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母亲(学生作文)
我的母亲
德庆县播植中心小学五(3)班
戴泽焱
从我懂事起,我的眼里只有母亲,只因父亲很早就病逝了。母亲既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把我姐弟俩拉扯大,实在不容易。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里靠耕种维持生计,父亲的离去对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里只剩下一个劳动力,却要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整个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瘦小的肩上,那份苦、那份累、那份责任,只有母亲最清楚其中的滋味。
每天天没亮,母亲就起床干活了,晚上披星戴月地回家,匆忙扒完几口饭后就在灯下做点手工,帮补家计。看着母亲每天忙碌的身影,看着母亲乌黑亮泽的黑发变得斑白,看着母亲挺直的腰杆逐渐弯曲,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真恨不得自己马上长大,用男子汉有力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让母亲不在劳累。
家里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由于母亲的勤劳节俭,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逢年过节倒也吃得丰盛,过年时我姐弟俩和奶奶还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唯有母亲依旧是陈旧褪色的旧衣。有一次,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您也买一件新衣服吧!”可她却说:“没关系,妈是干农活的,穿那么漂亮弄脏了更难洗。倒不如把那些钱给你姐弟俩买些学习资料。”我无语,每次开学买学习辅导书、文具等,母亲都是有求必应的,我唯有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好成绩来回报母亲,将来赚更多的钱让母亲晚年享享清福。
亲爱的母亲,您是世界上难寻的好人,只要有您在,我就很知足、幸福了。
(指导老师:严成珍)
第二篇:学生作文展示: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赵 锦
我从未叫过“母亲”,因为我只叫“妈”。当写下这两个字时,我觉得我用的不是墨水,而是泪水。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且那时又赶全国大搞计划生育。我已经有个姐姐,可我们乡村的传统是每家都要有一个男孩来传宗接代,爸爸想要个儿子,于是便有了我,而我偏偏又是个女孩,我的出生无疑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多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养活我们这个家,爸爸几乎常年都要在外打工,柔弱的妈妈不得不用她那瘦小的身躯背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然而人总是经受不住生活的磨难,妈妈那双本来光滑细腻的双手逐渐变得像粗糙的树皮一般,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她那原本丰满圆润的脸也被岁月无情地刻下了道道皱纹。爸爸看到妈妈日益消瘦的身体,曾有好几次,要把我送人,但妈妈总是紧紧地抱着我,好像我真的要被送走一样。她说:“她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不管再苦再难,我也要把她养大,只要我有一口饭吃,我就不会让她饿着。”从此,我便在母亲的这棵大树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每当母亲向我讲述这段往事时,我的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没有太多的文化,是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庄稼人,因此,土地是她唯一的生命寄托。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母亲总是扛着那把沉重的锄头,劳作有烈日下。但我感觉她每天扛着的不是锄头,而是我们全家人的生活担子。夕阳下,母亲锄地的影子在我的眼中是那么地清晰,又是那么模糊。母亲把希望洒在田野
上,苦苦守着那块贫瘠的土地,希望能从中多长出一点儿东西来支援我们这个家。然而一次次的希望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乡村贫瘠的土地长不出母亲的希望。望着夕阳,母亲沉默了。然而母亲并没有绝望,对着土地她狠狠地说:“我就不信种不出个样子来!”她以庄稼人特有的坚韧勤劳,再次播撒希望的种子,像呵护婴儿般呵护着那块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的辛勤劳动终于开花结果:那年我们得到了丰硕的收获。以后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母亲却由于过度劳累落下了病根,吃了好多药总也治不好。每当看到母亲拖着带病的身躯劳动时,泪水就会溢满我的眼眶。
母亲不但在生活上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精神上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每当我对未来感到迷茫时,是母亲的鼓励把我从困境中拉了出来,是母亲的鼓励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是母亲的鼓励让我以后的生活少了许多曲折。
母亲虽然是平凡的,但我却从母亲身上看到了一个普通女性的价值,看到了一个农民特有的质朴与光辉。
我爱我的母亲!
点评:
本文特点在于:
一、着眼点较高。此文把母亲的形象放在家庭背景环境下去写,比一般的小学生写母亲深夜做衣、雨天送伞、雪天看病等事在立意上就高了一层。
二、细节刻划较为鲜明。文中母亲扛着锄头劳作在烈日下的形象定格得很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言朴实,与文章刻画的母亲“朴实”的性格相一致。
四、结构紧凑,用“眼泪”贯穿全篇,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第三篇:我眼中的母亲学生作文
我眼中的母亲
八年五班赵月
勤劳、朴实、聪明,我眼中的母亲。
--------题记
母亲是春的柳叶,拂过我的心田,留下一片滋润的绿;母亲是夏的古木,遮挡热烈的阳光,投下一片阴影的灰;母亲是秋的稻麦,驱走我一世的饥寒,留个我一片丰实的黄;母亲是冬的落雪,降下一场纯粹的净与寒,落下一地华丽的白。我的母亲和我一样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的眉毛很浓很黑,一头直直的秀发落在肩上,很流行的齐刘海,完全看不出她已经有四十岁了。
我眼中的母亲是勤劳的,有句俗语这样讲道:“勤奋出天才”,或许是她的勤奋没有使她成为天才,她便把这重担压在了我的身上。她每天很勤劳的叫我起床;她每天很勤劳的看我把早饭吃完;她每天很勤劳的督促我学习。虽然这勤劳有些与众不同,但我明白她的良苦用心,所以,在我眼中,我的母亲是勤劳的。我眼中的母亲是朴实的,或许每一位母亲都有这种品质。但我的母亲又和她们与众不同。现在有许多人都用化妆来装饰自己的外表,可我的妈妈却从来都不化妆,在她的身上我找不到一点虚假的东西。我有好多次都劝导她,趁着还不老,赶快美一美吧。可她却总是笑着说,就长这样,有什么好美的。看着妈妈的朋友们,这个减肥,那个弄双眼皮的,个个都“烨然若神人”可妈妈却从来都不羡慕,所以,在我的眼中,妈妈是朴实的。
我眼中的母亲是聪明的,她的聪明不是夸她有多高的智商,而是体现在她的待人处事之道上,更体现在对我的教育上,我和妈妈会经常像朋友一样谈心,我会和她讲班里发生的事,一天的烦恼忧愁,而母亲也会给我讲单位里发生的事,虽然听不懂也不理解,但我还是愿意听。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一直是很大的问题,但妈妈不知不觉中就把我们的关系处理的这样好,所以,我眼中的母亲是聪明的。
生活是一个多棱的钻石,在任何角度折射出的光芒都逃离不了母亲。我眼中的母亲,勤劳、朴实、聪明。
第四篇:我的母亲学生版
《我的母亲》导学案(学生版)
主备人:狄小园 学科组长: 马晓青 审查人: 授课人: 年 月 日 教师寄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感体味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1、背景资料本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胡适的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接受教育,十三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本文的体裁是传记,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2、胡适的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学习流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胡适及作品,熟练掌握字词的音形义。2.掌握课文结构,熟知每部分内容。
3.熟读课文,初步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学习重点:
掌握课文结构,熟知每部分内容。学习难点: 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
一、关于作者:
二、关于课文:
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并谈谈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4、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
5、勾画出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
三、关于课外、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A、为母亲洗一次脚 B、为母亲梳一次头 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 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
二、预习检测 见练习册基础训练部分
三、学习探究案
探究点一: 初读课文,认识母亲: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从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探究点
二、研读课文,了解母亲。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那些事情?这些事情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请用“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的句式说一说。(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
2、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探究点
三、总结归纳,评价母亲。
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1)请先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母亲是一个 的人。(2)请再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回答:母亲是一个 的人。
(3)总结归纳:
2、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他的母亲识字不多,地位低下。胡适不但称其为慈母和严父,而且称其为“恩师”,可见母亲对他的影响之大之深。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课堂小结 反思整合
五、达标测试 反馈提高练习册阅读训练
(一)课内阅读
六、课后反思 七、一课一得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研读课文,体会细节作用。
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 学习重点: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找出包含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勾画文中你觉得写得好的字词句,并作赏析。
3、思考文中看似与标题无关的部分,认真研讨,在文中他们有何作用?
二、预习检测
三、学习探究案
探究点
一、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情感?
2、找出文中文中直接抒发感激之情的语段。
3、作者那种赤诚、感激之情还表现在许多质朴无华的语言中,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并品味一下其中的感情。探究点二:探究写法。
1、让我们再次走近胡适的文字,看看这篇文章究竟好在哪里?
2、揣摩语言特色。胡适身为文化名人,但文章用语极为谦逊,讲究分寸。请你试着找出一例并品味语言的分寸感。
例: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探究点三:抓住细节,品味文章。
1、文章开头三段几乎没有写及“我的母亲”,是否属于跑题?(提示:是否跑题要看这部分文字与题的表达是否有关,有关就不跑题。本文的主题是刻画母亲的形象,表现母亲的优秀品性,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教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此有关就不能算是跑题。)
2、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自己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4、你也露一手:你还能发现这样的细节吗?请找出来,给大家以提示吧!
四、课堂小结 反思整合
五、达标测试 反馈提高练习册阅读训练
(二)课外阅读
六、课后反思 七、一课一得
第五篇:我的母亲(学生用稿)
2我的母亲(学生用稿)
主备人:徐东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重点: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难点: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知识链接: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文绉绉()糜先生()眼翳()佃()户
锁匙()轻薄()宽恕()
2、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段大意。
第段:
第段:
第段:
3、背诵:《游子吟》唐•孟郊
二、小组合作(自由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自由阅读,文中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性?请在文中勾
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2、胡适对母亲的总的评价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课文表达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三、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四、课内阅读
1、文章第4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作者说,母亲是“慈母”,是“严师”。请分别说说母亲的“慈母”和“严师”分别是从哪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慈母:严师:
3、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五、合作探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
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
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六、拓展延伸
1、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母爱无私,母爱深沉,母爱广阔。同学们,我们现在每天都沐浴在母爱的温情中。此时此刻,你最想对
你亲爱的母亲说写什么呢?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