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

时间:2019-05-12 22: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改革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方法措施

1、转变我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通过探索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愤悱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2、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二)、成功与挫折

课改中,我们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赏识和肯定,这很有必要;但也的确看到这方面存在误区。有的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扬 为“真了不起!真聪明„„”,有的还误认为当前不能批评学生,批评就是否定,就会刺激学生,影响其上进心,对课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名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会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应该指出,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儿童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强化,并得到学生的认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构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a、动手实践——活动性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教材、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

b、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因而,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深入了解并科学调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广泛提供并不断丰富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

c、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

我一定努力与课改同行上,因为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课改引发我们深思,课改促使我们蜕变,课改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课改也会引领我们走进新的天地。

小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由形式走向实质,搞好小学数学的课改,现结合我班教育实际,特制定出数学课程改革计划如下:

一、主要任务

1、解读、试用和评价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运用数学课程标准理解、把握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导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按课程标准对教材作评价,提出修改、完善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2、通读、试教和评价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通读并把握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将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分析,找出新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并把握新教材的“新质”;通过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试用,验证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探索总结使用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教法,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及其应体现的基础性、整体性、均衡性、前瞻性作出评价,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试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修订、完善建议。

3、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与使用新教材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4、探索研究对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在小学数学课程实验的同时,加强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并逐步形成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5、总结整理一年来本人在课程改革中好的经验、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并汇编成成册。推广符合课改精神,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方法,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具体措施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活动。

5、定期进行实验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实验教师研究探索教学规律。

6、实验教材的培训学习,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

7、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们所用。

小学数学教研组课改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我们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仍然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不断深入课改实验,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二、教研目标:

1、以党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为教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提供一个和谐的研讨平台。

3、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4、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5、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督促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教研措施:

(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提倡每位教师本学期在小组里讲一节公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二)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科学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研讨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4、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通过互相听课、说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数学课改计划

课程改革在我县全面实施,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新教材,面对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热切期盼,我应该迅速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标准,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通过数学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角色和教学策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一、新课改中存在的的问题。

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教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深思。还有一些问题,须及时解决:

1、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3、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

4、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

二、课堂教学,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努力的方向。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与获得成功的机会。

(4)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

(6)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一节好课应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提炼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将借鉴“杜郎口中学10+35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杜郎口”旋风》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5.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继续参加 “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数学课改计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下是我的课改计划:

一、如何在备课中体现新的理念 1.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他们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2.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了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形式。因为,教材的编写往往是根据知识的结构展示其发生、形成、发展的顺序。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教材中的呈现顺序及呈现方式。

3.改变新课的导入方式。

现行教材中的准备题,是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新知境界。然而,从新的教学理念看,它恰恰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探索空间。加之,教材中的例题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在出示例题的同时,就有怎样想,它既约束了教师的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个性、才能的发展为主,导入阶段的目标也应随之由为知识学习作准备为主转向情感诱导为主;由关注知识技能领域向关注发展性领域转变。因而,强化情景创设功能,让学生体会今天学的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是导入阶段的方向。

二、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理念 1.创设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1)转变教师的角色。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例如,在学生讨论、争议不休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的、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2)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 学。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由于开放式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教师要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有思维空间。

3.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开放性的练习,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启迪学生思维。

数学上册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五、奋斗目标

加强思想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将在本学期里,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教学大纲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并注意积累和整理教学资料,总结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求质量,求效率,求效果。学生考试成绩及格率90%,平均分80分。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当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终于催生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正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热情地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校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师要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课改工作的新要求,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学理念及行为的转变为主线,以教研、科研为支撑,全面、深入、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活动,积极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个人课改现状分析

本学期,接受数学课,虽然有过一年的教学经验,但对教材还不是很熟悉,对新课改的要求、思路、具体实施步骤、对学生的要求等还比较生疏。

三、课改方向

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中学教学模式,改出自己的特色。

四、具体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具体看法与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等。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我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课程准则》等指导性的文件,树立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发展。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中的发展,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优化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3、把教本吃透,认真研究课标,了解学生背好第一节课。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史政学方面的新观点,开阔视野。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全面有机地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4、改变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失去学习兴趣。以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5、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6、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改变以往每节课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全班每一个学生,结果使学生吃不了,优等生确吃不饱的弊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全面地发展;课改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课改教学计划

——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在研究了《源潭镇中心校关于开设教改实验班的实施方案》后,深思自己的教学心中明确了方向,于是我想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指导自己的教学思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真正认识教师角色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一定要从思想上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深入学生其中,想学生所想,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服务,点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二、用心感知学生

三年级学生思维还未形成固有的惯性和模式,他们乐于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因此在课改的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兵教兵、兵练兵达到最后兵强兵的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基于上述两点谈自己的思路 我以我想实现的课堂为例,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采用小黑板、黑板公布目标,准确提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指导学生自学。①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②给予学生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围绕例题看书,独立找答案;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办好,就怎样干。

③让学生知道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①学生自学时我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的学生,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让教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是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更正的道理。

6、当堂训练。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下课时要交作业本,做到了“堂堂清”。我对自己预设的这样的课堂步骤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着起初我并不明确自从在总校的方案中提到“先教后学,展示交流,当堂训练”得到了方向,我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去实践这次教学教改工作。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和教学反思,努力成为学生“搭桥”“架梯子”的主要成员。

数学科课改实施计划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小学时期的最后冲刺阶段,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互动教学,特制订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召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二、班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有极个别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其中智力较差的学生有:郭小虎;自觉性较差的有:李坤、陈尧、杨平、李瑶;惰性强的学生有:符涛等。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本学期,我会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课改计划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支点。但我们不要忘记,只有经历精心组织的数学活动,并辅之以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承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承认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并不等于要实现放任自流的课堂教学。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激励学生,是教师永远的工作。作为一名普普通通却对教育怀有执着追求的教师而言,新课改给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搞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推进新课改的深层次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我准备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八名同学按学习小组排列,以便随时讨论。

2.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

3.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

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

二、确立学生主要的学习形式

学生讲题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组间合作与竞争的形式展开。同时要制定出相关的纪律、学习等方面的评价考核措施。

1.教师课前将习题整合归类,再根据学生的学情,从中选题,提前一两天(最长是一周)分配适量题目给每一个学习小组,要确保分题目前,必定先有一个合理的小组成员搭配,并使每个学习小组都能分到与其学习水平相当的题目,给学生最少一个晚上最长一周的时间对所分题目进行再思考。

2.交流展示环节为保证不同程度的人参与讲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小组学习纪律,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机制;要求每组每次自荐或推荐同学讲题,教师有根据交流时各个同学的表现指定同学二次讲题的权利。交流展示全部题目后,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纠正、错误原因进行反思,要求生教生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两个小组间就学习纪律、效果要互评、检查。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要对学生讲题作出点评并逐步引导学生互评。

3.反思总结是教师和学生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做的一项定期总结提升活动。

4.建立组员每月定期交流,及时调整研究的机制。

三、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重点做了如下几点: ①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②在评价内容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③在评价的视角上,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④在评价的标准上,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⑤在评价的公正上,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

⑥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具体操作如下: 1.特优生讲题:

主要鼓励特优生讲题,教师多指导,少批评,初步唤起更多特优生的“满足感、成就感”,激发特优生的内在学习动机。2.优生讲题竞赛: 激发优生的争胜心,通过更多优生的参与,使学生看得见“我能行”,促使优生从“我能学”到“我要学”心理转变,同时为中等生、后进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初步在全体学生内心掀起“我能行”到“我要行”的心理风暴,促进优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3.优生与中等生、后进生穿插讲题:

在优生讲题的同时,教师选择难易适当的题目给部分中等生、后进生讲解,只鼓励不批评,多指导不讥笑。对优生的讲解多指导,适当指出一至两处的不足,使学生看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明白交流的必要性。通过更广范围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鼓励指导,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初步产生交流必要性的认知和对交流的需求。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是给点儿阳光就会灿烂的人,他们的模仿力和可塑性极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要能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再加以适当的引导,他们一定会还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精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结合教学实际,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创出自己的特色。新课改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纲要》为指导,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突破两个难点(新的评价体系和校本教研),为课程改革跃上新的台阶作出积极的贡献,教师新课改工作计划。

工作总要求:课堂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实;课改研究进一步深化,见效;教学特色进一步加强,凸显;师资建设进一步推进,促优。

一、立足校本,以学习促发展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继续重视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课改实践活动。

(1)重视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进行学习,通过营造浓郁的课改和科研氛围,力求达到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2)重视结合。把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和课题的研究紧紧结合在一起。在课题研究中,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潜力,倡导学生积极学、积极说、积极做,这就要求教师像新课标中提出的那样:“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重视反思。写好教后记,反省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角色,在此基础上吸收先进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调整教学状态。教学反思定期进行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教学灵感和火花,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的脉搏,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二、深入探究,提高工作实效。

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因为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它不同的内涵和改革的对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改革.本学期新课程的实施中仍把重点放在研究上。

三、加强教学反思

充分发挥教师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反思的意识。做好教育教学案例的记录和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充分发挥学校 的优势,由“培养适应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近期个人发展目标。

1、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老师。

4、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写作的基本功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5、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6、锻炼好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三、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3.、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4、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改革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方法措施

1、转变我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通过探索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愤悱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2、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二)、成功与挫折

课改中,我们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赏识和肯定,这很有必要;但也的确看到这方面存在误区。有的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扬为“真了不起!真聪明„„”,有的还误认为当前不能批评学生,批评就是否定,就会刺激学生,影响其上进心,对课上的一些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名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会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应该指出,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儿童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强化,并得到学生的认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构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a、动手实践——活动性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教材、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

b、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因而,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深入了解并科学调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广泛提供并不断丰富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

c、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

我一定努力与课改同行上,因为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课改引发我们深思,课改促使我们蜕变,课改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课改也会引领我们走进新的天地。

第三篇:小学课改计划

学校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和课改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以优化的工作管理、科学的评价与监控为保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细致、扎实的做好课改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强化常规管理(1)、开展学习活动

把不断学习课改理论作为课改的必修课题,加强对学科标准的内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教师坚持做到“五多”,即: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成为“学习型教师”。(2)、探索备课方法

⑴ 备课标、教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学科、年级段、单元教材特点,了解编者意图,深入理解课文、例题、课后习题的安排目的、要求,多角度挖掘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搜集资料,重视生活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开发、重组。⑵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措施,因材施教。

⑶ 备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活动重点是层次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选择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⑷ 备教学设计。备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相关媒体等教育资源的作用。⑸ 教案书写要清晰,格式要规范。

⑹ 教学过程安排要合理,层次清楚,重点体现教师导的过程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注重体现开放性。

⑺ 精心设计问题、导语、过渡语、结束语、总结语等,问题设计要有思考性,导语有启发性,过渡语有点拨性,结束语有回味性,总结语有概括性。研究问题的设计,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启发性、实用性,问题要有问有导,有问有答,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⑻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⑼ 板书设计紧扣三个“点”,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体现特点;力求三个“精”,即内容精当,文字精炼,设计精巧。

⑽ 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要适量,做到形式多样化,提倡分层次留作业。

⑾ 重视课后小结。对一节课从课前设计、课中实施到课后反馈,进行整体思考,将教学中的亮点、疑点、经验教训及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及时记录下来。

(3)、优化课堂教学

⑴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⑵ 研究学生活动的设计。探索个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运用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⑶ 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参与,又利用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老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因学定教。

⑷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活起来。要注意面向全体,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空间。学校评课主要看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表现得机会,个性的彰显。

⑸ 培养学生会听、会质疑、会表述、会交流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着协调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动”而不乱,“动”中有序。(4)、开展教研活动

⑴ 强化教研组职能,加强组内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一化”、“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一化”即:教研活动经常化;“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活动,统一上交各项材料,统一完成学校计划中的各项教学任务,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⑵ 以问题`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以教学的“空白点,薄弱点,重难点”为教研的突破口,主体参与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加强交流,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做到:“全”,即全体参与,全面把握;“实”,即时间落实、问题落实。⑶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观看空中课堂,课改录像课等。⑷ 开展教研组活动。

2、开展教学研究

(1)、开展课题研究

本着研究的态度,以科研的精神来对待课改,做到“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教材观。钻研业务拓展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试验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课表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整体学术水平,支撑试验工作健康发展。(2)、促进教师发展

⑴ 发挥教研组的辐射作用,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化发展,做到全体教师抓过关,青年教师上水平,鼓干教师出特色。

⑵ 发挥骨干教师的先导作用。组织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做教材分析,交流典型课例和课改体会,探索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带领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课堂教序模式,同时采取拜师结队、互帮互学等形式鞭策青年教师不断上进、骨干教师再上台阶。

(3)、加强小组的合作研究。使学生在互动状态下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4)、注重教学反思

⑴ 增强质疑意识,立足行动研究,教师以研究着的身份投入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研究,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在研究中教学,实现“教研相长”。

⑵ 在实践中反思。教师示范课后,结合示范课教师自评、成员他评,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随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和课例的评比。(5)、探索评价方法

加强赏识教育,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对待学困生,要多帮助,多发现,多表扬,多暗示,用教师高尚的教学艺术和真挚的关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做大教授,更不能做大法官,要把自己作为与学生同步学习的一员。当学生走歪了,教师要适当指点,学生精彩了,教师要学会欣赏。3 强化质量监督

(1)、加强日常监督。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要求,做到教学“六认真”,即: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认真组织单元考核、认真学习信息化技术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认真地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练习和帮教。注重培优补查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实现单元过关。开展月月都是“教学质量月”活动,向日常教学要质量。认真及时地做好单元、期中、期末检测与分析,重视学困生的辅导。(3)、重视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听、细思考、多动脑的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预习复习习惯、自学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审题坚持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及时改错习惯等。(4)、重视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校教师在上级领导下,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搞好课改。

第四篇:小学课改计划

学校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和课改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以优化的工作管理、科学的评价与监控为保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细致、扎实的做好课改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强化常规管理

(1)、开展学习活动

把不断学习课改理论作为课改的必修课题,加强对学科标准的内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教师坚持做到“五多”,即: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成为“学习型教师”。

(2)、探索备课方法

⑴ 备课标、教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学科、年级段、单元教材特点,了解编者意图,深入理解课文、例题、课后习题的安排目的、要求,多角度挖掘教材。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搜集资料,重视生活中蕴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开发、重组。

⑵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措施,因材施教。

⑶ 备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活动重点是层次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选择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方式,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⑷ 备教学设计。备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

师、学生、教材、相关媒体等教育资源的作用。

⑸ 教案书写要清晰,格式要规范。

⑹ 教学过程安排要合理,层次清楚,重点体现教师导的过程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注重体现开放性。

⑺ 精心设计问题、导语、过渡语、结束语、总结语等,问题设计要有思考性,导语有启发性,过渡语有点拨性,结束语有回味性,总结语有概括性。研究问题的设计,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启发性、实用性,问题要有问有导,有问有答,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

⑻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⑼ 板书设计紧扣三个“点”,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体现特点;力求三个“精”,即内容精当,文字精炼,设计精巧。

⑽ 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作业要适量,做到形式多样化,提倡分层次留作业。

⑾ 重视课后小结。对一节课从课前设计、课中实施到课后反馈,进行整体思考,将教学中的亮点、疑点、经验教训及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及时记录下来。

(3)、优化课堂教学

⑴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⑵ 研究学生活动的设计。探索个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运用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⑶ 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参与,又利用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老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因学定教。

⑷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活起来。要注意面向全体,给学生留出独立思

考的时间,空间。学校评课主要看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表现得机会,个性的彰显。

⑸ 培养学生会听、会质疑、会表述、会交流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着协调者、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动”而不乱,“动”中有序。

(4)、开展教研活动

⑴ 强化教研组职能,加强组内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一化”、“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人;“一化”即:教研活动经常化;“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活动,统一上交各项材料,统一完成学校计划中的各项教学任务,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⑵ 以问题`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以教学的“空白点,薄弱点,重难点”为教研的突破口,主体参与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加强交流,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做到:“全”,即全体参与,全面把握;“实”,即时间落实、问题落实。

⑶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观看空中课堂,课改录像课等。

⑷ 开展教研组活动。

2、开展教学研究

(1)、开展课题研究

本着研究的态度,以科研的精神来对待课改,做到“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教材观。钻研业务拓展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试验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教科研工作力度,组织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课表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平等、互信、合作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整体学术水

平,支撑试验工作健康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

⑴ 发挥教研组的辐射作用,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化发展,做到全体教师抓过关,青年教师上水平,鼓干教师出特色。

⑵ 发挥骨干教师的先导作用。组织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做教材分析,交流典型课例和课改体会,探索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带领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课堂教序模式,同时采取拜师结队、互帮互学等形式鞭策青年教师不断上进、骨干教师再上台阶。

(3)、加强小组的合作研究。使学生在互动状态下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4)、注重教学反思

⑴ 增强质疑意识,立足行动研究,教师以研究着的身份投入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研究,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在研究中教学,实现“教研相长”。

⑵ 在实践中反思。教师示范课后,结合示范课教师自评、成员他评,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随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和课例的评比。

(5)、探索评价方法

加强赏识教育,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对待学困生,要多帮助,多发现,多表扬,多暗示,用教师高尚的教学艺术和真挚的关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做大教授,更不能做大法官,要把自己作为与学生同步学习的一员。当学生走歪了,教师要适当指点,学生精彩了,教师要学会欣赏。强化质量监督

(1)、加强日常监督。严格遵守教学常规要求,做到教学“六认真”,即: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认真组织单元考核、认真学习信息化

技术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认真地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练习和帮教。注重培优补查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实现单元过关。开展月月都是“教学质量月”活动,向日常教学要质量。认真及时地做好单元、期中、期末检测与分析,重视学困生的辅导。

(3)、重视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听、细思考、多动脑的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预习复习习惯、自学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审题坚持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及时改错习惯等。

(4)、重视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校教师在上级领导下,坚持“以生为

本”的理念,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搞好课改。

第五篇:课改计划(教学)

课改工作计划

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所以课改是我国教育的必经之路。具体计划如下

一、在课堂上教师须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多种形式参与的课堂。

将70个学生分为7小组,每小组10人。每小组选一位成绩优异的担任小组长带领组员 学习,采取面对面坐的方式方便组员交流。在学生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后,小组长轮流换,尽量然不爱说话的学生多说。课堂中要做到: 小组合作要彻底,要组织好、有分工、讲秩序、有规矩、讲纪律,学习任务要落实,人人须参与、不能留死角;问题探究要有深度,课堂不能仅停留在表演或作秀的肤浅层面上,要兼顾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统一;课堂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大多数的学生,要关注学情、关注学生的参与深度;教师要依据学校的统一模式组织课堂,要研究和熟悉模式,并不断完善驾驭模式,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力争有突破、有创新,以追求课堂高效为目标。

2.以教师为主导,精心设计问题,打造问题引领的课堂。

课改不只是改学生,还有教师的改变。教师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探索水平,教师必须成为现代研究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研究教学,还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而且还要研究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研究者转变。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了,不能拘泥于表面问题,学生一节课下来学得只是字词句、课文大意。教师须根据班级的整体状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交流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呈现问题,教、讲透彻,深入浅出,还要注意精讲时间的分配。

二、课外教师师不断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课堂。同时,要求教师能准确掌握教学重难点,该精讲的内容,要讲到位须做到:

1、课外教学工作要与同年级同科目教师统一,要做到重难点统一、知识统一、基础训练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统一、导学案统一。

2、在教学前一天就要布置好第二天的学习任务,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

3、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不能过多,但每天必须要课外拓展延伸的任务。

4、每节课都要测评学生对今天知识的把握。

5、每周必须有课外阅读的时间。

6、设定奖惩制度,在教室设立读书角和展示角。

三、我认为校课改工作的几点困难需要解决:

1、学生太多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分组合作。

2、农村的孩子在探讨问题是不能围绕问题本质,多数会是在聊天打闹。

3、对于目前阶段的课改只能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抓教学质量。尤其是一半的时间上课改课,学生很难在上传统课的同时适应上课改课。

4、没有足够的条件,我们的课改课只能走个形式。

尽管这样,在来年的时间里我会不断学习,将课改进行到底,完成好“课改”这项任务。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1年级课改计划

    一 年 级 数 学 课 改 计 划 齐田田 四分场小学 2016/11/23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计划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6 个环节:即板书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最终定稿]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 一、从课堂教学用语看师生关系的新变化 (一)导入用语:你已经知道了有关××的哪些知识? 例:“年月日”的知识,刚开课时,即问“你对年月日的知识已经知道......

    2011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改计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由形式走向实质,搞好小学数学的课改,更好地发挥县实验基地校的引领作用,现结合我班教育实际,特制定出......

    小学四年级课改计划

    小学四年级(3)班语文课改计划计划 赵小娟 一、指导思想 当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正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热情地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走进......

    盖州小学2012——2013年度课改计划(大全)

    盖州小学课改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基础教育和课改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以优化的......

    小学课改培训计划[合集]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第八轮基础教育改革,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能健康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

    数学教学课改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课改工作总结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半年中,我的教学成功离不开她的亲切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受到佟军和许梅的鼎立相助。能积极向同行老师请......

    课改计划

    2014--2015年度工作总结平先荣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