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2:2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第一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的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导入]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

[新课内容]

一、“自强”与“求富”

师:要了解洋务运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洋务派?

生:洋务派,是指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师:洋务派是怎么出现的呢?

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师:洋务派的代表有哪些人?

生: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师:洋务运动的时间

生:19世纪60-90年代

师:对,其中60-70年代是前期,70-90年代是后期,前期和后期的口号什么?发展的重点各是什么?

生:前期:“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师:其他还有什么内容

生:创办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师: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达到其维护清统治的目的。那么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有那些?

生:(看教材小字)列举出军事企业的举办者、名称、特点。

师:洋务派在70年代以后,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请你列举出几例? 生:(结合课外收集资料)

师:清朝什么时候开始筹划、有什么成就呢? 生: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师:洋务派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培养人才,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创办新式学堂。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师: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师:原因是什么?

生: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后进行总结。(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课堂巩固]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请你分析李鸿章的心情如何?(放视频)

生: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被迫承认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失败了的无奈心理。

总结: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研习魏勇执教《戊戌变法》课堂实录

重庆 魏勇

背景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德国强占胶州湾,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的成立,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变发诏书的主要内容,戊戌政变和六君子,历史意义,变法失败的原因,2.思想认识:

(1)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掀起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并极力镇压,导致变法运动的失败。(3)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因而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政治运动。3.能力培养:

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2.变法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台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阅读法,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实录 导入新课:

师:迪克牛仔曾唱道:“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那往事已成沧海,可不可以从头再来?”这首歌唱出了世事的变幻,人间的沧桑,如果一个民族可以重来,我想我们也许会选择1898年作为重来的起点,那是中华民族的实现伟大复兴的一次机遇,然而我们没有好好把握,最终让强国之梦与我们擦肩而过,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长久的反思,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咀嚼这一段历史。(仍然是艺术风格的导入,不过不再是演唱,而是对歌词的赏析,酝酿课堂情绪,我喜欢。看来,研究歌词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不像我,对歌曲仅是随意欣赏,不曾用心领悟,真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一、百日维新 1.康有为再次上书

师: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由广州赶赴北京,第五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痛陈变法的必要。

康有为在上书中讲道:(播放投影:《康有为上书内容摘要》)

康有为在上书中用瓜分豆剖,揭杆斩木八个字来形容统治阶级面临的哪两方面的危机?

生:国外危机和国内危机。

师:对!分别指来自国外的民族危机和来自国内的阶级危机。康有为的上书受到顽固派大臣的阻挠,但帝师翁同和极力向光绪皇帝举荐,光绪深受震动,下定了变法的决心,令康有为提出具体的方案,这就有了康有为上的第六书。2.《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66页第一自然段的小字,然后回答,这个纲领要把中国变成什么样的国家?

学生: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师:非常准确,然而依据呢?

生:这个纲领主张在政治上要开制度局,相当于议会,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

师:对,**同学看书很仔细。但进行变法仅有纲领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组织,所以1898年4月,康、梁再次利用各省举人到北京应试的机会,发起组织了保国会。.保国会的成立

师: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进一步宣传了维新思想,维新浪潮激荡全国,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学生甲:因为它有组织,在北京,上海有总会,在各地有分会。学生乙:因为它还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师:把两个同学的回答加起来就比较完整了,组织和纲领是构成政党的最起码的条件,但由于保国会组织不健全,非常的松散,所以我们说它只是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而不是政党。尽管保国会有缺陷,但在全国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新高潮。在这种背景下,光绪下诏变法。

(将政党这一概念以这种方式进行处理,应该比较省力,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定国是诏

师:《定国是诏》中的“国是”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定国是诏”意思是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诏书。它的颁布标志着维新变法的开始。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召见了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任命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受光绪的委任,在朝中实际参与变法的还有另外四人: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这几个人构成了变法的中坚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康有为他们虽然进入到了清廷的权力中枢,但他们级别都很低,缺乏真正的决策权,这对变法显然不利,那为什么光绪不授予他们更高的位置?

学生甲:光绪没有这个权力。学生乙:顽固派的阻挠。

学生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师:三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不是光绪不想进一步提拔他们,也不是光绪就完全没有人事权,事实上,慈禧在光绪成年以后,还政于光绪,使光绪有了一定的人事权,他就曾经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力罢免过反对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但退一步说,即使光绪有完全的权力,他就能随心所欲的提拔人么? 学生(一齐):不能。

师:对,皇帝虽说是九五之尊,但也并不像小说、戏剧、电视所描写的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要受传统,舆论,礼仪,家法,甚至大臣的制约,有时我们还必须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历史,这就是黄仁宇先生所说的大历史观。

(这是本课的亮点,每节课都要有超越教材的东西,要有超越教材的思想高度,有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体现出阅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从老师身上发现阅读、学习的价值。一个老师是否读书,学生感受最深刻。阅读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让我们的思想更敏锐,一种新的观点会点燃课堂。)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会儿在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我们将用上它。黄仁先生的大历史观认为,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尤其要强调道德非万能,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牵涉很多事物的时候,很难是少数人的贤愚得失所能概括,必有其背面、侧面,即我们自己还没有看清楚的因素。具体到光绪而言,过去我们往往把光绪没有提拔维新派人士到权高位重的程度看作缺乏勇气,从道德上对他进行批评,在大历史观的背景下,这种看法失之片面,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不准备自己讲,而要靠大家来讨论,哪位同学先说,请举手。这时出现了几秒钟的冷场,我连忙鼓励道:“我们只是就一个有分歧的问题,发表个人不成熟的见解,说出来就行,而不是盖棺论定作政府工作报告,非要高瞻远瞩,尽善尽美不可,别把自己当总理,好不好。”

(现场调控能力的表现。)

这时课堂有了笑声,同学的表情轻松了许多,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一个人不可能今天是老百姓,明天就当部长,总理,还得有一个过程。”话音刚落,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官场的规矩是人定的,人也可以改,要不怎么解释超常规发展”。

这位男同学马上又站了起来:“别把经济和官场混为一谈,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说完,男同学狡黠的笑了一下,这时同学中开始有人为他鼓掌。

女同学马上很不服气的站了起来:“你是狡辩,只要皇帝有实权,官场的规矩就可以改变,就拿我们班来说,表面上的规矩是选举产生班长,实际上班主任自己决定的,因为我们班主任在班上的权力比光绪在朝廷的权力大”。顿时全班哄堂大笑,大家都把眼睛盯着我,因为,我是本班的班主任。

我摸了一下鼻子,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干咳了两声:“请双方辩友注意,不要伤及无辜”

学生又是一阵大笑。

我又问道:“除了官场规矩和皇帝缺乏实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我觉的还有一个原因,康有为他们在读书人中的名声不好,前面讲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候提到,许多读书人很反感他们,还主张焚烧他的书”。

“有道理”我肯定道:事实上,光绪帝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重用维新派,看来与道德无关,刚才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皇帝的行为受到了规矩,权力,舆论等因素的制约,这就体现了大历史观,限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点到即止,收放自如。)

就光绪而言,他本身是一个弱势君主,制约他的力量很强大,于是戊戌变法就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小马拉大车”是什么意思? 学生:小马是制维新派权力小,大车是指中国太大。

师:这个回答前一半正确,后一半不准确。“大车”是指他们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维新派自身的能力所无法承担的,所以叫小马拉大车。那么他们究竟都做了那些改革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变法的主要内容。

(按照教材的内容、教师的设计自然过渡,好像是本课的一个特点,我感觉和想象中的魏老师不一样。也许,这是高考要求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吧。)

二、变法法令的主要内容

变法措施(以下内容在投影仪中播放):.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废除旗人特权。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军事:精练陆军,添设海军。

4.文教: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设报馆学会等。

师:这些措施中哪些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生: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师:答对了,但不完整,除了这点以外,还有“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这些措施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有利于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我们不能说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 生: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措施。

师:答得好,那为什么在前面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有类似于开国会,设议院的内容,而在真正进行变法时却被取消了呢?教材上说,这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退步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甲:同意教材的观点,因为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他们害怕得罪顽固派,所以他们会妥协退让。

师:既然资产阶级如此软弱,那维新派大多是贪生怕死之辈了,这符合事实吗?六君子中的潭嗣同可以不死却坚决选择了死,他说:“未尝闻各国变法有不流血而成功的,若要流血,请从嗣同开始”。连死都不怕的人,难道还怕得罪顽固势力?大家再想一想,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乙:因为那时人们思想保守落后,接受新事物有一个过程,为了减小改革的阻力,所以暂时不进行政治上大的改革。

(循循善诱,而且学生的回答也基本到位,我认为这种解释比干巴巴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更有说服力。)

师:精辟!相当精辟!谢谢***同学的发言,正是基于策略上的考虑,所以,变法措施里没有包含开国会,设议院这样的敏感内容,即便如此,维新派已经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从它的意义和影响来看,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书,古老的中国大地似乎焕发了青春,请看当时外国人的一些记述。(播放投影——引用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述)

(对资料的补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和理解。)

中国的改革得到了列强中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不管这些国家动机如何,但在客观上有利于变法,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看起来中国实现命运的转机来临了,但好景不长,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突然发动政变,把变法运动淹没在了,血泊之中。

(还是设计好的过渡语,有点类似于晚会的串词。)

三、戊戌政变

师:为什么会发生戊戌政变?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叙述,然后归纳回答。学生:一是因为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二是因为慈禧太后的亲信掌握了军权,她本人掌握了人事权;三是各级地方官不支持改革。师: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学生:再就是袁世凯告密。

师:以上两位同学归纳的很完整,这次政变发生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倒退了,六君子被杀,变法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在鲜血中落下帷幕的戊戌变法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1.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2.它留给我们什么启示?先请同学把教材上讲的失败原因整理一下,然后我们再来分析。学生:失败的原因有: 1.顽固派的阻挠 2.维新派力量弱小 3.脱离群众

4.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勇气

师:回答的很好!正是因为这场改革如前面所说是一场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运动,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帝党和后党的权力的再分配,因此作为既得利益的顽固派(后党)必然要阻挠破坏。下面我们先对第一点原因作个分析:中外历史上的一切改革都会有顽固势力阻挠,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例,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剥夺了大名和武士的特权,当然也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请问:为什么旧势力的反对没有对日本的改革造成致命的危害,而对中国的改革造成了颠覆性的破坏呢?

(很好的设问,是的从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需要学生古今中外地纵横联系,在理性的思辨中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更悠久,顽固势力更顽固,强大。

教师:当然这是一个原因,甚至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也许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上海师大的萧功秦认为中国的保守力量只所以强大,还有文化层面的原因。这一观点可供我们思考。他认为,以中庸、调和为典型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往往对于改革之事痛心疾首,对于已成之局心安理得,在启蒙不充分的前提下,保守心态成了改革的最大敌人,这点我想能够解释,在变法的紧要关头,为什么维新派空前的孤立,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民众,几乎没有人支持他们。如果我们再挖掘深一点,中国文化为什么保守性特别强?仅仅是中国历史更悠久这一个原因吗?下面我们播放投影,看看学者们是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的,投影内容: 材料一:

我们小时候读历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得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学家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他国家地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例如各大名都有替他们在城市里贩卖农作物的“藏元”,所谓“回船”也等于定期航线,也有他们互相保险的办法。商会的组织则称“诸仲间”,批发商则称“问屋”。明治维新只要给它加一个新的高层机构,则所有商业管制的办法都行得通。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万历十五年〉

过了两分钟我问道:“以上两段材料总结了日本,中国两国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那么从材料看原因是什么?”

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中国是农业国,缺乏海洋性国家的经验,而日本是海洋国。”

我又接着问这个同学:你觉得“海洋性国家的经验”指的是什么?是打鱼的经验吗?

这位同学回答道:“不是,应该是经商的经验吧”。他有点不太自信,他平时就缺乏信心。

于是,我大声的表扬道:“完全正确,你帮助我们克服了解决这个材料题中遇到的最难的问题,下一个问题谁来解决,海洋国家或者说经商的国家和农业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位同学回答说:商业国比较富裕,农业国比较落后。

另一位同学反驳道:不一定,隋唐时期的中国比同时期的西方海洋国家富裕。我立刻接过话题:对,那究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做生意和种田的活动方式有何不同?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

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商业国的人活动范围更广,农业国的人活动范围更窄。我马上启发道:所以„„怎样? 这位同学答道:所以,商业国的文化往往是开放的文化,而农业国的文化往往是封闭的文化。

我略显激动的说:“学者,这完全是学者的眼界,学者的表达”。然后,接着说:“商业从本质上说是扩张的,开放的,这是商业自身特点决定的,而农业是自给自足,无须开放的,是封闭和保守的。正是由于中国缺乏开放性文化的基础——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因此中国文化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封闭保守的特点,同样的变革在中国遭遇的阻力就要比海洋国家的日本大的多。黄仁宇先生从大历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国文化保守性特别强的原因。

(补充新材料,放手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向更深的层面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再来看第二点原因,如果维新派拥有的力量和顽固派势均力敌,是不是改革一定能成功呢?

学生:当然不一定,但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

教师:这个回答没错,我可不可以再进一步问,究竟成功的可能性大还是失败的可能性大? 学生:说不清。

师:判断这场改革成败的机率,既要考虑显性力量——对政权和军权的掌握程度,又要考虑隐性力量——群众站在哪边。

学生:这样说来,还是顽固派取胜的可能性大,因为当时群众比较愚昧,不支持维新派。

教师:对,所以这场改革即使条件再成熟些,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缺乏民意基础是它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么是不是发动了群众,就可能取得胜利呢? 学生:应该是吧。在考试中,我们多半要选群众作用作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教师:聪明!一般在考试中强调群众作用没错,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家在做考题时仍应坚持的,但对群众作用不能作机械、绝对的理解。当时的群众是怎样的群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面的未庄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缩影,阿Q就是当时群众的一个典型,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不外乎是想把秀才娘子的宁波床搬到土谷祠,然后在吴妈、邹七嫂等女同志中找一个或几个革命伴侣(学生大笑),(风趣幽默的语言,让课堂更加活跃,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也更具有黑色幽默的意味,其实是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群众能成为改革的依靠力量吗? 学生:不能。

教师:但阿Q式的群众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不靠他们又靠谁呢?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

学生:对阿Q们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师:说得好,遗憾的是维新派在没有对群众进行启蒙和发动的情况下,就投入到了一场力量悬殊的挑战中,失败就是难免的了。至于第四点原因,说“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留作课后作业,这里就不多讲了。综上所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里,进行任何改革都不能急于求成,都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并同时改造产生落后观念的物质基础,否则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如果维新派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噪,也许结果不一样。光绪当时27岁,慈禧已经63岁,凯恩斯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真理之所以战胜了谬误,并不是真理以其客观性说服了谬误,而是站在谬误一边的人都死了,站在真理一边的人都成长起来了,真理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有一定道理,看来,很多事情并不是以其正确性而取得胜利的,即使是真理。)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逆转,但我们至少应获得一些经验,启示,这场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投影)

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下课!

(这样的结尾好像有些突然,至少语言上缺乏一定的推理和过渡。)魏勇的后记:

衡量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本身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就我而言,我觉得必须有两个配方,缺一不可,其他的诸如语言流畅清晰,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等各科共同的标准就不说了。这两个配方是,一要针对高考,这是目前中学教育现状决定的,在对教材的依赖程度方面,历史高考远远超过语文高考,因此中学的历史教学必须在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基本线索的梳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方面下足功夫,这是中国任何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都必须重视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种杂志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提高教师应试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针对高考,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要求,否认这点就是幼稚的可怕。

但把这种现实主义的要求如果当作历史教学的全部,那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灵魂和归宿。如果说语文是侧重语言表达和文化审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话,那么历史则侧重理性思考和探索历史真相,培养学生的客观素质,所以历史课堂教学还必须有另一个配方:刺激学生探索历史真相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洞察和对社会的透视,具备起码的常识理性,拒绝义和团式的思维。也许我们的学生无法成为名人,精英,甚至人才,但他们至少不应成为暴民,流氓,不会为911事件喝彩,不会为《中国可以说不》这类书籍而莫名激动,我想,在教学中是否渗透了这些理念,是评价一堂好课更重要的标准,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出这种理想主义的诉求,就是庸俗的可怕。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这两种配方往往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尤其在教材观点严重滞后于学术发展的背景下,现实主义的要求经常和理想主义的诉求严重冲突,究竟哪种配方多点,哪种少点,分寸如何把握?这是衡量一个历史教师是否成熟的地方,过经过脉之处,才能检验出教师的真功夫。就《戊戌变法》这课而言,学术成果多,而教材观点落后(如,对变法措施中没有开国会设议院的评价),又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在引入学术观点时要十分慎重,要避免观点过于超前,从而误导学生,考场丢分。我的看法是,不属于高考重点的内容(如整风反右和文革等),可尽情发挥,说自己想说的话,即使“误导”了,也不至于丢分,因为高考要回避敏感问题。属于高考重点的章节,理想要向现实妥协,少点自由发挥,多做应试文章,这或许是本堂课显得过于循规蹈矩的原因。但毕竟《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黑格尔说:“我从历史中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人们几乎不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为了不让黑格尔的话应验,我们有必要对这段史实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所以引入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和萧功秦的文化决定论,以便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武器,但考虑到该章节是高考重点,故没有完全展开。我的感悟:

看魏勇的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他非常有思想见地,有理想追求,更让我佩服的是他能将理想和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搞好应试教育的同时,兼顾对历史学科本质意义的追求,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独立精神的培养,在现实的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诉求,真是我们这些每天埋天怨地的人的榜样。

看这篇课堂实录,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感到一般般,和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随堂课没有多大区别,但越往后看,才感到精彩迭出,令人佩服。从这节课里,我得到了以下收获:

1精彩的课堂不在于形式。没有分组讨论,没有学生表演,不见得就是一堂不够活跃的课,真正的活跃是在思想之中的。在教材限制范围之内,同样有老师发挥专长、激活学生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有统领课堂的思想内涵,老师要有足够的理论高度。唯有如此,才能在现实的环境下达实现理想主义的追求。

2.利用多媒体,补充新鲜的、有意义的资料,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很有必要,而且,往往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形成课堂的高潮。这一方法很值得借鉴。

第二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前有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后有八国联军的联合侵华,战事不息,纷扰不断,中国人民始终处于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下。这两次事件的爆发,又是由一场运动——义和团运动串联起来的。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古老而贫弱不堪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本课所要阐述的内容。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教师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运用图片、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资源辅助教学,提出问题和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教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正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张和殖民的时期,中国虽然没有主动参与,但也不由自主地被卷进这场世界性的洪流之中,不能逃避,只能选择勇敢的面对。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教学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和危害。● 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读图分析法、阅读讲解法、归纳概括法等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还要与学生的表演活动相结合。●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素材准备

“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回答略。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更多的主权,最重要的一点是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导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到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第一个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板书)

一、瓜分中国的狂潮(板书)1.瓜分中国的狂潮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快,它们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益,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同学们看一下书中的“时局图”,谁能告诉我们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它们瓜分了中国的哪些地区。

生:回答略。

师:图中的熊代表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和大连,把东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在山东强租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囊括到自己怀中;肠代表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视为自己的领地;蛙代表法国,强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云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太阳代表日本,把福建划入他的势力范围;鹰代表美国,姗姗来迟,俯瞰中国。

(板书)2.义和团运动

师:面对外敌的大举入侵和严峻的形势,中国人民怎么会无动于衷呢?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在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之间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组成的义和团“反洋教”风潮,首先在山东兴起。并迅速向直隶、京津地区蔓延,在中国北方大地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风暴。

(板书)

二、八国联军侵华(板书)1.八国联军侵华

师:义和团运动的排外性和破坏性,使各国列强惊恐万分。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00年6月,英、法、德、日、意、奥、美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成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板书)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板书)(1)天津←→廊坊(板书)(2)天津→北京

师: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西逃,八国联军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种种滔天罪行。大家觉得这次战争中国军队表现如何?

生:回答略。

师: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了英勇的抗争精神,尤其是在廊坊地区,义和团和清军联合击退了八国联军。书中的介绍不是很详细,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下节课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描述当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板书)

三、《辛丑条约》(板书)1.《辛丑条约》的签订

师:慈禧太后在西逃西安的路上,任命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同侵略者议和。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俄、英、法、德、日、意、奥、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11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板书)2.《辛丑条约》的内容

师:经济上: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做为担保; 政治上: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担保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军事上: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各战略要地驻兵。(板书)3.《辛丑条约》的影响

师:哪位同学试着评价一下《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回答略。

师:《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西方列强通过这个条约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巨额赔款,使广大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社会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外债永无还清之日;使馆界的设立,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干涉内政的发动据点,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大沽等炮台的拆除,京榆铁路驻扎外国军队,并可以随时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课堂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前有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后有八国联军的联合侵华,其中还穿插着国内人民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战事不息,纷扰不断,剥削残酷,人民困苦,中国人民始终处于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下。在这国势危急的时刻,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警醒到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他们的强烈要求和建议下,一场新的社会变革呼之欲出。

● 板书设计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瓜分中国的狂潮 1.瓜分中国的狂潮 2.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八国联军侵华 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1)天津←→廊坊(2)天津→北京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 2.《辛丑条约》的内容 3.《辛丑条约》的影响

第三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

《》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

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

一、八国联军的入侵: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哪些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1、入侵的目的: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2、八国联军的入侵:

(1)组成:

(2)路线:大沽-天津-北京

1900年6月,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由西摩尔率领的侵略军,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乘火车从天津到北京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侵略者费了四天的时间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到达廊坊车站。6月14日,义和团攻进这座车站,杀死侵略军多人。几天以后,义和团再向据守在廊坊的侵略军猛攻,歼敌几十人。侵略军被迫撤退到杨村车站,又遭到义和团的狙击,死伤几十人。侵略军沿运河向天津逃命,直到26日,才在俄国援军的帮助下,逃回天津租界,死伤三百人。后来西摩尔回忆这件事说:“义和团所用设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当西摩尔联军在廊坊受阻时,八国联军30多艘军舰准备进攻大沽炮台,联合舰队向大沽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谍,威迫中国守军交出炮台。罗荣光严词拒绝。侵略军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罗荣光率部英勇抵抗,敌人死伤260多人,击沉击伤敌舰6艘,6个小时之后,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侵略军增兵至2万人左右,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的打击敌人,在战斗中,守卫天津的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很快陷落。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6月21日清政府被迫宣战。在北京,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继而派人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瓜果等物品。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9月下旬,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增兵至10万,继续扩大侵略。

二、八国联军的罪行

1、屠杀:在天津,侵略者在位于市中心的鼓楼架起大炮,对准逃难群众猛轰,在帝国主义的屠杀下,整个天津城内,“但见死人满地,房屋无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进行了更加疯狂的屠杀,很多地方“尸骨堆积如山”,无数家庭“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殓,出户外”,东北地区俄国的屠杀情况见书。

2、劫掠:除课本所举例子外,补充: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钦天监的古铜天文仪器被德法瓜分,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和历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三海,抢劫府衙库款。各处库款,所失约6000万两。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各种珍贵的图书损失达4万多册。侵略军以搜捕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掠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联军统率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细数目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据估计损失约为10亿。

3、焚烧

三、《》的签订:

各国提出《议和大纲》12条,并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太后见对列强不把她当做“祸首”加以惩办,感到大喜过望,为继续保存清政府而感到庆幸,满意地批准了这个条约,并厚颜无耻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时间:1901年

2、内容:经济上:赔款

政治上:划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军事上:拆毁……

3、危害:

《》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最多、对中国社会危害最大的条约。空前巨额的赔款,白银总数竟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这是清的沉重负担。因此战后清政府为了



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往往附有苛刻的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这些赔款又被清政府层层转嫁到人民头上。条约签订后,江苏上交的钱税每年增加250万两、四川增加220万两、广东增加200万两。关于划定使馆界、拆毁炮台及在军事要地驻兵的规定,使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的军事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总之《》的签订,使清政府实际上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位,你道今日中国还是满洲政府的吗?早已经是各国的了。那些财政权、铁道权、用人权,一概拱手送与洋人。洋人全不要费力,要怎么样,只要下一个号令,满洲政府就立刻奉行。中国虽说未曾瓜分,其实已经瓜分数十年了。”

章炳麟讽慈禧七十生辰“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越南),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练习: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第四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3、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二、学习重点

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影响

三、学习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

四、学法指导

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

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是什么?

2、列举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

3、《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六、基础检测

1.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是在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2.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A.瓦德西 B.西摩尔

C.克林德

D.华尔

3.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4.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赔款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A.允许外国公使驻进北京

B.拆毁大沽炮台

C.赔偿白银4.5亿两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 A.清政府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B.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 C.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

D.山东、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进行反清活动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强迫清政府履行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D.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9.下列各项,各个不平等条约与其主要影响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马关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条约没有割地、通商条款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第五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管理学院

摘要: 1900年(清光绪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11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而引发的日俄战争。

键词: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清军 辛丑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国际地位因此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而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战争起因: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瓜分中国。

(1)慈禧与洋人之仇

1898年,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变法维新,因与保守派对立而失败。慈禧压维新运动,软禁光绪帝于瀛台。各国同情维新派,协助康有为、梁启超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但因遭各国反对而不敢付诸行动,令她怀恨在心。加上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纷纷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也增长了慈禧的仇外情绪。

(2)义和团起事

义和团,又称“团匪”,为山东省学习神功的团民组织,为山东巡抚毓贤利用来抗衡教会,威吓教民脱离教会之用。后由外国所迫,派袁世凯到山东取缔,团民逃到北京城外涿州各地。当时,慈禧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怂恿慈禧借助义和团排外。慈禧太后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但刚毅竟向慈禧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因此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京城内勤皇。团民则沿途到处杀害洋人、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3)联军进犯

随着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外国列强多次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

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罗斯帝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利坚合众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

5月28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大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国军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2000余人。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

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义和团坚决抵抗。6月12日,义和团与清军董福祥、聂士成部联合作战,切断侵略军与天津的联系。6月14日至18日,侵略军被义和团群众包围在廊坊、落岱、杨村一带,面对用近代枪炮武装的侵略军,义和团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不惜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爱国热情,打死打伤敌军300余名,西摩尔溃不成军,被迫沿北运河退回天津,义和团粉碎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6月中旬,侵华帝国主义海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指挥下,联合进攻大沽口炮台,遭到守军坚决抵抗,清军共击伤击沉敌舰6艘,毙伤敌军200余名。正当战事激烈时,守将罗荣光不幸中弹牺牲,清军失去指挥,大沽炮台失守。在此前后,日本使馆书记生在前往永定门接应西摩尔联军时被清兵当作间谍处死。德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东单牌楼行凶被守军击毙。

(5)21日,清政府向各国“宣战”。

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猛攻,义和团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董福祥率义和团一部进攻老龙头火车站,毙伤俄军500余名(一说112人),数度占领车站。张德成率义和团及清军一部围攻紫竹林,以“火牛阵”踏平雷区,冲入租界。聂士成部清军坚守城南海光寺一带。7月9日八里台一战,聂士成身中7弹,腹破肠流仍坚持战斗,直至血竭而亡。14日,联军付出伤亡900余人(一说882人)的代价,并发射毒气炮后,攻陷天津。8月4日,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次日,进抵北仓,受到清军马玉昆、吕本元等部及李来中所部义和团顽强阻击,再次施放毒气,才攻占北仓。但联军付出死伤635人(一说400余人。其中日军近300人)的代价,毒气炮(“列低炮”)也被击毁。13日,联军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英军率先由广渠门破城窜入。

(5)14日,北京失陷。

次日晨,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仓惶出逃。联军入城后,解除了义和团对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的围攻,义和团被迫退出北京,转往外地坚持抗击侵略者。西太后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发布彻底铲除义和团的命令。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派兵四处攻城略地,扩大侵略。9月,俄军在侵占秦皇岛、山海关同时,集中庞大兵力,分五路对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10月中旬,德军统帅瓦德西率兵3万来华,攻占保定、张家口等地。但法、德联军在侵犯井陉、娘子关一带时,受到清军刘光才部的顽强阻击,付出重大伤亡后败退。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大肆抢劫,清宫无数文物珍宝被洗掳一空,大批群众残遭杀戮。

义和团运动发生后,列强各国都乘机对中国出兵,进行大肆掠夺。消息传到俄国,沙皇政府认为是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除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之外,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俄军惨杀,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900年11月,俄国胁迫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企图把军事占领合法化。俄军利用军事占领的机会,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金矿、煤矿和森林资源。(6)《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求和。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王国、荷兰王国、西班牙帝国、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字。1901年9月7日,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组织等。《辛丑条约》保住了清政府权位,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统治,清政府由此成为帝国主义的傀儡战后条约《辛丑条约》

(7)《辛丑条约》内容

《辛丑条约》共有12条正文和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列强可以在北京驻扎防守使馆的卫队,并在京榆铁路沿线包括山海关在内的12个要地驻扎军队;至少两年内禁止中国进口军火和制造军火的材料;(4)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赞助过义和团运动的“首祸诸臣”,在外国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6)中国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并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总理衙门改组的外务部。

(8)《辛丑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9)战争的影响 ①战争给中国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八国联军封锁街道,逐户进行抢劫

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样巨额的赔款是紧接着《马关条约》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亿两之后,可谓雪上加霜。中国这时战争不断,内忧外患,早已国库空虚,国民总产值低落,要付清4.5亿的战争赔款只有分期偿还,并且还向有关各国银行借债还贷用以支付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为了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规定,以海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用,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政府最主要的一项财政收入。控制海关就基本上能够左右中国财政。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的经济跌入低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

《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比较特别,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就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又被要求一律停止科考五年。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中国因而彻底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文化方面。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损失无法估计!其中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这也是联军劫掠北京的铁证。《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以遭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里,1900年被八国联军大肆损毁丢弃,甚至将《永乐大典》书册用于修建工事之用;《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册数万。翰林院内收藏了许多珍贵图书、孤本、宋版书籍、文史资料和珍贵书画,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糟蹋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和文史典籍。

三.政治方面。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后来美国为了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退款主要用于中国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清华大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其中英、日、荷三国将庚款余额修改偿付办法。这一方面间接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另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战争给东北亚的影响(10)积极的影响:

一.民族意识的觉醒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二.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在战争中,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全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上矛盾的激化升级,这也为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对远东局势来说,1900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的本质。

三.战争给各国的影响

1900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政府响应英国召唤,协同八国联军北伐中国。在此期间,澳大利亚联邦宣告成立。因此,中国之战不仅是澳大利亚殖民军的首次亚洲之战,更是澳大利亚联邦的首次海外军事行动。

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风起云涌,迅速占据各国媒体的主要版面。但对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六个英属殖民地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即将水到渠成的联邦成立。经过多年的政治角力后,1900年3月,澳大利亚各殖民地代表齐聚伦敦,进行联邦成立前的最后磋商,联邦宪法草案随即于7月份提交英国议会审核。此时,北京形势迅速恶化,作为列强中的带头的老牌帝国,英国此时面临两难选择。远东局势糜烂如此,为维护英国利益和权威,其势不能不出兵,但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此时却无兵可调。因为英军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在南非,正在那里与荷兰人鏖战,史称“布尔战争”。

布尔战争也牵扯了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向南非投放了两千五百人的常规部队和三千五百人的民兵。作为英国最为成熟的殖民地之一,印度军队也已被大英帝国调往世界各地,以填补英军主力开赴南非后留下的防卫空虚。此时东亚告急,英国只能转向其它殖民地(或类殖民地)挖掘军事潜力,连刚刚组建不久的威海卫“华勇营”,也被征召前往京津地区参战,与香港军团、新加坡军团及若干印度军团一道,组成英军主力,参与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和北京的战斗。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的唯一“白肤色国家”,是英国所谓的真正子弟兵。英国政府征询了澳大利亚各殖民地的意向,各殖民地政府痛快地表示,只要“祖国召唤”,他们将立即派兵参战。多国联军纷纷来华作战,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俄之间、俄日之间、英法之间等国在华既得利益矛盾凸显,暗流涌动。

备注:8月中从天津进至北京的部队其实只有七国(当中两国只为象征式的掌旗兵)约一万六千人。分别为:日军八千人,俄军四千八百人,英军(主要由印度人组成,还包括香港及威海卫华人)三千人,美军二千一百人,法军八百人(主要由越南人组成),奥军五十人,意军五十三人。

参考文献:《新理念中国历史》.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6.ISBN 962-948-193-6(中文).(11)对战统计

①时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② 地点: 大清帝国

③结果: 八国联军胜利,签订辛丑条约

④参战方: 大清帝国 义和团

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

⑤ 指挥官 大清帝国:慈禧太后 联军:爱德华·西摩尔(英)阿尔佛雷德·冯·瓦德西(德)

⑥ 兵力: 约160,0000名义和团士兵 联军:49,2550人 500艘军舰 ⑦伤亡 义和团:约15,0000人 联军:6000人

(12)启示之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爱挨打。只有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之二:凝聚民族精神。民族存亡关头,我们万众一心

战争,被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伤痛、悲惨、哀怨,更有抗争、胜利、尊严。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我们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启示之三:以始为鉴,提高警惕

下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学习重难点: 1《辛丑条约》。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教训。 三、知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春,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予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国斗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复习导入 树形结构 二、 1、看视频看到哪些信息? 2、读课本 3、学生说战争的起因、时间、经过、结果、影响 学生说有关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信息。 4、八国、廊坊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八(1)班教学情况分析,班级中等生不多,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学困生厌学情绪严重,且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只有个别成绩优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1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了解义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了解以下问题:①义和团是个什么组织?成员有哪些?②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③义和团的壮大原因是什么?义和团为什么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④它为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反思

    篇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反思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前,我经过认真备课和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下是关于本课教学的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