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高白 张旗 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习作教案设计
东高白小学
张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说出你的心里话。
2、使学生学会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某方面的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3、指导学生如何拟定题目,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说出你的心里话。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某方面的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渲染亲情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百听不厌,感人至深的歌曲,想听吗?好,请听。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让同学欣赏跟唱。(多媒体播放)二.激情导入,感受亲情。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老师也喜欢这首歌,你从这首歌曲中听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根据自己的领悟,畅所欲言)
师:是的,不仅母亲爱我们,父亲也很爱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那么,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是怎么关爱你的呢?
师:父母这么爱你,你当面向他们表示过对他们的感谢吗?想不想对他们说些心里话?(想)好,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习作。希望能借助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想对父母要说的心里话说出来。
三、大屏幕出示习作内容。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轻声读一读习作的内容。
师:通过阅读习作内容,大家知道了本次习作的范围是什么吗?谁能说说?(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指导:(多媒体出示)
通过一件“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你的”事,向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以是感谢的,可以是赞美的,也可以是关心的„„
通过一件“让你明白了父母良苦用心的”事,表达你由不理解父母到理解父母的思想转变,说出你的心里话。可以是懊悔的,也可以是感谢的,还可以是表明决心的„„
通过一件“父母教育方法不正确或行为过分的”事,说说你的心里话,可以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可以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还可以说说其他的心里话。
四.感悟方法,诉说亲情
师:请同学先想一想选择哪方面的事例,想对父母说哪些心里话?然后请你把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浓缩成两三句话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师:指名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师:老师相信每一句话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得让大家都能感动呢?(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表达人物真情实感呢?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描写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来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下面,请同学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准备几个片段,来感悟一下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呢?(大屏幕出示范例)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地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地震中的父与子》
通过父亲的外貌表现父亲对孩子的爱。
2、她说:“巴迪,真是你写的么?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
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表达了对孩子的爱。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慈母情深》
从母亲的这一系列动作中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辛苦。
4、“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学会看病》
从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
生: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纷纷说出怎样才能表达人物真情实感?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描写?
师:一篇文章要想把它写的有血有肉,就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出示习作要求:
(多媒体展示习作要求: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说出你的心里话;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师: 同学们心中有了故事,也知道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会儿老师就要请同学们讲讲心里话背后的故事。现在,请把你的故事先跟你的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现在老师想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看她说的这件事是否感人,他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你可以帮助他补充。
生:学生纷纷举手讲述自己的故事,师生参与评价和适当的纠正、补充。
七、开头结尾
不可忽视
师: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怎样能写好开头和结尾呢?
生: 同学们举手说说自己写开头的方法。
师:介绍几种文章开头的方法。(边说边用课件展示)
八、文题指导,画龙点晴。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拟好作文题目呢?
1、题目要简练。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题目不宜过长,避免繁琐。如 《妈妈的爱》
2、题目要贴切,也就是题目概括的内容要和作文内容相一致。如《XXX我想对你
说》
3.题目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如《父母之爱,无处不在》
九、总结
这节课,大家对自己的父母说出了心里话,下节课我们就写这篇作文,希望同学们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然后,回去把习作读给父母听。同时,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只在习作中写写而已,要把自己的心里话经常和父母交流,这样更能加深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
第二篇: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课前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诗,相信你们都很熟悉
(出示,游子吟)
指名读,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生:母爱的伟大。
2、分析的很精彩,是啊《游子吟》传递的是一份母子之爱,这种感情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齐读一遍。(全班齐读)
3、同学们读的真好,很深情。这首诗中向我们道出了母爱是游子身上的一件衣,和衣服上的千针线。看到今天所学课文的课题《母爱》,你知道文中所指的母爱又是什么吗?(板书课题:母爱)(指名回答:老牛对小牛的爱)回答很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老牛为小牛拦路索水)师接着问:为什么要拦路索水,(因为这很缺水)
4、小结:同学们预习很到位。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思考: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缺水的一段话,自由读读,说说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很缺水?并说说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回答:从“极度”“珍贵”等,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为下文做铺垫。)
2、你能想象着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是怎样的吗?这儿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这个地区:黄沙满天,到处都是黄沙。热得让人受不了。这里的人:嘴唇都是干干的,没有那么多水可以饮用,等等。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过渡:是啊,水是生命之源,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文中那一向温顺的老牛也挣脱了缰绳,闯到了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
2、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做吗?(因为它渴。)
3、在渴的情况下它还是那头温顺的老牛吗?(不是)
4、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2-4自然段,从每段中找出一个能形容此时老牛情景的词语。并找出相关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板书(倔强、悲壮、慈爱)
四、反馈、学习“倔强”
1、理解“倔强”的意思: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受外力所改变。
2、指名反馈:出示,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喝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哪些词语体现它的倔强。(任凭、半步、仍然、反复)“五分钟”该怎么读?
3、师总结:这还正是一头倔强的牛啊!下面继续交流
五、学习“悲壮”
1、出示句子: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看到这个句子,那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的悲壮 :瘦骨嶙峋的老牛、哀哀叫唤、凄厉的叫声,阴冷的风
2、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词语,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说的真好,老师的眼前也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出示画面描写:
师:同学们,老牛站在路上,任凭司机如何呵斥,如何驱赶,他都不走,为了什么呀?
生:喝水。师:它那瘦骨嶙峋的身躯忍受着皮鞭狠狠的抽打,为的是什么呀?
生:喝水。
师: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又为的什么呀? 生:喝一口水。
师:命都不要了为的是什么呀? 生:喝水。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名战士,你会给他水吗? 生:(给)
师:宁愿受处分也给吗? 生:(给)
师:为什么这么坚定的要给?
生:老牛肯定是非常需要水了。再不给它水,它可能会被打死的。我很感动。
3、师小结:是啊老牛的悲壮触动了人的心灵深处,不仅我们感动了,在场的战士们也哭了,面对受处分的危险,依然取出了半盆水放在了老牛的面前。
六、学习“慈爱“感受母爱。
师过渡 :这时的你肯定以为故事到此结束了,其实故事才真正开始,因为出任意料 的是面对用生命换来的水,老牛却一滴也没有喝,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着什么?
同学们,它在呼唤什么呢? 呼唤他的孩子,小牛。(出示句子:老牛慈爱地。。眼中的泪水。)
师:时间在此时仿佛停止了,一切都定格在这样的一个画面中。
师:再回过头想想老牛的倔强和被打时悲壮的场面,你明白了什么?
((明白了老牛拚命要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倔强”表现的是爱,冒着被打死的危险也是为了爱。)
七、拓展说话、写话。
1、此时的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把他写下来。(可以围绕母爱等方面回答)
2、师:老师被你们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有一句话:“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希望你们,能好好报答你们的母亲。记住“感恩之心要天天有,慈母之爱要时时念”。
3、下面听老师朗诵一首诗。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一种爱,叫“母爱”!
这是人世间最圣洁的感情,没有一丝杂质。
这是人世间最无私的感情,没有一点自利。
是奇迹,让人惊叹敬仰。
最平常,却让人无法报答。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一种爱,叫“母爱
第三篇:《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教材介绍:
《母爱》是语文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一头老牛为了自己的孩子,奋不顾身拦路索水的故事。文章情节生动,描写具体,感情充沛。
教学内容:
课文第2——4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读并画出描写老牛拦车索水的表现的词语和句子,抓住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感受老牛拦车索水时表现出的奋不顾身以及坚定的信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场景,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
1、读词卡
洗漱 包括 违背 缰绳 僵持 挪动 吆喝 极度 缺水
2、能用“极度缺水”说一句话。
3、(出示图片)这是我国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到处是干裂的土地、裸露的沟坡、枯竭的河汊,干涸的水井。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只有几斤,就这几斤水,还要驻军从56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来。就在这运水车必经的公路上,一头老牛拦路索水,带给我们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母爱》。(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5分)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为了得到水,老牛是怎样做的?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再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2.把你划出的语句,再出声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汇报:
(1)终于有一天,一头向来温顺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停了下来。
学生抓住“挣脱”“闯”“冲”体会老牛为了得到水不顾一切。
A、理解什么是“向来温顺”(一向十分听话)
B、一向温顺的老牛今天为什么有了这些一反常态的举动呢?(体会老牛的一反常态,是为了给孩子争水)
C、为了给孩子争水,老牛不顾一切的冲上公路,想象一下当时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如果司机没能紧急刹住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生:牛会被压死。
D、多么惊险的一幕啊,是什么让他如此的大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呢?
生:母爱!
E、连起来将老牛不顾一切的劲儿读出来。(2~3人)
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挣脱”“闯”“冲”这几个词,的确感受到老牛为了得到水不顾一切。除此之外,老牛还有那些做法,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2)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就是不肯挪动半步。(学生抓住“任凭”“不肯挪动半步”体会老牛要水的想法十分坚定)想象你的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读出来。(1人)你还从哪看出老牛争水的决心。
(3)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A、僵持什么意思?体会到什么?
生:汇报并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相持不下的意思。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下吗?)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慢啊? 生:感觉时间漫长,司机的着急。
师:僵持中时间也显得格外漫长,谁还能读读这句话? 生:(2)人读
B、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僵持的意思相近?(对峙)
师:此时,形势一触即发,空气中似乎多了一股火药味,这就是“对峙”。
(4)师:性急的司机终于受不住了,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 ——(生接)一动不动。
师:用文中的词语填空:这是一头()的老牛。(倔强)
师: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就请你把老牛的倔强读出来吧!(练读,指名读1人)
(5)无论多长时间,老牛都可以等,无论战士、司机怎么做,老牛都可以忍受,不会说话的老牛在用这无声的倔强讨要救命的水呀!就在这时牛的主人来了,老牛又是怎么做的?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呢?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5分)
1、学生轻声读文。
2、学生汇报。
(1)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A、什么是“哀哀地叫”,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从“瘦骨嶙峋”“扬”“狠狠地”这几个词,体会老牛被毒打。(教师适时追问:老牛为什么“哀哀地叫”?还有哪儿也能看出老牛被毒打?)
B、谁能联系上一句说说什么是“哀哀地叫”?为什么“哀哀地叫”?(A)“扬起”
什么叫“扬起”?你能做一个“扬起”的动作吗?
别说抽打下来,光这个样子,我们看看都害怕。可见主人有多少的生气。
(B)狠狠地(C)“瘦骨嶙峋” 师:瘦骨嶙峋什么意思?想象老牛什么样子。生:一层皮包着骨头,很瘦很瘦的。
师:鞭子抽打在这样一头老牛的身上会是什么样呢? 生:特别疼。
师:几鞭子下去,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老牛被主人狠狠地毒打了一顿。
这头瘦骨嶙峋的老牛,跟随主人那么长时间,主人是多么疼爱它呀,可一想到还有那么多人等水救命,他还是恼怒地——齐读后面的语句 生:全班齐读。
(2)谁能能联系下一句说说什么是“哀哀地叫”?
出示句子: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指名读。读这两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它如果能说话,会说什么?
老师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一个画面:(配乐)
鞭子越抽越急,像雨点般的狠狠抽在这个瘦骨嶙峋的老牛身上,牛皮筋拧成的长鞭在空中“飕飕”地作响,直打得老牛皮开肉绽,几乎支撑不住脆弱的身体了,可它只是“哀哀”地惨叫,还是不肯离开半步。它浑身伤痕,鼻子也被主人用力拉的鲜血直流。但抬起的眼睛里却没有一丝的怨恨,还是那副可怜的眼神。它身上的鲜血“滴答”“滴答”地流了下来,染红了脚下的沙土,连鞭子也被血染红了。那老牛还是“哞哞”地哀求着,凄凉的叫声和着沙漠阴冷的寒风“呜呜”作响。那叫声,传送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凄惨,在旷野中显得是那样的悲壮。这哪里是在哞叫,分明是用生命在乞求啊,乞求的仅仅是一盆水!一盆水呵!我们听得很清楚,它叫出的声音竟然像人在说话:“„水-----、水呵„„”
想象这一画面,再读这两句。
(练读,指名读2~3人)
(3)此情此景让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运水的小战士明知道要被处分,还是坚定的说:——
生:齐读(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4)让我们想象当时的场面,把这一段话读一读。(练读,)(5)用文中的词语填空:这是一头()的老牛。(悲壮)
老牛的悲壮感染了你我,更感染了运水的司机和战士,终于,老牛得到了这救命的半盆水,可出人意料的情景出现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5分)
自已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感人的一幕,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师:老牛冒死争来的这半盆水,却让给了小牛来喝。板书(小牛喝水)
用文中的词语填空:这是一头()的老牛。(慈爱)
师导读:这母子眼中的泪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老牛不顾一切的拦下运水的军车,仿佛听到了老牛被鞭打时那凄厉的长哞,正是这悲壮的母爱,为小牛要到这救命的水呀!(指名读)
师导读:是啊,母爱就在这半盆水中,就在这亲切的呼唤,慈爱的眼神,温柔的抚摸里,此时,老牛忘记了伤痛,忘记了屈辱,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呀!(让我们带着这份爱再读这一段)
五、总结
在老牛身上,我们看到了这刻骨铭心又永世难忘的母爱,难怪作者在写完本文时曾留下了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在电视机前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不禁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我那至今仍在辛苦劳作的母亲,我不禁流下了滚滚的泪水!
其实,这世间的母爱都是相同的,它存在于一个个的细节中,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细细感受,去慢慢体味。
作业: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出示汪国真《母亲的爱》(配乐朗读)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健康、长寿!
第四篇:《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石园教育集团港馨校区 王新
一、背景分析
本课为京版教材10册5单元的略读课文(1课时),主要内容是:在我国西部的青海省的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一头憨厚忠实的老牛,倔强拦路索水,甚至以死抗争,可它并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唤子喝水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中年级和五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也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段的阅读方法;并且养成了课前预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的预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学习这篇略读课文,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本节课将重点放在了学习归纳并写出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上(即六要素串联法和抓场景概括法)。可是学生虽从中年级就开始进行归纳文章内容的训练,但只是停留在“说一说”的层面上,即使是五年级上学期也未落实到“写”的层面。所以本节课要让学生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洁”,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读本课的6个字及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利用抓场景概括法和六要素串联法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抓住最受感动的情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自己感动的原因,并写下批注,从中感受动物的母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感受动物的母爱。
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做到全面、准确、简洁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准备
《母爱》的教学课件以及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和故事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等7个教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①熟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看准字形,断句准确无误,朗读流利。
②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或不懂的词语。
③标自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新课导入:
在我国西部的青海省的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能否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
2.认读课文词语。出示词语: 牲畜 呵斥 吆喝 仰天长哞
憨厚 瘦骨嶙峋 恼羞成怒
3.围绕“母爱”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预读后认知,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铺垫。)
预设:①学生可能简说原因:一头老牛拦住了运水的军车,造成堵车。②可能说了解的主要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③了解到了老牛对小牛的母爱——文章主旨④故事发生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故事背景⑤可能说感动的情节——老牛拦车索水或忍受主人抽打或将以死抗争得来的水给孩子喝。)
依照学生说的顺序逐渐引导,当学生说到文章的内容和背景以及感动的情节时,顺势引导:这些内容都出现在哪段?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六要素串联法)
【设计意图: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也能反馈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灵活教学。】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文章中的哪部分内容最令你感动呢?
(四)研读课文:
⑴ 导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情节,用“()”画出相关语句,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⑵共议交流,品读感悟:(依据学生回答的顺序而定,)明确要求:文章的第几段令我感动,读原句,谈感受。
A:憨厚老牛倔强索水
相机出示:人缺水不行,牲畜出也一样,渴呀!于是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中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能力,迅速地顶了上去。司机一个紧急刹车,汽车停住了。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景,但它们都不像老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一个劲儿鸣笛,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1.结合语句交流感动:预计学生可能会围绕“拦车索水”展开:“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不听主人的指挥,举动异常;“以不可思议的识别能力,迅速地顶了上去”——不顾一切,动作快、不怕撞让人始料未及;“沉默地立在车前„„不肯挪动半步”——恳求给水;“5分钟过去,双方依然僵持着”——不给水寸步不让;“后面的司机一个劲儿鸣笛、试图点火驱赶,老牛不为所动”——不达目的不罢休。(老牛不寻常的举动,与它憨厚、忠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3.出示填空:这真是一头()的牛。带着这份感受与感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是事件的起因。无论学生先交流哪里,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按“序”来学习的,所以老师可以预留板书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
B:以死索水终得成功
相机出示:后来,牛的主人寻来。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的悲壮。
(1)结合语句,谈出感动:预计学生能结合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以及老牛“瘦骨嶙峋”、“哀哀叫唤”、“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凄厉的叫声”等谈。
①“瘦骨嶙峋”什么意思?如此“瘦骨嶙峋”的老牛忍受着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哀哀叫唤”“沁出鲜血,染红鞭子”,这是为什么?(只是为了孩子能喝到那救命的水;妈妈爱孩子是无私的)。
②谈自己的感动:“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主人没有办法,急呀,已到恼羞成怒的程度;“哀哀叫唤”、“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凄厉的叫声”——老牛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救命的水呀!多么悲壮的场面!带着感受朗读。
(2)范读想象,体会心理。为了小牛能喝上水,老牛愿意忍受一切痛苦。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老牛心中只想了什么呢?没有想的是什么?
过渡: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喝上水,老牛是多么的倔强啊,它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它成功没有啊?
相机出示:
运水的战士哭了,有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老牛面前。
预计学生可能会抓住战士和司机“哭了”、战士的语言、战士“取出半盆水”的行动谈谈自己的感动。带着感受朗读。
(1)当学生谈战士、司机哭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感受情感变化:呵斥驱赶、鸣笛点火驱赶、哭了。
(2)当学生谈到战士的语言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感受3斤水的重要。
①“3斤左右”的水有多少?(3瓶矿泉水)
②当时在怎样的环境下战士将“3斤左右”的水给了老牛?3斤水能做什么?联系第2自然段的故事背景描写,感受3斤水的珍贵——极度缺水的沙漠;每人每天用水量严格地限定3斤;很远的地方运来;饮用、洗漱„„全依靠这3斤珍贵的水。
小结:这么珍贵的水,战士宁可犯错误、挨处分给了老牛,这说明战士完全被老牛的“倔强”深深地打动了。
过渡:还有没有令你感动得情节了呢?
C:唤子喝水突显母爱
相机出示: 出乎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堆后面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在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俩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了。
1.回想老牛整个索水的经过,当它得到水后,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着______________;也似乎在对战士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牛。(老牛呼唤什么?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上面的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能力的训练锻炼学生品读文章背后的深层次含义,进而品味情感的能力。】
2.当学生谈到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时,及时引导学生评价老牛:
这是一头()的老牛。(爱孩子、无私奉献、慈爱等)3.当学生谈到老牛“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这母子情深的一幕,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体悟母子“眼泪”中的深情:有水喝了,本该高兴啊!这母子俩却哭了!它们的眼泪中包含着什么情感呢?(小牛眼看妈妈身上沁着血的伤,泪水中包含着对妈妈的心疼、感激和感动„„妈妈回顾索水过程,泪水中包含着的是艰辛、痛苦,更是欣喜。)
(五)总结全文 :
小结:在这段中,老牛展现了它倔强的一面,这倔强的背后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是老牛对小牛的那份深深的母爱啊。
1.梳理情节,再说(写)内容。——方法指导:抓住感动场景概括主要内容 导语: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时,我们运用了六要素串联法来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现在你能结合这些令你感动的情节,并加上故事发生的背景,再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吗?
教师指导:抓住了三个令我们感动的场景(拦车——挨打——呼唤小牛),(或拦路索水——以死抗争——叫子喝水)进行概括。
(1)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在极度缺水的青海沙漠地区,一头憨厚、忠实的老牛,强行拦住运水的军车,即使被主人打得哀哀叫唤也不肯离开,但它并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给了自己的孩子。)
(2)写一写: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笔记本上,注意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洁”。并指名来汇报。
像这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场景,将它们串连起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叫“抓场景概括法”。
小结:其实方法不仅限于这几种,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风格,还会有不同的方法,有待于今后我们去总结、发现。但是,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才能全面、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以寻找感动为线索,在交流中理解了老牛对小牛深深的、无私的母爱;还学会了抓“场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但同学们要注意到这份母爱不仅仅是存在于动物之间,我们的妈妈对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六)提升情感,拓展阅读
“母爱”这个话题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母爱的名言和文章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大家课后阅读。
【设计意图:拓展了阅读,又能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15. 母爱
(极度缺水)
憨厚忠实 拦路索水 倔强 以死抗争
慈爱 唤子饮水
(八)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让我感受到如何上好略读课文真的需要仔细斟酌。每一篇课文承载的信息量都非常的大,像《母爱》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当作一篇精读课文来上。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本班的学生来说,字词的积累早已不成问题,而且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我本节课的重点确定在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上以及体会老牛对小牛的那份母爱上。并且重点落实在写上,因为教材第一次出现写出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而学生们也存在“说”的能力比“写”的能力好,所以做到“全面”、“准确”、“简洁”这个标准有一定的难度。而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够灵活,不能紧紧抓住课程上生成,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有一个学生在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说的很细致很全面,而我却说他的不够简洁,没有及时利用起这个机会,对学生加以引导。
第五篇:《白公鹅》教学设计
14* 白公鹅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第四小学 张文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理解“荣膺”、“慢条斯理”、“掂量”、“径直”、“主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丰子恺爷爷用对比、拟人、等写作手法把这只白鹅高傲可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由衷的喜爱之情。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位作家笔下的另一只鹅,媒体出示白公鹅图片。那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2.介绍作者,媒体出示:
作者尼〃诺索夫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从一九三八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以来,写儿童,为儿童而写,辛勤耕耘了四十年,被誉为苏联儿童文学百宝箱中的一颗颗“明亮的珍珠”。
说明:导入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本篇课文的作者,为后面与《白鹅》比较学习进行铺垫,由于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两位作家的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1.检查字词。(注意轻声和多音字)媒体出示:
多音字:掂量 扇动 直奔 上将
腔调
勾当
攀谈 掌蹼 车辙 凌乱 细翎 涟漪 属于 率领 厮打 径直 甭想 主宰 熬汤 指名读,正音,齐读。2.分小节朗读课文。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白公鹅?
(比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更高傲、蛮横、霸道的公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公鹅。)说明:体现略读课文自主学习的特点,以检查预习的形式进行字词教学,为下一步自学讨论打好基础。
4.师:作者为了写出白公鹅具有海军上将的派头,具体写了些什么呢?请在文中圈圈画画,做做批注。
5.老师指导:(第二小节是写白公鹅的步态的,跟丰子恺的白鹅一样,它们的步态都是高傲的。)
(1)作者先从步态这一方面写白公鹅的海军上将派头。白公鹅怎么样的步态呢,为什么说它的步态具有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步态的特点是慢条斯理的,而且还仔细掂量着每一步)(2)媒体出示: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这段话我们在上《白鹅》一课时就已经出现过了,也了解了这段话其实就是写鹅走路的什么样子?
(不慌不忙,大模大样,慢悠悠的)(3)这篇课文用的词语是——(慢条斯理)
6.我们知道了作者首先从步态这个方面写出了白公鹅具有海军上将的派头,那么接着他写什么呢?
(作者还从白公鹅在浅水滩里拍翅膀的情景写出了它的海军上将的派头)(1)我们就叫它戏水吧,戏水这个情景怎么看出海军上将的派头呢?自己读一读,用朗读来说明,试一试。
(2)指名读,评价,强调“长长的、有力的、层层涟漪、沙沙作响”。齐读。(3)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是啊,派头很足,作者就说它——(有海军上将的派头)
(4)接着说,作者还写了什么事情?(写河岸和沙滩似乎都属于白公鹅似的,写它很霸道,像地主或者强盗一样的)(觉得应该像大官一样,就是像海军上将一样,其他人或动物都是他的手下似的,所以这些东西都属于它)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联系上下文来读,想作者所想。也就是说,这是从它的地位这个角度写的,什么地位呢?不管像地主强盗还是海军上将,反正它都觉得自己是这块地盘的主人。它的主人地位意识有写具体吗?有具体的例子说明白公鹅把自己当做这块地盘的主人吗?读下去,想一想。
(因为它把自己当做主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根本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把我钓鱼的地方也划为自己的地盘。)
(海军上将的派头就体现在它觉得没有任何人可以侵犯它的权益,一切东西都属于它)
(它不仅把这些地盘都划为自己的,不把我放在眼里,而且还会偷作者的鱼饵。)(5)“偷”鱼饵确切吗?换一个字。
(不是偷,因为“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所以是抢鱼饵。)
说明:重点学习课文,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白公鹅》与《白鹅》两篇文章的写法,降低难度。
小结:作者就是从步调、戏水、地位、抢地盘、抢鱼饵这些方面把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给写具体的。
7.明确本课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比较阅读法——与《白鹅》比较,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与《白鹅》的相同之处。学生可能说到的:
(1)两只白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都有高傲的特点。(2)两只鹅的步调都差不多。
教师引导:这是两只鹅本身的共同特点,也是两位作者选材的共同点,都选取鹅的步调来表现鹅高傲的特点。再从课文结构、写作方法这些方面去思考一下,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3)都是总分结构。(4)都采用拟人写法。
(5)都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2.理清课文内容,比较文体结构。
自由谈谈课文的结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引导:(1)课文围绕着哪一个短语来写?(海军上将的派头)
(2)课文围绕着海军上将的派头这个短语描写了哪些具体事实?一小节一小节概括,加小标题。
第二小节:步调(慢条斯理);第三小节:戏水(气势十足);第四小节:地位(主人意识);第五节:抢地盘(横行霸道);第六小节:抢鱼饵(从从容容);(3)与《白鹅》比较,结构完全相同吗?
《白鹅》条理更清楚,每一个小节都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大同小异)3.请划出文中拟人写法的句子三处,并用三角符号表示拟人的词,说说你的理解。说说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以示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4.媒体出示: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幽默的语调,喜爱的感情,全在于这些拟人写法中。)
(1)慢条斯理、掂量、不慌不忙(用这些拟人的句子写出了白公鹅高傲的步态,还有作者欣赏的目光)
(2)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属于(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白鹅在河滩上的潇洒身影)(3)划为自己的地盘、打官司、没放在眼里、率领、赖在那里、洗澡、厮打、耀武扬威(简直就是黑社会老大嘛,或者是最淘气的孩子,真是横行霸道)5.同时体会这些句子明贬实褒的特点。表面看,作者对这只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作者不是真心讨厌它?读这些句子,你难道仅仅看到一只白鹅在横行霸道吗?(看上去似乎在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似乎对白鹅恨得咬牙切齿,但会读书的孩子已经读出了作者对白鹅的宠爱之情。那白鹅不再是白鹅,而是一个刚刚学会蹒跚走路的孩子,他淘气得摘掉了奶奶喜欢的花,捏碎了爷爷的香烟,摔坏了爸爸新买给他的玩具,大人们嘴里说着:你这个淘气鬼,打你!手碰到孩子屁股的时候,孩子却咯咯大笑了!因为那分明是抚摸,哪里是打呀?即使孩子打哭了,爷爷奶奶立刻就又反过来哄着他了。)朗读体会。
6.同样既是拟人写法又是明贬实褒的词句,媒体出示: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
勾当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既是那样的坏事,作者真的讨厌它了吗?(这句话表面是对白鹅的谴责,说它像强盗一样公开抢劫,但其实作者还是包容了它的这种抢劫,还是像爷爷训斥孙子那样的训斥一顿罢了)朗读体会。
说明: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中学习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写作风格,在比较中,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比较不同处,感受语言特色。
1.快速读课文,感受本文与《白鹅》的不同之处。2.交流讨论。(浅议即止。)3.比较两段话,引入课文。媒体出示:
第一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第二句: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1)请说说分别出自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点:它们都是描写鹅的步调;在这两段话中,鹅走路的姿态是一样的。不同点:丰子恺用国人熟悉的京剧里的净角来比喻,简洁却形象生动。叶诺索夫用自己的语言具体细致地进行描写,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亲眼见到鹅走路的样子。(2)思考:为什么丰子恺这样写,诺索夫却这样写,只是偶然吗?(国籍不同,语言风格也受国籍的影响,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都熟悉京剧,丰子恺的比喻是信手拈来。但俄国人不熟悉京剧,自然比喻不出来。)小结:两段话无所谓谁比谁逊色,谁比谁优秀,只是语言风格的不同。我们的同学在作文中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但作为学习者,我们应该在多学习别人的各种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再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
说明:通过总结提升这一环节,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各不相同,也就是抓住动物总的特点,再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别介绍。如有时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段话。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词语:掂量 扇动 直奔 上将
腔调
勾当 攀谈 掌蹼 车辙 凌乱 细翎 涟漪 属于 率领 厮打 径直 甭想 主宰 熬汤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量 扇 奔
()()()()()()
【板书设计】
步调(慢条斯理)
戏水(气势十足)(总)海军上将派头(分)地位(主人意识)喜爱宠爱之情
抢地盘(横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