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22:2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篇: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 环境保护_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结合材料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3.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分析讨论问题,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价值观

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和

四、教学方法:

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2、教学中强调图表运用,经由过程设计问题情景,

第二篇:八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七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西安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180000千克

180吨

5400000千克

5400吨

65700000千克

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西安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西安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西安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西安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西安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西安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西安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

四、联系实际:(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试一试)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第八课

城市的固体废弃物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城市废弃物的概念、来源、类别,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途径。对环境造成的几种不同的危害。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城市废弃物。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了解,来具体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

一、阐述城市废弃物的概念,并联系实际举例。

二、城市废弃物的五大危害:

1、污染水体,使生命之源趋于枯竭;

2、污染空气,使生命要素受到损害;

3、污染土壤,使人类母亲的呼吸受到摧残;

4、侵占土地,是生活空间受到损失;

5、传播疾病,使人类健康受到侵犯。

三、解决和处理城市废弃物的具体方法途径:

1、堆积法;

2、填埋法;

3、焚烧法;

4、沼气发酵法。

四、总结:

复习本课所学,使学生再度认识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使学生争做热爱环境的使者。

第九课

空气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

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准备:

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教学过程:

1、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可见,空气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空气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人如果吸进被污染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死亡。如助动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被助动车尾气污染的空气,那么,我们人体血液中的含铅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将明显增加,会导致积累性中毒。很明显,被污染的空气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

2、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四人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当前空气污染的原因在哪里?

3、学生反馈: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难以抗拒,但人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4、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

5、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实验谈谈助动车尾气的危害有哪些?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致癌,也有的说儿童吸入后导致血铅升高。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贫血。铅对儿童的行为、智能、心理、听觉、语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响。

6、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学生怎样为净化空气做贡献呢?

7、教师小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类一定会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

8、实践活动:调查学生家中用助动车的有多少?

第十课

生命与绿色同行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

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

3、物种消失的阴影。

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

5、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

三、中国德绿色行动

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

(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

2、游戏:

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

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的体验。

4、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5、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

四、集体讨论:水污染如何防治?

五、小记者调查行动学生汇报,通过调查的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谈谈认识。

六、在停水的日子里

1、导言: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2、生汇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真实体验,体会停水带来的种种不便。

3、师小节过渡。

七、制定节水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实际出发想办法)

2、制定并汇报节水措施

八、总结延伸

1、总结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方法

2、设计广告语,宣传防治水污染

3、演示广告语

九、实践活动:

1、取一个苹果(其他水果、蔬菜也可以),称出重量。然后,把它切开,放在太阳底下晒几天,再称重量。你发现了什么?减少的主要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用试管(或透明下班杯)采集纯净水、自来水、小河浜水和大江河水(比如红旗塘、芦墟塘、嘉善塘、三店塘、茜泾塘、幸福河、伍子塘、和尚塘等)各一试管。①看水的颜色;②闻水的气味;③把试管放入试管架,观察沉淀物的多少。比较哪种水质最好,哪种水质最差?(需在教师带领下采集水样,注意安全。)

3、阅读阅读材料一、二、三、四、五。

第十一课

生态区——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县创建生态区的原因、意义、知道创建生态我县的措施

2、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形成对创建生态区的正确看法。

教学重点: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良好思想意识。形成对创建生态区的正确看法。教学过程:

一、想象你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生态环境里。÷

1、闭上眼睛想象。(花园、空气、噪音。垃圾、河水)

2、分小组说说的设想。

3、让几个小组说说设想。

二、我们嘉善县为什么要创建生态区?

1、什么叫“生态”,什么是生态示范区?

2、说说你们的意见。

3、观看资料。(政府的措施、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我县在创建生态区活动中的行动。《生态区建设规划》

嘉善生态区启动建设年嘉善生态区启动建设的两个主要阶段是什么? 四大保证措施是什么?

四、生态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五、生态区建设涉及到的领域。

五大生态建设工程

六、谈谈你对生态区建设的看法。江南水乡的大都市后花园这句话给的畅想。

七、课后实践:

1、出一期环保黑板报。

2、收集有关生态区建设的资料。

3、结合综合实践课进行一次对家乡环境的调查,并作好调查表的记录。

第十二课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质,必须做到的几方面。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

一、介绍现有的土地资源,引起学生的重视。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自然和人为破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近几十年减少了一半,目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了解土壤的污染源。

1、在你生活着的周边环境里,土地受到了哪些污染?

2、学生举例说明。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这些污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呢?(1)四人小组讨论。

(2)总结: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水体污染型、固废污染型。

三、了解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1、自学课文,思考: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每种原因所引起的后果怎样?

2、反馈。

(1)农业污染:在农业方面,什么污染最严重? 对我们人类有那些危害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这种污染?(2)按以上方法学习剩余的五种污染。

四、联系实际。

1、面对如此严重的土地污染,我们应怎么做呢?

2、学生各自讨论。

3、说说每个人不同的想法。

4、你觉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造成了土地的污染?

五、小结。

让我们行动起来,和侵占、破坏土地的行为作斗争,共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六、实践活动。

1、去当地土地管理部门了解本镇人均耕地占有情况、土地污染情况及其对策。

2、组织学生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劝阻你周围的人不要随手丢弃一次性塑料制品。

十三课

噪声与人类健康

教学目标:

知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知道噪声对人类有哪些危害。知道减少噪声有那些措施。教学重难点:噪声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世界充满生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美妙的乐声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享受。但是,刺耳的噪声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揭题——噪声与人类健康。

2、新授

(1)噪声引起的危害有哪些?

它引起头痛、心慌、全身乏力、听力受损,还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噪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公害,被称为“无形杀手”。

(2)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

噪声的产生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

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称为交通噪声。其中飞机的噪声最大。

(3)工业噪声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振动而产生的嘈杂声音。工业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4)建筑工地上要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和运输材料设备,也会产生大量噪声,称为建筑噪声。

(5)生活噪声是街道、商场、文化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体育场)以及建筑物内各种人群活动及生活设施所产生的声音。

(6)噪声的强弱大小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分贝数越小表示环境越安静。我们通常谈话的声音是30—40分贝。

当噪声超过85分贝,长期可使听力受损,超过120分贝,听力较快受损,甚至耳聋。

3、小结。

为了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我们必须设法制服噪声这个“都市罪犯”。我国已经颁布事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止法》,加强了噪声的管理和防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制服噪声这个“恶魔”,使我们的家园更安宁!

4、作业。(1)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噪声的怎样产生的?(2)调查你所在地区为减少噪声采取了哪些措施?(3)开一个讨论会,谈谈你对减少噪声的看法。

十四课

汽车尾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光盘。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四.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 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平衡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分析、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引导并训练学生在课后对周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现状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观点。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训练学生形成宏观和整体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生态平衡的概念,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2.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原理

3.疑点:什么是植被、酸雨?

4.解决方法:通过实例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由教师展示有关植被、酸雨的图像,并作相应的解释。

新课:

一、中国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方面:

工业废气的污染:(例子重庆烟雾事件)五.保护和改善环境

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应采取防治措施

1.首先要提高全球的环境意识:(只有

才能)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在当前的环境治理中多作贡献;发展中国家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允许某些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及经济发展。

2.中国的环保目标和环保方针:

环保目标: 2010年,基本改变、明显改善;21世纪中叶,山川秀美、江河清澈。

环保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外,保护资源和环境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环保的具体措施:

(1)实施《控制计划》和《工程规划》。

(2)把环保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律化轨道。关键是严格执法,对违法单位和个人决不姑息迁求。

(3)树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小结:

实施一个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两项国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2课 人类生存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⑵、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⑵、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和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

教学过程

1.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多样性。它包括三个层次,即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学生活动: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并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提问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资料并且结合自己身边的实力自己总结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教师总结:

人类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食物,总之生物多样性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3.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逼近会使人类丧失宝贵的生物资源,丧失生物在食物、医药等方面直接和潜在的利用价值,而且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瓦解,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那我们应如何做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

学生活动:

思考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小组讨论措施能否实行。

教师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国必须广泛合作,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表现是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和许多动植物成为了濒危动植物;也明确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因此我们要自觉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好公民。

绿色行动。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为主题,在校园里开展一次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导活动。

第四篇:八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模版]

八年级下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2.使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源动力。

3.要改变“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途径进行”的认识。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全方位的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美化社区”沙盘;“减卡救树”宣传卡等。使学生懂得社区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免赠贺卡可以节省大量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保教育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学科教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7、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组织的活动:

1、社区环保活动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 “绿色志愿者清扫日”活动。到社区、走上街头、插挂彩旗及宣传标语、向路人播放环保宣传录音、清扫绿地、捡拾白色垃圾、刷洗电线杆上的非法小广告。

2、读环保书报活动

3、环保社会调查,环保座谈会。

4、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调查,调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用小眼睛观察大社会。

四、课程安排 周次

课程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 4

警惕地球持续升温——温室效应 6

科学家在南极的发现——臭氧层空洞 8

还天空一片蔚蓝——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0

让生命之水变的清澈——水污染及其防治 12

别让大地再叹息——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14

当心无形的杀手——噪声

关注我们生活的城市——城市环境问题 18

聚焦我们生活的农村——农村环境问题

第六课: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教学目标:

1、认识环境问题,知道其含义。

2、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3、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4、思考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

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认识什么是环境问题。

三、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对环境的认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四、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五、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六、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七、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八、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九、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十、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一、总结延伸

1、调查了解你所居住的城市社区或乡村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了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第七课:警惕地球持续升温-大气的温室效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即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

(2)了解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运用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回顾,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堂提问,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引导学生读图,提高识图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的习惯。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地理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原理

教学难点:

会利用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回顾

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三种表现形式呢?点同学回答。

讲解:正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使地球上白天温度不至于太高。

二、新课导入

提问:那为什么夜晚没有了太阳光照,地球上的温度也没有因此急剧下降,反而和白天差不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气的温室效应”,也就是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什么是“大气的温室效应”呢?下面我将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三、主要过程:

1、出示课件,边播放边解释“大气的温室效应”原理。

2、板书回顾大气温室效应全过程。

3、提问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让同学思考回答。

4、总结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意义

5、重述大气的热力作用,回顾两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大气温室效应的过程。

四、小结与作业

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使得地球表面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的温度不会很低,适宜生物的生存。

作业: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从而是地球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那么全球变暖会带来哪些大气环境问题?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

课后查资料,下节课大家一起探究。

板书设计:

1、画图回顾。

2、总结记忆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第八课 :科学家在南极的发现-----臭氧层空洞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臭氧层空洞,怎么形成的及现状。臭氧空洞的危害如何防治?

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跟人类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从而进行正确防范。并减少使用以氯氟烃作制冷剂的冰霜、冰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南极上空出现迄今最大的臭氧层空洞2000年9月10日《北京晨报》

晨报讯美国宇航局(NASA)科学家8日发表一份报告,称他们在南极洲上空观测到一个规模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也是南极洲上空臭氧层严重受损的征兆。

自1987年开始,国际社会已禁止使用这些化学药品,但这些药品还将会长期留在大气层里。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虽然臭氧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由于它能大量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臭氧层也就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

二:小组交流:

臭氧层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损耗是当前世界上又一个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 题,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

1:臭氧层损耗与“臭氧洞”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③臭氧层破坏对生物圈的影响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臭氧层破坏以后,人体直接暴露于紫外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将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麻烦。首先,紫外辐射增强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此外,强烈的紫 外辐射促使皮肤老化。

臭氧层破坏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人们对200多个品种的植物进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实验,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显示出敏感性。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对大豆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臭氧层厚度减少25%,可使大豆减产20~25%。紫外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3:为什么地球上的“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三:班级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平时注意预防紫外线的危害,寻找新的代替品即新的制冷剂。提倡使用安全无害的制冷剂产品。积极进行宣传等)四:师总结:

第九课:还天空一片蔚蓝-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的意义。2.知道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3、使学生知道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懂得环境保护从每个家庭,每件事做起。

4、使学生知道家庭和自己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把环保意识落到行动上去。

二、教学重点:

1、大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保护环境从每个家庭,从每一件事做起,从我做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2)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

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 板书: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漫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弃物污染。

2、揭示世界环境日:

1)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吗?为什么?(板书:废气、废水、废渣、噪音)

2)简单介绍废气、废水、废渣、噪音对人们的危害。3)介绍世界环境日。

师:环境污染不受国界的限制,欧洲北部的芬兰就是受害者,所以世界各国开始行动起来,关注起来。联合国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以动员全世界的每一个人,不分民族和国家,都起来关心、保护和改善自己身边的环境。

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

师:我们的国家环保在过去的5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退耕还林,建立环保网站等。“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这是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我们亿万个家庭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3.大气污染

1)师:今天我们先重点来学一学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大气污染。

2)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就是空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3)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4)说说大气污染的危害: 总结:

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

二:臭氧层破坏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

(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5)课堂讨论:怎样防治大气污染?

如,通过宣传燃煤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种植绿色物质来优化环境,吸附有毒气体,等等。6)我国政府是怎样防治大气污染的?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7)讨论:防治大气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四、结束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该珍惜它。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同时学会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保护地球环境,以使我们生活的大气永远洁净,天空永远蔚蓝。

第十课: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和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4.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样手段收集水资源信息,学会对水资源进行监测,根据有关数据判断水污染状况。

2.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水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3.能够将自己对水资源的认识,通过适当的方法传递给他人,并影响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正确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观。

2.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关注我国水污染发展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水污染的类型、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教学难点: 水污染的防治。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饱尝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横流的污水、弥漫的烟雾、成堆的垃圾……怎样还地球以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和如茵的草地……

播放图片:播放黄河水污染、滇池蓝藻爆发、渤海赤潮等图片 案例展示:案例1——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案例2——淮河水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镇中有排污单位1.55万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1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量7亿立方米。用淮河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1989年春节之际,上游开闸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两市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饮用,淮河流域市民的饮用水发生危机,老百姓怨声载道。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基本荒废。案例3——黄河水污染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案例4——昆明滇池污染严重,暴发蓝藻

2007年6月24日,连日来,因天气闷热,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味道。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Ⅵ类,每年夏天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讨论:什么是水污染?为什么会发生水污染?

讲述水污染(Water pollution)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阅读课本材料“敲晌水污染的警钟”,了解我国水污染状况。承转提问:我国水污染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水污染如此严重呢? 学生回答: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教师讲述: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都含有氮和磷。这些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起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因此变成臭水。水体富营养化是水污染的最普遍的现象。思考: 1.河流湖泊中藻类生长迅速,表明水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试归纳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在你的家乡有富营养化的地表水体吗?如果有,它是怎么形成的? 过渡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地区都会发生。其结果是水中的鱼类大量死亡。那么,人类如果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会怎样?

资料调查: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使用污染严重的水进行灌溉,会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 学生收集资料,然后进行交流.总结:水污染危害: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等。灌溉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水污染还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水生生物将大量死亡,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讲述:水污染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思考活动:判断下表所列材料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水污染,并填入表中。

相关资料

污染类型

材料一:l965年澳大利亚流行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中大量繁殖,造成水源污染而导致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材料二:2000年6月,渤海湾南部海面约l亿个海蜇尸体浮出水面,引起海蜇死亡的原因是由于渤海湾南部海域暴发的赤潮。赤潮是因为向海洋排放的水体含大量的氮、磷物质,导致海水中藻类迅速繁殖,水中含氧量下降。

材料三:l991年,海湾战争造成的石油倾泄使得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或岩石上坐以待毙;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因窒息而死。它们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点拨:材料一主要是物理污染,材料二主要是生物污染,材料三主要是化学污染。过渡: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任何生物生存都离不开水。然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的有限的,并且由于水污染,有限的水资源还在减少,许多国家出现了水荒。那么,如何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如何防治水污染呢?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正文内容,回答问题

(1)水污染的防治原则是什么?并解释其含义。(2)对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什么?(3)什么是清洁生产?(4)科学的管理包括哪些?。学生回答:(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是预防、治理和管理。

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

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在排人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管理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2)对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3)清洁生产包括改进原料选择及产品设计,用无毒低害的原料和产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产品;减少对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等。

(4)科学的管理包括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实践活动:我国小城镇和农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不可能照搬大城市修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模式来处理生活污水。据调查,小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中主要富含氮、磷、钾等元素,而氮、磷、钾等元素又是水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请查找我国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实例,并谈一谈怎样处理小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

参考答案:对于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措施:一是污水处理与发展副业相结合,把生活用水为发展农村副业服务,如把生活废水用于养猪、养鸡等牲畜;二是把污水处理与发展能源相结合,把农村的人、畜粪便以及污染水体的有机物用于发展农村沼气,既解决了污染,又发展了能源;三是把污水处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如把人、畜粪便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把富含氨、磷、钾等的污水收集在一起,经过沉淀等过程,变成肥沃的土壤,用于农业生产;四是大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2.治理 3.管理

第十一课:别让大地再叹息-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1.理解土壤污染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土壤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4.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 1.2.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读书、翻阅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2、土壤污染的类型?

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和固体废物污染型

3、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一)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二)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三)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四)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

(五)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三、查找土壤污染案例

四、讨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

1、科学处理工业和生活废水;

2、学校家庭垃圾应集中分类处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3、合理使用化肥,提倡多用农家肥;

4、科学使用农药,保护好害虫的天敌;

5、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土地肥力。

五、调查:我们周围那些地方土壤被污染了? 提出整治意见。

六、向家人、邻居宣讲防止土壤污染的意义和方法。

第五篇:八年级绿色环境教育教案

八年级上册《绿色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章

生态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农业环境的概念,农业环境的几大要素

2、了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关注身边的农业生态环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创建生态农业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学生讨论、互动为主体,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载体。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展示农业的有关图片,了解农业的分类,有农、林、牧、副、渔,让学生对农业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二. 讲解新课:

活动:多媒体展示不同农业环境的图片,结合教材上的图片,了解农业环境中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土壤、地形、水源和气候。并讨论以下问题: 1.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简单了解几种典型的土壤。

(1)东北的黑土地农田(2)东南丘陵的红壤与茶园(3)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和水田

2.不同地形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

平原为耕地,山区发展林业,高原山地发展畜牧业,有河流和靠海的地方发展渔业等。

3,、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源,但水源过多和过少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水分过多会造成涝灾,水分过少会造成旱灾,我们应该新修水利,保证农业的生产。介绍都江堰、坎儿井、三峡。

4、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由于农作物具有对气候的适应性,所以光照时间、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随着维度、海陆位置的不同,气候条件会发生变化,农作物的分布也会不同。介绍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油菜北大豆,和适宜在不同温度带上种植的不同的植物,如亚热带的柑橘,温带的向日葵等。

(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活动二:给出两类人类改造农业环境的影响,从良性的改造和破坏两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客观的了解人类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是有利也有弊的。通过阅读课本、主要从我国的角度出发,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气候资源

问题讨论:

1、讨论,温室效应将给国农业环境带来的影响?

2、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农业环境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看法,教师总结。

教师归纳: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农业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综合体系,它不仅仅受自然制约,还受人为控制。人是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改造者,如果人类活动不利于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会破坏农业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 课后作业:

写一篇有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小论文 四.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发展生态农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明白生态农业的核心思想及中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对生态农业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生态农业带来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引导启发,讨论的方法,对生态农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生态农业,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倡导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生态农业的概念及核心

2、对典型生态农业的案例的分析及理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学生讨论、互动为主体,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载体。案例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学习了上一节课后,相信大家都对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一些图片来了解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及挑战,提问,既然我们面临着那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生态环境,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生态农业呢?(生态农业)

二.新课讲解:

(一)生态农业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态农业?

2、生态农业的核心是什么?

3、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什么是绿色食品?

思考:为什么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再由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生态农业的核心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因地制宜的设计、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生态农业的案例分析

1、基塘生产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2、立体农业

在山区丘陵,根据地势的高低起伏,合理安排种植业,不但可以丰富农产品的种类,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有效的保持水土。如在江南丘陵地区,从河谷到山顶的“鱼塘——人工草地——果园——经济林木(如毛竹)——阔叶林”的立体农业布局体系,就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可以现象地概括为“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3、庭院立体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的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生产;有的种、养、加工并举,综合经营;有的利用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养业。

我国典型的庭院立体经济模式

4(1)北方“四位一体”模式、(2)南方“猪——沼——果”模式(3)西北“五配套“模式

三、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你知道还有那些生态农业模式?

四、教学反思

第二章 生态农业

第一节 城市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城市环境的系统,包括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直观感知不同的城市环境系统,及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学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爱护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城市环境系统

2、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 教学方法及手段:

图片分析法,直观感知法,以学生讨论、互动为主体,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载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城市环境的图片,引发思考,城市环境的系统有哪些?人类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二. 新课过程:

以安宁市的城市环境为例,让学生感受安宁市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怎么样?经济环境怎么样?文化环境怎么样?总结城市环境的几大要素。

不同的城市其自然环境不一样,介绍几种典型的城市自然环境,比如阿拉伯地区的城市、海滨城市;

其次是经济环境不一样,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不同的城市部门,有经济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工业中心、住宅中心等;

除此之外,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过渡:城市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和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那么我们人类的活动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活动:由学生自由讨论人类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主要的城市环境的污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体污染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工业及交通运输)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包围城市现象严重

4、噪声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

三. 课后作业:

以安宁市为例,分析说明安宁市的的城市环境问题,写一篇研究报告 四.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发展生态城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学会分析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知道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能够举出发展生态城市的一些典型案例,了解生态城市的含义、发展的原则,及发展生态城市的益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分析出发展生态城市的原则及基础,认识典型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学生树立起保护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生态城市的含义、城市发展的原则。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学生讨论、互动为主体,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载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提问:城市在发展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让城市得到更好和长远的发展呢?

学生讨论,引出第一个知识点“生态城市”。

教师引导:建立生态城市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那么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生态城市呢? 二. 新课过程: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活动一:让学生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什么?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2、生态城市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城市发展的原则有那些?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再由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1、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并能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是: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上,应考虑的基本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

2、生态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区域经济基础、生态环境基础、城市形象及文化特色。

城市发展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历史文化原则;地理地址原则 从水生态保护看发展生态城市

人们向往大自然,向往居住在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中。因此,现代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必然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并重的城市,必然是亲于水、融于水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是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式”的。

二是生态城市的教育、文化、道德和制度也将“生态化”。

三是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运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尝试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和表现。

四是生态城市是一个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模式有本质区别。

举例说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

三、课后作业:

对你所在的城市提出一些发展规划的想法及建议

四、教学反思

下载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 第1课、生活处处有环保(节水光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看水表,了解家中用水量的变化。 2、使学生知道节约用水,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支出,更重要......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上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三班 1、《枫叶红了》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

    八年级(上)礼仪教育教案

    八年级(上)礼仪教育教案 一、礼仪常识 体态礼仪: 人的一举一动、起居坐卧都是无声的语言,它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还没开口,你就已经把自己展示给了大家。可以说,挺秀的身姿、......

    八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八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能力,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

    八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 九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

    八年级环境专题教育一

    (一)八年级环境专题教育(世界地球日)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

    八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八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能力,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