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时间:2019-05-12 22:3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1.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具体地说,像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

2.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其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上看,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在概念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1)同时两者又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政治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具体地说,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2)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工作与政治工作往往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

3.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覆盖了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但并不包括它们的全部。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4.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一般意义上,二者在概念上可以通用。(2)前者的含义较广,后者的含义则狭小一些。后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

(3)在实际工作中,工厂、农村、机关等多使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用语;在学校主要使用“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进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的学问,因而它要研究人,但不能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因为认识复杂的多面体,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可能研究人的一切。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只是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其中的重要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1)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

(2)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 2

点和动力。

(3)这个矛盾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如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矛盾、教育着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可以看做是上述特殊矛盾的具体表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因学者的各自研究角度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

起点范畴是思想和行为;中心范畴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中介范畴包括疏通和引导、言教和身教、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结果范畴是内化和外化;终点范畴是个人与社会。

1.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共同体。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

思想与行为就是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含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二者关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题和客体就是反映教育着和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重要范畴。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是客体。

二者关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界限是相对的。教育者既是主题又是客体:一方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很好地学习领会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双向交流的特点,决定教育者在施教的同时亦要向教育对象学习。

4.内化与外化

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者关系:内化与外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紧密联系又有所不同。

(1)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又有内化。在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

(2)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5.教育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二者关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两者性质不同,功能有异,但又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3

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高度统一、完全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2.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突出表现在它是直接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3.综合性。这首先表现为它在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时,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想象和问题时,总是对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乃至一些自然环境因素作多变量的综合考察。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它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

1.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它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的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等等。

2.思想政治教育史。它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历史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1.初步探索时期(1978--1984)

1978年,叶剑英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毛主席关于革命军对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明确地把政治工作的理论形态有关政治工作的学说看做事一门学科。

1980年5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此次讨论中的部分论文是收入《论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一书,于1981年出版。

1983年《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作者:张蔚萍、张俊南

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2.系统建设时期(1984--1999)

1984年开始招生,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12所高校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它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

在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走上了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发展阶段。一是逐渐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取得了客观成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论题不断深化。

3.全面建设时期(1999至今)

1999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有关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个文件。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这一文件成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二、学科建设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彩众长相结合 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是从各种文献(包括报刊、图书、文件、档案、报表、报告以及各种音像材料等)中收集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的方法。

2.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系统地、直接地了解研究对象,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方法。它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设计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加以观察、记录、分析而直接获取资料,以作出研究结论的方法。它可以分为标准试验和自然实验。

4.社会调查法。它包括社会调查的方式和具体方法。调查方式主要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方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5.总结经验法。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既要总结历史经验,又要注意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看做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特别是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在此前提下,本章深入探讨了十条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应用得最多、为其提供直接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对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防止和克服过去出现过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坚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指导。

我们认为,要全面理解“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课题,应包括如下内涵: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正确、全面的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认识应包括以下四点: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性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某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生动的体现。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们创立和发展的、经受了社会实践反复检验所证明了的那些科学原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揭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如: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反映论原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方法论等。二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所有制理论等。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等。对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际作出科学阐释,并不断予以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和基本原理的外在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系统根本区别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列宁所说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第二层次是开放性、动态性、创新性,这是第一层次特征的必然要求和具体的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要把两个层次有机的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是相辅相成而又内在统一的。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坚持其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弄清了“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后,就能较好的回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只有按照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要求去做,才能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必须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即由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庸俗化以及实用主义的态度。不应当把马克思主 6

义经典作家在一定条件下讲的话,不问时间、地点、条件,到处搬用。

第二,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敢的回应各种挑战和攻击,旗帜鲜明的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如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破产论”、“社会主义失败论”、“意识形态论”等,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科学的批判,作出有充分说服力的回答。再如,面对国内经济组织多样化、择业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多样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困境,我们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抓好

理论联系实际的宣传和说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解决中国重大的实际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四,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正如胡锦涛所说:“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的坚持下去”。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备条件。理论创新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创造活力的关键所在,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新世纪仍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担任总书记以来,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更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的理论依据

我们应当在完整准确地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应用的最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直接依据的那些基本原理和理论。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从整体上规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及其效果的衡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坚持,来自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旋律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而定。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的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他意识形式影响最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

上述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于政治较之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个阶级想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必须借助政治的手段才有可能。在科学把握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时,要全面理解政治的含义。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是武装夺取政权,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开辟道路;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巩固后,政治的主要任务则是经济建设。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巩固政权,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源泉,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然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会自发的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因此,“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的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上述原理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的理论依据。因此,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的和有效的,反之,则是错误和有害的。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大量的表现为各种利益矛盾。要正确认识、努力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减少不和谐的因素,增加社会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会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同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有时会与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分清,这就更要深刻领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形成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达。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为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 才能独立的动物。”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纯粹的本能,而无不打上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和社会需要表现出来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活动,动物则不能。所以,人 8

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

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人的本质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况,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为人的本质逐步发展为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本质创造着愈来愈充分的条件。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但是,人的本质都带有阶级性却并非只有阶级性,即使在对立的阶级之间也有着共同的社会属性。因此,我们在坚持人的本质有阶级性时,又反对片面地将人的本质只归结为阶级性的简单化倾向。在全球问题日益增多和突出的今天,更是如此。

关于人的本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重要的原理,只有正确的把握它,才能懂得如何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去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抽象的人性论的迷雾之中。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那么,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问题的不同结论。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才能科学地分析对象的思想特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是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要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大工业的本性,必然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生活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全局职能的局部个人”。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实习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把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都看做是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的论述了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社会民族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光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工人群众自己决不可能在他们的运动的进程中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的进程中自发产生呢?因为这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和工人阶级的生活境况所决定的。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限制,更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提出思想体系。因此,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阶级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 9 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

今天,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也比革命年代好多了。我们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的原则,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对党员、干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部的权利是是人民赋予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要依靠群众有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的等内容。

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形成的群众路线,只要是指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共产党人制定政策的基础,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同其他党的显著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和动力,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无往不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与认识路线相一致的我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路线,意指“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的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并在群众行动中考研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必须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深入群众实践,和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向群众学习。只有先当学生,才能后当先生。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我党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我们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法原则、目的任务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既是物质文明建设是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两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十六大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成为指导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十、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因为搞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关键都在党,搞好执政党的建设便成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 10

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认真抓好。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成熟和壮大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最基本的经验。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关系的新变化也不能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的阶级基础依然是工人阶级,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领导就是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执政党要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增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不改善就不能正真得到加强。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实行党政职能分开。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最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党的执政理论都做出了重要论述,使党的执政理论不断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我们要抓住执政党建设的主要矛盾,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借鉴吸收教育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这些学科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突出的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这些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整个教育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所揭示的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的性子、目的、原则、方法等,对教育学体系中其他学科都有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当然也要遵循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但它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借助这些原理、原则和方法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固有的特殊规律,进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原理、原则、方法的学科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又会从一个方面充实和丰富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和内容。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道德本质、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揭示的共产主义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基本原则和规范,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借鉴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的研究和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同时,它对伦理学的应用,又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学说。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去 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治学是关于以国家为主体的各种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准则等,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立场影响极大,11

制约着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教育内容和任务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要适合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的需要。同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社会学是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与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所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方面的研究,如人的社会化、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家庭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犯罪问题等研究成果,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借助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能更好的分析思想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同时会丰富社会学的理论。

此外,还有法学、管理学、人才学等,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不同的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一定的可借鉴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

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的学科。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问题。

行为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似乎都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但从本质上看,是根本不同的:行为科学以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行为科学的根本目的是调和劳资关系,训练笼络雇佣劳动者,以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见,这两个阶级性特征都很强烈的学科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绝不能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将行为科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只能借鉴吸取其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服务。在行为科学之后,西方的管理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不少内容都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吸取和借鉴。学习和借鉴西方最新的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式创新。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善于吸取古今中外人类智慧,不仅将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中重人文、重整体、重和谐的思想推陈出新,而且也勇于借鉴西方认为最具有竞争力的理论和管理方法——学习型的组织的理论和技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当然也要责无旁贷地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此,就要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机构、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思考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2.联系学科建设实际思考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所服务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个方面,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所处的位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所摆的位置恰当,它就能促进革命战争或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反之,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可见,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对它的战略地位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伴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个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产生,就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一百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而如果忽视、削弱甚至取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会遭受挫折。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80多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壮大,可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个人运动就难以发展;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个人运动的结合,就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不断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外,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才能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科学地说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反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为其服务。与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样一个功能性的地位是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无法取代的。

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能动的、主导的因素。也就是说,人是有思想动机,有主体能动性的,这是生产力具有最革命、最积极特征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肯定了人的意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了转变人的思想、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努力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动机,促使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我国生产力获得更大的发展。

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相互关系。在迄今为止的社会里每一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都不是单一的,社会形态的性质是由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一般来说,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就我国而言在国际国内环境极其复杂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且为其服务,而且也受制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并对其产重要的反作用。这一地位决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道德观念等先进的思想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地位。

教育科学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思想指导,必须保持与主导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思想政治家用的重要载体,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其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是由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决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

无论是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还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主导工程、基础工程,我们应该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基础上,还应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都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功能有如下特点:

第一,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还会受到一定的环境因素和物质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也使其具有客观性。

第二,多方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好、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决定的。

第三,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层次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作用的对象的层次性所决定的,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第四,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上述特点,无疑有助于教育者更自觉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助于更好地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由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部分组成。所谓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目的的表现,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性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发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个体性功能是社会性功能的基础,社会性功能是衡量个体性功能的重要尺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和理解人的物质追求,通过促进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需要的尊重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的物质需求的层面上,而是应引导人们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使人们执着于崇高的精神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意识世界的建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形成约束个体的异己的力量,使个体在社会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强调主体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注重从人的内部精神生活来适应和认同客观外部世界。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品德的塑造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 15

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超越性本质的体现。一般来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可以从目标导向、政策导向、舆论导向三方面来进行。

第二,约束规范行为。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行为的规范约束的过程就是人获得自由发展的过程。

第三,激发精神动力。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体现为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们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人的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民主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奖励激励等。

第四,塑造个体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个体健全的品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的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这种需要的一个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它根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中,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必然效应。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从一个方面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逐渐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处于这种意境之中,人们就可以以一种审美心态去瞰视人生,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不仅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人对社会已有的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经教育培养而发展完善的道德心灵,他也就无法去体验人世间存在的一切善良和美好。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每个个体的德性,才能使他们体认和享用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体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备特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具体来讲,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支持和倡导先进而健康的精神产品。同时,还要揭露和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限制和取缔不健康的精神上车精神产品,从而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

第二,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规范,有助于培养人们决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人们的政治判断力、鉴别力和选择力,发展其政治参与的意识,形成较高的政治素养,从而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形成和谐的政治关系。

第三,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促使人们将社会意识形 16

态化,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反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领导政治决策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为提高人们从事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掌握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形成理性的经济行为;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方面。由于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在经济活动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人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就能有效地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2)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协调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两个方面,即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人的要素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二是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劳动积极性。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思想道德素养和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智力条件。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工作,就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效,就能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生产力就能得到更快的发展。由此可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为了维护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和联系,并使之处于和谐的状态,除了依靠政治和法律等强制的手段外,还需要依靠思想道德的规范和调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矛盾,调节关系,理顺情绪,以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正常的稳定的关系和联系,维护个人的心理平衡,就可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适、利益调适等途径来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包含于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结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它对社会文化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从文化的运行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等。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传播过程,其目的是要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是社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和主导的意识形态,促使人们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学习、模仿、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得思想道德知识,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这两种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的统一在一起。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 17

得以保存和活化的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对原有文化的原本照搬,而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它包含了对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排斥与舍弃。通过这种选择,在历史、当代、未来间建立起发展的链条,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间建立起一座交流的桥梁,并据此去发展文化,推动历史进步。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重要是通过批判地吸收文化这一方式完成的。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传统文化和外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取,使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要发挥思想政治就的文化选择功能,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文化选择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吸收和批判改造,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和批判改造,即积极主动及时地对各种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筛选、利用;再次,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文化选择的引导,让人们学会在文化交流和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选择和合理吸收。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实现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过程中,不是一个机械的“传声筒”,而是不断地对其进行整理、组合,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传递,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创造性地传播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以充分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理论上讲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实际上,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性功能去空谈,社会性功能也需要个体性功能为其实现的中介。我们用当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的一种功能。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的一种功能。4.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和任务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章简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及其功能;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依据,探讨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根本内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的一种期望和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的体系,可以从目的的作用范围、作用对象、时限、地位的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性质规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的目的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第一,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其他方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们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基础。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两方面内在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终极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长久起作用的目标,它是团结和动员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受教育者共同奋斗的旗帜。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做是长远目标,它要经过人们的长期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长远目标一般须经过多层次分解,成为一个一个具体目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具体目的是根本目的的具体化,其作用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或教育者个人身上,故又可称之为操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关的机构或教育者完成操作目标,因而具体目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而具体的目的是多元的。具体目的的多元性首先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相适应的。由于社会中的人处于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上,其利益诉求和思想表现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教育对象如工人、农民、公务员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具体目的也不同。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的多元性也是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目标性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奋斗目标要分解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要为这些具体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历史性。在;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后,应该适时的提出新的具体的目的,引导教育对象与时俱进,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前进。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按层次与阶段可以分为无数个具体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统一起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无论是根本目的还是具体目的,都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确定的,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定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目的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个个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因素,恰当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我们认为,下述因素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中起着主要作用,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其他具体目的又都如此,最终反映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思想政 20

治教育的目的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一致。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据和围绕这个最终目标确定的,也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确定这一奋斗目标的同时,党中央又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依据党的这一奋斗目标及其战略部署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不同层级的目的。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的所有活动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因此,教育对象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品德现状也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教育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丰富的精神需求,如学习的需求、较高的道德修养的需求、自我成就的需求等。要做好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就得考虑教育对象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需求得到积极的正向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接受,内化为个人的目标,产生良好的效果。

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思想教育的目的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思想状况之间的紧密联系,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的可能性,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教育目的。

今天,随着时代条件的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精神需求更加丰富,思想状况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正视这种变化,下功夫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对象丰富的精神需求和实际的思想状况,以便恰当地确定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上述两个方面的依据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提出了要求。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我们应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力求使教育目的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而不能将其分割开来,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点,目的对人类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目的就从总体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都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具体目的往往具有时限性,因而可以较好地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活力,同时,也对教育对象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有成效的活动,反之则是无成效的活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特定的责任。这种特定的责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达成,功能的发挥,都 21

有赖于任务的完成。从整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这三个层次的任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根本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确立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们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活动。在任何时候,坚持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不能动摇。

第一,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为社会主义发展到更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

第二,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将培育“四有”新人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

第三,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实践表明,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一代“四有”新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的现代化都会受到严重制约。只有培养出一代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2、“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培养“四有”新人,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社会的一切工作都与培养“四有”新人有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出现,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在精神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连,有实现可能的向往、追求和信念,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代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坚忍不拔地为之努力奋斗。

(2)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四有”新人内在的精神素质。一个人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就能不畏困难,不怕挫折,向着理想目标奋进。在培养人们的精神状态方面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二是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3)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有道德是对“四有”新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对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道德生活的变化,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时代的要求,积极引导人们吸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以便使人们以新的道德面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 22

治意识,确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观念。

(5)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 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的。同时,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也是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

二、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确定一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及具体 任务指明了方向。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及具体任务,都要有利于人的精神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共性。因此,尽管完成不同层次任务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无论哪一层次任务的实施都必须遵循下列一般要求。

1、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培养“四有”新人当前的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在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同时,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群众。

2、突出主旋律教育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和重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这一重点和核心,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四有”新人。突出主旋律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时代特征,并引导人们将其内化为自己思想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付诸行动,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有效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促使一代“四有”新人健康成长。

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思想道德领域里的主要表现,就是某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要消除这种负面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警惕。其次,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

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要求当然不止上述几点,但毫无疑问,达到了上述基本要求,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义任务以及具体任务,并逐步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正确把握这些要求,以便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任务。

思考题

1.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2.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3.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4.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内容提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因素与主体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最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者、教育对象与社会环境的交互活动中开展。本章阐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特点,揭示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论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探讨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对策。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对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人与环境是相互创造的;第二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既承认人有受外部世界决定的一面,又认为这种决定不是最终意义上的决定。就是说,人在既定的条件下是能动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特殊的环境系统,其特殊性表现在:只有当它及其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时,才会被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整个教育环境中那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因素所构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 24

治教育环境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广泛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它是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多维系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强化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相关联系,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善于用正效应抑制和克服环境影响的负效应,削弱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负相关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排除干扰,健康运行。

2、动态性

环境的动态性是由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各个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中。无论是自然环境因素还是社会环境因素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社会环境变化更快。其次,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3、特定性

对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具体的教育活动以及具体的教育对象来讲,环境总是特定的,即总是面对一定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特定性反映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直接制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

4、可创性

可创性主要是从人的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的活动反作用于环境,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环境。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小环境。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从系统论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内部环境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教育目的有计划选择、加工、改造和重组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如时间环境、空间环境、语言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各种各样社会条件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如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等。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之所以将它们看做是宏观环境因素,是因为它们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活动及全体社会成员发生影响的因素。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

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讲,经济生活条件好,或生活不断改善,会使人们更好地认同社会 25

主义经济制度,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反之,则可能产生反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是否公开、公平、合理,是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敏感的经济因素。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进行构建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济制度的变革会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环境的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是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就是由谁当家作主。因而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

现实的政治状况告诉我,只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才能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以物质为基础,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人的思想毫无例外都受到一定文化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以下特征表现出来的。

第一,属人性。属人性是文化环境的根本特征。其一,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化”。其二,文化环境在本质上是指向人、塑造人的。

第二,社会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社会文化圈的产物,反映着那个社会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与它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第三,创造性。创造性是指文化环境可以由人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利用和改造,以形成符合培养合格社会成员需要的新文化环境的属性。任何文化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作为特定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文化环境创造的,而文化一经形成,就好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

第四,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强调的是文化与其所处时代的密切关系,反映的是它在历史发展阶段的意义和作用。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同。我们要注重文化环境的时代性特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

第五,复杂性。复杂的文化环境会对人的成长造成某些困扰,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某些干扰。注意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发挥文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以引导人们朝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

四、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 传媒手段,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导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 26

面进行分析。

第一,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现代社会很少会有不接触报纸、电视、网络的,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影响。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注重通过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政治道德知识和规范,以对人们施加广泛而有力的影响。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良好的社会舆论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促使人们形成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而不良的社会舆论则会削弱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选择压力,促使人们去选择和接受那些社会大力倡导、大力宣传的思想文化信息,从而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范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无不是在现实的具体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不同,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影响就不同。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影响特别突出,这种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第二,家庭影响具有渗透性;第三,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针对性;第四,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注意这些特点,对于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人们着意营造的培养人的环境,学校的活动更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因而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具有指导性。从总的方面看,学校的活动更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教师榜样、校风等方面进行的,这种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面性。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的道德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全方位地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第二,阶级性。学校担负着对本阶级的青少年进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承担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本阶级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第三,渗透性。学校环境对学生影响的渗透性特征,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种因素,以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第四,导向性。学生一般都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学校本身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向教育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机构。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些社会职能、追求特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如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商店等。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影响职工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环境对其成员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社会组织效益。一个社会组织如果各方面的效益都比较好,那么它在社会上就会获得较高的地位和声望。在这样的组织里工作的职工也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较好 27 的体现而心情舒畅,积极进取。

第二,社会组织风气。组织风气是一个组织的成员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体现在组织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一种文明和谐的组织风气可以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推进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组织领导的形象。领导形象不仅可以通过影响组织风对组织成员产生影响,而其它本身也直接影响职工的情绪。

第四,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如果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和谐,组织成员就会心情舒畅,工作有劲头,进而对社会和人生持乐观态度。可见,正确处理组织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组织成员健康成长、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并且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绝大多数人都在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社区环境对社区的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治安状况好,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就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社区风气。社区风气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第三,道德规范。长期形成并带有社区特点的道德规范对社区成员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影响很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人格的形成。

第四,人际交往。社区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以及社区风气,以信息传递和情绪感染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疏松给每个社区的成员,从而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一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社区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社区环境的建设,努力发挥社区对人们的积极影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所谓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当儿童升入中学后,同辈群体的影响便日渐增强,也日益重要。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同辈群体的影响最为普遍深入。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自由性。在同辈群体中,人们更容易按自己的条件和需要自由的选择交往对象,成员之间的交流也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

第二,渗透性。同辈群体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无意中进行的,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

第三,独特性。同辈群体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会产生相当大的无形压力,导致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发生认同。

上诉特点决定同辈群体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其他环境起不到的作用。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但是,人的自主性特点又决定了人可以积极能动地作用于环境,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活动改变社会环境,创造新的社会环境,优化社会环境。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第一,良好的环境具有感染作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巩固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社会良性运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有序状态,社会风气良好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由此可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但却可以促进和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三,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种约束力。既然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就要大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使其对人的发展产生更好的作用。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优化经济环境

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首先,要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再次,要施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

2、优化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直接、最突出,优化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优化政治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三是推进机构改革;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五是维护安定团结。

3、优化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熏陶和感染。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加强文化环境的优化,以其对人们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舆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发挥着强化或削弱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场”和“势”。必须优化舆论环境,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一是党和政府要有效的控制电视、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和教育;二是要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

除了以上几方面外,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创建守德敬业的职业环境;加强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言教与身教融合的家风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建好学修德的校园环境;加强社区建设,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等等。只有齐抓共管,使各种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应”,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那些主要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3.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从分析思想品德的结构入手,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及规律。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环节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30 的主要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而为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途径、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所谓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想品德的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具有稳定倾向的多维立体结构。

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发端;其次,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再次,人的心理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条件。

思想子系统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它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第二,思想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第三,思想因素决定着思想品德的性质和方向。

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和客观内容。第一,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在标志;第二,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的客观内容;第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任务。

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子系统都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思想品德的全貌。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客观外界因素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1、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作用,这些外在因素包括:第一,社会的经济制度汲取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第二,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第三,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第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第五,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组织;第六,各种非正式的交往环境,包括邻居、朋友等;第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等。

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构成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制约过程的双向作用,而这中双向作用是以社会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制约过程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和人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社会实践为中介而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

2、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

知,即使思想品德认识,它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理 31

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品德认识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转化为社会成员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前提。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它是人们在现实的思想道德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起着催化和强化作用。

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是否具有坚毅果敢的意志,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信念比起前三者,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个体的思想品德中居于主导地位,是驱动和指导个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行,即思想品德行为,它是人们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思想道德义务的实际行动。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知、情、意、信、行这五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人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主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相一致、相协调的情况下,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才能顺利地内化为人的意识,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人的思想品德想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是在主体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有意识的教育作用。但归根结底要通过思想品德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一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开展积极的思想矛盾斗争,使社会要求在其矛盾运动中占主导地位,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和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的理解,应包含如下三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看做是由教育活动或单独或先后衔接或横向呼应所构成的。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目的即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实际所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组织起来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教育者的组织、引导、教育与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相结合,使之成为内在的统一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教育活动和品德发展的关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既要注意其区别,也要看到其联系,从而更好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朝社会要求的方向顺利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接受教育影响并反馈给教育者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基本因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

教育者,即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的传授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即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依托者,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体现者。

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三个要素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整个教育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几个要素之间矛盾的无限循环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个阶段。有的论著认为有三个: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影响、促成转化;信息反馈、评估控制。还有其他一些观点,本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制定方案、实施、评估三个阶段。

1、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

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达到这一目标,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制定出各种行动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目的是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和潜在的某一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发现问题,因而发现问题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第一步。为制定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必须满足下述四个要求:一是“广”,教育者所获取是信息不应是零散的残缺的,而应围绕特定的目标或问题,相对的“全”;二是“准”,制定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反映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三是“精”,为制订方案所获取信息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是有序的、有系统的、高质量的信息。四是“快”,为制订方案所获取的信息必须是及时有效的。

(2)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确定目标是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必须有针对性;第二,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第三,目标必须具有可能性;第四,目标必须分清主次缓急。总之,教育者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来确定目标,并使之满足上述多方面的要求。33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而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订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

(3)拟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拟订备选方案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构思轮廓。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方案。第二步,设计细部。在提出各种可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后,要经过初步对比与筛选,淘汰一些优越性不大的方案,对余下的方案精心设计,确定方案细节,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

(4)优选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拟订出各种备选方案后,接着就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即对它们进行比较、权衡和论证,然后决定对它们的取舍。要按照以下标准:第一,价值标准;第二,总体最优标准;第三,最优损益平均值标准。

2、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实施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制定一个方案的实施计划,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其次,在进行实施的组织准备工作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预先对方案潜在问题进行分析。

实施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把方案付诸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的教育影响,并促使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指直接进行的活动过程,包括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课堂讲授、会议、作报告、个别教育等)对受教育者传输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受教育者对此的学习;所组织的各种含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从整体上说,这一环节的基本任务是要完成思想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具体步骤如下:

(1)传导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认识

(2)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培养人们的品德践行能力: 第一,重视思想品德情感和信念的培养;

第二,提出行动要求,并促使受教育者将其内化,变成自己的行动动机; 第三,指导受教育者选择行为方式,锻炼品德意志;

第四,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3、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价的活动。评估的内容包括某一教育过程的目标是否达到,教育内容是否合适,教育者所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是否正常,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是否提高等。评估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有重要意义,评估本身还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视评估的环节,努力组织好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评估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评估成为诊断、调整、激励和提高是重要手段。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其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自觉开展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过程,具有可控性和针对性。

所谓正面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总是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价值内容体系必然是由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个人生活幸福的部分所组成。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表现在,其任务主要是通过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 34

现状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使受教育者观念、态度的改变,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时甚至涉及对个体利益的调整。

其社会性表现在,首先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对象具有广泛性,涉及老、中、青等不同群体;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充分注意实现教育对象主体的思想、道德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价值引导的统一。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教育的作用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长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无论是思想观念、政治和道德意识的形成,还是情感的发展,或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这是长期性的表现。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的其他具体矛盾。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真正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处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

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要求。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对于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的成因复杂微妙,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此外两者行为方式的不同、个性的差异等,也都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者一方,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解决这一类矛盾,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人们改变过分的需求状态,培养人们合理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固守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吸取思想政治教育指中的精神养料,使个人经验与社会要求较好地统一起来,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受教育者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能达到。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一是积极顺应社会客观发展的要求,逐渐缩小 35

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距离;二是由于个人利益、认识以及情感等原因,对社会要求产生抵制心理,距离逐渐扩大,有的甚至走出向对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促成前一种情况的出现,而力求避免后一情况的出现。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然而现实生活中,环境影响在很多时候往往与教育影响不一致,存在矛盾。在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做出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来讲,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从思想在教育自身来讲,既要进行公认的社会规范的教育,又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各种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需求的过程。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受教育者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的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所提出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搞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根据这一矛盾的具体情况,对受教育者提出适当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活动,促使这一矛盾的解决,以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就是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趋势的一个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和体现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施加者和调控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教育影响的接受者和教育效果最主要的体现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整个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由此可见,在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调动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确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要注意使两者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育者所施加的自觉影响;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的自发影响。这两种因素说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积极主动地施加教育影响,而且要注意对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过程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并尽最大努力对各种因素加以调控,使之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挥作用。

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思想政治计划于过程。2.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3.试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4.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本章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特征和教育、管理等职能,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层次性、可塑性主体性等特点,阐明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对青年、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质态关系,提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若干准则。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及其关系,对于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是指专职人员,他们具有以下一些具体共同特征。

1、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阶级和国家是相伴而生。在特定的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的地位最终由统治阶级规定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特定阶级的代言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2、主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和引领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是教育对象逐步形成特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3、客体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环境的制约。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被客体所审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自检、内省的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应理直气壮地发挥劝威指导作用,又要始终注重培养受教育的道德选择能力,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需要与其道德自主性要求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是指教育者根据特点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及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说理引导、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方法,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品德培养、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的职能。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第二,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品德规范;第三,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第四,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2、管理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管理职能就是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职能。管理职能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目标和计划;第二,进行制度管理;第三,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一定的素质是教育者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1、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就是教育者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这一使命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特殊性。第一,工作对象的特殊性;第二,工作过程的特殊性;第三,工作手段的特殊性;第四,工作成果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及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所特有的内容,那就是他们更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素质的显著标志。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因素(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质”,是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教育者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第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第三,较高的政治水平;第四,较高的政策水平。

(2)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良好的道德品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第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五,清正廉洁,38

艰苦奋斗。

(3)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思想观念。第二,思维方式。第三,思想作风素质。

(4)知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必须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第一,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第三,是根据教育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掌握有关知识。第四,其他相关知识。

(5)能力素质

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艺术。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协调人际能力等。教育者只有具备并不断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6)生理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良好的生理素质,包括强健的体质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耐受辛劳的能力;运用于教育实践的人体基本的感官功能视、听、说的高度标准和长期有效;表现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敏感和充沛智能等。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综合状况,它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丰富健康的情感、坚定而果断的意志等。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对于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近一点对象是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1)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领域。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宽,很广,具有全民性。

(2)层次性

现实生活中的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分层施教,因人而异。

(3)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经由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者的作用加以塑造的,即经过教育,可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变化。

(4)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它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能动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自主性;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还具有创造性,即能够在反映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

二、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1、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就是把教育对象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的方法。教育者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对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基本矛盾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本质特征。

2、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就是把教育对象思想行为当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教育对象思想矛盾运动变化过程的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的方法。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变化发展。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识,要符合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这个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才有意义。

3、立体分析法

立体分析法就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分析的方法。这要求我们在考察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的变化发展时,对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作多变量的综合考察。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全面的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进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发挥出协同效应。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就是找出一事物它事物性质上的不同之处,即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对象之间以及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质的差别。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量化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

三、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

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党和国家各项事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只有通过党政干部的创造性的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变成广大人们群众的实际行动,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有通过党政干部的廉政勤政、无私奉献的活动,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从而有力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从而营造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1、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国青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离不开青年,没有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把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培养他们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以便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任,就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目光更多 40

地投向青年,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工作,群面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保证国家的面貌常新。

2、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1)青年的生理特点

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极强,同化过程高于异化过程。在这一时期,青年的身体迅速发育,身高体重增长都很快,身体形态接近于成年期而趋于稳定。大脑和神经发育健全,心脏也迅速成长。总之,青年时期人的身体发育迅速,体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时期。

(2)青年的心理特点

青年的心理特点可以从个性发展特征、智力发展特征、情感活动的发展特征和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几方面惊喜考察。这一时期,青年的性格趋于稳定;智力提高,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情感丰富多彩,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性功能成熟,有了性的生理冲动和体验,对性比较敏感。

总之,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青年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针对这些特征,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在生理、心理成熟的同时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成熟。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并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

教育对象离不开教育者,没有教育者,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就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激励。教育者也离不开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点;没有教育对象教育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会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化;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客体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取,从而促使双方在思想政治道德等精神方面,进而在行为层面的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

1、角色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是思想品德施加可空性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居于主导地位,是教育者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施加可空性教育影响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塑造的道德人格和载体,是受教育者的角色

2、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是通过教育活动,促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思想品德。这一任务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全局性、控制性和协调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任务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自身知、情、意、信、行的水平,进而完善思想品德。

3、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一项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至少包括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反馈和检验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教育者都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虽不具有主导性,但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能动主体,有参与作用和反馈、检验的作用。

三、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第一,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强调平等地处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理解是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就教育者而言,运用理解去处理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要注意一是要饱含感情,二是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

第三,共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精神共享,共享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重要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

思考题: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2.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3.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要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

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整体性是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总体而言。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在确定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要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作用。(2)要注意教育内容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3.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进行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这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是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所提高。

4.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正确把握教育内容系统的目标,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一致。同时,又要善于把内容系统的目的分解到各个要素上去,使每个要素的目标都能与具体的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内容系统的目标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教育对象逐步实现各个层次的目标,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的总目标。

5.重点要素原则

重点要素原则是指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把作用相对较小的要素放到次要位置,把作用相对较大的要素放到主要位置,从而突出重点要素。

第二节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观点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基本观点: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2)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3)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重要规律;(4)人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5)认识依赖于实践,转过来又为是实践服务,实践是真理性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方法论:

(1)要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防止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2)要坚持“两点论”,充分注意到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种倾向,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走极端。

(3)要正确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迷信盲从。

(4)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3.现实意义:(1)有助于人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透过转型时期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我们社会发展的趋势,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2)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看到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明确我们自身在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应负的责任,从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3)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精神,自觉抵制各种唯心论和伪科学的侵蚀影响,实事求是地做好各项工作,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1.基本观点:

(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是和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经济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2.方法论:

(1)要使人们认识到,改造社会的活动虽然有人为因素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为所欲为地进行的,而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要使人们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指导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

3.意义:

(1)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帮助人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2)还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三节 政治观教育

一、基本国情教育

1.基本国情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3)有助于人们认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合理安排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3.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三、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正是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进行爱国主义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一致的。

四、形势政策教育

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就是要经常向人们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中要注意:

(1)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形势,正确认识形势发展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2)正确把握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政策,认清现阶段政策和共产主义方向的一致性,从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3)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绝对化、片面化、表面性。2.内容:(1)引导人们正确人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分析世界形势和我国对外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正确理解党和政府对此采取的举措,就是当前形势政策教育的一个重点。

(2)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党和政府对此采取的方针、政策,是当前形势政策教育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节 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

一、理想教育 1.特征:

(1)层次性。从横向上看,理想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从纵向上看,理想包括远大理想、一定阶段的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2)社会性和阶级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理想的产生要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因素,理想的实现要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条件,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过程都是一种社会活动。理想的阶级性是指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个人的理想往往都带有一定的阶级性。

(3)互感性。互感性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理想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情形。(4)发展性。人类的理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在进行理想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现阶段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2)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

(3)要把理想教育与引导人们理性地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团结起来为增进共同利益努力奋斗。

(4)要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汇入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5)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

1.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它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它由两个方面构成:(1)人生的社会价值,即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

(2)人生的自我价值,即个体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3)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

2.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对人生价值观的评价以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主要标准。

三、成才教育

“成才”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结合点,也是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结合点。

1.要帮助青年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和志向。2.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人才。

3.要引导青年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就是要是人民群众不尚奢华、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实现党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努力奋斗。要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到,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1.基本国情决定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是渐进的。

2.基本国情也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

第五节 法制观教育

法制观是人们关于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根本看法以及对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认同意识,它包括对民主、法制和纪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就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以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1.内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管理各项经济事业、文化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人身、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等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还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3.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法制是指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

1.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法制意识。2.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引导人们“知法”、“守法”、“依法办事”。3.在法制教育中,要突出重点对象。

三、遵守纪律的教育

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自己的成员所规定的具体的行为准则。

进行遵守纪律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纪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人们自觉遵守各项纪律,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六节 道德观教育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性和适用性、公共性和示范性等特征。

1.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敬业爱岗意识,即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引导人们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

2.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勤业敬业意识,引导人们勤奋工作,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精益求精,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职业规范意识,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和正确执行各种职业规范,倡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团结互助。

4.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只有职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

二、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有共同性、群众性和继承性的特点。

1.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1)就是要引导人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敬贤。

(2)就是要帮助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安定,见义勇为,勇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

(3)就是要倡导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礼貌谦逊、待人和气。

(4)就是要倡导人人讲究卫、保持环境清洁、保护环境和资源,由此促进我国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2.做好社会公德教育应该:

(1)最基本的战略性的要求,就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2)要用明确的语言将社会公德规范概括出来,是人们有所遵循。(3)要营造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

1.应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年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

2.要引导人们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四、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完整利益中引申出来并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其根本原则得到的体系。

1.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把集体主义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作为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

2.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积极投身集体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概述

一、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人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准则,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辩证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征。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

(一)内在依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可以使多方面的,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反映,因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主要依据就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归根结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产物。

规律是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者关系。这一联系或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及原则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的反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为其服务。

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经济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文化教育工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社会平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 48

了经济技术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科学文化教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也要求社会公共生活、家庭生活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因此,它也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对其他的系统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2)这种关系也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载体。而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影响人的思想发生作用的自觉影响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其他平行子系统相协调、相一致,才能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3)这种关系还是由平行子系统的特点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地影响人,必须渗透到平行系统中去;而这些系统的工作地有序进行,又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平行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相互作用、协调运行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具有整体功能的统一体。只有弄清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并把握各种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谋求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整体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 1.辩证性(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产物

(2)原则的划分具有相对性(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在的本质的抽象,只有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所确定的原则才能较为符合实际,从而克服和防止片面性以及“左”右摇摆的弊端。

2.整体性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一个丰富而完整的体系,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作为客观依据而构建起来的;各原则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的逻辑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益而构成一个整体。

(2)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原则以及各具体原则的简单相加和。(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各个层次之间和各具体原则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3.层次性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别、分层次有序排列的,每个层次的原则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和条件下起作用,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和意义。

4.动态性

(1)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将得到不断总结,新规律将会不断被认识,反映这些规律的新原则也就出现了。

(2)就是同一原则,其内涵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3)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运用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活动中运用哪些原则,运用某原则时侧重点是什么,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依具体情况而定,决不可一成不变,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动态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方向原则

方向原则,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 49

方向不动摇。这一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1.坚持方向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1)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

(2)坚持方向原则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坚持方向原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2.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2)提高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原则的自觉性。

(3)贯彻方向原则须讲究科学性。

二、求实原则

求实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求实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求是”,就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求实原则的最基本要求。

1.坚持求实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确实发挥作用,就应该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出发,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按照教育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2.坚持求实原则。

(1)要有强烈的求实精神。

(2)要切实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要注意方法。

(4)要与时俱进。

三、民主原则

民主原则,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民主原则的必要性。(1)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2)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

(3)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民主原则要做到:(1)要正确理解民主原则。

(2)要畅通渠道,创造氛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四、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各方面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1.坚持渗透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坚持渗透原则,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2)坚持渗透原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渗透原则要做到:(1)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意识,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人们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影响。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试题库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试题库(2009)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沾沾自喜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问题的总和。

4、思想品德

5、思想品德结构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8、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9、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0、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二、简答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3、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鉴赏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4、简述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结合现实谈谈如何批判继承?(15分)

答:首先,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再次,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社会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最后,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5)

对待剥削阶级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总的方法: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A、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B、公私德不分的倾向。C、“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5)

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古为今用”的思考:A、突出“德育首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B、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C、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5)

5、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6、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7、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9、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0、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2、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4、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5、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16、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17、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18、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9、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什么意义?

20、联系实际说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2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其特征有哪些?

22、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各有什么特征、功能?如何运用好这些载体?

2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4、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该做好哪些重要工作?

三、论述题

1、简析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及代表理论,并分析行为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异同。

2、答:答:一方面,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蔚然成风,但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5)

A、建立正确的道德导向。首先,要承认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自身利益的道德合理性,又要提倡和发扬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其次,公德建设要调整战略重点。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战略重点必须从精英道德建设转向大众道德建设,重在规范大众的日常行为,兼顾倡导不断提高道德境界。(5)B、改变道德教育的方式。(5)C、注重法律的作用。(5)

谈谈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20分)

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制度文化建设。(5分)

3、在新形势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首先,“要让校园的每堵墙壁都说话”,我们的理解就是赋予校园里的建筑设施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其次,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3分)

2、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抓好领导作风建设及从教职员工入手,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在学风建设方面,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递给学生。(3分)

3、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其次,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第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3分)

4、优化人际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关系。(3分)

5、精心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通过各种多样的活动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美育教育。(3分)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学校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答:

一、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

1、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领域。

2、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了新平台。

3、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模式。

4、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6分)

二、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思想教育原则,是对教育内容和形式一般性质的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

2、正面教育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实效性原则。

6、疏导原则。

7、创新原则。(12分)

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适应超越规律: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的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决定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选择的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内容层次及相应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具有反作用。(5分)

A、适应: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意志力和行为习惯系统。(5分)

B、超越: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超越学生的内在心理。由外部要求“超越”内在心理而产生的内部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方法: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其次,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5分)

四、案例分析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辨析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建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2)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3)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4)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3)特点:a阶级性、b实践性、c综合性

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思想与行为: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括有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课题则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4)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一是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

4.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道与博采众长相结合。2)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4)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

5.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6)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7)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8)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10)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3.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对待小至一个家庭,大至全球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克服学习的智障。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1)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成现实,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2)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它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引领人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始终不渝地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更不应该松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个体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2)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3)个体享用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传到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传到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保证;是推动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4.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不可分割。2)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有为”是为了“有位”,“有位”才能“有为”,“有位”要求“有为”,同时“有为”才能“有位”,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和落实“有位”,才不会有名无实。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就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共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奋斗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还应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实际,教育对象思想层次的不同决定的。

2.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1)这一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全部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的展开活动 2)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3)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4)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3.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1)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a.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b.强烈的责任感 3)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4)增强人们的法制道德观念

5)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

4.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坚持抓好地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 2)突出主旋律的教育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主要特点:1广泛性2动态性3特定性4可创性

2.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情况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现实政治状况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c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的特征:属人性,社会性,创造性,时代性,复杂性)

d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2)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a家庭环境的影响(具体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和长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家庭环境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b学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其特点表现出来的: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c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组织效益;社会组织风气;组织领导的形象)d社区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风气;道德规范;人际交往)e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特点: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

3.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优化经济环境: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

2)优化政治环境: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

3)优化文化环境: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作用;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最后要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当合政府要有效地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采取有效地措施进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体自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解释下列名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1)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3)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a.主体的知情信意行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b.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对平衡的矛盾运动。

3.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地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4.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表现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1)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2)职能:

a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教育职能: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传授思政知识和品德规范;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b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管理职能:确定目标和计划; c进行制度管理;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3)基本素质:

a政治素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水平;较高的政策水平);

b道德素质(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c知识素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根据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该掌握的有关知识);

d能力素质;e生理心理素质

2.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1)思政教育的对象是人,进行思政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这是思政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2)思政教育对象就是思政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政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3)特征:a、广泛性(社会群体成员,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b、层次性(分层施教,因人而异)c、可塑性(受环境影响和教育作用两者共同塑造)d、主体性(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1)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2)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3)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青年时期人的身体发育迅速,体力精力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青年的心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逐渐成熟的阶段)

4.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联系:a、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规定相互依存;b、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2)思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a、角色不同;b、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c、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5.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

1)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没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就没有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否定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也不是要解构两者之间的教育关系。

2)理解。理解就是了解、沟通,他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更不是某种同情,他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一种理性过程。要饱含感情,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3)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精神共享,共享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1)整体性原则:在实施教育内容时,必须使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协同作用,使教育内容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

2)相关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内容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层次性原则: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时,要注意到它的层次性;在不同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

4)目的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和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5)重点要素原则:是指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把作用相对较小的要素放到次要位置,把作用相对较大的要素放到主要位置,从而突出重点要素。

2.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各包含哪些内容?

1)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是思政教育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2)政治观: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政治观是特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持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3)人生观: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内容主要有: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4)法制观: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就是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秩序,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及遵守纪律的教育

5)道德观教育: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3.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1)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3)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

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辩证关系

4.如何进行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答案仅供参考)

1)进行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A、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现阶段理想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岗职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C、要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会与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D、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2)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3)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突出重点。4)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无。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科学依据主要是什么?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反映,因而确立思政教育原则的主要依据只能是思政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也是确立思政教育原则的内在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家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1)方向原则: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意义:第一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第二坚持方向原则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三坚持方向原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

如何坚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自觉性;必须讲究科学性。

2)求实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意义: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落到实处,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坚持:要有强烈的求实精神;要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要注意方法;坚持与时俱进。

3)民主原则: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坚持民主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索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何坚持:首先要正确理解民主原则;要畅通渠道,营造氛围,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4)渗透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意义: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如何坚持:必须强化结合经济业务工作开展思政教育的渗透意识,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种具体工作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对人们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影响;其次要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5)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区分层次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是克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等弊端的迫切要求;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如何坚持: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准确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适宜的氛围,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需要。

6)激励原则:思政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者施加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心里和情感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坚持激励原则是人们行为活动规律的要求;是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坚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各种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7)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主义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坚持主体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质所要求的。

如何坚持: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注意将每个人自己教育自己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教结合起来。

8)示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到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何坚持:思政教育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人格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1)定义:思政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意义:a思政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政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b思政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扭结;

c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是增强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思政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又称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

(联系实际的部分大家就自己看一下)

3.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针对性:根据思政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2)综合性: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多种方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构成的协调、有序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产生综合效果。

3)创造性: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方法的创新,整体上思考问题;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4.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什么意义?

1)思政教育艺术:指思政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2)意义:a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

b加强教育艺术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5.联系实际说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运用语言的艺术,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突破口的艺术,把握适度的艺术,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的艺术。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特征有哪些?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指承载、传导思政教育因素,能为思政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特征:

1)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与物质紧密相联的一种现实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观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人的主观认识,是一种主体活动。

2)实践性和发展性。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要素和方式,其产生和运用都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3)承载性和传导性。

2.简述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载体是思政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

2)载体是思政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

3.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各有什么特征、功能?如何运用好这些载体?

1)管理载体: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特征:a普遍性;b制度化;

功能:a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政教育与经济、业务结合起来;

b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益; c有利于人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运用要求:a提高思政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b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c建立健全“一岗两责”制度;

d将思政教育的某些要求和内容制度化;

e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2)文化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特征:形式的多样性;对人影响的全面性;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功能:a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面;

b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

运用:a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发挥文化载体培养四有新人的作用;

b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文化建设的水平,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c大力强群体文化建设,把思政教育落实到城乡基层;

d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文化载体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3)活动载体:教育这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的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育者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者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体可以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特征: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突出的社会实践性。功能:a能较好的使思政教育内容“活化”,从而为人们潜移默化接受;

b能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并较好的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c在一定意义上使思政教育的客体主体化,有助于扩大思政教育面。运用:a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

b各种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并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c活动应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 d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过多过滥; e充分发挥活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大众传播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想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民群众在广泛的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特征:覆盖面广;传递迅速,时效性强;大众传播的影响具有增殖力

功能:a能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国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

b能满足人们社会化需要,促进人们不断地与时俱进; c能通过调剂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d能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运用:a坚持大众传播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

b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多种传媒的综合效应,形成大众传媒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c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有效地互动; d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它具有哪些有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对思想政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特征:a、方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体现,它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和计划中,体现在管理者的观念和管理行为中,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运行机制中。

b、民主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种民主性的管理。

c、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一个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目标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首要的基本内容,是对目标的管理,包括对目标确定的权限、程序和考核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计划管理:是通过编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并促使它顺利实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的内容,计划的层次性,计划的落实。

3)规范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管理的俄主要内容是制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以及纪律、管理制度与行政法规等,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主要包括:岗位职责,教育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行政法规,行政法规,4)信息管理:通过对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进行系而科学地收集、加工、传递、控制、反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过程。

5)队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

3.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该做好哪些重要工作?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提高管理水平,避免错误决策,必须按照决策流程和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进行有效决策。

2)决策流程分为八个步骤:确定问题和目标,搜集信息,确定决策标准,拟定方案,分析方案,确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3)此外,为了保证决策方案形成的科学化,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1.中外剥削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什么特点?

1)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A.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B.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圣贤和君子; C.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们进行德育教育; D.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和修身的统一。●局限性:

A.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B.“重规范,清人格”的倾向严重。

2)外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A.在目标上,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人的多方面发展; B.在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C.在方法上,注重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D.在过程上,特别注重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展开教育。●局限性

A.国外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强调个人的需要、利己的动机、金钱的激励和权势地位满足;

B.剥削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2.简述革命导师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

1)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2)其次,革命导师关于青年教育的一系列论述,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最后,列宁、斯大林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3)此外,革命导师还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了探讨。

4)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导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时间非常丰富。

3.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牛逼!该题1201个字,由王江波录入)

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和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在成立前后即通过多种途径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以启发工人农民的阶级觉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澎湃等人致力于在农民群众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系统的总结了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批判了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阐明了政治教育的地位、基本原则和方法。《决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重要标志。

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臻成熟。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日趋成熟。

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挫折。新中国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工作领域。在理论上,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在实践上,建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着执政党的党风建设、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党的中心工作展开,通过阶级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了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保证了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到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一样,经历了长达20年的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全党大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的教育、通过认真总结、深刻反思,逐步纠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失误,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加强。新时期邓小平对象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辟而科学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5)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1992年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一贯思想。特别是南方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次正式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将其精髓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的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即关于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和谐世界、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全方位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的规律的科学。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关于()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关于()的学说;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经历了初创和形成时期;()时期;()时期;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等五个主要阶段。

4、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共产主义人生观以实现()为最高理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A、党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普遍性

2、确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A、人的本质的学说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C、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D、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3、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4、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5、苏联把思想政治教育统称为()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共产主义教育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大纲领性文件是毛泽东于1957年2月发表的()重要讲话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党八股》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是()A、情感 B、意志 C、思想 D、行为

8、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B、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C、信息反馈 D、评估控制

9、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10、共产主义人生观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根本区别在于()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结局 D、人生意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社会调查法 E、总结经验法

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特点是()

A、多方面性 B、多层次性 C、长期性 D、发展性 E、模糊性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社会性 B、实践性 C、同时性 D、长期性 E、反复性

4、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就是要进行()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坚持改革开放教育 E、形势政策教育

5、思想政治教育群体自我教育方法的主要方式有()

A、集体讨论 B、辩论会 C、座谈会 D、民主生活会 E、自我批评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品德结构——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

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个人全面发展

3、成熟;发展

4、社会发展;受教育者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C

3、A

4、D

5、D

6、D

7、C

8、B

9、D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

3、ABCDE

4、ABD

5、ABCD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3、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情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答:(1)个人与社会;

(2)思想和行为;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4)内化与外化;(5)教育与管理。

2、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答: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1)在思想道德教育目的上,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2)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3)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4)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倡导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1)以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

(2)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4、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世界观教育;(2)人生观教育;(3)政治观教育;(4)道德观教育;(5)法制观教育。

5、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答:(1)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也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思想家出现的,而另一部分人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思想。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限制,更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提出思想体现。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

(2)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今天,尽管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并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比革命年代好多了,我们只有坚决反对自发论,不断改进灌输的方法,才能真正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1)优化经济环境,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优化物质环境,要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绿化环境,构筑美观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3)优化政治环境,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要依靠大众传媒,“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强化舆论监督,净化社会环境。

(5)优化文化环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励人,努力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将价值观教育持久地渗透到文化活动载体中。

3、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答:(1)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决策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总结的依据。(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诊断反馈作用和调控作用。(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教育学基本理论 C、伦理学基本理论 D、政治学基本理论

2、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3、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标志是()A、《古田会议决议》 B、《论持久战》 C、《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 D、党的“七大”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政治 C、依法治国 D、科学文化建设

6、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7、共产主义人生观以实现()为最高理想

A、人的全面发展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类解放 D、共产主义

8、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个人主义 B、利己主义 C、集体主义 D、泛爱主义

9、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是()

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10、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特点 A、权威性 B、计划性 C、全面性 D、自由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社会调查法 E、总结经验法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可以从()等方面进行

A、目标导向 B、政策导向 C、舆论导向 D、自主导向 E、自由导向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

A、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 C、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D、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E、人生价值评价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

A、方向原则 B、求实原则 C、民主原则 D、渗透原则 E、层次原则

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性 B、应用性 C、针对性 D、系统性 E、模糊性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2、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3、怎样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 ;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A

3、D

4、C

5、A

6、D

7、D

8、C

9、D

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

3、ABC

4、ABCDE

5、ABCD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

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这一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有: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行;

(3)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应采取这些方法:

(1)文献法;(2)观察法;(3)实验法;(4)社会调查法;(5)总结经验法。

2、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互一致、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体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平衡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由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的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

3、怎样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答:(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方向原则要做到: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识;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求实原则要有求实精神,要讲究方法,要勇于创新。

(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要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辨证关系,要敢于和勇于发扬民主,要科学地实行集中。

(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行渗透原则,要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

(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层次原则,必须做到: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类别与层次,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片面地理解为划分等级,不能使层次绝对化。

(6)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激励原则,必须做到:运用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自觉调整内在需要及逐步提高需要层次;运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人们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自觉选择和确定正确的行为动机;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7)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行主体原则,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为主;最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大胆引导。

(8)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行示范原则,首先要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事迹;其次,要引导人们正确地学习和关心爱护先进典型;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实成为群众的学习榜样。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考试重点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

或影响。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

望达到的结果。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

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5.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

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6.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7.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

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8.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政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

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9.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思政教育艺术:指思政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而创

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1.1.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述题)

1)优化经济环境: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新秩序;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

2)优化政治环境: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

革;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

3)优化文化环境: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发挥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作用;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优化亚文化环境;最后要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当合政府要有效地控制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弘

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采取有效地措施进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体自律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名词解释:

1.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思维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4.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5.民主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6.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7.求实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8.激励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外在刺激,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行为准则。

9.渗透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灯各方面工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10.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11.示范原则: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的行为准则。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13.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特定的责任。

1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5.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16.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是指有关部门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1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18.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主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第一章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2.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2)思想与行为:表现出人的总体面貌;(3)内化与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5)教育与管理:反映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范畴。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1)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3)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4)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域和谐文化建设理论;(7)执政党建设理论等。

第三章

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体体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细看)

2.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类型:(1)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2)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3)远期、中期、近期目的;(4)观念性目的和指标性目的。

(二)特征:(1)方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2)一元性和多元性的统一;(3)超越性和可行性的统一;

(三)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客观要求;(2)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及思想实际。

(四)(1)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2)为思想政治活动提供动力;(3)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依据。第四章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一)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1)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主要任务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去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基本要求:(1)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2)突出主旋律教育;(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类型:(1)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2)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3)远期目的、中期目的、近期目的(4)观念性目的和指标性目的 特征:(1)方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2)一元性和多元性的统一(3)超越性和可行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就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的所有活动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因此,教育对象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品德现状也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在我国,随着时代条件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思想状况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对象丰富的精神需求和实际的思想,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活动指明方向。(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第五章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1)复杂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动态的环境体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极其复杂,具有多重性与多样性。(2)动态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各个要素极其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动中;其次,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3)特定性;环境总是特定的,特定性反映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直接制约性,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4)可创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可以营造良好的小环境。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1)优化经济环境,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优化政治环境,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优化文化环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励人,努力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建设企业、校园、乡镇、社区、军营、家庭文化、将价值观教育持久的渗透到文化活动载体中;(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要依靠大众传媒,“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风尚、强化舆论监督、净化社会环境。.第六章重点自己看:p108 第七章自己看p129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1.方向原则2.民主原则3.主体原则4.求实原则5.激励原则6.渗透原则7.层次原则8.示范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咨询辅导法。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方法论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各种具体方法都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第一,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第二,它以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第三,它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逐步由经验描述的层面上升到科学分析的层面上。2.应用性。3.针对性4.系统性。一是整体性。二是有序性。三是层次性。四是动态性。五是相关性。

四、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一是要深入学习,熟练掌握。二是要治本求实,不走过场。三是要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四是要摆正态度与方法的关系。五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正确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圆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 任务。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一、理论灌输法

1.灌输教育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特点是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理论教育法以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2.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及运用要求

主要有理论讲授法。属于他人灌输的方法。理论学习法。属于自我灌输的方法。理论宣传法。属于普遍灌输的方法。

二、实践锻炼法

1.实践锻炼法的涵义和作用

实践锻炼法又称为实践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2.实践锻炼法的主要方式

(1)组织受教育者运用和检验有关理论、政策,深化思想认识的实践活动。

(2)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实际工作和业务实践,在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经受思想、能力和体力上的锻炼,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作风,增长实际才干。

(3)组织受教育者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4)组织受教育者按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进行实际锻炼的活动。(5)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3.运用实践锻炼法的要求

一要专人负责,加强领导;二要充分准备,精心组织;三是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四是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五是要开辟基地,巩固发展;六是要总结提高,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三、榜样教育法

1.榜样教育法的涵义及意义

所谓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榜样教育法又叫示范教育法或典型教育法。

2.运用榜样教育法的要求(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2)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3)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4)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5)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

(6)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系列活动。

四、自我教育法 1.自我教育法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所谓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自我教育法的特点是自觉性和主动性。

2.自我教育法的主要方式分个体的自我教育和群体的自我教育两大类。个体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自学理论、写心得、写日记、定计划、写思想小结和自我修养、自我总结、自我鉴定、自我批评等方式。群体自我教育是指某一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是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它主要包括集体讨论、辩论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参观调查、竞赛评比、书评、影评、开展向英雄学习等方式。3.运用自我教育法的基本要求(1)教育者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3)要引导受教育者加强自我学习(4)要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

(5)要把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形象教育法 1.形象教育法的涵义

所谓形象教育法,主要是指借助于文学艺术等特殊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直观形象、生动具体、感染力强、富于潜移默化作用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的教育方法。

2.形象教育法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3.运用形象教育法的基本要求(1)要把“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文化战线的主要任务。(2)要精心选择推荐文学艺术作品。(3)要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4)要开展书评、剧评、影评等活动(5)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六、心理咨询法 1.心理咨询法的涵义

所谓心理咨询法,是指教育者或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测量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并用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咨询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等多么出现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的方法。心理咨询法的主要特点是双向性、多端性、社会性、渐进性和反复性。2.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3.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4.心理咨询的功能 5.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及其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涵义及特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品格、智慧、学识、才能、胆识、经验的综合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实践性;二是科学性;三是创造性;四是灵活性;五是情感性。2.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重要意义

第一,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 造性的需要。

第二,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的需要。

第三,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需要。

第四,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1.疏通引导艺术

所谓疏通引导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综合运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审美教育、艺术熏陶等方式方法,来疏通人们的思想,净化、美化心灵,提高人的觉悟,引导人们奋发上进,积极工作,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基本任务而奋斗的艺术。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疏通与引导的辩证关系。第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三,妥善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语言文字表达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文字表达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采用讲课、报告、谈心、表扬、动员、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准确、流畅、生动美妙的语言文字,阐明道理,打动心弦,激起感情的波澜,使人产生强大力量的艺术。第一,要努力锤炼“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要勤于笔耕,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艺术。3.报告、演讲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报告、演讲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报告、讲演中运用富于哲理性的内容,真挚强烈的感情,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熟练的说理技巧的艺术。第一,要认真写好报告,演讲稿。第二,要枯练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第三,要恰当运用态势语言。

第四,要适当地、巧妙地运用会标、背景衬托、条幅、录音、录象、照片、实物和图表等来增强报告演讲的效果。4.个别谈心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谈心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恰当地选择谈话的时机、场合、方式和人选,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与受教育者通过同志式、朋友式地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个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第一,要正确确定谈心主题。第二,要确定好谈话的适当人选。第三要掌握好谈心的时机。

第四,要选择恰当的谈心方式与场合。第五,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第六,要注意谈心的语言艺术。5.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人际关系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人们增进理解,消除隔阂,协调关系,从而创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人际关系的艺术。

第一,要积极引导人们努力加强人际交往的艺术修养。第二,要及时搞好沟通协调。第三,要妥善处理人际纠纷和冲突。6.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引导和调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第一,要抓好制度、规范的制定。

第二,要广泛宣传制度规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引导人们自觉严格地遵守制度、规范,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要严格检查、考核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7.奖惩的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奖惩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科学地对干部群众进行奖惩,扶正祛邪,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多做贡献的艺术。第一,奖惩都要出以公心。第二,要善于奖罚。

第三,实行奖惩的同时,要伴之以个别教育。8.组织会议的艺术

组织会议的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让干部群众讨论问题,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统一认识、协调行动,而科学地组织会议使会议开得效率高、会风好的艺术。第一,要科学地确定必须召开的会议。第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好不同的会议。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1)思想政治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2)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4)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和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p239(祥看)特征:(1)方向性(2)民主性(3)开放性。基本模式:(1)权威式管理(2)民主式管理(3)放任式管理。主要手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1)目标管理;(2)计划管理:a.制定内容完整的计划、b.确定计划的层次性、c.抓好计划的落实、(3)规范管理:a.岗位职责 b.教育制度 c.管理制度 d.工作制度 e.行政法规(4)队伍管理

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

    教 案 课题:文化塑造人生 授课教师:成 杰 教材:第一章 第二课 第二节 P17~P2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二)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授课题目: 法纪教育科目 授 课 人: 部 职 别: 授课时间: - 1法纪教育科目 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长本事没有捷径 ——宝剑锋从磨砺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官兵深刻理解了解苦练本领的重要性,为成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智慧力量。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方......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推荐)

    政治教育教案 学习次数: 时 间: 地 点: 授 课 人: 参 加 人: 学习重点:思想道德教育 学习内容: 文明礼貌——革命军人必修的道德“内功”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我军在......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

    思想政治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观条件和途径工会参政议政,职工民主管理,这不仅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当......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这种“道德中心论”自孔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