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 家乡的四季变化》教案
《家乡的四季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
2、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
3、体会气候特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中国气候分布图一幅。
2、气象卫星云图。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4、收集家乡四季变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1、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教师简单介绍我国的气候特征。
2、小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显著。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小结: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方和北方普遍高温。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5、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一些气候和生产、生活的关系。活动二:我是小小气象员
1、课前一周请学生记录本地区的天气。
2、播放天气预报,请学生观看。
3、学生做小小气象员、介绍自己记录的某一天的天气。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具体的例子。)
5、小结: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第二课时
活动三:介绍家乡的四季
1、课前学生收集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
2、结合前两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家乡气候的特征。
3、小组交流:家乡的四季。
4、在教材第12页上记录自己家乡一年四季有哪些主要特征。
5、展示记录结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活动四:小调查: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
1、了解不同季节的生产活动。先出示教材第13页的四幅图,请学生谈谈图上的内容,自己了解的农业生产活动;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2、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播放“春耕”“夏管”“秋收”“冬储”活动的录像片。
3、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同?
4、出示教材第13页上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
5、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图上的活动。
6、指导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大人等多种途径了解:在自己的家乡,人们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
7、将调查结果填入教材第14页的表中,谈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明白四季的气候特征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二篇:3.四季的天气 教案
3.四季的天气
【教学目标】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气象信息。【教学重点】
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特征现象。【教学难点】 二十四节气的理解。【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四季动植物图片卡1套,二十四节气图1张。【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n)
1.播放关于秋天气候的视频并请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描述天气的方法思考如何描述秋天的天气。
2.下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描述秋天的天气的句子,要叙述完整的句子,如秋天的天气凉快了。
生:秋天天气凉爽了。秋天雨水少了。秋天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大家平时都是热爱自然细心观察的同学,发现了秋天的天气的特点。那么秋天后面是什么季节呢? 生:冬天。
4.对了。冬天过后呢? 生:春天。5.春天过后呢? 生:夏天。6.夏天过后呢? 生:秋天。
二、描述四季的天气(10min)
1.(板书:四季的天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对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四季的天气”。四季轮回,一年一年周而复始。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其他季节吗?我们从秋天的下一个季节冬天开始。(出示冬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生:天气十分寒冷。冬天会下雪。太阳光十分微弱。
2.同学们都是小小观察家,善于发现季节的特点。那么春天呢?(出示春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变得暖和了。春雨连绵,一直下着。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暖地。
3.是啊,春天是个温暖的季节,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夏天呢?(出示夏天的相关图片作为提示)
生:天气变得炎热。夏天会下雷阵雨。太阳光很强烈。
4.对了,大家对四季的描述非常准确。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描述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呢?(出示四季气候特点的图片提示)生:温暖、炎热、凉爽、寒冷。
5.对了,通过我们的讨论和总结,我们发现西安一年中天气的变化规律是: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寒冷。(出示四季特点的总结)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成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让我们齐读一遍西安的气候特征。(生齐读)但是,每个地区的气候都像西安的天气一样吗?有没有人在冬天去过泰国呢?那里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泰国气候的相关图片)生:冬天的泰国天气炎热、经常下雨,阳光非常强烈。
6.是啊。在这个地球上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西安这样四季分明,像泰国曼谷一年四季都气候炎热,而拉普兰德每年从10月进入冬季,第二年的五月开春,冬季长达8个月,现在的拉普兰德需要穿棉袄呢!(出示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特点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气温、降水、阳光等方面来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
三、描述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8min)
1.那么,在西安的不同季节里,你最喜欢干什么,最不喜欢干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选择一个与其他组不同的季节讨论你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要求: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负责指挥,一个记录员,一个展示员,一个监督员,每个小组讨论的声音只能让本小组的组员听到。)生:(讨论并记录)
2.好了,讨论结束了。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单(1)。(各小组将实验记录单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季节里大家都会做什么呢?(各小组展示,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出一年四季中人们日常的日常活动)
3.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明一年四季有哪些活动。(出示视频)
生:小明春天帮爸爸妈妈种玉米,夏天给玉米除草,秋天收割玉米,冬天晾晒玉米并储藏玉米。
4.对了,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孩子。四季对农业生产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般在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出示PPT)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了解并发现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
四、描述不同季节里看到的不同动物与植物(5min)1.(出示桂花)这种植物,你认识吗?它会在什么时候开花?其他的植物呢?它们是不是也在秋天开花?那你知道它们在什么时候开花吗?
2.(出示一年12个月的典型花卉卡片)老师这里有很多植物,你能按照季节给它们分类? 3.桃花会在春天的3月开花,那么夏天的桃花是什么样的?秋天的桃花又是什么样的?冬天呢?
4.植物会在不同季节开花,在不同的季节里,动物又在做什么呢?(出示动物卡片)你能按照季节也给它们分类吗?哪些动物在冬季是看不到的?它们去了哪里? 5.同学们真棒!我们来听首儿歌,轻松一下。(播放儿歌)6.通过这首儿歌,请你想想四季里还有哪些动物?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每个季节里动植物的典型活动或变化,知道季节对动植物的影响。]
五、了解二十四节气(11min)1.通过我们上面的活动,相信大家对四季都有了十分清晰地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出示二十四节气图)同学们,谁知道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二十四节气。
2.你都知道哪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呢? 生:(根据自己的以往知识来作答)
3.(对生所解释的节气的含义进行天气、动植物、季节的划分)大家居然知道这么多!真是小小科学家。那么下面请大家通过观察这张图,回答每个季节包含几个节气?每个月包含几个节气?每个季节的开始是什么节气?
生:每个季节包含六个节气,每个月包含两个节气。春季的开始是立春,夏季的开始是立夏,秋季的开始是立秋,冬季的开始是立冬。
4.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居然没有难道大家,看来我要出更难的题啦!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的每个节气的白昼和黑夜的时间长短。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记录完成实验记录单(3)。(要求:根据图片提示给太阳和月亮涂色,太阳涂红色,月亮涂黄色。时钟上的一小时代表一个图形,白色部分为太阳,黑色部分为月亮。四人一组,一人计算,一人记录,一人涂色,一人监督。讨论声音只允许本组内听到。)
生:(小组合作完成绘制并展示在黑板上)
5.根据几个小组的探究结果,我们发现白昼时间最长和最短的节气分别是什么呢? 生:夏至和冬至。
6.那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一样的节气是哪两个呢? 生:春分和秋分。
7.大家真棒!春分和秋分是春秋两季的中分点,这两天白昼和黑夜几乎等长。夏至和冬至是夏天和冬天的中分点,夏至这一日为一年中白昼最多的一天,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突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
[设计意图: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学习内容,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帮助的。]
六、总结与拓展(1min)1.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在农耕时期为了掌握气候变化而总结的,对我国古代的农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二十四节气究竟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哪些分类方式呢?大家下去以后可以思考并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答案。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3.《雨的四季》教案
雨的四季
编写人:路林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说说这些诗句各写的什么季节的雨。(多媒体展示)
二、走进作者
刘湛秋(1935——),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三、整体感知
1.朗读,并圈画出本课生字词。
静谧(mì)
莅临(lì)
吝啬(lìn)(sè)
咄咄逼人(duō)
粗犷(guǎng)
干涩(sè)2.词语释义。静谧: 安静。谧,安宁、平静。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吝啬:过分爱惜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3.课文结构。
第(1)段:总写对雨的感受。
第(2——6)段: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第(7)段: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四、合作探究
(一)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二)阅读2——6段,探究以下问题。
1.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用两三个词语形
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
春雨
美丽而娇媚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2.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间接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间接描写)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4.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秋天的雨,端庄而又沉静。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的时节,给人安静与深思,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所以说可以纯净人的灵魂。5.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冬雨给人以清冷和柔和的,万物经过冬天的洗涤,使人感觉到湿润、明亮与温暖,让人忘记冷冽的寒风,干涩而苦的气息,忘记了严冬。
6.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抒发情感,更亲切自然。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2 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三)第7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结构严谨。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四)能否用《四季的雨》来替换原本的篇名?原先的标题妙在何处?
《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了,变得鲜活。同时这也是一段历程,就像一个人经历了春秋而逐渐丰盈完满的生命历程。而《四季的雨》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
因此,可以说,作者爱恋四季的雨,更是爱恋四季的生命。
(五)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1.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3.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一场雨是凄清落寞、是豪爽痛快、还是缠绵旖旎……可能攸关那段故事、那份回忆……
请同学们完成一篇有关“雨”的200字短文。
第四篇:3.《雨的四季》教案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它是课文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放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一、教学目标
1、研读文章,感受文章画面美,搜寻作者赋“雨”的信息,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学会鉴赏。
2、品读美句,体会作者笔下赋“雨”的娴熟技能,品味本文诗化了的语言。学会联想与想象。
3、阅读比较,借鉴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抒发“雨”情。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
4、通过作者对四的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教学设想
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实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散文的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教学通过赏析语言和艺术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笔者尝试将同类型的三篇文章糅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对这个类型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提高。三篇文章分别是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梁遇春的《春雨》。
(一)教学重点
感受画面,描述画面。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自然界的自然美、内在美,并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设计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自读法:将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诵读法:配乐朗诵,将学生诵读与教师范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通过诵读、赏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探究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对三篇文章对比分析,并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读通、读懂、读透、读活课文。分别阅读本节(重点放在第一篇)三篇课文,注意语言特色,比较画面的层次描述。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展示课件。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提高学生对赏析本文的兴趣。
(三)导入新课
导语: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放《三月里的小雨》片段。今天,天气
晴朗。但我们华中地区雨水丰富,鱼米之乡。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的学习,领略一下南国四季的雨,它们是多么清新,多么缠绵,多么亲切呀!是的,在不同的四季,雨的色彩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特征吧!
(四)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五)整体感知,鉴赏文章
1、配乐朗读课文,教师范读2—5段,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并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片段大声朗读,并简洁叙述为什么喜欢这个片段)
3、找学生读课文。(可为学生配乐。在学生读中反复提示感情的处理。师出示相应的语句,提示学生注意生字<找学生边读边注音>。)
①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②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③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
④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⑤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⑥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六)欣赏画面(读懂课文)
1、导语:鉴赏散文的美可从三方面进行:即画面美、语言美、情趣美。先让我们欣赏一下雨中的画面。
2、分小组讨论,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朗读中读到的佳句让学生齐读。)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端庄、沉思)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3、刚才大家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依据文意,言之有理即可,由生归纳)
板书 :
春雨: 美丽、娇媚
夏雨: 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 端庄而又沉思
冬雨: 自然、平静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5、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观察,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现在,请大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从文中找出一幅幅画面,交流、讨论,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体味到的四季的雨。
(此处可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春雨,但也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操作,不给定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几个基本要素是课文原句、修辞方法、画面描述、艺术技巧等。学生可读、可写、可朗诵自己心目中的雨景,不拘一格。)
(七)延伸迁移
师生在充分欣赏了四季雨不同的美景后,再来读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与梁遇春的《春雨》,比较一下与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在艺术手法,感情的表达上有那些异同?作为一个能这样细腻地体会身边雨的性格的人,作者该有怎样的一种胸怀?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所熟知的作家还有那些?
(此处答案灵活多变,强调发散性思维,学生可回答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梁遇春的《春雨》等篇目,只要讲出共同点,言之成理即可。)
(八)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同一时间聆听到了四季的雨声,重点训练了通过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亲身领略了散文的赏析方法。其实我觉得听雨有两种境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雨声具有一种乐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怅莫名,再声淅沥,盖增愁思结半语,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的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诗意的境界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心观察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生命太有意义,太有价值。
(九)作业布置
根据本文所学习的细节描绘的方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想象的本地区绵绵秋雨的情景,不少于400字。
第五篇:家乡的变化教案
7家乡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调查、访问、参观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地为家乡出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到家乡在发展中的变化。教学重点:激发热爱家乡发展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用途 2 · 分组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收集资料(包括图片、访问、调查)
四、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欣赏《吴江之歌家乡是天堂》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
师:上有个天堂,下有个苏杭,中间是吴江,这是我家乡。听到这里,我们有种自豪感,也觉得有点小幸运。但是你们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吴江这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1.名称的变化:1992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吴江县,设立吴江市(县级)。
2012年9月6日,吴江市正式撤县,以“吴江区”的身份整体并入苏州市中心城区。
2.这好像和我们没多大关系,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从衣食住行来谈。
1)吴江人的穿着有哪些变化呢?(过去款式较少,提示衣服的款式,衬衫、短袖、T恤、Polo衫,连衣裙、半身裙、短裙、长裙)冬天的衣服轻便了,过去用纽扣,现在用拉链,衣服使用的材质越来越多。
小结:过去衣服款式少,服装款式更新速度慢,布料的材质也少,服装基本没有配饰,过去的人一年甚至几年添一件新衣,现在款式多样,服装更新速度飞快,穿着讲究搭配,配饰繁多,现在有的季季甚至月月买新衣。2)民以食为天,吴江人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变化呢?请看3代人10岁时饮食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再来看看吃饭的菜肴和环境
细细比较一顿早餐,这是80、90年代较为丰盛的早餐,再来看看我们班同学周中哲某天的早饭。
在饮食方面,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小学中学时候,我们想吃一顿肯德基得去苏州才能吃到,而现在吴江的很多超市、繁华的街道能看见肯德基爷爷亲切的笑容。小结:小到某一顿早餐,大到就餐环境,过去吃饭时为了填饱肚子,现在讲究营养均衡,就餐环境优雅,菜品精致、美味。
3)吴江人的住房条件有怎样的变化?从外观和内部设施来看。(房屋的高度,格局样式)过去房子都不高,样式简单,室内几乎没有装饰和家电。现在楼层多了,根据房间的功能进行装修和装饰,配有各种电器。
小结:过去城市多为两三层楼,农村大部分只有一层,有的甚至还是茅草屋,现在城市中高楼崛起,农村也不甘落后,一座座一排排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4)吴江人的出行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吴江城区很少能看到过去的面貌,不信请看县府街过去和现在的图片。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过去人们出行大多是步行、骑自行车、坐船,现在电瓶车、汽车、地铁。
小结:过去村子里都是泥路,一到雨天就得穿雨鞋,现在道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交,马路变宽了,今年吴江又开通了地铁。
5)老师这里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请大家一起看看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6)你还知道身边有哪些变化?
7)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多元化的经济产业)课堂小结:我们今天用一节课的时间匆匆浏览了吴江这些年的变化,相信大家都会惊叹吴江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也为自己生活在吴江感到自豪。8)课外延伸(小小观察员、小小金点子、小小采访员)
五、歌曲
让我们再次听听《吴江之歌家乡是天堂》,在歌曲中结束今天的课。
六、板书
家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