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05-12 22:2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点读、评读、指导、齐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内能背诵重点句,经过课后多读背诵全文,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质疑、读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划、思、读、辨、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懂得珍爱生命。【学习重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珍爱生命。【学习难点】

明白如何让生命达到无限,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学习准备】

制作课件 【评价方案】

目标1:课堂上通过点读、感情朗读等多种方式考察学生读书的正确、流利、有感情。通过课后背书比赛达到对背诵要求的检测。

目标2:通过学生在辩论中交流感悟,师生对话,以及用“因为„„所以„„”连接两个“生命”抒发自己的感悟几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可对学生读文后的情感体验正确引导、评价。【学习活动方案】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9课《生命 生命》。(出示课件,展示课题)2 听到“生命”你会想起什么词语形容它?(板书:生命)

根据回答告诉学生生命因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是有限的。(板书:短暂、有限)3 可有人说“生命因短暂而美好,因绚烂而永恒。只要你曾在生命中为了一个目标拼搏过,奋斗过, 你就没有白活这一次,你的生命就体现了它该有的价值,就是永恒的。”(出示课件)质疑布置活动:那么生命究竟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就展开一次辩论。二 活动准备 分组抽签,明确辩题。2课件出示辩论规则:

(请仔细阅读课文的2、3、4自然段,找出能有力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词语,作为辩论的依据。)2 学生自己读书准备。三 辩论、学文

1从正方:生命是有限的开始辩论。点正方学生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预设: A 第二自然段

⑴读了第二自然段谁认为“生命是有限的”?

⑵请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出示重点句: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指导重点:a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补充找出最能体现生命脆弱的词语,谈感受 b 指导感情朗读:用你们的朗读告诉大家生命是有限的吧!⑶谁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读出你找到的句子,反驳他们吧。(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出示重点句: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指导重点:a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补充找出最能体现飞蛾顽强不屈的词语,谈感受 b 结合学生的发言告诉学生飞蛾这种顽强不屈的抗争使它展现了生

命的辉煌,它使作者思考生命,也永远活在作者的心中。它的生命便成了无限。

c 指导感情朗读:用你们的朗读告诉大家生命是有限的吧!⑷总结:脆弱的飞蛾以顽强的意志抗争,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永恒,让我再次想到那段话。(课件展示:齐读:生命因短暂而美好,因绚烂而永恒。只要你曾在生命中为了一个目标拼搏过,奋斗过, 你就没有白活这一次,你的生命就体现了它该有的价值,就是永恒的。)B 第三段

⑴谁在第三段找到了证明“生命是有限的”语句? ⑵请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出示重点句: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指导重点:a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补充找出最能体现生命短暂的词语,谈感受 b 指导感情朗读。

⑶谁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

指导重点:a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理解这句话,感受瓜苗的顽强不屈的词语,谈

感受

b 引导学生体会虽然瓜苗只活了短短几天,但是它也曾精彩过,把美丽留在了人间,这就是一种永恒。

c 指导感情朗读。

⑷ 齐读,赞美瓜苗在有限的生命里奋力争取,努力使生命辉煌的勇气。4 第四自然段。

⑴在文章中感悟 “生命是有限的”。(课件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指导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珍惜 ⑵课件介绍杏林子

感悟杏林子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她生命的无限价值 ⑶再次朗读重点句,读出对生命的热爱。四 总结升华 原来正如杏林子所说“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就像这小小的昙花。(展示昙花一现的课件)再次齐读杏林子的话。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此时你最想赞美的是谁?(出示课件:臧克家《有的人》选段)是呀,生命是有限的,可又是无限的,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进了课题(补充板书课题)你听懂了吗,她在说(课件出示口语训练题目: 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我要,使生命无限。)3 今天我们一起唱响生命的赞歌,生命是美好的,让我们一起带着微笑赞美它:生命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让我们伸出双手紧紧抓住它:生命 生命;让我们和作者一样做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吧,大声读出你对生命的热爱:生命 生命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上了三次:

第一次在本班试讲,目的是看看孩子们能不能展开辩论,这也是我在设计本课是最大的顾虑:怕孩子们不会辩,无从辩起。在没有提前通知辩论,没有让孩子们课外做准备的情况下,我班孩子辩论的很激烈,有个孩子针对别人已经谈论过的一句话还谈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很多孩子能引用自己学过的、见过的、听过的事例进行辩论。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上下来感觉不像语文课,没有静下心来去体会文中的重点句,孩子们多是在谈论自己的感受。而且辩论这种形式虽然气氛很好,但是却极易让两方孩子剑拔弩张,一心只想争胜,却不愿静下心来听别人的论述,甚至虽然我最后指明这本是一个没有胜负可分得辩论,但是很多孩子争胜心切不愿意接受平局的结局。

针对第一次试讲,我认为孩子们是可以辩论的,但是要明确这是一节语文课,要抓住课文,同时要告诉孩子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明理,而不是为了取胜。于是在认真准备下我在本校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展开了第二次试讲。这一次在辩论时我明确要求孩子要从课文的2、3、4段中去寻找对自己有力的证据。但是课后我发现从文中去体会生命的“有限”容易,但是感悟“无限”不易,“无限”的表现更多的是孩子自己的感悟。如果让孩子能自己体会到“无限”,展开势均力敌的辩论又成为一个难点。另为这节课上了38分钟,远远超过要求的8分钟,还需要挤时间。

第三次,到建新节小学正式上课。为了在3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从开始上课我就在赶时间。为了让抽到证明“生命是无限的”一方的同学也能有话可说我采取了课件暗示。首先在我引入辩论的开始我就在课件上出示了一段名人对生命的理解,“生命因短暂而美好,因绚烂而永恒。只要你曾在生命中为了一个目标拼搏过,奋斗过, 你就没有白活这一次,你的生命就体现了它该有的价值,就是永恒的。”这段话暗示孩子如何理解生命的无限。而后在每次出现重点句时课件背景中均出示了这段话中的一句。第三,在孩子辩论的第一个环节我以引为主,第一个环节的辩论用了近15分钟,而后以放为主。原本以为通过这些预设、引导,孩子们应该有精彩的表现,但这真是一节“唯我独尊”的课,整节课几乎都是我在表演,虽然有课件提示、有引导,但是孩子们就是不会说,唉,好在我自认为心理素质还不错,我的表演还可以。

回顾这次上课的经历,我在思考: 课的设计还是应该符合课文的风格。比如说这篇文章,本市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静是其特点,可是我却想出新,采用的辩论的方式,辩论是以动为主的,所以真是破坏了文章的意境美了。课应实,不应花。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但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每个班的孩子在积累、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公开课并不能完全体现老师的设计,倒是很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所以公开课易简不易花。不明白为什么只有30分钟,30分钟是为了体现高效吗?可是语文课的练习是在课堂交流之中随时进行的,和数学课不同啊。真的不明白这30分钟的用意呀。

不管如何,每上一节课就有很大的收获,尝试就是进步。我在不断努力。

第二篇:《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马鞍山市濮塘中心小学 陶忠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通过品词析句,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教师要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意渗透学法的指导,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文章表达也较直白,学习中,学生对文章大意和词语的理解不是难点,难点在于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生的年龄小,思考少,感悟浅,更难于理解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对生命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引导情感朗读等多种方式,架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生命的理解意不在深,更重要的是在四年级学生幼小的心中种下一棵正确对待生命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永远追逐阳光,绽放最美的生命之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糟蹋、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2、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 1.课件。

2.收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人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9课,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探讨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齐读课题。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作者是从哪几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师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也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感悟生命。

(一)学习“飞蛾求生”事例。

1、提到飞蛾,同学们都很熟悉,非常渺小,样子也不好看。那你们知道飞蛾的平均寿命有多长吗?(九天)只有短短的九天啊!说到这里,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感到震惊了。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文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震惊,并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到震惊。

3、学生反馈。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跃动”等词语体会飞蛾求生的欲望。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4、想象说话:此时,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挣扎的飞蛾,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5、师:是呀!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飞蛾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这是多么强烈,多么鲜明的求生欲望啊!这让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接读课题:生命 生命

6、小结学法: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注意渗透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点拨指导,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瓜苗生长”事例。

过渡: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合作学习第二个事例,看看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1、出示学习要求:

(1)先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画出让你震惊的词、句,并想想为什么震惊,在旁边写一写批注。(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体会。

2、学生汇报。

(1)出示:“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师引导学生抓住“掉”、“竟然”、“冒”等词语体会瓜苗顽强的生命力。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2)出示:“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

2师引导学生抓住“竟”、“冲破”、“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等词语体○会瓜苗顽强的生命力。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3假如你就是那截小瓜苗,你想说些什么? ○

3、师: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生接读课题:生命生命。

【设计意图:紧扣“震惊”这条主线,使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产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采用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品读、个别读、评议读、引读等多种方式指导朗读,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静听心跳”事例。

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我们人类呢?那第三个事例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1、师配乐范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让你感到震惊的句子。

2、学生反馈。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播放心跳的声音。师旁白:听,这就是我们一个正常人的心跳,多么沉稳而有规律。

(2)你们平时关注过自己的心跳吗?有一个人她却关注过,她是谁呢?出示杏林子的资料,配乐简介。听了对杏林子的介绍,此时,你想说什么?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内心也被杏林子的事迹深深触动了。

(3)现在我们也来切身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存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右手搭在左手的动脉上,静静地感受自己脉搏的跳动。这就是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的。

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你们内心受到的触动。

(4)那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同学们此时内心的触动呢?(震撼)理解“震撼”和“震惊”的区别。指导“撼”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听心脏的跳动,了解杏林子的感人事迹,摸自己的脉搏,让学生入情入境,一次次地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在此基础上理解“震撼”的意思,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生命属于我们自己,但是人们对待生命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哪些是在“好好地使用生命”呢?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4、小结学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是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意思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种学法指导可让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的另一种捷径,学生从中也能更加感悟生命的意义所在。】

5、师: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向杏林子一样,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就是——生接读课题:生命生命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过渡:杏林子正是被飞蛾求生的欲望所震惊,被瓜苗顽强的生命力所感动,被自己的心跳动所震撼,她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于是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1、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齐读这段话。

2、你知道哪些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举例说一说。师补充介绍。

3、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段话。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呢?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5、把最后一段变成诗的形式。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了哪些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后,让学生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更能理解人生的意义。将本文的重点段变成诗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读出诗意的美。通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在音乐中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四、总结全文、回归课题。

1、师: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许多感悟。那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播放音乐。)看到花儿绽放,生命就是,生接读:(花朵绽放的美丽);听到黄鹂在鸣叫,生命就是,生接读:(黄鹂清脆的歌声);看到同学们高兴地玩耍,生命就是,生接读:(孩子们开心的笑脸。)那么,在你们的眼中,生命还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写下生命的感言吧!

2、学生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师板书:(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3、师总结:生命是有限的,是宝贵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热爱,再次呼唤——生接读课题:生命生命。

4、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强调了生命的可贵,提醒我们要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书写生命的感言,深化学生的感受,让读写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揣摩作者连用两个“生命”作题目的用意,提升思想高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作业超市: 1.课外阅读推荐:

杏林子:《生命之歌》、《美丽人生的22种宝典》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

2、积累关于人生或生命的格言。

3、把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抓重点词 瓜苗生长 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联系生活 静听心跳

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者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个事例,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是我这节课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下面,我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谈几点感受:

一、紧扣“主线”,感悟生命。

教学中,我紧扣“震惊”这条主线,使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我先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三个事例中令自己震惊的词句,再想一想为什么感到震惊,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进行品析,感悟,从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注意采用个别读、齐读、引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渗透学法,授之以渔。

我们常说,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第一个事例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跃动” 等重点词语来谈自己的感悟,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做批注的方法来理解句子。在学习第二个事例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在书上做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里交流,学生很快就抓住了“冒、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体会瓜苗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也切身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这种由“扶”到“放”的过程,使学生有法可依,学得轻松,谈得也较自如,脸上充满了自学后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在感悟第三个事例时,有些句子的含义较深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如:“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怎样做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学生大多能从身边的事情举例,讲到了吸烟,酗酒、吸毒、犯罪等都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这样,学生在充分

交流后,就更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有价值,从而切实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学生用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很轻松地就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是教师“硬逼”出来的,而是真实的原生态的暴露,并经历思维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不是老师“煽”出来的,而是真诚的投入,真情的交流,真正的分享。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三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双凫铺镇中心小学 任海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在阅读课文时,能手脑并用,及时划出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由事悟理”的写作思路。

3、了解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中体会“比较是最好的鉴赏”。

4、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教学重点: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难点:

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议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

(1)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杏林子

(2)、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张海迪

(3)、认识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海 涅

一、激情引入

上课之前,我们做个游戏,请大家手摸胸口,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跟生命有关,题目是《生命 生命》(板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杏林子对“生命”这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有和感悟呢。

作者简介:今天所介绍的文章《生命 生命》作者杏林子12岁染上了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为什么如此强烈的呼喊“生命生命”,从中你会有哪些体验?

二、自主尝试

出示问题,带着问题找同学读课文

1、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a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b 香瓜子在墙角的砖缝中长出一节小瓜苗 c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三、合作探究

自己读课文前三段,找出每段的关键词,然后交流所找的关键词(生之欲望——生命力——生命)(板书)

明确:第一件事写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虽然是无用挣扎但也要挣扎,可见生物都有强烈的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生命是自我珍视的。表达了一种“生之欲望”

第二件事写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表,生命力是强大的。表达了一种“生命力”

第三件事写“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表达了“生命”这一关键字。

四、展示交流

1、“跃动”能改为“跳动”吗?明确:不能。“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是表达心情急切,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对待“骚扰”“我”的飞蛾,“我”由“原想弄死它”到“忍不住放了它”,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促成变化的关键在于“我”感受到了飞蛾的“生之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惜的,飞蛾如此,何况人呢?全文所写的是生命本身,作者开笔就扣住了题目。

3、“竟然”能去掉吗?

明确:不能。“竟能”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感情。

4、读“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到文章结束。探讨作者分别有什么思考?发表了哪些生命的宣言?

(1)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意义)(2)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价值)(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3)将目标信念付诸行动,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懈努力。(珍视、奋斗)

“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什么意思?(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勇敢地活下去”如何理解?(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作者从小病魔缠身,所谓“勇敢地活下去”,就是与病魔作顽强斗争。)

5、写小瓜苗是“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却“仅仅活了几天”,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茁壮生长,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但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6、为什么前面举的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生命?

明确:在人类眼中,小小的飞蛾实在不屑一顾,一粒瓜子,同样微不足道。飞蛾所表现出来的对生的渴求,瓜子的萌芽吐叶,这里“形体”与“精神”,“形体”与“力量”构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巨大的反差,又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根本原因。作者这样安排,正反映了构思的巧妙。

7、题目“生命”为什么连续出现两次?去掉一个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五、练习提升

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体会?

2、补全语句。

(1)一只_______不停地在_______飞来旋去,骚扰着我。(2)_______在______小憩。(3)________令我震惊。(4)________令我肃然起敬(5)_______昂然挺立_______。(6)_____足以擎天撼地。(7)我可以______也可以______。(8)_____庸碌一生。(9)我应许_____________。(10)_________遇福遇祸,或喜或忧,_________。

3、课后小练笔:把学完这篇课文的体会和感悟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事例 思考 飞蛾:生之欲望 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 价值 心跳:生命 珍视、奋斗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双凫铺镇中心小学 任海平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飞蛾、瓜苗、心跳三件事物的细致刻画,以小见大,引领读者从三个事例中去感悟生命,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面对什么是生命?如何对待生命,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课前我就担心我们班学生恐怕感悟不到点上,不能领悟文中的深刻含义。但在课中通过读、理解、悟、读,学生虽不能很深地感悟,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都懂得了要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一、读书多遍,其义自见

为了解决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我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

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指导学生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

最后,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反复诵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互相启发借鉴,共同享受并体验阅读中成功的快感。

一切的读都是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含义,才能深入感悟。

二、联系实际,注重感悟

教学本课后,我还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即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让人生更有意义。课下,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下来,做到读写有机结合,并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尽管本节课有值得高兴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我在有些地方的启发还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2.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时没有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解决,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

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我会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尽最大能力弥补“教学这一门有遗憾的艺术”。

第四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做个游戏,请大家双手捧胸,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才有了这丰富的世界。那么在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又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想一想:文中的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反馈:

⑴ 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语句?(交流,抽读,正音。相机理解:骚扰、震撼、糟蹋)

⑵ 文中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要求学生概括成四字标题)

三、精读课文,感受生命

1、这是三件及其细小、极为普通的事情,但作者却通过这三件小事向我们传递了她对生命的感悟。再一次读读课文,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含义?请划出相关语句。并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交流讨论、体味语言文字,教师于交流中指导学生朗读。(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为什么这些不起眼的平常小事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憾?(第二自然段)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⑴ 抓住动词“挣扎”、“鼓动”、“跃动”启发学生想象飞蛾求生的画面,用小飞蛾的口吻讲述面临险境时的心理活动。

⑵ 换词比较:

“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⑶ “强烈”的是?“鲜明”的是?“震惊”的又是? 因而作者接连用了三个“!”来表现对飞蛾强烈求生欲望的惊叹,这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学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第三自然段)

过了几天,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

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⑴ 换词品味:

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⑵ 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那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对它肃然起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这也是作者感受到的──学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第四自然段)

⑴ 刚才我们都静听了自己的心跳,为什么一次小小的心跳也能给作者深深的震撼?这个词和前面的“震惊”一样吗?

⑵ 现在你们对这个“震撼”有了新的体会了吗?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四、交流讨论,理解真谛(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自己读读这一段话,你能结合杏林子的生平来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吗?

2、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

这篇课文含义非常深刻,短小精悍,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说实在的,我自己也被这篇文章深深的感染着,但文章的内涵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在引领孩子逐步感悟生命的真谛。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去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提升,师生共同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情感达到共鸣。备课时,我重点思考四个问题:

1、如何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热爱生命、在遭遇挫折时与命运抗争。

2、如何有层次地设计教学,体现教学“不着痕迹、跌宕起伏”的和谐之美。

3、如何处理课堂上发生的小“意外”。

4、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精妙,点拨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思考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它给我带来的收获之大是毋庸质疑的,因为自始至终我都思在其中。如何钻研教材、如何挖掘教材、如何设计大环节、如何处理小细节;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让我体会了语文的魅力。

第五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各位交流教学月作课体会。本学期教学月时,黄老师为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一次白版培训,向我们介绍了一款新的软件,普罗米修斯,我就是利用这款软件完成了自己的课件设计,我所做的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在整个第五组“珍爱生命”专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可下面的内容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同时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就是学习这篇课文所要悟出的生命的含义,结合这个学习主题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首先,我说说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3、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其次是教学的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二、有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教学过程了,教学过程我主要分为了三步:

第一步:课题的导入:

我以视频导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花开视频,并问道看过这段视频,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再看看这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想说呢?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顺势,我会说师:是啊,我们往往对美丽的瞬间记忆犹新,而当我们进一步了解之后会有全新的认识。通过观察,有了思考,并能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感悟表达出来。真棒!如果再写下来,就成了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了。同学们,有一位作家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例,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想去看看他是怎样写的吗?(想)

然后从课文题目入手,读着这样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目的去读课文。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并能简单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第二次读课文时教师出示默读要求:注意一边读一边划出生字新词。,最后让学生在初步朗读课文题目的基础上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第二步:课文内容的学习。

内容学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词语的学习,分为两组动弹 即使,短暂;骚扰,震撼,糟蹋,二是三个事例的概括与重点语句的理解与感悟。在进行内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诵读法。个人朗读感知全文、默读圈画生字新词,齐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名读自然段、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并能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情境教学法。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仅凭想象难以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比如:假如你就是作者,正在写稿,一只飞蛾在你头顶飞来飞去,你会怎么做?比如教师泛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这一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用心地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展开想像,你仿佛能看到什么,仿佛可以听到什么。等多种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3、启发诱导法。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在适当时候进行点拨,使他们学到仅凭自读自悟不可达到的高度。比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抓住“竟然”一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体会瓜苗那种不屈向上,茁壮成长的精神。

4、自读自悟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问、读、思、议、品”的过程中理解感悟。

5、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法。这是四年级上册大纲规定学生要求掌握的一 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这一方法将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引导学生在认真朗读的过程中找出重点词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抓关键字组词等

6、对作者生平的了解也是学习这篇课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生前的事迹,就会被杏林子与病魔抗争的顽强意志,与生命共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内心深处就会受到震撼,就会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一个思考,升华了课文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再读第四自然段时,感悟更加深刻了。

第三步,在课文的最后,我出示了两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孩子们朗读体会,可能孩子们对生命并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但透过孩子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很想读读这些句子,也想把它背下来,我想我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第四步,就是教学板书设计。教学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集中概括,应具有指向性、条理性、精炼性,根据本课内容的实际需要,我采用了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来板书,板书如下:

这节课,我讲了两次,第一次在四年一班,组里老师听了我的试讲,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在这里我想对组里的老师们说声谢谢。第二次是在自己的班级,在录播教室,两次上课让我体会到了备课,备学生的重要性。课上的好坏标准在于孩子是否高兴,被老师牵着走的课堂永远不是精彩的课堂。如何备好课,备好学生,让孩子高高兴兴的上我的课,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试图解决的问题。不管如何,每上一节课就有很大的收获,尝试就是进步。我在不断努力地前进着。

下载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9生命__生命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

    19、生命 生命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生自学和老师的指导使学生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5篇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飞蛾求生、砖缝冒苗、静听心......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5篇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 《生命生命》一课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具有理性的思考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 回顾十二年的教学生涯,已参加了三次学校举行的教学策略研讨会了。这次第十五届小学策略研讨突出“学生参与”的主题,本身就贴近了真实的......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是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生命生命教......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合集]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潘洁执教了《生命生命》这节组内课后,受益匪浅,《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 我教学生学习课文《生命生命》,面对文章简洁朴实的语言和含蓄深邃的思想,不是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分析理性地归纳,而是以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