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3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宁安市海浪中学 史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

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与价值观

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总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学设计建议:

导入新课: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整顿经济秩序 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措施:

介绍措施时建议要注意以下两点:

考虑初中生缺少有关的经济知识,因此,教师的授课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

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人民政权管理经济,驾驶全局的能力和决心,也体现也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经济秩序的稳定也为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人民政府的经济基础。2、抗美援朝:

教师简介第二世界大战的朝鲜半岛的形势由于美苏两面分区受降,并在各自控制区推选

个同政策,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双方发展道路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朝鲜战争。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在建国初期困难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朝鲜是中国近况邻,又是社会主义兄弟车家朝鲜面临危急,我们不能生视不救,而要尽国际主义义务。况且唇亡齿寒,早有古训。

美国入侵朝鲜同时,竟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侵犯,中国领土台湾省,阻挠我国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而且还派飞机越过鸭绿江,轰炸我国东北地区,严惩威胁了我国的安全,只有击退侵略或解除威胁,才能巩固人民政权争取较为和平的建设环境。经过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可提醒学生,我国的赴朝参战部队相应地称为“志愿军”,还是外交上的一项策略)

作战初期,敌我力量对经十分悬殊(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相应资料),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本目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并且小字部分介绍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另外,还可以请同学通过收集材料,介绍其他“最可爱的人”,如,罗盛教,杨根思等以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胜利

1953 年 7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三年多的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共歼敌 1093 万人,其中美军 3975 万多人,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和独立,为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衩压迫民族解放的斗争,深重地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土地改革 必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经过

这是本目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一些生动鲜明的史料,进行分析和引申。

第二篇:巩固新生政权_教学设计专题

巩固新生政权 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导入:<叙述>1949新中国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归纳>新中国巩固新生政权取得的伟大胜利 巨大影响。然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工作却相当政治上:肃清国民党残余、和平解放西藏、各地艰巨,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到底是建立人民政府 哪些困难和挑战呢?先看一段影像 经济上: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土地改革 <展示>朝鲜战争片段 军事上:抗美援朝的胜利 <提问>这片中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新课:<承转>对,是抗美援朝战争,那么这一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呢?请同学说说它发生的历史背景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承转>通过对战争背景的分析,你认为中国当时应积极参战,还是保守行事,静观事态发展? <学生活动>辩论

正方:中国参战是合情合理的 反方:中国参战是不合情合理的。

<小结>在辩论中我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参战既是对自己的保护,同时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正义的声张。

<叙述>中国在面临国内外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发扬正义的国际精神,打破美国险恶政治企图,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承转>那么,战争形势究竟如何?结果又怎样? <展示>1—3次战役示意图

指导学生根据战役示意图,大致描绘战争中主要战役的路线形势。

<叙述>同学们分析得不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军战线拉得过长,而我军抓住有利地形,集中力量给予对方致命打击。在1950年10月入朝后,志愿军取得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到三八线附近<承转>那战争结果怎么样

<展示>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影像

<叙述>我国和朝鲜共同协作,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正义与和平的力量

<提问>结合克拉克的那段话,说说这四个错误各指什么?然后全面分析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承转>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下面我们归纳下 <展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叙述>抗美援朝的胜利是新中国巩固新生政权的一个重要成就,除此之外,我国在国内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内容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新课探究】

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显示数据)

2、措施:(注意: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眼前任务——平抑物价、调运物资,长远任务——统一财政加强管理。)【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 1

务。【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充分说明了人民政权管理经济、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决心,也体现出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而且还赢得工商界人士的信服。

二、抗美援朝:

简介第二世界大战的朝鲜半岛的形势由于美苏两面分区受降,并在各自控制区推行不同政策,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双方发展道路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朝鲜战争。指导学生分析,在建国初期困难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朝鲜是中国近邻,又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朝鲜面临危急,我们不能生视不救,而要尽国际主义义务。况且唇亡齿寒,早有古训。只有击退侵略或解除威胁,才能巩固人民政权,争取较为和平的建设环境。)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提醒:美国——联合国军,中国——志愿军;这是一项外交策略。)

2、经过 ①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年7月

②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③指挥者:彭德怀

⑤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

⑥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⑦英雄人物: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并且小字部分介绍了这些人的英雄事迹。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罗盛教: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 ⑧抗美援朝精神: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⑨胜利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3、抗美援朝的意义:(逆向思维法,如,中国不出兵朝鲜,后果如何?抗美援朝失败,会有什么后果?战争长期相持不下,有什么不利影响?)

抗美援朝的胜利,政治上,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经济上,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思想上,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外交上,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军事上,考验了人民军队的现代作战能力。(不必面面俱到,可随意组合)

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法律依据)。

②主要内容(根本任务):(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③完成: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3、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 的?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一些生动鲜明的史料,进行分析和引申。设问:(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总结: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⑥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此外,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转变人民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等等。

本节课依次介绍的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三件大事,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从不同角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知道建国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要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B)A、抗美援朝

B、整顿经济秩序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A)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 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 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B)

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A)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这说明

抗美援朝是为了(D)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6、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D)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越南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C)

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9、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C)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四篇:《i_u_ü》教学设计(巩固练习)

《i u û》教学设计(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i u û三个单韵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读i u û三个单韵母的四声,要求准确熟练地读带调韵母。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i u û的音、形,能正确书写。

2、掌握i u û的四声。教学难点:

i在标调时头上去点,û在标调时头上有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a o e三个单韵母和它们的四声,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新的字母i u û。(教师在黑板上板书i u û,并用清晰、洪亮的声调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字母

(一)出示图1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衣的音学习i)

讲:衣服的“衣”的发音与字母i相同。发音时,把嘴轻轻地张开一点,嘴唇不圆。

教师范读i 学生学读i(教师注意要多叫几位学生单独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观察图片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i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衣服中间的一条花边和边顶上的一枚扣子,形状与i相似。)教儿歌:一竖占中格,一点在上边。

(三)指导书写

/ 4

i的笔顺是先在中格写小竖要占满格,然后在竖的头上离开二线的地方写小点。

二、学习字母u

(一)出示图2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乌鸦的“乌”,学习u)讲:乌鸦的“乌”的发音与字母u相同,发音时把嘴唇收成圆形,使中间留一个小孔。

教师范读u。学生学读u。

(齐读,个人读,分行读等)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u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图上乌鸦的窝的样子与u相似。)讲:从字形上看u有些像喝水的杯子。教儿歌:u像一个茶杯子。

(三)指导书写

讲:u的笔顺是先写“竖右弯”,再写“竖”,要写在中格。课中休息:方法同第一课。

三、学习字母û

(一)出示图3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画的什么?(借鱼的音学习û)

讲:把鱼的音平读就是û。发音时,口腔近似闭拢,双唇撮成一个小圆孔。教师范读û。学生学读û。

(有时学生读不准音,可以先发i的音再把嘴唇拢圆就可发出û的音。)

(二)观察挂图学习字母的形 问:字母û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相像?

(学生应答出,鱼嘴与上面吐的两个泡泡合起来很像û。)教儿歌:û像小鱼吹泡子。

(三)指导书写

/ 4

讲:û占中格和上格,先写u,再写头上的两点。(写û的两点时,要把两点的位置略微向中间靠拢一点,这样写出的字母好看。)

四、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拼音卡片读字母。(注意把六个单韵母穿插练习)

3、练习写字母。

第二课时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会了i u û的读音和写法,我们还要学会它的四声。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大家先来复习一下a o e的四声。

一、复习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1、有序地读四声。

2、无序地读四声,特别注意二声的读法。

二、学习i u û的四声

板书:ī í ǐ ì、ū ú ǔ ù、ǖ ǘ ǚ ǜ 讲:i在标调的时候要去掉头上的小点。

û在标调的时候不能去掉点,因为û去掉点就和u一样,所以不能去点。练习读:

1、按顺序读i u û的四声。

2、给合日常生活的一些音和字进行练习。衣服的“衣”(yī)阿姨的“姨”(yí)椅子的“椅”(yǐ)容易的“易”(yì)乌鸦的“乌”(wū)姓吴的“吴”(wú)五个的“五”(wǔ)耽误的“误”(wù)小鱼的“鱼”(yǘ)下雨的“雨”(yǚ)

3、打乱顺序读四声。

4、加进a o e的四声进行练习。

5、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课中休息:

把拼音卡片发到同学们手里。

/ 4

1、拿一声卡片的同学起立,分别读手中的卡片。

2、拿二声卡片的起立,方法同上,以此类推。

3、拿a卡片的起立按顺序读卡片。其它卡片同a。

三、指导i u û四声的写法

注意:当字母的书写需占一、二格时,不要把上格占的顶了一线。

/ 4

第五篇:回眸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权的三大历史性步伐

回眸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权的三大历史性步伐

中共一大会址的外观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民居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独立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诞生。

‚虽然这个共和国只存在了短短几年,但我们都相信,人民的政权是不会垮的。‛今年96岁的老红军王定国说。

王定国的丈夫是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的谢觉哉。她回忆,即使是艰苦的长征中,年过五旬的谢觉哉也始终把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印章挂在脖子上。‚他说,这是人民的‘印把子’,将来一定还会有用。‛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65岁的谢觉哉担任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内务部长,和他那批从赣南闽西、从长征路上、从全国各个战场上征战而来的战友一起,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回眸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的艰辛历程,我们会记住三个地方:瑞金、延安、西柏坡。

瑞金:伟大的预演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三次‚围剿‛的炮声中宣告诞生。这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红色政权。

这是年仅10岁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国家政权的首次尝试——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在创建独立武装4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首次以行动向世界宣示:他们要建立一个属于人民的崭新政权。

‚晚上,附近的人们都来了,大家纷纷走上街头,提灯游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97岁的瑞金籍老红军刘家祁至今记得那一天的盛况。

人民内务部、人民外交部……一座不大的祠堂,装下了新生共和国的权力机构。地处瑞金城外叶坪的谢氏祠堂,今天已成为当地‚红色旅游‛的主要支柱。每天,成百上千的游客都会走进祠堂大厅,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办公地——与历史古都旅游中常见的富丽堂皇的宫殿相比,被木板隔成的这15个小房间和简陋的桌椅,带给游客们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思考。

共和国政府的办公地,简陋的似当地普通农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宣布,‘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江西赣州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凌步机说,新生的红色政权成立后,立即着手解决困扰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土地问题。

‚深知中国农民疾苦的毛泽东,始终将眼光盯在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上。‛凌步机说,早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农村改革的法律文件——《井冈山土地法》。

农民获得土地,工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妇女翻身解放,全体苏区人民享受民主权利……在四面是敌、经济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红色政权,坚定地走自己人民政权的道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瑞金曾一度改名瑞京。‚美国英国比不上兴国,南京北京比不上瑞京‛……面对当家做主的新生活,苏区人民由衷赞叹。兴国党史研究者胡玉春说,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竟有8万人参加红军——一次次艰难的反‚围剿‛,显示出苏区人民对新生共和国的珍视。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一首兴国山歌,记录了当年红色政权的新风气。

‚毛泽东说,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瑞金市党史研究者刘良说,正是从瑞金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第一次获得了执政兴国的经验与教训。‚‘毛主席’这一称呼,就是在瑞金时叫出来的。‛刘家祁回忆,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刘良手中的统计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有140多人曾在以瑞金为首都的苏维埃共和国工作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有着浓厚的模仿苏联的特点——作为世界上第二个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以借鉴。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策都要报告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因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刘宋斌说,随着博古等人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排斥毛泽东在苏区的正确领导,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形势每况愈下。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机构不得不与中央红军一起踏上漫漫远征之路,成为‚马背上的共和国‛。延安:希望的灯光

小小的煤油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点亮了希望。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窑洞办公室里,游客们总能看到这种不起眼的煤油灯。

1937年1月13日,走过万里长征的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半年后,‚七七事变‛发生,侵华日军猖狂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最黑暗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擎起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收起共和国的‚大印‛,将政权改编为边区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和打了10年仗的敌人握手合作,这个急转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和宽阔的胸怀。‛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建儒说。从苏维埃政府到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国民革命军,暂时放下创建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肩上担起的是抗击外敌入侵、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历时8年的全面抗战中,仅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就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三分之二以上,以及几乎全部的伪军。

‚成为听令于国民党政权的边区政府,从形式上来看是退步了。然而,从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来看,却是大大的进步了。‛刘宋斌说,正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得到确立,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这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七大结束后仅仅两个月,我们就赢得了抗战的胜利。‛98岁的方强老人,一直记得当年悬挂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里那条醒目的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64年前,作为代表的方强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老人认为,偏处西北的延安之所以成为照亮中国的灯塔,是因为有党的领导这根‚灯芯‛。

延安,成了代表着光明与进步的圣地。一份1942年5月的日本人出版的《华北共军现状》披露,北平大学生到大后方去的占20%,投奔解放区的则达70%。方强曾回忆,从国统区、沦陷区,从海外,大批有志青年和革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冲着宝塔山上的灯光而来。

1941年6月,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在访问国民政府战时的陪都重庆和延安后,在新加坡的万人大会上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从政治上实行‚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推行民主政治;到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不再没收地主土地,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齐佩良认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把穷苦偏僻的陕北建成了全国的模范之地,这是执政能力提高的最好证明。

始终不变的,是人民政权的本质。‚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4年,29岁的战士张思德在劳动中牺牲,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并由此进一步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

针对小小的边区军政人员集中、群众负担重,深入开展‚精兵简政‛运动,精简机构和人员;针对国民党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齐佩良说,运动中,毛泽东与群众一起在杨家岭挖地种菜,他的伙食标准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每天3钱盐、5钱油……

纽约《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当年在访问延安10天后感慨:‚我觉得在延安的访问中,真正体会到了共产党常说的‘为人民服务’。真的,要是我在延安住上11天,那我一定也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执政探索,正是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设计的民主联合政府蓝图的实践。‛张建儒说,在陕甘宁边区的示范和带动下,晋察冀、晋冀豫、晋绥等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形成了大体相近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文化政策,程度不同地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后,为创建新型国家积累了经验。

从西柏坡到北京:伟大的起点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一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定格了那一个历史性的瞬间——历经28载艰难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成功地创建出一个属于人民的全国性政权。

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眼里,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在向北平出发时,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赶考’。‛今年84岁的刘长明老人,当年是中央军委作战室参谋。老人至今记得毛泽东那句有力的宣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这是1949年3月23日上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的第10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五大书记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乘坐11辆吉普车和10辆美制十轮大卡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长期奉行‚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迎来夺取城市的历史性时刻。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乡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和胜利后中共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104岁的开国上将吕正操,是七届二中全会参加者中唯一的健在者。老人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新中国虽然是在1949年10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但建国的方针大计是党中央在西柏坡确定的,许多准备工作也是在这里开始的。

‚在指挥解放战争的同时,党就开始谋划建立新中国的蓝图。‛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王荣丽说,1948年4月30日,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不久,华北人民政府成立,这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和基础。

培养干部队伍,健全党委制度和党内民主,改变抗战以来各地方党的和军队的领导机关相对独立的状态,确立向中央请示报告的制度,实现政令和军令的统一。王荣丽说,在党的组织上逐步向领导全国政权转变的同时,政务上的准备工作同样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土地法的制定和财政制度的确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由56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规定了国旗、国徽、国歌;确定国都为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如果说各界对从山沟里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抱有疑问的话,那么,上海的解放,给了全中国、全世界一个肯定的答复。

为了保护上海,解放军进行了一场‚瓷器店里捉老鼠‛的攻城战,因为不能使用重武器,7000多名解放军官兵牺牲,20000多人负伤。

时任连指导员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回忆,解放上海后的第一个早上,蒙蒙细雨中,疲惫至极的战士和衣抱枪,睡卧在马路两侧。‚老百姓请我们到房中休息,但我们的战士为了不扰民,都谢绝了。‛

‚解放前,上海的资本家说:‘共产党是军事100分,政治80分,财经打0分。’‛刘宋斌说,解放前,上海市的物价在11年里竟上涨了492.7万倍——如果说100元法币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的话,那么到1949年5月,连一粒大米也买不到了。

从平息涨价**到稳定工商业,仅仅半年时间,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物价趋于稳定,困扰中国社会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画上了句号。中国共产党向世人证明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宣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提醒全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53年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此时的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人均GDP正迈向1000美元的历史性关口。而在53年前,新中国的GDP仅为179亿美元。

历史性的新成就面前,总书记向全党郑重提出的,依然是‚两个务必‛。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年后的2008年,中国的GDP已达30万亿,是2002年的3倍。今天,我们每一天所创造的GDP,都相当于1949年全年GDP的4倍以上。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正大步向前,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了60年的‚赶考‛仍在继续。

下载《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迁、鸿、鼎、铭。 2.新词:鸿毛、泰山、寄托、哀思、追悼会、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3.理解重点句、段: (1)我们这个队......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迁、鸿、鼎、铭。 2.新词:鸿毛、泰山、寄托、哀思、追悼会、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3.理解重点句、段: (1)我们这个......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赵娜 一、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救、哀思、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4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压迫、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是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较优质的教学资源,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为人民服......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

    人民政府服务人民(教学设计)

    《人民政府服务人民》教学设计 德育 谢丽琴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是参与政治生活,其中第九课则介绍了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公民怎样行使政治权利呢?在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时,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