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二、过程与方法
多读古诗,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教学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播放音乐《春夜喜雨》)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各是指谁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
二、介绍作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三、初读全诗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韵味。
2、试读。
3、请学生读。
4、标节奏。
5、齐读。
四、理解诗歌画面
1、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和大家一起交流。
2、以“我从„„诗句中仿佛看到了„„”发言。
明确一:我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中看到了,春雨仿佛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植物生长。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
明确二:我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看到了,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明确三:我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中看到了作者此时的想法。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明确四:我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诗中看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3、再次朗诵诗歌,体味诗歌意境。
五、体会诗情
1、读课题,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喜: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2、诗人因何而喜?
好: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知时节:“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润万物: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六、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情感。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
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七、小组合作学习。
启发:你从哪一个字或词特别体会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并说明原因。
分联分析,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二句:好、知 三四句:潜、润、细 五六句:俱黑 七八句:湿、重
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字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八、总结
盼雨——听雨——看雨——想雨,是本诗的写作思路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雨的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六句集中写了“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九、作业: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唐·杜甫
首联:盼雨------知时节 颔联:听雨------细无声 颈联:看雨------云俱黑
尾联:想雨-----花红,花重
教学反思
这是我上的一堂公开课教学设计,我想要探讨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我总结到一个词——诗情画意,即让学生从读入手,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想象诗歌画面,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整堂课下来,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一、以读带动课堂,分层次达到目标,遵循了教学规律。这样,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浓厚。在朗读上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
(1)让学生读出节奏,读通。(2)让学生读出韵味。(3)让学生译读,读懂。(4)悟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意境,体悟情感。
二、注重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对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做得相当好。另外,对词语的品析,相互间交流得认真、详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轻松的便将学生带入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意境美,受到浸染。
不足:
一、译读的环节突出不够,有影响学生掌握诗意的嫌疑。
二、时间把握上有问题,导致最后结尾匆忙。
一堂课下来,总是得失兼有。教学就是不断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们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有勇气,有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会在教学的路上走的更远。
第二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中秋节的晚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诗。
3、能在朗读古诗时,感受春雨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谈话激趣
1、出示春天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并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春天的什么?为什么?
2、大诗人杜甫也非常喜欢春天,引出杜甫,学生说一说对杜甫的了解,教师简单介绍杜甫。
3、通过杜甫喜欢春天的雨引出课题《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4、简单介绍古诗的由来。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古诗,提出学生听的要求。
2、明确《春夜喜雨》是五言律诗,朗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二、三分节。
3、学生自由练习有节奏的朗读古诗,并注意诗中的生字。
4、出示生字,同桌间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指生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并扩词。
6、强调形声字“润”和多音字“当”。
7、同桌间互交互考认读生字。
8、指后进生认读生字并扩词。
三、再读古诗,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分层次指生朗读古诗。
3、同桌间比赛朗读古诗。
四、了解古诗的意思
1、出示个别字词的意思,指生朗读。
2、学生小组间讨论古诗的意思。
3、指生汇报。
4、教师出示古诗意思,齐读。
五、感受春雨好在哪
1、指生汇报
2、教师指导总结。
3、教师相机分句指导有感情朗读。
六、假如你是一棵小树苗,你想对春雨说什么?
1、指生汇报。
2、教师出示几句话,齐读。
七、再度古诗,要求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
1、自由朗读古诗。
2、指优等生朗读古诗。
3、分小组朗读古诗。
4、男女生对读古诗。
5、齐读古诗。
八、说一说描写春天的诗词。
1、指生汇报
2、作业积累
九、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
3、扩词。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当
乃
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听了本年组两位前辈教师讲课后,再讲的古诗。本人对古诗教学一直比较迷茫,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但是在听了两位前辈教师的课和参与了领导与多位教师的评课后,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与朗读,我在预设当中也把这两点当成了重中之重,但是在课堂中,后进生朗读生字扩词时,先前没有练习,也没有优等生示范,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及时进行了扩词训练,所幸结果还算差强人意。再就是本人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有些抓不住重点,导致朗读训练没有什么时效。最后就是本人在指导学生了解古诗意思的时候对学生的期望太高,讲解的过深,浪费了一些时间。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本人在教学当中,不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让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呈现在一种枯燥乏味的状态当中。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我要一点点去改进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让自己去不断的进步。
《中秋节的晚上》教学反思
《中秋的晚上》是结合学生生活的一篇课文,是在本节课不光要学生学会生字会读课文,更要让学生受节日全家人团聚时的甜蜜,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大胆的猜一猜节日,并说一说自己在家中过中秋节时的心情与体会导入课题。之后在学习课文时我也让孩子将自己带入文中,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但是由于过于注重对于学生对课文情感的领悟,导致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点以后需要加以改进,调控课堂的能力需要加强。
第三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谢林
教材分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教学目标:
1.有节奏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并试着背诵诗歌。
2.以“喜”字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的特点,体味推敲字词的妙处。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教学准备:
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一、故事导入
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宠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后奸臣安禄山叛变,天下大乱,史称“安史之乱”。当时有位大诗人,他正在外地探亲,因战乱无家可归。只好带着家人一路流浪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建了一个茅草屋住了下来,成了黄四娘的邻居。那年秋天,刮大风,把他屋顶的茅草吹走了,一群小孩赶紧把他茅草捡走,这个诗人喊道:“别把我的茅草捡走!那是我家的!”可是诗人年纪大了,口干舌燥叫不住那群熊孩子,诗人只好拄着拐杖叹气。当时四川成都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庄稼没有收成,到处闹饥荒。终于等到春天来了,有一天晚上,成都迎来了久违的甘霖。诗人心情大好,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他就是杜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者。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春夜喜雨》(板题和作者,读题)
二、初读诗歌
师:学古诗的首先就要读好古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01页,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开始吧。(生自由朗读)
师:朗朗的读书声停下来了,谁有信心读一读? 生:个别读(纠字音,预设:潜、重)
师:你读的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字读的不是很准,大家听出来了吗?一起告诉他。请你再来读一读。(预设:都读正确了,如果在加上节奏那就更好了。)师:(师范读)读古诗不仅要读准确,还要读出它的节奏,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请你们拿起笔边听边画出节奏。
(出示节奏诗)你们是这样画的吗?
哪位同学敢于向老师挑战,试着把它的节奏读出来呢? 生:个别读
师:第一个敢与挑战老师的同学,勇气可嘉,咱们先把掌声送给他吧。
(听音频)咱们先来欣赏下大师的诗歌朗读,现在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师:现在我们男女比赛读一读。
三、理解诗意 师:听着大家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同学们,古人的语言都是很精炼的,我们这首诗很短,但表达的意思可丰富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歌呢? 生:查资料,问老师,结合注释。师:现在请同学们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去理解诗歌的大意? 师:谁来告诉我诗歌的意思。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学生汇报,不必按顺序,允许借助注释谈个别字的理解,也可以谈某句诗的理解。教师关注没有注释的词,如:俱,都的意思;独,唯独;晓,清晨。并加以点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对好的理解的方法要及时肯定,表扬,评价语要彰显激励性。如,你很会读书,你很会运用工具书,你抓住了这个关键字理解,很好等。最后一句在理解时可以告诉学生翻译古诗的方法,可以调换位置,即锦官城花重,就很好理解了。)生: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四、悟情赏析 师:请同学们看到诗题,说说诗题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喜)诗人因何而喜?(出示写作背景)
奇怪的是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如果细细品读,又会发现处处都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作者的喜悦之情究竟藏在诗句、字里行间的哪些地方呢?大家拿出笔圈点圈点,找出表示作者“喜”的字眼。
交流汇报:好
知
潜
润
细
俱
独
湿
重(板书)
四、朗读背诵
师:这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古诗,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人一生历经磨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怎能不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道--师:知时节的好雨悄悄的,轻柔的滋润着大地。面对绵绵细雨,想到他将带给锦官城一片万紫千红的美好景象,他怎能不喜上眉梢,不由得赞叹道--师: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面对绵绵的春雨,想到他将带给人们期盼已久的丰收,他怎能不万分激动--(配乐全班齐读全诗)现在全班再次读一遍这首诗。
师:这么优美的诗,要是能把他背下来就更好了,谁来试着背一背? 生:背诵(掌声送给他)
五、书写古诗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把古诗读好,理解诗歌大意,会背诵,还要把古诗写好,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书写古诗来表达对古诗的喜爱。
我们先看看可以怎么写,可以用横式也可以用竖式,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笔,认认真真地书写这首古诗。(然后发纸当场写,落款:xxx书)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六、作业:
1.收集5句描写雨的诗句,感受诗人笔下不同形态的雨。2.收集5句描写春天的诗,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3.找一找杜甫其他诗歌读一读。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好
知
潜
润
细
俱
独
湿
重
第四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2)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古诗之美。把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本诗意境的理解。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初步掌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对杜甫这位诗人,同学们应该不会陌生,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巩(今河南巩县)人,也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为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
它的诗有绵远悠长的画面意境,有对仗工整的句式,还有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忱,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此,后人称杜甫本人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号称“史诗”。
我们上学期学习过他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
1、请学生指出哪些字的读音和字形应该要注意。
当dāng
潜qián
径jìng
重zhòng
2、字词解释
(1)乃:就
(2)发生:萌发生长
(3)潜:悄悄地
(4)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5)俱:都
(6)晓:早晨
(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8)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3、请学生讲讲这首诗的大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当春天万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应时而生。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三、整体感知诗歌思想感情
1、请学生谈谈初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2、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同学们首先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追问:因何而喜呢?
因雨而喜。
古人云“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把自己的“喜”的感情寄托在雨这种景上,这种情与景的结合就是诗歌鉴赏中所说的意境,能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春雨有何令人欣喜之处呢?学生简单回答。例如润物等。那么,诗人到底因何而喜呢?我们需要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他的思想基础。
(1)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3、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这里的一个“潜”字和一个“细”字,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高度赞誉,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字是经过精心锤炼的:“潜”者,好雨之来不为人所察觉也;“细”者,雨细而不骤也,——惟其细而不骤,所以能下得久,下得透,所以能“润物无声”啊。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
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4、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也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诗,也知道了如何来学习和鉴赏一首诗。请学生试着总结看看,学习和鉴赏一首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整体感知思想感情 深入体味精辟字眼 查阅资料,辅助了解 发挥想象,充分联想
下面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好吗?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2)完成校本练习。
第五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
2、体会古诗的诗情画意。
3、背诵古诗。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联想品析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小学阶段,我们也学过不少诗歌呢?下面我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当我们望着高挂下来的瀑布时,会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我们看到在春风的吹拂下钻出土的嫩绿的草芽时,会自然发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2、看来难不倒大家呀。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新诗。(板书:春夜喜雨)齐读课题。设置悬念,简介背景。
二、初读诗歌,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1、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适时点拨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板书杜甫)对这位诗人你有什么了解?生说后(出示杜甫简介)生自由读。
3、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你们看过摇头晃脑读古诗的场景吗?今天我们来试试看,怎么读出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味呢?先听朗读录音,再出示节奏图,让同学们试试看。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诗?
指名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三、赏析诗歌,读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1、读出画面。读古诗不但要读出节奏,更重要的是读诗要学会想象,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真正会读诗的同学,他读着读着大脑中会出现一幅一幅画面,我们试试看,自己轻轻地读着读着,你想象到画面了吗?(读—想象—看注释—再分享—读出画面)
2、读出诗人的情感。同学们,画面读出来了,但诗的情呢?请你们读诗题,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是处处都体现出诗人喜悦之情。这是真的吗?下面我们就要来研究这个问题。还是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你读着读着,哪一个字、哪一组词组特别能体现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把这个字圈起来,在旁边注明你体会到的原因。清楚了吗?
3、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
4、分享交流。
分联分析,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二句:好、知 三四句:潜、润、细 五六句:俱黑 七八句:湿、重
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字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6、总结归纳古诗主题。
7、师引导学生诵读,加深理解。
8、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四、拓展阅读悟诗情
1、读悟另外两首写雨的古诗,再次感悟诗歌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的。
2、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诗的海洋里慧眼拾贝,让我们满载而归。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五律)
杜甫
知时节
润万物
雨意浓
春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