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祖国 斯美塔那 教案
《我的祖国》教案
课
型:唱 歌 课
课
题: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第一课时《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3、过程与方法: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式:借组多媒体展示音画、运用对比、感受体验、讨论交流等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模唱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
具:多媒体平台、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
《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林华所填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诸如:两条一冷一暖的消小溪;由两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沿岸的乡村婚礼;河水湍急的冲过那险峻的峡谷;月影下的水仙女在舞蹈;浩浩荡荡的沃尔塔瓦河流过布拉格城,并静静地流向远方。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教室,然后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但学生不知情,这样就能让音乐提前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定印象)
1、直接欣赏一组我沃尔塔瓦河的风光图片然后提问?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
2、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说说为什么?
3、教师:你们的这种情感代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感情,刚才欣赏的这条河是沃尔塔瓦河,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通过介绍捷克共和国的沃尔塔瓦河引出作者斯美塔那同时引出本堂课的歌曲《我的祖国》。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简介作者
1、聆听歌曲《我的祖国》感受作品,熟悉旋律。
2、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作者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斯美塔那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先后写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达里波尔》《里布舍》等作品。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斯美塔那从50岁起饱受耳聋折磨,并因此引发了精神疾病。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二)、学唱旋律
1、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
(1)、歌曲的速度?
(2)、彩色标注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2、模唱《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旋律。这个环节将处理学生的发声,纠正她们的问题。
3、模唱第二句旋律。这个环节将处理学生低音的演唱。(音高落下,但声音的位置不变)
4、模唱第三部分旋律。
5、完整哼唱第一乐段。
6、再一次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
(1)、歌曲的情绪?
(2)、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引入转调的概念。
7、模唱第二段旋律。同时处理最后的渐弱句。
8、完整哼唱全曲旋律。为学唱歌词做好准备。
(三)、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在这一遍将处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并且处理学生的气息。
2、分组演唱歌曲。第一句一起唱,第一段第一遍歌词女生唱,第一段第二遍歌词男生唱,第二段歌词一起唱,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段的情绪和前面的对比。
四、情感升华
1、让学生分析歌词中描述了哪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们国家有哪些壮丽的风景?然后创设情境:加入当初抗战失败,那么今天我们还流浪在异国他乡,只能通过电视看到自己祖国的壮丽河山,那是怎样的心情?不过很庆幸我们胜利了,今天能够幸福地在自己的国土愉快的学习生活,那么请同学们把自己对祖国的这份情感用你们的歌声尽情地表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五、课堂小结
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一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我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这首歌曲,一定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注:课件和教学光盘结合使用。
第二篇:斯美塔那与《我的祖国》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一首著名的作品,于1879年完成,历时五年之久。他把全部心血倾注于这部规模宏大、构思精细、无比魅力而充满诗意的作品中。1874他开始患耳疾,1882年 11月5日,当作品第一次公演时,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交响诗共六个乐章,每个乐章可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演奏,也可整体联起来演奏(约75分钟)。
第一乐章: 《维谢赫拉德》
“维谢赫拉德”是捷克一座城堡的名字,他象征着捷克人民光荣斗争的历史。整个乐章具有纪念的礼赞的性质,犹如全部套曲的庄严宏伟的序幕。全曲开始,在竖琴的引导于陪伴下,乐队以徐缓的速度奏出:“维谢赫拉德”宽阔肃穆的主题音乐。主题经过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的演奏逐渐扩展并达到强大的高潮。继而转入戏剧性的对比,音乐描绘了中世纪骑士们格斗的场景。之后,庄严的“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并逐渐减弱最后结束在竖琴的音响中。
第二乐章: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沃尔塔瓦河》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强烈推荐)
第三乐章: 《莎尔卡》
这首交响诗取材于民间传说,全曲构思而紧凑。先后出现几段不同场景的音乐如描写武士们坠入情网的优美旋律、武士残酷战斗的音乐。最后沙尔卡主题再度出现并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 《捷克的田野和森林》
这是一首描绘捷克大地的风光的交响诗。乐曲开始是广阔庄严的前奏,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捷克大地之美。然后,是捷克民间舞曲,欢快明朗的音调由弱到强,表现了在田野与森林自由生活与劳动的捷克人民自信的情绪,他们是捷克大地的主人,也是本章讴歌中心。
第五乐章: 《塔波尔》
“塔波尔”是中世纪的捷克胡斯教徒战争时期为捷克的自由和反抗异族压迫的坚强堡垒。这一乐段曲在于这一史实,并在乐曲中采用了胡斯运动时的歌曲《上帝的战士,你们都是谁》使音乐具有历史色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全曲的旋律音调坚定而果断。节奏密集、声响强大,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第六乐章: 《布朗尼克》
“布朗尼克”是布拉格附近遗作山美的名字。胡斯运动时,英勇的战士们在这里运动并壮烈牺牲于此。乐曲开始为胡斯歌曲的曲调,描写了胡斯的英雄战士们在布朗尼克山地行军的场景;然后出现山峦牧场的画面,仿佛胡斯战士们渐渐隐没;再后,乐曲描绘了他们为祖国自由英勇战斗的场面。尾声十分壮丽和雄伟。“维谢赫拉德”的主题再度出现,同胡斯歌曲的音调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民必胜的坚强而乐观的信念。
斯美塔纳(1824~1884)
Smetana,Bedrich
捷克作曲家。1824年3月2日生于波希米亚东部利托米什尔的一个小村镇,1884年5月12日卒于布拉格。6岁举行钢琴独奏会,8岁作曲。1843年赴布拉格学习音乐。1844~1847年从J.普罗克什学钢琴和理论。1848年创立音乐学校并任负责人。1856年任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指挥,1861年归国后任布拉格合唱团指挥。早期创作主要是一些波尔卡,40年代参加大学生组织同心社,投入1848年革命的街垒战斗,并创作了合唱曲《自由之歌》、管弦乐曲《欢呼序曲》、《学生兵团进行曲》、钢琴曲《革命进行曲》等作品。在哥德堡时受李斯特影响,创作了3首交响诗《理查三世》、《华伦斯坦阵营》和《哈孔·雅尔》。1863年创作第一部歌剧《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1866年写第二部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全剧贯穿民间歌舞,管弦乐渲染农村气氛,旋律具有浓厚的民间音调,很受欢迎。1867年创作的《达利博尔》,是他写作民族正歌剧的尝试。1872年完成的歌剧《莉布谢》,至今还是国家重大节日时上演的传统剧目。交响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是由6首交响诗组成的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1874年他失去听觉后写的。套曲中的每一首交响诗都能独立成章,联结起来又有形象和主题上的联系,成为展示捷克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画卷,其中第二首《伏尔塔瓦河》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可以说是作者的自传,小提琴曲《我的故乡》是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素描。1878年写的钢琴波尔卡和1879年写的10首捷克舞曲,在钢琴写法与民族风格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和社会活动,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是近代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者。
第三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
1.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
2.诗中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并占优势的艺术想象对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3.意象叠加和意象特征强化二者对表达主体感情的作用。教学难点:
1.探究诗歌中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2.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国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代代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怀着拳拳的女儿之心,用诗歌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去聆听她的心声。二.、作者简介: 略
三、诵读: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你是通过哪些具体词句或具体形象体会出来的呢?开始自由朗读!
2、学生读。注意读准字音,体味情感,注意语流。四.分析诗歌。
1、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理解世界的深度,就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形象的明确度上。”她选择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又构成了怎样一种完整的图景?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破旧的老水车(以“水车”对河的依恋象征“我”对祖国的相依相存。“破旧”表现历史之久。)疲惫的歌 熏黑的矿灯(“熏黑”言其使用时间之久。“我”与祖国“在历史的隧洞里”长期“蜗行摸索”。)干瘪的稻穗(“稻穗”“干瘪”是因土地贫瘠。尽管“干瘪”,也是赤子的一颗心啊!)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驳船在淤滩上,行进很艰难啊,“我”靠祖国的拖曳得以前行,才不致掉队,极力表现了祖国对儿女的珍惜,儿女对祖国的痛惜。看到“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我”痛惜、爱怜、负罪之至)
2、“我“该怎么理解呢?(可以结合第四节的前两句)(简单介绍意象,诗中的形象其实是意象,艾青:“意象是纯感官的,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借助意象的和谐的组合表情达意。)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花朵稍微亮丽一点,但是花朵在这里是„„未落到的,而且是千百年未)
3、飞天是什么呢?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这里应该是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我们同学所罗列的这样一些意象形成的雕塑,给人一种怎样的整体感觉?(其实是一种意境,意境是诗人对于情景的感兴,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
明确:其实在诗歌第二小节里有几个词语概括了这样一种感觉: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第二小节是痛苦,是希望。
4、为什么是是痛苦,是希望呢?
“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富民强国的希望在漫长的黑暗历史中是那样的虚无缥缈,似乎永远都是美丽的神话,可望而不可即.5、其实在第一节里也有一种希望,只不过希望是很渺茫,能看出来吗? 明确:歌虽“破旧”虽“疲惫”却“纺”个不停;“蜗行”而不是“蜗居”,对光明的摸索却从来未停歇。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6、.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7、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用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8、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第四篇:《我的祖国》教案
《我 的 祖 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交响诗之类的音乐感兴趣,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2.学唱《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在学唱过程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力度记号。3.学习作者斯美塔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歌曲演唱
2.难点:节奏6/8拍,(3拍的基础上速度加快)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播放《我的祖国》(上甘岭)歌曲视频
引申:捷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这首歌是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套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这套组曲1879年完成,历时5年之久,共分6个乐章。1874年作者创作这部作品,同时开始患耳疾,当1882年第一次公演的时候,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部规模宏大、构思精细、无比魅力的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2作者: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斯美塔那
捷克作曲家。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在世界音乐历史上,斯美塔那的名字算不上最著名作曲家之一,但在捷克波希米亚民族中,斯美塔那却被称之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与贝多芬相似命运的耳疾遭遇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祖国未来的自信与乐观信念。
二:播放学习歌曲《我的祖国》(捷克)歌曲给你怎样的意境?通过旋律的聆听,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象?
2学生描述音乐景象:(或从歌词中领略意境)
3师小节: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者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4再次聆听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学唱歌曲(重点)
(1)1—16小节的学习(注意节奏音准)(2)17—31小节的学习
(3)31小节转调部分至结束(主旋律的学习)6再次聆听歌曲
7分小节演唱(及时纠正巩固)8齐唱歌曲 三 巩固拓展学习
1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应该用怎样的歌唱方法和技巧表现歌曲”?
2学生按乐句分析歌曲演唱情绪并实践。(如:热情洋溢的、轻快地、活泼的、坚定有力的等表情术语)3个别同学展示演唱(可选择自己满意的演唱乐句)4有感情地齐唱歌曲下课。
第五篇: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学习方法 】
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板书: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放音乐《我和我的祖国》)
一、导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人最质朴最高尚的情感。
新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女诗人舒婷用她的诗唱出了对祖国的爱,我们今天就一起通过这首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来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于1976年 “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四、关于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
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对的现实的感受。
五、诗歌阅读方法:(1)、把握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2)、了解背景——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创作背景。(3)、展开想象——诗歌的集中性需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跳跃性需借助想象补充。(4)、捕捉意象——选择的意象,表达的意象,二者兼而有之的。(5)、推敲字词——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6)、体会音韵——音韵美,节奏美。
六、整体感知、初步诵读
1、找个同学放声朗读这首诗,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我们大家听听。谈谈看,在朗读的时候,你能从诵读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什么感受?这里哪句诗最能具体充分地体现诗人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情感?
参考:“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 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2、背景了解
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按常理,要表现热爱之情往往是热烈愉快、奔放昂扬的,就像小时候唱的歌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无比灿烂美好!为什么这首诗却透着沉重感?
为了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它,我们必须查阅背景资料,同学们在预习时不少人做了这个工作。我们来看——相关资料:舒婷初中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由于十年**,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没有从困境中完全复苏,诗人联想到祖国灾难深重的历史,充满了忧患,但**毕竟已经结束,现代化的脚步也已经迈开,诗人同时也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和深情的祝愿。
3、自由诵读文本,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七、精读细研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 明确:
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2.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
第一个“祖国啊”包含着的应该是一种因为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而无限悲痛的情感,是压抑而悲哀的感情。第二个“祖国啊”包含着的情感是复杂的,对祖国千百年来的悲哀感到痛苦失望,但在这种失望的同时又看到这个民族曾有的灿烂辉煌,看到这个民族从来就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坚定的期望,于是在痛苦里又带着隐隐的希望。
第三个“祖国啊”包含着一种备尝艰辛后的由衷喜悦,是终于在痛苦后看到新生的激动甚至狂喜,沉重又欣喜。
第四个“祖国啊”包含着对祖国的无限感激和热爱,满怀着一种要为祖国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激动和热忱。这里的情感是激昂、热烈的。3.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八、学生深情诵读全诗,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要读的沉重、缓慢、低沉。
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要读的舒缓。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要读出高昂。
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读得坚定有力、不容质疑、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
九、自由神情诵读全诗。
十、【当堂训练】: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十一、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十二、布置作业: 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补充: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诵读指导)我是你 / 河边上 // 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 / 额上 // 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 / 深深
勒进 // 你的肩膀↗(这两句语速要快,是前边蕴积的感情的勃发)
———祖国啊~(第一次咏叹,深沉的感叹,语气低沉,表达出难以言状的悲哀)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第二次咏叹,痛苦的呼唤,语调略高,表达出几多痛苦,几多希望)我是你 // 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 //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 // 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这两句语速要快,气势昂扬,读出一种难抑的激情)
———祖国啊⌒(第三次咏叹,欣喜的呼唤,语气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我是你 / 十三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 /平方公里 / 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 // 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语速快,语调逐句上升,为下面的最高音蓄势)
———祖国啊⌒
我亲爱的 // 祖⌒国↗(全诗最高音,感情最强烈。语气昂扬,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注:/ 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是重音;↗↘分别表示声调微升和声调略降,突出抑扬顿挫感。
本诗通过追溯祖国千百年的历史,表现了她的沉重疲惫,贫困与悲哀。但痛苦中的“我”并未沉沦绝望,而是依然向往光明,满怀希望,并且甘愿为理想去奉献,那是对“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养育了自己的祖**亲的报答。为表达这种赤子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