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七市 桃山区桃蹊小学 卢学飞
教学目标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等,体会“丰碑”的含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学习红军将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通过品读,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文章语言表达技巧。教学重、难点:
1、2、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其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品读,感悟“丰碑”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渲染气氛,揭示课题,激发学生自主走进文本。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让我们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丰碑这个感人的故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碑?一般是用来做什么的?丰碑又是什么意思呢?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多次读文,理清脉落,提炼文章的精髓。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学生评价。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析词句,感悟文本,体会丰碑的含义。
(一)感悟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这个环节分四步进行感悟。
(1)读一读,通过默读找到最感动的段落。
(2)画一画,画出军需处长神态、动作、穿着的词语。(3)议一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中,体会军需处长的神态为什么会这样镇定、安详?(1)对比:从军需处长的职责与他的穿着进行对比,辅之以当时恶劣环境的情景画面来渲染,让学生体会出军需处长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果,表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2)想像: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夹着旱烟,左手向前伸出,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想到:我又累又冷,让我抽支烟休息一会儿吧。也可能会想到:革命一定会胜利的。还可能会想到:战士们的棉衣够不够呢?怎么办呢?等等。这时我及时进行语言渲染:多好的战士呀,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为了革命,他视死如归;为了革命,他死得其所。这怎么不让人感动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来读一读。
〔这样处理目的:即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又充分估计学生在感悟时的困难,做到适时适度的引导点拨,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品析将军内心情感变化,从中进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无私与伟大。
(1)当看到冻僵的老战士,将军悲愤,对战士强烈的爱使他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读一读8~11自然段,找出描写将军的段落。
(1)画一画,画出将军神态、动作的词语。
(2)议一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互动交流。
(1)抓住词语的比较,比如:抽动和抖动的区别;(2)抓住神态、动作等句子,比如:像一头发怒的豹子,将军楞住了,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等;(3)用书上词语或自己的语言描述将军的情感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确将军情感变化是“吃惊-内疚-感动-崇敬”,从中体会到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敬佩。(4)通过带表情、动作有感情地读这几个段落,再师生合作读。
师:当将军知道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他震惊!他内疚!于是他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军礼代表着将军对军需处长的最崇高的敬意。现在就让我们全体起立,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这个环节主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使学生不但受到了思想教育,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联系上文理解“丰碑”的含义。
(1)师: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
这段中我抓住“晶莹”这个词语,通过联系上文中的军需处长的穿着单薄和将军的庄严军礼,让学生理解“丰碑”的含义。
(2)师: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从外形上看确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重要的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战士们,成为战士们心目中不朽的丰碑。此时此刻,面对这座丰碑,你想说点什么?
4、首尾联系,深化主题,感情文章的内涵。
这部分重点抓将军前后心理变化的句子,体会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让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
师: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鼓舞着每一位战士,所以红军战士坚信,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还因为这样的队伍中有无数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所以将军坚信,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所以我们坚信,齐(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四、拓展延伸,内外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军需处长吧!学习他的高尚品质,现在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
回家搜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开一个长征故事会。板书设计: 丰碑
军需处长: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第二篇: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丰碑”代表的含义。
3、学习红军将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体会红军官兵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属于谁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将军感情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无忧无虑地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啊!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有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丰碑》(板书课题)去聆听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体会
1、在生汇报的基础上追问: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僵,当时的环境怎么样?
2、环境如此恶劣,而红军队伍的装备又很差,如果你是这支队伍的将军,你会担心什么?是啊,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将军怎能不疑虑重重呢?
3、然而将军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速度,发生了什么事呢?
4、冻死了一个怎样的人?
老战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被冻死了,如果你就是将军,面对自己的战士被冻死时,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5、将军面对这一幕时,有怎样的表现?
6、指导朗读
现在你就是这位发怒的将军,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这两自然段。
7、从将军的语言中你体出了将军因什么而愤怒吗?
8、让我们一起当这位怒不可遏的将军好吗?
9、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你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的吗? 他为什么会被冻僵呢?
军需处长为什么会穿得这么单薄,他不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冻死吗?他为什么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下面请同学们想象在军需处长死之前可能发生了哪些事? 过渡:想到这些,将军愣住了……
10、此时你觉得将军还是愤怒的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是啊,这样可敬的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而自己却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如果你也被感动了,并且您愿意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请你站起来再读这一段,可以加上动作。将军这一个庄严的军礼中包含着什么?
过渡:风更狂了,那是狂风在为军需处长唱赞歌;雪更大了,那是纷飞的大雪为军需处长送行来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同学们知道碑是什么吗?(师解释:丰碑是指高大的石碑。)课文为什么说: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的是什么?
14、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文章的开头,将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思索: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你认为将军找到答案了吗?
(导读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反问句,“这样的队伍”指的是怎样的队伍?
15、练习背诵
四、拓展思维训练
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第三篇: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绥芬河市第三小学 赵崴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继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当时供应非常困难,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过云中山时被冻死了。课文赞扬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学情分析:
教学时要抓住军需处长冻死这一情节作重点分析,体会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 革命精神,还要抓住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等表情),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另外要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词语。
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正确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丰碑”的正确含义。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行军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授:
教师板书课题:《丰碑》学生齐读课题
师:“碑”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本课中“碑”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解释是丰富,第二种解释是大,我们应该选哪种解释?
丰碑:高大的石碑。那么丰碑在本节课中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分自然段。学生汇报。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在长征途中,军需克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别人,自己却被冻死的故事。
师:军需处长最初是以什么形象出现的?(老战士)文中只有一个自然段正面描写了老战士,是哪个自然段。(7自然段)快速浏览第七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老战士?(动作、神态、衣着)分别是哪几句话写的?(指名读)
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可以看出老战士早有准备。贴:穿的少。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战士?(冻僵)他被冻僵的原因是什么?衣服少(单薄、破旧、贴)
老战士被冻僵的其他因素是什么?我们到第一段中去寻找。(天气冷)
我们的长征大军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行进,每天都要克服很多困难,可能是那些困难?还有什么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是怎么做的?(把自己的马让给重伤员)老战士又是怎么做的?(把衣服让给别人,体现老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那么,将军看见老战士被冻死时是什么感觉?(万分悲痛,撕心裂肺)
师:是啊,将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现在就让我们齐读第7段,去感受将军的悲痛。
师:老战士的牺牲让将军悲痛,他在悲痛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自己和军需处长的失职而自责。如果你是将军你打算怎么做?(叫军需处长来,训斥他。)
师:那么我们一起看看将军是怎么做的,自己读8、9自然段,画出表示将军愤怒的词语。(把这些词重读,突出将军的愤怒)
自己练读,指名读
男同学们,你们相当将军吗?(读将军的话)师:此时的将军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这时的他只想快点见到军需处长,这时有人对他说了什么?
生:这个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师:此时将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11段。其余同学评价。(语速要慢,感情基调——悲痛,抓住动词重读)
师:楞在文中出现了几次?(2次)第一次是因为事出突然,吃惊。第二次是因为军需处长的行为使他感动。
体会将军的感情变化:
当将军听说前面冻死了一个人时他楞住了,可以看出他······ 当他看见老战士被冻死时他······ 他在悲痛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失职感到深深的······ 因而他······ 当他知道这个老战士就是他要见的军需处长时他再次楞住了,此时的他······于是他举起右手,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从着可以看出他·······
板书:吃惊→悲痛→自责→愤怒→感动→敬佩(体会将军的感情变化)
师:将军给军需处长敬了个庄严的军礼,表达的将军的什么感情?(敬佩)
师:将军为军需处长的尽职而敬佩,为有这样的人而骄傲。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支队伍是无敌的。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这个自然段。
师:可敬的军需处长就这样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而他那克己奉公尽职尽责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将军,感动了这只队伍,也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全体起立,向军需处长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师:同学们,现在谁能告诉我“丰碑”象征着什么?同学们都能用心感受着,回去把你们说的写一写,这就是给将军最好的礼物。
师:那么,如果本文没有将军,军需处长的形象能这么伟大吗?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可以用到这一方法。
师:他们没有姓名,只是众多红军中的一员,他们用热血染红国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问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用高亢的语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能属于谁呢。”
三、知识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长征中的故事,和大家说说?
第四篇:(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行动,感情真挚浓烈。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却生活在幸福优越的环境里,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恶了解太少,因此会对军需处长“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衣物拿给其他的战士”的举动表示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对当时的环境状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查找有关红军长征时的资料(如:上网、查找工具书、观看电影《万水千山》等);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可让学生通过抓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的语句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的语句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会、感悟,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品格,激发他们对伟大人格的崇敬。
设计理念: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2、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描写的学习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献身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丰碑》同样讲述的是红军途中的一件事情,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再次被文中的人物所感动。
(课件出示红军队伍爬雪山的录相)
师:请看,这就是那只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此时的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这支队伍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
生1: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
生2:可能一天要走好几百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师:同学们的想象的很合理。红军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将军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把马让给了重伤员。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将军很爱护、关心他的战士。
二、重点品读,体会精神
师: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仍在继续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3——13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生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文中最令我感动的人物是军需处长。师板书军需处长。
师:老师也有同感,也觉得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是最令人感动的。那么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详细地描写军需处长呢?
生:第7自然段。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穿着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画。
简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读、画,钻研文本,推敲词句。
师引读: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是——
生: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师: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是——
生: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士借火。
师: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是——
生: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师:请同学们再次读读第一句,找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词。
生:倚靠、坐着
师:非常好,大家在书上注上点,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一:这个老战士已经筋疲力尽了。
生二:这位老战士又饿又冷又累,实在是走不动了。
简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知、想象、品味,在品词、品句、品评中培养语感。
师:你们理解的真准确,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能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师:大家读读第二句,找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的词语。
生:镇定、安详。
师:请在这两个词下画上小三角形。
师:老战士又冷又饿又累,冻死了,为什么他的神态却是镇定、安详的?
生一:因为他把生的希望给了战友。
生二:因为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他死而无憾。
生三:因为他看到战友们在他的帮助下能走出云中山,心里很欣慰。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有道理,说明你们读书不仅做到了眼到,口到,而且做到了心到。
师:(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图)同学们再看看插图,军需处长的左手微微向前伸着,他想要干什么?
生:好像向战友借火。(书上)
师:还有呢?发挥你们的想象说一说。
生:我认为这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可能在向战友求救。
生:我认为他已经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在向战友道别。
生:我认为他在为战友祝福:你们一定要走出云中山,一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师:你们的想象都很合理。能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吗?(生:自己练读、个别读、评读、集体朗读。)师:我们在来读读最后一句话。谁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军需处长穿的衣服很少、很烂。
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我从“单薄、破旧”中体会到的。
师:军需处长掌管着整个部队所需的给养,他怎么会被活活冻死呢?
生:他把衣物全给了别人。
师:这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他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衣物拿给其他的战士,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1:这是一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2:这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生3:这是一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精神。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图和第七段文字并配上舒缓的音乐)
师感情导入:这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朝我们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师:下面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无比崇敬与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7自然段,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衣着三个方面详细地描写了军需处长这个人物。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另外一个人物,谁?
生:(齐答)将军。
师板书将军。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
生:(回忆学习方法)
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读、画、思”。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然3——13自段。(课件出示“学法提示”:读:轻声自由地读3——13自段;画:用“o”画出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思:他每次神态变化都因为什么而引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简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生自学3——13自然段后,进行汇报,师同时板书:“愣一下”、“发怒”、“愣住了”)
师:当将军听到“前面有人冻死了”时,他的神情是
生:愣了一下。
师:你从将军“愣了一下”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他感到很突然,感到问题很严重。
生2:他对战士的关心。
师:当将军看到那位冻死的老战士时他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1: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生2: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师:你从这些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体会到了将军很激动、同时也很气愤。
生2:我体会到了将军很恼怒,他要追究军需处长的失职。
师:此时此刻你就是将军,你能通过读来让大家感受到你的愤怒吗?
(生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就是将军,你们能让在坐的每一位老师感受到你的生气与愤怒吗? 生齐答能。(全班齐读)。
师:当有人小声地告诉将军冻死的人正是军需处长时,将军又有何表现呢?
生: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师:你从这些神态和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将军为自己错怪了军需处长感到很自责。
生2:我体会到了将军很崇敬军需处长。
师:是呀,此时将军的心情是多么复杂呀,既有震惊又有内疚,但更多的是敬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此时此刻将军复杂的心境吧!
(生齐读)
师: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住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课件出示问题)这里的“丰碑”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生1:这里的“丰碑”指军需处长的身体。
生2:这里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是指军需处长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精神。
生3:这里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是指军需处长的形象很高大,是那么的光彩照人、闪闪生辉。
师:假如当时你也在场,当你看到军需处长的身体被大雪覆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说)
师: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一起来读读3——13自然段。
(生齐读)
师:这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生齐答能)师:你从那儿感受到的?
生: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生:胜利一定会属于这只队伍。
师:让我们带着战士那坚定、必胜的信念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三、总结全文,升化情感。
师:红军队伍中像军需处长这样的革命烈士还有很多,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呢? 生回答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革命烈士的图片,并让生大声的读出他们的名字。
师:记得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诗中这样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师生共背)师:让我们记住今天的课题(再读),记住一个伟大的名字----军需处长(齐读)
板书设计:
丰碑 军需处长:舍己为人
将军:愣愣敬礼
衣着神态 动作 语言 衣着
第五篇:《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语文课题组高芳
[教材简析]
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课本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情感目标: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衣着中,感受处长的崇高精神,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将军的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战士的关心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提纲挈领,抓住“这样的队伍”
一、创设情境
展示红军在狂风呼啸、飞雪漫天的恶劣环境中艰难行军的画面。(预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用自己的话或文中的话说说。)
二、出示关键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预设:
1、学生自己读句。
2、围绕这句话,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炼出关键问题:(1)“这样的队伍”是怎样的队伍?(2)为什么胜利会属于这样的队伍?)板块二:自主合作,感悟“这样的队伍”
一、围绕关键问题“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展开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畅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可能体会到这是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这是一支面临险境的队伍,这是一支必胜的队伍„„)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出矛盾性问题:这支装备差而又面临恶劣环境和残酷战斗的队伍怎能取得胜利呢?我们通过感悟文中的典型人物,便可以找到答案。
3、感悟军需处长。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令你感动的有关军需处长的语句,并作批注。
(2)自主探究,分组讨论。(3)汇报交流。预设:a、“丰碑”本来指什么?文中指什么?b、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c、通过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的内心,体会他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5)引读,小结。
师:军需处长只是“这样的队伍”中普通的一员,那么,可以想象在“这样的队伍”中,一定会有许许多多象军需处长这样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好战士,所以„„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4、感悟关心战士,敬仰军需处长的将军。
(1)理清将军情绪变化的线索,通过抓住描写将军神情的关键词语体会将军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将军和警卫员对话,感受将军愤怒的内心,体会将军对战士的关心。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将军,得知冻死的战士是军需处长,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体会将军复杂的内心。
(4)引读,小结,总结必胜的原因。
师:正因为“这样的队伍”中有许许多多像将军那样关心战士的好干部,所以„„
(胜利会属于这样的队伍。)师:正因为“这样的队伍”中有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那样的好战士和将军那样的好干部,所以„„
(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师:正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队伍”组成了我们革命信仰,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所以„„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板块三:个性表达,拓展“这样的队伍”
1、在课本插图下为军需处长写一两句碑文。
2、简要例举长征中象“军需处长”“将军”那样的人和事。
3、总结全文,诵读第7自然段。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认识了可亲可爱的军需处长和将军,还
有我们认识的《倔强的小红军》中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草地夜行》中的老红军„„正是这无数伟大而平凡的战士组成了我们这支战无不胜的队伍,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请记住这一座座晶莹的丰碑。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红色”的故事,从革命者的身上汲取前进的动力。
板书设计
22、丰碑
冻僵
军需处长十分镇定无私忘我十分安详
化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