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茶园山中心小学
赵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及语段,感受孔子的语言中“先分述后总述”的论述方式。
知识与技能: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
教学难点: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孔子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关于“水的四德”的图片,运用演示幻灯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欣赏一道美丽的春景 1.感受春意的浓郁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泗水河畔春意正浓。你看!(出示文字)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仔细的品读这一段话,想象一下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谈谈你的感受。(景美,看到了碧绿的原野、艳丽的桃花、拂面的春风,听到了那清脆的鸟语,感受到了淡淡的花香)从那体会到的呢?(点拨体会泗水河畔的浓浓春意)
(“阳光普照” 告诉我们,一个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桃红柳绿”一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丽。“草色青青”让我们体会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习习春风”让我们感受到那暖暖的春意。)
师:对,谁读这段话,读出泗水河畔的春意盎然。(注意关键词的朗读:“习习的春风、翩翩到来”轻一些,慢一些,读出春风的温柔;读出对妈妈的感情,“甜蜜的絮语”要轻柔一些,因为那只有你一个人听得见。)2.体会用词的精确
师:课文写得真美!作者把大自然比作是一位母亲。(出示文字)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教师引读(点读):她宽广的胸怀就是那广袤的大地,她飘逸的长发就是那茂密的森林,她那明亮的眸子就是那温暖的太阳,她那甜蜜的絮语就是那和煦的轻风。你觉得大自然像母亲吗? 万物都是大自然母亲的一部分,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这些都显得大自然很宽广,仿佛是母亲宽广的胸怀,这是一种壮阔的美,这是一种博大的美,象征的母亲的博爱。
所以课文才会说: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再细细的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大自然还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美丽的母亲: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大自然中最明亮的太阳比作是母亲的眼睛,这双眼睛亮不亮?美不美?
慈祥的母亲:甜蜜的絮语。把春风比作“甜蜜的絮语”是多么恰当!这是母亲在我们耳畔轻轻地叮咛!
这不仅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还是一位美丽的母亲,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让我们读出它的慈祥、美丽,更要读出她的伟大!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泗水春光美)
师:泗水的春光真美啊!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在这美好的春天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向我们起来。他就是——孔子。孔子在欣赏这美景时,但似乎心情很不平静。他在想些什么呢?
二、营造一个心灵的春天
师:言为心声,我们来看看孔子的语言,看看孔子在想什么。(出示文字)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理解文本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孔子把水比作是真君子,那主要的的四大理由各是什么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2.走进文本
师:为什么孔子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这段话,水的哪一个品德给你的感受最深,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水的品德了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交流感受:(1)水的“德行”
从“哺育”一词看出了水的德行。因为“哺育”这个词一般是形容母亲的,水就像是一位母亲一样,哺育着世界万物,真是品德高尚。“奔流不息”这个词语也让我体会到水的“德行”。因为水为了给大自然中的生物输送水份,不停地流动,不知疲倦,真了不起!多好的水啊,不管它是参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小草,都给予滋润,不管它是奔跑的动物还是静止的植物,都给予滋养。没有水就没有人类,请你来把这句话再好好读读!(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2)水的“情义”
从“流必向下”读出了水的谦虚谨慎,对人有情有义;从“和顺温柔”体会到水的温和善良。(出示图片)水流进方方的池塘里就是方的,流进长长的溪流里就是长的,从“或方或长”这个词语看出水一直在改变自己,适应别人,可见它为人着想,真是有情有义!谁能把这种情义读出来?(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3)水的“志向”
柔弱的水穿山岩,凿石壁时竟然“从无惧色”。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读到这儿,我们眼前仿佛出现这一幅幅这样的画面:(配图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水从源头出发。流过峡谷,它穿岩凿壁,形成涓涓细流;流到悬崖,它穿岩凿壁,形成那飞流直下三千尺壮美的瀑布;流经高原,它穿岩凿壁,汇成那滔滔的大江大河。
当水流过那广阔的原野,众多的水滴汇聚一堂,奔向浩瀚的海洋,奔向遥远的彼岸,心中是那样的欢畅!你看,那卷起的千尺巨浪,就是它不息的生命在涌动、翻滚和歌唱。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我们谁来试着读出这柔弱的水,它的刚强!(练读、齐读)(4)水的“教化”
从“荡涤”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得非常干净;“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
在这里有一个词语同样需要我们好好体会——“万物”。通过这个词语你有体会到什么?(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万物入水,水都能帮其洗刷污垢,污浊的变得洁净,灰暗的变得明亮,其实孔子自己也就像水一样善施教化,孔子有3000弟子,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孔子和流水一样,善施教化,都有着高尚的情操,谁来把流水的这一品质读一读?(练读: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5)积累词汇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孔子眼里,水是: 奔流不息
哺育生灵
有德行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有情义
穿岩凿壁
从无惧色
有志向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真君子 3.走出文本
同学们,你们看,孔子的语文学得多好,在这段话中,孔子先讲了水的四种精神,最后得出“水是真君子”的结论。我们请4位同学分工朗读,体会这种叙述方法。(以“先分后总”的形式朗读。)同学们,“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些仅仅是水的特点吗?还是(君子、孔子、其他人)回溯(君子、孔子、其他人)就是有德行……(引学生接)的人。所以他们才是真君子。(板书:真君子)
六个小圆点省略的是——水的其他特点,也是——君子的其他特点,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在这段话中除了有孔子的“赞叹”,还有什么?(对弟子的“嘱托”和“叮咛”;对弟子的“希望”和“期待”。)
这段短短的话中,包含着多少内容!难怪孔子说得——意味深长。谁再来把这段意味深长的话读一读。
4、回入文本
听了孔子着意味深长的话语,学生们领悟到孔子的用意了吗?从哪看出来的?(从课文后面几节中找一找。)(出示子路和颜回论志的话)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指读这两句话。
联系孔子论水的话,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想知道吗?(出示内容)有利剑兮匿(隐藏)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骥(好马)锁厩(马棚)房。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齐读。
释义:颜回拿利剑、美玉、猛虎、凤凰来自比,告诉我们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非常渴求建功立业,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但却无用武之地。可他并不悲观失望,也不高傲自负。正如他所说:“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记得子路也问过孔子的志向,孔子当时回答了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同时出示这句话)这就是孔子的志向!孔子以他高贵的品质、伟大的思想,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全世界人民。齐读。
三、品味一段美妙的春情
记得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在我们这堂课上,孔子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快速回顾所学内容,找到答案马上发言。(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说明他善于思考;水是没有感情的,孔子却赋予了它人的品格,说明他善于比喻;孔子的智慧还体现他能够运用借物喻理的方法。他借水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借此教育学生。)
正如大家所说,孔子善思,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孔子善喻,水本无情,孔子却赋予了它人的品格;孔子善教,他巧妙地借水说理,由水育人。更妙的是孔子教育学生不在课堂,而在美丽的泗水河畔!你看,泗水河畔因为有了这群智慧的师生而显得春意更浓。(出示文字,图片)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通过课文的描述,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生情谊浓,板书:师生情谊浓)该如何读出这浓浓的师生情谊啊?(指读,齐读,读出这份浓浓的情谊。)
同学们,喜欢孔子吗?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待弟子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教育学生是那么的循循善诱,他一生都在追寻着“品德高尚、有情有义、志存高远、善施教化”的“君子”形象。他是古代“仁师”的典范,真不愧为“万世师表”!(出示孔子画像)学习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3、学而不思,则罔(wăng);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了这篇课文,课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泗水春光美
孔子游春
真君子
师生情谊浓
第二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12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
12、孔子游春
看水、议水
有德行、有情义
有志向、善施教化
真君子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重点抓住两个重点段。
第一是第二节,特别是“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仿照再说,开始还以为学生不易说准,可学生说得却非常得好,如有同学说“盛开的鲜花是她灿烂的笑容。”“流淌的小溪是她甘甜的乳汁。”“飘浮的白云是她洁白的裙子”“轻轻的薄雾是她神秘的面纱”等。我感觉学生都是有很大的潜能的,有很大智慧的,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深入地进行挖掘。
在教学“孔子谈水”这一重点段时,我用“之所以说水有德行,是因为它――”“之所以说水是真君子,是因为它――”用这两种句式,让学生从心里真真实实地明白孔子的一番话的道理。而对于水还有什么特点,我没有进行深挖。
这篇课文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描写,还有富有哲理性的谈话,确实是一篇很难得的佳作。在教学时,虽然学生对重点片断也能很好地背诵,可总感觉并没有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学时,还有一定的功利性,面对着这么优美的片断,应该尽情地引领学生去品读,去感悟,再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达到诵读。可是学生和老师一开始就为了背诵而读,为了背诵而去学,这就缺少了必要的过程性。现在我想,只有学生从心灵深处消化的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积累与运用。看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注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说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达到熟读背诵。
第三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23、孔子游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四、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
23、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弟子言志
有志向 善施教化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真君子
第四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第12册第23课
[教材简析]
课文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孔子游春,读
2、游春是什么意思?(春游)
二、初读感知
1.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期待的故事。课文很长,同学们自己先放声朗读,熟悉课文。开始吧!
2.交流初读体会:
①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什么?
②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赏春、品水、论志
三、赏春
1.春天的泗水是个好地方,你还记得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一起来看看吧(播片子)
2.那么课文中描写的泗水春景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段。
3、学词:
①广袤的大地:出词;问这里的广袤可以换什么词?或,还可以说怎样的大地?
②飘逸的长发:出词;这里还有一个生词,请全班女生一起来读;点评读得真美!
③宽广的胸怀、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语
出词: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词组,全班读
师:这些词一般用来描写美丽的女子。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读看师生接力读
④你感受到了什么
⑤创作填空。
过渡:浪漫的春景令人赏心悦目。但是,孔子仅仅是带着弟子去泗水河边赏春吗?
四、品水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从中发现:听说泗水涨潮是为了水去的
2.品水遇水必观的孔子,究竟对水有着怎样的心得呢?
3.指名读,表扬:这段不好读,你读得很不错!
4.自读:其他同学也试着读读看。
5.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
①聊天减轻压力:(不太懂)当然,孔子话里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②指导方法:不过老师相信大家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就一定能读懂。请大家静下心,提起笔,细细品,写出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品一句、一个词也行。
③生品读、批注。
6.交流点拨:
①有德行 理哪些东西离不开水?(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
②有情义 理你见过方的水吗?但是把它装进长的瓶子里,它就变成?
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水流进湖泊,就成了();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
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
师点: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
③有志向 不理。在学生谈完体会后,直接请该生/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吧!
④善施教化 理还万物本真的面貌,让万物洁净、美丽
7.再次鼓励学生:同学们用心领悟,真会读书。了不起!
五、论君感受水与君子之间的联系
1.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为了让大家走进孔子的内心,老师准备了一段介绍孔子的录像看录像(录像可以配些关键字幕)
2.生结合录像汇报:能从孔子的身上看到如水一般的美德吗?
3.师:上善若水!
①智者乐水,在水中,孔子看到了君子所具有的所有美德。让我们读出对水由衷的欣赏!
②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
③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六、拓展赞水(生读时配乐)
你也来当回孔子,赞赞你心目中的水吧!
a、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着()。
你荡涤万物,是这样的();
你清澈透明,是这样的()。
b、你胸怀志向,();
你浩浩荡荡,()。
你(),却也能穿岩凿壁;
你涓涓溪流,却也能();
c、我们赞美水啊,你是()的源泉;
我们赞美水啊,你有()的情怀
总结: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师,他通过自己对水的感悟来启发学生怎样做一位真君子。那么他的弟子会从他的言行中受到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们在第二课时中继续来感悟吧!
课后反思:
1.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露的,而是隐蔽的;表达顺序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起伏的。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须循着作者思路进入情境细细体会。本篇课文,作者以孔子游春为线,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丰富、厚重,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
2.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握文本线与点的艺术。首先我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整篇课文,为梳理整篇课文思路打下基础,然后从重点句、段揭示了与全文的联系,让学生在境中品味。让学生写批注,谈感受,体会水如君子,君子如水,最后通过学生作诗来赞水升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3.在教学孔子品水,让学生写批注谈感受的环节中,因对学生的发言预设不够充分,以至自己在理答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时间关系,在指导学生动情朗读方面略显不足。
点评:
1.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全身心为学生的学服务,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妥善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追求二者的统一。
2.本节阅读教学课,执教老师能较好地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 语言形式,通过语句训练,批注等手段,让学生感悟到水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通过引导学生识水到写水、品水,水的品性如甘泉流进师生的心田,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精神得到了升华。
3.教学品水片段中,执教老师能通过引读、学生写批注,谈感受、师生对话中,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情感能自由流淌,自然倾泻,而不是把君子如水的品性强加于学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通过文本产生共鸣。教师给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的课,正如同孔子带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附:
1.教师简介
陈山,女,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担任福建师大附小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热忱参与语文课改,积极探索新教法。多次参加省市教学观摩活动、录像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多篇教学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并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观摩获奖。
2.课文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
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只认不写的生字)s mo
泗 袤
(会写的生字)y zo dūn
逸 凿 蹲
1、朗读课文,背诵第2、8两个自然段。
2、用钢笔描红(逸 凿 蹲)
3、画出课文中的成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然后选择两个造句。
4、联系上下文,理解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
5、课文中有孔子与子路、颜回谈志向的一段对话,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五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听!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呢!让我们走进孔子的课堂,做回他的学生。
一、直接导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孔子把学生们带到了---上课,在泗水河边的这节课上,孔子先与弟子们一起(赏春),再与弟子们一起(论水),最后与弟子们一起(言志)。
(师朗读第一小节)愿意跟随孔子一起去赏春吗?准备带什么去赏春?
(用眼去看,用鼻去闻,用手去摸,用心去感受)。(出示第2小节)带上这些,到这一小节中欣赏春景。
二、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跟随着孔子来到泗水边游春,你欣赏到了什么? 1.(出示第一句。)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看得真仔细!你真会听!你不仅看了,听了,还去感受了呢!)2.让我们一齐读出春天的美!
3.让我们走进如画的风景中。(出示春景)(出示第二、三句)大自然真美呀!难怪作者发出了赞叹:(以诗句形式出示: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生配乐朗读)
4.诗一样的语言哪!写出这么美的语言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词语美,运用了比喻、排比句式、总分结构)
你真会阅读欣赏。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总分结构等手法,抒发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我们也来学着写诗。(出示:幻灯片第一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子。)出示:(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出示:(自己写)
(评价: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啊!真有灵性!太迷人了!真是童话般的境界!)
(评价:你真的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这位母亲的伟大了,非常感谢你!)6.泗水河边的美景如画呀!让这美景保留到我们的记忆中。(配乐背诵)
三、研读3—9自然段
1.当我们纵情于泗水河边的美景时,我们的孔子却“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据古书记载,孔子屡次称赞水,曰“水哉,水哉”。水有哪些可赞的品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一小节表达了孔子对水的见解? 2.(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让我们静静地听。师现场配乐朗读第8自然段。3.同学们,默读这一小节,找出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4.为什么孔子说水是真君子呢?
(课件在“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下划线)
5.孔子关于水的四句话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句?就在这句旁边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可以写一写你由这句话联想到的词语、诗句等。
6、教室里如此的静悄悄,飞舞的笔尖下流淌的是你们智慧的遐思。同学,把你对某句话阅读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水的“德行”
生: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师:用书上的话怎么说?
生:水“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师:从“哺育”和“乳汁”这两个词你看出水像谁?
生:从“哺育”和“乳汁”这两个词看出,水就像是一位母亲一样,哺育着世界万物。师:那是一种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的品德。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的就是这样的水呀!
生:水为了给大自然中的生物输送水份,不停地流动,不知疲倦,真了不起!师:你是抓住“奔流不息”这个词来理解的。水就是这样无知疲倦地无私奉献着。指导朗读。齐读“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水的“情义”
生:我从“或方或长”这个词语看出水一直在改变自己,适应别人,可见它为人着想。生:我从“流必向下”读出了水的谦虚谨慎,对人有情有义。(孔子曰:不耻下问)生:我从“和顺温柔”体会到水的温和善良。师:用一个成语怎么说。生:柔情似水。
指导朗读。齐读“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水的“志向”
生:一个“穿”字,一个“凿”字,让我想起了一个词语:“滴水穿石”。水真了不起!
师:还想到了那些词语、诗句。这是认准目标不放松的“韧”劲。
生:柔弱的水穿山岩,凿石壁时竟然“从无惧色”,可见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师:这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闯”劲!指导朗读。齐读“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水的“善施教化”
生:我从“荡涤污垢”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掉,就像老师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去掉恶习。
生:“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指导朗读。齐读“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7.水有德行,因为他---,水有情义,因为他---,水有志向---,水善施教化---。8.看到这个省略号了吗?它省略了什么内容?能像孔子这位老师那样谈谈对水的见解吗?(出示:水清澈见底,一望而知,它好像________。)
(出示:水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有毅力。)(出示:水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池子是圆的它就是圆的,水池是方的它就是方的,小河是长的它就是长的,它灵活、聪明地顺应环境的变化。孔子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侧面说明水有灵动、智慧等特点。
9.从你们对水的谈论看出,水是真君子啊!司空见惯的水在孔子眼中却解读出了如此多的内涵。(出示第9小节,齐读)作为孔子的弟子真是幸福,因为他们有一位怎样的老师啊?(板书:循循善诱 充满智慧)
(赏春是为了论水,论水的过程中让弟子们明白了怎样做人!)
10.同学们,下节课我们继续随着孔子这位大师在泗水河边的言志中,感悟这位老师的魅力。
(板书:循循善诱、充满智慧)
板书:
赏 春
循循善诱
孔子游春 论 水(真君子)
充满智慧
言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