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1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第11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二)品味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三)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难点:品味精妙的语言描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
小学时,我们学过安徒生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
(让学生谈谈自己想像的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2.播放本课录音。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3.指导学生圈画重要词语、句子或段落,以掌握线索,推进思考。
(三)讨论交流
.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故事的线索和发展。
爱-织-看-穿-揭-议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2.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四)布置作业
.写生字,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交流
基本程序:
a.指导学生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或语段,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对具体问题可能有争议,如找的重点语段不同、旁批的不够精确等等,教师注意引导,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点拨与指导,促使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品味重点词语或语段。
(1)第一位受命去看布的老大臣,第一次“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第二次说他“眼睛越睁越大”,第三次说他“仔细地看”。阅读各段,说说他三次不同“眼看”背后的心理活动。
明确:第一次把眼睛睁得特别大,一是因为大过突然,发现自己看不见任何东西而感到恐慌,二是内心不相信这是事实,睁大眼睛想把它赶快看清楚。第二次骗子叫他走近一点看,他的眼睛越睁越大,反映出老大臣仍心存希望,希望看仔细一点能发现什么。第三次写他仔细地看,主要是装模作样,心理的活动就是决不能让人看出他看不见布料,而要表现出他在认真欣赏布料,当然,并不排除他还残存“看见”的希望。
应当注意的是,这三次“眼看”的文字表述不一样,各自也不能互换的。第一次要突出“特别大”,这是突如其来的,又希望赶快有所发现。第二次承接前面,仍心存希望,又表明仍什么都没看见,所以用“越睁越大”。第三次是在掩饰,是有意识的表演,不像头两次是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所以用“仔细地看”。从这里,要注意品味语言的恰当使用。
(2)为什么第一个说出真相的是孩子?孩子一旦说出了真相,大家就都相信了,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问的回答是:孩子心灵纯洁,天真无邪,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私心和顾虑,于是毫无顾忌地说出了真话。当然,这个孩子不是具体的某个人(童话塑造的对象往往是事物普遍性的代表),也不是非孩子不可,大人也可以说真话,比如西班牙童话中就由那个没什么好顾虑的黑人说出了真相(见参考资料)。但是用孩子与成人世界作对比,更有揭示世俗虚伪的重要意义(参见参考资料);这就是鲁迅说的:“不过须是孩子,才会照实的大声说出来。”
第二问的回答是:首先说明这个诺言本不堪一击,不难识破,只要有普通人的正常感觉就能辨识真相,其实本来就在人们的心底,一旦有人说破,人们自然就呼应了。其次说明人们原先之所以不敢怀疑,是原本心里有“鬼”。文中有一处细节,就是两位“诚实的官员”陪同皇帝去看布料时,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说:“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文中随后有一句:“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言下之意以为只有自己看不见布料,却又不敢说出来,因为私心制约了自己,蒙蔽了自己。再次也说明,这个谎言的制造者抓住了人们的普遍的弱点,就是都有愚蠢或不称职以及私心导致的自欺欺人的一面,所以连老百姓在内都不敢相信、不敢说破这个显而易见的真相。当然,《皇帝的新装》揭示的是一类社会现象,不是说所有谎言骗住大家都因为大家有私心,有的是谎言的制造者掩盖了真相,众人不了解真相导致的。但一旦真相捅破,任何谎言都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2.理解主题。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语言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3.多侧面评议“骗子”。
(1)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2)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梳理,得出结论:
a.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b.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c.作者在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人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d.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e.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4.结合自身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1)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全班讨论,教师梳理,明确: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情况。
(可让学生设想一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有学生可能会说到在老师面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检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
(2)拓展性阅读训练。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讨论、交流,教师小结: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
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像,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b.书写规范、工整。c.字数300字左右。
第二篇:《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并积累重点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4、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理解童话的夸张和想象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无私无畏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无私无畏的品格。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故事法、设疑导学法、点拨法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第2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题,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理直气壮地说:“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回答聪不聪明?那这个充满智慧的人到底是谁呢?有没有人知道?
没错,正是安徒生!在18世纪末
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此睿智的安徒生怎么可能沉默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他一篇著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板书课题: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认真听故事,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叫2-3名同学回答)
以故事导入,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丰富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写作背景,帮助下文学习。
二、走进作者,了解童话
(多媒体出示)
安徒生画像及名字
教师对学生回答稍作补充,教学生用“五字法“记忆,“名、时、地、评、作“。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安徒生的资料及文体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能力,扩大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习更有效率。
三、快速默读,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现生字词:
一、给生字词注音: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
赏赐(cì)
爵(jué)士
勋(xūn)章
随声附和(hè)
骇人听闻(hài)
御聘(pìn)
二、词语释义: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老师讲授并强调重点字词的书写)
边读课文边整理课前预习的成果
学生代表上台为生字词注音和释义,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或者练习本上注音。
齐读生字词两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掌握生字词打牢基础。
巩固字词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配角色: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要求:
1、使用普通话,语言流畅
2、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富有感情色彩。
3、尽量模仿人物的语气、语调。
确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四、梳理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梳理线索
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文章就是靠“新装”这一条线串连起来的。“新装”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多媒体出示)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材料有机地组织串连在一起。
(2)把握故事情节
(多媒体出示)
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
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师明确:(并摘要板书)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大臣、皇帝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识新装
速读,抢答。
(新装)或(皇帝的新装)
以小组为单位,速读课文,讨论梳理层次,并概括小标题,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评价、修改、确定小标题。
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掌握线索的知识。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根据图片,复述比赛
(多媒体展示故事图片)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加以复述。
准备2分钟
踊跃参赛
以图片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理解词义。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准确读出语气,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熟悉课文情节。
3、思考课后练习。
课后完成为下节课打下良好基础。
第2课时
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题,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圣人孔子有句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想知道我们的同学昨天回家之后有没有温习呢?那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看来同学们都做得很不错,昨天学习也很认真,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童话,一起走近皇帝和他身边的人,细细品味新装的故事。
关上书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巩固学生的基础,使知识连贯化,引导学生自觉投入新的学习。
以鼓励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快速默读,理清结构
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字既适用于文中每一个人物,又符合本文故事情节。
2、围绕这个字,作者在文章安排了哪些人物,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字进行活动的呢?
师生共同评价筛选,确定为“骗”。
(多媒体展示人物结构图)
默读课文,积极抢答。
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品味朗读,感悟形象
1、教师引导点拨
皇帝角色的分析
(多媒体出示)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
一个------的皇帝
点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外貌、神态、心理、动作去认识人物的性格特征。
(以朗读和表演为载体进一步感受人物性格的特点)
2、学生自主探究
分析骗子、大臣、老百姓和小孩的人物形象
分组讨论,确定本小组最关注的人物形象,讨论赏析。
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语句,找出关键语句和词语,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赏析,然后展示赏析成果。
(展示成果时,以角色朗读和剧本表演为载体)
学生基础比较差,以引导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评论赏析能力,以及朗读和表演能力。
四、深入探究,挖掘主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
1、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那皇帝等人上当的原因是什么呢?
2、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揭穿整个骗局?
(老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做出多元解读)
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完人物形象之后,水到渠成地把握文章中心,领悟主题。
五、分析课文写作特点
1、老师给学生提问: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位光着身子游行的皇帝?(没有);有没有个个都说假话,愚蠢、胆小的大臣、官员和老百姓?(没有);可见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这么一个荒唐的闹剧?
2、老师归纳总结:
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既是本文的突出艺术特色,又是这一文体的显著特征。
以老师的问题做引导,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童话体裁,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证明。
进一步巩固童话体裁知识,感受童话的艺术魅力,并学习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六、人文培养,情感熏陶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新装现象”?你是怎样做的?请说给大家听听。
各抒己见
让学生将所学所认同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现实贯通,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语:
随风飘去的是皇帝的新装,铭刻在心的是作者的深情。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又长大了一些,知道只有保持纯真的童心,摒弃虚伪的作派,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纯净,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面对现实中的“新装现象”,这里送给大家一副对联:上联是,“童话笑剧惹我笑,新装难遮皇帝丑”,下联是“课文现象费人思,真言方知小孩美”,横披是“学做真人”。
2、布置作业:
请
以小作家的身份,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本文所学写作方法,续写《皇帝的新装》。
要求:
1、续文要合理
2、字数在300百字以上
课后完成使课堂结构完整化,知识系统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实践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爱新装
织新装
看新装
穿新装
识新装
线索
新装
(1)
(2-4)
(5-22)
(23-32)
(33-36)
第二课时: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骗子(阴险狡猾、贪婪......)
(行)
小孩
(揭)
(受)
皇帝
(天真浪漫,无私无畏)
骗
(虚荣、昏庸、愚蠢......)
(传)
(助)
(胆小怕事、人云亦云)百姓
大臣(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世间众生,丑态百出
纯真孩童,真心未泯
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第三篇:皇帝的新装教案
学号:AS0801115姓名:黎青兰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的发展,感悟文章的主旨。
2、了解什么是童话,理解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并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大胆想象,运用夸张手法以及刻画人物心理、语言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每个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揭露里面丑恶的现象。
【教学难点】
1、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2、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教学方法】分2个课时
课时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线索,把握故事情节;分段,分析人物特点。
课时2: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文章揭示问题的深刻性,概括主题;讲解想象、夸张,总结童话特点,及什么是童话。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程导入:
一个爱新装不爱江山的皇帝有这样的一件衣服: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摸不着。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件神奇的衣服吗?没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皇帝的新装》,看看这是怎么样的一件衣服?看看这皇帝有多荒唐、可笑!
(板书)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打火匣》等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至今对人们尤其是儿童的成长,还是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速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蠢(chǔn)傻(shǎ)款(kuǎn)稽(jī)陛(bì)呈(chéng)
赐(cì)爵(jué)御(yù)聘(pìn)衔(xián)妥(tuǒ)
补充词语解释:
显耀:显示并夸耀。称职: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不可救药:这里比喻人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生丝:用茧缫制成的丝。腰包:腰间所带的钱包。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随声附和:别人怎样说就跟着怎样说。多形容缺乏主见。
三、熟读课文,梳理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文章是围绕“新装”来写的,也就是说 “新装”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2、把握故事情节,划分段落并初步认识每一个人物。
A、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故事的发展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
B、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给课文划分段落。提出问题,概括人物特点,分析每一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小节)引子,介绍故事的主人公——皇帝。提问:皇帝是怎样一个人?(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回答。)
明确答案:(1)为了穿新衣,他不惜花掉一切金银财宝;(2)他不关心军队,不去看戏,也不游公园,穿新衣就是一切;(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要换一套衣服,差不多整天都在更衣室里。小结:皇帝是一个喜欢新衣成癖而完全不关心国家社稷的人。这一段是故事的铺垫,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作了有力的伏笔。
第二段(“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开端,叙述骗子利用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诱他上钩。提问:骗子怎样使皇帝上当?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皇帝是个十分懒惰的人。他听说这种衣服是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人所看不见的,心里想:我穿了这理想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哪些人对秘书的职位不相称;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于是马上要骗子开始工作。这一段,初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
第三段(“我到很想知道”至“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发展,叙述骗子怎样施展伎俩,先发制人,大臣、官员和皇帝怎样受骗而互相欺骗。提出三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2)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为什么不敢说出事实真相,要搞瞒和骗?(3)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分析: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新衣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想,这样比较稳妥。两个臣子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都不敢讲真话。可见,所谓称职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其实是最不称职和最不诚实的人。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全城都谈论美丽的衣料。皇帝再也耐不住了。特别圈定了一群称职的随员,跟随着去看衣料,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为了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这一段进一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无知,朝廷上下你骗我,我骗你,全是骗子的现象。
第四段(“第二天早上”至结束)由高潮到结局,叙述皇帝穿着“新衣”,举行游行大典,小孩的真话戳穿了骗局。(学生朗读)这一段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以皇帝为头子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伙地地道道的笨蛋,比真的骗子更虚伪。
3、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帅选,确定为“骗”字。如何理解文中“骗”的含义?
点拨:这个皇帝领导的朝廷上下,都是你骗我,我骗你的现象。这样的社会是黑暗的,是不真实的。
四、布置作业 :认真重读课文,思考:
1、皇帝、大臣、百姓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小孩为什么敢于说出真话?他说的真话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围绕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来分析问题。
1、皇帝、大臣、百姓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小孩为什么敢于说出真话?他说的真话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A、(先提问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然后点拨:
皇帝受骗: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为了保皇位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大臣受骗:为了保住地位和职务;
百姓受骗:怕人家说自己愚蠢,也怕招来杀身之祸;
小孩子说真话:天真无邪。
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而不敢讲真话。只有纯洁、天真无邪的小孩才敢于说出真话。皇帝最后还要坚持把大典举行完毕,更说明他的虚伪、愚蠢。小孩的真话,像一把匕首,戳穿了骗子、老大臣、官吏和皇帝自欺欺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是力量。这篇童话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
B、从以上问题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题:
1、鞭挞腐朽的封建王朝,鞭挞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恶行拿出来示众。
2、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夸张与想象
先提出问题: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是荒唐可笑的,并非生活中实有,但又能令人信服,这是为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夸张的手法。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的修辞手法。结合课文,皇帝的昏庸虚伪、贪婪和愚蠢、大臣和官员们腐朽愚昧、溜须拍马都是“客观事实”,这是统治者的本质特征,有这个“客观事实”做依托,夸张的运用也就有了让人信服的效果。
三、有夸张必然有想象,童话故事的创作离不开想象。那么想象是?
例子:(结合课文)
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被安徒生想象成一个嗜新装成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怪人,两个骗子设下的骗局,也让安徒生想象得非常奇特;
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作者想象得更是既丰富而又严密。
至于童话的结尾,那个内心极度恐慌,但又装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的皇帝,作家的想象又是那么合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四、概括童话的特点以及童话是什么。
童话特点:文学体裁:儿童文学;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六、布置作业:展开想象,给课文写一个续集。那皇帝最后怎么样?会不会恼羞成怒捉了那孩子?还是会深深反思自己的荒诞行为?那两个骗子又怎么样?大臣们呢?
第四篇:《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生动的复述全文。
2.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知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3.了解通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听出童话味(听出荒诞)
同学们应该都有过童年看着图画听着爸爸妈妈讲故事的经历吧。这样的温馨时光真是让人怀念,那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下这样美好的时光吧!(PPT出示《皇帝的新装》图片)大家看这些图片,这讲的是哪个故事啊?对,就是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老师请请一个同学就着这些图片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那我们现在就坐着时光的机器,回到我们的小时候,看着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听这位同学来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吧!【详细复述】
„„
用几句话来说这个故事就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穿识别假新装【理清文章线索】
听了刚刚那位同学的讲述,老师想问问大家,大家觉得这个故事中的哪些情节你觉得是很荒诞很离奇的,在现实中是很难上演的呢?
(生:1皇帝对于衣服的喜爱;2骗子所设置的骗局;3那么多的人上当受骗;4皇帝明明已经知道上当还要继续游行……)
对啊,有那么多看上去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竟然就这样上演了,情节的离奇曲折,正是因为作者非常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这这是童话故事的第一个特点。
不过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比如宋首露,彭玲、马颖莹三位同学就说“为什么骗子能够顺利行骗呢?”张丹豪、张浩路、王吉、张浩辉、张海霖、陈天裕、蒋杰七位同学说皇帝已经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为什么还要把游行大典进行下去呢?那是不是作者的这种想象和夸张脱离了现实呢?
(生:1皇帝爱穿新装,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作者对这样的爱美之心做了一些夸张;2骗子所设置的骗局虽然非常露骨,但是这是他们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思都琢磨偷了,大臣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害怕别人嘲笑他太愚蠢,为了保护自己,只得说假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3皇帝意识到自己出丑了,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怕大家知道他上当受骗,于是只能继续游行。)
所以我们知道通话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造,是反映生活的。想象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感染力。童话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二、演出童话感(讲讲演演)
作者围绕新装,给我们展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皇帝,大臣,还有骗子和小孩。对于这些人,大家一定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那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要交给大家了。大家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来告诉大家你看了一个怎样的皇帝、臣子或者骗子。
我从句子中读出了一个的皇帝臣子骗子。
老师希望课堂上不仅要有精彩的发言,你还能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记录者。老师将针对你们小组发言的内容、小组成员的倾听习惯和记录习惯来给分。古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有105班8个小组相互竞争,各显本领。让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是最后的优胜者呢? 重点句子: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通过夸张的修辞,写出了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
2、不过,想到凡是愚蠢或者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理的却感到不大自然……(第五段)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感到不大自然”是第一次转折,联系第一段的内容,不难看出,皇帝其实很心虚,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确定。接着是第二个转折,“相信自己无须害怕”,这其实是他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虽然如此,但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这是第三次转折,说明他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那块布的,因而证明自己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所以心生一计,还是先派人去看看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的表达出来了。(详)
3、“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第八段)老大臣的心理经历了惊惧——怀疑自己愚蠢或者不称职——决定说谎的过程。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看不见,所以想睁大眼睛看得仔细一点,能够看见那块布。但他还是没有看见,不过他不敢说出真相,所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愚昧的大臣。(详)
4、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第27段)皇帝的这些动作想让别人以为他看得到那美丽的新装,他正在仔细的欣赏衣服是否合身是否美丽,用两个动词形象的写出了皇帝的丑态百出,揭露了他的自欺欺人。(详)
5、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第31段)动作描写,臣子的虚伪,阿谀奉承。
6、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第36段)带过,前面有分析,表现皇帝的愚蠢,好面子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给我们展现了一群性格鲜明的人物。这就是童话的第三个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丹麦文学巨匠安徒生,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得以看到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的皇帝,虚伪愚昧、只懂得阿谀奉承的大臣,狡猾伪善的骗子。那大家对安徒生的了解有多少呢?(请一学生读注释1,PPT显示安徒生的代表作)。
三、品出童话意
人人都没有看见那美丽的新装,但没有一个人说出真相,只有一个小孩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我们班的同学就此产生了新的疑惑——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揭穿这个骗局呢?
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孩子是单纯,诚实的……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的真想,使得“新装”顿时逝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现实意义——揭露了愚蠢,虚伪的皇帝和臣子,也表现了作者对单纯,诚实的孩子的赞扬。这就是童话的第四个特征——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那么罗京民同学的疑问应该也得到了解答。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老师也希望,在我们长大后仍然能够一直保存着一份童真,拥有一颗童心,就如同文章中的小孩一样,诚实,单纯„„
四、写出童话奇
大家想象一下皇帝回宫后会怎么做呢?大家续写一下这个故事吧,写完之后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们谁续写的故事更符合童话的特征呢?
五、板书设计:
皇
帝1离奇,想象,夸张的童话2现实
新3生动形象
装4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第五篇:皇帝的新装教案
第二十五课《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3、作者简介:安徒生,丹麦作家,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安徒生共写了168篇优美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同情不幸的穷人,鞭挞统治阶级和剥削者的残暴、贪婪、虚伪、愚蠢,批判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是安徒生童话的主题。对于本文,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地去学习,去分析。
3.关于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童话的特点: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chǔn
jī
bì
cì
juã
yù pìn
愚蠢
滑稽
陛下
赏赐
爵士
御聘
qīn
xián
hài
hâ
钦差
头衔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2、解释下列词语:
不可救药:这里比喻人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比喻没有主见。
滑稽:言语、行动引人发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读完之后,请学生思考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
⑴“一个愚蠢的皇帝”。
⑵“一个爱美的皇帝”。
⑶“一个虚伪的皇帝”。
⑷“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⑸“一个昏庸的皇帝”。
⑹“一个无能的皇帝”。
⑺“一个无知的皇帝”。
⑻“一个不称职的皇帝”。
2、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描写。
小说按照情节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你能给课文划分一下层次吗?(师写出来每部分的意思)
小说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新装
一(1)
引子:皇帝爱新装。
二(2-4)
开端:骗子“做”新装。
三(5-18)发展:君臣看新装。
四(19-32)高潮:游行穿新装。
五(33-36)结局:揭穿假新装。
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骗
3、请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指导二] 深入理解课文
找关键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1、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可能吗,这个夸张有什么效果?
写出这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
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奢靡无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他整天时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懒惰,荒废朝政。
2、“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是„„”造句。
二、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他们有哪两个诱使皇帝上当的理由?表现出皇帝什么特点?
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癖好新衣
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
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第二课时
检测:听写字词
三、请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边看表演边思考: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着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看布料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采访:看到新装了吗?为什么要骗皇帝?怎么骗皇帝的?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皇帝、老大丞、官员)
我认为
(谁?)称职(或愚蠢),因为他是一个
的人,我判断的依据是
。其中运用的手法是。
一、默看高潮部分。
1、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边看话剧边思考皇帝是个怎样的人?百姓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
(谁?)称职(或愚蠢),因为他是一个
的人,我判断的依据是
。其中运用的手法是
。采访:百姓:你看了皇帝的新装了吗? 为什么要骗皇帝?
后来又为什么说没有穿衣服?
皇帝:你听到百姓说你没穿衣服以后是怎样的感受?
3、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他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为什么不将游行结束呢?
4、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开始燎原。
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学习指导四] 重点难点分析
1、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怎样?
(在学生自由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见板书])
2、与我们前面所学过的课文相比,你觉得童话有什么特点。有同学说,皇帝脱光了在街上游行,不真实,你觉得呢?
想象丰富大胆夸张
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3、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对当时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态度怎样?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讽刺与嘲笑。
背景介绍:《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它最早见于14世纪堂·曼纽埃尔的《卢卡诺伯爵》的第七章,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即《赤身裸体的国王》。从西班牙的民间故事到《皇帝的新装》,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精心进行了再创作。
2、老师依次出示问题(用投影仪),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1)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腐败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呢?怎样来评价这两个骗子?(可多角度多侧面地评价)
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并不像一些侠客一样劫富济贫,伸张正义。
老师梳理,得出结论:
a、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b、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c、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d、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e、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2)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像那个小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说真话吗?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你是怎样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
四、最后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让学生写)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衔接课外:指鹿为马
秦二世在位的时候,赵高想篡夺王位,为了考验群臣对他的忠心和想法,他在一次上朝中,牵来了一只鹿,并说这是一匹马,当时群臣惧怕赵高,很多人都奉承说这是一匹马。后来用指鹿为马来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这里的皇帝整天爱慕名虚荣,以至他的官员、老百姓都说假话,但一个率真的小孩让他们的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何时候,真、善、美都应是社会的主流,是永恒的真理。(完善板书)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爱慕虚荣,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五、布置作业
1、根据刚才的答记者问,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除了口头语言的,还有文字语言的,续写即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机会,又是个培养表达能力的途径。)小结:
本文围绕新衣,并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 分别刻画了
皇帝、骗子
、官员
、孩子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当堂训练]
课后练习四:发挥想象,给课文补写一个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