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理解父母 教学设计
学会理解父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为抚养我们而付出的辛劳。
2、能力: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教学重点
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三、教学难点
当父母与自己发生矛盾与冲突时,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讨论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吉祥三宝》,创设氛围,引出温馨家庭的氛围 教师:听到熟悉的《吉祥三宝》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这样一个温暖温馨之家,在家中自己和父母和睦相处,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有时却不尽如意,请看幻灯:
幻灯:几幅家庭悲剧的照片或报道 教师:出现这些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略)
教师:悲剧虽然痛心。但原因值得深思。不管这些悲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其中有一个因素在悲剧的形成中一定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那就是疏于沟通、缺少理解。为了家庭的幸福和谐,我们和父母之间应该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
教师:你理解你的父母吗? 学生答:(略)
教师:了解是理解的最起码的基础,只有了解了父母,才能更深切地理解他,才能明白该怎样和他们相处。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幻灯:测一测
1、父母的习惯动作是什么?
2、父母最爱吃的菜是什么?
3、父母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4、父母的生日是哪天?
5、父母有没有长期困扰的疾病?
6、你知道父母的经历吗?
7、你知道父母的收入是怎样得来的吗? 学生展示测试调查结果:(略)
教师点评:通过简单的测试调查,可以看出每个人对父母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不管怎样只有了解父母,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理解他们对我们的爱,你注意到生活中父母给我们的爱了吗?下面我们感受一下父母给我们的爱,请看书P98两幅图。
学生看书:P98两幅图“手套”和“艺考”
教师:看完了图画,现在我们准备更直观地感受一下母爱。用几分钟时间准备一下,相临两位同学讨论一下,设置一个形象的场景,添加一些对话,把此图片内容表演出来,看谁更生动、更感人。
学生表演:(略)教师:同学们的表演很棒,除了书本上介绍的几种父母对我们的爱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是否还隐藏着一些让我们感动的父爱或母爱。请你说出来,让大家分享。
学生讲述:(略)
教师点评:刚才同学们讲述了感人的父爱和母爱,这真是父爱如山,母爱如灯,然而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幻灯: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对1600多名小学五年级到高中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卷中:
45.8%的学生承认自己与父母吵过架或打过架
15.8%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与父母发生了2到5次摩擦 11.8%的学生与父母吵架达5次以上
此外,在晚上12时后,有流连于街上及离家出走等行为的学生比例分别高达20.3%和5.4% 教师:父母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给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由于父母和子女在年龄、经历和思考问题等方面存有差异,产生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当他们的方式欠妥时,我们怎样理解父母呢?先看一个短片:
幻灯:父子矛盾的短片
教师:怎样看待短片中的父子关系?你想过他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做吗? 学生讨论:(略)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与父母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呢?能否大胆讲出来?最后结果如何?换个角度,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讲述分析:(略)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说得好不如做得到,在生活中,除了了解父母,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还应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以及宽容的心态理解父母的不足,并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做到真正懂得父母的爱,懂得父母的心。最后让我们在《懂你》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第二篇:尊重父母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尊重父母学会感恩》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报达的情感。
2、通过表演、辨析和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乐于帮助父母的好习惯。
3、通过看、说、评、演等体验父母的辛劳,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关心父母的生活,做个好孩子。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辛劳,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活动过程:
(一)、走近生活,体验疼爱
1、导入,师出示图片,听歌曲《母亲》
师导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尽的关爱,有很多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请欣赏歌曲《母亲》。回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
(二)、表达心声,激发情感。
师:听了这首歌,我非常感动,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这首歌唱出了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也唱出了我们作子女的心声!歌唱家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父母关爱我们的画面,感受到那冒着雨顶着风送到学校的小雨伞是爱,每一句谆谆教导是爱……父母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
(三)、借助材料,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1、导言: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虽然形式不同,但我们表达的心声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出示课题)尊重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出许多动人的故事。你能用几句简短的话说说你知道的故事吗?
2、联系自身说说孝敬父母的事迹。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甚至在我们同学中也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能说一说吗?可以说别人也可以说自己。先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3、看图片,谈看法。的确,在生活中,一句舒心的话、一杯热茶、一块毛巾都能让父母感到子女的爱。孝敬父母应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现。
4、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将孝心转化为行动了,才是真正的孝顺。
5、角色体验
师:可说说容易,做做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了解到有的同学却常忽略对父母的关心,有时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小品表演《母亲的纯净水》
(四)、设计方案,指导行为。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感恩方案》。
2、发布方案
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总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实父母并不需要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有时候,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
《尊重父母学会感恩》教案
单位:呼兰区利民第二中学姓名:孔玲臣
第三篇:认识父母,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认识父母,学会感恩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呵护,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并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3、会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会通过制作卡片和设计方案等形式表达爱。
二、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尊重父母,并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三、课前准备:
1、调查问卷。
2、准备卡纸、恐龙蛋、剪刀等。
3、搜集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诗歌、名言、歌曲等。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无论你身在何地,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同学们,你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先看一段感恩沙画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也许能唤起你的回忆。(播放感恩父母漫画画视频)
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二)问卷调查,分组统计: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路上无风无雨,那是因为父母的遮挡,无忧无虑,那是因为父母的给予。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又了解父母多少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调查。
请各小组组长统计组员得A的情况,得10个A以上有 人,得7-—9个A有 人,得6个A以下的有 人。
下面我们看一下同样的问卷调查父母对你的了解情况。在这之前,我调查了我们学校90名学生家长,其中得12个A的有52人,得11个A的有29人,得10个A的有9人。
同学们,通过比较,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每个小组选出1人进行总结发言。
(三)、走进父母,感受亲情
1、讴歌父母情 父爱如山,厚重深沉,母爱似水,细腻悠长。深深父母恩,殷殷儿女情!有位作家说,父母衰老了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他们额上的皱纹是我们刻的,他们的白发是我们亲手染的,父母的爱,一辈子都忘不了;父母的情,一辈子都还不清。下面我们先看三个小故事。
(1)《一条未发出的短信》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0级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房开始摇晃起来,母亲摔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房顶便朝孩子垮塌下来,母亲不假思索地扑过去,双膝跪地,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着地面,为孩子搭起一座人身帐篷。倒下的瓦块重重的砸在母亲身上,母亲忍着疼痛一动不动,因为她知道,她要是移动,瓦块就会砸到孩子身上,望着熟睡的孩子母亲嘴角露出了微笑。就这样的姿势,就这样坚持着,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救援人员赶到时,她还是这样的姿势。当救援人员把她身边的废墟清理开时,发现孩子毫发未伤,还是安详地睡着。人们在孩子的被里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上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写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妈妈永远爱你!在场所有看到短信的人都哭了。
(2)2016年10月3日晚8时50分许,成南高速公路南充往成都方向,距离遂宁服务区约3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奥迪轿车与前方一辆面包车发生追尾,在碰撞的瞬间,坐在面包车后排的一名妇女被甩出车厢,撞在高速公路的水泥隔离带上,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而在她的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母亲的庇护,孩子未受一点伤。
(3)2016年10月10日凌晨3时25分,温州鹿城区双屿街道中央涂村中央街159号3幢楼房发生垮塌,多人被埋。晚上6时20分,救援现场却依然灯火通明。“快来人,有情况!”雨夜中突然有人大吼一声,所有人都似飞一般扑了上去。在倒塌的废墟和危房连接处,有人发现两名成人呈十字交叉形护住一名小女孩。她被爸爸妈妈手臂环抱保护着,在父母围出的空间里她等来了救援。
消防队员赶紧用挖掘机顶住水泥板,然后清理周边的砖块和沙土。这时,看到一名老人身体护着的下面是个年轻男子,男子用手护着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子。年轻的男子和女子弓着身子,紧紧相依,在他们身体下方露出了一只小脚——他们拥在怀里的,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很快,老人抬了出去,年轻的男子和女子也救出来了,但都已经失去生命体征。晚上6:45,消防队员成功将小女孩抱了出来,送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确认,获救的正是3岁的夕夕。外公和爸爸妈妈,两代人用生命护住了她。可能父母在生活中说过我是多么多么的爱你,但是在危险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会用生命来诠释伟大的父爱母爱。同学们把你知道的有关体现父爱、母爱的故事、名言、诗歌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可以把你知道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2、话说父母爱
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还有一种用“平凡”来诠释的爱,不会惊天动地,但是细细品味,也同样让人眼泪汪汪。你仔细地看过父母吗?你观察过他们的手、他们的头发、他们的眼角、他们的工作服吗?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然后想一下,平日里父母为你做的事,哪一件最让你感动?(播放幻灯片图片集)
3、理解父母心
你的父母责骂过你、打过你吗?是否没有满足你的要求,不理睬你或很少陪你?你和父母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当出现以上情况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你当时恨他们吗?后来你的想法有所改变吗?
(四)感恩父母,真情回报
“百善孝为先”,据说,比尔盖茨在车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生最不能等待的就是行孝。同学们,虽然父母不图我们的回报,但是,我们又怎能一味索取呢。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1、制作父母信息名片
同学们,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恩人,同时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们心中的明星。请大家用手中的彩纸剪出父母喜爱的形状,把父母的信息填上去。
姓名: 出生年月日: 籍贯: 身高: 体重: 血型: 身体状况: 爱好: 喜欢的颜色: 高兴的事: 最讨厌的事: 对孩子的期望:
2、体验父母的呵护
每个小组都有一枚恐龙蛋,在我们的悉心照顾下,它就能破壳而出,并会长大。请每个小组设计好你们的方案,课后按要求进行,看看那一组能顺利完成任务。
要求:
1、小组的学生每个人随身携带一天,保证合适的温度,重要的是一定不能碰碎。
2、把它放在温度适宜(30°---40°)的水中,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
3、感恩父母我行动 你打算怎样做来感恩你的父母,报答你的父母?
(五)总结升华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谈一下。
同学们,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我们的父母吧!
第四篇:《学会看病》优秀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优秀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熟悉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搜集有关母爱的名言。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来学习一篇阅读课,在老师的帮助下,最主要的是靠大家自己来学习默读,有信心学会吗
生:能。
师:真有自信。先看老师把课题补充完整。
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读准后鼻音“病”,生再读。
二、初步回忆课文
师:昨天预习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通课文的? 生:5遍。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10遍。
师:噢,你读得真认真。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有一个小孩子独自去看病,他妈妈独自在家等待,然后他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师:把起因说得再详细一些吗?是他自己去看病的吗? 生:他生病了,他妈妈为了鼓励他去看病,试试自己的胆量,最后学会了看病。师:这样便是,说得真好。初读课文之后,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生:很关心自己的成长。(好的——爱孩子的问题。)
生:很爱孩子,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预防针,让他以后独立生活。(觉得这是一位——)关爱孩子的母亲。(胆子大一点,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是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她的孩子这么小就教育孩子怎么独立生活,独立看病,我觉得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亲,还有别的吗?大胆地说。)
生:她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独立生活独立面对困难,所以她教育的好。(请坐,又不同意见吗?)
师:你们班的同学都很会读书。你们都觉得都是这是一位关爱孩子的母亲。那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请打开书本105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母亲心理的句子,从中去寻找依据。
生:默读课文。(从这个小片段可以看出,老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交流
师:你划了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妈妈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从这里感受到母亲是非常的自责。
生: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开始后悔。
师:从刚才那位同学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非常的后悔,板书——后悔 再看看这里的第一句话,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母亲开始后悔。那位什么要写后面两句话呢? 生:后悔第一次没有领着他去看病。师:你能读书母亲的后悔吗? 生:读。
师:领着他一块去,会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指点他。
生:第二次可以照着第一次去做了。
师:照着第一次去做了,这叫做“按图索骥”。这个词再读一遍。
生:齐读“按图索骥”。(老师及时抓住学生自己的语言,在交流中很自然的让学生理解了“按图索骥”。)
师:母亲有没有给儿子“按图索骥”的机会?(没有)师:母亲觉得自己太不一同子了,我们女孩子一起读。生:女孩子读。生:齐读。
师:母亲还后悔什么吗?
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雪上加霜的意思)
师:谁能像他一样用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雪上加霜?
生:他生病了,他妈妈是医生,没有给他看病,而且叫他一个人去看病。师:这就叫“雪上加霜”。师:谁来读出母亲的这种后悔。
生:读。(读得真好,同学们体会特别好。)
师:通过写后悔什么,后悔的两个原因把后悔写具体了,把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更加细腻了,这可比写10个后悔强多了,让我们再来深深地体会母亲的悔意吧。
师读第一句生接着读。(老师简要的小结,把总分的片段描写自然地传授给了学生。)师: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读(22自然段)。我感受到了时间很缓慢。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时间过得很缓慢。
生: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回来,„„说明他母亲非常后悔。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后悔? 生:疼痛。
师:疼痛过吗?(有)说话看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担心儿子。
师:担心儿子达到了心痛的程度。你能读出母亲这种心痛的感觉吗? 生:读“虽然看病是一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师:还有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虽然,但那里感受到了心更加地疼痛了。师:更加地疼痛了,你能读出心痛吗? 生:读。(收缩成一团啊)
师:还有吗?看出:请看这句: “时间艰涩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收缩成一团。”
师:从字形上来猜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 生:心在一上一下,很紧张,很不安分。
师:好的,请坐。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我们中国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看,自己可以在下面试试。生:读。(让时间过得慢一点好吗?)——再读(效果非常不错)。(老师让学生学会了从字形上也能理解词语,感受到祖国汉字的神奇,在指导朗读当面也恰如其分,学生充分融入这个角色当中,效果不错。)
师:感受到了你的忐忑不安,还有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儿子还没有回来的还中感受到的。说明这个母亲想怎么还没回来(很担心,忐忑不安。)。
生:我觉得“坠”也可以表现母亲的忐忑不安。因为“坠”是一个动词,表现出母亲的心收缩成一团。)
师:说得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字前面的这个词语读什么?(沙漏)知道沙漏是什么吗?
生:沙漏是计算时间的一个东西,放些细沙„„(你的课外知识真是丰富。)师: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看图,你觉得它的流速快吗?(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亲对儿子的伤心越来越多。
师:时间过得很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越(过得慢)。作者在这里用了像沙漏这样的比喻就把母亲当时的忐忑不安写得更加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写出了这两小时里母亲的难熬,母亲的度日如年。这时候想象一下母亲可能做什么呢? 生:都两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回来,我要不要去看看他。(母亲想亲自赶去了)生:赶去。生:有没有出事。师:心疼得再一次读。师:读最后一段。师:还感受到什么?
师:母亲残忍吗?让我们来读读逼问儿子的对话。老师当母亲,谁当我的儿子? 师生对读。
师:你觉得我刚才逼问你有点残忍吗? 生:有一点。妈妈是医生也不给看。师:„„省略号,当时想什么? 生:妈妈怎那么会这样? 生:残忍,让我独自上医院。生:无可奈何。师:母亲真的残忍吗?出示:孩子毕竟是孩子„„ 师:母亲把心疼儿子的内心读出来吗?
师:我的心立刻软了(20自然段)文中的儿子能感受母亲的感受吗?想象儿子的心理活动,看场景: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妈妈决定我独自去医院看病,(妈妈改变主意了,要领我上医院)课文最后两段,就是描写了母亲的心理——齐读。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你有新的问题吗?
生:我感受到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不断地磨练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师:这里磨练自己试着谁? 生:作者。
师:那作者说为什么在磨练自己呢?
生:因为他在磨练孩子的同时也在磨练自己,应该相信孩子。
师:他在鼓励儿子独立的过程中,自己也经历着心理的锤炼,还有什么新的感受?或者有什么问题?
师: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一起说(生说)。他不仅给儿子看病的路线图,而且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因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地母亲。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出示作者照片)另外还可以去阅读《孩子,我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冷漠”处理 独自看病
母亲 ────── 儿子 ────
尽责的“爱” “路线图”
第五篇: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要优化教学全过程,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这种认识很到位,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中,这种理念充其量只是一种唯美的“空中楼阁”,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最到位的认识必须与教学实践对接。怎么对接?就是实施教学的行为主体之一线教师们,首先要积极地响应和行动,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起就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形而上”的条条框框,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过程,不知道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设计。所以,信息技术学科亟需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核心体系结构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第一步:确定教学设计起点。拿到一个课题要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该做什么?建议大家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了有什么用?二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三是这节课中,我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怎样的发展? 第二步:处理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深入研读教材,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这节课中什么内容对学生是有价值的?二是学生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什么内容上?三是什么内容对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次审视教材,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更好”、“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所发展”这三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整合等,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重复学习。
第三步:制定教学目标时.各维度应思考的问题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学生要理解的核心知识和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创设怎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用什么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应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深入地获得新知、掌握技术、形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建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感悟、怎么体验、怎么培养态度)。即这节课学生能体验、感受、感悟到什么?这节课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什么态度?这节课可以塑造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这节课能培养学生什么兴趣? 第四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这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第二,这节课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 第五步:确定教学方法。应考虑的问题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地去学?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学生被灌以知识?用什么方法去突破学生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看似学生都会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原先知识结构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 温馨提醒:选取的方法不要流于形式,应真正能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第六步:建构教学过程总体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执教思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握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则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基于此,首先请教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应通过“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二是怎样的教学步骤能推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主动参与课堂、实现意义建构?三是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应形成怎么样的知识逻辑结构? 建议可通过以下四种教学过程总体逻辑建构的方法来理清上课思路一(1)串行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挖掘知识点之间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序列问题或任务把知识点串接起来,学生在对一个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探究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理解和意义建构。
(2)螺旋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通过“入境一出境一再入境”的教学模式,螺旋式递进、呈现知识序列和维度,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入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明确初步的知识。出境是指离开刚才特定的情境,提炼、总结出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再入境是指学生在这些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的支撑下再在新的情境中独立地完成任务,进一步梳理和稳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格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点之间序列关系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一节课的整体逻辑,把它作为一级网格,再把组成一级网格的各逻辑要素分解成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次级逻辑网格,依此类推,逐级分解,以多级网格体系推进学生全覆盖建立知识结构,并在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支撑下独立解决问题。
(4)并行逻辑结构路径建构法
核心思想:以开放性任务为明线,把课堂的知识点内隐在任务中,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对任务的理解,齐头并进,殊途同归,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个体体验中,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交流中,在一个“学生教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共同体中建立、优化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跨越式发展。
第七步:教学设计撰写
根据前面对各个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过程总体逻辑思路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素材、整理学生任务。
第八步:教学设计完成后建议反思的问题
(1)这样的执教思路是否足够清晰?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听明白吗?(2)我会不会讲得太多?学生会不会思考得太少、动手得太少、体验得太少?(3)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吗?这样的设计是否会代替学生思考?(4)学生上课时会感到愉悦吗?有兴趣吗?(5)这样的设计在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否用所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6)我有没有非常认真地操作过所有的课堂任务?(7)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估到了吗? 第九步: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和学生任务。第十步:上课实施
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第十一步:课后反思供您参考的问题(1)是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2)学生上课兴趣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学习?(3)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是自己预设不足而导致的?(4)各环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5)课堂的结构、任务的设置、时间的分配是否需要调整?(6)哪些细节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浪费学生时间?(7)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原因是什么?(8)知识点讲解、语言表述等是否简洁、清晰、易懂?(9)课堂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十二步:形成教学设计终稿
根据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完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