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1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通过对法国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及帝国的覆亡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不断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建立的。
2、通过对课中题“你如何看待《人权宣言》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以及课后畅想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感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所受到的极大阻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革命和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充满信心。
2、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进步意义,从而体会当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
3、拿破仑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武力、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由此证明任何非正义的战争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拿破仑帝国的统治。难点:正确评价拿破仑。
教学过程
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板书)
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板书)(1)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师讲述: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但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法国,资产阶级属于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财产常常受到教士和贵族侵占。
(2)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导火线。
教师讲述: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苦难,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7月,第三等级召开制宪会议,希望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则阴谋用武力驱散制宪会议。这样,第三等级与封建势力发生了正面冲突,成为革命的导火线。
2、攻占巴士底狱(板书)
教师讲述:1789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板书)
1、颁布(板书)
提问:《人权宣言》是什么时候?哪个机构颁布的? 学生回答: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
2、主要内容(板书)
提问:《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1)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2)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意义(板书)
提问:《人权宣言》的颁布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1)《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2)《人权宣言》以主权在民代替主权在君,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意识。(3)《人权宣言》确立的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三、拿破仑帝国(板书)
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掌握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历史背景。
教师强调: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当时的形势需要一个独裁者,假如当时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人来扮演。
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板书)提问:拿破仑称帝后实施了怎样的内外政策?
内外政策:(1)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2)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提问:法兰西第一帝国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亡?
指导学生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方面及法国与反法同盟势力对比等方面考虑。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板书)提问:法国大革命有何伟大意义?
学生回答:在国内,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小结
1、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2、《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帝国,最终因奴役和掠夺占领区而导致帝国覆没。
4、法国大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篇:《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无为三中城南校区
九年级视导课教案
学
科:
历
史
课
题: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授课教师:
2015—2016学第 一 学期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方法】
1、教法的选取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2、学法的选择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评价。
依据:《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以启蒙运动理念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从根本上否定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具有世界性反封建意义。
拿破仑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评价拿破仑的重要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主要活动的开展,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历史发展并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将《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评价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2、难点:理解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
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稳定法国局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它的政策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如使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恐怖政策打击面太宽,处决的太多,特别是危机过后的恐怖政策消除异己”容易使学生对雅各宾派专政的评价有失偏颇。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拿破仑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全面否定,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拿破仑的活动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因此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马赛曲,展示法国国旗,设疑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的历史又会如何发展,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攻占巴士底狱和封建王朝的倾覆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
教师讲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出示:路易十六日记内容
提出问题: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会怎样来解答路易十六的困惑呢? 播放视频:(视频说明:简单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情况)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政治上的君主专制、经济上的财政危机、社会结构上的等级制度危机是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出示:路易十六的话“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 提出问题:那么启蒙思想真的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吗? 教师活动:出示1 7—1 8 世纪巴黎印刷品的两组数据 提出问题:两组数据的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解读:介绍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的传播状况,理解启蒙思想深入人心,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
——分析史料,突出重点。
过渡:法国人民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不但推翻了旧制度,更要建立新制度。1789年8月,革命爆发一个月后,制宪会议通过了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出示《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节选
提出问题:宣言中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活动:
师生总结:正因为《人权宣言》用启蒙思想否定封建旧制度,勾画了自由、平等的未来法国,所以它被马克思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与新制度的出生证,旧制度下的一切封建特权被废除。
过渡:法国民众激情渐渐失控了,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为应对外部的反法同盟和国内叛乱势力的夹击,革命走向极端,激进的雅各宾派上台执政。从1793年春天开始,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主义交织的城市。
2、展示“生活在遥远的时代——理性的时代”
材料:1793 年1 1 月8 日,公民罗兰夫人———吉伦特派的革命领袖被送上断头台。同时处死的还有22 名法国公民,也都是吉伦特派的领导人。1794 年4 月5 日,公民丹东,雅戈宾派的领袖,被处死。据统计,1 793 年4 月到5 月,巴黎审判庭共审讯和处决了大约2750 人,在6 月的新一轮审判中,短短7 周之内,仅在巴黎就有1 376 人死于非命。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气氛交织的城市。一年之中,法国有3.5 万人被处决。在此期间,保护被告人的法律极其软弱,不允许有辩护证人,甚至也不许请律师。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雅各宾派统治的认识?它的措施与《人权宣言》的内容符合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老师解读:讲述革命推进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体会革命对于《人权宣言》的遵从和背离。
第三环节:拿破仑和军事帝国的兴衰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 “雅各宾派政权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法国形势急剧动荡,历史将会把机会留给谁?”
1、出示材料:1793—1804 年中拿破仑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 提出问题:拿破仑是不是真的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呢? 学生活动:
教师解读: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并宣誓效忠法律,这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
2、出示:《拿破仑法典》和《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节选)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材料二:《人权宣言》“第一条:就权利而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
提出问题:二者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法典》是从法律上对启蒙思想和《人权宣言》的落实。
3、出示图片:“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法国疆域”“战场上的累累白骨的画面同拿破仑家族成员的王位”
教师解读:讲述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体会帝国自由和平等的遵从和背离,理解帝国兴亡的原因。
合作探究:拿破仑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通过前面的学习,谈谈你心目中的拿破仑。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他后期对外侵略扩张,背离了自由、平等的原则,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教师总结提炼,强调拿破仑战争的两个阶段和后期侵略战争与第一帝国灭亡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4、革命意义
提出问题:通过表格回顾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并概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拿破仑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法国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
师生归纳:法国大革命历时数十年,席卷欧洲大陆,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的、最彻底的革命。大革命的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已经远远超过本国范围,不仅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而且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使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在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起来,也对19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学反思 布置作业
第三篇:《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威海市工业新区苘山中学 刘红星
【设计思路】
1、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描述是,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了解”和“讲述”都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识记层次,而“简述”则侧重于思维能力。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上承资本主义的曙光,下启工业时代的降临,呈现的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3、学情分析
由于威海市的学制为“五四”学制,本次授课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三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且学生已经学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生命化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为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提供适宜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应体现这一理念,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多个环节,如展示环节和讨论环节等,让学生带着展示的自豪感和讨论的收获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法国大革命。
【学习目标】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需要达到: 知识与了解:简要复述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
理解与应用:理解并列举出《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概述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世界的影响,讲述和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体会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评价方案】
1、通过课末课堂检测题(选择、填空、材料分析题),90%以上学生完成识记层面的学习任务。
2、通过合作探究问题和材料解析题,80%以上学生完成理解和运用层面的学习任务。
3、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回答、合作探究的情况,80%以上学生达到过程性评价的“良”的水平。
【教学策略】
1、教法的选取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2、学法的选择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习惯于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这课的调查让我明确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疑惑。根据调查结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历史探究方法、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新授 导入新课:
播放马赛曲,展示法国国旗,设疑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的历史
又会如何发展,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攻占巴士底狱和封建王朝的倾覆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
教师讲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出示:路易十六日记内容
提出问题: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会怎样来解答路易十六的困惑呢? 播放视频:(视频说明:简单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情况)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政治上的君主专制、经济上的财政危机、社会结构上的等级制度危机是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出示:路易十六的话“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 提出问题:那么启蒙思想真的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吗? 教师活动:出示1 7—1 8 世纪巴黎印刷品的两组数据 提出问题:两组数据的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解读:介绍启蒙思想在法国社会的传播状况,理解启蒙思想深入人心,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力。
设计意图:结合《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现状》的视频,学生能对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凸现启蒙思想对法国革命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文字、数据和图片资料,让学生在真实而鲜活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地感受启蒙思想对法国革命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二环节:《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
——分析史料,突出重点。
过渡:法国人民在启蒙思想的指引下,不但推翻了旧制度,更要建立新制度。1789年8月,革命爆发一个月后,制宪会议通过了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出示《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节选
材料:
第一条:就权利而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
第四条: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第十一条:…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提出问题:宣言中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活动:
师生总结:正因为《人权宣言》用启蒙思想否定封建旧制度,勾画了自由、平等的未来法国,所以它被马克思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与新制度的出生证,旧制度下的一切封建特权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过渡:法国民众激情渐渐失控了,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为应对外部的反法同盟和国内叛乱势力的夹击,革命走向极端,激进的雅各宾派上台执政。从1793年春天开始,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主义交织的城市。
2、展示“生活在遥远的时代——理性的时代” 材料:
1793 年1 1 月8 日,公民罗兰夫人———吉伦特派的革命领袖被送上断头台。同时处死的还有22 名法国公民,也都是吉伦特派的领导人。
1794 年4 月5 日,公民丹东,雅戈宾派的领袖,被处死。
据统计,1 793 年4 月到5 月,巴黎审判庭共审讯和处决了大约2750 人,在6 月的新一轮审判中,短短7 周之内,仅在巴黎就有1 376 人死于非命。
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气氛交织的城市。一年之中,法国有3.5 万人被处决。在此期间,保护被告人的法律极其软弱,不允许有辩护证人,甚至也不许请律师。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雅各宾派统治的认识?它的措施与《人权宣言》的内容符合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老师解读:讲述革命推进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体会革命对于《人权宣言》的遵从和背离。
设计意图:对《人权宣言》文本的解读,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引领作用;对雅各宾派政策的分析,体会其革命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必然遭到人民的抛弃。
第三环节:拿破仑和军事帝国的兴衰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 “雅各宾派政权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法国形势急剧动荡,历史将会把机会留给谁?”
1、出示材料:1793—1804 年中拿破仑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 1793年 土伦战役,初显身手 1795年
平定叛乱,崭露头角 1796年 皮埃蒙特,大展宏图 1799年 雾月政变,军事独裁 1804年 颁布《拿破仑法典》
提出问题:拿破仑是不是真的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呢? 学生活动:
教师解读: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并宣誓效忠法律,这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
2、出示:《拿破仑法典》和《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节选)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材料二:《人权宣言》“第一条:就权利而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
第四条: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第十一条:…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提出问题:二者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法典》是从法律上对启蒙思想和《人权宣言》的落实。
3、出示图片:“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法国疆域”“战场上的累累白骨的画面同拿破仑家族成员的王位”
教师解读:讲述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体会帝国自由和平等的遵从和背离,理解帝国兴亡的原因。
合作探究:拿破仑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通过前面的学习,谈谈你心目中的拿破仑。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他后期对外侵略扩张,背离了自由、平等的原则,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教师总结提炼,强调拿破仑战争的两个阶段和后期侵略战争与第一帝国灭亡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4、革命意义
提出问题:通过表格回顾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并概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学生活动: 师生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将《法典》和《人权宣言》进行对比,理解《法典》从法律上对启蒙思想和《人权宣言》的落实;通过合作探究评价拿破仑,体会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拿破仑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法国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
师生归纳:法国大革命历时数十年,席卷欧洲大陆,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的、最彻底的革命。大革命的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已经远远超过本国范围,不仅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而且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使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在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起来。对19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堂检测
1、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
①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年 月 日,巴黎人民,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②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颁布
,宣扬、、。
③ 等人掌握了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④拿破仑在1804年建立,对内颁布,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多次打败。
2.如果给拿破仑画像,不可以作为背景的事件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C.远征俄国失利
D.颁布《法典》 3.材料分析
材料: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最彻底的革命。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请回答: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四篇:《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历史背景和意义;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能力与方法
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从图画中支寻找历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是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难点
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个国家一年的许多节日,比如元旦、春节、劳动节等,但是一个节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生答)那么大家知道法国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要把国庆节定在这一天,它有什么意义吗?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
生(看书)法国大革命(板书)
师:请一位同学来将本课内容概述一下。(生答)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生看书上,回答)
一、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的爆发。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
师:(提问)18世纪的法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生答)
师(归纳)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引发了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板书)引发这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师:革命前法国的社会关系的一大特点是什么?(生阅读注解,回答)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各自有什么目的?他们的目的相同吗?(生答)
2、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3、革命的开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4日)为了纪念这次起义,7月4日被确定了法国的国庆日。
师: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后,1789年8月通过了《人权宣言》。
二、《人权宣言》
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人权宣言》表达了哪些民主思想?(2)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生答)
师(归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2)主权在民;(3)三权分立;(4)保护私有财产。它和美国的《独立宣言》相比,相同之处在于倡导自由、民主和平等。(指导欣赏插图,体会当时人民的喜悦心情)
从分析中可了解到,这是一部进步的纲领性文件,成为反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面旗帜,体现了铲除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的意义。它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是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纲领。
师:《人权宣言》发表后,革命也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四个问题,并开展讨论:(1)拿破仑是在怎样的背景一夺取政权的?(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和他所推行的战争?(4)你认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生讨论后发言)
1、雾月政变(1799年)
师:拿破仑上台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生谈谈对其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认识)
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生答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分别有哪些?说说其作用)
3、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生答)师:你如何评价他所推行的战争?(生答)师:拿破仑所推行的战争,分两个阶段分析。以1806年为界,此前的战争主要是针对反法同盟,这是维护法国在革命的成果,是正义的战争。1806年起,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给被奴役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也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4、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师:总结帝国崩溃的主要原因:扩张侵略战争激起了被奴役地区的人民的强烈反抗。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生答)师: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应将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第二,看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
因此,对拿破仑的总体评价应该是:第一,他掌权期间,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第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1)正义性,保卫法国;(2)进步性,保卫和传播了资本主义制度;(3)侵略性,奴役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4)争霸性,与英国争殖民霸权,与俄国争欧洲大陆霸权。第三,他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师: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标志着法国历史一个阶段的结束。请大家概述本课内容。(生概述本课内容)
课后作业:比较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第五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14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于明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3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教材共用两目来展示这一过程。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减化了大革命过程的繁琐叙述,使《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本目的地位更清晰。《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理解《人权宣言》对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有很大帮助。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对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学习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因此要了解拿破仑,关键是正确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突破了这一点,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性质,同时也便于学生正确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感性认识重于理性认识,对被动接受的知识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但是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此时的学生尽管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完全利用符号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好的做法是将符号所表达的知识尽可能以生活实例的形态呈现出来。由于现实生活中学生在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接触过一些关于法国与拿破仑报道,因此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报道回眸历史。
(二)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学生应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但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对涉及到的政治上的知识和规律把握不清,对片面、零散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人权宣言》;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后进生学生主要采用启发式;对于中等学生主要采用启发、讲解等方式;对于优秀学生主要通过讲授、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来领导,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1)《人权宣言》的颁布。(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2.难点
(1)雅各宾派专政。
(2)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二)解决方法
教师提供《人权宣言》的内容,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权宣言》的颁布。
教师改变以往由学生总结归纳意义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先给出其意义,然后让学生用所学史实举例证明法国大革命对内、对外意义。拿破仑的内外政策。请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课文,并归纳其措施及结果。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依据,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其专政。学生在课下收集材料,在课上展开自由辩论,在辩论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请同学欣赏两幅人物图片(克伦威尔,华盛顿),并说说他们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他们都是法国历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你想知道他们为法国历史的发展是怎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动荡的法国。
(二)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介绍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子目标的内容展示这一程。
一、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我们都知道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图片)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指出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讲授过程中展示相关的矛盾激化示意图)过渡:法国大革命在三级会议的召开下一触即发。我们共同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进程。2.进程
法国大革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人权宣言》;第二阶段,处死国王,建立和国;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专政。(展示进程示意图)根据三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思考题。(见幻灯片)
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人权宣言》。(播放影片攻占巴士底狱)、展示《人权宣言》的内容。《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第二阶段: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法国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只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1791年6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偕王后、王子化装潜逃,并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国王的背叛,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人民群众再一次发动了起义。处死国王废除君主统治,可以说这是法国革命的又一进步,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国王被处死后的法国因反法同盟大军压境,保王党**、物价飞涨,粮食短缺而面临生死关头,巴黎人民力挽狂澜,于是1793年发动第三次起义,革命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专政。(出示罗伯斯庇尔像并简单介绍)过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意义深远。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出示其意义图片)教材中用了“摧毁”“传播”“很大影响”三个词,请学生描述其意义。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冉冉升起一颗年轻的将星,他就是拿破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拿破仑的世界。(讲述过程中出示拿破仑画像)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课下老师给各组同学们留了一道作业题:收集拿破仑的有关资料,把所知道的拿破仑介绍给大家。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通过各组交流,我们大家对拿破的一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老师要检查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
(展示问题内容)1804年拿破仑凭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当之无愧的皇帝,在《拿破仑加冕》的那一天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让我们共同欣赏。
拿破仑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使法国一度辉煌,其对内外政策对法国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我们现在进行辩论赛,请各小组同学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适时点拨,并指出刚才同学们就如何评价拿破仑,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交流,既有观点也有史实。随着同学们的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认识会更加深入。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拿破仑毕竟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胜利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更滋长了他的野心,争霸世界,四处侵略,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三)小结反馈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
法国大革命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件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可以说拿破仑从战争中发家,又在战争中消失。
六、拓展资料
1、三级会议
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有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市民(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是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集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决权。
1300年,法国与佛兰德交战,财政支出增加。腓力四世(美男子)向法国教会征税,遭到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拒绝,双方发生冲突。为了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7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法国大革命前夕,由于国王财政困窘,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包括资产阶级)要求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表决。提出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的建议。在遭到拒绝后,第三等级于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至此以等级为基础的三级会议完成了历史使命。
2、《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又称为《法国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它在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里有颇大的影响。首先,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适用,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典。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该法典为基础,部分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用了该法典,不过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其次,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最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民法典在编纂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
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不是打了四十几次胜仗,滑铁卢会抹去这一切,但<<民法典>>会使我不朽.”
3、《人权宣言》(节录)(1789年8月20—26日)法国国民议会,1789年8月26日 起草:穆尼埃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因此,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五条 法津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凡动议、发布、执行或令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处罚;但根据法律而被传唤或被扣押的公民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则构成犯罪。
第八条 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
第九条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第十二条 人权的保障需要有武装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
第十三条 为了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管理的支出,公共赋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作平等的分摊。
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来确定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认可注意其用途,决定税额、税率、客体、征收方式和时期。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机关公务人员报告其工作。
第十六条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4、法国国庆日的由来
法国国庆日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
巴士底狱是一座位于巴黎市中心非常坚固的要塞,高30米,围墙很厚,有7个塔楼。上面架着大炮,里面有个军火库。它建造于12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当时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门前。后来,在巴黎市区不断扩大下,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18世纪末,它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专门关押政治囚犯。例如,文学家伏尔泰在此处坐过牢;因此不少当时的民众就认为巴士底监狱是法国王权专制独裁的象征之一。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历史学家把巴士底狱当作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并把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监狱的占领这一事件描绘成伟大的功绩,代表英勇巴黎人民解放被压迫的农民的一次革命胜利。
现代的法国历史学家对于巴士底狱给予一些比较中肯的评价:当时的巴士底狱实际上是全法国生活条件最好的一个监狱,并且不是巴黎人民所畏惧的王朝的象征。巴士底狱被攻占那一天,巴士底狱里发现只有7个囚犯,大部分是被自己人关押的贵族家庭的精神病患者。
自从1879年,为了纪念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法国政府宣布把7月14日定为国庆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