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楼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实训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实训(阶段考试二)
一、实训目的:
1、以教学楼为例,进行综合布系统设计。
2、学会总体方案设计、各个子系统设计。
3、撰写设计方案。
二、实训方法:
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参照其他实例进行设计。
三、要求
1、独立完成。
2、垂直主干路达到千兆,水平干线和工作区线缆达到百兆。
3、学楼每层楼信息点以23个计算。
4、以标准的设计方案为模板。
四、完成时间
共四节课,完成后以姓名+学号为文件名,提交到教师机,做为考试内容。
第二篇: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滨州学院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题专班姓目: 教学楼布线系统设计 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级: 名:
指导教师: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012 年 12月 22日
设计题目 设计内容
信息教学楼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设计。
对教学楼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按照每层的教室数,每个教室分配两个数据信息点,分别进行网络连接和监控设施,保卫室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休息室只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考虑到只设计三层,因此,在一层放置设备间,整栋楼一共37间房,除掉卫生间,需要安装58个数据信息点和1个语音点。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能够进行教学楼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的初步设计。
要求:合理的对教学楼进行综合布线的设计。设计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
3.1教学楼概况
教学楼一层是9个学生教室,每个教室分配两个数据信息点,分别进行网络连接和监控设施,保卫室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休息室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考虑到只设计三层,因此,在一层放置设备间,整栋楼一共37间房,除掉卫生间,需要安装58个数据信息点和1个语音点。
(1)工程名称:教学楼2号楼综合布线设计(2)地理位置:滨州学院教学楼
(3)设计说明:只对教学楼的前3层进行设计 3.2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根据要求和教学楼规模的实际情况。满足各信息点到设备间的距离在非屏蔽双绞线的90m有效传输距离内。方便管理,减少各个房间的占用,综合布线系统不专设楼层配线间,采用BD/FD合二为一的方式,即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合二为一,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合为一条链路。因此,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设计过程(步骤)
4.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教室电脑以及监控设施的连接线缆。根据校方的要求,选择数据端口的安装数量,教室内公共部位设置两个数据端口。而保卫室设置一个数据端口和一个语音端口,然后将线采用交换机和集线器连接到配置间,其优点是减少了水平线路和保护管线槽。除考虑数据端口的位置外,还需相应布置供电电源插座,间距应为0.2米。
国际标准EIA/TIA568B(RJ45)线序如下:
RJ45电缆线对色标: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国际标准EIA/TIA568A(RJ45)线序如下:RJ45电缆线对色标: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设计原则:
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预留的网线为10-12cm,端接口采用568-B标准。办公区每5米设一个双孔信息出口.
从RJ45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最好不要超过5m.RJ45插座必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应距离地面30cm以上。为便于管理和识别,信息插座的颜色设置应符合TIA/EIA-606标准。
4.2配线(水平)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含转换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它将楼层弱电竖井内配线架与每个宿舍内的信息插座相连。考虑到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网络线缆的的快速发展,现教室内水平线缆采用4对非屏蔽超5类双绞线(UTP Cat5.e)或6类线缆。走道内线缆敷设在封闭金属桥架内,引至室内转为金属保护管至信息插座。在设备间内楼层配线架包括垂直干线区,水平配线区,网络设备区等。
设计原则:
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长度最好不超大型过90m。
用线必须走线槽呀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
用5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用超5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155Mbps,用6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250Mbps。
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
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最远的I/O位置。
4.3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间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缆线,房间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5类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对数3类线缆。
(1)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
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应根据语音点出线口数量确定,对于每个语音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1对对绞线,对于每个电话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一对对绞线,一般可取2对线缆进行设计,由此 L=2H(1+U)式中L—垂直干线电话对数
H—电话信息插座数量
U—垂直干线电话电缆的备用量,一般取10%-20%。把数据带入计算。
(2)信息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
数据垂直干线电缆配置与计算机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速率等关系密切。若垂直干线采用光缆接口的HUB,每48个信息插座配置2芯光纤。
(3)楼层配线架垂直干线区的数据确定
根据楼层配线架垂直配线区的语音点端子数,用于连接3类对绞电缆。数据为光纤连接,采用2个3对光纤端口。
设计原则:
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
光缆可选用多模的或单模的,能满足整幢大楼干线要求和防雷击的设施。垂直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一定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 垂直干线电缆要防止遭到破坏,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电的设施。
4.4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房间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线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与一定的标志。
设计原则:
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更具灵活性、功能更齐全。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 保持一定的温度(22C)与湿度,保养好设备。有Hub和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标签,距管口6-8CM)系统;
4.5进线间子系统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一般一个建筑物宜设置1个进线间,一般是提供给多家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原则:
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
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
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000mm。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积计算。
4.6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
对于一幢教学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作为进线间,内部设整栋教室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FD),位置尽量选择几个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间距离。
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教室内数据端口最远不超过90米。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本教学楼就是应用在中间楼层。
设计原则:
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 设计结果与分析
设计体会
本次设计对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一次大检验,让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次紧密联系。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人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系统的设计过程也是对人意志品质的锻炼过程。当设计进行的顺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心情舒畅;然而,设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本人没有及时进行困难分析,盲目下了结论,强行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设计,使得在整体功能实现上出现了更大问题,以至于不得不进行查找。然而,此时查找已错过了查找错误的最佳时期。由于设计已经进行了很多,也并不好查找。此时,正是考验人的耐力的时候。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本人严重意识到自己无论是从个人意志品质还是专业知识都还需要一个长期累计和不断历练的过程,绝对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状态。幸运的是本人清楚的意识到了之一点,相信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参考文献
(1)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T50314-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4)(YD/T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5)中华人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地电话网用户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5006-2003)
第三篇:网络专业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总结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总结
为期两个星期的实训结束了,在这两个星期里,自己也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也明白了安排这实训的意义和作用,这次实训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在这实训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
实训第一次课:网络综合布线设备与材料认识及规划绘图实训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布线材料的品种与规格,并在工程中正确选购使用。掌握初步的绘图技巧,会看懂工程绘图。
二)实训教学内容有:
(1)、认识各种双绞线 ;(2)、认识各种光缆 ;(3)、认识双绞线端接设备 ;
(4)、认识光缆端接设备 ;(5)、认识线槽、管及配件,桥架,压线钳,剥线钳,打线钳,光纤熔接机;(6)、认识机柜(7)、认识其它小件材料(8)利用Microsoft Office Visio绘制简单的工程布线图纸
三)实训心得:
通过这个小实训,我认识了以前只能是在书本才能看到的东西,也明白和懂得了一些不常用的工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对自己以后出去工作提前打下了基础。
实训第二次课: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实训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掌握 5E类和6类布线系统的测试标准,掌握简单网络链路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用福禄克器(FLUKE DSP-4100)进行光纤测试的方法。
二)实训教学内容有:
(1)、元件连线和安装工艺对线路的影响
(2)、简单网络链路测试仪和的福禄克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训心得
这个实训让我们懂得了做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常用工具测试,掌握简单网络链路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用福禄克器进行认真测试的方法。实训第三次课:综合布线方案设计实训(模拟某楼设计)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Visio软件),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二)主要教学内容有: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2)、水平子系统设计 ;(3)、垂直子系统设计 ;
(4)、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
(7)、总体方案设计
三)实训心得
这个实训让我们懂得了做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常用标准和基本设计理念和思路,通过这个实训,我们学会了如何规范系统的去做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训第四次课:网络综合布线光纤熔接机实训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掌握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光纤熔接机并熔接成功。
二)实训教学内容有:
(1)、认识光纤熔接机的各个部位,知道各部位的作用。
(2)、剥掉光纤的外保护层。
(3)、切平光纤的两端。
(4)、熔接光纤和绕光纤。
三)、实训心得
通过这个实训,我们懂得了光纤熔接机的工作时的要求。自己也亲自去熔接完成了几条条光纤,在第三次才熔接成功,而在整个过程虽做了了三次,但也收获了很多。因为自己是第一次接触熔接机,自己也切光纤的两端不平,所以出现了做三次的局面,但在三次中自己没有灰心,认真的去做好。不断的总结自己切不平的原因,最后也成功了,使自己更加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整个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过理论设计与实际布线操作之后,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如以下几点的问题是在实训中遇到的:
(1)、在设计时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识不足,由于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设计和测试的项目,对于第一次的设计有着诸多的不足,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尤其是信息点的分布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分布。
(2)、Visio软件的应用的不熟练,和设计一样都是第一次接触,而只有在课堂上练习,所以对于Visio绘图软件也是不熟悉。
(3)、制作跳线时的线序以及水晶头的问题,在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中,跳线的制作非常重要。在网络施工中,一般都使用T568B标准。,而水晶头的制作则是比较困难,首先是剥线,剥线的时候不小心容易把线缆剪断造成不合格的跳线,其次是压线,在压线的时候经常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压线时没有把八个
头全部压好,导致有一段不通;还有一种是线缆没有剪齐,导致压线时有的线没有压进去。
实训心得和建议
通过实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综合布线的设计步骤以及施工方法。首先是布线设计方面,面对网络综合布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原先我们在不停的检查排线架接头,通过逐一排除,我们自己也能检查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其次是Visio软件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从只能按照书上的图来画到最后竟然独自画好了文化楼的平面图以及信息点的分布图;通过分组模拟网络综合布线实训,也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学习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最后就是这次实训我认为我收获最大的:我初步了解了综合布线整个系统的设计,施工以及检验的一个工程的过程,这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个地方。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学会了接受别人更好的观点,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也进一步的认识了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意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团队合作带来的共赢,同时也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人:折翅ふ亦能飛
学号:1111
班级:网络11-1
2012年12月5日
第四篇:实训1 绘制所在学校教学楼的网络布线拓扑结构图范文
实训一 绘制所在学校教学楼的网络布线拓扑结构图
一、实践目的
掌握用visio 2003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的方法,掌握网络拓扑的设计方法
二、实践内容
1.学会Visio 2003软件的使用。2.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3.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图,确定拓扑类型、网络类型
三、实验步骤
Visio系列软件是微软公司开发的高级绘图软件,属于Office系列,可以绘制流程图、网络拓扑图、组织结构图、机械工程图、流程图等。它功能 强大,易于使用,就像Word一样。它可以帮助网络工程师创建商业和技术方面的图形,对复杂的概念、过程及系统进行组织和文档备案。Visio 2003 还可以通过直接与数据资源同步自动化数据图形,提供最新的图形,还可以自定制来满足特定需求。下面是绘制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步骤。
(1)运行Visio 2003软件,在打开的如图1-1所示窗口左边“类别”列表中选择“网络”选项,然后在右边窗口中选择一个对应的选项,或者在Visio 2003主界面中执行【新建】→【网络】菜单下的某项菜项操作,都可打开如图1-2所示界面(在此仅以选择“详细网络图”选项为例)。
图1-1 Visio 2003主界面
图1-2 “详细网络图”拓扑结构绘制界面
(2)在左边图元列表中选择“网络和外设”选项,在其中的图元列表中选择“交换机”项(因为交换机通常是网络的中心,首先确定好交换机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把 交换机图元拖到右边窗口中的相应位置,然后松开鼠标左键,得到一个交换机图元,如图1-3所示。它还可以在按住鼠标左键的同时拖动四周的绿色方格来调整 图元大小,通过按住鼠标左键的同时旋转图元顶部的绿色小圆圈,以改变图元的摆放方向,再通过把鼠标放在图元上,然后在出现4个方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可以 调整图元的位置。如图1-4所示是调整后的一个交换机图元。通过双击图元可以查看它的放大图。
图1-3 图元拖放到绘制平台后的图示
图1-4 调整交换机图元大小、方向和位置后的图示
(3)要为交换机标注型号可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即可在图元下方显示一个小的文本框,此时你可以输入交换机型号,或其他标注了。如图1-5所示。输入完后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即可完成输入,图元又恢复原来调整后的大小。标注文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等都可以通过工具栏中的 来调整,如果要使调整适用于所有标注,则可在图元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格式】下的【文本】菜单项,在此可以进行详细的配置。标注的输入文本框位置也可通过按住鼠标左键移动。
图1-5 给图元输入标注
(4)以同样的方法添加一台服务器,并把它与交换机连接起来。服务器的添加方法与交换机一样,在此只介绍交换机与服务器的连接方法。在Visio 2003中介绍的连接方法很复杂,其实可以不用管它,只需使用工具栏中的“ ”连接线工具进行连接即可。在选择了该工具后,单击要连接的两个图元之一,此时会有一个红色的方框,移动鼠标选择相应的位置,当出现紫色星状点时按住鼠标 左键,把连接线拖到另一图元,注意此时如果出现一个大的红方框则表示不宜选择此连接点,只有当出现小的红色星状点即可松开鼠标,连接成功,如图1-6所 示就是交换机一台服务器的连接。
图1-6 图元之间的连接示例
提示:在 更改图元大小、方向和位置时,一定在工具栏中选择 “选取”工具,否则不会出现图元高速大小、方向和位置的方点和圆点,无法调整。要整体移动多个图元的位置,可在同时按住【Ctrl】和【Shift】两键 的情况下,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选取整个要移动的图元,当出现一个矩形框,并且鼠标呈4个方向箭头时,即可通过拖动鼠标移动多个图元了。要删除连接线,只需先 选取相应连接线,然后再按【Delete】键即可。
(5)把其他网络设备图元一一添加并与网络中的相应设备图元连接起来,当然这些设备图元可能会 在左边窗口中的不同类别选项窗格下面。如果左边已显示的类别中没有包括,则可通过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打开一个类别选择列表,从中可以添加其他类别显示在左边窗口中。图1-7是一个通过Visio 2003绘制的简单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1-7 用Visio 2003绘制的简单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第五篇:综合布线教学楼
逸夫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
1概述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综台布线是智能大厦建设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工程项目。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具有可靠、灵活、开放、完整和方便等优点,通过它可使话音、数据、交换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 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综合布线系统是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园网已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已成为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智能型建筑的首要条件是具有一套结构化的、灵活性极高的综合布线网络,能够长远的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并将用户长期营运、维护、变更、网络升级的费用降至最低。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的息网络,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高品质网络布线系统, 采用传统布线方式将难以满足以上要求。
2.逸夫教学楼综合布线分析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主教楼逸夫楼位于塔里木大学西校区。学院设有3个办公室: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办公室;5个教研室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6个实验室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逸夫楼的建设的核心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广泛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推进中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一流的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它采用模块化、统一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组成结构化的系统,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大楼内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成五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
2.1设计目标
逸夫教学教学楼是我们每天学习的主要场所,逸夫楼内不仅有许多的教学实验室,机房,还有许多的多媒体阶梯教室。为了提供更多的网络便捷,逸夫实验楼运用综合布线将整个网络与学习相联系,实现网络与学习一体化,实现了网络教学与数字教学的一体化,综合布线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网络在学习当中更好的发挥出来作用,在综合布线当中我们运用缆线,配线架,各种工具完成任务,为教学楼建设处更好的实验和学习的平台。综合布线与学校网络连接,实现全校的网络畅通,实现一处多元化,综合布线建立了学校网络平台,使学校网络可以更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所以就先在而论,综合布线对于学校网络以及逸夫楼教学楼后期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2拓扑图
一楼
二楼
三楼
四楼
2.3 信息点分布说明
逸夫教学楼信息点分布如下:
1.逸夫楼一楼:有2个阶教,2个办公室,1个值班室,5个实验室,2个教研室,学生办公室有两个信息点,其余的每个房间有一个信息点。
逸夫楼二楼:有2个阶教,1个办公室,1个会议室,1个值班室,2个机房,3个教室,1个硬件组装室,1个网络科学组室,每个房间有一个信息点。
逸夫楼三楼: 2个值班室,2个实验室,1个教研室,4个机房,每个机房中有两个信息点,其余的每个房间有一个信息点。
逸夫楼四楼:有2个阶教,1个值班室,1个监控室,2个实验室,2个办公室,4个机房,每个机房和实验室中有两个信息点,其余的每个房间有一个信息点。
3、设计原则
(1)在论证工程方案时,要使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2)布线系统应同时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 应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组网和传递信息, 有利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 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连网。
(3)布线系统要具有高性能和相当的超前性, 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
(4)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要求。
(5)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外广泛和较长期使用, 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建议选用同一品牌的系列配套产品,因为综合布线是一套系统,而不是线缆和元件的简单组合。
(6)应根据建筑阶段考虑设计,视建筑物在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阶段来确定结构化布线方案, 以便在建筑施工的同时将一些布线的前期工程完成。
4、设计标准
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信号的综合传输要求,开放式结构,易扩展,易维护变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的经济性和先进性,支持ATM、百兆/ 千兆以太网应用,并且满足下述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控制系统及其它可能应用的弱电系统。设计参照以下国际、国内标准规范:
国际(ISO/IEC11801)标准;
ANSI/TIA/EIA-568-B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5、总体系统设计方案
5.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应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数据终端、电视机监视器等终端设备的设置和安装。工作区的双绞线跳线为软线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
(2)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①信息点数量。用户要求明确,信息点
数量主要根据用户的具体的需求来确定;用户需求不明确, 可根据使用空间来估算信息插座的数量。信息插座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基本型是按实际使用面积每5 ~10m2设置1对信息点(1个语音信息点+1个数据信息点);增强型是每5~10m2安装2对信息点。②信息插座数量。信息点数量后,信息
插座的数量随之可以确定。③信息插座安装方式。地面安装时,接线盒应采用有弹簧门结构,防尘、防水和抗压,一般只是在酒店大堂、机场候机厅等要求较高的场所使用;墙面安装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以上;安装在桌面,应密切配合家具的安装位置。④ 信息插座附近配有强电插座, 间距宜为300mm。⑤信息插座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应小于5m。(即双绞跳线长度小于5m)5.2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1)水平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另一端接在管理间管理配线架上,它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在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
(2)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①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作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② 确定线路的类型。现阶段对普通用户宜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最大传输率1000Mbps)及接插件,更高类别器件和材料不宜采用,因为大多数用户十年内桌面网络速度需求不会达到千兆。③ 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特殊需要时可以采用光纤到桌面。④ 确定线缆的走向。根据建筑物的物理位和施工难易度来确立,尽量采用通过天花板吊顶内线槽、转接至金属电线管和信息点接线盒的布线方式,或直接通过金属电线管接至信息点接线盒的方式。⑤线缆的长度。最长长度小于90m,超过这个长度时, 可采用设置二级配线架或设置2个楼层管理间的办法来解决。⑥ 如果有磁场干扰或是信息保密时,也可采用屏蔽双绞线(除非特别需求,尽量不用)。⑦ 在水平布线通道内, 强弱电线槽平行时,距离宜大于500mm。强弱电线线管交叉时,应呈90度跨过。⑧ 布线方式,一般可采用如下3 种类型:直接埋管方式。目前使用较多的镀锌管和阻燃高强度PVC管。1 ~ 2 根双绞线穿φ15~20线管;3~4根双绞线穿φ20~25线管;8根以上双绞线最好走线槽;先走线槽,再走支管方式:线槽由金属材料制成,线槽尽量安装在走廊的吊顶内。此方法布线的平均距离短且便于维护, 适用于楼层信息点较多情况, 建议线槽电线容量为30%(200x100mm线槽放置200根左右双绞线);地面线槽方式: 适用于开间或需要安装隔断的场合, 应根据办公家具布置图进行设计。
5.3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
(1)垂直主干线缆和水平系统线缆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楼层管理间的跳线来实现。管理子系统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现场的结构取决系统的规模和选用的硬件。
(2)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①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②管理间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③有交换机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④管理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⑤许多大楼在设计时都考虑在每一楼层都设立一个管理间, 用来管理该层的信息点。一般每一个管理间管理信息点200个左右。如果信息点少时,可与其他楼层共用管理间来管理该子系统。5.4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1)是整个大楼信息交通枢纽,提供了位于不同楼层设备间和管理间的多条连接路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星状 结构。
(2)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①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语音主干
一般选择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一般采用多模光纤。(一般选择6芯多模光纤+2根六类双绞线备份,按48个数据点2芯光纤进行配备)② 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路由。选择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一般采用电缆孔方法(当管理间上下都对齐时)和电缆井方法(电缆井方法常用于干线通道)。③ 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垂直干子系统宜在90m范围内,以提高传输速率。④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⑤确定每层楼的防雷电的设施。⑥确定整栋楼的干线要求。
5.5 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1)设备间是水平布线和垂直主干跳线及配线管理的空间,是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
(2)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①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设备的安装和维护。②所有进出终端设备应清楚区分。③要有良好的温度和湿度。④满足整栋大楼干线的安装要求。⑤还应考虑房间位置、地板负重、设备进入、线路进出、照明设施、接地要求、配电电源、防雷设施和消防设施等。
5.6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为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地板下空间,可以敷设管线和作为空调送风静压箱。
(2)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中的市电与备用电源引自两个不同的电源点,可以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设备供电。
(3)防雷系统。在大楼配电柜主开关后安装三相电源保护避雷器, 在设备间安装浪涌保护器进行保护。
(4)接地系统。在防静电地板下,用0.2×30mm紫铜带做成1200×1200mm等电位网。(铜带交叉点置于活动地板金属支架下)安全保护地、交流工作地、直流逻辑地共用一根接地母线,机房活动地板支架及金属墙板等与等电位网可靠连接。防雷接地与安全保护地、交流工作地、直流逻辑地共用一组接地体,但接地母线要分别敷设。
(5)空调系统。设备间根据需要另安装单独分体空调和加湿机, 以保证机房设备区的温湿度。
(6)设备间分区。一般分为供电配电、数 据交换和管理工作区域。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会了运用自己的知识做出一份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学会自己制作网线,并将所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实验当中,设计逸夫教学楼,学会简单的操作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软件,从中获取了许多的知识,在与同学的学习当中,我们也知道了合作在任务和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快速、合理、高效地完成开放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并且提高了实验教学教师的辅助教学质量,也把实验室管理人员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实验室教学的开放和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2] 高文莲,李香林,等.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实用教程.[3] 郝文化,董茜,罗翼鹏.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案例.[4] 姚强.智能建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 18期.[5] 对综合布线系统及其设计的认识 于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7 [6]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黄海兵 科技信息 2010/12 [7]工业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祁亚东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