂上,应该更多地抓住环境描写、心理活动、人物对话等语言现象来朗读、理解、欣赏和诠释,品味桑娜一家人的美好心灵和诚挚情感。
课文有许多地方让人思考,令人寻味:“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号,感到心惊肉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是闹着玩的吗?”“两个人沉默了一阵”“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等语句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
挑战,激发思考。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方法,穷人美好的心灵就会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现代的人。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感受他们勤劳、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回忆上节课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尚未解决,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省略号处桑娜的心理活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的完成)
3、思考: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二、分组自学,讨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同学喜欢的一个问题讨论交流。
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汇报、指导朗读。
以小组读,全班读,个别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汇报,中间穿插评读和教师范读。使学生在评读和教师范读中进一步体会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评读:“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来,为什么?”这样以读促理解,既练习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又能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人物善良的品质,一举两得。
2、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
设计此项练习意在训练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将此项训练和朗读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然后再根据自己想象的心理活动指导自己的朗读。
其中,课文第9自然段可作为重点段研读。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帮助想象。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已经够他受的了”这句话想象桑娜此时会想到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后会填写出这样的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丈夫整日
整夜的打鱼,既辛苦又有生命的危险,可即使这样,孩子们还穿不暖,吃不饱。丈夫为了这个家已经付出了许多,自己的五个孩子已够拖累他了,我再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丈夫能负担的起吗?”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自己填写的语句,体会出桑娜此时的心理是十分为难和矛盾的。当学生体会出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带着为难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行这项训练时,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而要让学生尽其所能,能体会出什么来就是什么,能填出多少来就是多少。无论学生完成的如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同样,课文第11、18、23自然段也可用来作此项练习。这几个自然段可由学生自己分析、填写、朗读、交流。师生应及时给予评价。学习完后,教师可相机点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式。
3、汇报、交流第三个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对桑娜以及渔夫的看法。答案不要求统一,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不偏离中心,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师小结,布置扩展练习
教师可使用这样的结束语:“桑娜和渔夫的困苦生活以及西蒙一家的悲惨命运都是沙俄的黑暗统治造成的。沙俄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桑娜和渔夫便是这些穷人的缩影。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那么就让我们展开想象,下节课学习续写《穷人》这个故事。”
第四篇:穷人
《穷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
《穷人》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第9课,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环境、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深刻理解穷人夫妇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说教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课中,我准备抓住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四、说学法:
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在直接、整体的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蕴含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文本读进去,想开去,用“心理视线”的方法读书,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智力受到启迪,并受到美的熏陶。以此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从怎样导入课文、教学构思、怎样结束课文三方面说说我本课的构思。
一、导入课文
我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走上讲台,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同学发表完自身的见解,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勽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作者,“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同学探求新知的兴趣;目的之二,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敬重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教学思路和教程设计 这一内容我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同学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学法把同学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占带面的导读法,协助同学读懂全文。
学习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响效果的课文录音把同学带入一个海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同学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同学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凄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温暖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同学的认识规律。
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同学继续听配乐朗读,了解故事的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同学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同学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小朋友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同学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为了让同学体会作者描写桑娜此时心理活动传神的写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号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说明这样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并指出这正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具体表示。这样,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训练重点,而且学以致用,教给了同学写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示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痛。为了协助同学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同学自行品味。
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同学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约而同之时迸射出的绚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全文教学完毕,在此解决第一段设下的疑问:为什么这间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使同学认识到,是因为主妇桑娜的勤劳能干,更主要的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还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温情!
这一环节教学使同学深刻地领会了全文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和写作特色,并强化了重点训练项目。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头昏脑胀感受文中核实的语言中所包括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行文思路和独具匠心的写作特色。
三、结束课文,拓展延伸。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溢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同学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在写作中我们也应学习通过环境、心理和语言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品质。
2、课外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作业设计
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第五篇: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读书笔记)
真正的穷人——一种宏观历史的视角解读
摘要:威尔逊的《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通过批判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视角,运用一种宏观历史——理论的框架来解释美国大城区内部的种族的“底层阶级”问题。
关键字:城市贫困 底层社会 反思
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曾荣获国家科学勋章。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城市贫困和种族问题研究。威尔逊的著作将社会学这一抽象的学科具体化的展现给一般读者,不但显示了这一学科的使命而且也显示了社会学对社会和文化进程的独特洞察力。《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一书为我们不仅提供了研究城市贫困和公共政策的范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城市底层社会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两种理论视角
早期研究中最为独特和重要之处,在于把有关不平等体验的讨论与有关不平等结构的讨论,联系在一起,尝试着解释许多处于劣势的黑人出生时的经济和社会处境,如何造成了特点的适应方式和形成了行为规范与模式,而它们都采取了一种“自我永续的病态”的形式。然而这种研究无法把握长期的都市田野研究。①
以往关于大城市“底层社会”的研究共有两种视角——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强调,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如何可以联系到一般社会的问题;也强调必须有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特别是通过政府的规划,以开放机会结构。保守主义强调,在解释弱势群体的体验时,历来强调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竞争性资源的重要性;提到广泛的社会层面,着眼于各种政府规划对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和主动精神的负面效应。对于聚居区底层阶级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问题而言传统自由主义视角不能直截了当的应对聚居区社会病态剧增的问题,其他自由主义者要么信奉有选择的证据否认底层阶级及其相关行为的存在,要么依赖种族主义的方便理由来说明内城区社会断裂的比率的急剧上升。对于保守主义视角而言,保守主义学者注重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和个人品格,而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底层社会的影响。新保守主义依然坚持认为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和个人品格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这一前提之上他们认为,自由主义社会政策的推行,加剧而不是缓解了聚居区的文化倾向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问题。
两种视角在考察底层社会和内城社会断裂时均有不足之处,威尔逊认为“单凭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二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自由主义者必须以经验数据来扩充这种信息,以更好地反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体验,以及塑造了而且还将继续塑造这种体验的一般社会的状况。”②作者主张自由主义者要调整关注点,采用各种不同的研究策略,从调查到民族志乃至历史的方法均可。主张运用上述方法尝试性的描述内城区的社会断裂问题,解释这些问题何时以何种方式以及为什么会激化,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政策议程。
二、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社会断裂的考察
美国城市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种族不平等问题。在丹尼尔·莫伊尼汉在《黑人家庭:国家行动的问题》一书中提到“黑人社区正在分裂为两个群体,一个是稳定的①
②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5页。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27页。
中产阶级群体,正在逐步变得更强大和更成功,一个是日益瓦解和陷入困境的下层阶级群体。”如何对于内城区的病态之结——黑人犯罪、少女怀孕、女性户主家庭和福利依赖的数据的解释,作者认为要弄清这些复杂的社会性先行条件,从人口结构的变迁到经济组织的问题。在解释这些悲惨处境时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歧视的效应。在对内城区社会断裂的解释中作者认为移民流的影响不容忽视,移民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居住民的生活境况,为了与当地居民竞争,移民愿意通过拿更低的工资来获得就业机会,从而使原居住民丧失竞争力,黑人不得不失业从政府获得救济和福利。新到的移民强化了影响这一群体所有成员的刻板印象和负面倾向。移民流改变了内城区族群的平均年龄,而年轻人不仅是犯罪的一个因素,也与非婚生育、女性户主家庭和福利依赖联系在一起。因此导致内城区偏离正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年轻人数量的增多。
严重贫困区和极端贫困区的增长,集中体现了内城区的社会转型。内城区的中产阶级和工人不断地前往主流社区,从而改变了内城区的阶级结构变化,进而增大了弱势群体在内城区的比例。这种社会转型导致了城市黑人人口最贫困部分的不成比例的集中,贫困居民点的居民不仅很少与有稳定工作并极少接受福利或公共救济的个人或家庭打交道的机会,而且很少与生活在城市中更稳定的区域的朋友或亲人打交道。这种社会网逐步的缺失造成了内城区的“社会孤立”。社会孤立不仅意味着不同阶级/或种族背景的群体之间的联系要么缺乏,要么间断,而且也意味着现有的这种联系状况,强化了生活在高度集中的贫困区域的效应。
从历史背景出发来检视贫困与家庭结构问题。作者认为在行为、规范和价值上的群体变异,通常反映了不同群体在接近特权和影响力渠道的机会上的差异。户主的性别和婚姻状况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女性户主家庭比起其他家庭形态来说更容易陷入贫困,并且更易出现持续贫困的状况。女性户主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男性失业的增多。对于黑人女性户主家庭来说,并不是她们不愿意再婚,而是她们往往拥有很少的资源和不大可能再婚。黑人男性的就业状况与家庭生活和婚后生活之间有联系,在黑人中,男性失业的日益增多与女性户主家庭比例的升高紧密相关。
经济活动从商品生产转向服务行业,与生产的空间定位的变动紧密相关,首先是工业在地区之内的迁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某些工业迁出了黑人聚居的老中心城市。这种经济组织的变动使得原有的职业需求发生变化。大量的工作岗位流失,而更多的就业机会发生在需要有较高教育程度的行业,但这些行业却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工人力所不及的。就业成分比例的转变,对于中心城区的低技能工人造成了最为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结构。相对于白人女性而言,黑人户主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正面临一个日益缩小的“适宜于结婚”(也就是说经济稳定的)男性“储量”。此外,内城区的学校教育无论从内部环境、教育方法还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截然不同于白人和上等中产阶级居多的郊区学校。学校所采用的社会化模式,反映了学生的社会背景或今后他们社会地位。这种结构化的教育模式对于内城区的居民而言,使得他们的就业更成问题。③
三、底层阶级与公共政策
一个棘手两难困境困扰着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提倡者,即处在劣势地位的成员的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另一方面是处在优势地位的成员的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通过分析以往的政策措施,作者认为这种两难的境况会通过一种普遍性计划来解决,这种普遍性计划是一种解决美国经济组织问题的经济政策。威尔逊认为任何政策,只要没顾及国民经济的变动特性、影响工业就业的因素以及由于产业转型和转移所引起的制度性和个人性的迁徙模式就不能解决低收入少数民族的经济断裂问题。关注职位获得,以增进社会流动消除种族偏见或者消除种族隔阂才有更大的意义,这种普遍性计划虽然没有明显的目的指向性,但并不意味着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开来,在这种改革计划的长效机制下,处于底层社会的人员会得到更大的③威廉·朱丽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第85页。
收益。
对于聚居区的黑人而言,问题超出了民权的范围,因此要重视先前时期的种族偏见和歧视中留下来的弱势积累效应及经济结构的变迁对当代贫穷黑人的影响。“黑人视角”显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但不能仅仅通过消除种族歧视来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并行的发展消除贫困,没有将贫困看作美国经济组织的问题,通过改变个体特性只是途径之一,但始终不能跨越制度的藩篱。整体论方法的提出,试图把与种族相关的问题同社会组织(社会的运行安排)的一般问题结合起来。威尔逊认为不同群体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反映了他们获得特权和影响力的组织渠道上的差异。根据社会组织来研究种族问题,需要的是一种详尽的研究,就社会组织影响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体验来说,不仅要考察其政治、经济和其他制度维度,而且要考察其他技术维度。从社会孤立的角度来解决内城区的贫困问题,为缓解贫困、失业和其他社会断裂而制定的计划,应首要关注聚居区底层阶级社会和经济状况的改变,而不是文化特质的改变。
四、结语与思考
最后一章作者讨论了美国了以往解决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的局限性,通过对底层社会的经验研究,主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问题,要通过一个综合的计划来解决。这个计划把就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结合起来,这种计划强调宏观的经济政策,以创造一个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也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强调一种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策略,也强调儿童抚养保障计划、家庭补助计划和儿童照管计划。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通读,笔者认为虽然这本书是针对于美国大城市社会中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国和美国在城市发展的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它为我们研究我国城市中贫困问题和底层社会提供了一种范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来自作者在考察美国大城市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的贫困时的方法和视角。作者通过扎实的文献回顾找到考察美国大城市底层社会和内城区的贫困的突破口——历史的整体把握社会事实。从多角度来分析底层社会,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贫困问题如歧视的历史积累效应;人口迁移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内城区贫困问题的相互构建,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再次,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贫困,而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考察,提出社会孤立的概念。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需要的正是这种历史的多视角的考察社会事实。这本书也为我们研究城市社区提供了一些问题视角,如社区中流动人口与原居住民的冲突(资源的获得);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与利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发展;如何来重新考察中心与边缘理论。
笔者认为《真正的穷人》更加强调从功能论和冲突轮的的视角来解释问题,其落脚点更加注重宏观的社会结构,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将问题悬在宏大的理论上难免会有空中楼阁的感觉。费孝通先生在其《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中曾提到社区研究不仅要看到社会结构,而且还要看到人,也就是心态研究。因此,在我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研究也应该重视在中和位育的故训影响下的个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Wilson,W.J.)著,成伯清 鲍磊 张戍凡译.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社会和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费孝通 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 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