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2: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充分地进行思考,展开探究,做到主动探索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1、32页。【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圆锥的特征,各部分名称,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圆锥的形成。教材先介绍几个圆锥形的实物和实物对应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初步认识圆锥的一些特点,然后从圆锥的实物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学习测量圆锥高的方法。最后做一个实验: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将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转出来的立体图形是圆锥。

在认识圆锥之前,学生已经研究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特征,掌握了一些研究的方法,有一定独立探究的能力,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主动去研究数学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研究圆锥模型和老师的讲解以及电脑演示,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圆锥的特征。

2.通过自学,掌握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3.经历观察、动手操作、提炼总结知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圆锥模型一个,多媒体课件。

学生:圆锥形物体一个,三角板,两块平板,一把直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呢?学生会说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师: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研究它们的特征的?学生会说出研究的顺序、方法。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这个物体的形状也是一种立体图形,认识吗?(老师手中拿一个圆锥形物体)学生会说圆锥。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一)圆锥外部特征的探究。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形的? 师:检查一下你们带来的物体的形状是不是圆锥形的?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锥形物体,请看屏幕,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现在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的直圆锥。下面是圆锥的几何图形。

电脑显示沙堆、陀螺等实物,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模型图。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圆锥,运用你们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来研究研究圆锥会有哪些特征?

学生认真研究,同桌交流。学生活动完后,汇报交流。顶点:1个。面:2个,一个侧面(曲面),一个底面(圆)。同桌互相指着说一遍。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演示圆锥的以上特征。

(二)研究圆锥的高。1.认识圆锥的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圆锥除了以上特征,还有哪些特征?学生可能会说圆锥也应该有高。师:什么是圆锥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4页上半部分内容。学生自学,寻找答案。

师:通过自学谁能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学生说准确后,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锥的高。

接着依次演示圆锥上的几条线段,让学生分别判断是否是圆锥的高,关键是让学生区分开圆锥的高和母线。

2.测量圆锥的高。

师:通过观察课本量高的演示图,谁能说说测量圆锥的高分哪几步? 学生进行交流,总结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第二步,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第三步,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学生总结的步骤,课件演示测量过程。同桌合作,选择一个圆锥,测量出它的高。

(三)研究圆锥的形成。

师:我们知道以长方形的一条边为轴,将它旋转一周可得到一个圆柱。那么,用哪种平面图形如何旋转就可得到一个圆锥呢?会有哪几种情况呢?运用你的学具,动手操作,同桌交流。学生合作交流后,演示汇报。重点强调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圆锥的什么? 教师运用课件做规范演示。

三、实践应用

基础练习。

(一)填空。

1.圆锥有()个顶点,()个面,()条高。2.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3.圆锥的底面是个(),圆锥的侧面是一个()面。

(二)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练习。

一个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沿着这个三角板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将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形成的圆锥的底面面积和高分别是多少?有哪几种情况?

四、阅读课本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课本第23、24页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画出重点语句,记录问题。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锥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疑问?你还想了解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顶点 一个

底面 一个平面 圆形 侧面 一个 曲面

高 一条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第二篇:《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圆柱体了,谁能说一说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引出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课件)观察这些非物体的形状

质疑:①孩子堆成的沙堆是什么形状?

②小丑的帽顶什么形状?

③建筑用的铅锤是什么形状?

④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2)通过课件了解圆锥的形状

课件展示:蓝色圆锥形积木,圆锥形沙堆,铅垂。(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移走实物剩下轮廓,抽象出圆锥形的几何图形。

(3)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4)列举生活中的圆锥

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物体?

(锥形漏斗、锥形吊灯、铅笔笔尖)

看来圆锥形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我们只有对它的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2、圆锥的基本特征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课件展示:闪烁的两个点是圆锥的顶点和圆锥底面的圆心用字母0表示,闪烁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想象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动态演示绕圆锥侧面转一周和圆锥侧面展开过程

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4、圆锥的高

大家知道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它有无数条高。那么,圆锥的高呢?它几条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课件演示:底面直径和高的产生过程

圆锥只有一条高,在圆锥的内部

5、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演示。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测量步骤: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注意的事项:

(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

(2)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三、巩固练习

1、第24页“做一做”。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练习四的第2题。

学生先动手操作,然后连线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手中的圆锥吗?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圆锥体,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

圆锥体物品、生活中圆锥体的应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形状的物体——圆锥(板书课题)什么形状的物体是圆锥形的呢?

(实物呈现)

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二、探究体验。

1、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生可能提出:

a、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b、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c、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a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b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c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d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e我们还发现圆锥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归纳: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高

师:这个圆锥高多少?

学生就会想高在哪里??

师再说明什么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圆锥的高有几条呢?(1条)

画图表示

3、测量圆锥的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那怎样来测量圆

锥的高呢?

学生自由测量??汇报

师再课件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过程。

三、课堂总结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分析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课后让学生创作一个圆锥的物品,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在本课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中进行,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大家积极发言,争先操作,参与率很高。

3、加强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来看: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数学家,但通过类似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很好的获得数学或理解数学。在本课例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 “看一看 ”,“摸一摸 ”,“想一想 ”,“玩一玩”,“猜一猜 ”等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 “找 ”中学,在 “测 ”中学,在 “思 ”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 “动 ”起来、“活 ”起来,让学生在 “做 ”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合理运用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课中,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大量圆锥形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圆锥的表象,以及动态演示圆锥侧面的展开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等,有效地突

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教材第31~32页例1及教材第35页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它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认识圆锥的高,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通过观察圆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从实物抽象到几何的能力。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学习了圆柱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方面的提升,而且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掌握了一定认识几何形体的方法。圆锥认识的学习直接为圆锥体积的计算奠定基础,并为初中深入学习圆锥做好必须的准备。

【学情分析】

圆锥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五年级时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六年级学习的圆和圆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外形是圆锥形状的,但这个看似司空见惯的几何形体,学生对它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呢?为了能够掌握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手材料,我对 40 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78% 的学生对圆锥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能从众多外形不同的具体实物中,挑选出外形是圆锥的实物,53.8% 的学生能列举出像跳棋、冰淇淋、漏斗等外形是圆锥的实物,但 86.2% 的学生对于圆锥的侧面知之甚少,从问卷中还可以确定,学生对于圆锥与棱锥、圆锥与圆台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有 20% 的学生认为把圆锥画在纸上就是画一个三角形。除了问卷调查,我还先后与 12 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明显地感到学生不了解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不确认圆锥是否有高,参与访谈的学生中有 66.7% 的学生认为圆锥的母线就是圆锥的高。

【重点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及高的测量方法。【教学策略】

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及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圆柱纸筒,布,圆锥形的实物,圆锥模型,木板,多媒体课件,米(或沙子),三角板,长方形,半圆形硬纸片。

【情景导入】

“魔术”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一个圆柱,用这个圆柱外壳套住一个圆锥。教师:这是一个圆柱,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2.教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遮住(边说边演示)。如果这个圆柱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圆柱将变成怎样的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吗?

学生回答。

3.教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变成你们说的那样。教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教师:像你们说的一样吗? 学生回答。

4.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

电脑出示圆锥实物图。

教师:观察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移走实物的模样,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

教师:这样的图形叫圆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们知道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2.认识圆锥及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活动一)(1)引导学生认真对照图形和模型观察。

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哪是圆锥的底面,哪是圆锥的侧面。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大家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同桌之间共同探讨。①圆锥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形状的?

②用手摸一摸圆锥的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③用手摸一摸圆锥的顶点,你有什么感觉?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小结: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的,有一个侧面,它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

(2)认识圆锥的高。(探究活动二)

师:圆锥的高在哪里?圆锥的高有几条?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圆锥的高就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那么它有几条高一看就知道了。(1条)

(3)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圆锥的里面,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课件演示测量过程,教师叙述: ①把圆锥的底面放平;②用一块木板水平的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同桌相互配合,动手测量手中圆锥的高。教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有其它的方法吗? 教师:如果是圆锥形的沙堆和粮堆,又怎样测量它的高呢?(学生合作实验,并相互交流)(4)怎样画圆锥的平面图呢?(探究活动三)

示范: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边是虚线,然后画出它的底面,底面要画成椭圆的,最后标出顶点、底面、圆心、底面半径r。(师在黑板上画出来)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

(5)大家喜欢制作玩具吗?下面我们一起制作一个玩具,好吗?拿出你准备的三角形、长方形硬纸片,快速转动,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演示,小组内互相演示)

【知识应用】

1.教材第32页的“做一做”。2.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1、2题。【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再加以小结。

【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测评。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斯托利亚尔)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感知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挫折,经受锻炼。在学习中,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总会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在教学时,不需要掩盖矛盾,也不需要把问题展示得很清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冲突,即使学生的思维遭遇挫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当有利的。高明的老师常“制造”这种认识上的冲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利用有效的探究活动提高操作活动的思维含量,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四篇: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认识圆锥体。

2.理解并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认识圆锥体,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教学准备:

扇形纸片、各种圆锥体、量筒、水槽、细沙 学习准备:

圆锥体物品、生活中圆锥体的应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结合实物认一认)

2.这是什么图形?(圆锥)过去我们对它了解比较少,今天重点来研究它。

3.关于圆锥你想了解它的什么?(特征、表面积、体积)

二、研究特征:

1.做圆锥(提供扇形纸片、橡皮泥、跳棋、圆铅笔、卷笔刀),说说圆锥有什么特征。

2.自学91也教材,汇报学习结果。(板书)底面:圆

侧面:曲面(扇形)高: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1.判断练习

2.生活中的圆锥:实物展示、图片展示

三、初步了解表面积:侧面积(扇形)+底面(不做重点)

四、探究体积:

1.猜测:根据以往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圆锥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底面积、高……借助已有图形剪拼割补……用已有知识推倒公式)2.根据老师提供的用具你会想到怎样测量圆锥的体积。(1)利用量筒、水(小结公式后验证)

(2)利用圆柱体、砂子(试验前先猜测……强调等底等高)3.总结公式(板书)

4.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是21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巩固练习1.例题1 2.笑脸题(连线后画出与圆柱体积相等的圆锥的高)

3.玻璃厂用卡车运进一批做玻璃用的砂子堆成一个圆锥形,底面周长是31.4米,高3.6米,每立方米砂重1.5吨。这堆砂子质量是多少吨?

六、总结学习立体图形的收获。《圆锥》教学反思

借助《圆锥》这一教学内容为载体,我有机会实践自己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基于教材的深入探索与研究。课改以来,新的课堂十分活跃,特别是空间与图形的相关课,十分重视操作、实验等活动,课堂一派热闹。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我觉得数学课应该更“数学”一点,应该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所以,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活而不乱”的课堂,让操作活动的背后更有知识的含量。

首先,为学生提供的扇形纸片、橡皮泥、跳棋、圆铅笔、卷笔刀等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动手制作圆规,加深学生对圆锥体的认识。而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部分,我不仅仅让学生单纯的去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锥体物品,而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使用的原理是什么。

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一部分,我努力寻求“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用空心圆柱、圆锥进行实验。但是,学生怎么会一下子想到做实验呢?做实验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吗?如果开始就做实验,虽然形式上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于是,我设计让学生先去猜一猜,圆锥体的体积计算与什么有关。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借助已有的一些图形进行割补,探求底面积、高的关系等方法。在为学生提供各种圆锥体、量筒、水槽、细沙等工具,让学生自由实验,独立去探究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反思这一系列的活动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生活知识也应该融于课堂。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课上,要有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要从理性的思考角度入手,让学生有操作活动,更要有归纳、推理和思考。让培养空间观念的数学课更“数学”一点。

第五篇: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31-32页及“做一做”,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及认识圆锥的展开图。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认识圆锥的高及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圆柱体、圆锥体、透明圆锥、木棒 学具准备:圆锥体模型、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 投影仪出示一个圆柱,提问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生: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二、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引入课题

师:上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圆锥。

师:这些形状与圆柱形状相同吗?

生:不相同,是圆柱形状的上底面变成了一点。师:这些形状与圆柱有没有相同点。生:下底面都是圆。

师:我们把这些形状称之为圆锥。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2.新课探究

(1)初步感知,说一说生活中的圆锥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形状? 生说一说。

(2)认识圆锥的特征

师: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实物,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感受一下。生:每位学生亲自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碰一碰,有什么感觉? 师: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让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多让学生说一说,最后总结板书)① 圆锥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② 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 ③ 圆锥有一个顶点。

(3)认识圆锥的高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圆柱的高,那么圆锥的高在哪里呢? 学生在实物图中找一找,说一说,汇报 生: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师:关于圆锥的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回答,如果没有,教师提问:为什么“母线”(用实物指出)不是它的高呢?

学生讨论,回答,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物体的高是一条垂线,而母线不是,所以它不是高。)

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呢?

生:只有一条。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顶点-----圆心)。(4)测量圆锥的高

师:同学们刚认识了圆锥的高,那么怎么才能测量出它的高呢?有什么方法,小组讨论一下,再合作测量实物圆锥的高。生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好几种方法,最好的办法①把圆锥放在两块互相平行的平板上;②再用直尺竖直量出内平板间的距离。即得圆锥的高的长度。

让学生说一说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应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

3、拓展延伸

A、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师: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拿出你的模型自己拆一拆,发现什么?

学生实验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B、怎么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呢? 生:扇形面积+底面圆面积 C、活动游戏,虚拟圆锥

将三角板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学生用手中的三角板进行试验,观察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旋转后形成了圆锥,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是圆锥底面圆的半 径,旋转的轴是圆锥的高。

师:你们真是善于发现的孩子。4.小结

三、练习: 1.判断对错

(1)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3)圆锥从正面或侧面看,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师拿出圆锥实物,圆锥延高切开,纵切面是()形状,横截面是()形状。3.课本32页做一做 4.练习六第一二小题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一、圆锥的特征:一个圆形底面、一个曲面、一条高,一个顶点

二、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下载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源教学反思网:http://www.xiexiebang.com/fansi/shuxue/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感悟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并能正确辨认圆锥图形......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十二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

    圆锥认识的教学设计

    圆锥认识的教学设计 圆锥认识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及各部份的名称,认识......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备课“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唐王镇崔家小学 张海国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32的内容,P32“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感悟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并能正确辨认圆锥图形。 2.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全过程。 3. 培......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学生在活动中通过......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圆锥的认识》是人教版义教标准(2011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锥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

    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课题: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1页——第3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圆锥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