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发布者: 马宏香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已的爱和为自已付出的辛苦,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二、教学准备:
*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三、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2两则故事:“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
3、体验活动一:我们听过、见过或读过许多父母爱孩子的故事,有那些表现亲情只爱的场面令至今难忘?
【教师总结】: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4、【涟漪片片】:日常生活中的爱
通过上一环节交流难忘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平淡的细节之中有不一般的感情。
5、体验活动二:《拐弯处的回头》,在细节中体会父爱。【问题拓展】: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你的绵绵爱意?
6、【旧作重读】:
小活动三:从小学到现在,以父母为写作对象的作文你可能写了很多,请将这些作文收集在一起,看看这些作文写出了父母对你那些方面的爱。旧作重读一定会有许多新感受。
【知识拓展】:其实,在我们的家庭中,爱我们的不止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中,这分亲情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他们与我们的父母一起抚育我们长大。
7、【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
8、【朗诵会】
让学生收集歌颂亲情之爱的诗歌、文章,为参加诗歌朗诵会做好准备。【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教学反思】: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学生几乎没有停止过谈论“我的父母”这一话题,因此他们可能会对这一话题表现的不太热心和关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细节,以情感人,避免说教,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用心感悟。
第二篇:《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后新秋九年制学校
苏 艳 杰 2013年9月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已的爱和为自已付出的辛苦,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2、能力目标:正确区分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具体要求的能力,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白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并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教学难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讨论法、情感熏陶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父亲节母亲节的知识
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父亲节: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天,在今天这个节日已传入我国。
2、【情景故事】:教材P2两则故事:“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
3、体验活动一:我们听过、见过或读过许多父母爱孩子的故事,有那些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令你至今难忘?
【教师总结】: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4、【涟漪片片】:日常生活中的爱
通过上一环节交流难忘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平淡的细节之中有不一般的感情。
5、体验活动二:《拐弯处的回头》,在细节中体会父爱。【问题拓展】: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你的绵绵爱意?
6、【旧作重读】:
小活动三:从小学到现在,以父母为写作对象的作文你可能写了很多,请将这些作文收集在一起,看看这些作文写出了父母对你那些方面的爱。旧作重读一定会有许多新感受。
【知识拓展】其实,在我们的家庭中,爱我们的不止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中,这分亲情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他们与我们的父母一起抚育我们长大。
[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与大家分享!
生:谈收获。
7、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真爱阅读——感人至深(重点)
涟漪片片——细微之处见真情
旧作重读——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第三篇:《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教
学
设
计
八年级上册人民版
2016年12月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理解父母的爱的意义
2、能力目标:明白父母传递爱的方式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更加热爱白己的父母; 并培养孝敬父母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讨论法、情感熏陶法等
[教学准备] 课前音乐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渲染气氛,情感铺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但有时候父母的爱似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又如水,平淡无味。这份爱就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也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共同去探讨的话题——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二、【教授新课】:
(一)感受亲情
素材一:【情景再现】“最后的短信”
发现她时,她已经没有了呼吸,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而她的身下正熟睡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当人们抱出孩子,准备给他做检查时,从被子里滑出一部手机,上面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大灾大难面前,母爱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设问】:1.同学们,你们明白他母亲最后一条短信里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吗?2.你们觉得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活动一】“亲情知多少”——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
1、对孩子的疼爱、不舍、鼓励和牵挂
2、举例:陈玉蓉割肝救子;汶川地震中的母爱;诗歌:《游子吟》、《劝孝歌》;考的好成绩,父母陪我高兴;生病时,父母比我还难受......教师总结: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二)感悟亲情
素材二:【图片展示】:细微之处见真情
图1:一个疲惫不堪的父亲正给孩子喂奶;
图2:在公园里,一个母亲正用塑料袋给孩子接尿。图3:一位母亲打着哈欠仍然陪着儿子读书; 图4:一群父母在烈日下、考场外焦急地等候。
【设问】:希望这四幅图片能勾起同学们对父母爱的回忆。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你的绵绵爱意?(大家畅所欲言,让我们一起重温并分享这份爱!)【活动二】“畅所欲言”——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1)我的母亲为了能让我吃上可口的早饭,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2)每天下自习不管多晚,父亲一定会在校门口接我。(3)风雨中学校门口父母翘首以盼的眼神;厨房里父母忙碌的身影;生病时父母紧锁的眉头;快乐时父母舒展的皱纹......教师总结:通过上一环节交流难忘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平淡的细节之中有不一般的感情。父母传递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知识拓展】其实,在我们的家庭中,爱我们的不止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中,这分亲情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他们与我们的父母一起抚育我们长大。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大家表现的非常精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谈一谈与大家分享!
生:谈收获。
结束语: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这是人性中无比温暖、无比光辉的情感。如果我们用心感受,内心激起阵阵涟漪,说明父母的爱被我们接收到了。
四、【布置作业】
1.古往今来,歌颂亲情的诗文数不胜数。大家收集一些,举行一次朗诵会,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2.爱的献礼——我的“孝心”要让您感受到,请同学们设计和制作出一份能表达我们感恩之心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五、【板书设计】
感受亲情——父母爱子女的表现(重点)
感悟亲情——理解父母爱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父母的爱_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后新秋九年制学校
苏 艳 杰 2013年9月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已的爱和为自已付出的辛苦,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2、能力目标:正确区分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具体要求的能力,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白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并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教学难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讨论法、情感熏陶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父亲节母亲节的知识
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父亲节: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天,在今天这个节日已传入我国。
2、【情景故事】:教材P2两则故事:“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
3、体验活动一:我们听过、见过或读过许多父母爱孩子的故事,有那些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令你至今难忘?
【教师总结】: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4、【涟漪片片】:日常生活中的爱
通过上一环节交流难忘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平淡的细节之中有不一般的感情。
5、体验活动二:《拐弯处的回头》,在细节中体会父爱。【问题拓展】: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你的绵绵爱意?
6、【旧作重读】:
小活动三:从小学到现在,以父母为写作对象的作文你可能写了很多,请将这些作文收集在一起,看看这些作文写出了父母对你那些方面的爱。旧作重读一定会有许多新感受。
【知识拓展】其实,在我们的家庭中,爱我们的不止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中,这分亲情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他们与我们的父母一起抚育我们长大。
[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与大家分享!
生:谈收获。
7、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真爱阅读——感人至深(重点)
涟漪片片——细微之处见真情
旧作重读——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第一课第一框《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课例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是人民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主要是让学生领悟到父母的爱心和付出应该得到回报,应该孝敬父母长辈。本框题是第一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对今后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教学来说,是一块奠基石。教材编写的意图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生分析】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和教育。可以说,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然而,有些学生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加上成长 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与温暖,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对此在重难点的教学上要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和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
【设计思想】
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结合生活当中的实例,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举例法、图示法等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严格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关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理应受剑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的责任;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能力目标:正确区分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具体要求的能力,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白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并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过程与方法】
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采用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归纳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重难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
领悟父母的爱心。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讨论法、情感熏陶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音乐欣赏: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渲染气氛,情感铺垫。
【导入】
多媒体播放:电影《垂直极限》片段
【设问】
请同学们谈谈你看完这段影片有什么感受?
展示课题: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看影片后感受父母爱的伟大!
通过影片的惊险场面,引起学生内心的震动,导入新课
活动一:体味父母的爱
多媒体显示四幅图片:
图1:一个疲惫不堪的父亲正给孩子喂奶;
图2:在公园里,一个父亲正用塑料袋给孩子接尿。
图3:一位母亲打着哈欠仍然陪着儿子读书;
图4:一群父母在烈日下、考场外焦急地等候。
【设问】: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你的绵绵爱意?
得出结论:
1、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进一步【设问】: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只是我们的父母吗?
得出结论:
2、其实,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学生述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生畅所欲言
图片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心的共鸣
击活课堂学习氛围,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与空间
活动二: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多媒体显示:一把倾斜的天平
【设问】如果有一把爱的天平,你觉得哪一头装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哪一头装的是我们对父母的爱?
学生集体回答:那头重的装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那头轻的装的是我们对父母的爱!让学生直观感受父母的恩情难以为报,为下一步的内容作铺垫
多媒体显示:张大爷辛辛苦苦培养儿子长大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成家立业,开始幸福的生活。张大爷夫妇年纪大了,生活困难,就希望儿子寄点钱回家,不过,没想到钱没有寄来,却寄来一封信:
父同志母同志:
新时代新风尚,自己挣钱自己花,哪有余钱寄回家!
儿子
活动:请同学替老大爷写回信
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替张大爷写回信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使他们初步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
进一步请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得出结论: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活动三:现场小品展示:
《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
得出结论:不要忽略父母对我们的爱
学生上台表演,谈看完这段小品后的感受
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活动四:爱的献礼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多媒体显示:
爱的献礼
──我的“孝心”要让您感受到
让我们共同来设计和制作出一份能表达我们心意的母亲节礼物
可以是一张贺卡、一幅画、一束花、一封短信、一首诗、一件手工制品、甚至唱一首歌、说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老师献上自做的忘忧草作为送给天下所有父母亲的礼物,希望他们永远忘却忧愁,永远健康、幸福!
多媒体显示:祝天下所有父母亲幸福安康!(FLASH礼花为背景)
下课并及时播放音乐《咱爸咱妈》
学生展示自己母亲节的礼物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课堂总结及板书设计
活动一:体味父母的爱
1、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2、其实,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活动二: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活动三:现场小品展示
不要忽略父母对我们的爱
活动四:爱的献礼
设计并制作母亲节礼物
课后活动:
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为父母做一顿饭,为父母洗一次衣服,或者为父母洗一次脚,并写一篇感想。
学生课后为父母做一件事。
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第二部分:教学实录及教学评价
一、导入新课:
课前音乐欣赏: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渲染气氛,情感铺垫。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家人非常喜欢登山,而且父亲、儿子、女儿经常一起去。然而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个电影片段:
多媒体播放:电影《垂直极限》片段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在千钧一发之际,父亲果断地命令儿子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女,而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同学们,看完这段影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甲:这位父亲太伟大,他能把生的希望毫不犹豫地留给孩子。
学生乙:生命是无价的!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把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都给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这恩情我们一辈子都难以报答呀!
师: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永恒最无微不至的爱,莫过于父母的爱。可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感受到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
第一课 第一框《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板书)
二、教学主体:
活动一:体味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在刚才影片中的危难时刻,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那份爱我们感受到了吗?
多媒体显示四幅图片:
图1:一个疲惫不堪的父亲正给孩子喂奶;
图2:在公园里,一个父亲正用塑料袋给孩子接尿。
图3:一位母亲打着哈欠仍然陪着儿子读书;
图4:一群父母在烈日下、考场外焦急地等候。
师:我希望这四幅图片能勾起同学们对父母爱的回忆。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你的绵绵爱意?
(学生述说父母对自己的爱,老师点评)
学生甲:我的母亲为了能让我吃上可口的早饭,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
学生乙:每天下自习不管多晚,父亲一定会在校门口接我。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们也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不仅表现在危难时刻,而且更多的是弥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板书)
师:那么,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只是我们的父母吗?
学生甲:不是,每年冬天,我的奶奶都会挑灯为我赶制棉衣棉裤。
学生乙:我过生日的时候,我的叔叔总会给我买一大堆的生日礼物。
师: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所以,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2、其实,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板书)
师:特别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较之父母疼爱有加、付出更多;他们对家庭和社会作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所以,做我们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爱心。
教学评价:活动中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同学在叙说自己父母故事的时候更加充满感情,并能从内心感悟父母为自已所作的付出。在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很好,达到了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活动二: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师:同学们,如果有一把爱的天平,你想哪一头装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哪一头装的是我们对父母的爱?
多媒体显示:一把倾斜的天平
学生回答:那头重的装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那头轻的装的是我们对父母的爱!
师:对!那头重的装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那头轻的装的是我们对父母的爱,面对父母这种沉甸甸的恩情,我们是难以为报的!所以,孟郊有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对于下面的材料,我们同学又有什么看法呢?
多媒体显示:张大爷辛辛苦苦培养儿子长大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成家立业,开始幸福的生活。张大爷夫妇年纪大了,生活困难,就希望儿子寄点钱回家,不过,没想到钱没有寄来,却寄来一封信:
父同志母同志:
新时代新风尚,自己挣钱自己花,哪有余钱寄回家!
儿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替老大爷回信给他的儿子吗?想一想,这封信该怎么写?学生甲:子同志媳同志:
新时代新风尚,自己挣钱自己花。
二十年来白养大,抚养费可不能差。
父亲
其他学生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同学述说看法,教师点评)同学甲:张大爷的儿子不愿赡养父母,他的这种行为是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人们唾弃的。
同学乙:我国法律规定,有能力的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年人的义务,如果他仍执迷不悟,我建议张大爷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师: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板书)
教学评价:本环节学生创作欲很高,也能准确归纳出知识要点,不过,文笔较为幼稚,缺乏文采。
活动三:现场小品展示
师:同学们,有人说: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那么,面对这份如山如水的爱,你是否懂得珍惜,是否懂得感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品《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
多媒体显示:小品欣赏:《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表演者:李双军
张露
王小东 刘奇等
(学生上台表演)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小品,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甲:铁柱太不懂事了,对于父母的血汗钱他一点都不心疼,还乱挥霍!
学生乙:铁柱对于父母的关心习以为常,父母老远给他带好吃的,他还不以为然。
学生丙:铁柱虽然做得有点不对,但他之后懂得悔改,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他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传递着他们对我们的爱!所以,请我们不要忽略父母对我们的爱。
不要忽略父母对我们的爱(板书)
教学评价:学生小品表演非常精彩,台下学生能积极说出自已对这段小品的感受,指出小品主人公的行为存在哪些不足并能准确加以评价。但在归纳知识点方面仍需老师引导。
活动四:爱的献礼
师:同学们,还有马上就到母亲节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你们打算给你的母亲送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提供的一些材料,我们的材料非常有限,但是要表达的对母亲的爱却是无限的,请同学们怀着一份感恩的心用这有限的东西表达出无限的爱,请我们同学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注意:礼物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张贺卡、一幅画、一束花、一封短信、一首诗、一件手工制品,你还可以唱一首歌、说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总之,只要是你认为最能表达对母亲情意和祝福的都可以。我们看哪位同学的礼物最有象征意义,最能表达真情实感!时间:5~6分钟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多媒体显示:
爱的献礼
──我的“孝心”要让您感受到
让我们共同来设计和制作出一份能表达我们心意的母亲节礼物
可以是一张贺卡、一幅画、一束花、一封短信、一首诗、一件手工制品、甚至唱一首歌、说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学生展示自己母亲节的礼物)
学生甲:我折了一只千纸鹤,希望我母亲一生平平安安。
学生乙:我画了一座美丽庄园,我希望我的母亲今后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要像现在一样起早贪黑地为生活而奔波!
教学评价:学生们能积极动手制作小礼物,思维维敏捷,富有创意!课堂气氛活跃!
三、结束语:
同学们,时间太短暂了,很多同学做出的珍贵礼物还没来得及展示,但是我相信在母亲节那一天,当我们亲手把我们的礼物交给自己的妈妈时,相信她会感到无比的幸福!这里,我也准备了一件母亲节的礼物,它叫“忘忧草”,是中国的母亲花。我想把这件礼物送给天下所有的父母亲,我希望他们永远忘却忧愁,永远健康、幸福!
多媒体显示:祝天下所有父母亲幸福安康!(FLASH礼花为背景)
下课并及时播放音乐《咱爸咱妈》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根据我对《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这堂课的课堂效果及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我作如下反思:
一、转变“教材中心”的观念。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引导学生认识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对父母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教材不能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而要成为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经历,把学生自己的亲情的故事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的生活性、活动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学质量。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了四张学生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图片。(图1:一个疲惫不堪的父亲正给孩子喂奶; 35 图2:在公园里,一个父亲正用塑料袋给孩子接尿。图3:一位母亲打着哈欠仍然陪着儿子读书;图4:一群父母在烈日下、考场外焦急地等候。)勾起同学们对父母爱的回忆,并让学生在课堂尽情地抒发父母在生活中是如何爱他们的。整个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并能很容易地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这个知识点。
二、转变“教师中心”的观念。
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应该让孩子参与的活动,往往由老师的讲解所代替;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定义的结论,往往老师就给出了现成结论。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的,而不是包办、主宰学生的活动,不是让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取知识。教师要把学习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认识世界,体验世界。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活动,让自己去思考。比如在讲“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一个环节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张大爷替写回信这个活动形式。让学生思考、观察、体会、实践来感受教学内容:教师要关注的不是自己在课堂上怎么说、怎么做,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怎么 36 说、怎么做、怎么想,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对与错,是与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注重学生践行。
引导学生把教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爱的献礼”中,针对母亲节即将来临这种情况,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为母亲制作一件母亲节的礼物。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母爱,体会亲情。使整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附:《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剧本
第一幕[校园]
{旁白:铁柱的父母走了好几天的路才来到铁柱上高中的城市}
父:(上台,扇风)这天气可真热,俺家柱上大学都大半年没有回家了,这不,今儿和他娘来看他,(回头,回走)她娘,(母拄杖上)你倒是快点。
母:他爹,你都不能等等俺,俺一瞎老太太能走多快。
父:(站住、抬头、回头看母)他娘,到了,咱娃学校到了
母:(点头、激动状)到啦?他爹,看见咱柱没?
父:让俺在瞅瞅(东张西望状)
柱:(打电话上台)喂,王刚啊!最近新开了一家店,味道还不错,中午我们一起痛痛快快撮一顿吧,我买单!(父母路过)
父:她娘,咱柱,是咱柱!(拉母手)
母:(激动的扔杖乱摸)柱,在哪?柱——
柱:(回头惊讶状,握母手问爹)爹娘,你们怎么来了?
父:(扶母)你娘最近老梦见你,这不就来看看
母:(握柱手,头偏向父)尽瞎说,没想。(摸柱脸)
柱:(躲开)想什么想,我挺好的父:柱,想吃啥就吃啥,别担心钱(掏钱给柱)
柱:(急忙拿过钱数)一块,五毛,爹,(拿钱问父)咋都是些零钱
父:(挠头)这不是还没来得及换么,你先凑合着用
柱:哦~(突然的)噢,爹娘,我待会还要上课,要不你们先走吧。(推搡状)
母:(从包中拿出包)柱,别慌,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鸡蛋煎饼,读书累,得补补!
柱:(推过母手中的包)娘,我不吃,你拿回去
父:(拿过包塞给柱)拿上,你娘给你弄点吃的也不容易
柱:行行行,(不耐烦,看表)你们赶紧走吧!(推搡状,父捡起杖给母)
父:(扶母一同下台)柱,好好学习啊!
柱:(看见王刚摇手)喂,哥们!在这里呢!走吧,出租车。
第二幕[饭店]
{旁白:铁柱和王刚二人在饭店里}
(此时父扶母缓慢上台)
服务员:二位请点菜(铁柱接过菜单给王刚)
柱:敞开着点,今天我有的是钱!
王刚:红烧丸子,宫保鸡丁,日本豆腐
柱:这点怎么够!再来个糖醋鱼,四瓶啤酒!
{旁白:此时铁柱的父母坐在了饭店橱窗外的地上}
父:(掏出一个馒头掰了一半给母)吃吧,都一天了
母:(把放在嘴边的馒头放下)哎,算了,明天再吃吧,馒头也不多了,他爹,把水给俺(父找水,回头,见柱一边狂饮,一边大声吹自已有钱!水壶掉)
母:(摸到水壶)他爹,咋了?
父:(抚母背)没事,没事。(回头看柱,怒,冲进饭店,打柱一巴掌,指柱)你个不孝子!(王刚愣)我今天打死你!(王刚拦父,柱跑,父推开王刚追)我打你我!
柱:(跑出饭店时碰倒母,母倒)爹,别打,别打了!(父追出饭店绕过母)
王刚:(尾随出饭店,见母倒在地,扶母)大娘,大娘,醒醒啊!
[黑灯]{旁白:铁柱的母亲被送进医院}
第三幕[黑灯]{旁白:当晚,铁柱一人躺在宿舍的床上,他想起了父亲}
父:柱,想吃啥就吃啥,别担心钱
{旁白:他又想起了母亲}
母:柱,别慌,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鸡蛋煎饼,读书累,得补补
{旁白: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很无耻„„}
第四幕[医院门口]
{旁白:第二天,铁柱父母要求出院,在医院门口,他们看见了铁柱}
(王刚扶着母,父在母身旁)
王刚:大娘,慢点儿,小心脚下。(抬头,惊讶状)铁柱?
父:(上前俯身指柱)你呀!(转到一旁)
柱:(一直跪着)爹,娘,儿子对不起你们!(磕头)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五篇:《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发表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的方式展开口语交际,让学生切身理解、感悟父母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欲望。
教学重点:在交际与沟通中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教学难点:在交际与沟通中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再现情境
课前出示关于一系列关于父母之爱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在你的心目中,父母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呢?(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感人的„„),可以从总体上讲,也可以结合某一处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是啊,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0页,自由阅读“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1、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这三个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怎么样?(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际,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最后力求达到共识:
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三、联系实际,表达想法
1、导入。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2、讲述。把自己与父母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3、评说。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出解决办法。
四、引导沟通,情感升华
1、讲故事,求沟通:回家以后,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2、做事情,学感恩:通过不同的形式向爸爸、妈妈表示自己的感激。
教师总结: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消除代沟;又要学会理解、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今天相互理解爱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