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及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争吵及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争吵及教学设计》。

第一篇:争吵及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两个朋友发生争吵的事。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

2.说一说: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争吵,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l.自读自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拨释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2)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后,是怎么做的?

(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3)“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

(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4)“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5)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学习5-8自然段。

1.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5-8)自然段。

(l)画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

(“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②“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

(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2、在课堂上克莱谛对“我”是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

①“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

(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

②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3)“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

(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4)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3.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9-13)自然段。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4.理解课文的第四部分(14自然段),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投影)(l)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希望“我”告别过去,能永远友好待人。)

(3)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

板书

我----------------克莱蒂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第二篇:《争吵》教学设计

束河中心校中海完小

和贵珍 2012年4月20日《争吵》教学设计

(二)《争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争吵》。

二、设计理念

《争吵》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根据本文的特点,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能复述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能复述人物争吵的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复述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争吵》这篇课文,一起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同学们可能会想是谁和谁争吵?为

什么争吵?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

(二)学生交流回答问题,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小结:课文写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一件事,那么课文和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争吵呢?(1—4自然段)

1、指导朗读怎样争吵的句子。

2、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3、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部分的内容(请学生复述,说出段意)。

(三)像课文中我和克莱谛那样同学之间发生争吵的事是难免的,想想课文里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默读5—8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争吵”之后描写“我”心情的句子。

1、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我在争吵之后为什么后悔?

3、我为什么不安呢?

4、“我在外边等你”这句话两人想的一样吗?

(四)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们和好(9—13自然段)。

(五)齐读最后一段(学生感悟)。

(六)总结,引导写话。

板书设计:

15争吵

“我”: 骂→报复(嫉妒)→后悔不安克莱谛:微笑→(宽容)→悲哀父亲:教育→珍惜友情

和好

第三篇: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疆版小学汉语双语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课文一。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诗。极富想像的语言将各种标点符号拟人化,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趣味性。诗中描述了标点符号间的争执与对话,使儿童了解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不要只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教学目标

A、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多音字“主角”的“角”还读作“墙角”的“角”。

B、学习句型“没……没……”。

C、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D、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E、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这一特点在本班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学生们已能说出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说教法

随文自主识字法

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四、说学法

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读书时间,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五、说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入”设计得好,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识,而且充分体现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课我就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的方法,课前与学生玩一玩猜字谜游戏,让学生猜一猜“典”的字谜:有人不说话,肚里学问多。有字不认识,就去请教它。然后,让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典”字,导入课题《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2、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汉语教学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效果。字词的学习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词语,老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如在教学“嘲笑”这个词语时,我创设了三种语言环境:小明上学又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同学们嘲笑他说——;小明上课睡觉,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都没听见,同学们嘲笑他说——;足球比赛小明做守门员由于自己的失误输了比赛,同学们嘲笑他说——。我让学生们在不同的语境中练习运用“嘲笑”说话,从而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3、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我们民语系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学生基本上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因此,再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带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师生分角色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并了解在集体中大家要团结起来,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

4、角色扮演,加深体悟

三年级的学生表现欲都非常强,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在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方面,学生不容易进入状态。角色扮演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过对诗歌3-7小结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并懂得在集体中大家要团结起来的道理,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在前一个环节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角色扮演的环节,流程如下: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诗歌第3—7小节,思考:哪些标点在争吵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2)他们又是怎样争吵的呢?老师把他们争吵的过程做成了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看这个动画片? 【课件播放无声动画片】

(3)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给无声的动画片配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这样对学生说:哎,真糟糕,动画片怎么没声音啊!哦,想起来了,因为这个动画片是我前几天匆匆忙忙赶出来的,竟忘了给争吵的标点符号配音。这可怎么办?现在补又来不及了。怎么办?干脆,待会儿让我们来个现场配音,好不好,那我请哪些同学来当配音好呢?别急,我可不能随便叫几个同学来配音,要请就要请最好的。那今天我们就来个“配音大挑战”,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就请谁?有信心挑战配音员吗?

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但要配好音学生必须要经过反复练习,我是这样指导的:首先让学生在3—7小节中找一找,用横线划出给这些标点配音时所要说的话(师板书:找)。其次,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这些标点的话,引导学生通过每小节的前两句话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板书:想)。然后,指导学生给这些话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板书:动作表情)。再次,让同学们选择最想配音的标点,根据老师指导的方法自己读一读,练一练。最后,挑选7人试配音,边播放动画,边让学生配音。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兴趣十分高昂。

通过配音角色扮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配音扮演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能记住诗歌的内容,并能理解其意思,完整的演艺出文中的意思。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其阅读的兴趣,并能集中其注意力;同时加深他们对课文的记忆;而且学生在配音扮演的过程中很投入,又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这种学习方法,我发现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非常好,教学质量也大大加强。我相信这样下去,一定能提高我们的汉语教学质量。

5、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读是语言内化的过程,写是语言外化过程。读写结合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汉语写作对于民语系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仿写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精彩的篇章或片断感动了,于是照着原文的样子写一写,这是仿写。它的特点是容易上手,学生循着原作者的思路、写法完成自己的习作,从而降低了写的难度。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仿写,请学生选择除诗歌中的六种标点符号以外的一种标点符号学着3—7小节的写法也来写一写。

6、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和母语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7、课后反思

反思1:识字教学是汉语学习的重点,我们要摆脱以往那种简单、枯燥、机械的识字模式,采用游戏识字,趣味识字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反思2:汉语学习重在朗读,老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还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

反思3:汉语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情境的过程。分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我们要运用好这种方法,而不仅仅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要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获得语言学习的能力。

争吵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自己积累的词语。

2、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这篇课文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受教育,我们前一课时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事情起因。

2、师问:因什么事而争吵?(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

这是主要原因吗?(不是,因为他的笑)

师点拨bō难句:“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可是”表示转折,说明吵架的真正原因,我认为他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而报复他。)

请生用“可是”说话。

我又怎么做?(把他的笔记本也弄脏了)这种做法对吗?

3、指导朗读:

①“你这是故意的!”表示生气,读出强硬的语气。

②“我在外面等你!”余怒未消读出强硬的语气。请生试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争吵后我的心里怎么样?(不安,后悔,但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

2、不安在什么地方?(怕克莱谛报复我。)后悔什么?(克莱谛是个好人。)从哪儿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好人?

①能帮助父母亲干活──勤劳

②能服侍生病的母亲──孝顺

③穿着有裂缝的衣服──朴素

④我们全家人欢迎他──友善

3、从悲哀的眼神你看出什么?(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和气不值得。)用“不是……而是……”造句。

4、指导读句:“我在外面等着你!”表示强调,语气加重。“我也等着你!”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该加重。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三】学习第三部分

1、生自由读第三部分,说说你读懂什么?(克莱谛用友善化解矛盾。)

2、师小结:克莱谛用包容之心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他们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多高尚的品格呀!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师问: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你认为父亲做得对吗?(教育及时)

【五】总结提升

1、从安利克和克莱谛的争吵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2、师总结:是呀,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人要学会宽容,相互理解,勇于反省,勇于认错。用不存成见之心与人交往,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六】板书设计

争吵

弄脏本子

安利柯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同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2、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 jí )妒( dù )”的“嫉”不要读成“ ji ”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地”。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òu”,不要读成“dù”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 ”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ài)着我”、“挨 (āi)家挨(ā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ù)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竞”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3、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⑴ 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 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

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⑴ “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⑵ “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⑶ “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⑷ 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⑸ “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膘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⑹ “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海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切“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说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2、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3、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内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绽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他句:

缘故──

① 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 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 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 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和学之间友爱的字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争吵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把课文读通、读正确。

2、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词和“嫉妒”等新词。

3、了解争吵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针对性措施

“人”字新解,导入新课。

1、板书“人”字。我们在写“人”字时,因为有了撇和捺的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相互支撑,才使“人”字能够平稳端正地展现在纸上。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如“人”字撇和捺的书写那样,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一些争吵(板书:争吵),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争吵》。

3、引导质疑。

——学生感到新奇,有了学习的兴趣。

——预设:要争个输赢;会让着别人;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

——齐读课题,读准字音。(“争”是翘舌音、后鼻音)

——预设: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人”字新解,是团结友爱思想的渗透,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问题请教小组内的同学。

②想一想: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检查:

①出示生字词语:第一组

嫉妒 胳膊肘 骂了 哼 服侍

承认 缘故 原谅 瞟我 防御

戒尺 高尚 毕竟

第二组(随机指导书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独自

不料 既然 石匠 抄写 愤怒

诚心诚意

②指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③读后交流: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读课文,完成要求。

——多形式读词语,互相正音,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正确书写。

——开火车朗读,一人读一自然段,其他人注意倾听,评价。

——重要人物:“我”、克莱谛、父亲

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告诉我们要宽容、知错就改。

互相体验团结互助的快乐。

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加以引导。

直击原因,深化感知。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吗?

2、课文哪几节是讲争吵的原因的?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谛吗?引导学生讨论。

请学生再读读1——4自然段,再思考思考。

师追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出示“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

师问: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他吗?

师解说: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开心,这样的心理就是嫉妒心理。

问:同学们有过这样的心理吗?

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3、“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

4、“我”的报复使克莱谛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

5、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缝,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

6、师总结其危害性: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7、克莱谛的恼怒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谛,有没有更好的解决的办法呢?

8、师: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9、分角色朗读1——4小节。

——学生该说争吵的原因:“我”的本子被克莱谛弄脏了,“我”很生气,故意弄脏了克莱谛的作业本,克莱谛也非常生气,两人约好放学后见。

——找出相关段落(1——4),自由朗读。

——预设一:

单纯地认为不是嫉妒。

——预设二:

这就是嫉妒。

——找出句子:“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一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他得了奖和他的微笑。

——举例说说看。

——读出嫉妒的语气。

——报复。

——肯定回答:很恼怒。试着读读“你是故意的!”这句话。

——各抒己见,谈嫉妒的危害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

“嫉妒”是发生争吵的原因,也是本课教学的着眼点。

结合课文理解“嫉妒”。

联系实际理解“嫉妒”。

发散思维,深度剖析嫉妒心理的危害性。

尝试怎样去面对嫉妒。

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1、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2、请同学们课后再读读课文的其他内容,想一想,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它会打“我”吗?

——回顾本节课内容。

——了解问题,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整理学习的内容。

设置悬念,巧妙地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

课后作业。

完成写字本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化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针对性措施

引出悬念,导出新课。

1、上节课结束时我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它会打“我”吗?

2、师:对于大家的回答,我暂不下结论,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

悬念又一次延伸,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进口悬念,深化感知。

(一)走进内心,体会后悔。

1、争吵后,“我”的内心怎样?

2、“我”为什么后悔?

随机出示: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①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的“好”体现在哪儿?

②这儿把“绝”去掉可以吗?

“绝”在这儿有什么作用?

③“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说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④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

⑤面对这样一位好朋友,作者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去承认错去了吗?

⑥如果你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你准备怎样劝说他去向克莱谛承认错误?

3、在平时,当你认识到自己有错误时,你敢于向他人承认错误吗?

4、练习朗读5——8小节,体会“我”后悔而又矛盾的心理。

5、师小结:这几小节,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自己的后悔而与矛盾写得具体而生动。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以致用,让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

(二)分角色朗读,感受宽容。

1、分角色朗读9——13小节。

2、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

①“微笑”这个词在文中出席心安了两次,还有一处,找出来读读看。

②这两个微笑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追问:对于第一个“微笑”,你认为该不该笑?(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时一种善意的微笑)

师:微笑是人人都喜欢看到的,它常常能春风化雨,使彼此的不快烟消云散。

3、克莱谛拨开的仅仅是戒尺吗?

师: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宽容呀!

4、面对克莱谛的宽容,“我”心里一定是思绪万千,可这儿并没有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你能运用上面的心理描写得方法,说说“我”现在会想些什么吗?

“我”的后悔和自责化成了一句话,那就是——

5、小组分角色朗读。

6、师:世界需要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

(三)揭开悬念。

大家现在说说,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他会打“我”吗?

——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找出句子:“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预设:

他是一个十分十分懂事的孩子。相关语句: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亲的情形。

他是个十分惹人喜爱的孩子。相关语句: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种种情形来

他是一个十分勤劳的孩子。相关语句: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缘故吧。

——不可以。

——肯定的作用。

——学生联系前面谈到的克莱谛的好,对此做出分析。

——学生朗读,突出“好”、“觉”。

——没有承认错误。

——学生组织好语言,大胆交流。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读出情感。

——面带表情朗读。

——找第二处“微笑”,练习读一读。

——第一个“微笑”制造了矛盾,第二个“微笑”化解了矛盾。

——学生展开讨论。

——他拨开的不仅是戒尺,还有他们之间的误会,他们之间的矛盾。

——揣摩人物心理:后悔、自责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

——分角色朗读,再一次感悟。

——应该不会,他只是做做样子。

以悬念为主线,层层剖析。

以文为本,探究感悟。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巧妙利用教材空白,进行语言训练。

明白什么是心理描写。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给予学生思想上的熏陶。

学中实践。

体会教导,明以导行。

1、父亲在听了“我”所说的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

师出示出示父亲的话。

课文中还有几处父亲的话,找出来。

2、指导读父亲的话,理解含义。

3、作者做到了几点?他错在哪几点?

4、读了这些话,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有什么体会?

——读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另一处父亲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思考其中的意思。然后交流:四层

要知错,是非分明;要认错,第一个伸出手去,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防御。

——分析作者的对与错。

——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深入感悟父亲的话。

组织讨论,学会评价。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

2、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预设: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

克莱谛:能原谅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视同学间的友情。

“我”:能知错,是非清楚。

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正确地评价人物。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作业。

2、预习第16课。

——了解作业。

板书设计:

15 争吵

嫉妒——报复——争吵——后悔——和好

宽容 团结友爱

争吵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方法:读中感悟,体会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二、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争吵教学设计6

[教材内容]

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四年级第八册略读课文。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判断出材料的重难点。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紧扣“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点,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解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

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一定的体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说“争吵”中引入新课,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目,二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课文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略读实效的保证。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

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该环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后作简要检查。

三、细读理解,突破重点

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理解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

(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心情。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

(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起,老师相信大家也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非常高兴。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点:一可以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可以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现在,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这是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也是保底要求。

四、拓展延伸,文道结合

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老师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争吵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和好如初。

2.学习本课13个生字;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防御、毕竟、不料”等词语,会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及内心的感受,以及父亲的话。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之间常有争吵,而事后老师往往通过调查再处理,今天你们也帮老师处理一件争吵事件,行吗?

2、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意大利学生身上的——“争吵”吧(板书课题)。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质疑导向

齐读课题→当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疑问?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①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

②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

③结果怎样?父亲对这件事满意不满意?

2、学生自读。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

“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五、先学后教,明白争吵的原因

1、出示目标:自己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在书上画上不同的记号。

2、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蒂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蒂吗?

3、出示“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

(1)、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了吗?

(3)、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这样的心里就是嫉妒心理。同学们平时有过这样的心理吗?举几个例子说说看。

(4)、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5)、“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板书:报复)

(6)、“我”的报复使克莱蒂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

(7)、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

(8)、老师总结危害: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9)、克莱蒂的恼怒使他们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蒂,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10)、学生自由发言。

(11)教师总结: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4、分角色朗读1——4小节,注意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

六、课堂小结,当堂练习

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是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方的人。

五、课堂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提示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探究体验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b)他们为什么争吵?

c)“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小结提出本节课目标:

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第二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书,走入争吵现场、背后,找到自己还未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3、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出示:阅读提示:找找“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句子,并想想你从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4、指名交流

(1)请同学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2)随机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3)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4)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5)感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6)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

“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7)交流读后感想,学习升华

①完整地朗读课文。

②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拓展学习

1、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2、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和别人争吵过吗,你觉得该怎么对待“争吵”?

争吵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课文大概内容。

师:上节课我知道了,这是谁与谁之间的争吵?

板书:安柯利克莱谛

为什么而引发争吵呢?板书:本子弄脏--报复

那么结果呢?板书:生气争吵--和好

根据板书,简单说说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发生的始终。

师:我们发现,这篇课文中还出现了哪个人物?他在文中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安柯利的父亲。

师:那么,大家找一找,这位父亲说了怎样的话?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一读三句话。

三、找出争吵原因,分析安柯利心理

安柯利错在哪里?

理由1、他先骂了克莱谛

2、他报复了克莱谛

3、知道自己错了,但没有及时认错。

安柯利的心理变化,指导朗读第1到5自然段。

要读出争吵中两个人不同的心理。

克莱谛

“我不是故意的”很友好

“你这是故意的”生气

“我在外边等你。”伤心失落的语气。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同学们说一说。

9、小练笔。写一写关于你和同学之前的一件小事。

课后反思:

本堂课难点重点都在于父亲的那句话,大家能体会到父亲说的自己错先认错的道理,但是不能深入理解关于“戒尺”。这把“戒尺”到底是什么呢?有的说是不敢勇于承认错误,有的说是对朋友不理解,等等。父亲的话有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

争吵教学设计9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体会争吵前后的心里变化。

2、技能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

体会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题:争吵)

2、谁和谁争吵?(板书:“克莱谛”和“我”)

3、为什么争吵?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无心犯错,有心报复)

(设计意图:知道争吵的原因,是学生深入感悟的前提,是上环节教学应达到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争吵的原因旨在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4、过渡引入:

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研读写“克莱谛”和“安利奇”的句子。

1、在争吵以后,“我”和克莱谛各自怎样表现呢?请孩子们翻书自学5-13自然段,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一个人的表现,用笔把它勾画出来。有不清楚的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一) 读读你勾出的句子。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二)下面我们分组读读你们找出的这些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汇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讲解以下问题)

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的心里感到怎样?(板书:后悔)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我吗?

(多媒体出示: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多媒体出示: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还听不出你的内心矛盾,谁再来试试?

既然“我”是想报复克莱谛,为什么又会想到向他认错?请一个孩子读读事情发生后我的想法。

学生阅读,梳理后多媒体板书演示:

课件出示:能帮助父母干活 勤劳

服侍生病的母亲 孝顺

我们全家人欢迎他 友善

衣肩上的线缝开了 朴素

我想起他的种种好,所以说他碰到我的胳膊时不会是故意的,绝对不会是故意的。绝对,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试读——抽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⑵是啊,这么好的朋友,谁都不愿失去。我们一起读读3-6句,体会一下。我还不能感受到你们不愿失去这个朋友。感情再强烈点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⑶是啊,任何人都不愿意失去这样的朋友。(引读)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可是我认错了吗?为什么?(读书回答)

多媒体出示: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我只能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到了什么?(读书回答)(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朴素)。

⑷我很在乎他、珍惜他,生怕失去了这位可爱的朋友,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开口向克莱谤认错,这时克莱谤有什么表现?(生齐读)

多媒体出示:克莱谛不时用眼睛膘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①克莱谛怎样地看?

②我看见克莱谛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板书:悲哀)

③克莱谛应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看来他们平时很要好,加上克莱谛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克莱谛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⑸是啊!越想越觉得他可爱,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认错,克莱谛却主动说话了他怎么说?

多媒体出示:

1、我在外边等你。

2、我在外边等着你。

看看这两个句子,有没有不一样?想想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同桌之间可以议议。

说句话的时候,克莱谛已经原谅了我,我又是怎样说的呢?(齐读)

多媒体出示:“我也等着你!”我理解了他的话的意思了吗?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不一样)

(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着你,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以为他要报复我,要打我。)

我们明白了俩人的想的不一样,应该怎么去读。

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

第一句余怒未消,应该读出强硬的语气,第二句要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语气,也应稍重。

害怕克莱谛找我算帐,上课时心想着怎样对付克莱谛,所以上课时间觉得过得太慢,课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

⑹他们怎样和好的呢?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商量,用朗读的形式自学。

注意:朗读要落实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关键词。商量一下,该怎样读。(小组自学)

①和好了吗?(板书:和好)谁主动?

②克莱谛用什么方式与我和好的?(板书:微笑)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③两终于和好了,复得了这个差点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样(高兴)。咱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读这部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课文小气泡提示的“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这一牵而动全身的问题,辐射全文,引导深入探究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后的内心活动以及表现,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认识人物形象。)

三、研读文章末段的“爸爸的教诲”

1、课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莱谛都让我们感动,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并说说理由。(预设父亲的话)

《爱的教育》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3、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主动向对方认错,求得谅解。

四小结读的感受

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种很平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我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么善良,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克莱谛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与人争吵?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椭圆形的纸,中间用剪刀剪断,两边分别写上了“争吵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和好的好办法?”其实这椭圆形纸好比一面镜子,但由于争吵或者其他矛盾,镜子碎了,我们可以用“友情牌胶水把它粘合起来,写下你们的办法,看谁的办法最有创意。

五、布置作业

1、自读《爱的教育》

2、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3、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争吵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ou”,不要读成“du”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a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ai)着我”、“挨(ai)家挨(a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u))”应读轻声。“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缩、缘、既”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

⑴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⑵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⑶争执: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

(一)研读第二段

1、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屏幕板书映示:

(3)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

(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4)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学生试读,评价。

(6)教师指导朗读。

(①句表示生气,应读出愤慨的语气。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应读出强硬的语气。③句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应稍重。)

(6)师示范朗读,学生练读。

2、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1)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5、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细读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三)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既然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人原谅,更不应该向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

(2)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四)小结读后感受:

1、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爸爸的话。

2.说说自己曾经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自己认为有趣的可以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争吵

弄脏本子

“我”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简)

一、谈话导入,交流入题。

1.谈话揭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与别人争吵过吗?

2.由争吵指向课文内容:文中的“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呢?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问题引领:“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

2.学生读课文,进行初读检查后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

三、想象情景,体会内心。

1.争吵时“我”和克莱谛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自读画出相关的词和句。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体会克莱谛和“我”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3.“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错了?从文中的词和句上体会“我”心里的变化;

4.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课。

1.补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教育学生要有大度的胸怀,要知道友谊的来之不易。

2.总结课文,结束全课。

争吵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

2、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3、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的结果怎样?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学生接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第四自然段)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师:争吵之后,我时时会想起父亲平时对我的教育。他是怎么教育我的呢?找出文中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出示三句话)

① 在我和克莱谛争吵这件事上,我有没有做到知错认错?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知错)a.我觉得多好!(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不认错)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

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第6自然段)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想和我重归于好)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读父亲说的第二句话)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我以为克莱谛要打我,我准备防御)

⑤ 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理解父亲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二、升华理解

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教《争吵》

《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本课,我除了采用指导朗读,感悟人物美好品质的方式,还重点就两人主动提出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

课文《争吵》刚讲完,班内就发生了争吵。

站在办公桌前,我正为下节课作着准备,杨杰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用手捂着耳朵,委屈地说:老师,韩旭用石头打我耳朵了。打破了没有?我连忙转过身,拿开她的手,仔细一看,只见她的耳窝边上擦破了一层皮。他为什么打你呢?走,找他问问去?我一手拿着参考资料一手扶着她的后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杨杰什么也没说。

来到教室门前,我把韩旭叫出来,还未开口,他就直视着杨杰争辩道:你也用石头打我来。我没有!你和丁宇在一起扬土,爆在我身上。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不行!看着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伸着脖子互不相让的样子,我平静地对韩旭说:咱们刚学完了《争吵》,你俩就争吵起来了,很及时吗。课堂上咱们认真地讨论过,遇到发生双方争吵时,应该怎样做呢?想对方的可爱。如果是自己错了,就主动向对方道歉。韩旭对答如流。那你是怎么做的?我进一步和颜悦色地问,用石头打了别人的耳朵就应该向人家主动道歉。我错了,老师。韩旭立刻醒悟过来,接着把头转向杨杰,真诚地说,对不起!没关系。两个孩子脸上马上没有了怒容。

走进教室,我立刻改变了这节课原打算让孩子们做《基础训练》的计划,平静地对同学们说:刚才,韩旭表现的不错!学了《争吵》一课,虽然刚才与杨杰发生了争吵,但老师一提醒,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杨杰认了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能这样做。这节课,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写一件你以前与同学发生争吵的事情,仔细回想一下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同学们听了,有的低头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笔和纸,认真地写了起来......

学以致用,将语文教学与具体实践结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果不遇到类似事情,即使同学们课堂上朗读的再好,理解课文再透彻,也可能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孩子学习暂告结束。然而,正是班内的突发事件,激发了我的灵感。因此,依据新课标与实践结合进行有机教学,应该是我们勇于探索的方式之一。

争吵教学设计13

教材简介:

这首童话诗以字典公公的家庭为背景,讲了一些标点符号只想当这个家庭的主人、主角,为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而争吵不休。讽刺了那些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而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优点的行为;教育人们要团结协作,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要贬低他人的价值。本文作者金逸铭,选作课文时删去了“滴水汇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一句。第七单元的课文《陶罐与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就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看,与这篇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可做为补充教材配合使用。就本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来看,是综合复习标点符号用法的好材料,也可安排在期末教学,通过学习激励学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教学目标:

1、学会与人相处,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贬低别人。

2、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相处,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贬低别人。

课前准备:

1、字典公公和各种标点符号的头饰。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初识标点。

1、有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可热闹了,原来是来了一群标点符号,都有些谁呢?请你猜一猜。

(1)长得像个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逗号)

(2)有人说我像瓜子,有人说我像芝麻,有人说我像只手,牵着并列的词语走。(顿号)

(3)我像六颗滚圆滚圆的弹珠,多惹人喜爱。(省略号)

(4)形状像个大耳朵,爱向别人提问题。(问号)

(5)喜、怒、哀、乐喊口号,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脾气数它最大。(感叹号)

(6)小小符号圆溜溜,话要说完少不了我。(句号)

2、生猜出谜底后,师出示教具(按课文第149页的图案制作出各种标点)

、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这群标点符号在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他们到底在吵什么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来学习金逸铭叔叔写的一首有趣的童话诗(边说边板书),该怎么学呢?

2、生讨论学法:读通课文,有不懂的做上记号与同学一起学……

3、初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能读懂什么?看看哪些同学自学得最棒,合作得最好。

三、自学反馈,领悟情感。

1、反馈:指名分节读,正音。

2、读了这么多次课文,你们知道这群标点符号到底在吵什么吗?(大家都认为自己很重要。)

3、师:他们到底谁重要?还请每人做个自我介绍吧。请再读课文,模仿一种标点符号的语气、动作来介绍。

4、生自由准备后逐个请出感叹号、小问号、小逗号和顿号、省略号、句号作自我介绍,其他同学参与点评,感悟每个符号都认为自己重要。

5、生根据自己的身份,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包括感叹号、小问号、小逗号和顿号、省略号、句号),组内排练这场不可开交的争吵。

6、请一组表演、合作出色的上台戴头饰表演,老师扮演字典公公。播放歌曲,活跃气氛。

7、讨论: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说啥?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8、交流: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说啥?能不能让大家知道?

9、师小结:是呀,滴水汇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师边说边出示句子)

四、拓展延伸,掌握作用。

1、师:听了字典公公的话,又听了你们的想法,标点符号们手拉手唱起了美妙的歌。出示标点符号歌。生齐读。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真美妙。

2、同学们,我们在运用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句中的标点为我们准确的表情达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请看一则招生广告:幻灯出示广告(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从前有位教书先生要招收学生,他对外贴了一张招生广告:上面写着“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可是通知上没有一个标点,当穷人的孩子来时,(在幻灯上标出标点)他读着:“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当富人的孩子来时,(在幻灯上标出标点)他读着:“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结果呀,是穷人的孩子不交学费就能上学,富人的孩子则要很多报酬。这位老师巧妙地发挥了标点的作用。今后我们在写日记,写文章时要正确运用常用的标点。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教学反思

全文采用拟人手法,将毫无生气的标点符号拟人化,赋予了标点符号不同的个性,非常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全文读来朗朗上口,以“标点符号比功劳”为主题展开,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明白了“人各有所长”的道理,有因其趣味横生,所以很容易让学生记住这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应该说,这篇文章的确是标点符号教学极好的一个素材。

在教学当中,我尽量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争吵教学设计14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感情变化以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那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研读争吵的经过与重归于好的段落,体会克莱谛友好、宽容、高尚的品德。

3、理解“戒尺、胳膊肘、嫉妒、服侍、高尚”等词,会正确书写“缘、承”等字。

〖教学预设

一、课前迁移,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肯定有很多朋友,肯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进一对好朋友争吵的故事,去体会一下他们争吵之中的感受和争吵过后的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课题质疑,预设学生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

过渡:那就让我们赶快去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2、课文很长,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很有耐心。读着读着,你觉得哪一自然段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吗?指名学生选择难度段读。

预设:第1、3、5、7、9自然段。

随机正音:嫉妒、胳膊肘、挨、服侍、哼、线缝

随机指导词义:

⑴ 胳膊肘:摸摸自己的胳膊肘,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胳膊肘放好,特别是在写字的时候,胳膊肘动来动去会影响别人哦。

⑵ 戒尺:请学生谈谈什么叫戒尺,教师补充。

3、读了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课文中争吵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了。谁来说说?

⑴ 谁和谁争吵?谁来叫叫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克莱谛”、“安利柯”,一起叫叫他们的名字。

⑵ 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由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

⑶ 争吵后怎么样了?学生大致说意思。师在课题“争吵”下画箭头并板书:重归于好

过渡:咱们现在就去克莱谛和安利柯的吵架现场,读读他们为什么吵架?

三、研读“争吵经过”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我”和克莱谛吵架谁对谁不对?

2、学生反馈后出示句子:

⑴ 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指名读,读出克莱谛的歉意,主动认错的语气。

⑵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自由读,你读出了“我”的什么心情来?

指名读,教师用评价语指导学生读出“我”嫉妒、生气的语气。

看来,克莱谛得奖,安利柯并不是无所谓的,而是非常──生:嫉妒他

师:所以我想报复他。──引读“过了一会儿……”

⑶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指名读,读好克莱谛生气的语气。

过渡:两个好朋友就这样你生我的气,我生你的气,各不相理,多么可惜呀!不过,我们可别急,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和好),在哪几自然段?我们赶快去读读。

四、研读写“克莱谛”的句子

1、默读9~13自然段。想想谁使得他们和好如初,又成了好朋友。

2、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反馈:是克莱谛主动与“我”和好,表现出了友好、宽容的品德。

3、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

反馈出示句子: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议,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指名读好克莱谛的友好和宽容。

4、克莱谛在放学路上主动表示友好,那么在他们争吵后,克莱谛在课堂上还有什么表现?

出示: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⑴ “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我们也用眼睛瞟瞟自己的同桌。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膘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⑵ “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⑶ 他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话,他心里想什么呢?

小结板书:宽容 友好

5、联系上文读读,克莱谛的好还表现在哪里?

⑴ 克莱谛是个好人: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

理解服侍:可以说服侍什么人?反馈:旧式丫鬟服侍小姐等;服侍老人,服侍病人。克莱谛服侍生病的母亲,可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⑵ 克莱谛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他勤劳、善良、孝顺、懂事、宽容,怪不得父亲说克莱谛是——高尚的。

小结:正是克莱谛这么一个高尚的好人,能够宽容友善地对待同学同学,所以他们才重归于好,但是他们的重归于好,安利柯也表现出他自己的特点,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写字指导

1、范写“缘”、“承”。

2、学生各写一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写“我”的段落,体会“我”在吵架前后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3、理解“挨”、“防御”、“缘故”等词。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1、自己选择一句写:

克莱谛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

父亲那么喜欢克莱谛,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克莱谛眼睛里表示出悲哀,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克莱谛与安利柯重归于好,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2、是呀,克莱谛和安利柯重归于好,克莱谛能主动表示和安利柯友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安利柯就不想和克莱谛和好吗?

二、研读写“安利柯”的句子

1、反复默读第二自然段,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反馈:

吵完架后,安利柯的心里很不安、很后悔,很矛盾。

3、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句子交流:

⑴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学生交流要点:“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个别读,齐读,读出我后悔的心理。

⑵ 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指名读、齐读,读出安利柯矛盾、好面子的心情。

⑶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是要与我重归于好,,“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我”的意思与安利柯一样吗?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4、我就这样后悔着,不安着,矛盾着,──出示“终于挨到了放学。”结合上面的内容,说说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5、去读读在放学路上,“我”的表现,你又发现了什么?

⑴ 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理解防御)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⑵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小结:克莱谛与安利柯和好如初,除了克莱谛主动友好外,安利柯的知错认错也是很重要的。

板书:知错 认错

三、研读写父亲的话

1、课文中的安利柯和克莱谛都让我们很感动,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找出写父亲的说的几句话,读读,你能读懂什么?

反馈出示: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出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交流: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脸一沉”换个词。

小结板书:应该 不应该

3、父亲说的几句意义深刻的话,安利柯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

4、那么在放学路上,安利柯应该怎么做,才是做到了像父亲说的。想象写放学路上安利柯主动认错和好的情节。指名读,评议。

出示:

终于挨到了放学。

5、小结:

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和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么善良,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

四、课外拓展

1、你们知道这篇课文出自哪里吗?课件出示《爱的教育》书封面及简介

作者:亚米契斯 意大利作家,(1846~1908)

内容简介: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 一译《心》。这本书1886年一经出版,即在意大利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本。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夏丐尊先生执译并序言:“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时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2、布置作业

⑴ 阅读《爱的教育》。

⑵ 抄写父亲说的话。

⑶ 写一件和同学发生的事。

【板书设计】

争吵

宽容、友爱 知错 认错

重归于好

应该……不应该……

【听后反思】

整堂课设计没有问题,只是操作还不够理想。

1、一堂课前松后紧,结果生字还落实不了,最后草草收场。

2、读书百遍,歧义字见。读的时间不够,读的没有层次。

3、三年级了最好做到读写结合,特别是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争吵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1、紧抓文本,通过读读,说说,议议,写写等方式,循序深入,块状推进。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和探究发现的操作平台。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不背离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3、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将学生生活和文本整合,读写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学一致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会写14个生字;

2、学会给课题提问题,将答案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明白“我”与“克莱谛”争吵的真正原因。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揭题、读题、设疑

1、板书:

争吵,齐读。

2、学生针对课题提问题:

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要求:

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

1、字音、字形:

出示:

嫉妒、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服侍缩回、诚心诚意

承认、线缝、缘故、原谅、愤怒、防御、戒尺、既然、高尚

⑴ 指读,请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他同学跟读。“嫉”读二声,不读四声,与“忌妒”区别。

⑵ “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承”中间是三个短横,不能多写或少写;“缘”的右半部分是写好这个字的难点;“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部首是“戈”。

2、检查朗读:

朗读比赛,指明学生读,哪里读断或读错的地方,就坐下,然后共同纠正。

四、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回答刚才的问题。

2、同桌之间互说。

3、将这些答案结合板书连起来说。

4、同桌互说。

5、小结:

给课题提问,后将答案连起来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五、精读“为什么争吵”

1、读完课文后,大家想跟谁交朋友?

2、默读1~4自然段,用不同符号画出两人在这件事上的不同表现。

3、对比朗读两人不同的表现,想想争吵的主要原因。(结合理解“嫉妒”)

六、结课

七、作业

在《写字.钢笔字》中,抄写相应的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是否有与同学发生争吵?都因为什么?这一课中的两个朋友因什么事而发生争吵呢?(“我”的嫉妒,故意弄脏了克莱谛的书)发生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二、自学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各是怎么做?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读书符号。

4、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三、检查汇报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我”与克莱谛吵架后,觉得很不安、很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

2、结合自己与同学间发生的争吵,感受“我”矛盾的心理。

四、转换角度,回归整体

1、假如你是班级的一员,你更愿意跟谁交朋友?为什么?从文中语句找出理由。

2、教师依据学生所说的理由,及时加以梳理,确定导向。

⑴ 安利柯错在哪?

(犯了错没主动认错,还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

⑵ 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高尚的人?

(我故意弄脏了他的本子,他却主动与我重归于好)

⑶ 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何理解的一样吗?

(联系后面的段落“我”举起尺子,做好防御工作可以看出“我”认为克莱谛是要和“我”算帐,而克莱谛的“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结合对“瞟”这个词语的理解想想克莱谛这时在想些什么呢?见了“我”却微笑并温和地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可见安利柯误会了他,克莱谛的意思是要与“我”重归于好。)

3、小结:

我们应从整体上认识人,克莱谛能谅解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视同学之间的友情这值得我们跟他交朋友;“我”虽然身上有一些弱点(爱瞎猜、爱面子)和缺点(报复同学),但又能看到长处(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是非观念清楚等),“我”的进步也是明显的,由嫉妒同学、瞎猜疑、报复同学到心里不安、后悔、知错,最后能接受同学的友爱,与同学重归于好……

五、指导朗读,深化情感

1、指名读“我”的话。

2、教师指导:

“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读出后悔的语气;

“我又记起父亲……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这一部分,读出矛盾的心理。

3、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4、合作分角色朗读。

六、联系实际,明理拓展

1、读懂父亲的话:

⑴ 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

⑵ 找出课文中父亲说的其它的话。

⑶ 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你自己在与同学发生争吵时又有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还没做到?

⑷ 小结:

父亲的话主要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2、读写结合:

写写你在平时与同学发生纠纷的一幕,并写一写你学了这篇文章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七、作业

1、把父亲的话抄下来,再体会体会。

2、组织读书小组,阅读《爱的教育》,并做好读书记录。

第四篇:《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争吵》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争吵》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自己积累的词语。

2、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这篇课文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受教育,我们前一课时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事情起因。

2、师问:因什么事而争吵?(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

这是主要原因吗?(不是,因为他的笑)

师点拨bō难句:“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可是”表示转折,说明吵架的真正原因,我认为他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而报复他。)

请生用“可是”说话。

我又怎么做?(把他的笔记本也弄脏了)这种做法对吗?

3、指导朗读:

①“你这是故意的!”表示生气,读出强硬的语气。

②“我在外面等你!”余怒未消读出强硬的语气。请生试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争吵后我的心里怎么样?(不安,后悔,但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

2、不安在什么地方?(怕克莱谛报复我。)后悔什么?(克莱谛是个好人。)从哪儿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好人?

①能帮助父母亲干活──勤劳

②能服侍生病的母亲──孝顺

③穿着有裂缝的衣服──朴素

④我们全家人欢迎他──友善

3、从悲哀的眼神你看出什么?(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和气不值得。)用“不是……而是……”造句。

4、指导读句:“我在外面等着你!”表示强调,语气加重。“我也等着你!”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该加重。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三】学习第三部分

1、生自由读第三部分,说说你读懂什么?(克莱谛用友善化解矛盾。)

2、师小结:克莱谛用包容之心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他们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多高尚的品格呀!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师问: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你认为父亲做得对吗?(教育及时)

【五】总结提升

1、从安利克和克莱谛的争吵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2、师总结:是呀,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人要学会宽容,相互理解,勇于反省,勇于认错。用不存成见之心与人交往,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六】板书设计

争吵

弄脏本子

安利柯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2

教材简介:

这首童话诗以字典公公的家庭为背景,讲了一些标点符号只想当这个家庭的主人、主角,为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而争吵不休。讽刺了那些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而看不到他人的长处、优点的行为;教育人们要团结协作,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要贬低他人的价值。本文作者金逸铭,选作课文时删去了“滴水汇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一句。第七单元的课文《陶罐与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就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看,与这篇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可做为补充教材配合使用。就本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来看,是综合复习标点符号用法的好材料,也可安排在期末教学,通过学习激励学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教学目标:

1、学会与人相处,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贬低别人。

2、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相处,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贬低别人。

课前准备:

1、字典公公和各种标点符号的头饰。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初识标点。

1、有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可热闹了,原来是来了一群标点符号,都有些谁呢?请你猜一猜。

(1)长得像个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逗号)

(2)有人说我像瓜子,有人说我像芝麻,有人说我像只手,牵着并列的词语走。(顿号)

(3)我像六颗滚圆滚圆的弹珠,多惹人喜爱。(省略号)

(4)形状像个大耳朵,爱向别人提问题。(问号)

(5)喜、怒、哀、乐喊口号,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脾气数它最大。(感叹号)

(6)小小符号圆溜溜,话要说完少不了我。(句号)

2、生猜出谜底后,师出示教具(按课文第149页的图案制作出各种标点)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这群标点符号在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他们到底在吵什么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来学习金逸铭叔叔写的一首有趣的童话诗(边说边板书),该怎么学呢?

2、生讨论学法:读通课文,有不懂的做上记号与同学一起学……

3、初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能读懂什么?看看哪些同学自学得最棒,合作得最好。

三、自学反馈,领悟情感。

1、反馈:指名分节读,正音。

2、读了这么多次课文,你们知道这群标点符号到底在吵什么吗?(大家都认为自己很重要。)

3、师:他们到底谁重要?还请每人做个自我介绍吧。请再读课文,模仿一种标点符号的语气、动作来介绍。

4、生自由准备后逐个请出感叹号、小问号、小逗号和顿号、省略号、句号作自我介绍,其他同学参与点评,感悟每个符号都认为自己重要。

5、生根据自己的身份,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包括感叹号、小问号、小逗号和顿号、省略号、句号),组内排练这场不可开交的争吵。

6、请一组表演、合作出色的上台戴头饰表演,老师扮演字典公公。播放歌曲,活跃气氛。

7、讨论: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说啥?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8、交流: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说啥?能不能让大家知道?

9、师小结:是呀,滴水汇成了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师边说边出示句子)

四、拓展延伸,掌握作用。

1、师:听了字典公公的话,又听了你们的想法,标点符号们手拉手唱起了美妙的歌。出示标点符号歌。生齐读。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真美妙。

2、同学们,我们在运用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句中的标点为我们准确的表情达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请看一则招生广告:幻灯出示广告(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从前有位教书先生要招收学生,他对外贴了一张招生广告:上面写着“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可是通知上没有一个标点,当穷人的孩子来时,(在幻灯上标出标点)他读着:“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当富人的孩子来时,(在幻灯上标出标点)他读着:“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结果呀,是穷人的孩子不交学费就能上学,富人的孩子则要很多报酬。这位老师巧妙地发挥了标点的作用。今后我们在写日记,写文章时要正确运用常用的标点。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教学反思

全文采用拟人手法,将毫无生气的标点符号拟人化,赋予了标点符号不同的个性,非常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全文读来朗朗上口,以“标点符号比功劳”为主题展开,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明白了“人各有所长”的道理,有因其趣味横生,所以很容易让学生记住这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应该说,这篇文章的确是标点符号教学极好的一个素材。

在教学当中,我尽量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争吵》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1)自读1?4自然段

(2)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3)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4)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a、理解“嫉妒”一词。

b、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和好朋友发生争吵,你的心情会怎样?这一课讲的是两个好朋友因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之后,他们心情有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的。

2、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体现“我”和克莱谛心情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体会我的表现及心情。

(1)汇报我的表现的句子。

(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我的心情变化:

不安、后悔 想认错又没有勇气

2、体会克莱谛的表现及心情。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样吗?

(1)同桌互谈看法。

2)全班交流。

(3)教师联系后面的段落适时点拨引导。

(4)由此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心胸开阔、宽容,不斤斤计较,友好待人)

(5)指导读克莱谛的话。

①指名读。

②教师指导:你已经读出诚恳了,如果能带着微笑读会更好,再试一遍,好吗?谁再来读?

3、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4、分角色朗读表演体会

四、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小结评价人物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一课后,你想到了什么?

2、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板书设计:

15、争吵

“我” :不安、后悔

悲哀 跟上来

克莱蒂:微笑 拨开尺子 像从前那样,不再吵

温和 搭在我肩上

(谅解的表情)(宽容的动作)(友好的语言)

《争吵》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

1.这篇课文章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你认为可以分成几部分?

(1)学生自由细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

2、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两句 “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

(3)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研读有关争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莱谛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两人今日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读有关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后选派代表发言。

(2)指导朗读。你认为这三句应读好哪几个字?(“只”、“很”、“也”应加重语气)

(3)学生齐读这三句话。

4、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⑴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⑵克莱谛的“好”和“可爱”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来。

⑶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5、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三)小结读后感受

1、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四)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爸爸的话。

2.说说自己曾经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自己认为有趣的可以写下来。

板书设计:

争吵

嫉妒——报复——争吵——后悔——和好

宽容 团结友爱

《争吵》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故意、墨水、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就应团结友爱、互相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每一天我们都和同学们在一块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回答)这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从文中标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

(1)“体、缘、愤、戒”的写法。

(2)区分“即”与“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将语句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资料。

1、课题是“争吵”,使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结果怎样?

2、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师生交流,明确课文资料:

“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而发生争吵,最后“我”和克莱谛

四、作业:

把课文读熟,注意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板书设计:

争吵

我--------------克莱谛

弄脏本子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资料: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体会父亲的话。

(一)找到“我”和克莱谛吵架的有关段落,认真读一读。

(二)当“我”和克莱谛吵架时,“我”的情绪怎样?心理怎样想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1、抓住重点语句,自主讨论交流:

(1)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2)于是我想报复他。

2、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就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三)体会父亲的话。

1、父亲的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从文中标出来。(小组交流)

2、第一次是在什么状况下出现的?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情绪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小组自主交流: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2)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3)阿,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多好!

(4)我又记起父亲“就应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5)想到那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但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样也说不出来。

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我”不安、后悔、矛盾。

3、第二次是在什么状况下出现的?

(1)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此时他们在想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交流)

(2)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情绪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

(3)“最后挨到放学”为什么是“挨”?从中体会到什么?

4、当父亲明白整个事情时,父亲的表现怎样?从文中标出来读一读。

讨论:

(1)父亲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扔向墙角?

(2)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生交流:

同学之间就应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5、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分主角朗读课文,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三、小练笔:

在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文中出现的这种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写一写。

板书设计:

争吵

我-----朋友-----克莱谛

宽容友爱理解

《争吵》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透过阅读能理解课文的大致资料,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决定出材料的重难点。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紧扣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点,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资料,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就应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解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

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必须的体会。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此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说争吵中引入新课,一是为了帮忙学生读懂题目,二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课文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略读实效的保证。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

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该环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后作简要检查。

三、细读理解,突破重点

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理解父亲说的就应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就应知错认错。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

(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情绪。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

(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明白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齐,老师相信大家也必须会为他们感到十分高兴。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齐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点:一能够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能够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此刻,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就应防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这是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也是保底要求。

四、拓展延伸,文道结合

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资料,此刻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能够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能够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透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老师期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重在联系学生实际,唤起自身的体验,深化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同时教师的总结谈话,意在引导学生明白做人道理,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体现文道结合的思想。

[总评]

本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能根据略读课文的教材特点和学习要求组织教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突出学生的自读自悟。整堂课安排了多次、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大部分时间为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读书过程中,做到读前有目的,读后有思考、有检查,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把握理解文章资料,贴合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2.紧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课上,老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大胆地放,合理地收,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学会读书,学有所得。

《争吵》教学设计7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常有的事,谁没和别人发生过争吵呢?你和谁发生过争吵?为什么争吵,怎么吵的,后来又怎么解决的?请讲一讲。

2.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也正是两个同学发生争吵的事,课题就叫《争吵》。(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写得很有意思,两个同学从开始发生争吵,到后来很快就和好解决。你读了这篇课文一定能受到不少的启发。同学们齐读课题。

(课文写的是同学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所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入课题,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已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主要是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思考,去交流解决,以此来训练独立阅读能力。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

2.学生汇报。(1)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怎么看待父亲说的话。

(“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恰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是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完成“阅读提示”给同学们提出的学习任务,要以读为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得慢些,从容一些;读准字音,第三声的字要读到位;读通句子,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站起来读书的机会,全体学生都会读了,才算过了初读关。)

3.初读几遍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是写谁和谁争吵。(安利柯和克莱谛。板书:安利柯、克莱谛)安利柯和克莱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说一说。

(张庆老师曾经说过,要加强初读,延时开讲。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因为文字浅显而忽略初读,直奔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班级,学生学过的课文能读得比较熟练,但读不正确。重视初读,正是“小语姓小”的体现。不过,初读时间的长短与教师适时的指导,可视班级学生的读书情况而定。)

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过渡: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这是我们进一步阅读、理解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阅读任务,继续仔细地阅读课文,深刻地感悟课文,完成阅读任务。

1.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阅读第1~4自然段。

(1)同学们仔细阅读1~4自然段,看看文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板书:起因)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找出你认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反复阅读、体会。

(2)屏幕出示:①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②“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这两句都是安利柯的心里话,前后矛盾吗?(矛盾)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安利柯对克莱谛怀有一种嫉妒的心理)怎么读好这两句话呢?

过渡:“我”对克莱谛怀有一种嫉妒的心理。那么克莱谛是怎样做的呢?

(3)屏幕出示:①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②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

这两句都是写克莱谛的。第一句,“我”骂了他,他还向我微笑着说话;第二句,老师看见他举手打人,他就急忙缩回了手。从克莱谛的语言和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知错认错、谦虚老实的人)读第一句的时候,注意提示语;读第二句的时候,注意加点的字。

(4)分角色朗读这四个自然段。先 3 人一组分角色练习,然后请一组同学到前台来读,要读出这两个人不同的个性。

2.争吵过后,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第5~8自然段。

(1)第5~8自然段是写争吵过后的发展。(板书:发展)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看看吵架过后,安利柯的思想有什么变化?(学生读后回答:安利柯很后悔。板书:后悔。他想到了对方的好处,但又不愿公开向对方认错,心里很矛盾。)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后悔、矛盾的心理,朗读这个自然段。(学生自读,教师指名读。)

(2)克莱谛呢?(生答;悲哀。板书:悲哀)他悲哀什么?同桌同学议一议,然后回答。(非常悔恨自己举手打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深深地自责,为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吵架而感到悲哀等。)为什么要说“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直接说悲哀不就行了吗?(教师点拨:因为这时“我”的心里感到怎样?)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过渡:吵架过后,一个感到后悔,一个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们的对话。

(3)屏幕出示: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克莱谛吵架过后气消了,后悔了,原谅了安利柯,而安利柯呢?他能理解克莱谛说的话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

3.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

学生阅读第9~13自然段。

吵架过后:俩人都认识了 自己的错误,安利柯很后悔,克莱谛很悲哀,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好解决了。(板书:解决)按照约定,放学后他们见面了,那么,他们解决问题时的对话该怎么读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练读一下第9~13自然段。然后请三位同学到前台来。分角色读给大家听听。

4.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呢?先想想,然后再说一说。

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父亲说的话,你赞成他的话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让学生带着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去阅读思考,去合作讨论,去交流解决,去分角色朗读,去领悟表达。这样做,既是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悟到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简单、明了,而且有效。)

五、读写结合,积累语言

同学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在“争吵”这个故事中,安利柯争吵过后能时时想起父亲对他说的话,所以,很快就和同学和好了。可以说父亲的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请同学们在课后把文中父亲说的话抄写下来,这对你今后和同学相处是很有帮助的。

《争吵》教学设计8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感情变化以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那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研读争吵的经过与重归于好的段落,体会克莱谛友好、宽容、高尚的品德。

3、理解“戒尺、胳膊肘、嫉妒、服侍、高尚”等词,会正确书写“缘、承”等字。

〖教学预设

一、课前迁移,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肯定有很多朋友,肯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进一对好朋友争吵的故事,去体会一下他们争吵之中的感受和争吵过后的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课题质疑,预设学生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

过渡:那就让我们赶快去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2、课文很长,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很有耐心。读着读着,你觉得哪一自然段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吗?指名学生选择难度段读。

预设:第1、3、5、7、9自然段。

随机正音:嫉妒、胳膊肘、挨、服侍、哼、线缝

随机指导词义:

⑴ 胳膊肘:摸摸自己的胳膊肘,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胳膊肘放好,特别是在写字的时候,胳膊肘动来动去会影响别人哦。

⑵ 戒尺:请学生谈谈什么叫戒尺,教师补充。

3、读了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课文中争吵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了。谁来说说?

⑴ 谁和谁争吵?谁来叫叫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克莱谛”、“安利柯”,一起叫叫他们的名字。

⑵ 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由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

⑶ 争吵后怎么样了?学生大致说意思。师在课题“争吵”下画箭头并板书:重归于好

过渡:咱们现在就去克莱谛和安利柯的吵架现场,读读他们为什么吵架?

三、研读“争吵经过”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我”和克莱谛吵架谁对谁不对?

2、学生反馈后出示句子:

⑴ 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指名读,读出克莱谛的歉意,主动认错的语气。

⑵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自由读,你读出了“我”的什么心情来?

指名读,教师用评价语指导学生读出“我”嫉妒、生气的语气。

看来,克莱谛得奖,安利柯并不是无所谓的,而是非常──生:嫉妒他

师:所以我想报复他。──引读“过了一会儿……”

⑶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指名读,读好克莱谛生气的语气。

过渡:两个好朋友就这样你生我的气,我生你的气,各不相理,多么可惜呀!不过,我们可别急,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和好),在哪几自然段?我们赶快去读读。

四、研读写“克莱谛”的句子

1、默读9~13自然段。想想谁使得他们和好如初,又成了好朋友。

2、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反馈:是克莱谛主动与“我”和好,表现出了友好、宽容的品德。

3、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

反馈出示句子: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议,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指名读好克莱谛的友好和宽容。

4、克莱谛在放学路上主动表示友好,那么在他们争吵后,克莱谛在课堂上还有什么表现?

出示: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⑴ “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我们也用眼睛瞟瞟自己的同桌。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膘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⑵ “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⑶ 他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话,他心里想什么呢?

小结板书:宽容 友好

5、联系上文读读,克莱谛的好还表现在哪里?

⑴ 克莱谛是个好人: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

理解服侍:可以说服侍什么人?反馈:旧式丫鬟服侍小姐等;服侍老人,服侍病人。克莱谛服侍生病的母亲,可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⑵ 克莱谛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他勤劳、善良、孝顺、懂事、宽容,怪不得父亲说克莱谛是——高尚的。

小结:正是克莱谛这么一个高尚的好人,能够宽容友善地对待同学同学,所以他们才重归于好,但是他们的重归于好,安利柯也表现出他自己的特点,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写字指导

1、范写“缘”、“承”。

2、学生各写一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写“我”的段落,体会“我”在吵架前后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3、理解“挨”、“防御”、“缘故”等词。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1、自己选择一句写:

克莱谛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

父亲那么喜欢克莱谛,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克莱谛眼睛里表示出悲哀,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克莱谛与安利柯重归于好,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2、是呀,克莱谛和安利柯重归于好,克莱谛能主动表示和安利柯友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安利柯就不想和克莱谛和好吗?

二、研读写“安利柯”的句子

1、反复默读第二自然段,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反馈:

吵完架后,安利柯的心里很不安、很后悔,很矛盾。

3、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句子交流:

⑴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学生交流要点:“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个别读,齐读,读出我后悔的心理。

⑵ 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指名读、齐读,读出安利柯矛盾、好面子的心情。

⑶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是要与我重归于好,“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我”的意思与安利柯一样吗?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4、我就这样后悔着,不安着,矛盾着,──出示“终于挨到了放学。”结合上面的内容,说说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5、去读读在放学路上,“我”的表现,你又发现了什么?

⑴ 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理解防御)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⑵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小结:克莱谛与安利柯和好如初,除了克莱谛主动友好外,安利柯的知错认错也是很重要的。

板书:知错 认错

三、研读写父亲的话

1、课文中的安利柯和克莱谛都让我们很感动,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找出写父亲的说的几句话,读读,你能读懂什么?

反馈出示: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出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交流: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脸一沉”换个词。

小结板书:应该 不应该

3、父亲说的几句意义深刻的话,安利柯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

4、那么在放学路上,安利柯应该怎么做,才是做到了像父亲说的。想象写放学路上安利柯主动认错和好的情节。指名读,评议。

出示:

终于挨到了放学。

5、小结:

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和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么善良,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

四、课外拓展

1、你们知道这篇课文出自哪里吗?课件出示《爱的教育》书封面及简介

作者:亚米契斯 意大利作家,(1846~1908)

内容简介: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 一译《心》。这本书1886年一经出版,即在意大利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本。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夏丐尊先生执译并序言:“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时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2、布置作业

⑴ 阅读《爱的教育》。

⑵ 抄写父亲说的话。

⑶ 写一件和同学发生的事。

【板书设计】

争吵

宽容、友爱 知错 认错

重归于好

应该……不应该……

【听后反思】

整堂课设计没有问题,只是操作还不够理想。

1、一堂课前松后紧,结果生字还落实不了,最后草草收场。

2、读书百遍,歧义字见。读的时间不够,读的没有层次。

3、三年级了最好做到读写结合,特别是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争吵》教学设计9

【原文】

今天我和可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今天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师叫我替他抄写每月故事。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可莱谛忽然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把本子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我火了,就骂了他一句。

他却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兴。我想:“哼,得了奖,就自以为了不起了!”于是我想报复他,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可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他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给老师看见了,可莱谛就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你!”

我心里觉得很不安。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可莱谛是个很好的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帮助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多好啊!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认错误,我却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儿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想到这里我觉得可莱谛很可爱。我心时暗暗说“云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来。

可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但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我心里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因为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时候。我在街上独自走着,听见可莱谛从后面跟上来。我手里拿着戒尺站住等他。他向我走来,我便举起戒尺准备防御。

“不,安利柯!”可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还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惊呆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已经在他的怀抱里了。

他吻着我说:“以后我们再不要吵架了,好吗?”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叫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况且你不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两段,扔到墙角去。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建议】

1.如果有条件的话,课前布置学生读一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本课要求认的字比较多,可以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别与“疾”“寺”“票”“躺”进行比较。有几个字的读音容易弄错,也要加以强调。“嫉”读二声,不读四声;“哼”读hng,不读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满意或者不相信;“侍”读shì,不读sì。指导写字时要抓住难点,如,“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承”中间是三个短横,不能多写或少写;“缘”的右半部分是写好这个字的难点,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笔画和笔顺: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共九画,其中第五画是弯钩,不是竖钩;“愤”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笔顺是:一戒,部首是“戈”,可以与“或”相比较,可以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笔是“”,不是“丨”。注意不要和“即”相混淆。

3.整体感知课文时,可以采取课题质疑的办法,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以下问题: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然后学生自主读书,并通过交流、讨论,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课文较详细地描写了“我”与克莱谛吵架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当我被克莱谛碰了胳膊肘时,我“火”了,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我”与克莱谛吵架后,觉得很不安、很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教学时,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体会“我”吵架后的心情。课文讲述的这种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交流讨论的着力点应放在揣摩和体会文中人物的这些心理变化。这一点,同《检阅》一课有相似之处。

5.结合重点词句的学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朗读怎样争吵的句段之前,可以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的本子之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通过讨论,理解“嫉妒”一词的含义,并有感情地朗读争吵原因和经过的段落。

朗读“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段落,可以先深入了解争吵后“我”的表现和克莱谛的表现。如,“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读出后悔的语气;“我又记起父亲……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这一部分,读出矛盾的心理。再来看克莱谛的表现:“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结合对“瞟”这个词语的理解,想想克莱谛这时在想些什么呢?他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一定是想着要怎样和“我”重归于好)“我”说“我也等着你”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只是想到防御)课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这是引导学生在关键的地方认真想一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联系上下文两个主人公的不同表现,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含义完全不同,两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终于挨到了放学。”这里的“挨”字读二声,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还可以尝试着积累、运用,学习表达。

6.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意思。父亲的话散见于课文之中,共三处。可以让学生把这三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把“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要允许学生自由谈体会,而不必要求他们作全面系统的理解。但教师要对零散的意见作梳理或小结。父亲的话主要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7.为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如,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使学生在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如,有的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准确地概括人物的某种品质和个性,说克莱谛能谅解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视同学之间的友情;有的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别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点(爱瞎猜、爱面子)和缺点(报复同学),又能看到“我”的长处(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是非观念清楚等);有的学生能看到别人的进步,而不是凭一时一事的表现给别人下结论,认为“我”的进步是明显的,由嫉妒同学、瞎猜疑、报复同学到心里不安、后悔、知错,最后能接受同学的友爱,与同学重归于好。总之,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在交流时,要鼓励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

8.课后思考练习一,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这项活动要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开展。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分角色读出人物的语气。

第二题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之前,要提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建议学生把“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第三题是建议学生把父亲说的话抄写下来认真体会。父亲的话有的是“我”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有的是父亲知道了吵架这件事之后说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说一说(参考教学建议6)。

小练笔,是引导读写结合的题目。在这里让学生来写写自己的事,时机非常合适。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语言朴实、真切,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可以指导学生试着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出内容真实、反映同学友情的片段。小练笔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当堂完成。

9.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如,让学生想一想:假如克莱谛没有主动与“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或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争吵》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

2、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3、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的结果怎样?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学生接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第四自然段)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师:争吵之后,我时时会想起父亲平时对我的教育。他是怎么教育我的呢?找出文中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出示三句话)

① 在我和克莱谛争吵这件事上,我有没有做到知错认错?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知错)a.我觉得多好!(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不认错)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

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第6自然段)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想和我重归于好)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读父亲说的第二句话)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我以为克莱谛要打我,我准备防御)

⑤ 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理解父亲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二、升华理解

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教《争吵》

《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教学本课,我除了采用指导朗读,感悟人物美好品质的方式,还重点就两人主动提出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

课文《争吵》刚讲完,班内就发生了争吵。

站在办公桌前,我正为下节课作着准备,杨杰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用手捂着耳朵,委屈地说:老师,韩旭用石头打我耳朵了。打破了没有?我连忙转过身,拿开她的手,仔细一看,只见她的耳窝边上擦破了一层皮。他为什么打你呢?走,找他问问去?我一手拿着参考资料一手扶着她的后背向教室走去。一路上,杨杰什么也没说。

来到教室门前,我把韩旭叫出来,还未开口,他就直视着杨杰争辩道:你也用石头打我来。我没有!你和丁宇在一起扬土,爆在我身上。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不行!看着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伸着脖子互不相让的样子,我平静地对韩旭说:咱们刚学完了《争吵》,你俩就争吵起来了,很及时吗。课堂上咱们认真地讨论过,遇到发生双方争吵时,应该怎样做呢?想对方的可爱。如果是自己错了,就主动向对方道歉。韩旭对答如流。那你是怎么做的?我进一步和颜悦色地问,用石头打了别人的耳朵就应该向人家主动道歉。我错了,老师。韩旭立刻醒悟过来,接着把头转向杨杰,真诚地说,对不起!没关系。两个孩子脸上马上没有了怒容。

走进教室,我立刻改变了这节课原打算让孩子们做《基础训练》的计划,平静地对同学们说:刚才,韩旭表现的不错!学了《争吵》一课,虽然刚才与杨杰发生了争吵,但老师一提醒,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杨杰认了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能这样做。这节课,请同学们结合实际,写一件你以前与同学发生争吵的事情,仔细回想一下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同学们听了,有的低头深思,有的迅速拿出笔和纸,认真地写了起来......学以致用,将语文教学与具体实践结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果不遇到类似事情,即使同学们课堂上朗读的再好,理解课文再透彻,也可能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孩子学习暂告结束。然而,正是班内的突发事件,激发了我的灵感。因此,依据新课标与实践结合进行有机教学,应该是我们勇于探索的方式之一。

《争吵》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12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的表现,体会争吵后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的道理。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3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的道理。

难点:体会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多好的朋友,可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了争吵。争吵之后,他们各自的表现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吧!

活动2【讲授】走近“我”和克莱谛

1,学生感情朗读第5-8自然段。

讨论:争吵后,“我”和克莱谛各自有怎样的表现?

(1)自读课文后,参与小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讨论。

先说说克莱谛:

a他不时用眼睛瞟“我”,流露出的是悲哀,不是愤怒。

(可以体会到他此时为争吵而后悔)

b他两次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他是想告诉“我”,让“我”认真听讲,放学后在和“我”解释)

再说说“我”:

c争吵后,“我”也十分后悔、难过,从第五自然段可以读出。但是“我”没有勇气认错。

d克莱谛两次对“我”说的话明明是安慰“我”,“我”却误以为他放学后要找“我”算账。

2,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活动3【讲授】感悟克莱谛的友善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9-13自然段。

讨论: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克莱谛的友善。

(1)学生感情读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

出示:“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2,指名读这段话,说说你的体会。

(面对向自己举起戒尺的朋友,克莱谛不仅没有发火,反而微笑着,温和地提出重归于好,不计较“我”的一错再错,他的宽容让我们十分感动。)

活动4【讲授】接受教育

1,齐读第14自然段。

出示父亲的话:(1)“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2)“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2,齐读父亲的话。,3,交流你的体会。

(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1,课外读一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活动7【活动】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2,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我”————克莱谛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相互宽容 团结友爱)

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

《争吵》叙述了克莱谛和“我”之间因为作业本不小心被弄脏了而引起争吵,最终,在克莱蒂的主动认错下,圆满解决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知错能改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争吵》这篇文章时,我侧重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我”跟克莱蒂发生争吵之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这种方法使学生感到事情真实具体,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克莱谛的友善。并从中明白在和同学朋友相处时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最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读父亲说的话,并体会其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

《争吵》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同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í)妒(dù)”的“嫉”不要读成“jì”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地”。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ōu”,不要读成“dū”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á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āi)着我”、“挨(āi)家挨(ā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ù)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 不是“击”;“毕竟”的“竞”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

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

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膘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海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切“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说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二)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

同桌互换订正。内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绽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他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和学之间友爱的字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

……

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地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么侍弄得那么好。”

“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啊,只见张重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

“张重!”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

“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

“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重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不过,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混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

……

质疑问难后,布置片段练习。

附:板书设计

28.争吵

“我”: 不安、后悔 知错认错 太丢脸(没有勇气)

克莱蒂: 悲哀 跟上来、走近我 “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微笑着 两手拨开尺子 “再不吵架了”

温和地 两只手搭在我肩上

谅解的表情 宽容的动作 友好的语言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争吵—教学设计,争吵—教学实录,争吵—教案,争吵,希望对你有帮助!

《争吵》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本课13个生字;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防御、毕竟、不料”等词语,会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重难点:

1.“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及内心的感受,以及父亲的话。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介绍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小石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了解“我”和克莱谛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吵的过程。

2、学习根据人物的情绪、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我”和克莱谛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吵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人物的情绪、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老师向你们介绍的《小石匠》这个故事,选自意大利亚米契斯写的小说《爱的教育》中。书中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同学和老师之间充满着爱的故事。这一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故事《争吵》。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学生自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①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

②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

③结果怎样?父亲对这件事满意不满意?

2、学生自读。

三、再读课文,画出表现课文主要内容的词句

1、各自阅读,画出重要词句。

启发:这篇课文是写“我”和克莱谛从争吵到和好。根据这样的内容,哪些词句是主要的呢?

生:“后悔不该那样做”

生:“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生:“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生:“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生:“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生:“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结对子读读这些句子,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名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了解“我”和克莱谛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争吵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读讲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各自轻读,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语气。

2、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的发生,用交代的语气读,注意句号后的停顿。最后一句“我火了,骂了他一句。”表现我的情绪,读时要加重语气。

3、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话,仍然怒气未消,要表现出“我”内心的不高兴。报复:用敌对的行动回答对方。但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心里想的;声调不能高,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来表达。

4、在第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怎么来读呢?读人物的话应该注意前面的提示语。大家在下面试着读读克莱谛的两句话,读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语气。(学生各自练习。指名读。齐读。)

5、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发生争吵以后,“我”心里怎么样?

2、自己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我”心里想了些什么?

3、再默读一遍,看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我”很后悔。第二层:“我”想到克莱谛是个好人。

第三层:“我”认识到应该知错认错。

4、指导朗读:(轻声地,充满后悔的情绪。“后悔”,对过去做得不对的地方感到遗憾。“我”想到克莱谛在自己家和“我”家的表现,要读出“我”对克莱谛的好感。最后一层要表现出“我”的犹豫,心里很矛盾。)

5、争吵后,“我”后悔了,克莱谛呢?“瞟”不是正眼去看,是斜着眼看,而且是“不时”地瞟“我”。不时地:不断的意思。克莱谛不时地“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可以知道克莱谛心里怎么想?(为争吵难受,争吵多么不好,要是没发生争吵有多好。)我们朗读时“不是愤怒”,轻读;应强调“而是悲哀”。

6、下面两人的对话怎么读,一个是后悔,一个悲哀。那“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等着你!”语气要显得无力,和第四自然段的“我在外边等你!”感情不同了,语气也变了。

7、把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再读一读:“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觉得父亲的话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是这样做的吗?

(三)学习第三段:

1、这一段写放学后在路上发生的事。我们可能会为他们担心,是不是会打起来。事实怎样呢?

2、指名轻读第三段。

3、读了这一段,你仿佛看到怎样感人的场面?

4、“独自在街上走着”,此时“我”的心情不会好。“独自”要突出。

“我愣住了。”说明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为什么会愣住了?

5、“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克莱谛说这句话时态度会怎样?(态度很诚恳,语气很恳切)

6、“再也不了!再也不了!”说两遍表示“我”怎样呢?

7、指点:俩人都十分后悔,都深深地体验到友爱多么好,争吵多么可悲,多么不应该。

8、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不料”是什么意思?

2、父亲把脸一沉说的话,该怎么读?

3、指名读父亲的话。

4、齐读父亲的话。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突出:“既然……就应该……更不应该)

5、轻声齐读全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现在我们来评判一下,“我”和克莱谛两人,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今后你遇到类似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五、课堂作业(造句)。

缘故——

诚心诚意——

板书设计:

“我”

吵 和

争吵 { }宽容、知错即改

架 好

克莱谛

教学后记:

年 月 日

资料提供者:

《争吵》教学设计15

第15课《争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波仪陇县大寅镇小学校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了,“我”认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虽然“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我”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与“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开头”到“我在外边等你)讲“我”和克莱谛吵加的原因

第二段(从“我觉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讲“我”后悔和克莱谛吵架。

第三段(从“终于挨到了放学到“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讲“我”和克莱谛重归于好。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父亲对“我”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朗读能力,通过自学能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此外,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贴近,因此,学生在理解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上也会较容易。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小练笔: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体会争吵前后的心里变化。

2、技能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

体会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回顾词语,导入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以填空的形式,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出示答案,师复述时板书)

争吵

我 克莱谛

故意 无意

和好

(五)品读感悟,体会心理变化

1、教师: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克莱谛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那“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第5—8自然段。

2、学生各自放开声音朗读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3、交流反馈(讨论)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

为什么不该那样做?能用书上的话说出来吗?(“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的“好”体现在哪儿?(“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亲的情形”)(师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勤劳(“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种种情形来”从这里知道他是一个十分(惹人喜爱)的孩子。“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缘故吧”

2“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了什么?(生自由○

说:说明了“我”爱面子、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3课件出示“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也等着你!”看看这两个句子,请同学们思○

考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先同桌互读,再分角色读。男女生读,指名学生来评价,那你能和你的好好朋友一起来读一读吗?(注重评价、朗读这两句话,朗读时要语气,应读出文中人物他们当时心里想的语气)

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着你,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以为他要报复我,要打我,我只采取防御措施)

我们明白了俩人想的不一样,应该怎么去读。(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第二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语气,也应稍重。)

4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三处,勾画)○

a.“应该知错认错。”(要勇于承认错误)

b.“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要是错了,别人打你,只要防御,不要还手。)

c.“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一定要在读中去体会,(单个读,同桌互读,小组读,)小组讨论体会,由代表汇报,师再总结板书)

争吵

我克莱谛

故意 无意

和好

团结友爱

以诚待人

(六)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去处理矛盾,你在生活中与同学有发生过类似“我”和克莱谛的事情吗?设置几对曾经有矛盾的学生,请上讲台来以不同的方式和好(握手、拥抱、语言)

2、安利柯和克莱蒂最后的和解归功于谁?讨论交流。

3、师小结: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珍视友情,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人。

五、教学反思

《争吵》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一文围绕“我”和克莱蒂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情,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三方互动的“对话”中,尤其以“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为最终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只有学生和文本真正对起话来,才能真正建构起文本的意义,为学生体验情感内化语言做好铺垫。因此,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朗读,再让学生反复读重点句。

1、主要抓住我的表现的两个句子:“终于挨到了放学。我愣住了。”展开教学。自

我感觉在教学“挨”时比较成功。我先请学生朗读,从读中感悟出此时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在层层剥茧,平时不觉得时间漫长,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到底在想些什么?在给“挨”字换词。第一个学生换了一个“等”,学生马上有不同意见,认为“等”的心情并不一定是我现在的心情,有同学马上想到了“熬”这个字。在请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平时觉得时间难挨的情况。学生也能从不同的情况出举例,有的说被关在门外等妈妈下班,挨了批评不好受??。最后走进我的内心,朗读训练。对于克莱谛的表现我主要抓住第十段展开教学。让学生从克莱谛的动作、神态、语言中去体会他对朋友的宽容和友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棒,很会说。父亲教育我的话,我在教学时这样处理:先解决今天是怎么教育我的,主要告诉我什么;再联系全文,平时又是怎么教育我的,对于父亲的教育,那些我已经做到了,哪些我没有做到。自我感觉整堂课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学生的发言面比较广。但对于一些问题的引导上指向不够明确,学生无从答起。还有教师的应变能力不够,对于滑出教师答案的回答有的无措,拉回比较生硬。

2、教学本课,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找出描写争吵后“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为课文讲述的这种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最后让学生齐读父亲的话,说说父亲说的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

3、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安利柯和克莱蒂最后的和解归功于谁,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是克莱蒂,因为克莱蒂心胸宽阔,当安利柯骂他时他也没有还口而是主动地去讲和,和好。而有的学生却在大声说应该归功于安利柯德爸爸,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时,学生说到安利柯最后之所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向克莱蒂认错是因为他有一位了不起的爸爸,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是爸爸

长期教育的结果。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引导,使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话的意思。引导学生讨论文中人物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还要互相宽容、团结友爱。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

第五篇:《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15篇)

《争吵》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

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四年级第八册略读课文。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判断出材料的重难点。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紧扣“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点,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解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

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一定的体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说“争吵”中引入新课,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目,二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课文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略读实效的保证。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

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该环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后作简要检查。

三、细读理解,突破重点

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理解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

(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心情。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

(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起,老师相信大家也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非常高兴。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点:一可以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可以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现在,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这是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也是保底要求。

四、拓展延伸,文道结合

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老师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争吵》教学设计2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常有的事,谁没和别人发生过争吵呢?你和谁发生过争吵?为什么争吵,怎么吵的,后来又怎么解决的?请讲一讲。

2.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也正是两个同学发生争吵的事,课题就叫《争吵》。(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写得很有意思,两个同学从开始发生争吵,到后来很快就和好解决。你读了这篇课文一定能受到不少的启发。同学们齐读课题。

(课文写的是同学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所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入课题,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已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主要是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思考,去交流解决,以此来训练独立阅读能力。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

2.学生汇报。(1)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怎么看待父亲说的话。

(“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恰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是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完成“阅读提示”给同学们提出的学习任务,要以读为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得慢些,从容一些;读准字音,第三声的字要读到位;读通句子,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站起来读书的机会,全体学生都会读了,才算过了初读关。)

3.初读几遍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是写谁和谁争吵。(安利柯和克莱谛。板书:安利柯、克莱谛)安利柯和克莱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说一说。

(张庆老师曾经说过,要加强初读,延时开讲。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因为文字浅显而忽略初读,直奔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班级,学生学过的课文能读得比较熟练,但读不正确。重视初读,正是“小语姓小”的体现。不过,初读时间的长短与教师适时的.指导,可视班级学生的读书情况而定。)

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过渡: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这是我们进一步阅读、理解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阅读任务,继续仔细地阅读课文,深刻地感悟课文,完成阅读任务。

1.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阅读第1~4自然段。

(1)同学们仔细阅读1~4自然段,看看文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板书:起因)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找出你认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反复阅读、体会。

(2)屏幕出示:①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②“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这两句都是安利柯的心里话,前后矛盾吗?(矛盾)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安利柯对克莱谛怀有一种嫉妒的心理)怎么读好这两句话呢?

过渡:“我”对克莱谛怀有一种嫉妒的心理。那么克莱谛是怎样做的呢?

(3)屏幕出示:①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②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

这两句都是写克莱谛的。第一句,“我”骂了他,他还向我微笑着说话;第二句,老师看见他举手打人,他就急忙缩回了手。从克莱谛的语言和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知错认错、谦虚老实的人)读第一句的时候,注意提示语;读第二句的时候,注意加点的字。

(4)分角色朗读这四个自然段。先 3 人一组分角色练习,然后请一组同学到前台来读,要读出这两个人不同的个性。

2.争吵过后,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第5~8自然段。

(1)第5~8自然段是写争吵过后的发展。(板书:发展)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看看吵架过后,安利柯的思想有什么变化?(学生读后回答:安利柯很后悔。板书:后悔。他想到了对方的好处,但又不愿公开向对方认错,心里很矛盾。)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后悔、矛盾的心理,朗读这个自然段。(学生自读,教师指名读。)

(2)克莱谛呢?(生答;悲哀。板书:悲哀)他悲哀什么?同桌同学议一议,然后回答。(非常悔恨自己举手打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深深地自责,为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吵架而感到悲哀等。)为什么要说“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直接说悲哀不就行了吗?(教师点拨:因为这时“我”的心里感到怎样?)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过渡:吵架过后,一个感到后悔,一个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们的对话。

(3)屏幕出示: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克莱谛吵架过后气消了,后悔了,原谅了安利柯,而安利柯呢?他能理解克莱谛说的话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

3.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

学生阅读第9~13自然段。

吵架过后:俩人都认识了 自己的错误,安利柯很后悔,克莱谛很悲哀,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好解决了。(板书:解决)按照约定,放学后他们见面了,那么,他们解决问题时的对话该怎么读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练读一下第9~13自然段。然后请三位同学到前台来。分角色读给大家听听。

4.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呢?先想想,然后再说一说。

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父亲说的话,你赞成他的话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让学生带着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去阅读思考,去合作讨论,去交流解决,去分角色朗读,去领悟表达。这样做,既是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悟到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简单、明了,而且有效。)

五、读写结合,积累语言

同学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在“争吵”这个故事中,安利柯争吵过后能时时想起父亲对他说的话,所以,很快就和同学和好了。可以说父亲的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请同学们在课后把文中父亲说的话抄写下来,这对你今后和同学相处是很有帮助的。

《争吵》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自己积累的词语。

2、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这篇课文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受教育,我们前一课时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事情起因。

2、师问:因什么事而争吵?(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

这是主要原因吗?(不是,因为他的笑)

师点拨bō难句:“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可是”表示转折,说明吵架的真正原因,我认为他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而报复他。)

请生用“可是”说话。

我又怎么做?(把他的笔记本也弄脏了)这种做法对吗?

3、指导朗读:

①“你这是故意的!”表示生气,读出强硬的语气。

②“我在外面等你!”余怒未消读出强硬的语气。请生试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争吵后我的.心里怎么样?(不安,后悔,但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

2、不安在什么地方?(怕克莱谛报复我。)后悔什么?(克莱谛是个好人。)从哪儿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好人?

①能帮助父母亲干活──勤劳

②能服侍生病的母亲──孝顺

③穿着有裂缝的衣服──朴素

④我们全家人欢迎他──友善

3、从悲哀的眼神你看出什么?(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和气不值得。)用“不是……而是……”造句。

4、指导读句:“我在外面等着你!”表示强调,语气加重。“我也等着你!”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该加重。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三】学习第三部分

1、生自由读第三部分,说说你读懂什么?(克莱谛用友善化解矛盾。)

2、师小结:克莱谛用包容之心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他们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多高尚的品格呀!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师问: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你认为父亲做得对吗?(教育及时)

【五】总结提升

1、从安利克和克莱谛的争吵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2、师总结:是呀,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人要学会宽容,相互理解,勇于反省,勇于认错。用不存成见之心与人交往,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六】板书设计

争吵

弄脏本子

安利柯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背景简介

“看到同学们今天个个精神饱满,老师很高兴。于是就很想带你们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飞机起飞了。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诶,仔细看,这是哪里啊?这个国家的形状看上去很特别,象只……。”(靴子)

“其实这只靴子就是令人向往的意大利了。旅行开始了。……这么特别的地方就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德…亚米契斯。亚米契斯迫切想与你们这群可爱的中国孩子分享他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争吵”就是节选自这本书。”

书课题:争吵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习生字、词语

“故事大意我们已经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两位意大利朋友,我们就要先学习生字词。”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你的手举得真高,了不起,老师请你来。”

“女老师带得真好,老师还想请位男同学当当男老师。”

“哪组最自信,愿意开火车来读读。”(去拼音)

全班齐读两遍。

“谁能说出‘嫉妒’的反义词是什么?”(宽容)“高尚、诚心诚意。”

出示本课生字。

“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给它组词吗?”

师范写难写易错字。

练一练:

“将自己认为难写、容易写错的字每个在抄写本上练一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3、各自轻读,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语气:

⑴ 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的发生,用交代的语气读,注意句号后的停顿。最后一句“我火了,骂了他一句。”表现我的情绪,读时要加重语气。

⑵ 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话,仍然怒气未消,要表现出“我”内心的不高兴。报复:用敌对的行动回答对方。但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心里想的;声调不能高,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来表达。

⑶ 在第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怎么来读呢?读人物的话应该注意前面的提示语。大家在下面试着读读克莱谛的两句话,读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语气。

(学生各自练习。指名读。齐读。)

4、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们可能会为他们担心,是不是会打起来。事实怎样呢?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3)。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三、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6、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可以知道克莱谛心里怎么想?

(为争吵难受,争吵多么不好,要是没发生争吵有多好)

我们朗读时“不是愤怒”,轻读;应强调“而是悲哀”。

7、下面两人的对话怎么读,一个是后悔,一个悲哀。那“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等着你!”语气要显得无力,和第四自然段的“我在外边等你!”感情不同了,语气也变了。

8、把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再读一读:“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觉得父亲的话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是这样做的吗?

四、学习第四段

1、“不料”是什么意思?

2、父亲把脸一沉说的话,该怎么读?

3、指名读父亲的话。

4、齐读父亲的话。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

(突出:“既然……就应该……更不应该)

5、轻声齐读全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文中再找出有关父亲对我说过一些话的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共三处。

“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六、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七、小练笔

【板书设计】

争 吵

1、谁和谁争吵

“我”安利柯 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1~4小节)

3、争吵过程

4、争吵结果──他俩和好

父亲的话

【反思】

决定上《争吵》这一课时,很茫然。这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写的是意大利学生之间的争吵的故事。一开始很怕咱们中国孩子思想认识上与外国孩子存在差异,在理解主人公安利柯的心理变化过程有点困难。而且,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中外文化差异。将教材反复研究,终于定位在“争吵是发生在两个小学生之间的故事,跟学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这一点上。

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比较残酷!

最大的纰漏在于两节课时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第一课时太“清闲”,而第二课时就相对太“忙碌”了点。

第一课时的导入部分有点拖沓。介绍意大利和作家那块更适合用于课外拓展。导入可以采用简洁、明朗式。如:“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而今天我们来看看《争吵》这个意义深刻的小故事。”

生字教学一块基本顺畅,较好地结合了汉字的音、形、义来教学。学生落实地较扎实。其实,三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能力,故生字词教学可才用“随文教学”的方式。这样教,学生比较不容易疲倦。直接在文章句中学习生字词,学习效率更高,可以与朗读结合。

第二课时,我想讲的太多,以至于学习重点不突出。更要命的一点是,两节课的一个通病,让学生读得不够多。该课的朗读十分重要,重点之一就是要读出两位主人公的不同性格,这对于理解课文是十分有帮助的。

这节课有没有什么好的地方让自己回味一下呢?老师说:“小泡泡里的问题解决得不错。”这是一点点安慰,也是本人对未来的憧憬啊。

《争吵》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争吵》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课文细致描述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述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此刻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就应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资料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争吵》,齐读课题,(正音“争、吵”是翘舌音)问“争吵”是什么意思?

2.你与同学或其他人发生过争吵吗?为什么争吵,争吵后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学生畅所欲言)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文中关于争吵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状况,纠正错误读音。(指名读)

注意:嫉(jí)读音是二声,不是四声。

“哼”的读音是hng,不读hēng。

“侍”要区别于“寺”,读音是shì,而不是sì。

“缩”的读音是suō。

(2)此刻我们开火车读,看看火车能不能顺利到站。

(3)识记生字

过渡:大家不仅仅字音读的准确,而且读得也流利,此刻看一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呢?(分析难记的字)

(4)解释词语的意思。

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语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查到的解释)

报复: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防御:抗击别人的进攻。

3.理清文章脉路

(1)指名朗读课文,(随时纠正错误)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告诉我们要宽容、知错就改。)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出示:课文按( )顺序叙述的,第( )自然段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 );第( )自然段写我的( ):为吵架而( ),又没有勇气( );第( )自然段写克莱谛用( )化解了矛盾,两人重归于好;第( )自然段写父亲对我的( )。

(3)小结:同学们真会分析,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我”和克莱蒂之间发生的事情,今后大家在写叙事作文的时候,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朗读。

2.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给大家提个醒。

“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墨”字是上下结构,上黑下土。和“默”相比较。

“承”的第二笔是弯钩,而不是竖钩,中间是三横。

“缘”的右半部分,注意笔画和笔顺: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愤”注意右部分的上半部分。

“毕”的上面是“比”,而不是“化”,不要写成“华”。

“戒”的笔画:横、横、竖撇、竖、弯钩、撇、点;和“或”相比较,偏旁相同,都是“戈”。

“既”的右部分不是“无”,要区别于“即”。

3.教师范写难字。

4.学生书写,教师随机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你还记得吗?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3.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过渡:看来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都记住了课文的生字和主要资料。这节课,我们就透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资料。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1~4自然段,想一想:文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

2.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

我正抄着,坐在身旁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

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①谁愿意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

②你发现了吗,这两句话中有一个相同的动词?(碰)

③这两个碰有什么不同吗?(克莱谛:不留意我:故意)

④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a.“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从他“微笑着”向我解释看出来)

b.“于是我想报复他。”(从“报复”这个词看出来)

(2)明白我为什么想报复吗?(我嫉妒他)嫉妒是什么意思?( )

①你从哪里看出“我”嫉妒克莱谛?(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这是什么描述?(心理描述)

②指导句子朗读。谁能读出他嫉妒的心理?

(3)那他们对待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

课件出示句子:

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

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

①找得真好,愿意读一次吗?

②我在对待克莱谛的碰是什么态度?为什么?(火、骂)

③能把我的样貌读好吗?

④克莱谛是怎样做的?(气、缩)这两句抓住了克莱谛什么描述的?(语言和动作)从他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克莱谛?(宽容待人)

⑤能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争吵过后,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吵架后我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克莱谛的表现,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感受,待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我们先来看一看安利柯的表现,谁想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下。

a.出示句子:

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不安)

②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后悔)

③阿,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有多好!(后悔自责)

④想到那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但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样也说不出来。(矛盾)

b.指导朗读。你们的体会很深,请你带着这种后悔、矛盾的情绪体读一读这些句子。(自读,教师指名读,评议)

(2)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克莱谛有什么表现?

出示句子: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a.“瞟”是什么意思?(“瞟”用眼睛斜着看)

b.此时的克莱谛心里在想什么?(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感到好朋友为一点小事闹成这样不值得。)

c.为什么要说“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他对安利柯的做法难以理解)

d.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克莱谛对“我”行为感到悲哀。)

e.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情绪读出来吗?

(3)过渡:吵架过后,一个感到后悔,一个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们的对话。

出示: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a.克莱谛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想的一样吗?(说法一样想法不一样:克莱谛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b.引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同桌合作练读对话,找同桌两人朗读)

(4)我一边想着怎样应对克莱谛一边听课,你想此时的我能听进老师的讲课吗?(不能)

a.“毕竟”怎样理解?(到底)

b.联系实际,谈想法:课堂上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心里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出时间过的慢之类的话)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之后学习课文。

3.学习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9-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最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最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这是什么描述?(表情、动作、语言)透过这些描述,能够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能够体现出来?(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透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3)指导分主角朗读(9-13自然段),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4.学习第四部分(14自然段)

过渡:我和克莱谛和好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来想让父亲高兴一下,没想到父亲却严厉地批评了我。

出示: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自己读读父亲的话,你体会出什么?(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就应“举起尺子”防御。)

(2)你们的体会很深刻,其实父亲的话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还有两处,快速浏览找出父亲的话。

a.学生说,教师出示父亲的话。

就应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b.你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有什么新的体会吗?(明白自己错了,要承认错误;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

(3)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就应防御。

(4)最后让我们齐读一遍父亲的话,记住父亲的教诲,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理解

1.课文学完了,那么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谈观点。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板书: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3.总结:课文虽然讲了一件平凡小事,却告诉了我们要宽以待人的道理,期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父亲说的话。

2.小练笔:写一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

3.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设计:

争吵

我—————克莱谛

和好

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红笔)

《争吵》教学设计6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体会争吵前后的心里变化。

2、技能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

体会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题:争吵)

2、谁和谁争吵?(板书:“克莱谛”和“我”)

3、为什么争吵?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无心犯错,有心报复)

(设计意图:知道争吵的原因,是学生深入感悟的前提,是上环节教学应达到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争吵的原因旨在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4、过渡引入:

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研读写“克莱谛”和“安利奇”的句子。

1、在争吵以后,“我”和克莱谛各自怎样表现呢?请孩子们翻书自学5-13自然段,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一个人的表现,用笔把它勾画出来。有不清楚的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一) 读读你勾出的句子。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二)下面我们分组读读你们找出的这些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汇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讲解以下问题)

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的心里感到怎样?(板书:后悔)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我吗?

(多媒体出示: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多媒体出示: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还听不出你的内心矛盾,谁再来试试?

既然“我”是想报复克莱谛,为什么又会想到向他认错?请一个孩子读读事情发生后我的想法。

学生阅读,梳理后多媒体板书演示:

课件出示:能帮助父母干活 勤劳

服侍生病的母亲 孝顺

我们全家人欢迎他 友善

衣肩上的线缝开了 朴素

我想起他的种种好,所以说他碰到我的胳膊时不会是故意的,绝对不会是故意的。绝对,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试读——抽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⑵是啊,这么好的朋友,谁都不愿失去。我们一起读读3-6句,体会一下。我还不能感受到你们不愿失去这个朋友。感情再强烈点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⑶是啊,任何人都不愿意失去这样的朋友。(引读)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可是我认错了吗?为什么?(读书回答)

多媒体出示: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我只能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到了什么?(读书回答)(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朴素)。

⑷我很在乎他、珍惜他,生怕失去了这位可爱的朋友,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开口向克莱谤认错,这时克莱谤有什么表现?(生齐读)

多媒体出示:克莱谛不时用眼睛膘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①克莱谛怎样地看?

②我看见克莱谛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板书:悲哀)

③克莱谛应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看来他们平时很要好,加上克莱谛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克莱谛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⑸是啊!越想越觉得他可爱,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认错,克莱谛却主动说话了他怎么说?

多媒体出示:

1、我在外边等你。

2、我在外边等着你。

看看这两个句子,有没有不一样?想想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同桌之间可以议议。

说句话的时候,克莱谛已经原谅了我,我又是怎样说的呢?(齐读)

多媒体出示:“我也等着你!”我理解了他的话的意思了吗?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不一样)

(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着你,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以为他要报复我,要打我。)

我们明白了俩人的想的不一样,应该怎么去读。

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

第一句余怒未消,应该读出强硬的语气,第二句要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语气,也应稍重。

害怕克莱谛找我算帐,上课时心想着怎样对付克莱谛,所以上课时间觉得过得太慢,课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

⑹他们怎样和好的呢?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商量,用朗读的形式自学。

注意:朗读要落实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关键词。商量一下,该怎样读。(小组自学)

①和好了吗?(板书:和好)谁主动?

②克莱谛用什么方式与我和好的?(板书:微笑)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③两终于和好了,复得了这个差点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样(高兴)。咱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读这部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课文小气泡提示的“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这一牵而动全身的'问题,辐射全文,引导深入探究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后的内心活动以及表现,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认识人物形象。)

三、研读文章末段的“爸爸的教诲”

1、课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莱谛都让我们感动,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并说说理由。(预设父亲的话)

《爱的教育》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3、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主动向对方认错,求得谅解。

四小结读的感受

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种很平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我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么善良,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克莱谛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与人争吵?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椭圆形的纸,中间用剪刀剪断,两边分别写上了“争吵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和好的好办法?”其实这椭圆形纸好比一面镜子,但由于争吵或者其他矛盾,镜子碎了,我们可以用“友情牌胶水把它粘合起来,写下你们的办法,看谁的办法最有创意。

五、布置作业

1、自读《爱的教育》

2、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3、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争吵》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透过理解课文资料,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资料。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

②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就应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二、导入。

1、透过预习我们明白了争吵是发生在:我和克莱谛之间的股市,这节课我们就一齐走进这场争吵中,体会友情的珍贵。

三、再读课文

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透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练笔:

选取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资料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个性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好处。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个性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述,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述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情绪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述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述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样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主角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资料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透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述,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教学反思:

在这个单元中遇到了其中的一篇《争吵》,平心而论我不是很喜欢这篇文章,可能是因为我们和意大利在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有着许多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我对这篇文章中的小主人公之间发生的问题,一向都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一向都存在着一些困惑。

《爱的教育》上学的时候我读过,但是之后有事情给耽搁了没有读完,当时读的感受觉得太喜欢那里面描述的情景了,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善良,所有的矛盾都那么容易迎刃而解,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主动地承担职责,遇到好的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荣誉让给别人,那里的人都个性的善解人意,无论怎样样的孩子最后都能够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是个完美的大同世界。

个性是结合我最近自己的一段经历,我觉得在校园中的孩子个性单纯,因为我们都会用真善美去影响孩子们,一旦发现他们如果有些不美的地方就会想尽办法去引导,期望他们都成为一个个完美的人。但是社会上是这样的吗?社会没有黑暗吗?社会里没有坏人吗?我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也会被人笑为“书呆子”,所以很多经历都是因为自己太美化了这个社会,但是我担心自己这样完美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们缺少对于社会实际状况的真正认识,让他们在社会上走弯路,受到伤害。但是从我的内心深处我想用世间最完美的东西来浇灌他们,但是就是这样坏人就能放过他们吗?坏人能因为他们的单纯就对他们网开一面吗?如果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伤害了才反应过来原先在校园里经历的都是迷幻的、都是空想的,我想这也会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我困惑、矛盾。

《争吵》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方法:读中感悟,体会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二、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争吵》教学设计9

课题

15争吵

课时

3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4、理解父亲说的话。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悟父亲的话,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难点:识字、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学习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字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把课文读通、读正确。

2、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词和“嫉妒”等新词。

重点与难点

重点:识字、把课文读流畅。

难点:个别生字的字音,读通顺课文。

学习准备

生字卡片、字典

课时学习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质疑

1、板书出示“吵”,指名说说自己对“吵”的理解:

查字典,正确理解“吵”的不同意思。

2、板书出示“争吵”,指名读:

“争吵”的“吵”什么意思?“争吵”呢?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五课的题目就是──学生齐读课题。

你想从课文知道什么?指名质疑。

(预设: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训练、落实本单元有关字义的.确定。

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阅读探究课文的兴趣,同时也为自主探究性阅读确定目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1、那我们就快打开书本来读读课文吧!先请小朋友们──明确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文中有关的生字找出来认认读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丢字、不添字。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3、反馈检查:

⑴多音字的认读:

板书出示“哼”,你能读准这个字吗?随机引导学生明白它有两个读音:heng hēng。

理解不同读音意思不同。(先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再查字典验证。)

⑵检查生字认读:

卡片出示,开火车认读,随机正音──指名认读生字──齐读。(“肘、侍、承、尚”是翘舌音,“竟、哼、承、谅、尚”是后鼻音……)

指名认读,扩词,随机理解其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

齐读生字和卡片后的词语。

⑶检查读课文:

指名接读课文,随机正音、正句,难读的句子大家一起读读。

4、整体感知课文:

请小朋友们放出声音来把课文正确流利的通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结合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学生自读思考。

同桌说一说。

指名交流,初浅地解答课始提出的一些问题。(如:谁和谁争吵──“我”安利柯和克莱谛;为什么争吵──克莱谛弄脏了我的本子;争吵的结果怎样──我们又和好了……)

倡导自主识字,发展学生独立识字、独立读文能力。

无声地传授给学生一种严谨的学习作风。

《争吵》教学设计10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争吵是发生在:我和克莱谛之间的股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争吵中,体会友情的珍贵。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4、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

②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 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争吵》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和好如初。

2.学习本课13个生字;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防御、毕竟、不料”等词语,会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及内心的感受,以及父亲的话。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之间常有争吵,而事后老师往往通过调查再处理,今天你们也帮老师处理一件争吵事件,行吗?

2、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意大利学生身上的——“争吵”吧(板书课题)。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质疑导向

齐读课题→当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疑问?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①谁和谁争吵?为了一件什么事?

②争吵以后,“我”心里觉得怎么样?

③结果怎样?父亲对这件事满意不满意?

2、学生自读。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

“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五、先学后教,明白争吵的原因

1、出示目标:自己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在书上画上不同的记号。

2、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蒂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蒂吗?

3、出示“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

(1)、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了吗?

(3)、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这样的心里就是嫉妒心理。同学们平时有过这样的心理吗?举几个例子说说看。

(4)、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5)、“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板书:报复)

(6)、“我”的报复使克莱蒂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

(7)、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

(8)、老师总结危害: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9)、克莱蒂的恼怒使他们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蒂,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10)、学生自由发言。

(11)教师总结: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4、分角色朗读1——4小节,注意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

六、课堂小结,当堂练习

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是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方的人。

五、课堂作业: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本课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提示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探究体验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b)他们为什么争吵?

c)“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小结提出本节课目标:

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第二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书,走入争吵现场、背后,找到自己还未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3、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出示:阅读提示:找找“我”、克莱谛、父亲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句子,并想想你从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4、指名交流

(1)请同学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2)随机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3)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4)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5)感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6)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

“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7)交流读后感想,学习升华

①完整地朗读课文。

②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拓展学习

1、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2、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和别人争吵过吗,你觉得该怎么对待“争吵”?

《争吵》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1、2。

三、导学达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⑴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⑵ 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⑵ “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2、3。

三、导学达标

1、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⑵ 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⑶ 学生自读1~4自然段。

⑷ 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 理解“嫉妒”一词。

③ 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⑸ 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 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 “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 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 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 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⑹ 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 分角色朗读。

⑺ 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⑻ 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2、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 ) 争辩( ) 聚精会神( )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 西沙群岛( )风景秀丽,( )物产丰富。

⑵ ( )他们笨,( )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 ( )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讲 兄弟俩争论不休

问 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 赞许

【参考资料】

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争吵》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ou”,不要读成“du”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a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ai)着我”、“挨(ai)家挨(a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u))”应读轻声。“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缩、缘、既”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

⑴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⑵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⑶争执: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

(一)研读第二段

1、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屏幕板书映示:

(3)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

(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4)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学生试读,评价。

(6)教师指导朗读。

(①句表示生气,应读出愤慨的语气。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应读出强硬的语气。③句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应稍重。)

(6)师示范朗读,学生练读。

2、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1)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5、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细读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三)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既然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人原谅,更不应该向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

(2)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四)小结读后感受:

1、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爸爸的话。

2.说说自己曾经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自己认为有趣的可以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争吵

弄脏本子

“我”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简)

一、谈话导入,交流入题。

1.谈话揭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与别人争吵过吗?

2.由争吵指向课文内容:文中的“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呢?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问题引领:“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

2.学生读课文,进行初读检查后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

三、想象情景,体会内心。

1.争吵时“我”和克莱谛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自读画出相关的词和句。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体会克莱谛和“我”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3.“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错了?从文中的词和句上体会“我”心里的变化;

4.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课。

1.补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教育学生要有大度的胸怀,要知道友谊的来之不易。

2.总结课文,结束全课。

《争吵》教学设计15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是从亚米契斯小说《爱的教育》中选出的。夏丏尊先生在译者序言中写到:“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便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我想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对待,怎么化解日常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就是现实,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让孩子们从《争吵》中获得一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感悟人格的高善,严已宽人,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真。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平时和同学争吵过吗?为了什么事情而吵?最后都是怎么解决的呢?

2、是啊,生活中难免有些小矛盾,重要的是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

3、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两个外国小朋友他们在争吵后又是怎么表现的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基本读通顺:

⑴ 自学生字新词,可以在不理解的字词边打上“?”

⑵ 自读后,再挑选几节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读一小节,大家边听边正音。

⑵ 能说说课文大概的意思吗?(我和“可莱蒂“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情而争吵了,后来又和好的事情)

三、精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再去认真读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想:

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故事的发展出乎了你的意料?(或者让你们感到了意外?)

(引导学生抓住“骂了他一句”后的“微笑”、与“我在外面等你”相联系的“从他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举起尺子”是,克莱谛“微笑、温和地说……”后来,父亲的训斥。)

2、抓住可莱蒂让人感到意外的言行进行分析:

要是你此时会怎么做?他此时在想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认识克莱谛的美好品质)

3、我和可莱蒂和好了,讨论:如果你是安利柯的父亲或者老师,你知道后会怎么说呢?

(给孩子们一点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说一说)

4、指读课文中父亲的表现,并思考:

为什么父亲在我们和好后还是训斥了我呢?

⑴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⑵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⑶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引导学生感悟(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

⑷ 讨论后得出:父亲的训斥是应该说是深刻的,也是及时的。

⑸ 孩子们,当我们长大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放上这个问题,不要求能够说出长篇大论,只是稍微让孩子感悟到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四、抓住重点,感情朗读,深入体会感情

1、想一想:课文中的那些地方是你受到了感动?用笔勾画出来。

2、四个人一组,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3、班上选代表分角色朗读表演。

五、课堂总结

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化解冲突?孩子,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不怀恶意,诚恳的去对待你的亲人朋友,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关爱。

六、作业

小练笔《当我和xx吵架后……》

要求写出自己当时的心里想法,以及现在学了课文后心里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下载争吵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争吵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争吵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争吵》教案 普集镇焦家小学 郭坤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仁兴镇中心小学 陈丽红 教材简析: 《争吵》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2、会用“可是”、“不是„„而是„„”、“既然„„就„„......

    《争吵》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争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 【重点难点】 理......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 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承、缘、愤”等生字。2.通顺而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给课题提问题,并根据答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的......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一、预习前置 自主学习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争吵(板书,齐读) 2、你和别人争吵过吗?谁来说说。3、自主学习单,组内交流。 二、小组交流 合作共享 1.小组汇......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这一课讲的是两个朋友因什么事而发生争吵呢?谁愿意来说说?发生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

    争吵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2、学习生字词。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