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教学综合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教学综合楼建筑
设计 设计说明
I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目 录 项目综述................................................................................................................................1 1.1 1.2 项目背景..................................................................................................................1 场地介绍..................................................................................................................1 2 建筑总平面布局....................................................................................................................2 3平面布局.............................................................................................................................1 3.1 各层平面设计..............................................................................................................1 3.2功能区分.......................................................................................................................1 3.3竖向交通与流线...........................................................................................................1 附图:各层的平面设计图........................................................................................................1
II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项目综述
1.1 项目背景
由于学校的不断扩展,旧校区的使用空间已经达到了饱和,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是新建的一个校区,位于大连的金石滩风景区,并在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学校的扩大招生和发展,新校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急需增加,经过学校领导的同意,上报有关部门同意建造以建筑学院为主的行政科研为主的综合办公大楼,来满足建筑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办公,以及学校有关部门的办公,来弥补学校的教学办公的不足。建成以教学、办公、科研、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大楼。
1.2 场地介绍
该综合性的大楼坐落于学校的原来龙山小学的位置,距离学校的西侧15米,其南侧和北侧具有已经建成的教学大楼,其东侧是学校内的道路以及建成的教学楼以及办公楼。该建筑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建筑的主体高度不超过50米,地下有一层并设有车位50个。
图1.1 建筑物地形图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建筑总平面布局
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与南北两侧的教学楼距离合适,与东侧的校内道路、西侧的校园主道路都设有广场,学生下课、办公人员下班、会议借宿后都需经过广场后才能进入道路,减少校园内交通拥挤。突发情况时车辆可以利用东西两侧的道路到达建筑物楼底,满足处置突发情况的要求。在采光、通风结合大连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均能够满足要求。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平面布局
3.1 各层平面设计
该建筑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包括行政和教学两个用途。各层的布局相似,都分为办公、教学和会议三个部分,在建筑的西侧和东侧各有一个广场,建筑物的主入口在西侧,西侧、北侧以及南侧分别有一个入口,为办公入口、会议入口以及教学入口,将办公人流、会议人流以及学生人流进行分流。三层和四层将东侧的广场上方的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扩大了教学的区域。
3.2功能区分
该建筑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行政和教学两用的建筑,在建筑的北侧、西侧以及南侧分别将会议、办公以及教学分开,避免了相互之间的交集和影响。在会议区设有两个多功能厅和国际会议厅,分别设在一二层和三四层,多功能厅和国际会议室分别能够容纳500人,用来举办会议、宴会或者图像演示。在办公区设有中型办公室、小型会议室、专用会议室、接待室、培训中心、考试用房、学校报编辑部、就业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区域主要设在二到四层,一层主要是辅助用房和接待室,设计比较人性化。在教学区域一层和二层主要是多媒体教室用于学生上公共课,三层和四层创作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主要用于学生进行创作交流;在教学区域的一层到四层设有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室,作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使用,并且每个楼层都是图书资料室,方便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在每个楼层的每个区域都设有卫生间,解决高峰时期如厕难的问题。并且每个楼层都设备间和配电间,分别控制每个楼层的监控和用电,每个楼层之间互不干扰。
3.3竖向交通与流线
该建筑每个区域都设有入口,人流可以从建筑物的西侧进入后再从各个入口进入到相应的区域,也可以从东侧的广场直接进入各个区域的入口,并且每个区域都设有步梯。从西侧的主入口进入后向北可以到达办公区域的步梯,穿过办公入口后向西侧可以达到会议区域的入口,然后向西到达贵宾室和会议区域的步梯,同时也达到了会议厅方便参会的人员,通过步梯可以达到的楼上的国际会议室比较的方便。穿过办公入口后向南可以到达教学区域的入口,由于教学区域的人员较多,为了避免人员拥堵,及时的将人员进行分流,设置了两个步梯和一个垂直电梯,穿过教学区域入口后就能够到达步梯和电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梯,有效的将上下课高峰期的人员进行了分流。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附图:各层的平面设计图
附图1 一层平面设计图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附图2 二层平面设计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附图3 三层平面设计
大连民族大学金石滩校区行政综合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说明
附图4 四层平面设计
第二篇:新安学院校园南区教学综合楼、科研实验楼、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建筑设计说明
新 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南 校 区
建 筑 设 计 说 明 设计依据
1.1 新安学院规划及单体设计任务书。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深圳市政府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设计规范。1.3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用地红线图。2 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拟建的新安学院新校园项目位于南山区北环大道以北,龙珠四路以西、广深高速公路以南区域,校区地块中有东西向沙河东路将本地块分隔成南北两区,同时地块中部还有南北走向的高压走廊。本项目为校区南地块,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用地局部地势有一定的高差变化。
2.2 设计规模
新安学院校园项目按在校生3000人规模规划建设。南区规划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综合楼、科研实验楼、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整体风格统一、美观、大方,体现现代高等学府的严谨、务实、新颖的现代建筑风格。设计宗旨
3.1 注重建筑整体布局,使校园内部空间一体化,合理利用现有地形,创造
良好群体公共建筑广场空间关系,体现综合性教育学院建筑特色。
3.2 注重绿化环境设计,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及绿化资源。
3.3 注重单体设计,使其完善细腻,功能合理,造型上体现教育建筑自我特色,体现人文建筑的特性。
3.4 立面造型简洁,大方得体,颜色搭配协调,经济实用,体现教育建筑的严谨、务实、大方美观的特色。单体设计构思 4.1 教学综合楼
教学综合楼包括教学楼和行政楼,实现两者一体化设计,使两者风格
一体化。教学楼采用回廊中庭式布局,形成三个庭院,底层局部架空,空间既有贯穿通透,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作为主要使用空间的教室多南北向布局,通风采光效果具佳;辅助空间如交通、卫生间等多布置在建筑端头且东西向的不利位置,既合理利用了空间,又将不利因素对教室的干扰减到最低。行政楼结合教学楼与用地特点,成弧形布局,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既形成校园广场空间,又丰富了建筑单体的造型。
4.2 科研实验楼
建筑布局采用回廊围合式平面布局方式,中间围合成内庭院,上部局部透空,光线充足,在交通组织上将交通体放置实验楼左右两侧,适当放宽缓冲空间作为学生课余活动平台,同时改善内庭院的通风及采光。底层局部架空,将外部空间及绿化引入建筑内部并与建筑内庭院空间相结合,形成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与穿插,空间具有流动性,空间及景观效果良好。
4.3 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
结合用地特点,将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进行一体化设计,功能上独立,形式上一体。学生人流、工作人流、入库书流、出库书流区分明确,流线简洁清晰。图书馆依然采用底层局部架空的设计手法,与内庭院结合形成内外空间过渡的灰空间。平面布局上,引入“可变空间”与“不可变空间”的设计理念,即一条不可变的主轴线空间,沿线主要布置交通核、卫生间等辅助空间,主轴线的两侧为“生长”出来的“可变空间”,也就是在在统一层高、拄网的前提下,这部分使用空间的性质可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科技交流中心设计结合总图规划,将主入口设计在靠近校园南区主入口的南侧,这样既使人员流线简洁,又可将科技交流中心作为校园整体形象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4.4 环境设计
尽量利用空间,增加绿地面积,多方面考虑学生活动及运动的空间,建筑物底层设置架空层,将绿化引入建筑物内部,并与内庭院相结合,内外空间相渗透穿插,空间景观效果良好,将灵动的水系穿插建筑之中,成为建筑设计中的活泼元素。广场景观设计运用柱廊、铺地等景观设计方法,结合地势进行景观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大中有细”,创造良好景观视觉效果。
4.5 防噪措施
校园的外部噪声主要来源于城市干道,从目前的交通分析,对校园南
地块造成噪音干扰的主要是北环路,次要为沙河东路。
校园的教学建筑远离北环路,避开主要交通噪声源,并以绿化,广场
相隔,底层多处架空,保证有安静的环境;沙河东路两侧建筑,尽可能与干道保持较远的距离,并以多重常绿乔木分隔及底层架空方式,使有较安静的环境。
4.6 造型设计
校园南区整体风格以极具质感的红砖为主,红砖质感外墙与硬朗的白
色线条相互穿插错落,以及通透的玻璃幕墙、金属构架等造型元素的运用,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氛围,简单体块分离切割的造型手法,体型简洁大方,虚实对比强烈,稳重中不失细节处理,立面造型充分展示教育建筑的自我个性。各单体建筑造型手法一致,强调建筑群体的整体性,各单体建筑造型新颖,颜色搭配协调,美观大方,与高校教育气氛相适应,体现教育群体的严谨、务实、现代、新颖的现代建筑风格,展现自我个性。技术经济指标 南区规划技术指标:
南区总用地面积: 53975.50 m2 用地编号2006-513-0058
南区总建筑面积: 45328.0 m
2其中: 计入容积率面积: 45328.0 m2
调整容积率面积: 40900.0 m2
包含: 教学综合楼: 17810.88 m2(层数≤7F)行政楼: 4995.48 m2(层数≤6F)
(包括教师阅览室:825.40 m2)科研实验楼: 7708.38 m2(层数≤5F)(包括专业阅览室:729.50 m2)图书馆: 6185.26 m2(层数≤5F)科技交流中心: 4200 m2(层数≤5F)
核增面积: 4428.00 m2 包含:教学综合楼架空层: 1600.00 m2 图书馆架空层: 800.00 m2 科研实验楼架空层: 1160.00 m2 交通连廊: 868.00 m2
底层建筑面积: 9428.39 m2 南区容积率: 0.76 南区覆盖率: 17.46% 机动车停车位: 84位 6 消防设计 6.1 建筑部分
消防车道均可直接到达建筑物周边进行扑救,特殊情况下消防车可进入校园内部,通过广场硬铺地及绿化草坪到达建筑扑救登高面进行消防扑救,各建筑间间距满足消防防火间距。各单体室内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
6.2 给排水部分
本工程室外消防水源引自周边市政给水管网,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市政道路引入两个DN200给水管来满足园区室内、室外生活消防用水,园区给水管道成环网布置,每隔110米左右布置一个地上或室外消火栓。结构 7.1 设计依据
地震设防烈度7度。基本风压Wo=0.75KN/ m2。
7.2
设计荷载
教室、实验楼:2.0KN/ m2
图书馆书库:5.0 KN/ m图书馆其它:2.5 KN/ m2
楼梯:实验楼、图书馆(2.0 KN/ m2)、教室(2.5 KN/ m2)
上人屋面:2.0 KN/ m2 7.3 结构形式
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7.4 基础形式
拟采用浅基础或预应力管桩基础,具体情况待地质报告后确定。给排水设计 8.1 概况
本工程包括一栋实验楼,一栋教学综合楼,一栋行政楼和一栋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建筑和交通连廊,总建筑面积45328 m2。其中试验楼为五层,教学综合楼七层,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五层。给水系统有生活给水、消火栓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系统。
8.2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3 生活给水 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最高日用水量为480m3/d,一至五层供水直接采用市政压力供水,六至八层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有地下生活水池的水泵房,生活水池贮水120m3。
8.4 排水
污水:生活污水量接近生活用水量,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均伸顶通气,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小区雨水管道,路面雨水也汇入小区雨水管道,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8.5 消防
消火栓系统:本工程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屋面设有12m3屋顶水箱供火灾初期十分钟消防用水。本工程地下室设有150m3地下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有消火栓加压泵二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二套,供消防车使用。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电气:
9.1 电力负荷级别与负荷计算
负荷级别:消防负荷为一级,客梯及生活水泵为二级,其余为三级。负荷计算:科研实验楼负荷密度60W/m2,Pe=482.2kw, kx=0.8,Pjs=385.7kw;行政楼负荷密度100W/m2,Pe=500kw, kx=0.8,Pjs=400kw;教学楼负荷密度40W/m2,Pe=712kw, kx=0.8,Pjs=569.6kw;图书馆及科技交流中心负荷密度30W/m2,Pe=300kw ,kx=0.8,Pjs=240kw;合计计算功率:Pjs=1595.3KW。
9.2 电源与变压器选择:
电源引自市10KV专用线路(或环网线路),学院内设变配电所一座,内设变压器。功率因数补偿到0.95。在学院由两路专用10KV电源供
电时,备用电源引自两路低压供电的应急母线,在其余情况下,均由备用发电机组供电。
9.3 低压配电:
主要及重要负荷均采用放射式供电,线路敷设经由电缆桥架、竖井再穿管引向负荷点,一、二级负荷均由两路供电,消防负荷末端切换,耐火电缆供电,其余经桥架、电井敷设的电缆均选用阻燃型。
9.4 避雷与接地:
在屋顶设置避雷带,利用建筑结构中的主钢筋焊接成引下线和接地网,避雷接地,电源接地及其他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形成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9.5 综合布线及有线电视:
各幢建筑内布设综合布线系统,设置通讯网络有线电视,信号取自有线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