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兴国县方太乡井下小学
赖玲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一年级同学活泼,好奇心强,感情纯真,喜欢朗读,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本课时是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再巩固拼音的拼读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两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2、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 ?导入学习? ? ? ? 初读儿歌 ? ? ? ? ? ? 识字,认读词语 ? ? ? ? ? 写字练习
? ?
1、分男女生组进行比赛
?
2、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们》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那个小朋友是哪里的孩子,他为什么会那么想去看升旗仪式? 请学生带读,再听录音范读,然后跟读。(相机表扬)
?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猜教师出示谜语 一口咬掉牛尾巴 宝盖头下一个女 等等
引导学生组词、扩词 齐读生词
指导书写:广?? 升 ?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 说说你的收获 ? ? 学生认真挺歌,并回答你听到了歌曲中提到的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举手带读,再听范读,然后跟读
? ?学生自由举手,积极拼读并比赛 ? ?学生认真观察并认真书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感知新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 抓住教材特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 通过猜谜语等多种形式识字,加深印象积累词语,发展语言 ? ? 使学生基本功扎扎实实 ? ?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11、我多想去看看
(大山与弯弯的小路图)
(天安门广场图)
小组评价表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个人评价 集体评价 ?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当作朋友,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听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课题时,让学生说说结合生活中,表达自己特别想做什么事时,一般会怎么说?(非常、特别、很、十分)想。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和朗读训练,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这一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从一开始的自由读——重点句子的朗读——跟老师读,男女生赛读。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验升旗,理解壮观,然后感情读好长句:天安门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通过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弯弯和遥远几个词语。
不足之处:
1、课堂上感觉学生与老师配合不是很好,因为教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高年级要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
2、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3、时间把握还不到位,到最后还有很多要讲的内容没完成。
第二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本课的4个生字。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2、引导学生读好诗中的长句子。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二、查阅资料,了解北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课件,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2.看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有什么感受呢?(生:真想去看看)
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分句读课文。
2.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
3.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4.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那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出示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5.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6.学习一、二两句话
学生各抒己见:
⑴ 第1句:孩子的家在大山里,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
① 齐读句子
② 正因为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所以他才会说“我多想去看看”谁能有感情地读读山里孩子的话。
⑵ 第2句:北京城里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理解“遥远”: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儿的“遥远”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谁来帮帮我?
理解“壮观”
①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②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
③ 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④ 齐读这一句话。
⑤ 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⑥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
⑦ 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这位山里的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读好第3句话)
⑶ 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⑷ 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齐读。
(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三、朗读诗歌
小朋友,让我们选择你喜欢的姿势读读这首诗歌。(配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四、拓展延伸、延情
1、小朋友,我们的首都北京除了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之外,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这是美丽的颐和园、故宫、明清的皇宫。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1.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2.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3.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第三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和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恩施市试验小学 刘天珍
教学内容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会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方法和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产生对北京的热爱。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天安门升旗的录像片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教学策略: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押an韵。教学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小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会有些了解。结合这一特点,教学时准备升旗仪式录像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学习生字“想”。认识偏旁“心”字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先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对蓝线条中的生字在课文圈出生字,再拼读三遍。
3、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4、游戏出示课件,认读长城台阶上的生字,看谁最先登长城,夺下红旗。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师:我们越过了高山,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来到了北京,美吗?(美)那就让们唱起来吧!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同学们数数课文有几句话。分句读。
2、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妈妈在给孩子讲天安门的故事。
3、自由读,看看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4、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5、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6、(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7、“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你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吗?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四、激情感悟,指导说话。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4、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不仅仅是山里孩子想去的地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向往的地方,想去的地方,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老师相信你们对北京会有跟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
升旗仪式
壮观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图文相接读,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分角色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使学生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不足:由于是上汇报课,怕时间不够,所以对文中的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不够。
第四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和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8个词语及1个偏旁“心”,能端正地写“走”。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产生对北京的热爱。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天安门升旗的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出示天安门图片,在给出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等图片)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学们想不想去北京啊?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学习生字“想”。认识偏旁“心”字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先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圈出生字,再拼读三遍。
3、课件检测词语:告诉、遥远、路、能、广场、壮观、升旗。(带拼音)请小老师领读,其他学生跟读,正音。
4、再次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去掉拼音)进行巩固复习。(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5、游戏出示课件,认读长城台阶上的生字,看谁最先登长城,夺下红旗。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6、师:我们越过了高山,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来到了北京,美吗?(美)那就让们唱起来吧!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同学们数数课文有几句话。分句读。
2、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妈妈在给孩子讲天安门的故事。
3、自由读,看看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4、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5、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6、(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7、“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你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吗?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
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四、激情感悟,指导说话。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4、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不仅仅是山里孩子想去的地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向往的地方,想去的地方,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老师相信你们对北京会有跟多的了解。板书设计:
11、我多想去看看
天安门
升旗仪式
壮观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图文相接读,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分角色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使学生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不足之处是对文中的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不够,所以很所同学不知道在断句停顿,导致唱读;其次,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有的孩子在课堂后几分钟开起了小差,应当采用课中操等形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第五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和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后溪小学
一年(2)班
孙筱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教学目的: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知识教学要求: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能力培训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猜一猜: 出示谜面“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学生很容易猜出谜底:眼睛。过渡到你们有眼睛吗?你们的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看)
随即提问几个学生:你想用眼睛看什么?
过渡:
我们的小作者也想用它的眼睛去看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听课文录音,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标一标
圈出轻声、在每个句号下面画横线,在旁边标示一共有几句话。放课文录音。
提问:一共有几句话?(3句)
过渡:要学好课文,首先我们就要先把音读准,我们先来学习课后的生字。
2、学习课后生字,读准音。幻灯片展示课后生字。
想:xiǎng 3拼,学习“心字旁”,用心想,上下结构 告:gào 2拼,上下结构,学习“口字旁”
诉:sù
2拼,左右结构,复习“言字旁”
城:chéng 2拼,左右结构,复习“提土旁” 北:běi,2拼,独体字
京:jīng,2拼,复习“点横头” 广:guǎng,3拼 独体字
升:shēng,2拼,独体字 旗:qí,2拼,学习“方”字旁 安:ān,自成音节,复习“宝盖头” 走 :zǒu,独体字
路:lù,左右结构,复习“足字旁”,用脚走路 能:néng,左右结构 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
3、游戏识生词
游戏:根据教学情境,创设一条弯曲小路,通过读准词语到达北京城。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可以到达北京城了!)
认读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广场、天安门、升旗仪式
三、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
1、学习第一句:
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回答问题:(1)、“我”是谁?
2(2)、我的家在哪里?(3)、我要怎么走出大山?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
自读,然后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有北京城、北京城很远、北京城有天安门、有升旗仪式、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壮观的升旗仪式 播放视频,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感受“壮观”。读句子,男生读、女生读
3、学习第三句:
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感受理解作者想去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读句子,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图片游览北京:图片介绍北京其他景点,天安门、天坛、香山、长城、鸟巢、颐和园…..用句式来说一说你想去去看什么? 我想去北京看______________
4、激发爱国情感
北京美吗?(美)这么美的北京你们喜欢吗?(喜欢)这么美丽的北京在哪里?(中国)那你们喜欢祖国吗?(喜欢)热爱祖国吗?(爱)我们一起来
5、歌曲欣赏 《我爱北京天安门》
四、课后反思:
本课的思路就是从生字到词再到全课课文理解,由于生字量可能偏大,在阅读生字和认读生字方面的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少。在生字教学时发现学生对课后生字的整体字形没有多大印象,以后可能要加强板书书写。由于课文浅显易懂,难点就在于理解“壮观”和为什么最后一句话要说两遍,所以理解课文时间可以再缩短,多指导朗读并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