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写景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之一——“于寻常景物中寄托个性深情”。
(设计意图:学生在此前曾经学过《春》、《荷塘月色》等多篇写景散文,但这些散文往往景物经典、优美,历来备受文人关注,而《故都的秋》则有意回避北京的著名风景,而在看似琐屑、寻常的景物中寄托极具个性化的主观情感,这是本文最突出的特色,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景、驭情的能力)辅助目标:
(辅助目标是核心目标的分解,是落实核心目标的必要前提,核心目标通过辅助目标具体体现和落实)
1、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描写语段中渗透强烈主观情感的语句”的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捕捉作者于客观景物中投射的主观情感的影子,这些影子是作者作者内心世界的反照,是独特的情感体验,是领悟情感的关键)
2、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对关键字眼内涵意的揣摩领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辨析、揣摩、品味文字的思维能力。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词义变化多端,因语境不同而异。阅读者不仅要了解词语的直指义,还要了解它的联想义,对联想义的理解越准确,对情感的体会越深刻)
3、指导学生体验联想、想象在揣摩情感时的作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联想、想象是阅读中重要1 的思维方法,想的越丰富,越合理,就越接近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
4、指导学生利用意象知识揣摩情感的方法。
(设计意图:训练意象分析法的思维方式。意象负载了大量自然属性以外的人文信息,是文学作品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这些人文信息的参与有利于阅读者对文本情感的理解)问题设计:
1、请根据本文描写景物的变化给全文划分层次;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结构,建构整体认知)
2、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景物,这一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具体词句中看出的?(设计意图:找出显性情感语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如动静结合、色彩渲染等方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3、课堂追问:①、作者为什么独钟牵牛的蓝朵,为什么认为紫黑次之,谈红最下?蓝色可以激发你怎样的联想,蓝色在绘画和音乐中有什么含义?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扫帚扫过的细纹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中还觉得落寞呢?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扫帚的细纹?车水马龙的闹市中会看到吗?看到扫帚的细纹,你会觉得落寞吗?
③、为什么在众多故都秋景中作者特别关注了秋蝉的残声?你留心过秋蝉的鸣叫吗?知道蝉的习性吗?这一声音有什么特点?你还在哪些文学作品中见过蝉的身影?请举例说明分别是怎样描写的?它通2 常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雨的?“息列索落”下起来的秋雨是什么样的?具体带给你怎样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受?雨点大还是小、疏还是密、冷还是凉。。意境上和滴滴答答的春雨有什么区别?和淅淅沥沥的江南雨有什么不同?
⑤、从那些拖着长腔闲聊着“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的北京人的腔调是悠闲的还是无奈的、是沧桑的还是乐观的,试着模仿一下。从他们的语气里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情绪。能从他们的穿戴和动作上粗略推测一下他们的身世经历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五道题不必逐一涉及,针对学生的感悟能力有针对性的点拨即可,其他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旨在以追问的方式落实辅助目标)
4、5、本文所写景物有何特点?为何故都名胜反而略写? 这些景物乍看本互不相关,是什么把它们凝聚在一起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筛选景物的原则,进而发现本文的情线,落实核心目标)拓展问题:
请从“雪”“钢笔”“台灯”中任选一项,用一句话进行描写,赋予其某种主观情感。
(设计意图:用写作去检验核心目标的落实情况,并通过写作使学生对核心目标的理解更为深入)范例: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推开窗,雪天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雪花落在掌心,凉丝丝的;(心情舒畅)
电影实在太恐怖了,走出影院,还心有余悸,天空浓云密布,雪正下得紧,大片的雪花钻入衣领,冷冰冰的。(心情紧张害怕)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并且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在对故都秋的细腻描绘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悲凉伤感。
“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将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树立人文意识,步入散文的鉴赏之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兴趣学习
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专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分析——教学策略
能力:对散文的学习还停留在基本的泛读、初读上,对理解散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体会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还是困难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3、学生个体差异分析——因材施教
特征:学生来源较广,分别来自城区、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等,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对应“教学大纲”,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在充分分析学情、了解教学大纲、语文基础版块的侧重点以及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文章,体会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怀念、眷恋之情及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学习方法
诵读法、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带有凄凉音乐的北京秋景视频,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氛围。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秋是怎样的,顺势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诵读课文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
(3)每段落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首字为“秋”的四字短语概括每一画面的内容,并且要体现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展示概括内容,让学生对比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三)品味语言,赏析景物描写
欣赏第一幅画:秋院对花
1、学生自主阅读本段,找一找所描写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语去描述画面。
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
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示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思考)
(1)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
(2)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
(3)既然要写秋的静,那为什么要写驯鸽的飞声呢?(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冷色: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3、根据分析第一幅秋景图,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剩下的四幅秋景图,从作者描写的景物,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感伤之情。
(1)小组讨论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
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
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1、教师以浅显的语言解释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含义。
作者带着个人的主观色彩来描写客观事物,从而使客观事物能展示笔者的内心世界。
2、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情感是怎样的?(在前文体会到作者悲凉感伤之情上,补充说明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念眷恋)
3、思考一下作者的这种情感从何而来?着重阅读第11自然段。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我将从两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1)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2)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当时日本侵略者要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后,不断地向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
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
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五)课堂反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段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六)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以及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七)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800字以上,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
秋院对花图
秋槐落蕊图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清、静、悲凉 秋蝉残鸣图 怀念眷恋、感伤悲凉
秋雨话凉图
秋枣染色图
(帮助学生清晰明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七、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太紧凑,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一些问题只能点到为止。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热爱,准确把握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抓住课题的秋字,比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品味五幅画面,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悲凉、感伤的由来,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五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名篇佳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秋是多姿多彩的。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这是文人对秋的感受。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二、解题:
讨论: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探究】,文章题目中的“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分析:“故都”之“故”字有落寞沧桑之意,“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课文题解:“故”字,饱含着热爱故都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时令。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第一部分)【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特点?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①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②运用对比的手法。
③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的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信息筛选: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最好每幅图的标题都用“秋”字开头。)
出示投影:
明确:秋晨庭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闲话图和秋日胜果图 【合作探究】 ①秋晨庭院图(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预设问题: ①问: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为什么不去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地方去赏秋而只选择租一椽破屋来赏秋呢?
A其一“破屋”就是一种萧条衰败的景象,这个景象体现了悲凉。
B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很高很高”给人一种空间畅阔之感,碧绿的,从色调上看,给人一种明净高旷,天无纤尘之感,体现了“清”。
C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②问:为什么能听见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借驯鸽的飞声来体现秋晨之静。
D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明确:“细数”“一丝一丝”透出作者是清闲、悠然,也写出了作者内心之静。E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预设问题: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稀疏零落,感觉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能够更加突出北国秋天的特有的绘景基调了。投影显示:破屋(悲凉);碧绿的天色(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和疏疏落落的秋草(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②秋槐落蕊图 预设问题: ①这幅秋景图侧重于体现“秋”中的哪个特点?(静)能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吗? 声音也没有(很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非常静)。
②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漫步于落蕊满地的街道,你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清静、闲适
③作者为什么从扫帚的丝纹中有细腻、清闲和落寞之感? 细腻—“一条一条”的丝纹细密,作者看得认真,细心。
清闲—行人少,扫帚留下的纹丝真真切切,慢慢地走,细细的看。
落寞—落蕊被一扫而空而想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亦有人生之秋之感。这样的景像 使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投影显示:
满地落蕊,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静,悲凉)。
③秋蝉残鸣图
“微弱的残声”本来就是一种凄凉,“蝉”夏生秋死,生命短暂,夏天生命力旺盛,人们称叫声为“蝉噪”(静),而这里作者写蝉的叫声用了“嘶”,这也是对蝉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种叹惋。听着这样的叫声,不由心生悲凉。
投影显示:处处蝉声(静);衰弱的残声(悲凉)。
④秋雨闲话图
预设问题:关注秋声,雨声,人声 ①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
②写秋雨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侧重突出哪个特点?
“系列索罗”突出静。“雨“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本来就是愁苦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所以体现了落寞、悲凉。
“一层秋雨一层凉”突出悲凉。
投影显示: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清);息列索落的雨声(静);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是闲人”(悲凉)。
⑤秋日胜果图 预设问题: ①前四幅秋景图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容易理解,而“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代表着喜悦,这与清、静、悲凉的意境是否违背了呢?
明确: “淡绿微黄”、“红完”——既有成熟的丰收喜悦,又有晚秋的悲凉。从色调上看“淡绿微黄”属冷色调,体现秋味之“清”。
枣子七八分时熟是作者最喜欢的,熟透了,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体现悲凉。
投影显示:淡绿微黄、叶落、西北风、清秋(清、悲凉)(3)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色、秋声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来描写的。秋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冷色调(清)。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描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秋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秋味:破屋、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冷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色声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郁达夫赏到了北国的秋,体味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可以说我们通过北国的秋赏到了郁达夫,他是那样的落寞、忧郁。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阅读更多的郁达夫作品。
以徐志摩的《私语》这首诗结束本节课,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六、作业:
1、请同学们选取文中的景象展开联想仿写句子,赏意境。要求传达到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情或感受。
A给上句,写下句(投影)日影月影柳影冷清,叶底花间冷冷秋色;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1、2、3、了解本文的艺术特色,把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把握文章意蕴,分析并领会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苦闷的心境。
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是多姿多彩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事秋雨的凄凉。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二)、题解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成“北平的秋”,而要叫“故都的秋”呢?
北平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意在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都”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故都的秋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主观情感角度、景物特点角度)
2、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
(四)、鉴赏课文
1、故都的秋具体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作者在那些自然段中具体描绘了故都秋的景象? 3——11段
3、探讨:3——11段用哪些意象来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请简要赏析
(1)秋花:牵牛花——色(冷色调)(2)秋槐——形(落寞)
(3)秋蝉:“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声(4)秋雨——味,雨后秋凉(5)秋果——实,淡绿微黄
4、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文章哪里最能体现? 明确:喜爱、热爱,最后一段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反映,郁达夫写秋的“清、静、悲凉”实则为自己内心的“清、静、悲凉”的反映。
5、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加以分析)明确:客观:秋天景物的自然色彩
主观:
(1)对社会环境的忧虑。
本文中,表看上他醉心于清、静、悲凉的秋,其实,他是为故都的沧桑和颓唐而忧伤。过运不济,山河破碎,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以衰落;身世飘零,作为一个弱小的子民,只有无限的感伤,“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紧逼,此文作后三年,北平就沦陷了。敏感的作者,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2)个性气质的抑郁善感(传统文人的悲秋情怀)
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两岁丧父,家道衰落,后又经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的创作倾向。(3)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提倡静的文学,“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避开世俗,避世隐居。“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郁达夫 “言为心声,文见其人”
(五)、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课堂小结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景使人感伤。《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将故都的秋色和个人心中的悲凉巧妙融合,温婉地表达了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怀。在选景时,作者以情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六、布置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以“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 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 1
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附: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读懂客观现实郁 达 夫体会思想感情
秋院
(主观、客观)----清、静秋槐秋蝉
(主观)----悲凉秋雨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