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作《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作文教学设计
兰西五小——李秀艳
一、课前序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次见面,看到大家个个精神饱满的样子,我就知道大家都很聪明,请看这个大大的“聪”字,我们就会发现做一个聪明的人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口勤说话、心多思考。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要让自己的眼、耳、口、心都投入之中,准备好了吗?
生:()
二、新课导入: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我们愿用一生来爱她;有一种爱,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是母亲,这种爱叫母爱!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感受母爱,体验真情”。
生:齐读课题
师:母亲的爱是深深的,母亲的情是浓浓的,再读,读出这份深情。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母爱这个话题,写一篇赞美母爱的习作。千百年来赞美母爱的好词佳句有很多,请大家拿出导学案,欣赏好词佳句的同时,根据以前的知识储备,认真填写里面的内容。(注意写字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脚踏地,)(课堂练习,第一要讲正确,第二要讲速度,所以理想的状态应该用四个字概括:又好又快。)
师:停笔,谁来说一说,你赞美母亲的词语。生:略
三、教学过程: 谈母爱
师:是啊!孩子们用这么多的词语,来赞美母亲对我们的爱,从小到大是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天冷了有人给我们添衣加帽,天热了有人为我扇风解暑,妈妈为我们做得太多了,接下来同学们说一说今天早上上学前妈妈都对你说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预设:
生1:妈妈对我说:上学时小心走路,别摔着自己。师:你的感想?生:我感到很温暖,体会到妈妈的爱。
师:母爱在哪里?生:在早晨的叮咛中。在妈妈的关心的话语中。
生2:清晨,天气很冷,妈妈很早起来为我做早饭,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心中有种辛酸感„„
师:那你觉得母爱凝聚在哪里?生:在每天的早饭中。
生3:早晨,妈妈怕我冷,让我穿一件厚衣服,我觉得暖呼呼的。学生顺势说出母爱在衣服里„„
师:母爱在每天的早饭中,母爱在暖暖的衣服里,母爱的呵护时时刻刻地围绕在我们周围,母爱无处不在,今天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母爱:1.母爱就像潺潺的小溪,淙淙流淌的是她不倦的关怀。
2.母爱就像灯塔,在黑暗夜里为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3.母爱就像衣服,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师:谁愿意把刚刚练习题中写好的比喻句读给大家听。预设学生交流:
生1:母爱就像咖啡,关怀就像糖,母亲把浓浓的糖融入特殊的咖啡中,我们一生都在品着它„„
生2:母爱就像一碗粥,喝着它,香香甜甜„„
生3:母爱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生4:母爱如海,为我扬起风帆到达幸福的彼岸。生5: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润物无声,绵长深远。
生6:母爱是夏天里,那只为你摇蒲扇的那只手,摇得那么久那么久,却不觉得累。生7:母爱是每天,在厨房里不停忙碌的身影。
生8:母爱像一壶茶,虽然平淡但品之却芳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生9:母爱像一首歌,虽然普通但听之却跌宕起伏,给人美的回忆。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你从自己的句子中提炼出四五个精彩的字。如:只说母爱像什么就可以。
生:母爱就像小溪。
师:把像字换成如也可以。母爱如小溪,母爱如水。生提炼自己的比喻句:
生:母爱如衣,母爱如线,母爱如灯,母爱如茶,母爱如花,母爱如烛,母爱如光,母爱如山,母爱如海„„
师:好,今天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拟题,知道这是什么方法吗? 生:略
师:板书“比喻拟题”。用修辞修辞方法拟题,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把母爱所蕴含的情感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
师: 我们也可以用主人公的称谓做题目:本次作文是写母亲的,所以可以用《我的妈妈》为题,也可以用我的《我的母亲》为题。
师:另外还以用妈妈的性格特点拟题,比如你的妈妈时时刻刻地告诉你做这件应注意什么,做那件事应小心什么,你总会觉得妈妈的关心是唠叨,就以“爱唠叨的妈妈”为题。文章拟题的方法还有很多,今天就讲这几种。
师:请看大屏幕: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 爱是„„ 生:这是个排比句,这是个设问句。师:再看第二句话,这是个什么句子。
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她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的好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这是个陈述句。师:你认为哪一句好。预设生交流:
生1:第一句话用的是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更加说明母爱是多种多样的,母爱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
生3:第一句话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第二句陈述句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生4:设问句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师:大家都认为第一句说得好更能表达母爱,我们今天的作文就可以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来写开头。
师:板书:开头:设问,排比。开门见山。
师:谁来说你赞美母爱的排比句式。想好了,说一说。
师:关于母爱文章的开头方法还有很多。如:我们可以引用名言开头,就用我们练习题中的名言,你喜欢哪句,就以哪句开头,谁来说一说。我们还可以以赞美母爱的古诗开头,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为儿的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缝补衣服的镜头,再现了母爱的细密绵长,这样的开头更能表达人们心中的慈母形象。还可以以歌词开头,如闫维文老师的《母亲》第一段:“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 3
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一首母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如果以上你都不想用,就想直接 说,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直接点明人物扣题,这种开头平时孩子们最常用,叫开门见山。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开头? 生:指两名学生说。感母爱
师:你用朴实语言写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母爱。孩子们,母爱是美好的,它是万罐蜂蜜里最甜的,母爱如冬日里的暖阳,它是最温暖的,母爱更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忘记疼痛甚至生命,用自己的全身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告诉我故事母亲是怎样的人?(多媒体播放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图片)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小小的身躯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生港湾!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人世,她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她的身体已经被压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最后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救援的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发现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用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生交流:
生1:我觉得很难过,很伤心,这位母亲太伟大了,她用自己生命换来孩子的新生!她创造了奇迹!值得我们赞美和敬佩。
生2:我非常难过,想到这位母亲无私,无言的爱,用小小的身躯为孩子营造一个生的港湾,她太伟大了„„
生3:选了一件地震中的事来写母亲,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孩子,自己死去了,孩子被救活了。让人心中感动,感动于这份伟大的爱„„
师:是呀,此时此刻所有赞美的语言,都将失去光泽。听了故事我们有种无言的难受,源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板书:真实的事)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在和平时期没有自然灾害的出现,生活中的妈妈,从小到大照顾我们,妈妈每天都为我们做哪些事呢?
生:做饭。
师:这十几年来妈妈除了做饭,还做日常锁事。生:妈妈给予了我们生命。生:妈妈为我们洗衣服。
师: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妈妈都为我们洗衣服。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而这些事在生活中却被我们忽视了,我们视而不见,以为这一切都是妈妈理所应当做的,孩子们这些平常小事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才是妈妈的爱。请大家闭上眼睛,回放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情景,想想妈妈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此时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小时候,我特别怕冷,寒冷的冬天手冻得冰凉,回到家里,我冰冷的小手放在妈妈温暖的大手里,一会就捂热了,无论多么寒冷的冬天我都没有感到冷,因为有一双手在温暖着我。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不时候,我特别爱吃西红柿,每当夏天西红柿成熟的时候,妈妈总是把最红的,最新鲜的摘给我吃,那西红柿我是吃在嘴里,甜在心上啊!我的孩子们,此刻,你想到妈妈的哪些感动你的事,请你们把想到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1: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去看病,那天天气很冷,而妈妈不怕天气寒冷,给我一个温暖的背,让我依靠着,背我去医院,我心里酸酸的,甜甜的,涩涩的„„
生2:妈妈给我煮粥,因为不小心,手烫伤了,我觉得妈妈太艰难了,为了疼自己的孩子,不怕苦难,克服困难来照顾自己的子女,这种爱是最伟大的。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生3: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走在雪路上,路面很滑,我一不小心,差点滑倒,妈妈用力拉住我,关切地问我:“孩子,有事吗”。我觉得妈妈的爱就是一种搀扶。
生:()
师:妈妈比你还累,却让你休息。
师:每次吃饭,妈妈总把最好吃的夹到你的碗里。师:眼泪说明我们的生活是真实的,是妈妈让我们感动。
师:真正让我们感动的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壮举,一个苹果,一碗面条,你新书包,你的被子和衣服,无不承载着母亲深深的爱,一位同学叙述了母亲细心收藏着她从入学到现在的每一本书,每一份试卷,每一张奖状,每当妈妈拿出来,都会津津乐道讲个不停,最后我们终于明白:因为爱,所以记得清晰。
是啊,“因为爱,所以记得清晰。妈妈的爱就在这些平常的小事中,我们要清晰地记得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尾,疲惫不堪是母亲的神情,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表情一种眼神一句话,这些细小之处足以动人心弦。这就是能打动人的细节描写,其实我们的作文就在这小小的细节中,着力描写人物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表达人物最真挚的感情。
师:(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尾、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这里一定要(详)写。
报母爱
师:小时候,母爱融在血液里,品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装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当岁月流走,韶华易逝,母亲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年轻——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预设生说:
生1:妈妈我想对你说,“即使你白发苍苍,我永远都不会改变对你地老天荒的爱。” 生2:妈妈我想对你说:今天是你搀扶着我长大成人,将来我会像你搀扶我一样搀扶你,伴你走过每个春夏秋冬!
生3:妈妈我想对你说:你煮的这碗粥,让我品尝到了温暖,我会用我一生的时间来珍惜,来回报。
生4:妈妈我想对你说:“小时候,母爱融在怀抱中,身儿暖暖的,上学后,母爱背在书包里,心儿甜甜的,长大后,母爱融在拥抱中,心儿美美的„„
师:刚刚同学们说出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看出大家都是有孝心的孩子,长大了,我们要报答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师(板书,结尾:回报母爱,赞美母爱)开头结尾要略写,两三句话就可以,中间部分要详写。
师:孩子们母爱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与妈妈的故事,下面就动笔把妈妈的爱写出来吧。
学生习作,教师随即巡视指导。
展示习作,互动评点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当然,也可以读出整篇文章;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并发表意见。
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一位学生上台)文章写得好还要读得好,有感情的朗读能为精彩的文章锦上添花。来,试一试。
师:听了之后,谁来说一说他写得成功的地方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预设生交流》
生:他的开头写得好,但美中不足的是,举出具体事例不够感人。生:如果有对话就更好了。
生:他的文章关联词语呀,还有比喻句用得好。
生:他写出了母亲的外貌很好的,我想像出了她母亲慈详的样子。生:成语用得好。
生:那句比喻很精妙。给你的文章锦上添花了。生:可以删掉不必要的词语。
师:如果满分一百分,你的作文可以得120分。
师:比如你文章里的这句„„ 细节描写得很到位,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种眼神一句话,这些细小之处足以动人心弦。能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能尽显真情的,就是细节。
师:多么朴实的语言诉说着如此真实的事情,让读者看了心儿揪揪的,感动得泪盈满眶。师: 你的选材真实,故事情节描写得形象、生动而感人,使读者也感同身受。师:读你的作文时,老师心情很愉快.如果把你那时的愉快心情写上,那该多好!作文结尾写出对母亲的感谢!师:老师给你个建议——加上语言呀,动作呀,心里活动呀,故事就更具体了。师:我们的作文写出来是让人看的,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充满吸引读者的“魔力”呢?语言,起着关键的作用。“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比如你的这句话——————写得非常好。
师:你的故事我们听后在心中荡起了动情的波澜,能让读者与你同喜同悲同欢笑,你的文章带着你的情感走进读者心中。
师:回到班里,同学们可以自己作些修改,不妨在形象、生动的记叙当中,适当用上一些得体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诗词歌词、成语歇后词等,渲染家庭的温暖,抒发对家人的热爱,让你的作品妙笔生花、文采飞扬。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把自己的文章读给给大家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就评到这里,真的很遗憾,我们下节课回到班级接着评一评,改一改。
结束语:
师: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这份深深的,浓浓的而又常被我们忽视的母爱。我感觉到你们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用心感悟真情,用笔书写出真情,将来还要用行动来回报真情!母亲节快到了,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孩子们回到家里把今天的作文读给妈妈听,一定会让终日操劳的妈妈兴奋不已的。因为爱,所以记得清晰。
第二篇: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要求: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之后再加上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相》《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三年级下册习作介绍自己,是一篇写人的习作。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有类似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不过那篇习作是以熟悉的人为主,抓住一件事情写来,其实还是主要是写事。四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分别有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和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本单元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 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爱哭等。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1,老师先自我介绍,让学生说说老师都介绍了哪些方面(年龄,性格,爱好。)
2,学生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年龄,性格。
(二)说说怎样了解自己
1,通过照镜子来了解自己的长相
2,通过他人来了解 二,怎么样写
(一)题目1,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确定题目(二)开头1,可以概括写自己的住址,年级,班级,年龄等
2,可以写自己的外貌
3可以设置悬念
(三)中间部分
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来写人的突出特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抓住自己独特的特点,通过一两件事来写。
(四)结尾(简洁明了)三,怎么样写好? 外貌抓特点
1,出示:这个人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不白也不黑,你猜猜他是谁?(可以是很多人)
2,以班级一名同学为例:这个人高高的个子,说他是个男同学吧,他后面扎着一个小辫,说他是个女同学吧,他的恶作剧功力可不是女孩子能做到的,连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他平时喜欢戴个小红帽,一笑起来露着两颗白白的大牙。
问:为什么第一个同学们都猜不出,而第二个同学们一下就说出来了呢?
答:因为外貌抓住了特点
3,让同学们以班级里任何一个同学为例,说说他的外貌,让同学们猜猜是谁? 事例写具体
事例写具体可以运用到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说说运用到哪些方法。
在家里,这个女孩子鬼点子还蛮多呢。(总起)有一次她到乡下外婆家里去做客。那期间,她常和表哥到河边去捞鱼虾。虽然她明知自己打水仗不是表哥的对手,却偏偏爱“引火烧身”,直到弄得浑身上下湿淋淋的才罢休,回家后,妈妈看到她那副狼狈相就气不打一处来,一把逮住她,正要动手打她的时候,她却抢先将手往妈妈的胳肢窝里一阵“捣鼓”,等妈妈手一缩,她就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了,当她换好衣服再次见到母亲时,她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学着电视中古人的样子走到母亲跟前,跪下一只脚低着头说:“拜见母亲大人,女儿请罪。”那副滑稽的神态,把火气未消的母亲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叹回气:“唉,真是豆腐掉迸灰里面──吹也不是,打也不是!”(事例)
四,总结
其实写作文并不难,写出好的作文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只要你们平时认真观察,注意积累,然后在学习中不断修改、推敲,你的作文就会大有长进。
第二课时
一,光荣榜
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光荣榜进行表扬 二,如何评改作文?
(一)评改要求 1,书写要工整 2,标点会运用
3,语句是否通顺,有条理,内容是否和题目相符,是否具体
(二)修改方法
看:习作格式,标点书写正确
读:语句读出来别扭,不通顺,那就一定有毛病。删:重复啰嗦的句字删去 三,佳作欣赏
出示优秀作品中好的段落让学生评评好在哪里?是否抓住的特点?
1,晒晒好题目
2,秀秀好开头 3,说说好结尾 4,品品好段落 四,老师点评
出示学生的典型问题习作,老师点评 五,同学互评
出示问题学生的习作,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修改作文
六、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七,回顾整理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介绍自己,这节课我们又一起学习了怎样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了自己的习作成果。其实只有我们认真观察,多积累,认真修改,写习作并不难。
第三篇:习作教学设计
写出景物好色彩
教学设计 贵州省遵义航天小学
张
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情况
第三单元的内容紧扣秋天,展示人们对秋天的观察及情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本次习作内容是根据秋天的图画练习写文,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对秋天美景的感受,学习运用已积累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2.目标设定 本课设定了“学习构段,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核心目标。三年级学生正式进入写段、篇的训练,如果不打好基础,习作就会成为学生的“老大难”。目前,很多同学对习作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时时面对无米之炊的尴尬,无处下手的困境,因此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在我们的习作指导中显得尤为重要。当面对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条理不清的作文现象,如何做到言之有序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段在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前连词句后举篇章。写段是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继续,是高年级成篇作文的铺垫。因此,2011年版课标中更明确地提出了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把一段话表达清楚,描写具体。由此可见,段的教学举足轻重,因而,中年级应注重并坚持进行各种结构段的训练。与此同时也要重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结合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构段”,为他们的写段训练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3.教学理念
力求在习作课上既重表达又重积累;既重主体又重指导;既重目标的达成又重动机的激发;既重个体的思考又重合作的创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与联系生活,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确定习作内容,做到言之有物; 2.通过对单元教材的感知,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构段,做到言之有序; 3.在欣赏同学习作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词句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单元教材的感知,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构段,做到言之有序。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及语文园地三的内容,积累表示色彩的词语;
2.学生课前准备好自己画的一幅秋天的图画(纸张:A4纸大小)3.教师制作好教学所用的PPT;
4.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开展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言之有趣:揭示习作任务
1.习作起步,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聊天激趣,相机渗透景物描写 2.紧扣教材,出示习作任务
(二)言之有物:激发习作欲望,尝试运用积累 1.展示自己课前画的秋天图,激发交流欲望 2.游戏:围绕主要意思想开来 出示关
键词——秋天 3.尝试运用积累
(1)出示课文《秋天的雨》片段,自读感悟,交流发现:初步体会文章抓住“色彩”这一特点进行表达的写法
(2)提取积累过的有关色彩的词句
4.说说,写写,发挥想象,尝试运用“写出秋天好色彩”的写法使句子更生动
(三)言之有序:合作学习,交流感悟,学习构段
1.结合板书,梳理写法,合作完成写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话 2.小组展示:交流感悟构段方法:围绕主要意思排好序
(四)展示、评价:学人之长 汲取鼓励
(五)归纳写法,拓展延伸,激发思考。
六、板书设计
写出景物好色彩(声音、气味、形状)秋风
秋叶
抓特点
秋 天
有顺序
围绕一个意思
秋雨
秋收
善想象
课堂实况
习作(人教版 三上)
写出景色好色彩
执教:贵州
张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好!看来你们对我还不够熟悉。那我就自我介绍。(出示ppt,自我介绍)老师到过桂林,陆陆续续已经有五次了,想不想知道我对桂林的印象是什么?我最喜欢桂林的话,等会儿请大家用桂林话来跟我打招呼,介绍介绍自己好不好?(生自我介绍)这是我的家乡话。谁再来啊?多有趣啊!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也说几句家乡话,我还要用我的家乡说说几个词,看你们能不能辨别出我说的是什么?刚才的这三个词可是当地的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
做花园、果园、菜园游戏(说游戏规则)。那么多孩子发言,一下就激发 了你们的想象。
猜谜语。(香蕉)他一下抓住了香蕉的颜色。葡萄。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能抓住这个水果的形态。石榴。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他刚才猜的时候又抓住了石榴的形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玩了游戏,猜了谜语,不由让我们想到了一个花果飘香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走就这秋天的画。
板书:秋天的画
二、围绕秋天展开联系,练习写秋天一处景物。
1.展开联想话秋天。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衣服秋天的画,从这幅画上你看出了什么?(出示秋景图)
你好棒!她抓住了颜色,还抓住了颜色铺在那个地方的样子,这就是秋天的特点。
形容的真没,不仅有形状这个特点,还想象成珍珠,你为什么比作珍珠?多会联想啊!
为什么是洗过的蓝呢?所以就想洗过一样,非常的汉语想象。继续。
你看到了土豆的颜色,这是它的特点。你觉得用什么量词更好?还有谁来说?
你们都很会说,也很会比喻?你为什么会把茄子比作月亮?
孩子们,在我们的交流中,有的同学抓住他们的形状、颜色来抓住特点,向我们刚刚猜谜语一样,这就叫做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板书:抓特点)
刚刚有同学把稻田比作地毯,有些同学把茄子比作月亮,这叫善于想象。(板书:善想象)
2.写秋景。刚才同学们说得很棒,写得肯定也很棒。现在请同学们也选择一样景色,像刚才一样抓住它的特点,还要善于想象,开始写吧!
生实践习作。师巡逻指导。
3.展示。刚才老师在你们写的时候走了一圈,发现了咱们班的同学字写得很工作,在句子里面也写得很生动、具体。老师还请了纪几位同学上台来跟我们分享他写的句子。(六位同学)
在分享之前,老师请你们先自己读读句子,看看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没有展开联想,如果没有马上改过来。
觉得自己做到句子通顺的请举手?
我们一起来分享台上同学些的句子/
生1:描写石榴。生2:描写红苹果。
生3:描写稻谷。
生4:水灵灵的葡萄。
生5:金灿灿的稻子
师1: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跟他们提提?
4.分享汇报。刚才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句子。现在张老师有一个新的想法,把他们的句子串起来组成一段话,你们觉得有问题吗?
生串起来读。
好啦,各位小听众,我把它们串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生:把“我看见”去掉。
师:我们来试试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读。
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2:可以把地点加上。
加上这些就会怎么样呢?通顺具体。
生3:把秋天放前面。
我听出来了,你是说把时间放在前面,就更通顺了。
生4:多加比喻句、拟人句等,这样会更具体生动一些。
生5:加成语
生6:把秋天比作漫画书,是五谷丰登的季节。
这句话可不可以加进去呢?同学们听听这话加在哪里最合适?
为什么呢?五谷丰登是什么意思?后面同学们写的花果都是?
这里面的同学有的写的是水果,有的写庄稼,你们看一篇丰收的季节就叫做——五谷丰登。
三、合作学习,交流感悟,学习构段。
1.在我们学习的第一单元有一段话描写秋天(出示《秋天的雨》片段)。师生共读。
第一句写秋天的雨是颜料,后面都是写秋天的色彩,他们是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
就像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说的一样,要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放在第一句。我们现在把这位同学的第一句话放前面再读。
生串起来读。
是不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就叫做围绕一句话来写?(板书:围绕一个意思)
还有什么发现吗?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想这样就叫做——有顺序。
现在写水果的同学站左边,写庄稼的站右边,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是怎么样?
这样的秋天怎么样?美不美?我们还可以再后面加一句——我们的秋天真美!你们看,这就成了一段话。
2.现在四人小组像刚才我们展示的那样你们也把你们写的句子串起来,自己修改修改。如果你们写的景物少了,还可以加进去。
小组讨论。
小组分享。
四、小结,布置作业。
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写景物时要抓特点,善想象,还要有顺序,围绕一个中心写。这样你们的文章才会很美。同学们可以打开课文的习作要求,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幅画,配上一段动人的文字。不要忘了给文字加上题目。下课!
五、板书
抓特点
秋天的画
按顺序
善联想 围绕一个意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内容
推销从心开始
教学设计
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邓剑东
一、教材分析
《推销——从心开始》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内容。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习作的内容是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设计这样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运用说明方法学写推销词,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对象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树立口语交际的自信心,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学习诚信推销,培养负责任地表达。教学重难点是培养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
五年级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少推销,能进行简单的推销,但对于推销语言的特点了解的不多,如何有重点、有条理的、运用说明方法来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有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在这次交际中应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与个性化评价。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写推销词,让表达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
(二)学习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进行推销,让表达更有侧重点,初步培养表达的对象意识;
(三)学习诚信推销,初步培养负责任表达的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精心准备一件独特的“商品”带来(可以是日常生活用品、民族服饰、艺术品、装饰品、书籍、音像制品、食品、家乡特产等)。详细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仔细观察商品外观,着重收集了解商品的功用和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尝试推销,体验表达。
1.情境激趣,乐于表达。
出示各种推销场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推销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自信愉悦地表达。
2.尝试推销,敢于表达。
自主练习,尝试向同桌推销自己带来的物品。
自主学习提示:介绍清楚产品的名称、价格和特点。
3.展示推销,互动表达。
思考:他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推销的?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
4.生生评价,教师点拨。
(二)学习推销,表达得法。
1.范文引路,谋篇构思。
思考:推销词范文的写作顺序和选材构思。
学习如何抓住商品的优势特点重点介绍。
2.找出说明方法。交流最能打动顾客的语句。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归纳常用说明方法。
常用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写推销词。运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服力。
5.展示交流,引导方法,点拨语言。
展示习作,互评自评,勾画商品优势特点,旁批说明方法。
6.抓住优势,运用方法,自主修改。
7.展示评改,呈现发展,落实运用。
(三)创意推销,表达有针对性。
1.案例启发,创意推销。
2.针对顾客,找准需求。
3.表达创意,修改习作。
4.展示交流,师评生评。
(四)小结。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FF.tmp.png附板书:
口语交际·习作三
口语交际
我是“小小推销员”
这次口语交际,我们来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
为了清楚地介绍这种“商品”,你可以先阅读有关的说明书,再想想从哪些方面介绍。比如,“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在介绍时,你可以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为了使你的“推销”打动“顾客”,你还可以把“商品”带到学校,边展示边介绍。
一个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对“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解答。最后评一评,哪些同学介绍得好。
习作
读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
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介绍清楚了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改一改。
我是小小推销员
——重庆邓剑东口语交际(五年级)教学介绍
课前导入:邓老师先介绍冰糖葫芦,介绍北京人是如何“吆喝”冰糖葫芦,然后,教学生练习吆喝“大糖葫芦”。接下来,邓老师要学生介绍:你听到过哪些吆喝啊?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前交流。邓老师拿腔捏调、京韵实足的要和吆喝示范,学生对北京人冰糖葫芦的吆喝,很感兴趣,老师再带领学生一遍遍的拿腔捏调的练习,课堂上出现了“桂林京腔”的吆喝,令孩子们在课堂上捧腹。在这样欢快的情景中,老师在引导学生从“吆喝”走向推销。)
上课:
一、读课题,老师让学生读课题,再加上自己的名字,来读课题,要求学生读出向量和自信。—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把自己的东西亮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我推销的商品是一支笔
我推销的商品是桂林特产桂花糕
我推销的是一个杯子(追问什么杯子)
„„
三、学习推销:
观看视频:看过跳蚤市场吗?
看视频,学生在推销商品,做广告,市场上,孩子们振振有词地介绍自己要买的商品——小熊。
老师提问:刚才这位小小推销员,他的推销抓住了小熊的哪些方面?
抓住了外形和材质。他还说了那只小熊的价格和用途。
(口语交际训练,听说兼备。观摩视频,进行讨论,这是听的训练,要学生认真听才行,才能抓住说话人言语的要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外观、材质、价格、用途„„
接着,老师又提问:他的那些语言打动了你啊?
买一送
一、比较的方法、让人感觉很划算,迫不及待想买
总结:“比较和列数字”
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举了两个例子
我觉得把眼睛比做了宝石,很吸引我。
总结:打比方。
(其实,吆喝也好,介绍也好,都是为了推销。推销,就得能够打动对方的心思,就得讲究推销的方法。邓老师从“打动了你”切入讨论,在锻炼学生倾听,抓住要点,这时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之一。听,不单纯是用耳朵听懂内容,而且得用心思考,抓住要点,是一边听,一边进行概括、总结整理;而且,要“动”,产生情感反应,“打动”,就是考虑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打动:这个话题讨论,邓老师在引导通过听,来总结口语交际的方法——推销的方法。)
四、练习推销
老师:你们能不能也这样做推销?
学生:能
教师提示:注意用上说明方法
(学生练习,向同桌推销自己的商品)
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我推销的是毽子子,外观花朵,底座不同,有铁环,但是是布做的。老师,我可以请人做一下吗?老师非常赞赏——请人适用,这也是推销的一种方法
请一个同学做踢毽子的体验,并说自己的感觉。然后,这名学生介绍毽子的价格,告诉大家,在推销完毕,学生提出:我推销完了,大家可以和我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与他进行交流:
学生:你说质量很好,万一是假的呢?
卖方:你可以摸一摸„„
教师引导总结:这位小小推销员,是从哪些方面来推销的?
外观、材质和价格„„
价格、拿自己的毽子与别人的做比较,不光做了比较,而且打了比方,外形也吸引了我们。
老师总结:作为推销员,我们得全面了解自己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向顾客进行介绍。
(本单元,是说明文学习。介绍一样事物,就得对这种事物有所了解,多角度观察、了解。老师这样要求,不单单是概念性的说明,提出要求,而是在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要推销的商品,得先去认真了解他,并且在课堂上落实了这项要求“。)
五、提出新的推销要求,继续练习:
老师:但是,作为顾客,有耐心听你一一介绍完嘛?我们得抓住其中最独特的优势介绍,这样才会表达得有重点。
你能快速找到商品的优势吗?
以桂林矿泉水为例,训练学生抓住要点,根据不同顾客需求,迎合顾客心理来设计推销言语的重点。
老师:介绍桂林的矿泉水,贵是贵了点,但是有优势,阅读资料(矿泉水说明),找到优势。
这瓶矿泉水,优势是取自巴马山神仙泉的泉水——这里是健康长寿村
老师:这时这一款矿泉水的特点。
老师提出要求:向运动员、向老师、老奶奶推销
我知道老奶奶需要长寿的身体
我觉得足球运动员需要大量水分——迅速补充人体体能,盐分
看看我的样子,猜猜我有什么需求健康、瘦身、强身健体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对“说话——推销”的要求,始终随着“推销情景、推销对象的变化而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学习探究动机。推销要揣摩顾客需求,心理活动状态。说话,就得考虑听者。口语交际,推销,讲究的是“简要、迅速打动”消费者,而不能长篇大论,这时“口语推销”与“发传单”最大的不同。这是生活本领。)
你能针对不同顾客需求进行推销吗?
所以,我们得了解顾客,这样,表达才会有针对性。
练习:针对顾客需求,推销桂林的矿泉水
(在这里,老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着口语交际“要充分考虑推销对象的内心需求”这样的要求,你说话,得考虑听众,向谁推销,就得考虑他需求什么,从言语内容,言语方式,都得有一些变化。老师用“矿泉水”为例,让学生结合矿泉水的说明书,有选择的找到“食用效果”的针对性内容,来向不同类人群推销,从而,“推销员”不再是“自说自话”的说话课,而是真实的情景下的口语交流实践。学生在这样的“真实交际实践”中,得到真实、有意义的交际体验,习得交际本领)
交流:
向老人推销、向运动员推销,向老师推销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
(推销的要领,不是生硬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借助听,来自己探究总结。)
„„
(课后思考:
从选材来看,作者抓住了“桂林”有特点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自豪的东西;听,能够从中学到好的创意;老师在“推销”上,做足了文章,推销有对象,交际实质性发生,口语交际课就不单单是人人说几句话了,而切实是在“互动交流”。就本课而言,邓老师创设了很好的“真实的交际”的情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真实的交际互动,听和说,有机结合在一起,说话的要求,随着交际展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案例呈现的非常自然,给学生的感觉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
个人觉得,邓老师的课堂,在说的指导上,非常自然,到位,但是,对听得要求和指导,相对薄弱。
或许,因为本课的话题是推销,侧重了说的指导。但是个人以为,听,是口语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如何实现这个突破,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伯牙绝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张
聪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
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
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通过组合阅读[1],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
教师准备:相应课件,组合文本。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体会知音情深
1.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知音深情:
(1)学生自由读。
(2)创设情境,感受知音深情。
(3)生生合作读。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知音”内涵。
(1)知志。
出示:
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吕氏春秋》
(2)指导读出伯牙、子期的志向。
(3)师生对读,烘托情感:
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4)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5)再次创设情景引读,感受生命之交。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已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已听不到——
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读写结合。
5.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
(1)交流对 “绝”字的理解。
(2)从“绝”字中发现文言文语言的特点。
(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
(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
1.出示诗文,表达感受。
2.自读诗句,积累语言。
3.背诵课文。
板书:
伯牙绝弦
志
知音
千古绝唱
课文:
伯 牙 绝① 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⑦洋洋:广大。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资料袋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组合阅读”是组合阅读教学的简称,指为实现一定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文体、文本、作家、时代等不同层面选择多篇与教材相关的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引导学生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以发现性的思维方式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品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使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有意义的阅读过程,感受阅读的快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伯牙绝弦(人教版 六上)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张聪
课前谈话:
1、自我介绍——让学生看动作猜老师的姓:张弓射箭(姓张)
2、出示象鼻山图片,让学生介绍桂林的山水。(生介绍)
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3、师介绍北京的龙庆峡小漓江,邀请同学到北京游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学生读课文,指导读出节奏。
2、出示难读的句子,检查朗读情况。
3、出示带四个“善”字的句子,(“善”标成红色)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一个表达的意思不同,这就叫一字多义。这在以后的学生中还会遇到。
4、让学生质疑。引入课文的学习。
生质疑:为什么世界上再无知音?伯牙为什么绝弦?
二、体会知音情深
1、板书“知音”,阅读课文,了解什么叫“知音”?(生默读,请三名学生
2、全班交流: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师点拨。
3、师生合作读句子,再现当时的画面。
4、知己在这里啊,(一一出示高山图、流水图)子期会怎么说?
生接着朗诵:“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伯牙还会想到什么呢?
6、板书甲骨文“志”字,解释字义,问: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
(引出杜甫、李白的诗句)
7、“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出了伯牙怎么胸怀?
(生:伯牙博大胸怀)
8、此时,你对知音有什么新的认识?(生板书:)
同学们对知音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从知心到知志„„
(生上台板书:志同道合,志向相同。)
9、伯牙在子期死后,为什么会破琴绝弦?(生借助阅读资料自学,再全班交流,师点拨)
10、哪个词写出了“再无二人”?生:知音难求(板书)
11、创设情境引渡,感受生命之交。
(师生合作读)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12、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师:可面对子期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绝。(配乐出示句子的播放录音)
忆昔去年春,„„三尺瑶台为君死!
伯牙绝弦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出示历代诗人名人提到伯牙子期的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谈理解。
13、出示诗句: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
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出示: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
1、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面前,师生合作读
2、尝试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伯牙绝弦》
2、《推荐阅读《列子 汤问》
五、板书:
伯牙绝弦
知音
心灵相通
志同道合
心有灵犀
志向相同
特等奖
【教师简介】
何刚:男
1981年出生,本科学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华小学高级教师,秀峰区名师工程培养对象。从教14年,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形成“本色语文”的教学特色,创设自然、和谐、幽默的课堂氛围,努力呈现、简单、扎实、轻松、有趣的语文课堂。多次参加省级、市级、城区级比赛分获特等奖、一等奖。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
活
见
鬼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中华小学
何
刚
一、教材分析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破除迷信”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文字简练形象,内容幽默风趣,寓意深刻明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读,借助教材的编排特点(即古文同译文同时出现),让学生借助译文疏通古文文意,在学习中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大量不同形式,层层递进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本课的设计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充分调动,从而做到了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在乐趣中明白道理。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读准读通课文。
(二)借助译文,了解文言文大意,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四)体会文章含意,明白世上本无鬼,心疑生鬼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体验,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品味人物内心,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正课
1.板书课题
2.创设情境,反复读题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笑话,本身编者选择笑话这样一种形式的文言文,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其实不难学,不难懂。开课伊始,教师紧扣文本的“有趣”,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风趣的语言引导,从“鬼”字的字形入手,进而调动起学生对文本的求知欲。板书课题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使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2.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准。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多音字正音。
4.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了方法技能的重要。初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在朗读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不仅要对生字进行正音,本篇文言文中存在着一些多音字,学生会难以判断。此处教师顺学而导,设计为多音字正音环节,通过出示多音字不同读音所表达不同的意思,引导孩子掌握“联系上下文判读多音字读音”的方法,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达到初读课文读准读通的目的。】
(三)结合译文,读懂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对照译文,了解故事内容。
2.老师读译文,学生找出相对应的古文,巩固理解文章大意。
3.生生合作对读。
【设计意图:北师大版本的文言文教材与其他版本文言文文本教学有着一个显著的不同,不是出示单个字词的注释,而是将译文附在原文下方。如此编排,编者的用意显而易见,即是面对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为今后再次学习文言文埋下兴趣的种子。故教师设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原文、译文达到了解文章大意,加深文章关
键词句理解的目的。】
(四)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
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朗读要注意把握节奏,通过抑扬顿挫的变化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2.四人小组练习朗读课文,模仿读出古文的韵味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全班齐读,强调停顿节奏,表情夸张,读出古文的韵味。
5.小结:感受文言文语言简练。
【设计意图: 本篇教材的朗读难点就在于读出文言文的韵味。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推荐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的朗读,并加入自己的动作、表情,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
(五)抓词品读、升华感悟
1.创设情境,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2.抓词品读,角色扮演,体会“撩”字精妙,体验人物内心想法。
3.直击主题,体会:“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的含义。
4.小结学法:抓词品读
5.梯度作业,升华感悟
【设计意图:本文用精炼的语言通过一个“撩”字将撑伞者疑神疑鬼,担惊受怕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带领学生进入冯梦龙笔下的雨夜,抓住一个“撩”字进行角色体验,扩展想象空间,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到了本文的用词精妙,体会文章含义,突破文章中心。】
(六)以篇带面,拓展延伸
1.回顾总结学习方法
2.以篇带面,拓展延伸
3.总结提升,首尾呼应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这个例子,挖掘有利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以篇带面,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凸显语文教学“举一反三”的功能。】
六、板书设计
活见鬼
疑
恐
心
疑
生
鬼
课文:
活
见
鬼
(明)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jí)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活见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中华小学
何刚
课前:先放松一下,全班起来,伸伸懒腰,松松肩膀。
刚才有的同学在窃窃私语,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关于我,你想了解什么?自我介绍。带来一个笑话,放松一下。笑话的名称叫“贼”。你觉得笑话中的贼怎么样呀?我们把这些人叫“倒霉鬼”,小气的人叫“小气鬼”还有贪吃鬼、酒鬼„„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就有一个鬼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板书并讲解“鬼”。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活见鬼”,看老师板书课题。这个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列举一些情境,学生读题目)
二、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学起来有信心吗?自由读文,注意生字。
2、认读本文生字
3、把生字放到课文当中,同学们还能读准确吗?(齐读)
正音:而趋
4、刚才有的同学读的时候,有些字有点儿犹豫。出示课件(撩、奔、号这几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同桌互练,多音字选读。集体交流,给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文中找出这些多音字,快速把读音写到课文纸上。
看屏幕读句子,读好这些多音字。
5、齐读课文,读准读音,读好多音字。再次强调正音:奔、号
三、结合译文、读懂意思。
1、对这么一则文言文笑话,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自由读文,对照译文,读懂文章的意思。
3、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根据注释你知道了吗?借助译文,让我们更容易读懂文章的大意。
4、我来读译文,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文言文,师生合作读古今文字(示范一段)。
5、同桌按照刚才的方式合作读其余部分。
6、通过刚才的对比,让我们更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四、读出韵味
1、古文讲究读出味道,老师毛遂自荐,给大家范读一下,同学们体会怎样读出韵味。
2、你们听出来了,我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抑扬顿挫)
3、四人小组练习读文,加上表情动作,争取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4、我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得特别好,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读,教师评价。
5、全班齐读。
6、大家比较一下,译文和文言文相比,你发现了?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练。
五、抓词品读、升华感悟
1、创设情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撑伞的那个人会怎么想?
2、抓住句子和句子中的“撩”字,理解撩的意思,并请一位女生到前面来表演这个字。采访一下:你描述的是谁啊?心里会怎么想?心中恐慌,脸上紧张。教师创设当时的情境,学生表演。
3、换一种方法,拍拍他或者敲敲他,你敢吗?他可是鬼啊?文中的这个人敢吗?为什么不敢?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板书:恐
4、后来,两人为何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笑的是什么?不光笑对方的狼狈,还笑自己的心疑生鬼。
5、学文言文新的感悟:
很有趣,很好笑,让我们探索。
6、两个有趣的练习,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
模仿练习:任选一题,合作完成。
一、读一读、演一演,感受古代笑话的有趣。
二、尝试从“躲雨者”的角度改编故事。
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见一人持盖自蔽。
即————,久之,不语,疑为鬼也。忽被其——,狼狈上岸,遍体沾湿,愈益恐,值炊糕者晨起,踉跄奔入其门,——,复见持伞者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7、学生上台展示。
回到教室,回到教室大家交流,看看怎样把这则文言文改写
六、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
读通,读懂意思,读出韵味,改编文言文。
2、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读课文中这样的文言文和课外这样的文章,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第四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
执教人:娄义碧
教学内容:
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本教学设计 让学生观察动物,积累素材;以“我”口说“我”心,盘活心中积累后自主完成习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旨在体现生活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写实作文的能力。教学目标
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生自带动物图片若干;《动物世界》录像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吗?(生回忆学过的课文,谈感受)这些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引入新课。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请大家拿出带来的图片,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一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展示图片,讲一讲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1)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2)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3)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三、分组交流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说说动物的外形: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范文引路,指导写作。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1.课件出示:
(1)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2)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
(1)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2)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4、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师生评价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二、概述习作的情况。
三、修改习作
1、学生根据教师的评改建议自己修改习作。
2、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四、誊写习作 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附:学生习作
小黑狗
二
(二)班梁文杰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
它长着一身黑毛,两只也朵耷拉在头的两边,一双眼睛在夜里发绿光,走起路来像滚黑球似的。有客人到我家来,它就不停地围着客人转,还“汪、汪、汪”地叫个不停,仿佛是在欢迎客人的到来。
我喜欢这只小黑狗。
《逛菜场》教学设计
执教人:任祥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观察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展开合理想象的能力。
3、初步感受菜市场的繁荣兴旺。
【教学重点】 有顺序地观察菜市场,观察、了解各种菜。【教学难点】 具体地写出一些菜的特点。【课前准备】
1、利用休息日,和家长到菜市场买一次菜。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身穿绿衣裳,浑身长满刺,做菜拌着吃,营养价值高。(打一蔬菜)
二、了解蔬菜特点:
你们知道黄瓜属于什么吗?(蔬菜)喜欢吃蔬菜的同学请举举手。
看来我们班许多同学都爱吃蔬菜。谁能给大家介绍蔬菜有什么特点吗?(指名交流)
(蔬菜是植物,长在树上、地上、水中,营养价值很高。)
三、看录象:
上星期五,我让同学双休日两天,跟你们的家长一起去逛逛菜市场,多少人去了?
能谈谈你逛菜场的感受吗?(指名交流)
娄老师双休日也去逛了菜场,你们想看看我看到了些什么吗?
播放录象。
四、介绍蔬菜: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从录象中,或者你自己逛菜场时,看到了哪些蔬菜?(指名交流)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1、妈妈买了()、()、()这些蔬菜。
2、妈妈把()、()、()这些蔬菜买回了家。
3、妈妈买了好多蔬菜,有(),有(),还有()。
五、介绍蔬菜特点:
我还让你们逛菜场的时候,买一样你最喜欢吃的蔬菜,你带来了吗?
谁来把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给大家介绍介绍。再说说喜欢吃的原因。(实物投影上,学生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抓住蔬菜的颜色,形状,味道)(介绍完后,师生评价)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1、妈妈买了()的西红柿,()的萝卜,()的黄瓜。
2、妈妈买了好多蔬菜,()的茄子,()的土豆,()的胡萝卜。
3、妈妈买了许多蔬菜,()是()的,()是()的,()是()的。
六、自编谜语:
你能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编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吗? 看哪个小朋友编得最棒,哪个小朋友猜得最准?
七、写一写:
你能把这次逛菜场的事写下来吗?写写你们买了哪些菜?你最喜欢吃的蔬菜是怎样的?
没有逛菜场的同学写写你今天了解了哪些蔬菜?你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
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这些句式。
1、妈妈买了()、()、()这些蔬菜。
2、妈妈把()、()、()这些蔬菜买回了家。
3、妈妈买了好多蔬菜,有(),有(),还有()。
4、妈妈买了()的西红柿,()的萝卜,()的黄瓜。
5、妈妈买了好多蔬菜,()的茄子,()的土豆,()的胡萝卜。
6、妈妈买了许多蔬菜,()是()的,()是()的,()是()的。
学生写句子。
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读后师生评议。
八、布置作业:
没写完的写完,没逛过菜场的,改天再去逛逛,我们平时要多看,多说,多写,这样就能积累你的知识。
第 二 课 时
一、评讲内容 写写菜市场
二、评讲要求
1、结合写话提示,让学生明白写话有时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顺序,有条理地把写成一段话。
三、评讲重点
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出来
四、评讲步骤
1、教师总结:对于本次的习作,老师很满意,这是第一次作文,可同学们都认真对待,内容具体,学习态度很好,但写作技巧还需认真学习,把做过的这件事(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只要让我看明白就行,注意重点应放在过程上。
2、纠正错别字
令天(今)排的整整齐齐(得)
3、表扬好词好句 好词:
绿油油的青菜 穿紫袍的茄子 披白纱的冬瓜 红通通的西红柿 又青又红的辣椒 磨盘似的南瓜 清香鲜嫩的黄瓜 又肥又嫩的韭菜 紫红色的洋葱 包得很紧的卷心菜 金灿灿的黄花菜
好句:
看,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蔬菜。人们在摊位上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鲜嫩蔬菜。青皮肤的冬瓜,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人们去挑选。白菜包裹得十分严实,活像一个胖娃娃。
4、个人讲评
(1)范读3篇好的习作(2)学生指出优点(3)讨论各自作文的缺点
5、同桌修改。
6、自己修改。
7、誊抄写话。附:学生习作 逛菜场
二(2)班 李艺瑶
今天,我和妈妈到菜场去买菜。
进了菜场,我看见菜场的前面是水果,中间是荤菜,后面才是豆制品和鱼类,楼上是卖蔬菜的地方。我问妈妈:“什么是豆制品?”妈妈说:“比如说,豆腐、百叶、都是豆制品。”我说:“我明白了,有豆腐味道的都是。”妈妈笑了笑。我们买了豆腐干,然后来到了楼上。
我们看到有绿油油的青菜,胖乎乎的茄子,白白的萝卜……卖菜的人都热情地招呼我们买菜。
最后,我们买了菠菜。菠菜的叶子像草坪那样绿,菜根还带着粉红色。
我帮妈妈拎着菜,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第五篇:习作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设计《美丽的秋天》
长安
龙秀琴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美景,了解秋天的景物特点;
2、能将所看到的用完整的连贯的语句说出来:
3、把看到的美景通过笔尖展现出来。过程与方法:
1、观察秋天,说一说你眼中的秋天,注意将平时积累的句式、好词佳句加以运用;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通过想象秋天的美完成交流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不断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激发对写作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相对城镇的孩子来讲,他们的课外阅读比较少,语言基础就相对比较差,而三年级正是转折阶段,由看图写话过渡到作文的写作,而农村孩子要想完成一篇优美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个别学生表达一句完整的话都有困难,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比较重要了。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具体描写秋天的景物一至三处片段。
2、由片段到篇章,完成整篇写秋天景物的作文的写作。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找秋天,寻找写作素材。
这次作文,我们不是选一幅或想象画一幅秋天的画,而是组织同学们游览我们的家乡,观察秋天的景色,因为这里有山区,有平坝,有河流,有湖泊,更有果园,有红叶,还有茂密的树林,时髦的农家小院,精彩的神话故事……景物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同学们在大自然中这尽情地观察,有了素材,就有了说和写的基础。
2、组织学生画秋天,训练学生选择写作材料。
在山上,同学们看着秋天美丽的景色:山上的果园,坪坝上的田野,近处的河水,花园盛开的鲜花,天空飞行的小鸟等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同学们欣喜地寻找秋天的特点,看着秋天的迷人的景物,个个高兴异常,他们挥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自己找到的秋天。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说秋天,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1、组织小组同学分别看自己的秋天图,再用自己学过的美词佳句,相互说一说自己画的秋天图,看谁说得好,说得形象具体。同学相互评议、修改,最后推荐代表,准备在全班汇报。
2、汇报秋天图。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学习过的美词佳句,描绘着眼中的秋天。带着喜悦的心情描绘,对秋天图有说出不完的欣喜和赞美。
二、运用学习认知、迁移规律,教给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写秋天的写作训练实践。
(一)老师出示事例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写景物作文片段的方法。
1、秋天的果园
全班交流:秋天有哪些果子成熟了?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去形容它们呢?
有重点地选择苹果、柿子等水果,分别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来写,让水果有了人的灵性和特征,美!
(1)红艳艳的大苹果,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穿着鲜红醒目的红裙子。(拟人)
(2)黄澄澄的柿子,又圆又大,好象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灯笼。(比喻)
(3)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又仿佛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玛瑙,(比喻)
2、秋天的花园
全班交流秋天的花,有桂花、菊花……看看谁的语言最优美。
3、使用“叠音词”,使片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累累”“红艳艳”“高高”“黄澄澄”“亮晶晶”“一串串”“闪闪发光”“一颗颗”等。
4、秋天的好词佳句展示:瓜果飘香、五谷丰登、果实累累、金桂飘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收冬藏、大雁南飞
(二)训练写话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按照上面介绍的写作方法,去写秋天美景图的片段。
2、学生写出秋天图的片段后,对照秋天图,看看像不像画的图画,请小组同学帮助检查,看是不是图文合一,内容一致。秋天美景片段在你的笔下到底美不美,请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进行修改。
(三)由片段到篇的完成,升华主题:添加过渡、开头、结尾,点名中心。
1、教师:同学们写的每个秋天图景的片段都很美。但是我们如果将几个片段(如:秋天的天空、田野、果园等)放在一起,也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还需要加上开头和结尾才行。每个自然段之间还需要过渡。
2、教师指导,要求学生用学习过的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写过渡句(段)。用学生学习过的前后照应的方法写开头、写结尾,表达作者的心情。
3、教师指导,学生写,之后出示课件:
过渡递进过渡承上启下: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三:课堂总结
开头总起开头引出下文我爱家乡的秋天,家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凉爽的季节,家乡的秋天是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结尾总结全文点名中心家乡的秋天是美丽的,我爱家乡美丽的秋天,更爱创造美丽秋天的家乡人民。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通过学生的观察、绘画、说一说、写一写,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运用以往学过的好词佳句以及比喻句、拟人句等,让整篇文章能将秋天的美体现出来,不足之处就是部分学生语言生硬,语句不够连贯,今后还应多加训练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