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教案2

时间:2019-05-12 22:3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亭集序 教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亭集序 教案2》。

第一篇:兰亭集序 教案2

《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的

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学生齐读。(教师订正)(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第二篇:【热门】《兰亭集序》教案

【热门】《兰亭集序》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兰亭集序》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1、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

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

六、范读第二段,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作者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兰亭集序》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病!?(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 篇3

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兰亭集序》》。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第三篇:《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庐江二中 何小幼

教学目的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的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创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个故事。汉代有一位著名的将军李广,一日与军士夜行,忽见前有猛虎当道,状如欲搏人,李广大惊,急掣雕弓,搭羽箭,一箭射去,正中老虎,箭杆深深地没入虎身。待近前细看,那老虎原来不过是一块大石头。松一口气之后再射,再也无法射进去分毫。

再说一个书圣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见课本注一。353年,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亲朋戚友(其中包括当代的书法家和诗人),在绍兴西南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这是一次名人高士的集会,他们列坐在溪水两旁,把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依次饮酒作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大家兴致勃勃,喝了不少酒,做了不少诗。这些诗,被编成一个集子,就是《兰亭集》。王羲之带着醉意,乘兴挥毫,为这些诗集作序,写成〈兰亭序〉。这就是被历代书家推为“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帖。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艺术中的艺术,精品中的精品。

其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寓刚健于优美。结构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高雅,清新,华美,蕴藉。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古人形容它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游如惊凤”,是王羲之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我们只能从唐人的摹本中约略领会其神采了。

奇怪的是,几天之后,王羲之重新书写本序,却总也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原因何在?

事过境迁,缺少了彼时的那一份“情”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求了。

二、范读课文。

三、分析

这里洋溢着什么样的情?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乐——痛——悲

析: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一)、乐什么?

分析第一节。这一段内容写什么?教师读,同学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时,地,事。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人杰地灵,景色优美的山阴。越王勾践遍植幽兰的兰亭。古风盎然的修禊。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人, 都是一时名士。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大诗人李白的崇拜偶像。支遁,当时名士。玄学家。孙绰,时任右司马,文学家。王献之,羲之少子。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环境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景色。要点: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溪流清澈,洁静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管弦丝竹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活动方式 : 文人聚会少不了诗酒二字。“酒” 是感情的催化剂,喝酒的方式——曲水流觞,别致;诗,是感情的产品,高雅。无管弦,兴耶,恨耶?无丝竹之乱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 能见度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心境:风轻轻地送来兰的幽香,抬头远眺,天高白云飞,青山碧水秀——美景如画;侧耳细聆,山间泉鸣细,林中鸟语欢——天籁动人。任是心如止水的人,也禁不住要“神游八极,思接千载了——骋怀

当此际,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信可乐也。

小结:归纳一下,可乐者几?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一可乐也

山环水绕,境界清幽二可乐也

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三可乐也

天朗气清,日暖风和四可乐也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可乐也

良辰,美景,赏心,佳事,四美齐臻——信可乐也

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分析第二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俯仰,指人与人之间的应酬进退。人与人相交往,周旋应付,度过一生。人生活在现实中间,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那么该如何对待呢?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遇,放浪形骸之外

这里概括了两种生活态度,一是把自己的胸襟抱负,在室内畅谈,谈玄论道,即晤言一室之内(静)。一是归隐山林,就着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寄情于山水,向自然去寻求生命的意义(躁)。魏晋时代,政治斗争激烈。名士少有能保全生命的,更不用说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了,所以这就成了两种比较常见的生知态度。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威慨系之矣

爱好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无不经历着一种追求——满足——厌倦——追求的过程,人的追求没有绝对的满足,生活也就没有绝对的 满足。人永远在追求,永远会空虚。人生像一次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人情易倦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美和快乐,就象娇美的花,象奇妙的梦,在你还没有来得及体味的时候,就已经烟消云散。“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欢乐易逝的感伤)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往昔的欢娱,离别感伤,转瞬之间就会逝去,留下深的感伤。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而无论长短,结果都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总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天若有情天亦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距时间和死亡的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生命短暂的痛惜)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我们在追求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追求越是努力,留下的感慨越深。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而当死神的翅膀掠过,一切人世的欢乐忧愁,统统化为乌有。一切的美,只如水中

月,镜中花。生活越是美好,生命越是宝贵,一经与死亡联系,留下的就越是痛苦!岂不痛哉!

分析第三节。

痛与悲是否相同?“悲”的是什么呢?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通用喻之于怀。

兴感之由,即上文所说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昔人”说明这种感慨古人已经有过。如: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蒿里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步出夏门行〉

不能喻之于怀,其言外之意,是现在终于可以喻之于怀。感受到生命之“悲”,对生命的体验古人与今人完全一致。(喻古人之兴感)

固知一死生之为虚诞,齐彭殇之为妄作。

批斗古大夫一死生,齐彭殇的虚伪荒诞,魏晋时代,许多士大夫接收老庄思想的影响,以为“方生方死”,这显然是对生命的否定。鲜活的命与黑暗的死亡又怎么能划等号呢?那是宗教信徒们的消极的生命观,他们寄希望于来世、天堂。而作者则对生命无比珍惜,所以进行文正严辞的反驳。(斥今人之虚诞)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人读我的文章,也像我今天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也会引发内心的“悲”情,因为人类社会无论怎么发展,但生老病死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古人悲,王羲之悲,一直到今天,我们也同样因此而悲,真是“千古同悲”。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引后人为同调)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交代写作本序的目的。让后人也能够从文中感受到生命终有竟之悲——更加地珍重生命,热爱生活。

快乐由于易逝而难得。生命因为短暂而宝贵,人生由于事业而永恒.当我们了解到生命的易逝,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它,善待他,抓紧他,并用我们的奋斗,用我们的成功,用我们的业绩,让我们的生命成为永恒.讨论: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小结: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比较:不知生,焉知死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练习:

2.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⑦。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⑧。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还玩不够),夜间持着烛灯游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烟景,水气朦胧的春景。④大块,大地。⑤季:弟。⑥惠连,人名,谢灵运的族弟,很有才华。作者借用谢惠连赞誉其诸弟的才华。⑦康乐即谢灵运。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华比不上诸弟。⑧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飞快地传递着雀鸟状的酒杯,醉于月下。

[阅读提示]

(1)从标题看,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什么文体?

(2)本文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兰亭集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3)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参考解说]

1.序文,且都是诗序。

2.《兰》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本文则“会桃花之芳园”;《兰》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本文则“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兰》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本文则“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3.两文语言都运用了较整齐的句子,都运用了铺陈夸张等手法;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但《兰》文的描写更细腻,抒情也更具体,所占比例更大。《兰》文笔调清新和媚,本文用笔恣肆犷达。思想内容上,两文同样写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本文的感情基调基本上以一“乐”字贯之,强调及时行乐。而《兰》文的感情则曲折多变,先由乐而叹,后由叹而悲,最后从悲中渐出,积极面对现实。

[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第四篇:《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孔政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4、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能达到熟读课文的水平。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时代的文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1、通过用PPT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引出文章。

(1)介绍关于《兰亭集序》的知识。

(2)介绍关于王羲之的知识。

(3)引导学生从书法、文章两方面欣赏《兰亭集序》。

2、配乐《高山流水》,老师泛读课文。

(1)提出问题:归纳每段段意。

(2)配乐、读文章。

(3)学生齐读课文。

3、揣摩鉴赏课文第一段。

(1)第一段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寻找)

答案:乐

(2)哪些东西信可“乐”呢?

答案: 景——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山)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

人——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 一觞一咏

4、联想、比较、拓展:

①引入丘迟《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②两人同写暮春江南,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案:丘迟之景,勃勃生机,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羲之之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脱俗之韵。

③讲到“人贤”,引入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在表明,美景配贤人(赏心悦目,良辰美景)。

5、揣摩鉴赏课文第二段

(1)用哪一个词概括第二段?

答案:痛

(2)“痛”在何处?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 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6、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他们的精神境界。

7、揣摩鉴赏课文第三段。

(1)用一个词概括本段:

答案:悟

(2)有人说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哪句话为证。但作者对人生的态

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悟”出了什么?)

答案: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否定“老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有所作为的)

第二节课

做游戏

游戏规则:1.学生分成四组,先在小组内讨论关于《兰亭集序》的所有知识。(课文翻译、重点词语解析、作者、写作背景、序的题材、文章风格等)

2.讨论五到十分钟后,老师组织,每组同学向其他组发问,其他组开始抢答,答对组与提问组加分,最后评比分数最高是组,其组员平时成绩加分,以资鼓

励。

3.留下时间请同学自行总结本堂课知识,老师可以适当放些音乐,如《兰亭序》、《高山流水》、《风之誓言》等。

第三节课

播放教育视频,如《百家讲坛》、《唐之韵》人物传记等。放松心情,解除疲劳。

第五篇: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情感脉络。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其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3.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变化的内在缘由。

【流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利用注释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结合语境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注音及释义。

3.启发学生抓住作者感情变化的关键词,思考作者在议论时的思想脉络。

4.引导学生入情入景,走入文中,走到作者内心深处,领悟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深切感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一、背景资料

1.关于作者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东晋琅玡(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出身于士族名门,以书法闻名于世,有“书圣”之称,论者称其笔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本性放达率真,喜好山水。

2.关于序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意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3.“流觞曲水”注解

找一处风景优美、水流平缓的、蜿蜒曲折的、两岸能够通视的小溪。宾主席地而坐,然后从上游,漂浮一觞美酒,漂到哪里,最靠近的人,取而饮之,并限时作诗。这种饮宴风俗称“流觞曲水。

二、字音字词 琅玡()癸()丑会稽()禊()事 激湍()流觞()骋()怀形骸()趣()舍万殊嗟()叹哀悼()彭殇()合契()

三、词语积累

1.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映衬、围绕

2.虽未丝竹管弦之盛:繁盛

3.亦足以畅叙幽情:幽深的感情。

4.: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 :天地

6.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7.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乐趣

8.信可乐也:实在【合作探究】

1.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其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乐之由 ——乐从何来?

痛之因 ——因何而痛?

悲之源 ——何故之悲?

2.文本结构(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一)记叙兰亭盛况(1-2)

(二)抒发人生感慨(3)

(三)交代作序目的(4)

3.而乐?作者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特点:写景抒情,叙议结合板书设计: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乐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良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人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赏心:仰观宇宙游目骋怀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段,做《兰亭集序》第一课时的学案。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知识梳理】

一、字词释义

1.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会面 ..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动词,至,及 .

③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明白,懂得 ..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动词,看作一样 ..

⑤齐彭殇为妄作:动词,等同 .

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 .

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同,好像 .

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对;这 ..

2.解释词语:

取诸怀抱:

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

暂得于己:

所之既卷:

感慨系之: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3.翻译句子

①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合作探究】

1.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绪和心境有了怎样的变迁?

思绪:

相聚的欢乐 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

提出:“死生亦大矣”

心境:

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第三段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议论跟前文有着怎样联系的?

议题:死生亦大矣。

联系: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由兰亭集会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人生忧患的根源是相同的。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作结。

3.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拓展拔高】

1.面对如此胜景乐事,何故由“乐”转“痛”呢?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

【课堂小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

【布置作业】

1.背诵《兰亭集序》全文

2.做第二课时的学案。

【学习总结】

下载兰亭集序 教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亭集序 教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教案2011年1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①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②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兰亭集序教案

    教案《兰亭集序》 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二、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 诵读、讲解; 多媒体辅助;2课时(二)、过程设计 1、背景......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第二课时) 重点:深入文章,理解作者的感情。 过程: 一、导入 这是一篇东晋散文,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投影)杜牧《润州》,向吴......

    兰亭集序教案

    《兰 亭 集 序》教案 宁波四明中学戎骁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

    兰亭集序 教案

    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 2009-12-15 19:11:41| 分类: 优秀教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