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1、例说使用陕西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的备课程序…………………………………………1
2、亲近社会
(一)…………………………………………………………………5
3、亲近社会(二)………………………………………………………………… 9
4、学会选择
(一)……………………………………………………………… 18
5、学会选择
(二)………………………………………………………………………………23
6、学会选择
(三)………………………………………………………………………………25
7、竞争与合作
(一)………………………………………………………………………… 25
8、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一)…………………………………………………………………30
9、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二)…………………………………………………………………40
10、腾飞的中华
(一)………………………………………………………………………53
11、腾飞的中华
(二)………………………………………………………………………55
12、永不退色的旗帜
(一)…………………………………………………………………… 58
13、永不退色的旗帜
(二)………………………………………………………………………66
14、特色制度
(一)………………………………………………………………………68
15、特色制度
(二)………………………………………………………………………69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
第一课时:《培养亲社会情感》教学设计
桂花中心校 柳永兵
一、《课程标准》原文: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4、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2懂得社会与个人紧密相连。3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2、教学难点: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快速浏览课本一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2、谈一谈我身边的美好生活。
3、如何看待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4、快速浏览课本二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5、如何认识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6、快速浏览课本三圈内容,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中心观点。
7、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用如画的自然风光、整洁有序、爱意浓浓的一组镜头(照片)导入新课:培养亲社会情感
(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 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三)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小组作答 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
(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五)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5”: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5”,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
(六)(四)自学解决“教学用题6” 具体流程:阅读回答
(七)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7”:
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7”,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课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授课人:任志红
授课时间:2006年3月2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我国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强化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那么,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板书)
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板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的事情,想一想:
(1)父母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3)你认为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也包括我们未成年人。父母不征得我们同意,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是不对的。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交流,不要激化矛盾,问题一定会解决。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第一、尊重他人的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板书)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第二、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板书)学生活动:肖肖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要求:
1、学生阅读案例
2、讨论:
(1)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2)思考在生活中自己是否有和荣荣相似的遭遇,当时感受如何?
3、老师归纳: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和信誉意识,责任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信誉可以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上面我们分析了家庭和学校隐私问题的几个场景,那么,下面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社会,看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第三、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处理“相关连接”的内容。分析日常生活中和隐私有关的情景,倡导大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提问过渡: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哪?
二、依法维护隐私(板书)
1、学生活动:小旺和小松的案例分析
1)阅读材料,围绕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2)讨论哪些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结合小松的做法,具体说明隐私权受到侵害后,应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2、学生阅读补充案例,提高认识。
3、教师强调: 1)同学们列举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使执法人员也得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搜查,同时,公民有权用自己个人的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当然也不得滥用权利。
2)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不意味着只有起诉(打官司)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方法。(学生回答)
4、教师建议
1)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
2)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作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课堂练习:
(一)最佳选择
1.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采取______的方式来解决。
①与侵权人协商②自我封闭,与世隔绝③请求司法保护④以牙还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当好朋友向你讲了他个人的秘密,你应该这样做_______ ①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不能随便对别人讲②朋友的秘密能够对自己讲,自己也可以讲给别的好朋友听③为了安慰朋友,以及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可以向朋友打听私事④不能对别人讲,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二)讨论:课本54页材料
(三)探究创新:
材料一:某班语文老师检查学生日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写日记的情况,承诺决不告诉任何人。同学们出于对老师的信任都上交了。结果,该老师把其中一些同学对某些老师的看法的内容传了出去,引发了师生矛盾。
材料二:小强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有点心不在焉,成绩下滑。针对他的异常现象,班主任偷偷地扣留了他的来信,查看了内容,并把情况告诉了他父亲。
材料三:玉宇这几天特别烦恼: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了好友小刚,小刚却和他人聊天时说了出去,引起了别人对他的指手划脚。在家里,网上的个人信息被偷瞧,自己的卧室被妈妈翻了个遍。
针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吗(材料中的除外)
2、请你对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析。
3、请你谈谈上述事件对你有何启示。
(四)社会实践活动
寻找学校、社会中有哪些不尊重个人隐私的做法,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隐私需要强化自护意识,提高隐私意识和依法维护隐私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家庭生活中的隐私保护,学校生活中的隐私保护,社会生活中的隐私保护以及未来社会科技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教学重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本课的线索: 逻辑主线:家庭生活中的隐私保护-学校中生活中的隐私保护-社会生活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未来社会科技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
道德主线: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教学准备:老师与学生搜集有关隐私权的资料、案例,制成课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引出话题,设疑激趣。引导:是的,现在一些家长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去强行拆看孩子的信件,但对于孩子异常表现还是存在一些担忧和不放心。一些同学害怕家长拆看自己的信件,所以干脆不写信。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引导过渡。生活万花筒:
出示材料1(见附录):“电子家长”。
设问1:你认为“电子家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哪种态度,为什么? 设问2:那么,如何协调家长的监护权和孩子的隐私权的关系? 老师总结:当家长的监护权和我们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惟有相互尊重和沟通才是理智的选择。学生讨论后发言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引导:维护了我们家庭生活中的隐私权,下面我们来看看学校生活中我们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出示案例2:友谊与隐私(见附录中材料2)设问: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总结: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责任保证隐私的安全,信用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言。以所给的材料抛砖引玉,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在交友上应尽的义务。引导过渡:上面我们分析了家庭和学校隐私问题的几个场景,那么,下面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社会,看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材料(见附录中材料3):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 设问:那么,到底如何看待患者就医时的隐私保护问题?患者就诊时真的“医生面前无羞处”吗?医院该如何做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老师归纳:在这方面医院还有许多事可做、要做。但从根本上要做的是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当每一个医院、每一个医护人员、每一个医疗工作者把患者的隐私保护当作自己的责任时,患者到医院才能买到称心、放心和宽心,也才能尽可能减少医患纠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言。由学生面临的家庭生活中隐私权的保护到学校生活再到社会生活中的隐私权保护,扩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老师引导:下面让我们聚焦一下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旧的矛盾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又为隐私权的保护增添了新的矛盾和难度。材料(见附录中材料4):新型手机与隐私权保护
设问:手机的这些功能,可能给人们正常社会生活带来哪些侵害?如何预防、减少侵害现象的发生?
老师总结: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个人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能对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造成损害。手机拍照,有的还传播,使人们感到隐私权、肖像权受到侵犯;定位手机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如不当使用也会成为追踪、监视他人活动的工具,而这种监视妨碍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在法律上,我们认为这些实质都是侵犯人们隐私权的行为。可见,科技的发展给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道德素质要求,要求社会成员强化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隐私意识。学生讨论后发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为隐私权的保护增添了新的矛盾和难度,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强化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隐私意识。
小结: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维护隐私上,我们提得最多的一些词是“尊重、信用、责任”,总之,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去偷听、刺探、窥视他人的隐私。通过小结归纳巩固学习成果 引导:那么,如果我们的隐私权遭到侵害怎么办呢?
老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抓住不能心软手软,忍气吞声,必要时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通过看书或与同学商议来回答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小试锋芒,比比创造力
现在我国法律关于隐私权的保护分散在各个法律领域中,保护力度还很不够,新的《民法典》即将制定。这部全新的民法将对隐私权作出具体的规定。“将保护个人隐私权提到法律中去,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缩影。”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在这部全新的民法中,你认为应该加上哪些有关隐私保护的内容?列举得越多越好。学生列举,可延伸至课后。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作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让容。升华情感,归纳巩固。附录
材料1:可监控上网与聊天记录的“电子家长”羊城悄流行
近来,一种专门管理青少年使用电脑及上网的监控软件“电子家长”在广州一些家庭中流行起来。通过这套由教育部、广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委等部门要求学校推荐家长使用的软件,不但可以过滤不健康的网站,家长还可看到孩子的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等,但同时也有学生家长认为此举侵害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社会上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看法又各有不同。
第一种意见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值得提倡,让家长履行更好的监护权。第二种意见:反对,认为此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第三种意见:怀疑,“电子家长”能奏效吗? 第四种意见:“电子家长”需要改进。材料2:友谊与隐私
融融和肖肖是很要好的朋友,融融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她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了融融的日记内容。融融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是气愤。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材料3: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
床头卡曝光病人病情,隐私被他人“旁听”,医学观摩令隐私变教材,化验单对公众公开,注射室男女不避嫌,医院泄露病人隐私现象令人惊心。
在看病的过程中,病人不得不向医生袒露一些自己的隐私,而因为医院管理措施不当,这些隐私常会被曝光,直至口耳相传„„日前,据有关报道,今年年底深圳市民的电子病历档案将会在部分医院实现局部联网。由于这里存在着有病历泄漏隐私的隐患,从而使病人就诊隐私权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材料4:新型手机与隐私权保护
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除基本通话、短信、呼叫转移等功能外,摄像功能和定位功能更成为手机新的时尚亮点。手机的这些功能,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人们正常社会生活带来侵害。
在有些人利用科学技术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及时调整。
材料:韩国要求用照相手机拍摄时必须自动发出响亮的快门声,以有效制止手机偷拍现象;日本政府制订规范,禁止在公共浴室、更衣室等偷拍高发地点使用照相手机;英国政府禁止人们携带手机进入任何可能进行偷拍的公共场所;美国芝加哥市规定,在公共浴池和淋浴间,未征得当事人允许,禁止对其进行拍照。芝加哥市议会提议,对违反规定的人处以5至500美元的罚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该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并探索出保护隐私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尊重隐私的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隐私权。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找到一些维护自己隐私的有效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
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是的,现在一些家长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去强行拆看孩子的信件,但对于孩子异常表现还是存在一些担忧和不放心。一些同学害怕家长拆看自己的信件,所以干脆不写信。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讲授新课:
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出示材料1:“电子家长”。
可监控上网与聊天记录的“电子家长”羊城悄流行
近来,一种专门管理青少年使用电脑及上网的监控软件“电子家长”在广州一些家庭中流行起来。通过这套由教育部、广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委等部门要求学校推荐家长使用的软件,不但可以过滤不健康的网站,家长还可看到孩子的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等,但同时也有学生家长认为此举侵害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社会上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看法又各有不同。
第一种意见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值得提倡,让家长履行更好的监护权。第二种意见:反对,认为此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第三种意见:怀疑,“电子家长”能奏效吗? 第四种意见:“电子家长”需要改进。
设问1:你认为“电子家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哪种态度,为什么? 设问2:那么,如何协调家长的监护权和孩子的隐私权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总结:当家长的监护权和我们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惟有相互尊重和沟通才是理智的选择。教师引导:维护了我们家庭生活中的隐私权,下面我们来看看学校生活中我们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出示材料2:友谊与隐私 友谊与隐私
融融和肖肖是很要好的朋友,融融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她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了融融的日记内容。融融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是气愤。
设问: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言。教师总结: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信誉意识,责任保证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誉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教师引导过渡:上面我们分析了家庭和学校隐私问题的几个场景,那么,下面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社会,看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
材料3: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 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
床头卡曝光病人病情,隐私被他人“旁听”,医学观摩令隐私变教材,化验单对公众公开,注射室男女不避嫌,医院泄露病人隐私现象令人惊心。
在看病的过程中,病人不得不向医生袒露一些自己的隐私,而因为医院管理措施不当,这些隐私常会被曝光,直至口耳相传„„日前,据有关报道,今年年底深圳市民的电子病历档案将会在部分医院实现局部联网。由于这里存在着有病历泄漏隐私的隐患,从而使病人就诊隐私权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设问:到底如何看待患者就医时的隐私保护问题?
患者就诊时真的“医生面前无羞处”吗?
医院该如何做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言。老师归纳:在这方面医院还有许多事可做、要做。但从根本上要做的是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当每一个医院、每一个医护人员、每一个医疗工作者把患者的隐私保护当作自己的责任时,患者到医院才能买到称心、放心和宽心,也才能尽可能减少医患纠纷。
老师引导:下面让我们聚焦一下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旧的矛盾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又为隐私权的保护增添了新的矛盾和难度。
材料4:新型手机与隐私权保护 新型手机与隐私权保护
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除基本通话、短信、呼叫转移等功能外,摄像功能和定位功能更成为手机新的时尚亮点。手机的这些功能,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人们正常社会生活带来侵害。
在有些人利用科学技术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及时调整。
材料:韩国要求用照相手机拍摄时必须自动发出响亮的快门声,以有效制止手机偷拍现象;日本政府制订规范,禁止在公共浴室、更衣室等偷拍高发地点使用照相手机;英国政府禁止人们携带手机进入任何可能进行偷拍的公共场所;美国芝加哥市规定,在公共浴池和淋浴间,未征得当事人允许,禁止对其进行拍照。芝加哥市议会提议,对违反规定的人处以5至500美元的罚款。
设问:手机的这些功能,可能给人们正常社会生活带来哪些侵害?
如何预防、减少侵害现象的发生?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个人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能对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造成损害。手机拍照,有的还传播,使人们感到隐私权、肖像权受到侵犯;定位手机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如不当使用也会成为追踪、监视他人活动的工具,而这种监视妨碍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在法律上,我们认为这些实质都是侵犯人们隐私权的行为。
可见,科技的发展给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道德素质要求,要求社会成员强化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隐私意识。
教师小结: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维护隐私上,我们提得最多的一些词是“尊重、信誉、责任”,总之,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去偷听、刺探、窥视他人的隐私。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的隐私权遭到侵害怎么办呢?
教师让学生看教材第53页,54页,55页的内容,老师归纳学生的发言: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当我们的隐私权受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秘密。向别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上网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掌握网上安全知识。
教师出示材料5:
小月的父母近来总是吵着要离婚,弄的小月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好友小芹及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想弄清小月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帮助她,可小月认为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能把情况告诉好友及老师。尽管小月很想找个人倾诉并希望得到帮助。
设问:保护隐私是不是等于自我封闭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在遇到困难,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作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我将向大家介绍本课我是怎样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科教学特色,通过情感体验等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讲解了如何尊重隐私,依法维护隐私。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隐私。”《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这框在第五课中承接第一框内容,是第五课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隐私经常受到侵犯和学生经常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现实,和我们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强化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与信誉意识。过程、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音乐欣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及如何维护隐私权;使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生活实际设置情境,选取案例,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从教法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我本着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阅读、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关于尊重他人的隐私,我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以案例主人公的角度交流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对如何依法维护隐私权,我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三、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这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1.案例分析法。
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2.参与学习法.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思品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所以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音乐欣赏的方式(欣赏歌曲《小龙人》)。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歌词贴近本课内容,所以在让学生听歌的同时,关注歌词的内容,进而引出同学们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从而导出本课主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本环节采用音频辅助教学的方式,更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指导学习: 在本环节中,主要向学生阐明两个问题,即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如何维护隐私权,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
(一)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幻灯片展示案例一“荣荣的困惑”。主人公荣荣的妈妈总想看她的聊天记录还要密码,他觉得很苦恼,想请她的同学帮忙出主意。这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同学们一起帮他想办法。通过讨论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
幻灯片展示案例二“荣荣的无奈”。荣荣告诉了好友自己曾经得过肝炎的事,并希望朋友保密。但她的朋友却告诉全班同学,致使大家都不愿接近她,她去找那个朋友理论,朋友却认为自己没错。进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荣荣会感到痛苦?(体会隐私被透露后带来的痛苦心情。)那么她的朋友认为自己没错,这种想法对吗?(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出侵权现象。)从而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结合书本内容,让学生概括出“如何尊重他人隐私”这一问题,完成本环节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两个案例的展示图像使用的QQ聊天的形式,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二)如何维护隐私权
通过案例二的分析,让学生完成一段话的填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找学生自己在横线上打上相关的文字,完成句子。既培养了学生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
接着让学生例举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侵权现象。然后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让学生加深印象。
由侵权自然过渡到维权,进而提出本环节的第二个知识点“如何维护隐私权”先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回答,然后通过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更直观认识如何来维权。
最后还要让学生知道,除了发生侵权时如何维权外,还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隐私的保护。用幻灯片出示“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在上网时注意保护隐私”两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进一步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3、探究与实践
本环节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是“感悟隐私 ”,结合前一个环节中的案例,主人公意识到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于是决定封闭自己,与世隔绝。对此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以用来纠正部分同学的这种错误观念。此处选用的背景图片与此案例相呼应,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更易于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二是“解读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隐私遭到侵害的事,并说一说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巩固强化了本节课所探讨的知识内容。
教师赠言: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做现代文明人,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板书设计:(反思)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爱学”、“会学”、“学会”,使用多媒体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当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侵权的图片,或者真实的案例视频,这样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对这些资料的采集、编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粤教版)多媒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粤教版)多媒体教学设计
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王常亮 222100
一、课题:
第八单元
对社会负责
第一课
社会合作与公平
第一课时
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从贴近实际生活的背景材料中认识合作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
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四、教学难点:
现代社会的社会合作需要政府来组织与实施。
五、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法、体验法、案例讨论法、情境创设法等。
六、教具安排: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片头《新课程 新课标 新理念》插入音乐《爱的奉献》 【友情提醒】
1、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进行。(全班分团结队、合作队两组)
2、为体现合作的有效性,请两队各推举一位队长负责组织,队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活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3、获胜小组可以获得一项珍贵的奖励。
(同学们,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1、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进行。
2、为保证参与的广泛性,已经发言过的同学尽量不要再发言,特殊情况除外。
3、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一次珍贵的奖励。同学们,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2005....年,我国曾发生过许多令我们至今都无法忘怀的、激动人心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将永载中国历史史册。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也好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番过去那份美好的回忆!
生:连战访问大陆、神六飞天„„(略)
师:非常好,刚才一位同学提到了“神六飞天”。神舟六号再问苍天,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航天已步于世界航天强国之林。我们在为航天英雄聂海胜、费俊龙欢呼的同时,你们知道有多少组织和科技人员参与神六研制吗? 生:不知道
师:好,请看视频《焦点访谈》——神六背后的故事。生:看视频。(视频内容)
主持人――方静:„直接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的科研单位有110多个,参加科研的协作单位达3000多个,有数十万人参加,直接参加研制的就有数万人„„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我们这个伟大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结合在一起创造的,千千万万的人结合起来就是伟大的事业,我们每个人必须一丝不苟地做好平时的工作。我们这个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这种精神,才能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才能大胆地说我是中国人。
你知道神六背后的故事吗?
《焦点访谈》视频
师:看完这段视频,你对视频中举出的这些数据和胡总指挥的话有何感想? 生:合作重要、互相支持、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师:的确,这段视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师: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合作的知识――导入新课。投景:课题――8.11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执教教师:王常亮单位: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师:提到合作,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作?(请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合作是什么)
第一板块【了解合作】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对合作的理解(略)
师:刚才同学们谈的很好,只是仅仅提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那动物之间有没有合作?人与动物之间有没有合作?人与自然之间有没有合作?
生:有。并举例说明:人与海豚之间的合作、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 师补充: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完成一件或几件事情。
合作是你欠缺的,我补上;我不足的,你修补。
合作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与热情的歌词组成的一曲流行乐。合作是铅笔和橡皮一起帮助学生完成素描画。合作是根与叶吸收营养长成的大树。
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完成一件或几件事。合作是你欠缺的,我补上;我不足的,你修补。合作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与热情的歌词组成的一曲流行乐。合作是铅笔和橡皮一起去帮助学生完成素描画。合作是根与叶吸收营养长成的大树。
师:了解了合作的内涵,我们先合作一把好不好?生:好。(两队齐读上面的内容)
重点强调: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师:同学们,了解了合作,我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合作?
第二板块【体验合作】
①快速抢答:
1、关于合作的成语(一个1分)
2、关于合作的组织(一个1分)
3、关于合作的歌曲(一个2分)
【友情提醒】考虑好了再抢答,每人在回答中间不能间断。
抢答
1、关于合作的成语(一个1分)
2、关于合作的组织(一个1分)
3、关于合作的歌曲(一个2分)友情提醒:考虑好了再抢答每人只能说一个呦
比赛情况: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上海合作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国歌》„„
②小游戏:每组选派13名同学轮流上黑板写“合作”二字,每人只能写一笔。(获胜一组得5分)
【友情提醒】
1、安全和有序
2、快速和美观
3、要体现合作
小游戏:每组选派13名同学轮流上黑板写“合作”二字,每人只能写一笔。可要看哪组写的快和美呦!
比赛情况(略)中间教师分别指导两组队员如何合作。如:一队同学一个接一个不间断、一队同学排成两队同时写两划等。
活动结束后,分组谈自己对合作的体会:失利的一队要找出原因,胜利的一队要总结成功的经验。
师:通过前面的抢答与游戏,我们已经对合作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体验。合作可以创造奇迹,合作可以弥补一些缺憾。下面我们就来感悟一番合作给这样一群人带来的奇迹与震撼。
第三板块【感悟合作】
播放视频《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视频
师:一群聋哑人靠什么取得这样的奇迹?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生:合作可以创造奇迹、合作能够弥补缺陷、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师作简要介绍,说明《千手观音》是密切配合的结果。再次说明: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师:现在整个世界被称为地球村,我们都是这个村里的村民,合作更显重要。作为拥有60多亿人口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球村,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理环境,这么多的人要想团结合作在一起,没有一定的组织或部门来组织和管理显然是无法实现的。那靠什么来完成呢?
【快速阅读】教材第74页倒数第二段内容并找出答案。
学生看书并回答:现代社会的合作需要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生的政府来组织和实施。
教师给予必要的解释:(1)民主选举的重要性。(2)政府提供的服务:制度和政策、安排制度和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合作的含义和作用,知道了现代社会的合作需要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生的政府来组织和实施。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我国政府合作状况是怎样的? 生:想。
播放图片:亚欧总检察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亚洲文化合作会议、欧洲共同体、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教师作简要解释)
师:中国在这些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合作,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又对美国、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肯尼亚进行了国事访问。下面我们观看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参观波音公司的视频材料。
第四板块【走向合作】
材料①: 《2006年4月17日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波音公司视频》
说明:中国政府为加强中美合作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也说明加强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师:国际合作如此,国内合作更是如火如荼,就连60年从未见面的同胞兄弟如今也走到了一起。
材料②:60年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历史性首次握手(胡锦涛与连战握手的图片)
师:简要介绍两党合作的意义。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台独,作出了重大贡献。
配乐诗朗颂:《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钮保国
娘,大哥他回来了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我对着昆仑大声喊娘,大哥他回来了昆仑回应着就像是家乡的父老簇拥在咱家老宅的门口扶老携幼,口中喃喃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冥冥之中我们好像听到了娘的声音她又一次给我们讲起了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一把筷子就永不会被折弯的道理还嘱咐我们“这个家离开谁都不行”“江山社稷需要你们兄弟二人的两副肩膀共同承担”。
学生活动:①分组朗诵
②形式不同,体现合作 娘,大哥他回来了
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
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
我对着昆仑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昆仑回应着
就像是家乡的父老
簇拥在咱家老宅的门口
扶老携幼,口中喃喃
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冥冥之中我们好像听到了娘的声音
她又一次给我们讲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
一把筷子就永不会被折弯的道理
还嘱咐我们“这个家离开谁都不行”
“江山社稷需要你们兄弟二人的两副肩膀
共同承担”。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表演令老师非常感动,哪一队能再用不同的形式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友情表演一次?(团结队表演略)
师:通过前面的活动,两队表现都比较突出。根据前面的表现,团结队在前面的合作中暂时领先,获得了本课比赛的优胜,现在送给团结队一份珍贵的奖励:
师:宣读贺辞――――安南(创设录音)。
贺辞: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板浦中学:欣闻你校代表队在贵国连云港市举办的初中课改年级“送教下乡”活动中表现突出,特此表示祝贺。希望你们更加团结,加强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
同学们,让我们响应安南的号召两队团结起来,共同唱响一曲合作的赞歌: 【大合唱】全班共同合作的体现。(师生起立共同和拍高唱)
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MTV
谢谢合作,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粤教版)多媒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粤教版)多媒体教学设计
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王常亮222100
一、课题:第八单元对社会负责
第一课社会合作与公平
第一课时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从贴近实际生活的背景材料中认识合作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
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四、教学难点:
现代社会的社会合作需要政府来组织与实施。
五、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法、体验法、案例讨论法、情境创设法等。
六、教具安排: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片头《新课程 新课标 新理念》插入音乐《爱的奉献》
【友情提醒】
1、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进行。(全班分团结队、合作队两组)
2、为体现合作的有效性,请两队各推举一位队长负责组织,队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活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3、获胜小组可以获得一项珍贵的奖励。
(同学们,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1、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进行。
2、为保证参与的广泛性,已经发言过的同学尽量不要再发言,特殊情况除外。
3、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一次珍贵的奖励。
同学们,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过去的2005....年,我国曾发生过许多令我们至今都无法忘怀的、激动人心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将永载中国历史史册。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也好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番过去那份美好的回忆!
生:连战访问大陆、神六飞天„„(略)
师:非常好,刚才一位同学提到了“神六飞天”。神舟六号再问苍天,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航天已步于世界航天强国之林。我们在为航天英雄聂海胜、费俊龙欢呼的同时,你们知道有多少组织和科技人员参与神六研制吗?
生:不知道
师:好,请看视频《焦点访谈》——神六背后的故事。生:看视频。(视频内容)
主持人――方静:„直接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的科研单位有110多个,参加科研的协作单位达3000多个,有数十万人参加,直接参加研制的就有数万人„„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我们这个伟大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结合在一起创造的,千千万万的人结合起来就是伟大的事业,我们每个人必须一丝不苟地做好平时的工作。我们这个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这种精神,才能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才能大胆地说我是中国人。
你知道神六背后的故事吗?
《焦点访谈》视频
师:看完这段视频,你对视频中举出的这些数据和胡总指挥的话有何感想? 生:合作重要、互相支持、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师:的确,这段视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师: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合作的知识――导入新课。
投景:课题――8.11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执教教师:王常亮
单位: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师:提到合作,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作?(请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合作是什么)
第一板块【了解合作】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对合作的理解(略)
师:刚才同学们谈的很好,只是仅仅提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那动物之间有没有合作?人与动物之间有没有合作?人与自然之间有没有合作?
生:有。并举例说明:人与海豚之间的合作、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 师补充: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完成一件或几件事情。
合作是你欠缺的,我补上;我不足的,你修补。
合作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与热情的歌词组成的一曲流行乐。
合作是铅笔和橡皮一起帮助学生完成素描画。
合作是根与叶吸收营养长成的大树。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完成一件或几
件事。
合作是你欠缺的,我补上;我不足的,你修补。
合作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与热情的歌词组成的一曲流行乐。
合作是铅笔和橡皮一起去帮助学生完成素描画。
合作是根与叶吸收营养长成的大树。
师:了解了合作的内涵,我们先合作一把好不好?生:好。(两队齐读上面的内容)
重点强调: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师:同学们,了解了合作,我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合作?
第二板块【体验合作】
①快速抢答:
1、关于合作的成语(一个1分)
2、关于合作的组织(一个1分)
3、关于合作的歌曲(一个2分)
【友情提醒】考虑好了再抢答,每人在回答中间不能间断。
抢答
1、关于合作的成语(一个1分)
2、关于合作的组织(一个1分)
3、关于合作的歌曲(一个2分)
友情提醒:考虑好了再抢答
每人只能说一个呦
比赛情况: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上海合作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国歌》„„
②小游戏:每组选派13名同学轮流上黑板写“合作”二字,每人只能写一笔。(获胜一组得5分)
【友情提醒】
1、安全和有序
2、快速和美观
3、要体现合作
每组选派13名同学轮流上黑
板写“合作”二字,每人只能写一
笔。
可要看哪组写的快和美呦!
比赛情况(略)中间教师分别指导两组队员如何合作。如:一队同学一
个接一个不间断、一队同学排成两队同时写两划等。
活动结束后,分组谈自己对合作的体会:失利的一队要找出原因,胜利的一队要总结成功的经验。
师:通过前面的抢答与游戏,我们已经对合作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体验。合作可以创造奇迹,合作可以弥补一些缺憾。下面我们就来感悟一番合作给这样一群人带来的奇迹与震撼。
第三板块【感悟合作】
播放视频《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视频
师:一群聋哑人靠什么取得这样的奇迹?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生:合作可以创造奇迹、合作能够弥补缺陷、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师作简要介绍,说明《千手观音》是密切配合的结果。再次说明:合作
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师:现在整个世界被称为地球村,我们都是这个村里的村民,合作更显重要。作为拥有60多亿人口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球村,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理环境,这么多的人要想团结合作在一起,没有一定的组织或部门来组织和管理显然是无法实现的。那靠什么来完成呢?
【快速阅读】教材第74页倒数第二段内容并找出答案。
学生看书并回答:现代社会的合作需要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
生的政府来组织和实施。
教师给予必要的解释:(1)民主选举的重要性。(2)政府提供的服务:制度和政策、安排制度和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合作的含义和作用,知道了现代社会的合作需要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生的政府来组织和实施。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我国政府合作状况是怎样的?
生:想。
播放图片:亚欧总检察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亚洲文化合作会议、欧洲共同体、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教师作简要解释)
师:中国在这些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合作,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又对美国、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肯尼亚进行了国事访问。下面我们观看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参观波音公司的视频材料。
第四板块【走向合作】
材料①: 《2006年4月17日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波音公司视频》
说明:中国政府为加强中美合作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也说明加强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师:国际合作如此,国内合作更是如火如荼,就连60年从未见面的同胞兄弟如今也走到了一起。
材料②:60年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历史性首次握手(胡锦涛与连战握手的图片)
师:简要介绍两党合作的意义。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台独,作出了重大贡献。
配乐诗朗颂:《娘,大哥他回来了》作者:钮保国
娘,大哥他回来了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
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
我对着昆仑大声喊娘,大哥他回来了
昆仑回应着就像是家乡的父老
簇拥在咱家老宅的门口扶老携幼,口中喃喃
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冥冥之中我们好像听到了娘的声音
她又一次给我们讲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
一把筷子就永不会被折弯的道理
还嘱咐我们“这个家离开谁都不行”
“江山社稷需要你们兄弟二人的两副肩膀
共同承担”。
学生活动:①分组朗诵
②形式不同,体现合作
娘,大哥他回来了
长城内外刚刚盛开的杜鹃
红艳艳的,好像是特意为你铺就的红地毯
我对着昆仑大声喊
娘,大哥他回来了
昆仑回应着
就像是家乡的父老
簇拥在咱家老宅的门口
扶老携幼,口中喃喃
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
冥冥之中我们好像听到了娘的声音
她又一次给我们讲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
一把筷子就永不会被折弯的道理
还嘱咐我们“这个家离开谁都不行”
“江山社稷需要你们兄弟二人的两副肩膀
共同承担”。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表演令老师非常感动,哪一队能再用不同的形式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友情表演一次?(团结队表演略)
师:通过前面的活动,两队表现都比较突出。根据前面的表现,团结队在前
面的合作中暂时领先,获得了本课比赛的优胜,现在送给团结队一份珍贵的奖励:
师:宣读贺辞――――安南(创设录音)。
贺辞: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板浦中学:欣闻你校代表队在贵国连云港市举办的初中课改年级“送教下乡”活动中表现突出,特此表示祝贺。希望你们更加团结,加强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同学们,让我们响应安南的号召两队团结起来,共同唱响一曲合作的赞歌:
【大合唱】全班共同合作的体现。(师生起立共同和拍高唱)
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MTV
谢谢合作,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
时 间:地 点:麒麟中心学校阶梯教室班 级:八
(七)班授课人:朱天民
公 开 课 教 学 设 计
2009年5月14日
第六课 人之根本
一、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知道诚信需要智慧,有时还需要勇气。
[能力目标] 进一步增强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
二、教学重点: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模拟情境、感悟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五、教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诚信多么重要吗?(指名回答,教师带领回顾)
2、诚信既然这么重要,生活中就要我们不论青红皂白什么事都和盘托出吗?
(二)师生互动大课堂:
三、事情没那么简单(板书)
分析:“简单”的反义词是什么?(复杂)本节课就从诚信需要智慧,诚信需要勇气两个方面来说明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诚信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投影: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1、诚信需要智慧(板书)
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实话实说》,顾名思义“实话实说”就是要人们说实话。可是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讲出来的实话别人却不爱听,这是为什么?我们先阅读一下国学大师季羡林《论撒谎》(片段),也许同学们从中能懂得某些道理。
投影:季羡林《论撒谎》(片段)
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讲诚信无疑是正确的,但有时实话别人为什么不喜欢听?
学生回答,教师得出结论。
诚信需要智慧:①“讲实话”要区分场合。(板书)投影:《忠言逆耳》组画
情景模拟: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对人提建议不一定要“苦口”,不一定要逆耳,而应娓娓道来,尊重人。
诚信需要智慧:②实话要讲,但要考虑表达方式,不能不尊重人。(板书)
当堂练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以下情况,想一想,在这些情况下,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投影:林浩的谎言……
黄玲的话……
诚信需要智慧:③“善意的谎言”更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板书)齐读黑体字内容。
2、诚信需要勇气(板书)
创设情境,讨论在遇到两难境遇时怎么办?
投影:这次又考砸了,老师批评了我一顿,表扬了冬青…… 辨一辨:讲诚信吃亏吗?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
学生辩论后,教师得出结论:
讲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从眼前看,可能吃亏,但从长远看是不吃亏的,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是要讲诚信。
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要特殊的勇气。(板书)
3、我们青少年怎样坚守诚信(板书)
教师明了:“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为了让诚信伴随我们每一分钟,让我们来共同制定班级的诚信誓言、诚信公约、奖惩记录办法,并选举诚信执行委员会。
学生当堂练习。投影:实践营地
4、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讲诚信要智慧和勇气及怎样坚守诚 信。
(三)总结第六课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诚信的重要。让我们从小做到信守诺言,恪守诚信,言必行,行必果。积极上进,学会做人,为打造“诚信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
(四)作业:
(五)播放音乐《诚信之歌》。再见!
板书设计
三、事情没那么简单
1、诚信需要智慧
①“讲实话”要区分场合。
②实话实讲,但要考虑表达方式,不能不尊重人。③“善意的谎言”更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诚信需要勇气
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要特殊的勇气。
3、我们青少年怎样坚守诚信 ①我们的诚信誓言。②我们的诚信公约。
③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