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介绍蜗牛,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想象。2.会用总分的结构描述蜗牛的特点。
3.用上“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蜗牛的”“ 更神奇的是”等连接语连接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题目(板书:蜗牛,书空题目,强调“内”的写法)
2.科学曹老师已经带领我们观察过蜗牛了,考考你,先来看蜗牛有哪几部分组成。(板书)你还了解有关蜗牛的哪些知识?
3.过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来蜗牛已经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但是就这样把观察的写下来,显得很乱。
二、观察蜗牛的触角
1.我们从“头”开始,先来看它的触角。你能先说说你观察到的。
(生说,板书重点词或好词。特别是有想象部分,板书并给予表扬:是呀,观察日记不光要仔细观察,还要加进自己的想象。)
2.有一位小朋友也写了自己观察到的触角。我们来看看。出示:
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长长的一对上有眼睛,短短的一对用来闻气味。蜗牛爬行的时候,触角会伸缩,很有意思。(1)生说,在PPT上加括号。(2)生写。
(3)交流。(拿2-3个优生和1个差生,师生互评。)
下水文:蜗牛的头上有两对一长一短的触角。长的一对顶端有圆鼓鼓的小黑点,那是蜗牛的眼睛。蜗牛总是睁着它那芝麻大的眼睛,好奇地探寻着世界,好像
有千万个为什么。蜗牛向前爬行的时候,总爱摇着头,晃着两只长着眼睛的触角慢慢前进,仿佛在刺探前方的敌情。要是你用手触碰一下它的触角,它就像触电似的马上缩回它的安全屋——蜗牛壳里,老半天才慢慢地爬出来,谨慎得很!
蜗牛的触角可以自由地伸缩,很有意思。像以前最古老的电视机上的天线。
短的一对可以感知到气味和味道,嘿,这不就是我们的鼻子嘛!
3.要是给这段文字加上总起句,你会?
这样就是用总分的结构完整地介绍了蜗牛的触角。
三、迁移运用:观察蜗牛的其他部位和活动 1.连接语:
除了蜗牛的触角,你还想说说蜗牛的什么?(生说,师板书)板书预: 观察 想象
头 触角
嘴巴(进食)
腹 腹足(爬行)壳
尾 吴老师送你一个过渡句: 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蜗牛的 更神奇(有意思)的是
()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2.生写
壳:(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一圈一圈螺旋形的;壳比较硬;透明的,在阳光下能看见壳里蜗牛的躯体;跟田螺的壳差不多。)背上背着重重的壳,当遇到危险时,就会钻进壳里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侵害。
口: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颗牙齿左右。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可以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爬行时用它的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足部肌肉作波状蠕动,缓慢地向前爬行。蜗牛与鼻涕虫一样,腹面有长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缩而前进,前进时分泌粘液,干后闪闪发亮。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观察实验,测定蜗牛爬行速度:把一只蜗牛放在干燥地面,它每分钟移动9-13厘米;爬到遮阴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移动6-8厘米;再爬到有薄水层的地面时速度加快,每分钟滑行25-30厘米。西方有些国家每年都举行蜗牛赛跑。1985年西班牙举行蜗牛赛跑,有8个国家68只蜗牛选手参加,在竞赛角逐中,西班牙一只参赛蜗牛获得冠军,它在5分钟内跑完了124厘米。
蜗牛吃食物、排泄和呼吸
3.大屏幕展示,师生共批。
(批改重点: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四、小结。
上了这节课,你的收获?
今天我们是选取蜗牛的一个方面,观察加想象,这是按部位观察。其实,写观察作文的方法有很多种,还有分期观察、比较观察等等。不同的观察对象决定不同的观察方法,我们以后再来学习。
第二篇:《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曾宝俊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观察小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并研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行为特征,达到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一些特征,以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中制定的关于”生命世界”中的有关认识动物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的内容标准,以及珍爱生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本节课的观察研究和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
基础上的。现在大多数小孩已经从不同渠道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的甚至会饲养过一些小动物,学习本课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及动物的分类知识等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教学准备应该比较充分,如果实在不能找到蜗牛,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用蚯蚓代替也行,但必须保证有充足的实验材料。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
●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照顾小动物(蜗牛),观察
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
1、猜谜: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是什么小动物?(蜗牛)
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蜗牛。
【评析】研究对象的突然出现,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
二、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
1、谈话:通过观察,你们对蜗牛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汇报。
3、谈话:对蜗牛有了这么多的了解,你们能不能把观察到的蜗牛外形画出来?
4、学生画画。
〖说明〗教师适时发放大镜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展评时,适时介绍不同种类的蜗牛,也可以利用图片或多媒体演示。
三、了解蜗牛的行为特征
1、提问:刚才的画图说明同学们对蜗牛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提问: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4、学生讨论。
5、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①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材料是一块玻璃、放大镜。
②蜗牛怎样吃食?
材料是盘子和若干食物。
③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
材料是干土、湿土,或干布、湿布。
6、学生分组研究并作记录。
【评析】我们的教学强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但是增加自由度并非放任自流,在引导学生充分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有选择地研究几个问题,是在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基础上的集中,有利于学生研究的重要项目。
7、组织研讨。
①谈话:刚才的活动,大家表现都很好,每个同学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通过这次观察研究活动,你有了哪些收获?
②学生汇报。
◇关于蜗牛的爬行;
◇关于蜗牛的吃食;
◇关于蜗牛喜欢的环境。
8、提问:如果要给蜗牛重新安一个舒适的家,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评析】研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一块儿来思考,互相交流每个人在探究中获得的经验,从而形成每个孩子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提高每个孩子的概念水平,所以孩子们都会大道理思考,如何给蜗牛安家。
9、提问:有同学发现蜗牛躲在壳中不出来,假如蜗牛一直躲在壳中,你有什么办法让它爬出来吗?又有什么办法让蜗牛缩回去呢?
【评析】此处调整了一下教材的顺
序,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再提出研究项目,而且这个研究项目可以说是本课的高潮部分,相信学生对这项研究会有极大的兴趣和收获。
10、学生研究。
11、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12、谈话:你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蜗牛究竟是靠什么来对外界作出怎样的反应的。
四、巩固、延伸。
教学片断赏析
师:用什么方法让蜗牛从壳里爬出来?又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蜗牛从壳外缩回去?
(学生讨论研究方法后汇报)
生:用针刺它的壳,蜗牛没有反应。
生:用针刺它的触角,蜗牛动了一下,但没有出来。
生:用针刺它的头,蜗牛的身体缩到壳里去了。
生:用针筒吸水后注入蜗牛壳里,蜗牛慢慢爬了出来!
生:我们小组没有碰它,蜗牛也自己爬了出来。
生:它先伸出头部,再慢慢地把身体探了出来。
生:用针刺它的头部,他又缩了回去。
第三篇:蜗牛观察日记教学设计范文
蜗牛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写下观察蜗牛的新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介绍蜗牛,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2.培养学生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试着写观察日记。
4.会用总分的结构描述蜗牛的特点。用上“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蜗牛的„”“更神奇的是„”等连接语连接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出示关于蜗牛的谜语:背着包袱不肯走,表面坚强内里柔,行动迟缓很拖拉,碰到困难就缩头。让学生猜猜它是什么?猜中后老师就出示题目(板书:蜗牛,书空题目,强调“内”的写法)
2.观察过蜗牛,凭记忆先来看蜗牛有哪几部分组成。(板书)你还了解有关蜗牛的哪些知识?
3.过渡: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来蜗牛已经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但是就这样把观察的写下来,显得很乱。
5.派发蜗牛的基本资料(课前打印准备好)6.展示蜗牛(课前准备好两只蜗牛,装好在瓶子里)
师:同学们静静观察五分钟,看到底两只蜗牛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观察蜗牛的触角
1.从“头”开始,先来看它的触角。师:你能先说说„ 生 :„
(板 书 重 点 词 或 好 词。特 别 是 有 想 象 部 分,板 书 并 给 予 表 扬 : 是 呀,观 察 日记不光要仔细观察,还要加进自己的想象。)出示: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长长的一对上有眼睛,短短的一对用来闻气味。蜗牛爬行的时候,触角会伸缩,很有意思。
生说师写,交流。
(拿2-3个优生和1个差生,师生互评。)
例文:蜗牛的头上有两对一长一短的触角。长的一对顶端有圆鼓鼓的小黑点,那是蜗牛的眼睛。
蜗牛总是睁着它那芝麻大的眼睛,好奇地探寻着世界,好像有千万个为什么。蜗牛向前爬行的时候,总爱摇着头,晃着两只长着眼睛的触角慢慢前进,仿佛在刺探前方的敌情。要是你用手触碰一下它的触角,它就像触电似的马上缩回它的安全屋——蜗牛壳里,老半天才慢慢地爬出来,谨慎得很!蜗牛的触角可以自由地伸缩,很有意思。像以前最古老的电视机上的天线。短的一对可以感知到气味和味道,嘿,这不就是我们的鼻子嘛!
2.要是给这段文字加上总起句,你会?
这样就是用总分的结构完整地介绍了蜗牛的触角。
三、迁移运用:观察蜗牛的其他部位和活动
1.连接语:
除了蜗牛的触角,你还想说说蜗牛的什么?(生说,师板书)
板书预:
观察 想象 头
触角
嘴巴(进食)
腹
腹足(爬行)
壳
尾
老师送你一个过渡句: 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蜗牛的
更神奇(有意思)的是()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2.生写 壳:
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一圈一圈螺旋形的;壳比较硬;透明的,在阳光下能看见壳里蜗牛的躯体;跟田螺的壳差不多。背上背着重重的壳,当遇到危险时,就会钻进壳里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侵害。
口: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 26000颗牙齿左右。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例文:(加想象)我和它说话时候,它嘴巴一动一动的,像在回应我,可惜我听不懂它在说什么。呵呵,蜗牛真聪明。
蜗牛可以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爬行时用它的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足部肌肉作波状蠕动,缓慢地向前爬行。
蜗牛与鼻涕虫一样,腹面有长而扁平的足,借肌肉收缩而前进,前进时分泌粘液,干后闪闪发亮。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观察实验,测定蜗牛爬行速度:把一只蜗牛放在干燥地面,它每分钟移动9-13厘米;爬到遮阴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移动6-8厘米;再爬到有薄水层的地面时速度加快,每分钟滑行25-30厘米。西方有些国家每年都举行蜗牛赛跑。1985年西班牙举行蜗牛赛跑,有8个国家68只蜗牛选手参加,在竞赛角逐中,西班牙一只参赛蜗牛获得冠军,它在5分钟内跑完了124厘米。
(批改重点: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例文: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铁石吸住金属一样吸住物体,再伸展长长的身体,像一名战士一样匍匐前进。并且,还会一路留下一条长长的黏液,还时不时的拉点“便便”,以证实自己曾“到此一游”!
四、小结。
上了这节课,你的收获?
今天我们是选取蜗牛的一个方面,观察加想象,这是按部位观察。其实,写观察 作文的方法有很多种,还有分期观察、比较观察等等。不同的观察对象决定不同 的观察方法,我们以后再来学习。
第四篇:观察蜗牛
观察蜗牛
今天早上,天气很不错。我到老家的菜地里除草,除着.除着就看见一只格外大的蜗牛。于是,我就想;“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到哪里都会留下一条白白的线呢?它有没有牙齿呢?”这几个问题弄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晚上我睡觉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出现两个人。一个小人说:“蜗牛是益虫,因为他不害人不做坏事不咬人呢。”另一
个人说:“蜗牛是害虫,它是整天吃白菜的大坏蛋,其他的都不吃......为了弄清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亲自捉了几只蜗牛,又准备了面包,苹果,香蕉......等一些蔬菜水果。把这几只蜗牛放在这些蔬菜水果面前看它们吃什么。但是令我震惊的是每个蜗牛都选择了白菜叶子。对其他的食物小虫饼干不闻不问。没过一会就把白菜叶子吃完了。最后,我得出了结论蜗牛是害虫。
那么蜗牛爬行的时候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白线呢?我想了半天,还没想到什么。于是我决定做个试验,把蜗牛放到高处,对蜗牛算是高处了。当蜗牛把头伸出来的时候,我就伸出手想捉住它,可是我的手还没碰到它,他的头就缩了回去,我的心里不由得大骂起来:“你真是个胆小鬼呀!”。好几次我都没有成功,不由得有些泄劲了。突然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用石头轻轻的敲了一下它的壳,蜗牛突然的把头伸了出来,我就用手捉住了它,摸了一下它的身子粘糊糊的还有小粒样的东西,这是什么?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得到了答案小颗粒是脚,黏糊糊的是排泄物,有著蜗牛的爬行。
那蜗牛又没有牙齿呢?我就亲自捉了一只大蜗牛,拿着放大镜观察,发现他的嘴在头的腹部,总是朝下方,我们看不见。据网上说:我怒嘴里有齿一样的舌来刮取食物吃,速度比蚂蚁快多了。
没想到这小小的蜗牛有这么多的奥秘啊!
第五篇:观察蜗牛
综合实践课——观察蜗牛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外形、用自己的语言及图画等进行
2、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
二、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捉到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馒头渣、鸡蛋、苹果皮,煮熟的鸡肉等。
三、活动组织形式:
根据活动内容,在教室中进行,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活动设计:
活动一:蜗牛在哪里?
1、教师出示蜗牛,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组、落实任务。
3、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A、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师提供每组一只饲养盒)
B、估计什么地方能捉到?(校园的花坛、草坪等处)
C、捉蜗牛去时,要注意什么?(安全、爱护绿化
4、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捉蜗牛。
5、回来后汇报交流,你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捉到时它是怎样的动作?想想这是为什么?
活动二:蜗牛样子
1、把饲养的蜗牛拿出来,放在白纸上,仔细观察它长的怎么样?如果蜗牛躲在壳里怎么办?
A、蜗牛的背上有什么?它软硬如何?像什么?
B、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触角有几对?这两对触角一样吗?
C、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用手摸一摸。
D、让蜗牛在玻璃片上爬行,观察它是用什么爬行的?(告诉学生,这叫腹足)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蜗牛的外形。
3、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用简笔画画出蜗牛的主要外形特征。
4、让学生在纸上用水彩笔画一只蜗牛。活动三:蜗牛的饮食习惯
(一)蜗牛喜欢吃什么?
活动准备:先让蜗牛饿几天,每组各种食物一份(树叶、萝卜、青菜、馒头渣、米饭、鱼、肉、苹果皮等)
活动准备:先让蜗牛饿几天,每组各种食物一份(树叶、萝卜、青菜、馒头渣、米饭、鱼、肉、苹果皮等)
1、为了把蜗牛饲养好,我们要经常给蜗牛喂食,那蜗牛喜欢吃什么呢?
2、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它喜不喜欢吃其它东西呢?
3、我们怎样来研究蜗牛喜欢吃什么呢?需要准备一些什么?是一样一样试还是一起试?怎样做比较合理?
4、给每个小组一份食物,把食物放在蜗牛周围,让学生观察蜗牛对各种食物的反应。
5、观察后各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
6、得出结论,小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