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于鲸这种最大的哺乳动物充满了好奇,再加上课文的介绍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估计学生学习课文会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基本能够自学读懂。但学生关注的多是课文介绍的关于鲸的知识,对于作者表达的方法(包括说明的方法和成文的思路)容易忽视,教师要因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给以适当引导。从网络、书籍、影视等多种渠道查找关于鱼类、哺乳动物以及他们的特征资料,尤其是有关鲸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和渠道。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准确读写相关词语;
2、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并运用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3、通过适当的口语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及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鲸的相关知识,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尝试把它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难点,对鲸的进化过程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机械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我在设计中力求以学生为主,创设个性化的自主阅读空间,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自疑、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另外,“阅读教学也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在课堂上也力求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教师交流以及生生对话。并在这种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体会到自身的价值,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趣导入。(5分钟)
1、谈话:同学们,你喜欢动物吗?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海洋里最大的动物——鲸。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鲸”这个字的部首是“鱼”,那么“鲸”是属于鱼类吗?谁对“鲸”有所认识?
2、展示课件:欣赏鲸在蔚蓝浩瀚的海洋中活动的画面。
3、生畅谈观后感受,问: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大部分学生对鲸较陌生,没见过,有的甚至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上课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鲸的表象,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感知内容,质疑释疑。(12分钟)
1、继续播放课件,学生自由读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反馈:自由发言:你知道了关于鲸的哪些知识?(回答后相机板书)。
4、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所以这个环节的教学,我根据学生上一环节的质疑顺势利导,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了解说明方法。(13分钟)
1、品味词句,感受鲸的“大”。①自由读文,找出体现鲸大的语句; ②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大; ③提炼说明方法,并迁移运用。a、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长;
b、用列数字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嘴张开后到底有多大。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学习,找找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 ②学生反馈,读中体会说明方法运用的精妙。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也很有代表性,因而我把它作为精读品味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交流,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并通过说明方法的互换使用,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为以后学生写说明文奠定基础,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各取所需,在平等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拓展延伸。(7分钟)
1、创设意境,发挥想象并简述
有一天,鱼的王国举行了一次运动会,并召集所有有意参加的鱼类朋友均可报名,鲸看自己块头挺大的,心想这回去准能拿个什么奖回来,于是乐滋滋地出发了,没想到在赛场门口被保安鲨鱼拦住,说他没有资格参加。它很不服气,后来鲨鱼说了一系列的理由后,鲸心服口服地回去了,你们猜它说了些什么?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鲸的资料。
3、播放鲸惨遭污染和捕杀的课件,指导学生观看,并谈感受。(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这一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提供直接接触语言材料的机会,使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明白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而资料交流及课件的展示既是为了丰富对鲸的认识,也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五、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为保护鲸设计一则宣传广告。
2、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主题为“鲸之语”的手抄报,把收集到的更多的关于鲸的资料展示到手抄报上。
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其它事物,抓住特点描述一番,用上合适的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鲸
形体特点-----大、重、长
进化过程-----陆地到海洋、哺乳动物
种类
-----须鲸和齿鲸
生活习性-----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教学反思:说明文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关键的,我觉得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鲸》这篇说明文时,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首先,教学中多处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如介绍“鲸”的特点,认识“鲸”的种类及“鲸”的退化过程时,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体验也更深刻。以后应多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其次,教学中应充分落实好自主阅读。应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鲸》一文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写作方法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表现了动物界的神奇与伟大。教学这一课时,我从文章的内容入手,抓住鲸的特点,让学生悟文、悟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题入手,接受信息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的是鲸这种庞大的动物,并以动物的名称为题,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交流大量已知的信息。上课开始时,我先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鲸”这个字的部首是“鱼”,那么“鲸”是属于鱼类吗?接着我又问:谁对“鲸”有所认识?学生思维的机器在一开课就积极运转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纷纷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鲸这种动物的知识,这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接受了大量的的有关鲸的信息,也更好地培养了高年级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二、紧扣内容,理清脉络
文章的层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只有整体把握文章的的脉络,才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让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找出文中提到的有关“鲸”的知识的总起句。学生仔细读书,很快找出了这样几个句子:“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经知道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约十七米长”,“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逐渐变成了鳍”,“鲸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鲸每天都要睡觉,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张大。”由于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整体的把握,因此,很快讨论出了结果: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特点:形体、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我认为此时重要的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他们养成动笔动脑的习惯,这是多么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学生身上缺少的、急需培养的好习惯。
三、抓住内容,理解课文
学习课文时,我先导学第一节描写鲸的形体的部分,使学生了解了鲸的外型特点,掌握了所使用的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其它部分让学生自由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如朗读形式、描述形式、或画画等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有的学生边展示鲸睡觉的形象图边介绍鲸睡觉的特点;有的学生充当解说员,讲述了鲸的进化过程;有的以朗读的形式介绍鲸的吃食;更有的充当了科学家,边画示意图,边讲解如何判断、区别鲸的种类„„学生学得有声有色。然后再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我针对这些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并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对于鲸的各方面的特点介绍得为什么如此清楚?从而认识课文运用的种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以及运用有关说明方法的好处。学生学得明白、轻松,入情入境,读得有有滋有味。
四、适当渗透,感悟写法 课文学完了,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课文的那些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来介绍一种事物,或说上一两个句子。使学生由课本知识延伸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和应用到实际中去。
总之,我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灵活教学,要让学生更自由、更主动,更有兴趣、更有创造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而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第二篇:《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及本文用来说明鲸“大”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及一些动物领域的专有名词。
3、通过多媒体理清课文条理,了解每部分内容。
(二)教材分析
《鲸》是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美说明文,通过介绍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及进化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鲸的有关知识,拓展视野;二是学习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三)学情分析
经过这几年的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由于学生都没亲眼目睹过这一海洋生物,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恰当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借助多媒体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2、通过多媒体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五)教学准备
1、下载一些“鲸”的图片和视频。
2、有关的教学课件设计 【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鲸”的图片,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一下这种庞然大物是什么动物(出示“鲸”的图片),它生活在哪里?
生:鲸,生活在海洋里,它是一种海洋生物。
师:同学们眼光非常敏锐,一下就识别出了这种动物,而且能了解一些它的知识,非常棒,那么有谁能更进一步指着图片具体介绍一下。
生:纷纷根据预习得到的信息,上台指着图片的不同部位进行详细介绍。师:好,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那么我们今天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轻松读文,画出生字、词。
2、多媒体显示生字,指名注音。
()
()
()
()
()
()
鲸
鳍
肺
胎
腭
滤
3、学生注音后,多媒体立即一一显示拼音。
4、多媒体显示生词,指名解释。宽敞:
退化:
哺乳动物:
胎生:
5、学生解释后,多媒体立即一一显示词语意思。
三、借助多媒体,品析和感悟课文内容。
师:指名逐节读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情况?这些内容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多媒体显示问题)
生讨论、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生: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鲸是非常大的动物。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介绍鲸的种类。第四部分(第4--7自然段):介绍鲸的生活习性。(多媒体显示学生的回答结果)
师:你对课文的哪个部分最感兴趣?请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展开学习,注意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学习方法。
1、(多媒体显示)以前学过的学习方法,如:抓重点词,抓重点句子,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
2、学生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内容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生:我通过反复朗读,读懂了第一自然段介绍鲸很大。
生:我抓住了描写鲸大的句子展开学习,知道鲸比大象大的多,最大的有16万公斤,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四万公斤重的鲸就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生:鲸的嘴巴也很大,人举起手还摸不到上颚……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的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刚才总结的有关“鲸”的特点想象成具体的画面。
生:积极地想象,体会其中的乐趣。
师随机出示表现“鲸”这些特点的图片,让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屏幕展示)
师补充:是的,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课文写的很具体,同学们知道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把它写的这么具体,让我们一下子就有明确、深刻的印象呢?
生:积极地讨论、交流,得出作者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的。师迅速在屏幕上显示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并点明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屏幕展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这部分共几句?描写鲸逐渐变化的句子是哪几句?(多媒体显示问题)
生:本节共四句,可分为两层。①②句讲鲸不是鱼类,它是哺乳动物;③④句讲鲸的退化过程。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正确,但是文中都是文字描写的,到底“鲸”的退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态画面。(展示课前制作的动画和下载的“鲸”退化过程的视频)总结鲸退化的特点。
生:①环境变化;②很长时间。退化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海洋的生活。借助多媒体学习第三部分,介绍鲸的种类。(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讨论分类)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描写鲸睡觉的句子读一读,并画成一幅简单的示意图,生纷纷积极的作画。画好后,教师选好的投影展示。
师带领学生借助多媒体逐句学习最后一节。这段介绍了鲸的生长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鲸的大小、种类、退化过程和生活习性。作者抓住了鲸的最突出的特点,通过与其它动物作比较,运用比喻、举例、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我们也通过多媒体向大家一一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果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鲸”的知识,课下可通过上网继续查询
五、布置作业。课下写一篇小作文:《鲸的自述》(屏幕展示)教后反思:
在教学《鲸》这篇说明文时,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首先,教学中多处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如介绍“鲸”的特点,认识“鲸”的种类及“鲸”的退化过程时,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体验也更深刻。以后应多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其次,教学中应充分落实好自主阅读。应让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
第三篇:《鲸》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鲸》教学设计
桂花九年制学校向伟
教学内容:第九课《鲸》
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鲸》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重点训练了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朗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同时继续训练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不同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每样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和情感。
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形体、演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鲸的形体。
通过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的内容了解到鲸是个很大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
2、齐读第二段,了解鲸的演化过程。
①抛出问题:鲸是鱼吗?(哺乳动物)从课文中的那句话可以了解到鲸是哺乳动物?
②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简洁的标出鲸的演化过程。
陆地→浅海→海洋逐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③提问:从文中的那些词语可以看出鲸四条腿的动物演变成鱼的样子的?
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
3、学习课文第三段,了解鲸鱼的种类。
默读第三段,说说鲸可以分为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共同点:他们都是鲸
不同点: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很锋利的牙齿
4、学习课文四至七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①指名读课文的4—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来讲鲸的生活习性?(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②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鲸鱼是如何进食的。
A:指名读。
B: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从哪里看出来? C:须鲸主要吃什么?齿鲸主要吃什么?
5、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画出鲸怎样呼吸、睡觉、生长的句子。
②读鲸怎样呼吸的句子。这里,把鲸喷出的水柱比作什么?用的是哪
种说明方法?(比作喷泉,打比方)
③鲸睡觉时最大特点是什么?你能想象鲸睡觉时的样子像什么吗? ④鲸是怎样繁殖生长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⑤齐读四至七自然段。
三、小结
1、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什么?
2、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拓展练习:口语表达与练笔
1、根据课文和自已收集的资料把自己当作鲸向别人介绍。①同桌互说
②指名上台说、评议。
2、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形体:巨大,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陆地海洋
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说明方法: 鲸像牛羊一样像鱼一样列数字 种类:须鲸齿鲸虎鲸举例子 吃食量大做比较 呼吸用肺呼吸打比方
生活习性: 睡觉围成一团分类别
繁养胎生哺乳
《鲸》说课稿
【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作者用七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体形、演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本课,意思要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鲸的知识,二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运用到的“列举数字、打比方、举例说明”等简单的说明文方法,三十要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运用“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读中品味
【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却能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是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获益更多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这一篇课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
1、运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鲸的知识分成几个部分,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研究。
2、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自助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4、由于鲸是一种海洋动物,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才变成鱼的样子的,而我们的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对于海洋动物不甚了解,并且真正见过鲸的人也很
少。因此理解鲸的进化就成了本课的一个难点,因而我采取了远程资源《鲸鱼探奇》让学生来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先读后悟,根据问题的提示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
【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明确学习任务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研究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来共同研究,看作者使用那些说明方法来具体介绍鲸的这些特点的。然后再由我引导他们系统的对课文进行了解,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
3、品析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在学生学完后,就让他们进行汇报,在学习鲸的形体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观看了鲸鱼大小以及与人和大象相比较的图片,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在学习鲸呼吸和睡觉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通过想象,然后画出他们喷出的水柱和睡觉的样子,这样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创作。最后让学生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鲸的知识和作者的说明方法已经很明白了。
4、拓展延伸,注重实践
《鲸》是一篇说明文,文章运用了所中说明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在学完全文后,谈谈课文介绍鲸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学习,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把自己收集鲸的相关资料相互交流,并且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运用本文中学过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第四篇:《鲸》教学设计(推荐)
《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1、课件:“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引出课题,生齐读:鲸。
2、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二、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课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 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三、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体形: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齿鲸
吃食
生活 呼吸 肺
习性 睡觉 哺乳动物
生长 胎生 哺乳
第五篇:《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西山小学 张 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
达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片、声像资料,制
作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奇激趣,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用特大号字体板书课题:鲸)看了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之后,就会知道我为什么把课题写得这么大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注意以下要求:
1.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
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读情况 学生轮读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一)分读段落,感受特点
师:下面我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同时请大家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一段中能感受到鲸
很大呢?(板书:大)
1.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引导、归纳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将精读重点集中到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
很宽敞。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画出的几处词句中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2)“”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3)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板书:作比较)
3.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
(1)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相互评价。
(2)教师范读,指导提高。
四、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其他段落,看看课文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尝试着也用几个字来概括每段内容。你们对哪段内容最感兴趣,就反复读一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
感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师:下面我们来集体交流,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听,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发言的小组
提出来。
(集体交流,感悟升华,学习表达)(引导学生从鲸的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几个方面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引导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会概括每段课文的主要内容。(师相机板书:进化、种类、吃食、用肺呼吸、睡觉、胎生、生活习性)
2.学习表达。
(1)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这里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板书:
打比方)
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
几头聚在一起。
(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或没有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
启发)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教师相机进行生字“肺”的书写指导。
五、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师:这篇文章写得特别生动,大家再来认真读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生动、具体地描写出鲸的特点的,并感受课文表达方面的特
点)
师: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了解,对鲸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组织了一个“巨鲸演讲团”,想不想听听他们
精彩的演讲?
1.出示图片,教师示范演讲。(引导学生感
悟写法)
2.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图片,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来一段巨鲸的“自我演说”,注意抓住鲸的特点表述。
3.学生上台演讲,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随堂练笔
师:请同学们在上一节课“说一说”的基础上,这节课再以《鲸的自述》为题,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一段话,注意尝试着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师生集中交流,互相评议)
二、本课生字书写指导
三、布置作业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和搜集的资料,请学生每人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设计思路】
《鲸》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课文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本课的教学,是从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中五至六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有以下几点
指导思想。
一、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根本变
革
(一)删繁就简,努力让教学过程简洁、明
晰、高效
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本课的教学思路定为:紧扣重点段,体会写法—自读自悟,感悟升华—积累运用,学习表达。几个环节清楚明白、目标明确,无论是对重点段的品读,还是学生自读后的交流、讨论,以及随后的演讲、练笔,均是围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目的来设计的。“小学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过多的感悟和清谈、热闹的师生对话、烦琐的内容分析,只能让语文课“费时多而收效微”,反不如“一课一得”,围绕一个重点集中突破,让学生真正在语文课上有所收
获。
(二)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
在“自读自悟,感悟升华”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看看课文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尝试着也用几个字来概括每段的内容。学生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学生按自己的选择去读书、思考、感悟、体会,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们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在读书中,对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段落,尤其是那些自己觉得特别好的语句,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我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讨,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集思广益,从而把学习引深、拓宽,在自读自悟的层面上又有新的提高。
二、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时时、处处、事事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合理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全貌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明白要想演讲成功,必须读好课文。在介绍鲸的特点的同时,融入恰当的说明方法,才能感染、吸引听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读书、探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强
了课内外的联系。
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相关资料,鼓励学生用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鲸的资料、信息,充分拓宽了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几种说明方法进行表达作好了
铺垫。
三、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加强语文实践活
动
(一)“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在“读”的方面,我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的。
1.有目的地读书。
我采取不同形式,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让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初读──读准字音;再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精读──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积累、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
2.有层次地指导。
例如,教学中学生初读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段落,读得不太好,我通过直观画面、范读感染、重点词句反复品味、生生互助、评价等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书,从而使学生由读得不太好到读得比较好,使他们的阅读有进步、有
效果。
(二)注意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但也不能忽视对其的指导。对此,我在教学中分三步走:(1)初读读准字音;(2)精读理解字义;(3)第二课时,学生自主学习书写生字、新词,教师作适当指导,让识字写字
教学落到实处。
【点评】
看了张老师执教的《鲸》一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设计理念到教学过程乃至拓展延伸,一以贯之体现了语文教学应有的真实、扎实、朴
实。
第一,设计理念体现一个“实”。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设计的过程。教者紧紧依据“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目标,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对常识性说明文喜读、易读的心理,本着“一课一得”的原则,紧扣重点段落体会写法。这种精心设计,疏密有度,注重体现阅读教学读中学读、学用结合的特点。
第二,教学过程突出一个“实”。教学程序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板书课题一个大大的“鲸”字引奇激趣,实实在在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整体感知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在默读批注、交流点拨、感悟品读、扎实有效的过程中,逐渐读懂重点段落的内容,体会出作者采用的多种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可谓重锤出击,突破难点。而对其他段落的学习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随机点拨,可谓一笔带过、干净利落。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像这种常识性的说明文如何教出语文味呢?教师借助书后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发现作者说明事物用词的准确,强化了语
言的训练。
第三,拓展延伸落实一个“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巨鲸演讲”,使读中学读、读中学说落到实处。张老师的课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去设计;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教学需要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步步落实;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教学需要拓展学生读中学读、学说、学写等多种适当的语文实践活动。(点评人:中学高级教师、大连市中山区教
师进修学校 王环)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西山小学 张 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
达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片、声像资料,制
作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奇激趣,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用特大号字体板书课题:鲸)看了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之后,就会知道我为什么把课题写得这么大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注意以下要求:
1.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
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读情况 学生轮读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一)分读段落,感受特点 师:下面我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同时请大家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一段中能感受到鲸
很大呢?(板书:大)
1.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引导、归纳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将精读重点集中到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
很宽敞。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画出的几处词句中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2)“”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3)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板书:作比较)
3.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1)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相互评价。
(2)教师范读,指导提高。
四、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其他段落,看看课文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尝试着也用几个字来概括每段内容。你们对哪段内容最感兴趣,就反复读一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
感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师:下面我们来集体交流,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听,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发言的小组
提出来。
(集体交流,感悟升华,学习表达)(引导学生从鲸的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几个方面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引导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会概括每段课文的主要内容。(师相机板书:进化、种类、吃食、用肺呼吸、睡觉、胎生、生活习性)
2.学习表达。
(1)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这里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板
书:打比方)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
几头聚在一起。
(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或没有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
启发)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师相机进行生字“肺”的书写指导。
五、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师:这篇文章写得特别生动,大家再来认真读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生动、具体地描写出鲸的特点的,并感受课文表达方面的特
点)
师: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了解,对鲸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组织了一个“巨鲸演讲团”,想不想听听他
们精彩的演讲?
1.出示图片,教师示范演讲。(引导学生
感悟写法)
2.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图片,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来一段巨鲸的“自我演说”,注意抓住鲸的特点表述。
3.学生上台演讲,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随堂练笔
师:请同学们在上一节课“说一说”的基础上,这节课再以《鲸的自述》为题,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一段话,注意尝试着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师生集中交流,互相评议)
二、本课生字书写指导
三、布置作业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和搜集的资料,请学生每人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设计思路】
《鲸》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课文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本课的教学,是从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中五至六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有以下几点指导思想。
一、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根本变
革
(一)删繁就简,努力让教学过程简洁、明
晰、高效
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本课的教学思路定为:紧扣重点段,体会写法—自读自悟,感悟升华—积累运用,学习表达。几个环节清楚明白、目标明确,无论是对重点段的品读,还是学生自读后的交流、讨论,以及随后的演讲、练笔,均是围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这一目的来设计的。“小学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过多的感悟和清谈、热闹的师生对话、烦琐的内容分析,只能让语文课“费时多而收效微”,反不如“一课一得”,围绕一个重点集中突破,让学生真正在语文课
上有所收获。
(二)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 在“自读自悟,感悟升华”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看看课文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尝试着也用几个字来概括每段的内容。学生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学生按自己的选择去读书、思考、感悟、体会,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们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在读书中,对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段落,尤其是那些自己觉得特别好的语句,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我顺势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讨,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集思广益,从而把学习引深、拓宽,在自读自悟的层面上又有新的提高。
二、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时时、处处、事事都是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合理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全貌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明白要想演讲成功,必须读好课文。在介绍鲸的特点的同时,融入恰当的说明方法,才能感染、吸引听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读书、探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
另外,我还向学生推荐相关资料,鼓励学生用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鲸的资料、信息,充分拓宽了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几种说明方法进行表达作好了
铺垫。
三、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加强语文实践活
动
(一)“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在“读”的方面,我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的。
1.有目的地读书。
我采取不同形式,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让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初读──读准字音;再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精读──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积累、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
2.有层次地指导。
例如,教学中学生初读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段落,读得不太好,我通过直观画面、范读感染、重点词句反复品味、生生互助、评价等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书,从而使学生由读得不太好到读得比较好,使他们的阅读有进步、有
效果。
(二)注意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但也不能忽视对其的指导。对此,我在教学中分三步走:(1)初读读准字音;(2)精读理解字义;(3)第二课时,学生自主学习书写生字、新词,教师作适当指导,让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点评】
看了张老师执教的《鲸》一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设计理念到教学过程乃至拓展延伸,一以贯之体现了语文教学应有的真实、扎实、朴
实。
第一,设计理念体现一个“实”。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设计的过程。教者紧紧依据“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目标,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对常识性说明文喜读、易读的心理,本着“一课一得”的原则,紧扣重点段落体会写法。这种精心设计,疏密有度,注重体现阅读教学读中学读、学用结合的特点。第二,教学过程突出一个“实”。教学程序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板书课题一个大大的“鲸”字引奇激趣,实实在在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整体感知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在默读批注、交流点拨、感悟品读、扎实有效的过程中,逐渐读懂重点段落的内容,体会出作者采用的多种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可谓重锤出击,突破难点。而对其他段落的学习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随机点拨,可谓一笔带过、干净利落。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像这种常识性的说明文如何教出语文味呢?教师借助书后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发现作者说明事物用词的准确,强化了
语言的训练。
第三,拓展延伸落实一个“实”。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巨鲸演讲”,使读中学读、读中学说落到实处。张老师的课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去设计;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教学需要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步步落实;真实、扎实、朴实的语文教学需要拓展学生读中学读、学说、学写等多种适当的语文实践活动。(点评人:中学高级教师、大连市中山区教
师进修学校 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