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学设计
桂园中学
(一)教材结构分析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选取了汉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史实,凸现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和中国南北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重点强调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大运河则突出它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课文还以历史性的眼光,描绘了当代新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等知识,体会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及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交融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方法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材当中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适当地给与讲解。
本课设计成两条旅游路线,以“旅游参观”的方式贯穿始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相关的录像和图画资料以及音乐素材。学生课前分组讨论相关课题。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事先讨论布置的课题,并准备在课堂上发表见解。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新课导入、播放录相《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略)
(点评:让学生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产生兴趣和有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两个学生扮演导游,分别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旅游路线做精彩介绍。“导游”借助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辅助课件,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由来、路线、沿图景点、风光、历史作用等编成导游词,吸引同学们“旅游观光”------(点评:通过两位“导游”的积极参与课堂和教师的点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把课文的重、难点融合到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中。)
第三步: 有奖抢答活动:教师将课文知识编成有趣的抢答题并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分组进行抢答活动,最佳组将获得礼物。(点评:抢答活动将激活课堂,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四步:绘图PK活动:派两位同学上台分别绘制丝路和运河路线图,其他同学观察讨论评价,评出哪个最佳,颁发奖品。
(点评:此活动将深化学生对丝路和运河的认识,形成空间地理概念。)
第五步: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丝路和运河的特色。教师总结。课堂小结: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陆路、水路交通要道,它们在沟通中西交通、南北交通,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堂课我们在大量的录象、图片资料中领略了神秘的有异域风情的西域风光、优美自然的运河水乡风貌。大家一定非常想沿着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去亲身探访。课后大家可以设计两条旅游线路,评一评谁的设计方案最佳。
(点评:概括虚拟旅游的收获,当是别有一番韵味。)
(七)本课知识要点:
1、丝绸之路的由来、路线图、历史作用,古今丝绸之路的比较;
2、京杭大运河的概况、历史意义与现实作用;
3、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比较。
第二篇: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公开课教案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学设计
育才初中 周侃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传承的空间联系,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两条最重要的对内对外的交通线——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生动展现了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四、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扮演经商者、考古者等角色把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达到了解深化的意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罗马废墟中出土的汉代绢)
[探究] 假如你是考古学家,你将从这出土文物中得到哪些信息呢?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
1、中国与罗马已经有了物质方面的来往。
2、中国古代纺织业很发达,从绢的色泽、花纹、质地得到认证。
3、早在汉代,东西方的往来就已经开始了。)
[提问] 你是否知道中国汉代绢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罗马的呢?(丝绸之路)[板书] 丝绸之路
[展示]“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同学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为了同大月氏而开辟的,现在有一位考古学家,想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进行一次新的探索,你认为:
1、他应该从哪里开始出发?(西安,即古代汉首都长安)
2、他沿途会经过哪些地方?对照亚欧地图,这些地方现在属于哪些国家?(长安、敦煌、楼兰、疏勒、这些都在我国境内,蓝氏城今阿富汗境内,阿蛮今伊朗境内,埃德萨是今土耳其境内,君士坦丁堡是今伊斯坦布尔,罗马是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图片展示)
3、他沿途会经历哪些地形地貌呢?(陕西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图片展示)
4、你觉得他对自己的探索旅途感想最深的会是什么?(艰辛)那么让我们随着他的足迹去欣赏和感受下沿途的风景。(课件图片展示)
5、这个考古学家也是非常喜欢摄影,他沿途拍了很多照片,请你判断一下,下列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展示 “楼兰遗址”、“西安古城”、“敦煌”图片)
6、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那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展示]敦煌壁上的古代商旅图 结合敦煌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敦煌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角色扮演] 扮演经商者
提示:
1、你扮演哪方商人?(西方或东方)选择好你的货物(如葡萄、苜蓿、核桃、马匹、毛皮、香料、木笛、药材、珠宝、丝绸、陶瓷、锄头、漆器、小麦、水稻等)
2、你选择在哪座城市进行交易?为什么?
3、你准备与对方交换什么货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谈论,并请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
[承转] 正是通过东西方商人的一次次交易,东西方之间贸易加强,交换了很多商品。[板书] 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东西方之间相互传送了一些商品(结合图片在幻灯片中展示)[板书] 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探究] 有人说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你认为呢?你能从教材中找到事实依据吗?(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板书]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过渡] 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在茫茫戈壁缓缓西行的骆驼队已消失了踪影,古老的丝绸之路已逐渐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是今天又有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展示] 欧亚大陆桥资料片)
[提问]: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有什么优势?
(经过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交通工具更先进、货物运量更大;运输速度更快捷,运输费用更低)[探究] 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的价值。(从丝路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去探讨)[过渡] 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陆上运输大动脉,而在我国还有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运大动脉,那就是京杭大运河。(图片展示)
[板书] 京杭大运河
[探究](一)、我河流这么多,为什么隋炀帝要动用三百万民工,历时六年之久开凿这个巨大工程呢?(1、我国河流大都东西走向
2、陆上交通困难)
(二)展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抢答] 1、填出大运河的中心: ————
2、填出大运河的两个端点:————、————、3、出大运河从南往北的四个段:————、————、————、———
4填出大运河从南到北依次经过的五大水系:——、——、——、——、——。
[承转] 我们知道由于隋炀帝暴政使隋朝迅速灭亡,故历史上对大运河的开凿,众说纷芸、褒贬不一,我们先来听听古人的见解。
[展示] 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轮功不较多。”
[思考](1)以上两个诗人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看待开凿京杭大运河的?(请学生翻译大概的意思,然后说出诗人的观点,最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如何评级大运河。)
[总结] 历史多把隋亡的原因归之于滥用民力,开凿运河,胡曾的《汴水》诗就是这个论点的代表。但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人民自此受益,是不能一概否定的。皮日休《汴河怀古》认为隋炀帝如果不造龙舟,游览江南,竭天下的人力物力,以供其无限挥霍,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他的评价是客观、辨证的。
[板书] 开凿大运河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承转] 但是,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板书] 开凿大运河消极作用
[承转] 如果说古老的丝绸之路已渐渐沉寂,那么古老的运河在新的时代里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图片展示)
[思维拓展] 比较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异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相同点: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都是国力强大的体现。不同点:丝绸之路开通了一条亚洲通往欧洲的交通大道;沟通了东西间的国际的经济、文化交流。大运河南北向沟通了国内的五大水系;促进了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
[课堂小结]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陆路、水路交通要道,它们在沟通东西南北,促进中外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传承与保护好这些古老的文明!
[布置作业] 作业本练习;上网寻找丝绸之路、大运河相关资料,思考它们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
[板书]
一、丝绸之路
1、概况:经过国家、地形
贸易通道
2、作用
文化交流桥梁
二、京杭大运河
客观原因:河流走向;陆路交通不便
1、开凿原因
2、概况
3、评价
主观原因:隋炀帝本人 一中心 两端点 四段河 五大水系
积极作用:经济发展 文化交流 城市繁华
消极作用:增加负担 矛盾激化
第三篇:《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 - 南海实验学校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教案
初中部社会组吴松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走向演示,了解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概貌。
2、通过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演化分析,了解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在讨论、辩论如何正确评价大运河的过程中,学会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三、教学方法
以讨论法、图表讲解法为主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在《丝绸之路》音乐声中欣赏有关丝绸之路风光的图片,给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今天的全貌。新课导入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身着华丽的丝绸长袍去看戏。长袍制作之精美令全场观众赞叹不已。穿着用中国丝绸缝制的衣服成为罗马贵族的时尚。猜一猜:汉代的丝绸织品怎么会出现在古罗马呢?
生:略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探寻那已荡然无存的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
(三)新课教学
〔播放视频〕丝绸之路
师:认真观看,获取有关丝绸之路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丝绸之路的初创与哪位历史人物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2.他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生:张骞出使西域(让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过程)。
生: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
师:没错,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请问: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2.如果从这里出发到罗马,会经过哪些重要的城市?它们现在属于哪些国家?3.又要经过哪些高山峻岭和戈壁沙漠?生:略
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看见过葡萄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葡萄是在汉朝时经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
师:是的,到了唐代丝绸之路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是当时的国际商道,请同学们扮演“经商者”,来体会当时的繁荣景象。
(温馨提示)
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西方和东方)?选择好你的货物。
2、你选择在哪座城市进行贸易,为什么?
3、准备与对方交换什么货物?
4、过程要交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等?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角色扮演商人。)
师:同学们为何选择敦煌来进行贸易,敦煌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略
师:是啊,敦煌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敦煌是汉族与西域各族进行贸易的中心。
[过渡]: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连罗马,沟通了世界的东西方,连结了欧亚两大洲,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连结中国同亚洲、欧洲的友谊之路。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丝绸之路已逐渐成为遥远的过去,今天在欧亚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的在茫茫戈壁缓缓西行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丝绸之路。
〔展示图片〕欧亚大陆桥资料
思考: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生:略
(明确):优势:1.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2.交通工具:洲际铁路、火车代替了骆驼、马。3.节省时间,节省运费。4.东西方沟通更加直接方便。作用: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过渡〕:有人说:天上有一条“银河”,人间也有一条“银河”,那就是蜿蜒在中国大地上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它全长1747公里,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播放视频〕隋朝大运河
[说一说] 出示京杭大运河示意图,并指图讲解京杭大运河的中心、东北与东南分别到达哪里、自北向南分哪四段,沟通了哪五大水系,流经了哪六个省。生:略
(画一画)让学生根据P101的图画画大运河,画出三点、四段、五条河。师:人们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生:略
明确:
1、客观原因: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的缺点。
2、主观原因: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
〔小组活动〕可结合课本P102-1031、谈谈你对大运河的看法?
2、隋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对大运河进行哪些治理?
3、大运河的重修说明了什么?
4、今天大运河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生:略
明确:
1、大运河促使运河沿岸的城镇更加繁华。
2、大运河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大运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在隋朝时为了开通大运河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维拓展):
《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末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炀帝冢》宗元鼎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
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直进船》李敬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①根据以上4个材料,把几位唐朝诗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不同看法,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②综合你所列出的不同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答:①胡诗与宗诗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李诗在承认运河劳民伤财的同时,更肯定了运河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皮诗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②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统治。隋炀帝开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巡游江都,只是开运河的主观原因之一。胡诗与宗诗把开运河夸大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李诗与皮诗充分肯定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比较全面地认识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课堂小结:丝绸之路和大运河
相同点:
1、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都是国力强大的体现。不同点:
丝绸之路:开通了一条亚洲通往欧洲的交通大道;沟通了东西间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大运河:南北向沟通了国内的五大水系;促进了国内南北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课外拓展
1、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描绘丝绸之路明天的蓝图。
2、列表比较京杭大运河与世界上的著名运河(可从开凿时间、长度等方面比较)
第四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加深对“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的了解。
教学具准备:
“丝绸之路”地图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
作业训练:
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板书设计: 友谊之路:互赠礼品
2﹡丝绸之路交流之路:经济、文化交流伟大之路
激发遐想:与开头照应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的内容。
二、内容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
师: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西汉初的西域小国大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例如原本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后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匈奴还不时南下进行掠夺,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不断的强盛起来了,汉武帝一直筹划着要反击匈奴。汉朝从匈奴降人的口供中获悉大月氏痛恨匈奴人的情况,立即想到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方法。因此,2/4汉武帝发布了一张出使西域的招贤令。大家猜想一下:“招贤令”发布后最终选中的使者是谁?他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生: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师:阅读课本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意义。
生: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多媒体播放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地带图片]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生: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等;品质:不畏艰险、勇于奉献、志存高远、百折不挠、忠于祖国……
师过渡: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族与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那么,这条“丝绸之路”沿途都经过哪些地方?它的形成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什么作用?这都是我们在下面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丝绸之路
师:阅读课本《丝绸之路线路图》,为什么把这条商路叫丝绸之路呢?除了丝绸,中国输出的还有哪些东西?西域和西方又把什么输入了中国呢?
生:因为在这条商路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除了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和西方的还有汉朝的瓷器、养蚕、漆器、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而西域和西方也向中国输入了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当然还有宗教。教师可用图示法归纳总结如下:西方:良种马、蔬菜瓜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等;东方:丝绸之路,丝绸、瓷器、漆器、凿井、铸铁、造纸术、印刷术、养蚕技术等。[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线路图》]
师:画出丝绸之路简示图。3/4
生: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师: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师: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日本。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展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片]
师:根据教材回答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生:东南沿海——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师过渡:前面我们提到了西汉和西域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而西域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归中央政府管辖,则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三)对西域的管理[多媒体展示《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
师:对比秦朝的疆域,西汉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
生:西域。
师:西域是怎么纳入到汉朝的版图之中的呢?
生: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师: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师:阅读课本班超出使西域的内容,东汉明帝时,为什么要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是如何管理西域的呢?
生: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班超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
师:班超在西域30年,为巩固汉朝西部疆域、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班超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与影响力不亚于张骞出使西域。
三、课堂小结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4/4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板书设计】
一、张骞通西域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2、班超出使西域