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自制教具进行细胞膜教学
用自制教具进行细胞膜教学
目前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对生物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生物教师在工作上必须开拓创新;在业务上要功底深厚;在事业上要有满腔的热情;在思想上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才能培养教育出跨世纪的新型人才。高中生物很多知识都很抽象,为了向学生说清楚讲明白,教师要付出很多很多……我为讲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少打比喻、没少费劲。然而在高二上本节课时,我用废弃的塑料泡沫板和分子模型球作材料,制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用于教学,效果很好。
做法是将厚度适宜的塑料泡沫板切割成30cm宽、45cm~60cm长,再用分子模型球若干个作磷脂分子头部。将一部分塑料泡沫切割成长短不一的多个圆柱状,用砂纸打磨好形状用作蛋白质分子。
准备好后再组装。将分子模型球插上两根铁丝穿插在泡沫板上,铁丝用来表示磷脂分子中的脂肪酸长链,每两个铁丝两端连接两个小圆球。再安装一些准备好的蛋白质分子,安装时一定要注意书中说的:“许多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深度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者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然后在细胞膜切面的泡沫上贴上宽度合适的纸,以便用笔画出双层磷脂之间的脂肪酸长链。
简单、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DNA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自制教具的意义和作用
1.自制教具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
所谓“教具达标”是某一单位或集体按照上级机关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配全配齐所要求的仪器和设施,就称之为该单位教具达标。因此,教具达标只能说给普及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并不等于实验教学已经普及。虽然普及实验教学的要求很多,但主要是实验教学的开展,是要在开齐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课程、开足每个实验的课时的同时,上好每节实验课。要上好每节实验课仅靠“一个模式”的配备和“一刀切”的仪器教具是不可能的,必须开展自制教具。
从广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类教育,也无论是哪一级学校只要有教学活动、有教学过程,就一定要使用教具。凡是使用教具的地方就必须讲究教具与教材的匹配,教具与教法的吻合,教具与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具与教学目的的实现等问题。不能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应根据教材的需要,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调整已有的教具,改造已有教具,更新已有教具,创制新的教具。
这样,在教学使用中,才能得心应手。正如李正道博士所说的那样:“自制的教具,永远比买的好”。据说发达国家没有教学装备管理系统,其各级各类学校自制教具早已蔚然成风,不单是中小学开展自制教具,就是幼儿园、大学也是如此。据参观过瑞士苏黎世高工的知名人士讲,这是一所世界上著名的大学,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是出自这所学校,如爱因斯坦等。他们的照片都挂在原来工作过的实验室里,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大多数是本校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的,拆装、使用非常方便,在市场上根本无法买到。并且,随着教学和科研的进展,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不断被自制新作所替换。综上可见,凡是使用教具的地方,就必须有教具自制。换言之,自制教具是教学过程之一,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
2.自制教具是教学研究的需要
随着社会上“向科技要效益”等口号的出现,教育战线内也有了“向教研要质量”的提法,这是很自然的。目前,地方性的教学研究工作头绪较多,任务也比较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其主要任务应是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前,中小学教学大纲是统一的,教材也基本统一,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甚至五花八门,真可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同一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益。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就需要不同的教具。
因此,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就伴随着研制不同的教具。换言之,不同教具的研制成功,也就带来了不同教法的成熟。进而言之,新教具的成功和新教法的成熟,又推动教学研究向更新层次发展。实际上,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诞生,就是一篇高价值的教研论文的诞生。3.自制教具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里指的“转轨”,我认为就是要由单一的为了考试获高分而一味的知识传授,转向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制教具活动的广泛开展,是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制作一件好的教具,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制作好一件教具。
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诞生,是教师(或教师群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教师经过较长的时期的教学经验积累,产生对某一教具改进或创新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构思设计,在反复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开始试制,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调试后,再在教学中试用,直至成功。教师在其制作过程中,思想和意志得到磨炼,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检验,教师应有的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实际上,一所学校自制教具的多寡和优劣,就可以反映出该校的教学水平,也反映出该校师资素质的高低。同时,自制教具也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自制教具的本身就包含着“学具”的自制。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教学用具学生是可以参与制作的,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或与教师一起共同制作。学生通过参与自制教具活动,可以改变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动手能力,陶冶爱科学、爱劳动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是要弄懂教材内容,“消化”课本知识,方能想象出所要制作的教具的轮廓,设想出教具的雏形,然后才能进行具体的设计、试制。即使是因旧利废仿制某种教具,学生也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反复观察、思考,去用心探索仿制某种教具的方案与路径。在具体制作中,学生还要经受动手技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从而使学生的某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各种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师生制作的大量教具、学具,既弥补了教仪的不足,又克服了一定的经费困难,为更好、更快地普及实验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永远勿忘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因其兼有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实例出发,探讨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
新课改
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
必修1实验探究7是氨与氯化氢反应实验,此实验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观察现象。由于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学生的健康;并且产生的白烟向空气中扩散,不利于观察,现象不明显。
如果对实验做如下改进(如图所示):
图4 ①在实验通风橱中,将浓氨水、浓盐酸分别装入两个青霉素药瓶并盖好瓶盖。②将注射器A插入装有浓盐酸的青霉素瓶,缓慢抽动活塞吸入0.4ml液体,拔出注射器将其插入集气瓶,推动活塞将浓盐酸注入瓶中,稍微振动使浓盐酸充分挥发。
③将注射器B插入装有浓氨水的青霉素瓶,缓慢抽动活塞吸入0.4ml液体,拔出注射器将其插入集气瓶,推动活塞将浓氨水喷入瓶中。立即看到有一股白烟产生,并沿着瓶壁向上翻滚迅速使整个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静置片刻白烟逐渐消失,在瓶壁上出现氯化铵白色固体。
(一)自制教具,表达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
自制教具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例如氨与氯化氢反应实验中,利用废弃医用塑料注射器自制教具,对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改进。使该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有效,更利于学生理解。自制教具中涵盖着很大创造因素,它在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上课前选定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加以口头启发,道理讲的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总之自制教具不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而且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人的素质培养也有好处。
(二)自制教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物品或废旧材料充当实验器材或稍作简单加工制成教具、仪器,并应用于教学之中,这本身就是潜在的对学生进行创作教育。由于熟悉所用的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所体现的“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借用它物”等思想,正是启迪智慧、开拓思路、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钥匙。教师若能有意识地、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开拓引导,他们的创造性就会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开发。
自制教具、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其特点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大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充分接触;还有“不怕学生弄坏”。教师包办的成分就少,学生动手的机会就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会不断积累直接经验,增长实践才干,提高实践能力。
(三)自制教具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不失时机地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小污染。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创新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上述实验中,通过自制教具对实验重新改进,实验在封闭环境中进行,可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这样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健康无危害,使实验绿色化、安全化。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四)自制教具可以补充实验课程资源
通过实验能再现人类探索的漫长历程,认识人类探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自然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可是,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的仪器设备并不多。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
(五)自制教具可以弥补教具经费的不足
自制教具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花钱、少花钱。利用工业边角料和日常生活用旧品制作或改制成有用的教具,自然就会成为低成本教具或称为廉价教具。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弥补教育经费之不足。这种节省开支的情况,对我国的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自制教具往往要比购买的教具既实惠、又省钱,仍然受到青睐。
总之,提倡自制教具并不完全是针对实验条件的需要而言的,从深层次来讲,它是针对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智慧、情感、态度、价值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和谐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因此自制教具应该成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动手自制教具,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第二篇:用自制数学教具教学平行
自制数学教具美化数学课堂
用自制数学教具教学平行、垂直问题
这学期转眼间便过去了四月余时间,课本上的知识也已教授了大半,渐渐地我发现,因受数学基础和学习条件、环境等的限制,农村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仅仅只是刻板的接受数学概念,却不懂得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运用到课后作业和考试中去。特别是在几何模块的学习中更显得吃力,因学生对抽象的几何知识不能准确的理解,长期受直观教育的影响,学生很难运用自主思维消化、理解这些点线面的抽象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学的吃力,老师教的也不轻松。单纯的利用简单的三角板、直尺等工具已无法满足课堂需要了。为解决这样僵硬的教学局面,我萌生出了自制数学教具并运用到几何模块教学之中的想法。
因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学校的 同事在得知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我,与我热心分享他们在教学平行、垂直几何问题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告诉我一些他们在多年教学中总结下来的小方法。同时我也在工作之余翻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有了这些来自理论和实践各方面的知识作基础我便立刻开始构思。
借助直尺和三角板作图平行、垂直问题时,因直尺和三角板的不固定性和同时使用两种工具对小学生来讲稍显难度,完成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空间几何能力就更弱了。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很多画不直、不平行的情况。如果能有一种固定性的较强,且使用灵活并能完成画平行、垂直线两种要求的教具便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推敲后,“十”字形硬卡尺准备正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用质地较厚的硬纸板做成“十”字形的卡尺,横向的卡尺中空,纵向卡尺插在中空处与横向卡尺成“十”字结构,为了防止它转动,纵向卡尺的左右两边用三角形固定。使用时,纵向卡尺可左右上下移动。过直线外(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只要让横向卡尺与已知直线对齐,移动纵向卡尺到已知点,沿着纵向卡尺画线即可,这样就轻而易举的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要把“十”字卡尺转动一下,让纵向卡尺与已知直线对齐,按住横向卡尺不动,然后移动纵向卡尺到已知点,最后沿着纵向卡尺画线,这样一组平行线就完成了。另外,卡尺上各有刻度,不但能快速的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而且能快速的画出指定距离是多少的平行线,还能规范的划出指定长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了。同学们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中作图时都愿意使用这个新工具,看着作业本上画出的清晰、准确的平行线、垂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李政道博士说过:自己制作的教具,永远比买来的好。通过自制教具,不仅能节约开支,解决数学仪器的不足,还能帮助师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去面对周围的事物,这样就一定能够发明创造出各式各样、新奇独特的教具,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妙处。让我们传统的“土教具”在新时期仍然能够光芒四射,照耀课堂。
第三篇:自制教具领导小组
蒲场镇大溪2012—2013学
师生自制教具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我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操作实践能力,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能深入理解教材,活跃课堂教学。根据镇中心学校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大溪小学自制教具领导小组:
组 长:杨文勇(校长,负责协调安排工作)副组长:徐茂林(教导主任,负责具体安排工作)成 员:陈贤勇(实验教师,负责教具的保管与使用)
梁建书(实验教师,负责教具的保管与使用)贾家生(工会组长,负责工作的监督)李发威(后勤组长,负责经费的落实与使用)
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徐茂林同志负责验收后交给实验人员,并作好相关工作记录,并及时投入使用。
蒲场镇大溪小学
2012年9月
第四篇:自制教具论文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物理老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实验室也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还有丰富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实验效果不太理想或预期实验设计不完善,造成实验资源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 进行自制教具的制作并运用于教学,深化实验教学的内涵,自制教具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及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自制教具运用于物理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下面谈谈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对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物理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由于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所用材料多来自学生的身边,都可以成为自制教具和探究实验的原材料。实践证明自制教具中呈现出的新奇物理现象和成功的制作,能自然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而且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就会使趣味性更加稳定,就会继续探索,继续登攀,从而喜欢物理,热爱科学。在新课导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自制一些看似普通却暗藏机关的教具,把教具工作部分先遮住,设下悬念,使看似普物品达到魔术般的效果,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讲授新课时,再解剖教具,讲授物理道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湖南省参赛选手欧阳风华做了个魔术表演:手掌吸盆。先给学生展现一个空金属盆,再用一个不透明的杯子往盆中倒水,该杯中放两个吸盘,吸盘随水一同倒入盆中,挤出吸盘内的空气,再用手指钩住吸盘提起水盆。学生看不见盆中物体和手指动作,感受非常好奇,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随着老师解剖该魔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的好奇心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整堂课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静静地想。
二、增强演示效果,改善实验教学
麦克斯韦说:一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虽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长,使得各校的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但适时使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全国首届中学物理学名师大赛上,获奖选手陈超老师做了个演示实验:将一小塑料袋(农村集市上卖的劣质塑料袋)盛满已染颜色水,然后与一装满水的细输液管相连,让学生将细管举到一定高度时,塑料袋“叭”地一声碎了。学生惊讶不已,百思不得其解,教师趁热打铁,分析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教学效果自然更加完善。三 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概念和规律多数很抽象,常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我们就必须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自制教具就是较好的方法。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原理也可制作《凸透镜成像原理演示器》演示,用两根固定的直铁丝表示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前后的光线,用一根可以移动的铁丝表示经过光心的光线,当大小不变的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物体上一个发光点也随之移动,表示光线的铁丝也像光线一样变换位置和角度,在凸透镜另一侧会发现两铁丝相交,相交位置即像点位置。这样,就使抽象的物理规律变得较为形象,教学难点被突破了,学生就容易理解 四.自制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制教具从猜想开始到多方面论证,并动手设计、制作、反复试验,到最后确定实验模型,都是经过深入思考和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理解。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性地设计出新教具,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无穷魅力 培养创新意识
五、利于教师树立和传授科技意识、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自制教具不是简单的仪器仿制,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创意、构思和设计,这都是创造性的劳动,具有创新精神。在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和教具制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既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树立老师节俭意识,间接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同时,在利用废品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利于教师树立环保意识;自制教具,除了利用和生活中易得材料以外,还要引导师生使用具有科技含量的新材料,有利于树立科技意识。比如学生收集易拉罐里面放入醋和可乐进行简单电池的制作
结尾;现行的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实验教材中把各种实验活动贯穿其中,规定的实验内容多、跨度大,提倡探究式学习,设计一些探究实验,并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改中,教材的多元化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选择、调整和再创造的机会。①因此,结合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教具,讲究教具与教材的匹配以及与教法的吻合,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师范生必须深入钻研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弄清楚教学中可能会存在哪些难点,其中哪些是需要运用教具才能加以突破的,每一难点又具有什么特点,需要用什么类型、何种功能的教具。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钻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实验仪器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
第五篇:自制教具计划
伯都中学自制教具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普及实验教学工作,贯彻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支持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蕴藏在我校教师中设计制作各科教具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收集、整理、推广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全校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仪器整合的经验,推动教学仪器新产品的研发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总结、推广开展自制教具和实验教学活动的经验。特决定开放本次实验教学自制教具的评比活动,现将有关
活动的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制教具评比领导小组
组
长:刘喜春
副组长:赵斌
评
委:刘喜春
宋扬
赵斌
徐野
二、奖项设立
评选活动对参评自制教具设立一、二、三等奖各1、2、3名。
三、评选范围及评比时间
各学科教学中使用的,由教师自己设计制作,在历届的自制教具评选中未获奖的自制教具,或虽曾获奖但对原作品有重大创新改进的自制教具(不含已经正式生产的产品和纯计算机软件及声像资料)。教具不分类评比。
时间:2011年4月18日
四、活动要求
(一)参加人员:全体师生(教师必须参加)
(二)教师每人至少交一件作品,学生由各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根据学生制作教具的实际情况推荐学生作品参加,不限数量。
(三)自制教具均不限数量,2011年4月15日前上报作品。
(四)所申报的作品必须是自制教具,已经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五)教具作品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每个合作作品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合作作品的制作者不得超过3人,每名制作者都须全面参与自制教具设计制作,作品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所报送的学生作品,必须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
(六)一个教具名称只含一件教具,教具名称应与其相应的教具相符。
五、评选条件
1.教学性。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实验教学、提高师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2.科学性。教具所示实验内容符合科学原理,体现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3.创新性。教具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体现新的实验活动方式、方法和内容;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有创新和发展;在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的整合方面有所创意。
4.启发性。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适于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交流。
5.实用性。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性能稳定,通用性好,安全可靠,造价低廉,外形美观,便于自制推广;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六、评选方法
1.学校领导组成评选委员会,具体负责评选工作。在现场操作、演示、评议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自制教具的各个奖项。
2.获得一等奖推荐参加县自制教具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