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0
荐
语文园地三 主题:秋天的图画
要求:选一副或画一副秋天的图画,再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写一写自己选的或画的画,听取同学的意见,认真修改,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提示:
1、选一副或画一副秋天的图画,先和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自己选的图画。
2、写的时候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互相提出意见或建议,根据同桌的意见或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4、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论。例文一 秋天在哪里
秋天到了。
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在这迷人的金秋十月,我在身边找到了秋天。你瞧,那边的杨树和槐树的脚下布满了淘气的叶子娃娃,他们早早地离开了树妈妈,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这时,温柔的秋风姑娘把那些叶子娃娃们都卷了起来,又掉下去,又卷起来,好像荡秋千一样。你再仔细瞧瞧,原来那边的枫树姑娘在向你打招呼呢。枫树姑娘可真漂亮,秋天来临,她已经换了一件红衣裳。那件火红的衣裳,比春天的绿衣裳更漂亮。
一年四季中,我喜欢春天的柳绿花香,夏天的赤日炎炎,冬天的银白世界。但我更喜欢月圆果香的秋天,不仅是它的美丽,更是因为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就像我们平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考试得到了好成绩的报答一样欢畅。思路剖析:这篇习作,我抓住了秋天的叶子的典型特点,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展现了美丽的秋天。行文还算流畅自然,语言准确生动。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例文二 秋
有人说:春天赋予我们蓬勃向上的生机,夏天点燃我们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冬天鼓起我们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那么,秋天又能给我们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到公园、到田野去寻求答案。
走进公园,只见如火如荼的枫林是那么可爱,就像早晨火红的太阳,正如古诗所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漫步在公园,路旁开满了黄色的野菊花,他们虽没有菊花那样绚丽,但它让人百看不厌,因为它默默奉献的精神是那么伟大。
公园里的树也开始落叶了。枯黄的叶子慢慢的落在地上铺成了黄地毯,踏上去软绵绵的。真是“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看,农田里那成熟的稻子,就像神话故事中的金子一样黄灿灿的;还有那引人注目的棉花地,雪白雪白的,像下过了一场大雪,真美呀!还不只是这些呢!看,那边果园里还有苹果树和柿子树呢!树上的果实,每个都大大的圆圆的,好像是树梢上挂着一个个红灯笼。正在采摘的农民们笑得多么开心呀!
常言道:“春华秋实”。万物始于春,而成于秋。秋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孕育了成功的希望。啊,秋天,你是多么美丽。
思路剖析 :小作者逼真地把秋的美丽再现于读者面前。在写秋景的同时也写出了秋天带给人们的喜悦与成功的希望。
例文三 家乡的秋天
秋天和其它季节没什么两样。迎面吹来一阵微风,感到丝丝的凉意,才感到秋天来了。
你瞧,公路两旁盛开着各色的菊花,有黄的、白的„„五光十色,很是好看!它们正迎着秋风摆动,像是在翩翩起,又像是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还像是许多顽皮的小朋友在做有趣的游戏。每次上学,望着它们,好像在向我微笑,又像在对我说:“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天气转凉了,注意身体,小心感冒了,影响学习。” 让我们去家乡的果园看看吧!果园里有许许多多的树,可是,我最喜欢的是桔子树。你看,桔树上结了一个个像小灯笼似的桔子,我馋得直流口水。我摘了一个,剥开来,小心翼翼地取下一瓣,放进嘴里,轻轻地咬开它,嘴里、舌头上同时沾满了汁水,我不禁赞叹道:“真好吃啊!”
秋天的菊花是美丽的,秋天的果园是丰收的,我能不爱秋天吗? 思路剖析:小作者写秋天的景色特点很鲜明,多处用了拟人句,使秋天的景色活起来了。
写作知识 怎么写景物?
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1.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拉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现在我们来看果园里秋天有什么特点。
2.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比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到行文时,也要按照观察的顺序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请同学门看校园的秋色这幅图
3.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大山、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的,而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例如《傍晚》一文,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大公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把晚震描述得十分可爱。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李学裙 雷冠群 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是第六单元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单元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主题编写的。从导语、课文、语文园地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项语文训练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3.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写完后同桌互相修改。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时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2.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具体地介绍景点的特点,习作语言规范、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 课型习作课 教学准备
课件,片段文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或图片。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
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感知。
1、出示课件,谈话引题。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师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吗? 小青蛙因为天天坐在井里,才闹出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笑话。它非常后悔,决定跳出井口,到各地旅游,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他希望同学们能给他当小导游,同学们愿意吗?
2、课件出示小青蛙的邀请:请同学们给我当小导游,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吧!
3、板书课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了解要求,开拓思路。
1、(课件出示小青蛙的请求)小青蛙:请你向我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或图片,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名字。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些地方在哪里?美在哪里?
3、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地方找出图片,根据图片说说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例如: 三峡风光:雄伟 用一句诗形容:三峡天下雄。
黄山奇石:奇特
用一句诗形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湖美景:美丽
用一句诗形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国酒门风光:壮观
(学生在倾听、认同、发现、补充中,丰富习作素材。)
三、创设时机,由说到写。1.小组交流,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多好玩的地方啊!多吸引人的地方啊!赶快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你想介绍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你?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你介绍的地方有趣吗? 从哪里看出很吸引人?(景区名字来历、景物山清水秀、民俗风情、物产丰富、儿童乐园„„)
3、分享交流,增强自信。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你觉得你的好朋友说得精彩吗? 他介绍了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样吸引人? 推荐(或自荐)你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向大家展示展示。
4.铺垫过渡,由说到写。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大家刚才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地方,我真高兴!我建议你们写一写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1)指导学生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掌握写作顺序。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师小结:地点的转移顺序,又叫空间顺序。我们写一个地方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2)师提出疑问:这次习作,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总结。
(教师适时板书:选择景点 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 描述特点)(3)学生动笔习作,教师随堂关心和帮助学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按照我们掌握的习作方法,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写出来,一写为快吧!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选择景点
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
描述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完成习作。
2.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修改,同桌互相修改。3.评讲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 教师:准备好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鼓励“以说促写”
1、师:请同学们把上次交流的内容,按照习作要求,稍加整理,继续完成习作!
2、学生构思,自主写作、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3.展示欣赏,分享自信。
小伙伴青蛙:同学们写得可好了!小青蛙等得不耐烦了,谁充满信心地读一读?(同桌交流读;发现补充读;抽生展示读;点拨欣赏读„„)小伙伴青蛙:啊!这么多地方!这么吸引人!小青蛙太高兴了!我要记住大家介绍的好地方,到处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我要成为有见识的小青蛙。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吧。再见!
二、指导修改
1.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再一次润色 2.同桌互改。
3.学生展示自己修改好的作文。围绕“顺序 抓特点 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来评价。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三、作业设计
课堂: 誊写文章到《作文本》上
课后:寻找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做好摘录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修改方法:按顺序—写清楚
语言生动
描写具体
富有想象
第三篇: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主要内容是写“秋天的画”,编者的意图是让三年级的学生借助图画,训练观察,学习表达,实际上是看图作文训练。对于刚开始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和“表达”都是看图作文的难点。前者是基础,是前提,是关键;而后者往往是大家所忽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察与表达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教学难点:习作(学生动笔写)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2.搜集秋天的资料。
一、联想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彩的秋天”。同学们,一提到“秋”字,你想到些什么?提到“多彩的秋天”你脑海里又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2、观察美景,激活语言
呈现多幅秋景图,师:你能用哪些准确优美的词来表达看到的画面。
二、画秋天(可提前画)
1、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秋天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秋天里尽情地玩耍,享受游戏的快乐。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将她留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画。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创意的图画。
三、说秋天
1、小朋友们画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组展示交流自己的画。
2、集体交流。
(1)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下自己的风采?(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如:“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位同学真聪明,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比喻句用得真好。(板书:比喻)“小青蛙大声说:‘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洞挖好。’”想象真丰富。(板书:拟人)(2)点评。
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A、表达清楚。介绍抓住了画面的特点,表达有一定的顺序。B、表达具体。能清楚的介绍画面内容,还能适当想象联想。
C、表达生动有趣。会用优美的词语,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3)教师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的画呢? 师生共同总结:
A、表达清楚。介绍抓住了画面的特点,表达有一定的顺序。B、表达具体。能清楚的介绍画面内容,还能适当想象联想。
C、表达生动有趣。会用优美的词语,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
四、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现在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我们刚才总结的经验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读优秀作文
4、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预习学案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三、导学案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
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习作: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二、写前指导
1.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
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
3.交流好词好句。
三、写作
1.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
2.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自行修改
四、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四、课堂检测 1.誊写
2.家长写出评价。
3.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五、课后作业
利用课后的时间画一幅关于秋天的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天对地,与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浏阳市教育局教科所 李小葵 浏阳市水佳学校 陈 芬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的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事。
2、能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能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秋天里学校、班级开展各项活动的剪影。
2、音乐律动《摘果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语言引述: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还体验到了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学校还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还记得有哪些吗?
学生涌跃发言,教师一一板书,并将剪影一一张贴。(如:放风筝、秋游、野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交际的欲望。】
2、明确话题: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秋天里,除了在学校,你在其他地方还做过哪些快乐的事?
教师引导,并补充,适时张贴一些图片。
板书:摘果子、挖泥鳅、捉鱼、采集树叶、捕蝴蝶、赏菊花、抓蟋蟀……
2、教师示范说。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然后评价老师说的怎么样,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或有哪些需要补充提问等。
3、学生评价老师的说话。
教师相机板书:
说:(1)声音宏亮;
(2)事情完整通顺;
(3)有感情,说出了自己的快乐;
(4)生动有趣,运用了好词好句。
4、教师评价学生。
听:(1)认真倾听;
(2)能及时补充、提问。
【学生参与评价,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进一步端正听说态度,明确学习要求,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1、老师说完了,现在轮到你们了,按老师刚才提出的“说、听”的要求,也来说说在秋天里感到最快乐的事。
2、分组交流。(播放《摘果子》的旋律)
(1)按不同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
(2)按评价要求评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3、全班交流,讲评结合。
现在,将你的快乐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吧!
4、师生评选“最佳口才奖”和“最佳倾听奖”。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扩大口语交际的“面”和“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
5、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四、总结谈话,延伸扩展
秋天是甜蜜的,我们每个同学都从她美丽与成熟中品尝到一份丰收和喜悦,并在脑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美好快乐的图画。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写清楚。
2、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
1、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秋天的特点,把画面描述完整、清楚。
教学方法:
引导、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将本单元课文中及口语交际中的几幅插图制成幻灯片,配上轻音乐循环播放。
教学过程:
一、画秋天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秋天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秋天里尽情地玩耍,享受游戏的快乐。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将她留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课件,让学生边听边画。
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创意的图画。
【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二、说秋天
1、小朋友们画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2、集体交流。
(1)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下自己的风采?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如:“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位同学真聪明,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比喻句用得真好。(板书:比喻)
“小青蛙大声说:„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洞挖好。‟”想象真丰富。(板书:拟人)
(2)点将。(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特色一:景物层次分明
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板书:景物按一定的顺序)
特色二:有小动物的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小动物。(板书:动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的人物活动。(板书:人物)
(3)教师小结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机指导学生,使学生明确目标,拓展思路。】
三、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老师提出的要求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全班展示、评价。
【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