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

时间:2019-05-12 22:1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

第一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综合鉴赏古代诗歌。包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效果等。

教学重点:

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论结合,析品结合。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解题: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解“读”

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是“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是“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2、展示韵律

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①疏密对比。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日/依山/尽,黄河从海/流。

七律或七绝一般是四三分,即前面四个字为一顿,后面三个字为一顿。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练习:请给下面的诗歌划出节拍:

杜甫五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五古《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的七古《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曲的诵读,一般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

五字句中有上122式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有/暗香/盈袖”;

七字句中还有上322式的,如周邦彦《满庭芳》中“不堪听/急管/烦弦”;

八字句中有1223式的,如辛弃疾《木兰花慢》中“正/江涵/秋影/初雁飞”;

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十字句中有343式的,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总之,节拍的划分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来进行,要特别注意不可“读破句”!

②长短对比。

朗读时,每个字声音的长短也表现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正确地使用延长音,又能促进对诗意的准确把握。下面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请按自己的理解,标上延长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声。

在正常的朗诵或诵读中,长短对比主要体现在停顿或延长的时间长短上。

一般来说,停顿或延长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强调字所包含的感情。例如上词中的“悦”“空”,就应该有一定的停顿。而韵脚一般要相应延长;尤其是结句的末字,其延长音能表现一种余韵。

实战模拟:

下面诗句的节奏或其韵脚的延长音注得有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C

a.天门/中断/ 楚江/开„„

b.碧水/东流/至此/回„„

c.两岸/青山/相对/出 „„

d.孤帆/一片/日边/来„„

③抑扬对比。

抑扬对比主要体现在字调高低与平仄的配合显示的音乐性上。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杨柳满皇都。

整首诗情绪喜悦,音调偏高。

一般来说,语调高,比较激昂、愉悦、开阔;语调低,比较深沉、忧伤、狭窄。

如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涯”字是平声字,且开口度大,但却不宜读得高,而宜读得低。

又如,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在”“狂”就应该读得比较高。

④轻重对比。

语义有主次,便有轻重之别。古人写诗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因此我们在吟诵诗词时,对“断茎须”的画龙点睛之笔,务必加以强调。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诗歌朗读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重音。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朗读时要处理好如下重音:“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只今惟有”。“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等重音的处理能极尽勾践踌躇满志、耀武扬威、荒淫逸乐的神态,“只今惟有” 重读且作停顿,再将“鹧鸪飞”慢慢吟出,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慨叹、人事变迁的思考、在朗读中就能将其慢慢放大,并且清晰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诵读时,对特别能体现情感的字词,要采用重音来突出和强调。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⑤徐疾对比

长句一般比较舒缓,表达的情感比较柔和、沉痛、悲凉;因此,要读得比较缓慢、回旋。

短句一般比较急促,表达的情感比较轻快、愉悦。因此,要读得比较快捷、弹性。

例如,李白“将进酒”,长句短句的参差错落,与作者的情感变化相谐调,就要注意读出徐疾,读出变化。

布置作业:课后阅读“欣赏示例”部分,并背诵《将进酒》。

第二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案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因声求气】

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吟咏诗韵】

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因声求气---

“读”

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唐诗、宋词也不外乎表达喜怒哀乐之情。其中程度不同,声音的表现也不同:

小喜往往声丽,如“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小怒往往声愤,如“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流水”;

小哀往往声伤,如“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小乐而往往声逸,如“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

大喜往往声放,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大怒往往声躁,如“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大哀往往声惨,如“主客夜呻吟,痛人妻子心”;

大乐往往声荡,如“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

2、掌握知识技巧——声律知识

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①节奏

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

。如: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快慢

高兴、害怕、激动、愤怒,宜快;

悲伤、失望、冷谈、庄严,宜慢

③抑扬

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赞扬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悲痛、冷淡、庄严等感情。曲折调: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④轻重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

3、情感要求

吟诵者所需要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要想使你的吟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要在感情上打动别人。而要在感情上打动别人,就必须先自己为作品的感情所激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没有感情的吟诵自然就称不上是艺术,要想使你的吟诵有一定的艺术性,就必须动真情,有深情。

二、知识链接-----中国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与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3、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1、将进酒

【因声求气】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吟咏诗韵】

全面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赏析】

1、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颇能够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切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前二句从空间上放大,后二句从时间上压缩,开篇即给人横空出世之感。

2、.开篇的两个长句传达出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全诗要从奔涌不息的黄河写起?

长句开篇,起势突兀,用一去不返的流水来悲叹人生短暂、易逝。开篇两句气势恢宏,境界阔大,流露出一种极有气势的感伤。

3、当时李白已是两鬓染霜,政治上极其失意浪迹江湖,然而他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应如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这种矛盾的协调方式与《行路难》如出一辙。这种诗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既是他人生价值的铿锵宣言,同时也是他抑郁情绪的快意释放。

4、.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其中哪两个字最有表现力?

诗人虽有不平之气,但并不消沉,虽怀才不遇但仍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

其中“必”、“还”最具表现力,充分表达了李白的乐观自信,他深信自己的才能总有施展的时

候。

5、、李白在丹丘家做客,为何反客为主,举杯劝酒?(品味诗人洒脱狂放不羁性格在文中的体现。)

李白与丹丘是知交好友,关系密切随意。而诗人天性洒脱狂放不羁,加之上兴之所至。

6、.“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在表达感情上有何作用?

这四个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酒席上的声音口吻,表现作者酒酣之际的狂放之情。

7、、李白为什么要狂喝痛饮?(原文中找句子)

与尔同销万古愁.8、.怎样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作者为什么要“长醉不用醒”?

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官场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

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因而又写道:“但愿长醉不复醒。”

9、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又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李白钦佩曹植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满腔郁愤。

10、如何理解诗末“万古愁”?

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又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才可当之。

11、李白的愁怀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

12、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13、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试结合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做一点具体分析。

第一问答案:愤激。

第二问答案要点: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而生寻欢之意,准备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借酒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到结尾更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使抒情达到了高潮点。

14、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15、如何理解诗中的典故作用?

以曹植自比。聊以自慰:“古来圣贤皆寂寞”,只有善饮的陈王〔曹植〕才留下了千载美名。言外之意,自己善饮,也必将传名于后世。就是在这种极度的痛苦之时,他的那种自信,那种狂傲,依然故我,真是千古一人。

16、全诗多处使用夸张的手法,请找出并试做分析。

“一饮三百杯”

表现豪饮,“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黄河之水天上来”表现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暂,这些夸张句有力的说明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也表现了他豪放飘逸的诗风。

2、阁夜

【因声求气】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吟咏诗韵】

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比较阅读《阁夜》《旅夜书怀》

【诗歌欣赏】

赏析诗文

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

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3、颈联“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

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

合作交流后,小组代表上交流成果。

【明确如下】:

1时令到了寒冬,天就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天涯沦落的诗人对此凄凉寒怆之情。

2: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数年,但各地时有战事。五更时分,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这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这两句气势苍凉,音调雄浑铿锵,辞采清丽壮阔,于《东坡志林》所言“伟丽”之外,还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3:颈联写拂晓前所闻,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数处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忧国忧民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4: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最终归于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但又算得了什么?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有着诗人深入的思考,诗人并不只是一般地描写他早已写过多次的战乱,而是将眼前的动荡放到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就像诗中所说,虽然有“野哭”,但也闻“夷歌”。

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作者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将恢弘的意象和沉郁顿挫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那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悲怆之慨,表现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鉴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提示:从三方面着手,按照三个步骤。

修辞、抒情方式、描写手法;叙----析------评

示例:采用声音描写,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渲染战争气氛,抒发沉重、痛楚的感情

【比较】与《旅夜书怀》比较,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意境方面:

《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书怀》高朗壮阔。

前者采用了“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息;“鼓角”“星河”则表达战争和动荡的氛围。全诗景象宏阔壮观,但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而《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等意象描绘的是春夜风清气和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则更是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章法方面:

《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在前三联的写景中,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情景交融。《旅夜书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

3、李凭箜篌引

【知人论世】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因声求气】

诵读全诗,划分层次

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诗歌欣赏】

(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1、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2、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

这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3、李凭中国弹箜篌。

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赏析第二节】5—6句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昆山”,昆仑山,自古以来就被叫做“玉山”或“群玉之山”,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忧伤的情绪在其中绵延。

——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和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性,还能给人“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另外,“石破天惊逗秋雨”也兼具“以声类声”“以形类声”两种属性。“秋雨”密密匝匝地坠落声,可以摹状乐声的急促,同时,“秋雨”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李贺诗中的通感往往是复合通感,既有视觉感受,也有听觉感受,同时还有动感,“碎”“叫”“泣”“笑”“逗”等语汇都有很强的动感。

【赏析第三节】7---14句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十二门”代指长安,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诗人用“融”这个充满暖意的字来极力渲染音乐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冷光”和“高秋”不谋而合,都散发出清寒之气,音乐的境界和自然界和谐一体。

这句诗给人以清空之感,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

下句承接“十二门”所营造的时空感来写。李凭的演奏感动了“紫皇”。“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人间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1、首句的“高秋”和这里的“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无限广袤的宇宙时空,仿佛万物皆空,箜篌的乐声包容了整个世界。

2、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下文,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这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3、第五联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

“逗”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的情境承接“紫皇”,在天界展开。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乐曲就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凄冷情绪中结束了。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曲终人寂,诗意本该完结,但是诗人又在“梦幻”中展开了一片神奇的天地。

4、六联中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何妙处?

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演奏结束了,诗人还没从音乐的境界中走出来,神志还徘徊于凄迷的仙境幻觉中。整个演奏过程像一场梦,李凭不是在人间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艺术手法探究】

1、后八句描写乐声,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这长长的一段都是从侧面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以音响效果,侧面烘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动静结合。

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小结

此诗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令人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4、虞美人

【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诗歌鉴赏方法

2、深入探究词人的思想情感。

【知人论世】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他从不向往帝王之位,一生笃信佛,向往田园归隐的居士。由于前五个哥哥相继去世,他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称帝。但是他不好政事,更不喜军事,南唐在他手中开始衰败。他即位时南唐已是宋的属国,他对宋俯首称臣,苟安一隅。宋太宗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夕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人歌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国破之痛、亡国之恨,题材广大、意境深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后有诗人作诗评价他说:“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有什么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因声求气】

(1)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2)找出重音: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抓住这一“愁”字,读出该词悲哀、伤感的味道,语气要低沉,语速要缓慢。

【诗歌欣赏】

1、直接点明“愁”的是哪个句子?词人用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把自己难以遏制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词人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了自己无穷无尽的愁思,意境非常阔大,从而引起后世无数读者心灵上的共鸣。此词也因此得以千古传唱。

(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声韵上连绵起伏,四字平声,五字仄声,以两个平声作结,慷慨疏朗,读来亦如江水之流淌。

2、词人的“愁”如此之深,李煜内心都有哪些“愁”?他是如何来写这些“愁”的?

(1)囚徒屈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思考:“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结合本词的创作背景)作者可能会想起哪些“往事”?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他们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春花年年盛开,明月岁岁悬挂,这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但是对于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而言,却是无尽的痛苦,它们只是意味着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词人厌倦了这样的囚徒生活,无限的绝望。这里透露出了作者的亡国之恨。

“往事”:(物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

(精神)欢乐、尊严、自由,甚至是生命安全感等等

(2)亡国去乡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又东风”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什么?

“东风”即春风,感叹时光的流逝,宇宙的永恒不变。(“又”)

(3)人事无常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一句词,作者在感慨什么?

改变的“朱颜”,既可以理解成后宫佳丽的容颜,我们还可以认为是词人的容颜,当然还有国家的容颜。这一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物是人非,人世无常的感慨。

3、作者写这些“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发问

: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

(2)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宇宙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3)对比:春花秋月

与人间多少往事

小楼又东风与故国不堪回首

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

由现在的景象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引发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拓展探究】

在同一时期,李煜还写下了另外一首词《浪淘沙》,这两首词各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绪;

《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憾恨。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现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所表达的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表达的别离之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表达的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都是人生共通的体验。

七、板书设计:

何时了→知多少

囚徒屈辱

又东风→不堪回首

亡国去乡

应犹在→朱颜改

人事无常

5、苏幕遮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

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理解本词表现手法的运用。

【诗歌欣赏】

1、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些什么呢?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2、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哪些字词写得好?

意象:沉香、鸟雀、荷、初阳、水面

图画: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

“燎沉香,消溽暑”梅雨季节,一场连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面又潮有闷,人的心情也闷闷地。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鸟儿们一大早就已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叽叽喳喳,清脆的鸟叫声相互转告着天气转晴的消息。“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看到如此美景,作者不由地触景生情。齐读下阕,体会思乡之情。

【体会情感】

1、全词中最能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那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直抒胸臆

2、触发作者思乡之情的是哪幅图画?

第三幅

风荷(因为作者家乡在现在的江苏苏州,苏杭一带每逢盛夏,必定会出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由眼前风荷想到家乡的美景,衔接自然)

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此时作者不禁想起旧友,没有直写,而是用设问的手法,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

最后两句转入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度,恍若已回到故乡,与友人小楫轻舟又畅游于芙蓉浦了。以梦景作结,使词意又多了一层,乡情又弄了一分。

运用了想象,以虚写实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4、结合上阕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上阕虽是写景但也传达出作者的感情,这是什么手法?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借景抒情

沉闷

欢快

欣喜

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

【总结全文】

词人用自然淡雅、素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清新爽朗的词境。从眼前的风荷入手,通过回忆与联想,既细致传神的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的表达了思乡之情。

【深化主题】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有寄托了什么情感?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从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6、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先秦诗歌:前1066~前206年

1.时间:西周(前1066~前771年)→东周(前770~221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6年)

2.成就:

(1)《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收集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风(105篇,十五诸侯国民歌)、雅(40篇,周直接统治区音乐)、颂(160篇,宗庙祭祀歌舞曲)”三部分,表现手法赋比兴。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战国后期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

二、汉代诗歌:前206~公元220年

1.时间:西汉(前206~公元23)→东汉(公元25~220年)

2.成就:

(1)汉乐府诗:乐府采取和加工的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五言为主,中国诗歌语言形式一次创新。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陌上桑》《上邪》。

(2)《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收入萧统《文选》,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三、三国诗歌:220~280年

1.时间:魏(220~265年)、蜀(221~263)、吴(222~280)

2.成就:

(1)建安文学:“三曹”和建安七子,他们诗作富有现实内容,情怀慷慨,爽朗刚建,被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a.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成就最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被钟嵘誉为“诗中之圣”

b.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等

c.正始文学:“竹林七贤”,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魏晋易代时期,政治黑暗,诗作多愤世嫉俗,隐晦曲折。

四、两晋诗歌:265~420年,同期十六国(306~439年)

1.时间: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2.成就:

(1)左思:西晋人,《咏史》诗八首,明则“咏史”,实则“咏怀”。

(2)陶渊明:东晋人,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饮酒》,作品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后世称之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田园诗鼻祖)。

(3)谢灵运:东晋人,诗作清新自然,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

五、南北朝时:386~589年

1.时间:南朝(420~589年)与

北朝(386~581年)

2.成就:

(1)北朝民歌:题材广泛,刚健朴实,代表作《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古代叙事诗“双壁”)

(2)南朝民歌:歌颂爱情,艳丽柔婉,语言活泼,哀怨缠绵,代表作《西洲曲》《子夜歌》等。

(3)文人诗歌:

1鲍照:刘宋时人,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创建七言歌体,渴望建功立业,反对门阀制度。代表作《拟行路难》。

2谢眺:“永明体”代表作家,合律,代表作《吴声歌曲》,对唐代五言绝句极有影响。

3宫体诗:代表诗人萧纲、徐陵、庾信等,庾信成就最高,代表作《拟抒怀》二十七首,着唐人律诗之先鞭。

六、隋唐五代十国:581~979年

1.时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五代【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十国(907~979年)

2.成就:

(1)唐诗:

A、初唐:

1宫廷诗人:代表是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精研诗律,促成了近体诗的形成。

2初唐四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盛唐:

1诗仙李白:“七绝圣手”,想象奇特,手法夸张,浪漫主义诗人。

2诗圣杜甫:“唐律之最”,沉郁顿挫,诗作被称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

3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常建等人。以王维成就最高。

4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C、中唐:

1平易派:白居易、元稹等,平易质朴,流畅易懂。

2奇险派:韩愈、孟郊等,喜押险韵,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

3刘禹锡:怀古诗和讽刺诗。

4李贺:诗境诡谲,被称为“诗鬼”。

D、晚唐:

1.李商隐:代表作《无题》,典雅华丽,哀艳绵渺,堪称诗苑奇葩。

2杜牧:咏史七绝最出名。

3温庭筠:绮才艳骨,花间词鼻祖。

(2)南唐词人:五代时创作中心,代表作家冯延巳、李璟、李煜等。

七、宋代诗歌:960~1279年

1.时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9年)同时的还有辽(907~1125年)、西夏(1038~1227年)、金(1115~1239年)

2.成就:宋词

1北宋前期词人:欧阳修和晏殊。

2北宋杰出词人:柳永和苏轼,一婉约一豪放。

3北宋诗人黄庭坚:重筋骨思理,开创了江西诗派。

4北宋词人周邦彦:精通音律,善于创调。

5南宋杰出词人:李清照(易安体)和辛弃疾,一婉约一豪放。

6南宋杰出诗人:陆游(南宋诗坛盟主)和杨万里(诚斋体)

7南宋词人姜夔:词风清空幽冷,精研乐理,能自度曲。

八、元代诗歌:1279~1368年

1元曲前期:.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2.元曲后期:张可久、睢景臣、乔吉等。

3.诗人杨维桢:藻词丽句,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4.金元词家:元好问、萨都剌等。

九、明代诗歌:1368~1644年

1.时间:1368~1644年

2.成就:

(1)高启:风格豪迈,诗才较高。

(2)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

(3)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

(4)“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吴伟业成就最高,声律妍丽,被称为“梅村体”。

十、清代诗歌:1644~1911年

1.时间:1644~1911年

2.成就:

a.诗歌:

(1)“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2)沈德潜的“格调说”

(3)袁枚的“性灵说”

(4)翁方纲的“肌理说”

(5)龚自珍:风格瑰丽奇肆,成就最高。代表作《己亥杂诗》

(6)“诗界革命”:黄尊宪、康有为、梁启超、丘逢甲等。

b.清词:词的“中兴”——“清初三大词家”:

(1)陈维崧(宗苏辛,开创“阳羡派”)。

(2)朱彝尊(宗姜夔、张炎,“浙西派”宗师)。

(3)纳兰性德(宗李煜,开创“常州词派”)。

第三篇: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学纲7

利辛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纲

(七)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

学习目标

一、诵读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

二、培养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诗词中的某些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主鉴赏能力。

单元说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声求气”之说早已有之,韩愈、柳宗元、苏洵等人都有这方面的阐述。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因声求气”说影响较大,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因声求气”。刘大櫆进而提到了“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诵读。“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旧是有指导意义的。古人学习古诗文尚且重视“因声求气”和诵读,对于今人来说,这些方法更为重要。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古代诗词流行时期的语言氛围和文化环境,如果想通过古代诗词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须养成诵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形成语感,达到和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是默读所不能达到的。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因声求气》中说,“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的默读虽然可以得到启示,但跟诵读时“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状态还有所区别。

还选了楚辞体的《国殇》和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样设计,可以诵读不同体裁的作品,体会其声韵节奏的不同特征和其中所蕴含的不同韵味。

学习建议

一、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为了技巧而技巧,应该首先了解背景、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然后再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要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揣摩诗词语言,要特别注意培养想像力。体悟诗词的意境特质和言外之意、境外之情,都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力。要建立强烈的时空意识,通过想像延伸画外之景,通过想像揣摩言外之意。要展开想像的翅膀,不要怕学生想得多、想得乱,也不要怕形成不同意见。

四、诗词中的艺术手法要及时归纳。如《阁夜》中的用典,《李凭箜篌引》中的侧面烘托、通感、夸张,《虞美人》中的今昔对比,等等,这些艺术手法,也是领会诗词妙处的一把钥匙。

五、要重视“知人论世”。了解杜甫的生平尤其是晚年生活,对理解《阁夜》的意境非常重要,熟悉李煜的身世对理解《虞美人》的言外之意也很关键。

六、难点突破。《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艺术性很强,意象驳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本单元的学习难点。在体悟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扣住音乐的情感基调和音乐表情,这是理解本诗的关键。《阁夜》中的“卧龙跃马终黄土”有表现人生历史虚无感的消极思想,要注意对其进行历史地评价。杜甫生逢乱世,所以才有这种无可奈何的慨叹。同时,忧国爱民是杜甫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可他又无力改变现实,于是用“卧龙跃马终黄土”这样的话来自我开解。即使在这一刻,杜甫心中的信念依旧没有改变,所以他仍旧会感到“寂寥”。

阁夜

整体感知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他经历了壮游生活的激情和梦想,也经历了十载旅居长安的悲辛,体会到了天宝中期危机四伏的社会形势。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经一度落入叛军手中,后被唐肃宗授官为左拾遗,很快又被贬。乾元二年(759)秋,47岁的杜甫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杜甫暮年生活穷困潦倒,病痛缠身,客居天涯,心情沉郁。

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767),先后在赤甲、西阁、瀼西、东屯居住。《阁夜》就是大历元年冬寓居西阁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整个社会还很动荡,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永泰元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与西山都知兵马崔旰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生活的坎坷,在杜甫忧国爱民的胸怀中流淌出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感的诗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辉,夜晚来临了。这是一个霜雪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蔓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个词提到作者的心境,但是作者孤寂的心境已经蕴含其中了。“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光阴催促着每 一天的日升月落,而作者自己也被光阴催促着步入了暮年,国事家事天下事,忧心的事情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可是时光的流逝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冰天雪地固然寒冷,对于贫病交加、漂泊天涯的杜甫来说,心境的凄寒也和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宵融为一体了。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作者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之中已经惯于无眠,又一个寒冷的长夜在无眠中度过。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在作者听来,这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异常悲壮。作者听到鼓角之声,起身走到户外,一片异常伟丽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星光倒映在峡江中,随着水波动荡摇摆。在悲壮的鼓角声和动荡的星河之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感应,仿佛是鼓角声震动了江水,才会有星影的摇动。黎明前的鼓角之声和星河的动荡,在黑夜之中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效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震动,静谧的气氛完全消失了。《后汉书·祢衡传》云:“(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汉书·天文志》云:“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联系这两个典故,“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之中则又有一番深意: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这两句诗境界浑厚,格调悲怆,言外犹有深意。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两句可能是作者听到“五更鼓角”之后产生的一种超越时空的联想。他想到了在漫长的战乱期间和这个夜晚相似的很多不眠之夜。当战争的消息传来,他曾经在夜晚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曾经听到过有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夔州本已地处偏远,在这战乱的岁月里哀声遍野,可见战争的残酷。当作者听到今夜悲壮的鼓角声时,曾经无数次听到过的百姓的哭喊声和渔樵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响起,鼓角声预示着这样的情景又要重现了。鼓角声、哭声、歌声交织在一起,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了。这两句诗写得异常凄凉悲怆,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最后这两句诗是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三国志·诸葛亮传》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左思《蜀都赋》云:“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卧龙先生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一抔黄土之中,所有的风云际会最终都化作历史的尘埃。那么,今日的你争我战,今日的各路人物,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自己曾经交好的友人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去吧。从作者的自我宽慰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位忧愤诗人的真正解脱,反而看到了他无边的寂寥和苦闷。“卧龙跃马终黄土”这句诗把全诗的意象都贯穿起来,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时空感。眼前的“短景”“寒宵”“鼓角”“战伐”“野哭”都将和“卧龙跃马”一样成为历史的尘埃,也许只有三峡的星河能够永恒,只有渔樵的歌声能够代代延续,在悠远的历史中回荡。

这首诗不是为一时一事而作,诗人饱经沧桑之后,在人生的暮年把万端感慨集于笔端。所以诗中的内蕴是相当丰富的: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独的凄寒,既有对连年战伐、百姓劳苦的痛惜之情,也有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悟。

全诗写阁夜无眠的所闻所见所思,从寒宵写到五鼓,从时局写到先贤,从山川雪野写到痛苦的生民,从国家历史写到个人命运。气象雄浑,忧思无穷。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声音来写战争,颔联和颈联通过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来渲染战争的气息,手法含蓄,情感的张力和浓度都很大,也更加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这首诗还善于用事,“鼓角声悲壮”用祢衡事,“星河影动摇”用汉武帝问星象事,“卧龙跃马终黄土”用诸葛亮、公孙述事。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不落痕迹,即使不知道典故的来历,也能够体会到诗句所传达的情感。知道典故之后,就能够有更深的体会。正如《西清诗话》所云:“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秘藏也。如子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人徒见陵轹造化之工,不知乃用故事也。”

《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读起来语势要平缓,表达促迫之感的“催”和蕴含作者心境的“寒”字要适当重读,延长时值。颔联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和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前句萧瑟,后句浩荡,诵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摇”二词要饱含深情,力求表达出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诵读中要努力寻找“听”和“看”的感觉。颈联前句写百姓悲天怆地的哭声,情绪凄惨;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绪悠远。诵读时要形成对比,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语调平直,注意节奏的顿挫,突出悠远之感。这两句诗诉诸听觉,诵读时要寻找无眠之夜哭声、歌声、鼓角声齐集耳畔的感觉。尾联抒发人生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在精神上统摄全篇,表达人生历史的虚无感,诵读时音节要舒展,表达贯穿古今的无穷之思,音调要低沉,表现出无奈的心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自我开解又无法解脱,“寂寥”是情绪核心,诵读时语速要慢,语调沉郁,音节顿挫。

语言品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两句诗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百斛明珠》云:“七言之丽者,在子美此二句后,寂寥无闻矣。”

这两句诗的妙处首先在于气象雄浑。拂晓之前,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前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鼓角之声里就有了人的气息;后句明写峡江景象,暗写雪后明朗的星空,天地俯仰之间都纳入了视野。静夜、鼓角之声、人的气息、山川河流、晴空、星影,组成了一幅多么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啊!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这两句诗还有丰富的言外之意。以“五更鼓角”暗写战争,以“星河动摇”暗写星空,已属言外之意了。“鼓角声悲壮”用祢衡事,“星河影动摇”用汉武帝问星象事,更是意中有深意。悲壮之声暗指百姓情绪,正所谓“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星河动摇暗含百姓劳苦,所谓天人感应。了解此中深意后,对这两句诗悲壮雄浑的意境会有更深的理解。这两句诗读起来音韵铿锵,颇有悲壮之感。

第四篇: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阅读教学

辨理“阅读”之畛域,通常可以将其分为“默读”与“诵读”两端,前者仅限于以“目”视之,即所谓“阅”也;而后者偏重音声之传达,即是“读”。《说文》云:“读,诵书也”,因此我们今日理解“阅读”一义,其“诵读”之义不可偏废。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古今语言的历史差异,教授和学习都往往侧重词汇意义和语法现象的理解,却忽略了古书是尤其需要“诵读”的,究其原因,则在于书面考试的形式不能考查学生“诵读”的水平,而更偏重于考查对词汇意义的理解与语法现象的判断。因此,在极为有限的教学课时与备考时间里,教师往往会选择放弃对学生“诵读”水平的培养,而更倾向于提升学生的词汇意义识记能力与语法辨析能力。相对而言,现代文教学中,白话文则更易于理解,也更适宜当下热闹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各种角色扮演,以“诵读”来促进各种情感把握,而古诗文尤其是古代散文则往往让学生难于掌握深层的蕴蓄,以及作者变化的情绪,这也是教师放弃“诵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读”在读作阳平之外,还可读作去声,即“句读”之“读”(音豆),古人以“诵读”的停顿考查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句法与意义,实际而言,即使在今天的研究生培养中,句读古文的考查也是十分重要的,可见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古诗文诵读水平的培养,而清代桐城派的“因声求气”理论正可以指导我们“诵读”教学的开展,更有深层次的美感教育蕴含其中。

首先我们来看“因声求气”理论的提出与“诵读”古诗文中的教学价值。所谓“因声求气”,即通过诵读理解古人的精神与气概。清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提出:“(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其本意便是通过诵读技巧的展开,进而体味古人诗文的境界,对这一点,晚清桐城派的另一大家张裕钊表达得更为清晰,他在《答吴挚甫书》中指出,“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也”,又以为:“夫作者之亡也久矣,而吾欲求至乎其域,则务通乎其微。以其无意为之而莫不至也,故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訢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究极其能事。若夫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固时亦可以得其意,然与夫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者,则或有间矣。故姚氏暨诸家因声求气之说,为不可易也。”

简言之,读书之人意欲理解古人文章之精义,根本方法便是“讽诵之深且久”,唯有通过诵读领会其“气”,然后方能对“意”与“辞”的理解更为深刻。张氏明确指出“沉思力索为事者”即书面默读者的不足,《答吴挚甫书》结尾举例言之曰:

阁下谓“苦中气弱,讽诵久,则气不足载其辞”,裕钊迩岁亦正病此。往在江宁,闻方存之云:“长老所传,刘海峰绝丰伟,日取古人之文纵声读之;姚惜抱则患气羸,然亦不废哦诵,但抑其声,使之下耳。”是或亦一道乎!

刘大櫆与姚鼐身体素质不同,但均不废诵读,于正值年少的青年学子而言,如能“日取古人之文纵声读之”,其于古文及古人之理解想必进益极大。综合刘大櫆与张氏之文而言,“诵读”之重要共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则,以诵读而通古人之神气,此是阅读古诗文的上乘境界。我们知道,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人格培养,而教材所选经典又多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常说的“精气神”,都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在对学生的精神和气宇的培养过程中,如能让学生通过纵声放读深味古人凌然之气、慷慨之意、沉郁之节、愤激之志,其功大矣!

二则,就技术层面言之,因气而通其文法、句意、修辞,又是学生应对考试以及积累古文学习经验的有效手段。张裕钊明确指出:“吾所求于古人者,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而喻乎其深。”通古人之志气,进而深刻掌握古诗文的词汇、语法、章旨,当更为有效。在当下的古诗歌教学和文言文教学中,字句不能通读常常是学生不能进一步理解文本,以至不能进一步做题的关键所在。而以诵读的方法来对学生的通读能力和词语疏通、词汇感悟进而理解意旨,都能为学生古诗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奠定重要基础。

三则,诵读是进入写作的第一法门。桐城派取法古人之长,最重古文写作,而方苞、刘大櫆、姚鼐、曾国藩、林纾等在清代各个时期均能大放异彩,是他们时代的“大作手”,究其原因则是重视写作技法的训练,而张裕钊所列举的刘大櫆、姚鼐二人均不废讽诵,终于成为大家,这对我们也是极有启示意义的。如能于诵读而通古人之气、辞、意、法,那么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对于我们今天的写作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五四”以后古文式微,尤其是建国以来的中小学教学几乎废除了古文的训练,但诵读古文以养气、凝神、储词、炼句,对于我们的白话文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十年间的高考作文中,往往部分学生以古文写作为阅卷老师荐拔而入读名校,其值得提倡与否尚待商榷,但其存在的价值却又是十分值得我们深思的。

明乎此,我们需要对“因声求气”在古诗文“诵读”中的美感教育作一勾勒,其意义在于对文章之“气”的准确把握,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气”韵,此为一种美学实践。语文学科是最全面的人文学科,总览我国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就形之于书面的文字而言,1919年之前,除去浅近的通俗小说,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均是古语文,与白话文相对,因此古诗文的资源已然积累近五千年,而白话文尚不足百年,如果我们不珍惜语文教材中的分量极少的古诗文的阅读,那真可谓丢失了我国诸多传统的优秀而美好的人文资源。

“因声求气”,其落实点在对“气”的体味,是我们理解古人、提升人格与创作的有效手段,实际而言,创作亦是人格的反映,所谓“文如其人”,因此“因声求气”是一种美感教育的重要手段。试以中学语文教材言之,“因声求气”的美感教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感受古代诗文的音乐美。

中国古代诗文均兼具音乐的美感,体现在它的音节之上。中国汉字在“六书”之中,形声字的比重最为众多,同时早期的文学形式多是韵文,《诗经》自不待言,而《周易》《尚书》等典籍中亦多押韵之文,自《诗经》之后的重要文学形式楚辞及汉赋,更是韵文的集大成之作,其体式比诗歌更复杂。通观中学语文教材,诗歌、辞赋均有入选,《诗经》中的名篇选入者甚多,如《秦风·无衣》则是一曲慷慨悲凉的战歌,节选的《离骚》,其音节亦是铿锵有力,展示了作者的高霜之节气,此等种种如不讽诵,岂能体味,而古人本就将其作为歌诗在口中吟唱。唐人律赋,虽已脱离歌唱之列,但其音乐的美感,读来仍然令人回味,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头的“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中段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通过韵文的形式,且节奏的美感瞬间凸显出来,这是散文所不具备的。正是一种韵文的形式,将作者的情绪宣泄出来,而读者读来体会得也是动人心魄。苏东坡的《赤壁赋》已是文赋,其体格已然距离赋之正体汉赋甚远,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虽不如楚汉古赋整饬,但其押韵处,读来仍能感喟音乐美感带给我们的淡薄与清幽之感,犹如直指本心,非韵语不能言其境界。因此,韵文的节奏感带给我们的是音乐美的享受,学生如不能由此而进入古人之境界,可谓缘木求鱼。

第二,体味古人的人格美。

语文教材中选有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等,一来可以看出今人对曹操的正确判断,二来我们可以体味曹操的真性情。钟嵘《诗品》尝言,“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宋人敖陶孙《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我们反观其《短歌行》可见其对人生理解的真挚,其《观沧海》又是一种大气,不由得想到曹操的一句名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显现的是对生命的真诚,对人生的认真和自信。撇开礼法道德的束缚,曹操是一位可爱的真性情的诗人,这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然而不论是《短歌行》的悲凉之美,还是《观沧海》的沉雄之美,如不诵读,其意境是不能出来的,只有放声诵读,方能与古人作最接近的对话。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作为一篇经典之作,其列举古人于悲愤中奋起的一段,如不读出,则是重拳落于棉花之上,软弱无力: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此等上乘文字,不放声诵读不足以体会司马迁的郁结之气,而只有通过诵读,方能体谅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用心之所在!而通过一系列的排比句式和四言短句,将“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的士人的悲愤和仅能诉之竹帛的抑郁宣泄出来,其用词的顿挫,句式的短促,必须通过诵读来彰显!在这一诵读的过程中,我们方能将太史公在西汉武帝盛世之时士人遭到践踏而又不屈服的决心和勇气展现出来,千古而下,非诵读不能与史迁同呼吸、共命运,此一境界岂非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教育之目的即在此。曹公、史迁之人格美感,唯有诵读方能感喟与内化。

第三,促进古人优美生活形式的对象化。

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生活。刘大櫆云,“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因此在诵读中能够体会古人的生活雅趣与情志。“神气”是沟通古今的唯一法门,“神气”通则“情趣”通。试读《<兰亭集>序》中的一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此段文字是王逸少纵论人世沧桑之感,如只停留于书面注视,其意蕴何在?观其一篇眼目,则全在虚字的运用之上,其感受必须通过诵读来体会。开句之“夫”字,虽是虚字,但又犹如有所指代,是在提起情绪;之间两个“或”字,展示了不同的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虽”,是一次感情的升华,将人生的“欣遇”展开,显得十分难得;之后着一“曾”字,则是欢快情绪的完全释放;“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中的“既”与“矣”构成了已成事实的无可奈何;而所谓“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犹”与“况”是前面感情的深层次的酝酿、转化和深化,体现出了对生命修短的悲凉之感!至于“岂不痛哉”中的“岂”与“哉”,与前面的所有虚字一样,均需重读,方能体谅古人之心曲。如果我们回读前面文字,自“永和九年”至“信可乐也”,全是世俗之乐,而至此处则进入人生的终极思考,如能理会其中的紧迫、慌张与化解、自适,那么于我们的生活态度的养成,也是一种优美生活形式的教育。通过虚字的强化,在诵读中,将古人的生活境遇深入体会,实际已是一种对象化的体验,而美感教育已渗入心灵,与自我发生神遇。

“因声求气”既是古文诵读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对文本进行审美的一种技巧,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无声的阅读和解剖式的研读,更当将其定位为对美感体验和人格培养的一种途径。在我们不断寻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应考效率的提升时,诗歌学习和文言文学习在不断的语言解剖和形式分解中,已经逐渐失去了涵咏的定力和审美的愉悦,当课堂中不断呈现各种文本肢解现象时,唯有因声求气的做法尚能让我们感到一种沉淀和完整。如果将因声求气从课堂而延伸至我们对待个体的生命乃至无限广大的社会,之于对人格的塑造、对社会的态度,都将有深远意义。而对于文字之美、人格之美、气宇之美、风尚之美,我们均可以“诵读”来体验,获得其中的美的质感,这亦可谓美育功能的扩展。

在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不断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仍不由得反思,古典传统审美方式的重新审视与利用对于语文教学何其重要,不断翻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究其本质而言是否能切中文本实情,仍是我们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因声求气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被应用,并非是要否定解剖式和分解式的文本教学方法,而是在不断追求透析高度和分数指标的教学时尚里,我们也要沉静下来,想想我们的人格,我们的路。

黄春来,语文教师,现居湖北仙桃。

第五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关检测: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单元检测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阅读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孔孟毕竟是两家

孔孟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

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一点恐怕是弄错了。)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语·子罕第九》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称为“孔孟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当然,孔子与孟子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其一,他们都“法先王之道”,缺陷是不能与时俱进;其二,他们都“行仁义之化”,缺陷是对“利”的绝对排斥;其三,他们的那一套都不见容于当世,故有“仲尼菜色陈蔡”而“孟轲困于齐梁”。

孔子与孟子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孔子困于匡邑之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孟子则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对充虞说:“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是谁呢?”两者相比,孔子说得比较含蓄,孟子说得比较直露。但对于孟子来说,这并非狂言。例如,“仁义之化”而为“仁政”,“先王之道”而为“王道”,或许就是他对儒家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论语》之中,未必能够找出这两个概念。

由此观之,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但我们现在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合的好处是易记,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子”,要用时一言以蔽之,仿佛占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那还是要分开剖析才行。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庶几可算得研究。如果只会笼而统之地说个大概,那只能蒙人蒙己罢了。现在有些自称搞国学的,看似无所不通,其实也就知道些笼而统之的“蒙法”,从不肯下工夫深入进去。对这种学问,我们要警惕。

(选自《文汇报》2010年8月9日)作者认为“孔孟毕竟是两家”,下列不能成为他的依据的一项是()。A.孔子和孟子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和尺度是不一样的。B.孔子和孟子在“仁”上的关注内容和约束对象不相同。C.孔子和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具体的人生遭遇是不相同的。D.孔孟二人在重天理还是重人性上的认识是不相同的。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孔子相比,孟子在认识评价人的价值标准上要多元化一点。B.孔子和孟子思想上都具有保守性,都很难被当时当权者接受。C.孔子和孟子在宣扬礼教、仁政上具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D.孔子含蓄,孟子直露,但是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贡献是同样大的。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孟被‘硬捏合拢’说”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施蛰存在古代文史上的造诣。

B.施蛰存认为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子和孟子两人的思想成为一种思想,这个观点能使人信服。

C.《论语》中找不出“仁政”“王道”这两个概念,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孔孟具有相同之处。

D.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到儒家是现在研究国学的人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我们都需要警惕。

二、课内文本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4~5题。

阁 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首诗中,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凄凉身世之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作具体分析。(4分)请找出诗中哪几个地方用了典故,试举其中一例分析其用典的妙处。(3分)

三、课外文本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6~7题。(8分,每小题4分)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结尾两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在写法上有何新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8~9题。(8分,每小题4分)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每小题4分)

一丛花 溪堂玩月作

陈 亮

②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桹?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③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著名词人,倡言恢复中原,数次因言获罪。②鸣桹: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③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此词写景历来为后代词人所称道,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绘出这一幅美景? 指出下阕中“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这三句在词中的作用。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2011·天津高考,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2011·湖南高考,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即使明知要失败、要毁灭 ②可见,悲剧精神是通过意志、勇气和自由褒扬一种精神胜利的状态 ③而不是着眼那真切的胜败 ④而不是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 ⑤也要满怀希望地去拼争 ⑥悲剧精神的精髓应是对人生遭际的反抗

____________。但是中华民族求安求稳的心理却给古典悲剧续上了一个个“好”结局。于是本欲以悲剧鼓舞生命的反抗与壮伟,却又无奈地落入了世俗的幸福之中。

A.②①③⑤④⑥

B.⑥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⑤④③⑥

D.⑥④①⑤②③ 请拟两条以“注意交通安全,拒绝酒后驾驶”为主旨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每条不超过20字)(5分)下面是教师指导态度与学生反应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就“指导态度和敌对情绪的关系”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6分)

M型相当于慈祥、亲切的教师;P型相当于严格要求的教师;PM型相当于教学热心又严格要求的教师;Pm型相当于近乎放任自流的教师。请就上图情况用两句话作结论。

五、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只蜗牛,计划干一番事业。它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却要走3 000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3 000多年。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于是它不胜悲哀,最终枯死在蓬蒿秆上。

树林中的小动物知道了,聚集在一起议论这件事。蚂蚁说:“呵呵,不自量力的小蜗牛,自作自受。” 蜜蜂说:“脚踏实地最重要,不能好高骛远。”

云雀悠然神往:“到泰山去,不错的主意,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看来,梦想真是个好东西。”

狐狸想:“这只小蜗牛,如果不自怨自艾,果真向东爬去,现在会是什么情景呢?”„„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C 2 解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是同样大的”一说,在文中没有依据。答案:D 3 解析:B项,作者只是认可“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这个观点,并没有提到认可“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个观点。C项,找不出“仁政”“王道”这两个概念是说明孟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D项,原文是“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作者并没有说这是教训,只是说要从中吸取教训。

答案:A 4 参考答案:以“鼓角”“野哭”写乱世之音,以星影“动摇”暗写乱世之象,都寄托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在这样的景况下,他独处天涯,远方亲友音信全无,这自然又勾起了身世凄凉之感,然亦无可奈何,只能“强移栖息一枝安”而已。参考答案:“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卧龙跃马终黄土”三句用典。如“三峡”一句表面写夜中所见,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联系典故出处,便可以认识到诗人真正要表达的是“百姓劳于兵革”,诗人深以为忧。诗人用典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典。参考答案:具体景象有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愁苦的原因是“无侣”(或“单栖”)。参考答案:结尾两句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参考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参考答案:(1)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2)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参考答案:(1)以动写静或动静结合。“辗”和“隐”字采用拟人修辞,化静为动,给人以运动感,描绘出月照澄江、江天一色的壮观景色。(或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写静,运用“鸣桹”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幽静之美。)(2)虚实结合:“隔烟村„„鱼龙惊起”为作者想象之景,“星斗挂垂杨”句为实景,两者结合表现出月夜迷蒙而富有生机的特征。参考答案:结尾三句起着突转作用,从前文极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化到词人内心深处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的感慨,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产生了声情悲壮、含义深远的艺术效果。解析:“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适用对象是人或物;“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适用对象是人。语境中说的是梅花,用“喜爱”更确切。“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气势盛大。语境中说的是雪花,用“纷纷扬扬”更确切。“浮动”指漂浮移动,侧重于主动;“飘动”指(随风等)摆动,侧重于被动。语境中说的是花香,用“浮动”更确切。“犹如”“好像”均为比喻词,二者大多数时候可以互换。

答案:B 13 解析:C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对”,导致主语不一致。应为“对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答案:C 14 解析:从关联词入手,注意辨析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答案:D 15 答案示例:(1)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2)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

16参考答案:教师越慈祥、亲切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越少,教师近乎放任自流的态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

17写作提示:首先应该关注文题中“展开联想”四个字。联想什么?当然是与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相对接。其次要注意到题中“自定角度”,这暗示本题有多种入题角度,有

广阔的写作空间。其实,小动物的对话揭示了写作的多元视角。最后必须扣住文题材料,从材料中选择立意角度,而不能信马由缰、漫无边际。材料的主角是蜗牛,谈及的主要是蜗牛与梦想、梦想与现实、梦想与行动等的关系。

其实文题中蚂蚁、蜜蜂、云雀等的话,为确定作文的立意给出了思路。因此可以确定如下立意: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凡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怎样面对困难等。

下载《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