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美术教案 太阳和月亮在一起
太阳和月亮在一起
班级:大六班 主讲人:崔明丽
课程分析
这是一节美术创意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幼儿的见闻和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幼儿可以海阔天空地去想象,而且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的事物特别的富有童真童趣。幼儿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掌握描绘太阳和月亮的方法,学会创造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提高绘画能力,同时太阳和月亮这一课也为幼儿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目标
1、打破传统的日升月落的常规构思,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生动、活泼。能够以太阳、月亮为主角自编一个小故事,并且画出来。
2、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画出他们眼中的太阳、月亮。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谜语导入本课内容
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太阳)师问:傍晚太阳收工回家之后,谁该出门了?
答:月亮
每天太阳下班回到家里,就不见月亮了,因为月亮也很忙,太阳一下班,月亮就得上班,所以一年到头,他们两个很少见面。今天呢,你们的任务就是让太阳和月亮见一面。
师问:大家想一下,太阳和月亮见面是什么场景?
引导幼儿编一个太阳和月亮见面的小故事<见面之后喝茶聊天?一起跳舞?生气吵架?>充分的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
2、讲授新课
<1>画太阳
师:小朋友们,我要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太阳几岁了?是小男孩?小女孩? 教师出示第一张图片 生:是个老爷爷!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 师:那么这张呢?
生:是个小男孩,长着一头卷发!师:太阳的模样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你们认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慈祥的老爷爷,长头发的小姑娘,戴着帽子的小男孩。。。
师:如果你是一位造型师,你们想不想把太阳变成你们想象的样子呢? 生:想!
那好,我们大家现在一起跟着老师画太阳。师:太阳是什么形状? 生:圆形 我们首先画一个圆形。
师:画是太阳公公,圆圆的脸,白白的眉毛,笑眯眯的眼睛,一把白胡子,乐呵呵的笑着。那小朋友你们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出来。<2>画月亮
师:小朋友们,我要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月亮几岁了?是小男孩?小女孩? 教师出示第一张图片 生:是个小美女
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 师:那么这张呢?
生:是个小男孩,戴个小帽子!师:月亮的模样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那好,我们大家现在一起跟着老师画月亮。师:月亮是什么形状? 生:弯弯的
师:我们可以怎么为月亮打扮呢?
生:可以给月亮扎个小辫子,戴个皇冠,给月亮带个卡子。。。师:那我们就来给月亮打扮打扮,看哪位小朋友打扮的最漂亮。
<3>画周围环境,将画面构图整理完整。可以画小星星,彩虹,云彩~~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4、作业展评
请几个幼儿到台前展示图画,并给大家讲自己所画的太阳和月亮的故事。
5、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画的太阳月亮和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大家画的太阳、月亮比天上的更好看、更有趣,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东西变的更漂亮的方法,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心灵,老师相信,你们还会画出更加美丽的世界。
第二篇:第十三周中班美术《太阳月亮星星在一起》
太阳、月亮、星星在一起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太阳、月亮、星星的特征。
2.大胆想象,用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不拘泥于颜色、形状的模式,激发学生喜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美术画册、水彩笔 2.图片、范画
三、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老师想来考考大家。
问:你们说说白天天上有什么呢?(太阳)它是什么样的呢?(圆圆的,有时是红的,有时是金色的,暖暖的·····)
问:晚上天上又会出现什么呢?(月亮和星星)它们又是什么样的呢?(月亮有时圆有时弯,星星是一闪一闪的······)
(开始运用多个小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太阳星星和月亮的样貌,训练幼儿学会记忆和回忆;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记忆,从而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并为后面撕纸学习做好准备。)
2.师板书画出太阳、月亮和星星。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看来你们真的很聪明!今天老师要教你们
(二)教师示范 1.教师教绘法
(可以给太阳加上云朵、彩虹,给月亮加上五官,给星星加上尾巴变成流星······)(三)感受实践
1.师:我画了几个我自己心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带给小朋友们看 看。(出示范画,一起欣赏)
2.师:想想你心中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样的说一说。3让幼儿作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太阳星星月亮。4.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及评价
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作品,教师总结点评。
(小星星歌曲播放,让幼儿抬着自己的画一起唱。)
四、活动反思
第三篇:《太阳和月亮》教案
《太阳和月亮》活动设计
小3班
苗玉良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会说“xx醒来了”,“xx睡着了”。
2、体验“热闹”与“安静”所带的不同情绪,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活动准备:
1、太阳、月亮、小花、小鸟、小兔不同意境的两组图片。
2、PPT及背景音乐《欢乐颂》、《摇篮曲》。活动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二、展示图片,引出诗歌
1.展示图片:太阳和月亮 提问: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月亮又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2.太阳和月亮也邀请了他们的好朋友来我们班做客,他们是谁呢?大家看一看,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一一展示小花、小鸟、小兔的图片)
3.大家再来看一看,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展示小花、小鸟、小兔的图片)
4.教师朗诵完整的诗歌----《太阳和月亮》: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三、师幼一起朗诵诗歌
1.提问:1)刚才老师念的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2)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3)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师幼一起朗诵诗歌,体会两种不同的意境。
四、表演并再次朗诵
五、拓展(PPT):师幼一起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创编的诗歌。
六、活动小结
活动分析:以前每天都在上课,可从来没有一次这样别扭过:对孩子们的称呼,对孩子们说的轻轻柔柔的每句话,对他们的不理不睬,对课堂上突发事件的无能为力,对几个老师都在帮你维持课堂秩序……第一次以这种形式走上讲台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地无能,与张老师他们的课相比真的差距好大好大,真的感觉这十几年的书白教了。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时总会让你有点束手无策之感,怎么办?我想今后要不断的学习,尽快地适应新环境的生活。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会越来越好的。
第四篇:《太阳和月亮》教案
第九课 太阳和月亮
教材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段,造型技能的局限是影响创作意愿深入实现的潜在障碍,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圆、半圆的平面基本形生发成新物形的联想和添加开展造型训练,由干抽象的几何基本形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以用太阳和月亮来约束造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创造的造型可简可繁。
充分利用了儿童常常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见闻和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进行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有时想像着在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想像画、手工制作等开展想像创造。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月亮可以是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5、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难跟老师商量商量。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课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第2课时
1、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写月亮的诗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制作指导时,重视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台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学生表演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5、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重放录音还可以成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大的太阳和月亮。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
第五篇:太阳和月亮教案
活动名称:太阳和月亮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尝试用“xx醒来了”、“xx睡着了”说一句话。活动准备:课件PPT 活动重点:学会看图念儿歌
活动难度:根据图片完整的用“xx醒来了”、“xx睡着了”说一句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呀,王老师请来了两个特殊的朋友。
2、(出示图片太阳):我们来看看,谁出来啦?
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白天到了,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起床了,要去幼儿园。。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走了,谁来了?
月亮是在什么时候出来的?夜晚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呀?
教师小结:月亮出来了,夜晚到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4、今天呀,王老师要教小朋友们一首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就叫做太阳和月亮。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谁醒来了?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月亮出来了,小鸟睡着了,小树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么样呀?(夜晚静悄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听老师完整的把这一首好听的儿歌念一遍。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
4、小朋友们念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棒,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
5、现在我们一起连起来念一念,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
四、看图创编儿歌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呀,想再考考小朋友们,看看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请小朋友们根据刚才我们学的儿歌,来说一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五、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