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学校教案汇总
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1、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2、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3、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4、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小学生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 „ 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小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要么与父母调皮;要么与同学打架;要么变得孤僻;要么变得古怪;要么与老师对立等。由此可见,从小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在调查中,我发现50%以上的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接送,连自己的小书包就是父母或爷爷、奶奶背,这些接送孩子上学的人成了孩子们的书童;有的孩子穿衣、吃饭、洗漱都是父母包办„„这样的孩子事事依赖于父母,他们娇气得很,独立生活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差,更谈不上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了。一旦父母不在孩子们身边,遇到困难他们措手不及?借此,家长就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他们人小做不来事,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该班的某些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家长帮她做,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好几次这样的现象。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害处以及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措施,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从小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家长学校教案
一、课题: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二、内容: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次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以便及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讨论教育方法,互相交换意见,为更好地教育孩子打基础。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有些家长平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而大多数家长已经好久不见了,感觉有好多问题要和您交流。自开学以来,全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对于一些学生的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小学生,他们不仅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还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对于当代小学生,不仅要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志趣。作为学校和班级,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社会和家庭这两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力量非常巨大。所以,我说,希望我们能密切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两个问题。
一、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平时,大人可从帮助其树立责任感着手,也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机警。如,父母让孩子晚上独自在家处理诸如关好门窗、检查水源电源火源、接听电话等事,然后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以评述。再如,等孩子一人在家时,让朋友装成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
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
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二、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二)、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三)、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
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孩子写作业马虎怎么办?(一)孩子产生马虎的原因
孩子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坏习惯,首先要找到孩子马虎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马虎有以下几个原因:
1.态度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态度不认真,对学习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因而理解知囫囵吞枣,做作业时敷衍塞责,马马忽忽凑合着做完得了。
2.性格问题
有些孩子急脾气,干什么事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3.熟练程度上的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因为对所的功课不熟练,因而顾此失彼,出现错误。研究表明,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到不假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的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4.习惯问题
马虎已成习惯,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马马虎虎,5.考试焦虑问题
有一些孩子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分紧张,平时作题没有问题,一考试就错,这是考试焦虑造成的。针对不同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态度不认真的孩子,应主要解决态度问题,使之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改变不认真的态度;对性格急噪的要训练性格,改变急噪的性格;对那些知识不熟练的孩子,应多加练习,使其熟练地掌握知识;对考试焦虑的孩子应减轻心理负担,不要让他把分数看的过重,心理负担轻了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对习惯不好的孩子,应校正其不良习惯,培养严肃认真的好习惯。
(二)防止和克服孩子马虎的方法 1.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性的认识
有些孩子对马虎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马虎没关系,虽然错了,可不是我不会。有些家长对孩子马虎也不重视,认为只要孩子聪明就行,马虎点没关系。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提高孩子的认识,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给孩子讲有关马虎的故事。
传说在宋朝,京城开封有一个画家,此人画画很不认真,粗心的很了。有一天,他画
老虎,刚画完一个虎头,就听一个人说,请给我划一匹马,于是他就在虎头下面画了个马身子。那人说:“你画的是马还是老虎?“马虎图”这位画家说:“管他呢,马马虎虎吧。”“马虎”这个词就出现了。那位请他画马的人生气的说:“这么凑合哪行,我不要了。”于是转身生气的走了。可画家并不在意,还把这幅画挂在自家的墙上。他的大儿子问:“您画的是什么?”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是老虎。”二儿子问他:“你画的是什么?”他却随口说:“是马。”儿子们没有见过真老虎、真马,于是信以为真,并牢牢的记在脑子里。有一天,大儿子到城外打猎,遇见一匹好马,误以为是老虎,上去一箭就把它射死了,画家只好给马的主人赔偿损失,他的二儿子在野外碰上了老虎,可却以为是一匹马,迎过去要骑它,结果被老虎咬死了。画家痛心极了,痛恨自己办事不认真,太马虎,生气的把那幅虎头马身子的画给烧了。为了让后人吸取教训,他沉痛地写下了一首打油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仿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这个故事虽是传说,但有一定教育意义,家长在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时,不妨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听,他比对孩子训斥更有教育意义。
家长还可以找一些类似的故事,或自编一个故事教育孩子。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了,形象生动的故事可以使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就接受了教育。
(2)讲科学及生产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
有个孩子从小养成马虎的坏习惯,长大当了工程师,在计算工地用料时,把用砖的数量后面多写了一个“0”,结果工地的砖多运去9倍,盖完楼又用汽车往运,仅这一项就损失上万元。如果宇航专家马虎,那么一个数字写错就会造成上6亿元的损失.如果工厂生产投料比例搞错,将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大问题.如果农业上施农药,浓度搞错就会使人吃了中毒.如果医生马虎,给病人开错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等等。
(3)讲述在学习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
结合孩子切身体会讲,本来全都会,可就是得不了满分,因而当不上三好学生,考不上重点学校。可以举例,如有的孩子在高考中因马虎落榜,中考中因马虎考不上重点学校等等事例教育孩子。2.教孩子学会自检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作业错了,得不到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养成孩子依赖思想,以为马虎了也没关系,反正有家长还给我检查呢。第二天老师发现孩子的题错了,问他:“你怎么这么马虎?”答曰:“不是我马虎,是我妈马虎,他没给我检查出来!”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的结果,往往助长了孩子不负责任、马虎的坏习惯。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检查,提高自检能力。如果家长不放心,也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完后再给他检查,发现了错误,不要直接告诉他第几题错了,而要说:“你这作业里有错题,再去检查。”让他自己找第几题错了,错在哪儿,时间长了,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检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家长不给孩子检查作业,但应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如:(1)正向检查法。
这种方法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看原题是否看准了,有无错误理解;题中已知条件是否都用上了,运用的概念、公式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正确,格式是否标准等等。
(2)反向检查法。
这种方法是从答案往回,用相反的计算验算。如,加法用减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方程用代入法验算等等,(3)重做法。
把题迅速重做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就对比一下,分析错误在哪一步,是什么原因,然后更正过来。
检查时要根据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方法,孩子经常自我检查,就会熟练地掌握住检查的方法,到考试也能应用自如。如果平时孩子不是自己检查,到考场上出现了错误也检查不出来,那时家长还能包办代替吗?教孩子学会自检是提高孩子学习能力所必须的,切不可忽视。
3.给孩子搞一个《错题集》
孩子马虎经常出错,但对错误又不认真分析,很难吸取教训,很多孩子改错题时,并不是找找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错的,只是把错题从头到尾再做一遍,蒙对了完事,这样改错题实效不大。为了引起孩子对错题的重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具体做法如下:
(1)把所有的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原封不动地抄在《错题集》上,留下“错误档案。”
(2)让孩子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色笔在错误下面画上曲线。(3)
找出错误原因并写出来,写得要具体,是概念不清还是用错公式,是没弄懂题还是马虎。马虎错的也不要只写“马虎”两字,要写清怎么马虎的,是把“+”号抄成“—”号了,还是把“3”抄成“5”了,越具体越好。
(4)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错题集》是把孩子的错题集中起来,到一定阶段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个统计,因马虎而错的题占所有错题中的比例是多少,这时再教育才有利于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错题集》可以使孩子及时改正错题,并找出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错题集》实际上
是一个:“错误档案”,便于分析孩子的问题,找到漏洞,及时弥补。《错题集》实际上还是一本很好的复习资料,平时经常翻翻,提醒孩子不要重犯《错题集》中的错误,《错题集》是个警钟,到期末要让孩子重点复习错题集上的题,补上这个薄弱的环节,使《错题集》成为一本自制的〈参考书〉。
孩子最凡的就是改错,尤其是改错要经过,〈错题集〉上的四个步骤,因而宁愿做三道新题,也不愿改一道错题。这很好,我们就要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告诉他要怕麻烦就要仔细认真,争取不马虎,不粗心,不错题,一遍做对。
4.培养孩子“不要依靠橡皮”
有些孩子学习时不认真,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擦了一遍又一遍,把纸都擦破了,这种学习方法不好。我们应该锻炼孩子不用橡皮,每次作业都仔细认真,争取一遍做对,这是防止马虎的重要措施。不用橡皮有很多好处。首先,他可以锻炼孩子“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每次做题前先动脑再动笔,想好再写,争取一写就对。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将来长大了,对工作也能认真负责,先想好再干争取一次成功,不出废品。其次,不用橡皮,孩子写错了就可以把错误留在作业本上这是孩子思维的档案,错误没被涂掉,便于家长检查出孩子的毛病,帮助他改正。对孩子来说也养成正视错误,不掩盖问题的好品质。错误留下来,以便复习时重点复习,有针对性的复习。不用橡皮可以促进孩子做作业仔细认真,但这不等于不允许做错题,做错了还可以重做,只是把错了的留下,不擦掉,在下面重新做出正确答案。这种做法,可能现在还得不到老师的认可,那就先在家里实验。凡是家长留的作业都采取这种办法,逐步养成好习惯,再过渡到学校作业,总之,要让孩子不依赖橡皮。
5.告诉孩子“草稿纸不要太草”
做数学题、写作文或答题往往需要用草稿纸。孩子对草稿纸往往不太认真,急急忙忙,写得乱七八糟。家长对草稿纸也不检查,可不少孩子错题往往就出现在这个草稿纸上。由于草稿写得乱,往往计算出了问题,或草稿过乱,孩子往作业上抄时抄错了。因此,管理好草稿纸是很重要的。草稿当然不能写得十分整齐,但也不能太草,要按顺序写,能认得出,万一抄错了还能找到草稿,这样就不必重新算起,而从草稿上就能发现问题,及时更正。草稿写得乱,表面看是省了时间,可实际上是费了时间,如果草稿不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有了错误也便于检查,这不等于赢得时间了吗?
6.教孩子“认真审题,注意埋伏”
不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其实并不是不会,而是粗心。教师和家长都为这样的孩子感到遗憾。于是让孩子大量做题,以为做题多了孩子就能熟练,就会克服粗心的毛病。可是题做的越多,错误也越多,马虎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严重了。要解决粗心问题,主要不在做题,而在审题。审题要审三遍:
(1)把题读懂,看看这题问的是什么,给了什么条件。
(2)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题,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出这道题,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心里有数了,遇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就仔细了,这是克服粗心的好办法。
(3)
要看看这题有什么“埋伏”。教师出题往往出学生容易错的,容易混淆的,也就是说在题里打了“埋伏”,这个“埋伏”对于粗心的孩子来说是大敌。如果孩子每次做题都能仔细审题,看看可能有什么“埋伏”,就不会“上当”了。认真审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孩子先静下心来,克服急噪情绪。如果粗心的孩子拿到题,不看也不想,三下五除二就算完,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总之,让孩子认真审题,是克服粗心的好办法。
7.教孩子学会“解剖习题” 有些孩子做体时求快并为很好的分析题,就急急忙忙解答,忙中出错。有的还未真正理解题意,就按自己想象的去答,结果所答非所问。
家长要教育孩子,拿到题目先不要急答,先认真分析,把题“解剖”一下,看看题目给了什么条件,问的是什么,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哪些是间接的已知条件等等。然后,再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有些题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必须挖掘出潜在的条件,这个潜在条件是向结论过渡的关键。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分析法和综合法,把已知条件和问题一步步联系起来。中间这个关键的一步如果分析清楚了,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长35米,宽25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这道题时,先要看清已知条件: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已知的,长方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相等也是已知的条件。然后看问题,问的是正方形的面积。那么,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了,这就是关键。然后,看通过已知条件能否求出这个边长呢?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又根据已知长方形周厂与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周长求出后,再根据公式,除以4就是边长。到这为止,边长(关键的部分)已经解决了。正方形的面积就迎刃而解了。可是在现实中,不少孩子不认真分析,而是看了题就套公式,用35X25,他们觉得正方形周长与长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面积也就相等,认为把长方形面积求出就是正方形面积了。
分析题是解决题的关键,如果不会分析题也就不会解题。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首先认真分析题,然后再做题。有些孩子认为数学题应该分析,语文就不用了,其实不然。例如,作文题“我和我的妈妈”。有些孩子认为着还有什么分析的,就写妈妈呗,于是大写特写妈妈怎么怎么好。其实,这样的题重点并不是写妈妈,而应该写成我与妈妈的关系。所以拿到题应该分析,“我和我的妈妈”这个题,应该写我,还得写妈妈,更重要的是“和”,即我与妈妈的关系,是否就写成“我的妈妈”了。分析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孩子学会了分析就学会了思维,做作业就不困难了。
第二篇: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育新小学家委会会长 苏敏
目的:
1.借助活动案例让家长明白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总结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方法:
活动+试卷调查
培训内容: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
一: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我会做得很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必须能不断进步,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在家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几个建议:
(1)关心他,但勿伤害他
案例:期末考试结束了,一位学生拿了一张没及格的试卷回家了,等他刚进门,妈妈一眼看见孩子手里的试卷〃〃〃〃〃〃〃〃〃
1,指名家长说出答案:有细心引导,有大声训斥孩子的,还有打孩子的,2,家长们讨论交流:
正确的做法:帮助孩子正确审视的卷子出现问题或者是找出知识
的弱点。
不当的做法:训斥学生、打骂孩子。
3.师总结:关心他,但不要打骂他每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想到的是关心。但是不能侵扰他。
受到关注是人的基本需要,孩子尤其如此。被人关注的孩子,觉得家长重视他,喜欢他,爱他。相反,不被人关注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无足轻重,觉得父母并不真的喜欢他,因而容易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向孩子表示我们的关注,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它只需要我们先问一两个问题启动谈话,随后表明我们的观点;每天抽出一小会儿时间,和他谈谈他的生活和想法。参加学校活动,确实需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当这意味着你必须请假提前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但是,如果你克服不便尽力准时到场,会让他觉得他对你非常重要,你是认真对待他的学校和学习的。
4.给家长的建议:
●基于正当的理由,直截了当问该问的问题,否则,就不闻不问。不要试图拐弯抹角地从他那里套到什么信息,因为他准能够猜到你要干些什么,因而对你守口如瓶。
●等着他主动告诉你测验的成绩。不要一开口就问他测验成绩如何。
●当他从学校回到家里时,不要问他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你可以跟他说说你今天都做了些什么,之后问他:“今天你有什么想跟我聊聊吗?”
●询问他是否惹了麻烦或者在休息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充分暴露了你的担忧何在。
(2)爱真实的他,而不是你期望的他
案例:某个学校开家长会,一个家长十分苦恼的告诉老师:孩子回家做完作业不会整理书包,经常丢三落四。做作业需要家长陪伴,否则一会就跑去玩了。你看我们邻居的谁谁,都不用家长操心。
1.统计这种学生有多少?
2.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一些方法。在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3.师总结:
爱真实的他,而不是你期望的他。爱并接受你真实的孩子,是为人父母者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相反,我们总是忘不了他那些我们视之为缺点的东西,并对我们为他编织的未来之梦感到担忧:我们担忧我们的愿望可能会落空。但是,如果你沉湎于一种理想化的未来,现实总会令你失望。如果你将这种失望情绪表现出来,那么,你和他之间的关系本该让他充满自信,现在却只会削弱他的自信
4.给家长的建议:
●试想一下,你的孩子“改正”了所有让你恼火的缺点:他整理自己的房间或者玩具,进门就脱鞋,饭后主动刷洗碗筷,从不丢三落
四。你要明白:如果他变成了你希望他成为的那种人,他独特的个性可能也已经不复存在,他一定会迷失自我。
●列出他的优缺点清单,用一个优点抵消一个缺点,然后往单子上增加比缺点更多的优点。
●让他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你对他未来的担忧中。他还有很长的时间让自己成长、成熟,直至成年。
每个孩子都需要别人接受并认可其真实的自我,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一直是个“好孩子”、“乐于助人”或者“非常成功”,符合你认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如果他总是按照你设计的模子行事,他将很快失去个性,并很难对其真实的自我感到满意。
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从小就相信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先要肯定自己。要让学生明白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那还有谁会相信你呢?正如居里夫人所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要不惜代价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
家长学校教案 育新小学家委会外联部长 张丽娟
保护孩子的小秘密和初显的个性
教学重点: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家长认识到保护孩子小秘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影视观看与现场咨询
授课对象:二年级家长
建议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一---二个月
授课:
一、观看心理访谈《家有小女初长成》
对话——互动:
小组讨论,片子里小源的行为在你家出现过吗?你是怎样对待的?你用过什么好方法?你用过什么错误的方法?你觉得对待这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
二、了解什么是孩子的个性
1.定义:个性就是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稳定的有机结合。
2.个性有如下特点:
组合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一组心理特征
独特性——个性与共性不同,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人与人不同,就是这些不同体现出的个性。
稳定性——个性不像外界刺激一样瞬息万变,是持久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当然随着环境和主观的努力,它也是可以改变的,但那是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
倾向性——个性是人具有的一定的内在意识倾向性,体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也体现了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差异。
整体性——人的个性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是有机的联系起来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
三、了解人的气质类型会显现的个性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气质:是与人的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气质主要有一下几种:
1.多血质(活泼型)——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过程)强,均衡,灵活。主要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应灵活敏捷,情绪容易表现和变换;行为外倾明显,对行为的改造容易。适合从事攻关开发和销售。
2.胆汁质(兴奋型)——神经过程强,不均衡(兴奋过程强),不灵活(指由兴奋到抑制的过程),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胆量大,好猛干,但粗心,兴奋行为敏捷,但转化为抑制就不灵活,情绪抑制难,容易暴发情绪,行为外倾明显,对兴奋行为改变不容易。适合外贸,信息,管理等工作。
3.粘液质(安静型)——神经过程强,不均衡,不灵活。行为特征是:有精力,沉着平稳,行为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容易抑制,不外露,行为内倾明显,对兴奋行为改变容易。适合从事科研,金融,保险,会计等。
4.抑制质(抑制型)——神经过程弱,不均衡,不灵活。主要行为特征是:对事物感受性强,体验深刻有力持久,敏感多疑,精力不足,忍耐力差,胆量小,行为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刻板,情绪易波动并持久,内倾严重,行为改造难。适合从事制造业,金融财务,保密等工作。
通常人的气质不单一,多数是以某个为主,兼容其他。
四、怎样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1.尊重孩子
分析心理学家维尼科特曾指出:家长和教师的职责是要认识到对儿童不能管教太松,放任自流,也不能管教太严。放任自流会使孩子任性不讲理,甚至胡作非为,怕孩子不成器;管教太严,急于使用权威必然会导致专制独裁。自己做出决定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应创设让幼儿自己做出决定的环境。应给儿童自己选择的机会,如:我们要经常问:“这个双休日你想去哪里玩?”或“你愿意现在去吗?”等,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对于儿童是不够宽容的,成人在抚育儿童方面总是强调如何限制和约束他们,不许他们随意接触事物。其实儿童需要有自己的权利,他们需要发挥自主性、首创精神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当你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做错了事,批评还是要的。但应注意批评的方式,还很重要,不要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当你发现孩子有微小的进步时,应及时进行语言鼓励,不要因为孩子进步不大,而不予理睬或对孩子失去信心。
2、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各方面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因为家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不但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神情,还会模仿语气、态度等等,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非常重要。我们要想方设法从孩子极少的话语和非言语暗示中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帮助孩子观察自己和别人,让他体会家长的情感。如:家长是自私自利的,孩子也会受其环境影响,也是自私自利的,一句古言“上梁不正,下梁歪”古往今来都是与其话相效应的。
3、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孩子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不要因孩子做徒劳无益的工作,而加以阻止或干涉,这样会有碍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不管孩子是长得好还是不好,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发展自己,家长应该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孩子,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发展什么,多给幼儿鼓励和建议,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4、家长应给孩子自我表达的机会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语言是情感沟通和重要工具,也就是想让孩子有良好社会交际能力的基本条件,家长应多制造能给孩子语言发展的空间、时机,想方设法促进孩子语言发展,艺术也是孩子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如孩子在画画,家长说星星是黄色的,他却只顾自己画七彩的,于是家长不管他,待画好后问他为什么?他说星星为什么只能穿黄色衣服,而我的都可以换衣服,七彩的星星使天空更美丽呀!
5、家长要正面引导孩子
一般民转载自,请保留此标记-主的家长都会以正面的方式引导儿童,如:提建议、作指示。我们想让孩子取得成功,会直接告诉儿童应做些什么,并强调成功之路。对儿童的行为提出正确要求,不但不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而还能帮助儿童建立更明确的观念,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6.让权威与情感并驱
权威有多种形式,家长在儿童心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大部份人所体验到的权威是建立在亲切、关怀的态度基础上,但现在有些家长却将权威和惩罚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对儿童的不尊重,儿童所体验的权威是一系列的命令成“不准”。
运用权威时,情感至关重要。
当我们执行某种行为标准与儿童想做的某种行为相抵触时,儿童可能会产生反感,、发怒或怨恨的情绪,例:一天,我正给孩子讲故事,讲到一半,孩子开始分神,于是不知不觉中他在床上打滚,我不理会还是讲故事,他却更过火在床上使劲的蹦跳着,于是我停下不讲故事,说:“你这样让我很失望,我会生气的”,我并没严厉责备命令他马上停下来,而是让孩子领会我的情感以及对他自己的行为进行回忆,我一会儿再问:“知道为什么呢?”他会很快的说出自己的意见,于是两人再协调。家长应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创设一种良好气氛,使儿
童学会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感情,并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来克服消极情感。
7、家长应以积极的方式帮助孩子对待失败与挫折。
成功固然高兴,但也得接受失败,帮助幼儿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引导或帮助幼儿一起找到失败的原因,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让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找到新的信心。特别是引导幼儿在自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对别人过多的责怪,将失败的理由推到别人身上。
五、关注儿童个性发展家庭教育能做什么?
做到6个方面的“逆向思维”:
1、不过分关心孩子。
2、不要太亲近孩子。
3、不过分夸奖孩子。
4、不对孩子喜怒无常。
5、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
6、不要在孩子的同龄人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已有报道表明:
儿童个性内外向性格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但父母的文化素质和教养方式、家庭类型与家庭结构以及儿童本身的状况和受教育经历等均对个性发育有较大影响。学龄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个体,正处在个性形成阶段,需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社会化,走向个性成熟。以上城乡儿童个性发育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城乡间不同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也可能与城乡儿童生活经历、家庭环境以及受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
六、了解孩子性格的类型和如何处理孩子小情绪
情绪激动型 独自生气型 转而忘记型
处理方法:
冷处理:当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时候,可以别搭理他,让他自己平静一下,有利于安定情绪。
树立榜样:父母在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发火,这样孩子就会模仿你的做法。
七、小心翼翼保护孩子的小秘密,促进孩子个性发展。
孩子的隐私与成年人的隐私有本质区别:
为什么小的时候,孩子能把心里的秘密(不管是对的、错的)第一个告诉妈妈?而长大后,却首先隐瞒的就是父母呢?这里有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自己分析、判断问题的标准,而在一些事情的态度上往往与父母产生分歧。他们害怕受到指责,于是采取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对父母、老师保持缄默。孩子毕竟是幼稚的,他们所防范的就是能说服教育他们的父母、师长,而对自己的同学伙伴几乎无隐私可言。所以,在他们执意行事的时候,往往失败,难免又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训斥。这样,循环往复,所谓的隐私,只不过是孩子向父母发泄不满的手段,与成年人的隐私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不能称之为隐私(这一点应向孩子们讲清楚)。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为儿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诚的努力将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研究能使我们洞察众多的自然秘密一样。”
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而有些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因此,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应是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
保护孩子小秘密的方法是:只要不一味地训斥、打骂,家长与孩子好好沟通,相互信赖,正确引导,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并去理解孩子,他就不会对你有那么多的隐私。在充满爱与理解、民-主、宽松的氛围里,孩子依然会像小时候一样,向父母说出他们的秘密的。
八、设计现场咨询环节
由家长向授课教师针对孩子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和提供解决意见、方法。
结束语:
儿童的个性发展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的。当我们赋予了他们良好的个性、智慧的保护了孩子的小秘密,陪伴孩子顺利成长的同时,也给社会造就了人才。拥有良好个性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家长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教养方针,为孩子创设和-谐的环境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前进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为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而共同努力!
家庭作业:
1、怎样保护孩子的小秘密?
2、关注儿童个性发展要做到6个方面的“逆向思维”是什么?
育新小学家长学校教案 三(1)班家长 上一届家长会会长李爱玲
各位家长,下午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很高兴认识各位家长,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思考。今天我想谈谈《如何做合格的家长》,在我们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有许多的学生家长曾向我们的老师咨询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家长和教师之间有许多的沟通,他们有很多的困惑,家庭教育问题是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对孩子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全面性。
1、启蒙性 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是在家庭中生活的。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比如说小孩爱发脾气,如果开始引导的好,他就变得比较平和,就会变成他稳定的人格个性,如果启发引导得不好,他就变得脾气暴躁,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性格。
2、长期性 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从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个孩子在走向成人、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和家庭的距离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学校教育还有大得多。
3、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极其广泛。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等都离不开家庭对他的教育。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具有这些特点,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职责不明确
许多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自己的角色就是辅导孩子的学习,把孩子培养成有所谓的好学生,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很担心,始终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于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我大字不识一个,你多费心了。”“我不识字,没有办法辅导他的作业。”我认为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是让孩子只知道学习,家长的主要责任不是在于帮助孩子补习知识,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更多是要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主动学习的、树立远大的志向等。
2、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期望。甚至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未来与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抱负相联系,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理想的延续,学钢琴就一定要成为一个钢琴
家,学小提琴就一定要成为一个小提琴家,学美术就要成为画家等。当我们的孩子回到家里兴奋地告诉家长自己考试得了100分,许多家长会很关心“班里有几个得100分呀?”如果孩子得98分,家长也要问:“有没有得100分的啊?”其实家长这种不经意的问在孩子的心灵上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当孩子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于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就产生了,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一定要切合实际。人的成长是一步一步完成的,伟大的人一定是从平凡人中产生的。孩子在学会做大事情前一定要学会做小事情。
3、盲目地攀比
正因为我们的多数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急于求成,这时就可能产生攀比的心理。“你看他家的孩子多么的听话”、“你怎么不如他”等,这种攀比常常建立在把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的基础上。造成我们拿别人家孩子身上的某些优点当成目标和偶像,也希望我们的孩子来追求。这样的比较对孩子没有好处,只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自卑并嫉妒仇恨比自己强的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我觉得不要盲目的攀比,要注重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但是家长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4、教育方式极端
溺爱型。这类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分,爱得无原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无限制的爱超过了理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自私性、依赖性强,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家庭教育应该坚持理性,否则孩子就会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习性。专制型。孩子没有自由独立的空间,家长搞一言堂,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不是过于暴力,凡事喜欢暴力解决,就是过于顺从,听人呼来唤去,没有主见。专制型的家长不仅指父母采用行动上的打骂,还指家庭处世态度上的专横,如: “我就是对的,你就得听我的”“我是老子,你必须听从我的”等。
放纵型。有的家长抱着“树大自然直”“水到桥头自转弯”的想法来教育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不加管理。有的确实是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管理孩子,他们嘴上说的是孩子最重要,可是行动上是工作最重要,挣钱最重要。
四、家庭教育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误区,下面谈谈如何有效的实施家庭教育。
1、做孩子榜样
在家庭教育的启蒙性中我谈到,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智力发展、品格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在孩子品德形成的过程中。
这里我想说个故事《爸爸的脚印》: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酒,一天天下着雪,他和平常一样哼着小曲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总觉得后面有人在跟着自己,回头一看发现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儿子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兴奋的喊到:“爸爸,你看这雪多厚啊,我正在踩你的脚印呢!”儿子的话令父亲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脚印也会找到酒馆的。”从那以后,这位父亲改掉了饮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目前,我们的许多家长远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家长没了土地的
烦神,手头宽裕了,时间充足了,于是小区内打牌的、打麻将、游戏室内的多起来了,其中也有许多学生家长。甚至身边有自己的孩子,他们难道不担心孩子去寻找大人的脚印吗?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引向歧途。
2、多亲近孩子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愈大愈难沟通,甚至不知道怎样去和孩子交谈。这里我们家长应反思自己是否亲近了孩子,这里的亲近包括行为上的亲近:每天是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是否花了时间和孩子一起上公园、是否和孩子一起看看书(一家人共同看那带着油墨香的书报,将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等。我们的家长可能过多地忙碌我们的事业,忽视和孩子足够在一起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因此我建议各位家长在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我们的孩子在一起。亲近孩子还包括语言上的亲近:家长是否经常倾听孩子一些合理的谈话,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是否能伴有微笑、是否有欢愉平和的语气,是否注意自己的用词。如:大多数家长会说“放学后,你就要马上回家,不允许在外玩。”如果换成这样:“放学后你不马上回家,我很担心你!”孩子应该有所感动的。
3、多信任孩子
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所有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但能否都信任自己的孩子却不一定。譬如,当您的孩子考试考砸了,您会相信孩子的陈述吗?您会不会怀疑他贪玩不用功?甚至怀疑孩子智力有缺陷。反正,每逢考试过后,常常听到大人训斥孩子:“你这是怎么学的?连这么容易的题都不会,简直是猪脑子!”心理学研究说明,在0岁~14岁的儿童中间,弱智儿童仅占1.07%,而超常儿童则在3%以上。也就是说,98.9%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而是爱学不爱学、会学不会学、勤奋不勤奋的问题。
当您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作为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相信孩子也是非常愿意学好的,并相信孩子有能力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这时他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家人的帮助。
4、多和孩子沟通
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相信各位家长会也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不听话,对朋友的话反而听得进去,有心里话总是和小伙伴讲,他们的许多小秘密可以从其它的孩子口中得到。究其原因在于大人总觉自己忙,与孩子缺乏交流。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天天困在家里,内心更加孤独。因此建议家长应多和孩子说说话、谈谈心。要善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学会倾听,让他把话说完。外向的小孩什么都说,内向的小孩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所以有的小孩,他不想跟你说话,你也要去主动攀谈。如在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父母跟他们说工作的事情,或小区里的新鲜事(这里的新鲜事一般来说应该是积极正面的),也让孩子说说学校里的事情,出门和孩子打声招呼,睡觉前和孩子说声“晚安”等。
与孩子沟通,要有平等平和的心态,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能用命令、指责的口气去和孩子谈话。好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即是长辈,又是朋友。同时家长要换位思考,有时
候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想法中的合理因素,不要忽视和小看孩子。
5、多和老师联系
家长会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也是全面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主要渠道。目前我校都要求各班每期召开家长会,有些家长只注意与老师沟通,忽视了对孩子在家情况的观察和交流,这样的家长尽管也准时参加家长会或电话联系教师,了解到孩子在校的表现,但事后只对孩子转达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及要求,或是对孩子一顿斥责,很少主动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事了。对学校组织家长会或老师不断的找他反映孩子的问题有厌烦情绪,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希望家长在平时就注意与孩子的班主任及各学科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详细情况。如:各科的内容要求及进展情况;孩子平时课堂的听课情况(我们的课堂将逐步向家长开放,听取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甚至老师们对孩子近期的看法;并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注意倾听孩子关于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想法,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经常的和老师沟通信息,这样的家校共同教育对孩子来说肯定有一定的作用。
各位家长,整个世界就如桃核,大智大愚就如核尖,凡夫俗子如核的中间部分居多。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如果孩子将来幸福、快乐、自食其力,那么我们就是合格的家长了。
最后,我想给各位家长提10点建议: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些建议也是一位学者针对“孩子对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这个问题,从十万个孩子中进行了调查得出来的,但愿对各位有点启发。
祝愿每位家长都成为合格的家长!也祝愿每个孩子能健康快乐 的成长。谢谢大家!
第三篇:家长学校教案
九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一)课 题:做合格家长,育优秀人才 授课时间:2010年4月29日下午 授课地点:临泽初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王文麒 教学目标:
1、分析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1、生动的故事进行道理的讲解
2、互动反馈家庭教育的情况
3、家庭教育方法的生动例子呈现
一、导入
我们对孩子的培养,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出路,而且要考虑未来的前途。有一个不好笑的笑话:一个记者到山里的村庄去采访,看到一放羊的小孩。记者问,“放羊为了什么啊?”小孩子回答,“卖钱”“卖钱为了什么啊?”“卖钱结婚”“结婚为了什么啊?”“生娃。”“生娃为了什么啊?”“放羊”。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会陷入另一个版本的放羊——生娃,生娃——放羊。
每个人对孩子的希望一定是非常大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此刻一定是希望考上高中,否则就没用了。
二、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指导
(一)一类是对“没用的人”来说,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学习不好,其它方面好好培养,一样成最优秀人才。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成功依靠的是15%的专业知识加上85%的公共关系。
1、首先注重教子做人——情商教育。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举几个学生的例子: 不孝——和看门老头单挑。
不敬——教室里面往后坐,坐外面走廊。不善 ——故意捣蛋影响别人学习
孩子有问题,更需要自己去管理,不理睬态度更不对。如陈晓龙,陈美雨,老师家长敢打敢骂。什么也无所畏惧者,一定要让他有害怕的事,否则明天会干什么?家长不会教学习,但是可以教他品质与性格。情商就是为个处世与人人交往等方面的优秀品质。指人在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高的比如,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他们在班级里除少数几个人外,和大家不合,影响很多人学习,行为令人讨厌!
2、培养孩子的“肚量”,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打架事多,就因为鸡毛蒜皮小事,男孩肚量特小。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己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教育孩子做事说话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要能宽容别人,与人为善,不能自私自利,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走上社会后迟早要吃大亏的
3、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人人都喜欢尊重,尊重是和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尊重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在家里就要尊重父母、长辈,在学校就要尊重老师,少数同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极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了台,缺少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喊别人绰号、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不利于团结,容易引发各种矛盾。、给孩子一点事做,培养责任感。要求孩子在家干一定数量的家务,劳逸结合。打扫教室、包干区等责任感教育。教育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尤其是做错事以后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做错事就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接受必要的处罚,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内容。
(二)中等生如何指导?学习被动型的如何指导? 很多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无计划
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
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不会阅读 很少阅读。阅读速度慢,不会快速阅读,也不会略读,任何情况下都逐字逐句;不善于带着问题去读,阅读之后没有什么收获。
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家长说:“我们不会,怎么教?”其实,家长们你能做到的,你应该做的是: ——用心教,不是用文化来教
1、帮助孩子设计未来——学习目的性主动性教育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想上什么大学和学什么专业,将来干哪一行。甚至对整个人生都有一个清晰的设计。
2、给孩子成功的信心,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真正用心,目标都可以实现。鼓励表扬
找找孩子有哪些优点和长处,有的搜肠刮肚才挤出一两条,也有的干脆说没有任何优点,但说起缺点、错误倒是滔滔不绝。因此,他们对孩子总是批评多表扬少,甚至是只有批评没有表扬。而成功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进步,并且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在孩子考得不好,最需要鼓励的时候,批评、指责、挖苦甚至打骂,形成恶性循环。而成功的父母往往不是很看重分数,他们认为重要的是学得好而不是考得好(尤其是非升学考试)。在孩子考得好时给予表扬,在孩子考得不好时除了帮助分析原因以外,仍然“看到”孩子曾经的成功,并以此鼓励孩子。
3、关心、过问,与老师电话联系
经常与孩子亲近,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很多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太少。他们不了解孩子,也就无法沟通(有的根本没想到需要沟通),难以理解孩子,所以经常发生矛盾。而优秀学生和父母的交流都非常多,父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也能通过交流、共同探讨,互相启发,给孩子以适当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只有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要经常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以达到相互了解、共同配合、共同教育的目的。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
往不如教师了解得多,何况有的学生向家长汇报假情报,不说真话。比如徐其豪,说老师不让他上课。
大家对老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找老师、找学校领导反映,学校和老师认为可行的、有建设性的,我们肯定会听取,以利于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家长绝对不可在孩子面前指责学校和老师!初三学生还小,处在心智逐步成熟的阶段,家长批评学校,有时候是误解,有时候是我们确实做得不好,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解释或改善。但是,家长在孩子面前指责学校和老师,只能助长孩子的不满情绪,他不愿意听老师的教育教学,结果吃亏的是孩子,而老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了。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配合老师的工作,支持学校的决定。到了初三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大习题量,把握中考信息,我们可能还要定一些资料,这写资料有的是教育厅下发的,有的是我们学校通过内部信息征订的,希望大家能给予理解和经济上支持。
所以要想家庭和学校双方面共同对孩子的教育有所促进,家长同志们就要更多的和我们的教师进行交流。你可以到学校找找班主任,也可以和教师通过电话进行联系。每次考试完后,都要问一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乃至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家长和教师进行的交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4、检查学习,做一个监督型的家长。
作业上的监督;习惯上的监督;周六周日作息时间安排上也要监督。抓作业。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例如伍春辉“装装样子也好”
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家庭在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
有了目标和具体任务还要有详细的时间表,几点时间表制定的注意事项: A.重要的事情要先完成 B.不同的内容交叉安排 C.考虑时间段的长短避免中途打断 D.利用好零碎时间。制定好计划和时间表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习。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检查计划完成的情况。
5、生活上贴心照顾,但不要过分娇惯孩子。多关心子女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课余活动是否健康,结交的朋友是否正派,拒绝参与不当的游戏和活动。坚持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较充足的睡眠,午睡精力补充,实现学习与休息的良性循环。最后阶段鼓励他们熬夜,但要把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跟上。作好中考的最后
冲刺。另外给予良好的学习环境,安静,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最好单独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空间,一间屋子,一张桌子。让孩子远离干扰。、(三)对于优等生、自学的学生,除了鼓励,鼓励,还是鼓励!
思想鼓劲加压:明确目标,相信孩子的能力,关键在于为与不为;不同分数上不同学校
心理上热情疏导,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孩子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与,学生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很多家长没有文化,但他们懂得如何鼓励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孩子学习也很好。
三、结语:倾尽心血,只为孩子能够成长,祝各位家长能够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享受生活中最美的幸福!
九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二)课 题:做合格家长,育优秀人才 授课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 授课地点:临泽初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薛克荣
教学目的: 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教学内容:
一、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二、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毋宁说“不行”对他(她)更具有影响力。如今周末无人看管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外出,本想把他们
放到爷爷奶奶老人家
当中,孩子们稍不满意时,他们便让步说:“那好,你就自己呆在家里吧!”孩子最初似乎
得到了一定的
满足,但久而久之,便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冷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父母表现出的坚定绝不容商量,尽管有时会招致孩子的大哭大闹,甚至叫着说:“我恨你!”但孩子正是在反抗的同时,也意识到父母的尊严和权威。
孩子需要有一个对立面,才能分出美与丑。如果让他们漫无目标地挥动小拳头,他们会因没有信息的反馈而永远也分不清是与非。
如今让家长们说出“不行”两字,又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其难处在于父母过于宠爱自己的宝贝或根本没有时间。而教育专家则坚决主张家长说“不行”,必要时“还要适当惩罚”孩子。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回归旧传统,对孩子实施随意斥责、打骂的专制式管理。现代社会的“不行”,应该是大人与小孩子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是他们心与心的交融。对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对孩子施以讹诈。
许多家长习惯说“吃不完饭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坏,因为他们会效仿家长,动不动就讲条件。
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二)让孩子做某件事时,要讲明道理,是为了孩子好,而不是说些“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
孩子如果仅仅知道要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三)绝对不能对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不听我的话,好,我也就不满足你的要求!”家长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不要吓唬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用一些可怕的事物来吓唬,久而久之,孩子使变得多疑、胆小怕事„„《孩子任性是家长之过》
(四)父母一方说“不行”,即使有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孩子容易养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五)说“不行”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让他(她)明白“不行”的道理。
(六)可以与孩子“谈判”,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而且要当机立断,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比如在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上。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七)要在融洽的气氛中,从积极的角度给孩子立规矩。挤时间与孩子一起用餐,相互说些有趣的故事,便多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机会。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谈亲子沟通有趣的策略》
(八)令行禁止。说“不”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意味着食言,失去了威信不说,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言而无信,是人生之大忌。
一次“不行”或适当的惩罚最初可能会引发一场暴风骤雨,但处理得当,雨过天晴之后,孩子与你的关系和感情将无疑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这也正是说“不行”的意义所在。
九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三)课 题:成功人人有份 授课时间:2010年5月28日下午 授课地点:临泽初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谢颖
内容:成功人人有份
对于父母来说,拥有出色的儿女,可能是对他们苦心最高奖赏,也是他们渴求的最大快乐。爱情,不是幸福家庭的唯一内容,爱情的硕果——优秀的儿女,让家庭更加完美。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教育已经成为每一个家长极为重视的大问题。今天,我在这里仅对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给父母们一些建议: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观点:“成功”的快乐是孩子成长的有效催化剂。
第一,家长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我们这里所说的“成功”并不是干出一番惊天伟业,孩子们的每一个小进步都可以以“成功了!”加以褒奖。所谓成功意识是指孩子有在生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愿望,有意识,有热情地做好每一件事,有了这种成功意识,孩子们会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有了这种强大的内部动因,孩子们会更加茁壮成长。有成功意识的孩子会尽其所能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开端脑筋去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潜能得到挖掘,意志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孩子们学会了一种最可贵的品质:做事认真踏实,锲而不舍。第二,在孩子的世界中,“成功”的大小并不重要。
一提起“成功”这个词,可能有的家长就想了余秋雨、比尔·盖茨、江泽民,邓亚萍……,可是在孩子们的世界中,那怕是“今天的作业全对了”也是可以谓之“成功”的,所以,孩子们的成功与否,不能以成人社会的标准来衡量。比如,孩子考了100分,孩子亲自做成了一个四驱车,孩子们栽的向日葵结果了,会背了一篇课文,学会了前后滚翻……这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们看来,都是可喜的成绩,还因为每天有若干个“小小”的成功,孩子们才会有所收获,将来才会有“大”成功,“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河”让孩子们在无数“成功”中品尝喜悦,兴奋的滋味,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第三,父母们要努力为孩子们成功创造条件。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得到肯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每一个孩子都是渴望成功的,都希望获得父母、老师的赞许,获得同龄人的认定,所以,父母们不要吝惜您欣赏的目光和赞扬的话语,甚至一些小小的礼物。
给孩子提供物质基础,帮助他们成功。比如:学校开展绘画展,父母为他们准备好颜料、纸张、画笔等……学校的插花比赛,为孩子买些鲜花,提供一个动手创作美的机会。
把孩子的奖状、奖品或手工作品、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优秀作文集子等保存好,并为其开辟一个天地,当家里有客人来时,为大家展示一番,让孩子自豪地说一声“这些都是我的杰作!”日子久了,孩子会成为一个有信心的人,更加自信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摄入信息量大,他们的兴趣爱好更为广泛,家长们要为孩子创造条件,把爱好变为特长,首先选择您的孩子最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给予重点培养,让他获得某一方面的“超群”的能力,这可是一个大成功哟!
总之,父母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环节,把它做为一个教育契机,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条件。
第四,纵向比较比横向比较更能激励孩子获得成功。
所谓纵向比较是指把孩子同自己相比,所谓横向比较是把孩子和他的伙伴们比。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这就像人的十指不一般长,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作文尖子,或短跑健将,学生们不可能千人一面。那么,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请不要经常把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您只要能看到您的“宝贝”今天比昨天进步,成功,这就是件令人欣慰的事儿。
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家长们要给孩子们提出成功系数的较大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要正确地估价自己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们经过不懈努力之后,会获得“成功”的快感。
相信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宝贝”都有着深深的爱,但我认为,这种爱不能只停留在生物本能上,精明的父母懂得爱的方法与技巧。而有的父母爱得还不够清醒,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借这个机会,我想送给家长们一句话:“成功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亲爱的父母们,让您的理智的爱带给孩子更多、更大的成功。”
最后,愿天下痴心的父母为拥有出色的儿女而得到最大的快乐。
九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四)课 题:孩子是在生活中塑造的 授课时间:2010年6月8日下午 授课地点:临泽初中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王志刚
内容:孩子是在生活中塑造的
(一)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是集中、具体实施教育的场所,但教育的一贯性要求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一致的教育要求,所以,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家庭,搞好家庭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开创一片沃土。
(二)“平等、民主、交流”是良好家庭氛围建立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平等待人”这是现今社会人际关系的一条原则。它不仅适用于成人,更适用于成人与孩子之间,只有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民主,家长应树立一种崭新的家长观:与孩子之间既有威、又有诚,让孩子有表达意愿,发表观点的空间,父母还应注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你才能准确获取教育信息,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凡事不要“以己度人”,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只有定位在“平等、民主、交流”的原则上,家庭氛围才是和谐的,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和谐。
(三)丰富的家庭生活,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做为家长,有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的义务,一家人可利用双休日,安排家人之间的亲情活动,或家庭间的,或外出游玩,让孩子既增长见识,有锻炼能力,有切身感受父母之爱,从而让其身心愉悦、健康地发展。
(四)参加家庭中的劳动,制订劳动岗位,是家长锻炼孩子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人从劳动中演变过来,人类社会在劳动中不断发展,人们从劳动中锻炼了身体,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培养了细心的习惯,全局安排的能力,所以,从小参加劳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必要。
(五)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第四篇:家长学校教案
《做事分清主和次》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赵红霞
一、设计理念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想起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走进教室后,才发现该带的学习用具没有带。不是找不到什么,就是忘记了什么。东摸摸西找找,时间流逝,一事无成……”这些都是学生做事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表现。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注意力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学会做事有主次,做事有计划。即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能集中注意力,并做到有具体的时间规划,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二、辅导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前需要有计划,分主次,初步学会划分事情的主次关系。
2、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做事分主次的重要性,对做事减少抗拒,获得自信。
3、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规划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成语故事短片、活动卡片、实验器材、PPT
四、辅导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实际操作,练一练。
1、家里来了客人,作为小主人的你准备给客人沏茶,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操作顺序,同学们比一比。小组合作要求:
(1)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算时间,一人汇报。
(2)用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3)把整个过程表示出来,要让人清楚地看出每个工序用了多少时间,以及整个过程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总结汇报成果。同学分小组汇报。
3、总结经验:事情是要一件一件地去完成,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这样才能把几件事情都做好。
(二)、团体转换阶段
成语故事欣赏: 这个材料提示人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只能自讨苦吃,因小失大。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1、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总结:做事要分主次,重要的事情要集中注意力先做好,次要的事情则应该排在后面。
(三)、团体工作阶段:
1、实验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2 学生讨论实验的原理和所感所想。
3、实验再现,现场操作,让同学们更加清楚时间的管理。
4、总结:时间管理,紧急且重要的事
不重要但紧急的事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四)、团体结束阶段
1、课间十分钟
课前准备、玩、上厕所、交作业、喝水…… 那么多的事情,而时间只有10分钟,你先做什么?为什么?
上厕所—喝水—课前准备—交作业—玩
2、我来制定小计划
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要先问问自己:我有必要做这件事吗?做这件事会花我多少时间?有没有比这件事情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呢?通过事前的思考,我们可以提高做事效率。下面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制定一个小计划。时间从下午四点三十分到晚上九点,看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事情上。
(1)学生举例说明在这段时间内,自己会做些什。
(2)讨论:确定哪些事是重要的,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
(3)学生制作“我的课余时间计划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1方法一:做事分主次 2方法二:事前做计划 3方法三:按照计划做 4方法四:每日都总结
板书:
做事分清主和次
紧急且重要
不重要但紧急
重要但不紧急
不重要也不紧急
第五篇: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第1课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学校教案 第1课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般说,学习较好的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主动观察,积极探索,思维活跃,跟着老师思路走。而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通常懒惰、马虎、粗心,上学时丢三落四,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不写。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跟他自己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虽然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于各门科目都有特定内涵,但也存在共性内容,包括平时勤奋刻苦;上课带齐学习用具,专心听讲独立思考,主动改错;每日重视老师留的课堂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写字规范,作业本干净等。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例
一、甲同学聪明外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作业一落到纸上就潦潦草草,十分马虎,错误百出,和上课的状态判若两人。经了解,他回家先看电视,晚上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甚至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一让关电视,他就大叫大嚷,或者赌气不理睬父母。如果您的孩子像甲同学,该怎么办?
●
帮孩子寻找学习乐趣并恰当奖励。可以跟孩子做个小游戏,您当学生,让
孩子当老师决心非要好好“教你”不可;还可以跟孩子搞比赛,谁进步谁得小红旗。此外,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用正当的方法奖励他,让他觉得学习有无究乐趣。
●
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应
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最好让孩子自己制订,家长监督执行。
●
密切联系老师并耐心说服教育。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如果
表现良好,可以要求他在家也如此做到;如果在校表现不算好,要与老师一块儿教育孩子,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自觉改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
●
巩固好的学习方式并逐步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
成的,孩子一旦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后,应不断巩固完善,使之成为习惯。这时,可以放手让孩子自觉学习,但要时刻提醒,坚持到底。
例
二、乙同学有一颗上进心,他上课听讲,希望自己学习好,但成绩总不理想。原来,他虽然上课听讲,但课后很少学习,放学回家贪玩,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影响了进步。如果您的孩子像乙同学,该怎么办?
●
协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要针对孩子的实际,帮助制订具体的家庭学习计
划,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不先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
●
严格执行计划要求。计划制定后关键是落实,要尽量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 的道理,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规范执行,并且长期坚持。使孩子愿意遵守计划,乐于执行有关要求。
●关心、了解学习情况。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
子应该在家里完成的学习任务,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你时刻关心他的学习。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给孩子独立的房间,或给孩子使用固定的书桌椅、时间等专用于学习,不要随意占用孩子的书桌堆放杂物或玩乐。
●耐心训练指导。由于孩子自制力差,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碰到不按要求去做时要坚持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正确评价调整。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对做得不够的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努力的方向和正确方法,使孩子学会不断强化正确行为,修正不正确行为。
孩子没有良好学习习惯是影响进步的重要原因,而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主要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来实现。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很多方面都能从我们大人身上找到原因。比如,有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孩子几乎天天不写家庭作业,有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有家长教育孩子方法不对。家长应多跟学校联系,同老师一起找到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方法,借助老师的力量改变孩子的不良学习行为,尽而提高成绩。不能持之以恒的家长,应该提高认识,和孩子共同完成他的学习任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主要是养成教育,小学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希望家长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促进孩子学业进步,全面发展。
下列问题,符合自己的就答“是”,不符合的就答“否”,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就答“不一定”。(1)学习有固定时间。
(2)写作业磨蹭,边写边玩。
(3)上课走神,东张西望。
(4)身边经常备有辞典、字典等学习工具。
(5)上课有小动作。
(6)在学习中经常沉迷于空想。
(7)做数学常因马虎被扣分。
(8)学习结束之后自己收拾书桌。
(9)做作业有困难自己独立解决。
(10)学完后,主动背诵记忆重要的知识。
(11)一边听广播或看电视一边学习。
(12)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13)发回的试卷,经常重复看几遍,进行研究。
(14)讨论学习问题能积极发言。
计分方法:第1、4、8、9、10、12、13、14题答“是”给2分,“不一定”给1分,“否”不给分;第2、3、5、6、7、11答“是”不给分,“不一定”给1分,答“否”给2分。把每题所得分数相加,即是总分。
等级评定:总分7分以下非常差,8~12分较差,13~20分一般,21~25分较好、25分以上非常好。
养成好习惯 预习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线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听课习惯
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
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
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须的文具按要求放好。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级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在功能教室上课以及放学回家,要将桌面整理干净,并摆好桌椅。
三、复习习惯
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听课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养目标: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习惯
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专心细致,认真审题,书写规范,按时缴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
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3.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放人书包中,并整理书包,使学习资料在书包中分类放置有序。
4.当作业本、练习本、试卷等发下之后,首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不放过一个错字或错题。
五、阅读习惯
基本要求:多读好书,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累计不少于30分钟,读书姿势正确。倡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培养目标:
1.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
2.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边读边思考,敢于质问,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六、写字习惯
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培养目标:
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想好再下笔。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握笔处离笔尖一寸。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4.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七、听说习惯
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
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八、活动习惯
基本要求:依据个人兴趣及特长,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1.依据个人实际,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张扬个性,磨练毅力,培养恒心。
2.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大胆展示自我风采,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九、探究习惯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
1.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学科综合活动,学习调查、访问、搜集整理文字图片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实践方法。
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及善于质疑、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十、计划习惯
基本要求: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目标:
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定生活、读书、活动计划,制定切合实践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
2.认真执行计划,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坏习惯有哪些
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存在哪些“错误”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避免?黄坚定校长还介绍了现今小学生学习习惯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1.自我管理能力差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在家经常需要家长陪着学习,相当部分孩子不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现在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想办法腾出时间来陪着看着孩子学习。孩子依赖习惯了,独立性差了。
2.学习效率不高
相当一部分学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有的甚至作业速度慢且效果又不好,更不用说自己检查作业了。3.课外阅读太少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家中书籍数量少。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阅读面窄,过于关注课内学习,如优秀作文选或者丛书指导类,这与家长的引导有关系。
4.写字姿势不正确
新课标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就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但有的孩子过早练字,家长缺乏正确的指导,养成了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形成习惯后到了学校老师很难把他纠正过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手也小,小肌肉不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还会影响视力。
参考资料
四招消灭坏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建议从以下四点入手。
1.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困难。听从老师建议,积极配合指导与督促,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2.让孩子认识到坏习惯对学习的影响,陪孩子一起面对。比如孩子学习比较拖拉,就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一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二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提醒并督促改正。
3.注意把握好改正坏习惯的时机,要求由近及远,目标循序渐进,当孩子的坏习惯一露头,家长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引导改进时要慢慢来,提的要求要孩子力所能及,然后耐心等待,过程要注意表扬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以巩固成效。
4.找到养成坏习惯的原因,对症下药。总是讲些大道理,孩子听得多了会厌烦。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学会反思,帮助孩子找到坏习惯养成的原因,然后指出努力的方向,并分阶段达成目标。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三步曲 第一阶段:家长陪伴期
陪伴:顾名思义就是相伴在孩子身边,以陪同的方式来辅助和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秩 序。陪伴给予孩子的是信任感和自信的建立。陪伴周期:3周,大约21天左右。
陪伴过程中,家长需要明确引导孩子所做内容:
统一做好孩子每天放学后至睡觉前的学习时间安排,这个时间要与孩子协商确定,周末另行约定。
1.提前10~15分钟提醒孩子就要进入 学习或者写作业时间,请将手里继续的事情停下来。2.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如喝水、上厕所、整理书桌(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从书桌上清除,防止分散孩子注意力)、准备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3.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同,因此,家长要与孩子做好学习时间的约定,幼儿每次学习时间规定为15~20分钟;小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为20~30分钟;中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为30~40分钟。
4.每一次学习时间到后,家长要安排孩子做短暂的休息,让大脑得到休息,每次休息时间规定为10~15分钟。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写作业时的坐姿、执笔、运笔、注意力、写作业时的难易程度等,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5.家长通过观察和比较,对孩子学习或者写作业的点滴进步做出总结,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的进步。
6.注意事项: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发现问题就去不停地唠叨,试图去改正孩子,要采取艺术化的方式来纠正孩子学习习惯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事前约定手势和表情等来启迪孩子。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示范,给孩子坚持好习惯以激励。家长应允许孩子看动画片或者做喜欢的事,这是对学习或者写作业的一种有益促进,但应该将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放在学习之后,给孩子一个目标定位:按时或者超前完成作业,便会轻松得到看动画片的时间。第二阶段:家长渐离期
渐离,指家长离开孩子的书桌旁,在孩子目光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关注孩子学习或者写作业。渐离期是一个让孩子逐渐由依赖父母在旁边陪伴学习,到父母一点点离开身边而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父母的引导非常关键,这关系到整个学习习惯培养是否顺利实施。
渐离周期:4周,约30天左右。渐离期内家长应该关注的内容:
与孩子总结陪伴期内学习秩序养成情况,给予孩子以肯定,引导孩子逐步走向独立。
1.明确告诉孩子,现在爸爸或者妈妈要给你独立学习的空间,因为你已经具备独立的能力,但是为了能让你安心学习,我们会在你视线所及的范围内陪伴你。
2.你写作业,我们做自己手里的事,比如看书,学习,做针线活儿,织毛衣等,但不会弄出很大的动静影响你的学习。如果你有学习困难需要爸爸或者妈妈帮助时,及时告诉我,我会来到你身边帮助你。
家长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情况,坐姿、执笔、手里是否在把玩橡皮等东西。在一个学习时间段里,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提醒,注意不要超过两次,次数多了,便成了对孩子的唠叨。
3.在下一次写作业之前,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和孩子对上次写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做小结,提醒孩子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家长要注意说话态度,力求委婉和艺术化,让孩子容易接受。
4.渐离期内,家长可以加入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比如家长做学生,让孩子当小老师,这种方式容易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启发孩子做主动式思考,通过互动既让家长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5.注意事项:家长要切忌唠叨,这是最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种行为。在纠正孩子存在的固癖毛病时,要力求语言简洁到位,不要罗嗦。
提醒孩子时,莫忘了鼓励孩子:你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是你比昨天要有明显的进步了,妈妈为你自豪!妈妈为你高兴!妈妈相信你会克服这些小问题,把事情做的更出色。第三阶段:家长放手期
放手,是指家长通过前
两个周期的辅助和引导,基本上让孩子从心理完全依赖过度到半依赖状态,在家长的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下,让孩子完全适应一个人独立学习或者写作业的过程。放手周期:7~8周,大约50天左右。放手期内家长应关注的内容:
与孩子总结渐离期内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明确告诉孩子达到的养成程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同时,通过引导,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学习,走向独立。
1.家长与孩子约定:爸爸或者妈妈在这个周期里,只负责提醒你几个学习时间(学习前的准备、学习中的休息时间提醒、下一次开始学习时间的提醒),不会就细节进行关注,要靠你自己养成。
2.通过时间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对时间的养成情况,特别是对时钟的管理,要让孩子自觉去关注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去提醒孩子,一旦孩子能自觉进入学习准备、学习中间的休息等,就要及时表扬孩子,固定孩子的时间意识,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3.学习之余,要及时和孩子就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话题进行沟通,沟通时机选择要选在孩子情绪高兴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说话方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委婉批评为辅,给孩子以激励。
4.要从观念上引导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爸爸或妈妈对你进行好习惯培养,只是帮助你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秩序,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一个人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会对一生有益。
5.尝试将快乐学习理念引入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之中。玩可以是快乐的,学习也一样,学习和玩都是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6.让孩子尝试到学习的快乐,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情绪掌控能力,不能把孩子存在的不足放大了去解决,去不停地关注,相反要淡化不足,多就孩子的优点拿出来,通过表扬与鼓励让孩子明确知晓,让孩子看到自己闪光的一面,再感受快乐的家庭氛围,对营造孩子的快乐学习非常有帮助。
注意事项:放手期不是完全放开孩子,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而是从观念上对孩子进行引导。
让孩子在良好的惯性秩序基础上吸纳快乐学习的理念,而不是通过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去被动学习,那样做时间久了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为了爸爸和妈妈,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习效率越高,用时越短,玩儿的时间便会越多。
家长学校教案 第2课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来说,什么最重要?“情商”的作用远大于“智商”!
智商,通俗地理解为智力,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根据统计,绝大部分人口,属于普通智力,真正属于高智商或低智力的,所占人口的比例是很小很小的。因此,真正的“天才”与“愚钝”是极少数的。
我们做家长的都想孩子的学习成绩冒尖,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让孩子的成绩冒尖,一味地唠叨、逼迫常常适得其反,在智商一定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最重要,这就涉及到情商训练的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再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愁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只要孩子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即使是成绩不好,做家长的也不应该有太多的指责。就像长跑运动员,他已经很尽力了,你再要让他加速跑,这行吗?搞不好,孩子的身体反而被搞垮了。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也都知道,孩子成绩的好坏,,智力因素不是决定因素。真正起作用的是勤奋的态度、充分的自信、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记忆力强,反应敏捷,思维灵活,人很聪明,属于智商比较高的那一类。但他们在学习成绩上却显现不出优势,有的甚至还在一般以下。这是为什么?只要经过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是那些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松懈,自制力较差的孩子。相反,那此在人们看来智力一般,但学习勤奋、认真的孩子,却常常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认为,在“智力”因素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决定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那么。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是情绪智商的简称,是情绪智慧的高低。它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在评价情商高低时,一般可以分为:自信心、爱心、独立能力、意志力、竞争意识、目标性、乐观、诚实、交际与合作等等。
很多人认为“情商”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或是一种品质。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情商”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和智商相比,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请各位想一想,无论是“自信心、爱心”还是“意志力、诚实”等等的行为,哪些不是经过后天的培养才形成的呢?譬如,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问题上,很多家长都会在无意中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主动帮你洗碗,不小心打破了碗时,你也许会说:我是说不要你洗,你偏要洗,现在打破碗了是不是;当孩子帮你搞卫生的时候,你可能会嫌他这里没搞干净,那里没整理好;孩子在做作业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你不是指导他自己去找出错误,加以订正,而是指责他: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真笨!家长们想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那里还有什么自信可言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可以发现:相当多的智商高的人,他们学业优秀,反应灵敏且博闻强记,可在事业上却远不如一些智商比他们低得多的人那么辉煌。我们也更多地发现,在智商相近的人群中,有的讨人喜欢,有的却惹人讨厌,甚至找不到称心配偶;而面对挫折,有的游刃有余,有的却一筹莫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情商”在起作用。科学家的调查统计显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情商” 所起的作用,在很多时候会大大超过“智商”所起的作用,有时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如何训练孩子的情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亲子关系质量,使孩子愿意沟通,喜欢交流。
孩子为什么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呢?如果我说这完全是我们家长自己造成的,家长们一定会感到很冤枉吧,有的甚至会在私下骂我,但思考一下开头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就足以说明这是事实。
大家都知道,现在孩子学习的压力是很大的。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学校里一天的学习也够辛苦了,回到家里想有稍微的放松,是正常的。可脚还没进房门,就被家长逼着去看书做作业,他能乐意吗?
其实,我认为让孩子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娱乐一会,放松一下是很有益处的,家长只要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就行了。
可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会这么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呢?原因在于:
1、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急于求成。孩子从婴幼儿到儿童少年,他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语言、智力、心理等的发展,意志对行为的控制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我们的家长却要把几十年来所积累的经验、阅历,让孩子在幼年就能 全盘接受,一味地按自己的思路去要求孩子,恨不得让孩子立即变为一个比自己还强的人!可以说:家长是在要让孩子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
2、攀比心理(或者叫作虚荣心理)。家长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去与别的孩子比较。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不如别人,或者是怕被别的孩子赶上、超过。邻居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自己的孩子就相形见拙,继而在孩子面前时不时地唠叨,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其实,父母无法决定孩子的一生,子女的一生大多是由他(她)自己决定的。我们应该懂得,孩子成绩、表现优异是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附带结果,父母们不该花太多时间去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忽略更根本的亲子关系质量。
3、只求孩子成绩好,不去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考得好了,怕他保不住;孩子考得不怎么好,怕他从此一蹶不振,担心得要命。
所以,建议家长们要去了解孩子,不要一味地去向孩子要成绩。前面讲“智商”、“ 情商”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关注“智商”的同时,更要关注“情商”的培养。反过来“情商”培养好了,就会大大地促进孩子“智商”潜能的发挥。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用“交流”的方式去了解、帮助孩子,而要用各种自以为是的手段,去逼迫孩子,与孩子建立起一种不尴不尬的关系呢?你不去理解孩子,又怎么让孩子去亲近你呢?
三、怎样促进“智商”、“情商”相互作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
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习惯有哪些?自觉地看书,姿势正确地写字;准确、迅速、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自觉学习,平时没事时找本书翻翻等等,都属于学习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要反复训练,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一个习惯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有可能形成;而改变已有的习惯,需要重复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孩子好习惯的形成,都是在家长、老师等的指导、督促与管理下,经过多次正确行为的重复后才完成的。就以让孩子按时完成回家作业来说吧,很多孩子非常自觉,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作业,然后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习惯多好,孩子做作业用不着父母去催,家长该省多少心思。当我们回头去分析一下这个现象,就不难发现,这个习惯就是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养成的,确切地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养成的。相反,孩子先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去做回家作业的,他们往往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的质量比较差。孩子在老师那里就过不了检查关,家长也免不了落个“教子不力”的“罪名”。但要让孩子改变这个习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家长就得“费心思,费精力,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要付出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习惯;如半途而废,,则会使孩子的不良习惯更难改变。
所以,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存在银行里的一大笔钱,孩子一生光是花利息都花不完。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其它方面的习惯培养,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训练,督促,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更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样板,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自身的学习习惯与生活等方面的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我曾做一个小调查,大家可以看一下结果,家长经常喜欢在晚上与人去“小赌”一下,甚至请人到自己家里来“小赌”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到了五年级,有92.3%的孩子喜欢玩赌博的游戏,还有76.8%的是用钱来赌输赢的;相反,家长基本不赌的,喜欢赌输赢游戏的孩子仅49.4%,用钱赌输赢的只有23.6%。面对这个比例,我们做家长的会想些什么呢?我想,我们没有一个家长会让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去参与赌博吧!我之所以要强调父母对孩子的习惯形成的影响,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习惯,与父母本身的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还记得,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时,考上最多的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父母的习惯影响使这些孩子没有放弃学习。
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很多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要一下子改变是不可能的,这对我们的耐心与毅力的考验。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针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首先就帮助他们提高认清坏习惯的危害,使他对自身的坏习惯产生抗拒力,然后再帮助他制订一个改正的计划,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加以认真的落实。当孩子刚有了好习惯的苗头,就要通过及时鼓励来强化。如果孩子的习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家长应在与孩子一起总结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督促,并鼓励孩子建立自信,鼓励他更自觉地去落实改正的计划。鼓励的方法很多,有语言、体态、神态、物质奖励等,还可以与老师沟通,通过老师来鼓励,这对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我们鼓励的是孩子的态度,是他所做出的努力,而不是他天生的优越条件。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不怕吝啬夸奖,更不要轻易使用惩罚。孩子犯了错误要批评,没有批评就等于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批评也要具体,不扣帽子,不下结论。“我看你一生也改不了啦!”、“ 我有你这么一个孩子真倒霉!” 这是成年人无能为力的表现。
第二,树立孩子的自信。
一般地说,学习困难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怀疑自己,缺乏自信是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关键是恢复他们的自信。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而自信的。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帮助他们在某些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它方面的学习。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活动,让他们从自己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在竞争中,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其自我肯定。
孩子开始认识自己时,很在意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家长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孩子确定的目标要适当,应考虑孩子的特点与能力,不能以主观的高标准要求孩子。否则,孩子屡遭挫败后会产生持续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容易丧失自信心。有些家长习惯于以自己孩子的弱点与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 和自信心。对孩子要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让孩子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孩子有不足,要鼓励他弥补,耐心帮助他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并在实践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凡事先让孩子自己拿主义,我们给出多种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即使他们注定不会成功,也决不可强行插手,因为失败的经历会给孩子以刻骨铭心的启迪,会帮助他积累生活的经验,从而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行为提供改进的依据,进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很重要的知识。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没有成功,作为家长就应该帮助他找出原因,继续让孩子自己去对老师说。家长可以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先向老师作个说明,以取得老师的主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体验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快乐,去积累生活的经验。
有时,孩子遇到难题时,会向家长求救,你家长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应该装一点无能,引导让孩子换一个方法去再思考,不要轻易把解题方法告诉孩子,当孩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成功解决了难题后,他该有多么的开心呢;万一孩子还是解决不了,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问老师,请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对于孩子不应该处处由父母护着,应该让他们走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接触更多的人与事,经历更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如果什么事都由家长来代替,就是成功了,孩子也体验不到成功后的喜悦,更不用说去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了。请家长记住:“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一句话,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第四,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
不是有不少家长说自己文化水平低,已经无法帮助孩子学习了吗?如果你真有决心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话,“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这还是很有效的一招。
“让孩子做老师”,很多家长可能感到不好意思,须知很多的名人,文豪都有自己的“一字师”呢。做自己孩子的“学生”,有何不好呢?况且这是很好的亲子沟通,交流的渠道。有些家长经常感叹:某某家长完全是文盲,可人家的孩子却考上了名牌大学,老天真是不公。不是老天不公,而是自己太自以为是了。恰恰是人家文盲家长,才知道尊重孩子,并经常向孩子请教问题,常常以孩子能帮助家长解决问题而自豪。家长自豪,孩子自信,能不上名牌大学吗?
一般说来,孩子成绩不好,主要原因是他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上课没认真听,对知识的不理解造成的。让孩子做老师,就会迫使他上课认真听讲,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他对知识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为了把课讲好,他还会去补学以前落下的学习内容。这方法,我说给不少家长,不少家长也试过,只要能坚持二个月左右,效果都很明显。怎么“拜师”呢?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最近学了那些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向孩子提个简单的问题进行请教,以了解他的实际水平。几天后,就以这些内容对工作很有帮助为由,拜孩子为师。“父母以我为师”,这是孩子最高兴的。这时,家长可提出要求,让孩子把每天学过的知识回家讲解。讲不清的,让他问老师后再讲,不要自己给孩子讲。孩子有“”讲课的兴趣后,再逐渐加深讲课难度,甚至讲些比较难的题目。孩子讲成功了,他很自豪,自信心,积极性大增,家长要给予鼓励;没讲好,鼓励他请教老师与同学后,讲好了,更要鼓励。一段时间后,孩子就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重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虚心请教的习惯,理解能力,说话表达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高与发展,成绩的提高就更为明显了。
付出两三个月的每天半小时的代价,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他的自信,提高了他的成绩,家长即使再忙,也应该是值得的!孩子是可塑的。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在保持沟通的过程中,去了解,理解孩子;以科学的,合适的方式去帮助他的学习,挖掘他的潜力,那么,孩子的明天一定会让你满意!
有句话是“活到老,学到老”,其实说的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有人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终身教育所强调的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发展,是终身教育要达到的目的。终身学习的特点主要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终身教育贯穿于孩子的一生,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类教育。如今是一个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社会,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让孩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将来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和成功。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实到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生活的时代,科学技术以人们难以预测的速度飞速发展,人们不学习就越来越难以适应由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社会变化。
终身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协调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适应个体化和整体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每个人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会让孩子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敏感和新鲜感,不断地增加自己竞争的实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价值。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终身学习的意义,引导孩子向终身学习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这是父母给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它不仅有益于孩子,也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告诉孩子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这是一个属于知识、学习与速度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终身学习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从教育趋势来看,终身学习俨然已成为国家教育的理念和措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更需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父母要告诉孩子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让学习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终身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只有不断学习,孩子才能够保持知识的实用性和新鲜度。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体验社会残酷的一面,它会让孩子始终有危机感,从而激发他们用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竞争的能力。
让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而父母要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地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每天工作之余,父母要多看新闻、阅览报刊杂志、上网学习等。在父母的这种影响下,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
怡静今年上初三了,她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她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自己学习的机会,自己需要时时刻刻学习。这和她妈妈的教育有很直接的关系。
怡静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会计,可是她每天都坚持学习关于会计的专业知识,经常感慨人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有时走在路上当想到或聊到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就会和孩子说回家后要查查这方面的资料。在妈妈的影响下,怡静也养成了随时学习的好习惯。她还主动和妈妈说自己到妈妈的年龄也会积极地学习。
家庭文化教育状况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意识的确立有着直接的联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形同虚设的家庭文化教育则影响孩子的学习。父母要努力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父母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
如今的父母生活在现代社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现代教育知识,他们自以为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就是最先进的教育了。但实际上很多父母思想里仍然有很多落后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这是教育孩子的误区和障碍,也是不适应社会需要的。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是父母提高自己修养的途径,父母要不断学习新的实用的现代教育理念,包括吸纳新的教育思想,使家庭教育从观念上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其中很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并且将这种思想传达给孩子。在父母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孩子会自觉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让现代工具为孩子的学习插上翅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学习工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孩子熟练地使用现代工具学习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现代学习工具,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借助于现代工具学习。借助现代工具完成学习,也是终身教育所要的一种学习能力。
耿媛的家里最近买了一台电脑,但是爸爸妈妈对电脑知识了解得不够多,没有办法来指导她使用计算机。所以,爸爸参加了电脑培训班,想增加自己对电脑知识的了解。爸爸学得很认真,没过多久就能熟练操作电脑了,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了耿媛。
爸爸借机告诉孩子,人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爸爸妈妈也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耿媛从爸爸身上体会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旧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知识在不断涌现,孩子也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学习使用现代工具,会帮助孩子学会适应现代生活,适应时代的发展。
成功教子箴言
-------终身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生存、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家长学校教案 第3课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家长们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呢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长学校教案 第4课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孩子需要被赏识。
2、帮助家长明确赏识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
家长们应该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父母是否意识到孩子有了很多变化:孩子不再有牙牙学语的天真,孩子不再天天展现灿烂的笑容来消除我们父母的疲惫,孩子不再是你眼中的乖乖女,孩子给你的失望好像总是多于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幼儿园令你欣慰„„我们父母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不再能够容忍孩子的调皮和撒娇,不再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着孩子的解释,不再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狂喜„„
父母和孩子随着时间都在变化,而结果就是父母的“赏识”和“表扬”越来越少,少的让孩子感觉全身上下都是缺点,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完美。孩子 越来越不自信: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原来的激情和探索的好奇,原因就是孩子得不到家长或老师的肯定。也就是缺少了家长的赏识教育而扼杀了孩子价值体现的动力。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不要说你的孩子笨。第一次说孩子笨的时候,他会不相信,产生质疑。我笨吗?第二次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会有点不自信,我真的不如别人吗?当第三次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就会不再怀疑,非常肯定的给自己下了定义—我原来是真的笨。”就这样,我们家长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笨孩子”。想想我们平时是不是经常不经意的批评孩子,甚至生气的时候会口不择言的说了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了,比如:“你真笨,你不如※※,你让我失望,你太不听话了,你脑子不好用吗,你眼睛出问题了吗„„”这些话语说的多了,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变成你生气说的那些话了。
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孩子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个角度:
“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分,不错呀!” 效果会大不相同。
再如当孩子考砸时,哪怕孩子经常考砸,首先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失望,不能让孩子泄气,所以要鼓励孩子,要让他感觉到家长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
其次,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让他正确面对失败。最后,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
当孩子闯了祸时,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长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或者失去了信心,而此时家长应与孩子及时沟通,平息孩子的惶恐心理,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长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以教育,来缓解孩子的心态,并鼓励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孩子对家长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孩子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人们常说,说话拐个弯,注意说话的艺术;直白的话,委婉地说;严肃的话,风趣的说;批评的话,赞扬的说。特别是教育的语言更是这样:“逆耳就不易入耳,不易入耳,便不易入心,不易入心,何以利行?何不拐个弯,使忠言变得顺耳一些,再顺耳一些!”
学会适当地赞美孩子,欣赏和夸奖孩子是多数家长要补修的一课。只有注意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你才会留意孩子的长处,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我们要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们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揪住孩子 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让负面情绪转化成恶性循环,使孩子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
夸奖孩子在家庭中的正确应用
(1)要夸得准。夸奖也是赏识教育一种形式。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但夸奖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特别是处于青春敏感期的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家长一味地盲目夸奖,只会让他质疑家长的评判标准。降低家长威信力。(2)表扬对事不对人
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值得提倡的,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所以表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针对孩子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过程,而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本人。(3)表扬要及时
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青春期的中学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让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肯定。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就应及时表扬,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
不要吝啬你的赏识,当孩子有点滴进步的时候应肯定他们的努力,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和其他人的长处做比较,这是孩子最反感的行为。要让他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下次他会付出更多的努力。(5)夸孩子不是给别人看的
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表扬孩子,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爱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惯了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到,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赏识不是做给别人看的。(6)选择恰当的表扬方式
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不同就要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赏识要有区别。如果事无巨细都给予同样的表扬,那么对于有一定评判力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会打消他们进一步努力的积极性,因为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得到的奖赏都是一样的。所以就算赏识也要有别。
有一段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那么,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其实,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他从精神上需要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从学习上需要父母的一句“你真棒,”失败的时候需要你说“孩子,没有关系,加油,妈妈相信你下次会更好。”
作为家长,赏识孩子的核心就是爱孩子,在这里大家可能要说“你这不是废话嘛,我们不爱孩子何苦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听你的讲座呢?”,过去我们讲“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对于物质匮乏年代历经苦难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面对物质生活充裕年代的孩子来讲,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受苦、什么是节俭,更不知道什么是“疼在心里,恨在脸上和口上”这种深沉博大的爱,所以我们对孩子既要疼在心里,也要爱在脸上和口上,用这样的爱就会把蕴藏在孩子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以信任,提醒,宽容等方式正确对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和弱点,让孩子在意识和潜意识中都有“我能”“我行”“我正期待着„„” “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 “一定有办法”等的自信,并用这些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家长学习教案 第5课 让孩子学会花钱
教学内容:让孩子学会花钱。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孩子学会花钱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学会花钱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教会孩子正确的花钱。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小学生一周内花掉了400元压岁钱,也有个小学生,一下午就花掉了200元钱;有的孩子没有鱼就不吃饭,也有的孩子爸爸不给买漂亮书包就不去上学;有的孩子花很多钱买了没用的东西,也有的孩子拿着钱不知道怎么花。
孩子不知如何正确地花钱,不懂得钱的来之不易,不知道勤俭节约,反而互相攀比,进行高消费。孩子的零花钱,飞、大都用在吃和玩上,用来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的,寥寥无几。
不教孩子学会花钱,行吗?
二、父母给零花钱应注意的方面:
1、不要有求必应。
2、不要凭自己的情绪随意增减。
3、不要用钱作为奖惩孩子的工具。
4、数目要相对稳定。
5、不要宣扬“金钱万能”。
6、不要瞒着另一方用钱来收买孩子。
7、零用钱的数目要与家庭经济水平相当。
8、不要让孩子养成借钱的习惯。
9、不要用钱对孩子许诺。
给孩子零花钱不是坏事,孩子可以从使用零花钱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关键是父母要适当给孩子零花钱。
三、让孩子当家
孩子花钱如流水,三天两头向父母要钱,是因为他们不知家里的经济收支情况,二是父母有求必应,孩子根本就不会激化花钱,所以您应当让孩子了解家中的经济状况。
当孩子知道了家里的收支情况,每日生活费分别要用来做数目,自己用多少合适之后,他就会懂得怎样花钱,怎样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四、让孩子体验一下挣钱的乐趣
如果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懂得节俭,无论您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如果他总是要零花钱,不满足他就大吵大闹。想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尝试让孩子体验一下挣钱的滋味。
周末或寒暑假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挣钱的机会。可以结合家庭所在地的环境、位置、特点及孩子的年龄、体力、经验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孩子在挣钱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五、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孩子花钱需要父母的指导,完全让孩子凭自己的意愿去花钱又是会产生一些问题。在知道孩子花钱方面,父母要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1、花钱要有计划
2、钱要划到地方
3、量入为出
4、学会储蓄
六、总结
真正让孩子学会花钱,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营建的这一方理财教育的天空中,我们的孩子定将茁壮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 第6课 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做家务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做家务。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本儿童教育家岸本裕使曾为6-7岁的日本孩子制定了一张《家务能力表》,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做到呢?也许爸爸妈妈们该拿出一些时间,来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
家务能力初级标准
1、大人晒收衣服是帮忙拿衣服,能叠简单的衣物;
2、饭前摆碗筷;
3、擦拭桌椅;
4、整理门口的鞋子;
5、能礼貌地接听电话,并通知大人
家务能力中级标准
1、在家附近购买不需要找零钱的单件物品;
2、倒垃圾;
3、端盛有食物的碗盆;
4、饭后收拾碗筷;
5、扫地;
6、自己洗手帕。
家务能力高级标准
1、盛饭;
2、帮家人擦皮鞋;
3、会叠好洗晒后的衣服,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4、有电话和访客时,能应付自如,并转达留言。
二、小学生可以胜任的家务事
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应该注意到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他能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可以从事的劳动项目包括:生活自理劳动,包括洗手、洗脚、洗脸、洗澡、洗衣服、整理房间等;家务炊事劳动,包括淘米、择菜、蒸饭、炒简单的菜、刷锅、刷碗;简单生产劳动,包括种植,管理蔬菜、花木,饲养和管理家禽、家畜;假单的购买活动。
三、怎样指导孩子做家务
1、要求明确
2、先做示范
3、安全第一
4、培养习惯
5、鼓励表扬
四、小窍门
1、抓住好奇心
2、给孩子一个责任区
3、会鼓励
4、必要的约束
五、总结
相信,老师与家长齐心协力,一定能培养出爱劳动,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家长学校教案 第7课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个18岁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被指定为留法预备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在语言学院学了半年,就休学了。原因竟是他生活不能自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国外去,离开了父母生活怎么办?”他就失眠。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得休学。
家长同志们,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
二、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 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础。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
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⑴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手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
⑶在鼓励中培养。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⑷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四、总结
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家长学校教案 第8课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专家介绍,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切不可直来直去,看到不良行为就说教动气,更不要对孩子数落个没完,因为这样的“教育”都是反教育,只会强化孩子的行为或问题。在具体纠正方面,专家建议家长不妨分五步走:
1.看主流。欣赏孩子的主流、优点、闪光点,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也是极其珍贵的,避免以消极的心态影响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
2.找原因。思考孩子的缺点、弱点或错误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和形成的原因。这里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溺爱造成的,也有的是因为孩子生活过于贫乏,没有激起他的生活兴趣所以造成的„„总之,家长要找出孩子出现这种形为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解决。
3.除根源。找到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源后,家长就要悄悄的消除这些根源,但不能让孩子查觉。
4.冷淡与淡化。当孩子存在的问题暴露后,父母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对他进行严肃的批评后再冷淡他,让孩子感到没趣,教育者的情绪就是最强大的教育能量。
5.转移兴趣。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妨帮他培养新的兴趣和兴奋点,用新的兴趣和兴奋点来取代不良的兴趣和兴奋点。如:孩子不爱交往,可经常带他去参加一些集体游戏和运动,在游戏和运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专家介绍,所有孩子的心理成长,几乎都与成人施与的暗示有关。大约99%以上教子困难的家长都不善于运用积极的暗示,却常犯消极暗示之错,结果是家长越使劲教育,孩子的心理障碍越深。因此,专家提醒那些还在迷茫中的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千万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暗示,过于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方法:
不良行为一:发脾气
对策:“隔岸观火、走为上”
多数家长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两三岁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时。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但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家长都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发脾气也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
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其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如果家长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除此外,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劝说,当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家长也要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
良行为二:毁坏东西
对策:“偷梁换柱”
孩子毁坏东西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孩子毁坏东西往往都是无心的,仅仅是因为他们精力过剩,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很想弄清楚某件物品的工作原理和材质,于是他们就将物品拆开来,并不是想损坏,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再弄好而已。
对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行为类型来选用策略,一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是过于复杂的玩具;二是约束过分好动的孩子,在家里划出不允许孩子随便出入的范围,同时也奖励孩子的小心行为;三是可以给孩子找一些替代物。
不良行为三:害羞
对策:“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不愿意讲话是相当正常的。孩子的世界很有限,对大人来说很自然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却还很陌生。另外,一些社交礼节尚未在孩子那里得到承认,孩子对见父母的朋友毫无兴趣,甚至不想同这些陌生人打招呼。
针对上述情况,家长不能强迫孩子讲话,但是可以用一些“曲线”、委婉的方法增加孩子说话的可能性。比如,家长可以事先做好安排,为孩子同别人相遇做些准备。平时也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教孩子在新场合中同陌生人讲话。不要很突然地就把孩子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孩子需要时间兴奋起来,家长越少让孩子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他的感觉会越好。
不良行为四:爱打架
对策:“釜底抽薪”、“擒贼擒王”
爱打架的孩子有多种情况,有些孩子不会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头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权威,还有的仅仅是模仿别人。
家长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1、正面指导。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争执时怎样做,比如可以对同伴讲讲道理。
2、态度要冷静。孩子们发生争吵时,让他们做一次深呼吸,让孩子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的理由,千万不要随便就骂孩子,然后请孩子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
3、奖励。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约定好奖励的办法。如果孩子和伙伴争吵的次数减少了,就允许他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4、事先警告。如果孩子仍然打架,就要受到处罚。
多数家长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两三岁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时。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每个孩子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仅仅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但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家长都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发脾气也不能帮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责任。
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其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如果家长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除此外,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劝说,当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家长也要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