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三年级阅读课教案 摇篮歌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读记“醉人、蚯蚓、天井、船舱、安卧、结冰、炭火、铜盆”八个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堂辅助课件。
2.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听到过摇篮歌?
3.理解“摇篮歌”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1.范读《摇篮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小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醉哼蚯蚓铜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5.质疑并适时解疑。
6.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7.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三、朗读感悟。
1.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宝宝,听到了摇篮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
(语速稍慢,意味深长。读出诗歌的情趣和意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读出自己的体会。)
3.背诵这首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
1.借助图画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读诗。
2.师生评价读诗情况,指出不足。
五、指导写字。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
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2春天来了 阅读教案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把学生的心灵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看桃花争艳,观柳枝吐绿,听河水淙淙,闻柔风低吟,与燕子私语,和蜜蜂嬉戏„„把可爱的汉字娃娃一起融入春的奇妙里,在心情舒畅的学习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
学生: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寒假中刚刚过去的那个盛大节日是什么节?(春节。)
2师: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表述。)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孩子自由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4揭示课题:春天来了。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2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学习生字,读准音,了解义,认清形。(介绍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
3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
4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5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识记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
6全班交流。如“冰”、“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冰”还可以猜谜语
“两点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学生一起做“吹”的动作,再次感受字形。
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
1看图读词语。(春风、桃花、小草、冰雪、燕子、柳树、蜜蜂。)师: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
如:粉红的桃花开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看了眯眯笑。
春风轻轻地吹着,一只只风筝悄悄地飞上了天空。
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
4师生对话练习,教师扮作小孩子,孩子们扮演春娃娃。
师:春天在哪里?春娃娃,春娃娃快快告诉我。
生:春天在山林里,小鸟快乐地飞来飞去。
春天在花园里,朵朵花儿竞相开放。
„„
5学生再读课文中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学生练习朗读。
6春天是无比美好、无比生动的,瞧,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春景图(教师课件出示文后“读读想想记记”的六幅图)。
(1)学生描述图画内容。(尽量做到描述清晰,语言优美。)
(2)再出示“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六个词语。
(3)学生读词想画面,交流感受。
7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儿歌、图画。
四、快乐写字,轻松积累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8个生字,注意这些字的关键笔画。“冫”是新认识的偏旁。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
如:芽,竖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两遍。4完成课后第一题“比一比,组词语”。
5快乐写字。
师: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些景物?愿意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下来吗?
3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雁”的笔顺,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新词,并会运用。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有感情读文,从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同学们,秋天迈着轻轻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秋景,品到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秋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秋声吧。
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想像。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一、识字与写字。
1、初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名读诗歌,全班同学纠正读音。重点指导“暖”的读音。
4、检测生字。
二、指导朗读。
1、生自由通读诗歌。
2、小组内分小节练读诗歌,互相指导。逗号停顿的时间短,句号停顿的时间长。文中有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朗读时有较短的停顿。
3、汇报朗读诗歌。
三、师生共同小结所学内容。
学习目标
1、会写9个生字,积累词语,掌握“雁”的笔顺。
2、背诵课文及古诗《秋词》。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中听到了秋天美好的声音,你还记得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配乐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一、品读诗歌,学写生字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歌,你喜欢哪个小节呢?给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告诉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
1、第一小节
①树叶从大树上落下来发出“刷刷”的声音。学写“刷”字。②展开想像:黄叶在和大树道别,黄叶都说了什么?
③文章中的“刷刷”是表示声音的象声词,你找找文章中还有哪些象声词?
2、第二小节
①振动翅膀发出“qu qu”的声音。播放蟋蟀的叫声,蟋蟀让学生理解象声词。学写“翅、离”蟋蟀
②想像蟋蟀和阳台告别时唱了什么?
3、第三小节
①大雁南飞,留下了串串叮咛;秋风在田野里奏响了丰收的欢歌。学写“雁”字的笔顺,强调“暖”的写法,教写“咛、掠”。理解“叮咛”,并用“叮咛”说话。大雁南飞的影视 丰收在即的麦田影视
②想像大雁飞向南方时,撒下了什么叮咛的话语?
4、第四小节
①理解“音乐厅”,学写“辽、厅”。②展开想像,在这个音乐厅里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二、配乐诗朗诵会
1、播放《秋日私语》音乐,配乐朗读,可以自己读一首诗,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2、全班合作背诵诗歌。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课后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词语
2、重点理解“掠过”、“透明”等词语。
3、“一排排”、“一片片”、“一阵阵”是ABB式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词语?
4、积累古诗《秋词》。
4草帽计 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
4.认识生字9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的谋略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学生自由说。说多少不限制、不要求。)
2.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是“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草帽计是什么?”“运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草帽计好在哪里?”等)
二、自学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湘西贵州蒋介石嗡嗡侦察葫芦山土坊匪军丢盔弃甲
(指名读——齐读——比赛读——“开火车”读)
4.指导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重点指导“州”、“匪”的笔顺。)
5.在地图上找到“湘西”,“贵州”。你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什么了解?
三、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四、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查字典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昨天,大家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齐读课题)
2.首先,通过学习,你们认为“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
1.了解故事起因。
(1)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找出相关语句,用“________”划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①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指名读——齐读)
②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
③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_________,心想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小结: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追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
2.重点学习实施草帽计的经过。
(1)默读课文3、4段,小组交流:
①军为什么会中计?说明了什么?
②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教师点拨:
①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指
名读——评议——齐读)
②白军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男生读课文第4段)
③你能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吗?
④你觉得贺龙的草帽计“神”在哪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⑤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
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
三、拓展延伸
1.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史上“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
2.讲历史上的“金蝉脱壳计”。
3.阅读《三十六计》。说茶 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与难句的意思,会用“既„„又„„”写句子。
3、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用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
4、知道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的方法。理解用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
教学难点:学生对我国的“茶文化”可能了解的不多,因此对我国是“茶的故乡”的含义,对茶的价值,品茶的乐趣等较难理解。
第一教时
1、知道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与难句的意思,会用“既„„又„„”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说说有关茶的话题——说茶,教师让每位学生用少许茶叶泡一杯茶,说说喝茶的感受,看看玩具茶壶。
2、谈谈收集到关于茶的资料。
让学生畅谈,根据学生的汇报以茶的历史、茶的种类、喝茶的好处、喝茶艺术、茶具等方面进行归类。
几天这堂课作者就从这几方面说茶,让我们来学学。
二、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
1、给学生学习五分钟,要求:读熟,自学生字词,提出不懂之处。
2、反馈:
(1)、检查朗读情况,及时纠正读出的字词。
(2)、朗读完一节允许学生提出词方面的疑问。
重点词理解为:悠久:年代久远。
呷:方言,是“喝”的意思。
享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课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什么是享受)
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能工巧匠:在工艺上有高超技术的人。(也可结合生活经验谈谈)
„„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重点研读:
1、品茶的时候,别急于喝。先观茶姿,清水绿叶:„„
教师出示新茶一杯,请学生作示范。
2、饮茶还能增进人们的友谊。„„与国际友人一边品茶,一边亲切交谈。
想想一下国际友人会说什么?
第二教时
1、继续熟读课文。
2、摘录好的词句及段,注意标点符号。
3、完成作业。
4、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哪些还给你留下深刻的影响。
2、课文你读熟了吗?(同桌互查)
二、继续研读上节课留下的部分。
三、摘录你认为好的句子,注意标点的用法,不懂及时提问。
四、教师小结后给课文分段。
五、作业:完成小学语文作业本或从一方面或几方面整理茶文化,也来说茶。别踩了这朵花 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重难点
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冰心奶奶的照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个老奶奶是谁吗?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冰心奶奶?
(通过交流,使学生对冰心这位着名作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要突出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
师:同学们,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板书课题:26 别踩了这朵花
二、出示学习目标(口述)这节课我们先学会本课生字,然后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感受冰心奶奶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2.通过在小组中讨论,了解冰心在诗中的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文章,师做个别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五、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学生评价。
2.交流讨论以下几内容;
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为什么这朵小花值得我们去爱护?
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
(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
3.朗读指导。
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想象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地在和小朋友交谈。
六、精读诗歌,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1.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
学生结合有关语句,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美丽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
2.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歌本身的内容生发开去,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从这朵小小的蒲公英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有爱心的,她告诉小朋友要爱护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
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冰心奶奶的仁爱之心。
八、质疑答疑`
九、谈收获
十、拓展延伸。
1.依据“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让学生阅读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冰心作品。
2.根据“我的心思你们也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
3.向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拓展:我们这些小朋友应该怎样付出自己的爱心。
三都任其一。
十一、背诵全诗
思考 《平分生命》 阅读教案
教材分析:
《平分生命》一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时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部分句子。
教学重点: 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
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生命》)
2、师: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3、师:是啊!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学习《平分生命》这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明白的画出来。
交流不明白的地方。
指导名读文,思考:小男孩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评价读文情况,再交流问题。
(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
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并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
教师提出发言时的注意事项。3 全班交流,读句子,谈感受。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7-8页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学习第7页比一比。
①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读后先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②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请把你学习这课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
收集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畅谈所得,交流资料。
1、上节课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吗?(交流各自的所得)
2、学生交流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降、瞬、承。(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书写生字。(正确、美观)
(三)积累好词,背下佳句。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本课好词。7页抄一抄以及学生自己的词语。
2、“金钥匙”指点: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四)、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和2自选一题,3必做。
1、选用学过的词语编写一段话。
2、帮家长做家务。
3、抄写词语3遍。《海底两万里》 阅读教案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三、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的优秀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两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二)、实践阅读:
1、师:同学们,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1、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生说喜欢阅读的理由。
人物 身份
阿龙纳斯 船长
康塞尔 鱼叉手之王
尼德·兰 教授的仆人
尼摩 教授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6、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三)、阅读总结
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发言积极的同学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进行。
(四)、拓展训练
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2、读完这部小说后,简要的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作者所走过的路线。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尼德·兰、尼摩船长的性格分别是什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你写在“名著欣赏记录卡上” 《骑鹅旅行记》 阅读教案
(一)回顾
1.尼尔斯为什么被小精灵变成了小矮人
2.白鹅遇到的大雁队长名叫什么?白鹅准备跟大雁去哪里?
3.尼尔斯为什么同意和白鹅它们一起旅行?
4.开始,阿卡队长并不欢迎尼尔斯,为什么?后来为什么同意他同行了呢?
5.尼尔斯利用什么将褐家鼠带离了格里敏大楼?
6.在旅行过程中,白鹅有几天一直神秘失踪,它去干什么了呢?
7.谁为了救尼尔斯牺牲了自己?
8.尼尔斯在救雅洛的过程中,让住在陶庚湖边的人们懂得了什么?(学生读完全书,对其中最基本的东西掌握得怎么样,老师是需要知道的。学生有竞争意识,所以在交流会的开始安排一个竞猜活动,题目尽可能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水平,既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又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阅读感知进行适当的整理。)
(二)朗读
书里的描写非常精彩,我愿意用朗读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绘画
读了这本书以后,一定有许多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一画他们,并介绍一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最能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是朗读和绘画。所以以这两种方式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既能熟悉内容,又能通过这种形式深入领会内容。)
(四)感言
读了这本书,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读书要能入境,一般的儿童读物都有比较曲折的情节,生动可感的形象,走进人物的内心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一个好的班级读书会读书会的领导者最关键的定方就是要引导学生能说出自己读后的心声。因此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积累
交头接耳 品头论足 跃跃欲试 筋疲力尽
结语:尼尔斯经历了那么多,由一个懒惰,爱搞恶作剧的小孩,变成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我们也许不能像他有那样的经历,但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本厚厚的书,我们还有用精彩汉字写的书,让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们爱上阅读!
10.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教学设想:
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二,解题: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惊喜”能种下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2,①指名朗读1— 5段.②指名朗读6—10段.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 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
明确: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3,为什么叫“意外”呢?
“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无意中给了别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或审美愉悦,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情况下,别人给“我”回报.4,6—10段写的是德拉夫妇、托尔斯泰、女友得到的惊喜,他们得到了什么惊喜?他们得到的惊喜也是意外的吗?
明确:⑴①德拉夫妇得到的是他们彼此真切的爱;②托尔斯泰得到的是他自己种下的树苗已长大了,已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了;③女友得到的是和男友志趣相投的情缘。⑵德拉夫妇一方为另一方种下爱、种下真诚,相互都得到了对方的温暖、尊重,他们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小时侯出于好奇所做的游戏,没想到现在给了托尔斯泰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男女双方对知识的渴求,种下了互相倾慕的种子,才有了爱情的萌芽。
6,第八段中说“饱经忧患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你认为是什么启示?
明确:一个人只要以一颗不求回报的平常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种下过什么意外的惊喜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11——15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走进三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12.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3.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4)出示《观沧海》 14.刘备:
(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一些精彩画面。(看画面说情节)
16.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评: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注意参与学生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评:有疑则有思,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此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评: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评: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
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评:对课文的总结采用了一种学生练笔的方式,避免了老师的说教,也进行了写的训练。]
四、拓展: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第二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争吵》人教 二课时教案
争吵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和词语,大家看看都还记得么?(出示本课生字)。抽读,正音,齐读。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哪一课啊?(齐读课题).谈话:你们平时会因为什么而争吵呀?
示例:
生:会因为别人踩了我一脚;因为男生欺负我们女生;自己心爱的钢笔被同学碰掉地上,摔坏了;别人故意把我推倒;别人弄坏了我心爱德的东西;别人不带我玩……
师:是呀,在生活中,争吵的原因可真多,争吵也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发生,那我们改如何正确对待争吵,如何远离“争吵”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争吵》这篇文章,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二 阅读分析:
A阅读分析第一段(1--4)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争吵
大家自己读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
1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 汇报完板书(克莱蒂——“我”安利柯)
2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⑵ 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话,仍然怒气未消,要表现出“我”内心的不高兴。报复:用敌对的行动回答对方。但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心里想的;声调不能高,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来表达。
3、各自轻读,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语气:
在第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怎么来读呢?读人物的话应该注意前面的提示语。大家在下面试着读读克莱谛的两句话,读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语气。
(学生各自练习。指名读。齐读。)B 阅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5——8)“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反思
过渡:克莱蒂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你”,到底他在外面等着我干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看看都发生了些什么?
这部分是讲克莱谛已经到外面等我了呢,还是写他讲了这一句话后我的一些想法?(汇报后板书“反思”)。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一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二是克莱蒂是不小心碰了“我”的胳膊肘,“我”却故意为难他,因此心里觉得不安。“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出示课件)“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体会“我”的不安,后悔,想承认错误又没有勇气的复杂心情。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大家用瞟的动作看看自己的同桌呢?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已经很委屈了,他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三、阅读分析第三段(9——13)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和好
过渡:他们都说了在外边等着对方,我们可能会为他们担心,是不是会打起来。事实怎样呢?大家自由读读9——13自然段,看看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
1、边读边想,再议论:他们打架了吗?(没有)和好了吗?(和好)。板书:和好。
“终于挨到了放学”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举例:我终于做完了家庭作业;终于表示过程很长。
(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还有可能和同学们结伴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谛是怎样做的呢?
议一议,现在你觉得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宽容 友好)。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克莱谛的宽容,友好的。(出示课件).“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4 ——教育
过渡:一对好朋友和好了,真令人高兴,安利柯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1、“不料”是什么意思?
没有想到父亲的反应会是这样 …
2、父亲把脸一沉说的话,该怎么读?
3、指名读父亲的话。
4、齐读父亲的话。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
(突出:“既然……就应该……更不应该)
5、轻声齐读全段。
(根据时间,可有可无)在文中再找出有关父亲对我说过一些话的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共三处。
“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五、(根据时间,可有可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你喜欢克莱谛还是安利柯?克莱谛宽容,友好,珍惜友谊;安利柯知错能改。说明(出示课件)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真诚相待,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知错就改.要学会宽容别人的错误,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下次我们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大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七、小练笔(出示课件)
读了课文,写一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板书设计】
争 吵
克莱蒂——安利柯
争吵——反思——和好——教育
宽容
友好
第三篇:人教语文教案
人教语文教案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及课文内容。
2、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崇敬、热爱。
3、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次。
.课件出示词语:高尔基、突然、按照、摆弄、准备、侧面、胶卷、车辆、秘书、杂志社
2、板书课题:
6、小摄影师
读课题
你看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假设问题:①、“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
②、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
③、小男孩给谁照相呢?——
④、谁了解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动画,边看边听,同时动脑筋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男孩要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照成,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内容。
1、请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准备提出什么问题?
假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①、纸团从窗外飞进来,高尔基为什么会感到“突然”呢?“突然”是什么意思?
②、纸团上写着什么内容?
③、“他们”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不放我进去?
师:高尔基看完纸团后,有没有同意让小男孩进来呢?他是怎么说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2、分角色读2—5自然段。
①、师:读了这几个自然段后,你想说什么?
②、.课件出示句子: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对了,我们就是学习小男孩有礼貌,讲文明。那我们读这里的时候,就是应该读出有礼貌,尊敬的感情。我们再来读一次。
③、指导朗读。
师:从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高尔基接受了小男孩的请求,放他进来给自己照相。
板书:接受小男孩的拍照
3、学习第6——11自然段。
齐读6——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样做的?怎么说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问:我们读完文章后,要学会提出问题。现在你想提什么问题?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看看老师想提的是什么问题,看自己想到了没有。
第四篇: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片段教案2012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片段教学设计
福建省浦城县临江中心小学---李梅霞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妙与神奇!(播放各种各样的花.)
品读重点句子
刚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鲜花,它向我们展示了几种花的开放,最先开放的是什么花?(出示: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你也来吹吹看。
(出示:牵牛花开了)
读读这句,你觉得哪句写得美?为什么?
简简单单几个词把牵牛花描写得那么生动、形象。课文中除了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描写花开,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出示: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你读懂了什么?能学学蔷薇绽开笑脸吗?
此刻蔷薇的心情怎样?带上这种心情再读读。
(出示,睡莲从梦中醒来。)
喜欢睡莲的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作者把睡莲开放的样子跟人从梦中醒来的样子有机联系起来,非常生动。想想她会做些什么美梦?
学学睡莲从梦中醒来的样子,带上动作读。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同样写花开放,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是花的颜色,可以是花的动作,更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课文中这样美的句子还有许多,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出示其它描写花开的句子)
喜欢哪句就读哪句,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
教学反思
自评: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展开教学。同样是写“花开”,课文里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品读重点句子时,我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动作读句子,想象花开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情
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的丰富和精妙。为了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句式,我把文中句子进行改换,然后与课文中的句子对比,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总之,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乐学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点评:
在教学中,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让美丽的花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真切、直观的感觉,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能顺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各种花儿开放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感受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学生反馈: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句子,懂得了同样写花开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养成了留心观察、善于想象的习惯。
第五篇: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片段教案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片段教学
一、指导品读重点句子
(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1、指导带上动作读句子。
(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2、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更美。
3、引导说出第一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牵牛花开花的样子?
4、多种方式读句子。
过渡:课文中除了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描写花开,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课件出示: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5、指导带上动作读句子。
6、说说这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蔷薇的开放?
7、喜欢此句的同学齐读句子。
(课件出示: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8、读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认识拟人句。(课件出示: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9、自由读句子,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导了解昙花开花的特点。理解“昙花一现” 过渡:课文中像这样美的句子还有很多,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
10、课件出示句子,生自由交流朗读。
二、对比品读重点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对比朗读)
小结:孩子们,同样写花开放,却有那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可以是花的颜色,可以是花的姿态,可以是花的性情,更可以把它当作人来写。
三、课堂小练笔:仿写喜欢的花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片段教学反思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语言富有特色,特别是描写花开的语言,生动、精炼而准确。《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将采用“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展开教学。同样是写“花开”,课文里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等。在品读这些重点句子时,我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动作朗读句子,想象花开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的丰富和精妙。为了体会作者不同的表达句式,我把文中句子换成“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蔷薇花开了„„”与课文中的句子对比,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并及时加以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让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发展了同学的语言能力。总之,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乐学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即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教师应该用更高层次的评价语来表扬激励学生。这种评价语言应与课文的内容相符。这需要我不断揣摩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