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刘雪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智慧星,小棒的数量。1.猜五角星。
师:同学们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猜数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
真好,老师今天带来一些东西[提出装有五角星和小棒的袋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师:[老师抓起10个智慧星]我们把它叫智慧星,猜猜看,有几个智慧星?(9、15、20)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有什么办法?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师:好,我们数数看,[把智慧星在实物投影仪上边摆边数]
1、2、„„10,有10个,谁猜对了?你们好厉害,猜得真准!老师打算把这些智慧星奖励给今天表现特别好的孩子。想不想要,那要怎样做才能得到智慧星呢?那继续猜吧!2.猜小棒。
师:看看里面还有什么?(师抓出一些小棒)猜猜有多少根?(15、20、30…….)到底有几根怎么办?(师生一起在投影上一根根地数到10根时)10以内的数数,同学们数得非常熟练了,接着往下数你们会吗?(接着从11数到20)谁猜对了? 师:看来你对数的感觉很好!好像没有猜对的,没关系我们最后再猜一次。睁大眼睛看好了,老师拿掉一些小棒(14根),现在有几根?(15、16、13……)师:为什么你们猜的都要比20少?
师:刚才是20根,老师拿掉了几根,那肯定比20要少(不能胡乱猜,要学会推理)
……
3、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生活中往往总是会遇到超过10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出示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齐读。
二、探索新知
1、感知“十”。
(1)比较得出10个一捆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猜了智慧星和小棒以后,要想准确知道到底有多少,都是通过一个一个、一根一根地数,那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你感觉怎样?生1:很麻烦,很累,很慢„„ 师:对呀,一个一个、一根一根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得更快呢?赶快想想!
生:2根2根地数(师2根2根摆好,全班数一数,果真快了一点哦!还可以怎么数?)
5根5根地数(师摆出后全班数,数了几次,数的次数变少了)。
师:2个2个,3个3个5个5个也要数好几次,有没有数得更快的办法?
生:10个10个地数。师:你的胆子太大了,真敢想!数数看,只要数2次,真是个好办法!
【备选: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若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用课件演示每幅画面出现的3秒后消失,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眼眼睛最亮!老师在电脑上也用小棒摆了一个数,来看看到底摆了几根小棒?睁大眼睛看清楚喔!(1)| | | | | | | | | | | |(2)|| || || || || ||(3)
| | 师:哪一种摆法数得更快?这种摆法一眼就能看出是12根。(2)课件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总结得出:当我们数的个数超过10个时,把10个捆成一捆来数数显得很方便。师:(课件演示)1根小棒是一,10根小棒是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代表几,1
(十)几个十?1个十,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齐读。(3)生活中以“十”为单位的例子。(出示PPT上的生活中是十的图片)
师:这种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一盒铅笔有10支,是1个十;1盒钢笔是10支,也是1个十……(出示)这些都是一个十。
2、师在投影上演示操作,认识十几的数的组成、读数。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想出的办法来数一数,捆一捆。(手随抓出一把吸管)
先数出10根,10根该怎样?捆成一捆,我把它贴到黑板上,这一捆就代表几?如果老师在旁边加一根,是多少?(11)板书。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讲讲道理。
生: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说得可真好!请坐 师:(指着1捆小棒)1捆是几个十? 生: 1个十。师:(再指着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仔细听,学老师这样说: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板书出来)。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几人说这句话再齐读)师:(指11)你们会读这个数吗?板书:十一
师:现在老师想摆个12板书,该怎么摆?(先摆一捆,再摆2根)同意吗? 师:谁会用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说一说12? 生: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说得真好。师:(指12)你们会读这个数吗?板书:十二
师:现在老师想摆个15板书,该怎么摆?(先摆一捆,再摆5根)同意吗? 师:谁会用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说一说15?
生: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会读这个数吗?板书:十五
师:孩子们想一想,我们摆一个十几的数都是怎么摆的呢?
生:先拿出1捆,旁边再摆几根。也就是先摆1个十,再摆几个一。师:也就是说: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2)学生操作摆数。
师:11~20除了这几个数,剩下的数你们会摆吗?现在同学们能不能也用一捆加几根的方法摆一个十几这样的数呢?你想摆十几就摆十几。(同桌两人合作,一个人摆,一个人说,说他摆的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你们摆的时候老师放音乐,音乐结束,马上停下来,坐端正!)
指人汇报:都摆好了吗,眼睛看到老师,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来说,说得好奖智慧星。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你是怎么摆的?请上来摆出来。他摆了一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请该生自己说出:1个十和7个一)师: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17。师:还有谁再来摆?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生上来摆)师: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就是19。
„„
(最多请2个同学上来摆之后)
师:现在请同学们赶快把小棒全部装进信封里,比一比谁的动作快,再把信封放进抽屉,眼睛看到老师!(提示奖顶呱呱了)
(3)认识20。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十几的数都会摆了,那20(板书)怎么摆? 生:摆2捆。
师:大家同意吗?谁来讲讲道理,为什么2捆是20? 师: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几个十?(2个十)师:2个十是多少?
生:2个十是20(板书)齐读。
3、看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大小。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数,这把尺子上也有数。从几到几?(出示标有0~10的直尺)⑴今天我们认识的11~20各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大家来帮忙。
⑵11该在什么位置?(10的后面一个)12在什么位置?接着往后数,19后面是多少? 师:尺子上的数,越往右...生:数越来越大。师:看着尺上的数,就能知道很多的秘密。(课件只显示10~20这段)这里谁最大?谁最小?
你能从小到大读一读吗?从大到小会读吗?读的这么好!这里还有一些问题,来看看: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中间? ……
三、综合应用。
1、闯关开始
师:(拿起智慧星)老师这还有好几颗智慧星,想不想要?开始闯关吧!第一关:数一数
(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鞋。师:谁来数?要看清楚题目。“是多少只”你是怎么数的?(2个2个)真棒!(2)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师:这要怎么数?(5个5个数)第二关:我会填
第三关:连线,小动物上哪一节车厢? 第四关:翻书游戏。
师:我们数学书上也有今天学习的这些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数学书准备好,听老师指令,看谁动作快!请翻到第9页 生:(找到后,举起来)第9页是什么内容?对吗? 师:找到第14页。该往前翻还是往后翻?为什么? 生:应该往后翻。因为14在9的后面。师:找到20页。生:很快找到20页。
2、生活中的数
师:我们今天学的11~20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一起看看。温度计、红绿灯、公交车、电梯按键板,日历,限速标志„„
[评析:通过举例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充分体会用数学的快乐,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你还能举出例子吗?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们学习的数,我们要学会观察。
4、得到智慧星的同学上台领奖啦!
每个智慧星后面都有一个幸运号码,把你们的号码朝向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看到这些数,你感觉怎样?生:很乱没有次序。师:很乱,那怎么办呢?生:给他们排队吧。师:那你们说说按什么次序排队呢?生1:按号码从小到大。生2:按号码从大到小。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号码,我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下面同学觉得介绍得好,就拍手表扬,好吗?
生1:我是13,是由1个十3个一组成的。生2:我是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第二篇:《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范文
《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扎佐中心小学:杨林
教学内容:
苏教版(2011修订版)一年级教材上册82—83页的“认识11~20各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数、读数的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
2、让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正确地读数。
2、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是1个十,2个十是20。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2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唱好不好?在唱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一边唱一边记下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数?(课件出示)
2、提问:谁来说说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数?(师作相应板书)除了歌曲中出现的数外,我们还认识了哪些数?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大更大的数,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更大的数。板书:认识11~20各数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师:小猴子想数12根小棒,可是半天都没数出来,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它,愿意吗?那你能数出1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吗?
学生动手操作,指名汇报。
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但都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而且也摆得很整齐。可是小猴子觉得每次要数出十几根,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学生摆法。(课件展示)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多少根捆成一捆?我们一起来捆一捆好不好?
那12根小棒是几捆带几根?
这一捆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有几个一根?板书:10个一 那这一捆小棒又是1个几呢?板书:1个十
师:这一捆小棒可以用10个一表示,也可以用1个十表示,那10个一和1个十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
学生思考回答,师补充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提问:反过来,一个十里面有几个一呢?
(二)认识11~20各数
1、先摆11根小棒
师:你能摆出11根小棒吗?怎样摆才能看得很清楚?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摆小棒的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指名展示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课件展示)交流时提问:11根小棒就是几捆带几根? 那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小结:我们摆11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在左边摆1捆,再在右边摆1根。也就是先摆1个十,再摆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2、摆其它十几的各数
(1)摆13,展示摆法,说一说。(课件展示)
交流时提问:13根小棒就是几捆带几根?那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你还能像老师这样很快地摆出11-20间的其它数吗?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数,然后全班交流。(师将学生摆的数写在黑板上)
3、认识20(课件展示)
师:下面大家摆19根小棒。说说你是怎样摆的?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现在老师在19根的后面再添上1根小棒,谁知道是多少根小棒? 那你能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是20根小棒吗? 现在有几个十?板书:2个十 2个十就是多少?板书:20 反过来,20就是几个十?
4、认识11~20各数的顺序
(1)黑板上的这些新朋友有没有按顺序排列?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2)读教材83页“想想做做”第2题直尺上的数。读数时可按不同顺序读一读。
(3)完成教材83页“想想做做”第3题。读数时师可适当增加难度。(4)增设“想一想”题目,师生共同完成。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展示)学生先自己估算,再全班交流答案。指导学生可以先圈出10个,再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懂图,并读一读这些数。讲解红绿灯图时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
4、“想想做做”第6题
请同学们从书上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
四、全课总结,课外拓展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小朋友们课后再去找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我们今天认识的数。
板书设计:
认识11—20各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个一是1个十 11 13 17 15 16 14 12 18 19 20 2个十是20
第三篇:《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认识了1~10各数,基本建立了数数的方法,并 在生活中接触过比10大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读法及组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是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集星卡、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学习星”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 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2)出示各种摆法。(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1)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2)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12~20数的组成。(1)认识12。
师: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 添上1根,是多少根?
(2)认识13~19各数。学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的组成。
(3)总结11~19各数,这些书的组成均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数。(4)认识20.
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预设)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边。
②10根捆成一捆,一共2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20个一和2个十。
两幅图表示的数一样吗?哪个图让大家一眼看得清楚。
在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明白20是由2个十组成的,也是由20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小棒,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对比中充分感知并理解数的组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多种素材,建构数序观念 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
①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②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
(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让学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位置。(3)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2.通过提问活动,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序的认识。
(1)16比17大还是小?19和18比谁大谁小?自己举例说一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2)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3)18和20中间的数是多少?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4)17离10近还是离20近?哪个数离19最近?哪个数离19最远?
(5)请学生像老师一样进行提问,并找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回答是否正确。3.利用数字卡片,进一步培养数感。
(1)将数字卡片“18”“14”“16”“19”“15”和“17”按一定顺序排排队。(2)将副板书记录的部分学生集星数量按一定顺序排排队。
【设计意图】利用直尺、数字卡片、学生集星数量等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读数、排序等活动,进一步多种角度感知11—20各数,建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1.基础应用(1)数数。
学生独立数出教材第73页“主题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按要求数数
同桌互相检查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 第2题。(3)按要求读数
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 第3题。2.巩固延伸(1)比比谁的卡片举得快。
学生拿出写有0~20各数的数字卡片,教师或学生依次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出答案后将相应数字卡片举起来,速度快且正确者获胜。
①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什么?
②在16和19 之间的数有哪些?15前面的数是什么? ③学生像老师一样提问,学生按要求举数字卡片。(2)向生活延伸。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11~20各数。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数数、读数以及数序的理解和记忆,在延伸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巩固数的组成,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全课总结
师:其实大家对11~20个数并不陌生,今天再学习这些数,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感觉吗?千万别忘记老朋友“一”,要记住新朋友“十”啊!
说说这节课中哪个活动环节你最喜欢,为什么?
第四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化皮中心校
刘英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2、学会读、写11-20各数,知道它们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1-20各数的顺序排列,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组成、顺序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 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教学准备:小棒(捆或根)、计数器、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⑦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 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④P87 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第五篇:《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学习对象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
《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的人及一些树,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笔者认为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我校学生中午由路队长带领下排队回家,每天放学,班主任老师领着他们排队出校门,穿过马路,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
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平时我发现我班学生在翻书时速度较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还是往后。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体验一下10张、20张的厚度增强数感来确定大概还要翻多厚,增快翻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